浅谈课堂教学中维护学生主体性权利的重要性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43619977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浅谈课堂教学中维护学生主体性权利的重要性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课堂教学中维护学生主体性权利的重要性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课堂教学中维护学生主体性权利的重要性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浅谈课堂教学中维护学生主体性权利的重要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课堂教学中维护学生主体性权利的重要性(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给我权利 还你精彩 -浅谈课堂教学中维护学生主体性权利的重要性摘要 现代教学论确立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进一步发展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必须把增强学生主体性的意识渗透进整个教学过程,把增强学生主体性的行动落实到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张和维护学生主体性权利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必将生成一个精彩的课堂,本文试从课堂教学中尊重、主张、维护学生的平等话语权、主动探究权、自由交互权三个方面作初步探索。 关键词 课堂教学 维护学生主体性权利 重要性现代教学论确立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认为学生在教学中应有积极性、主动性,认为学生是教学环境的主人,创造良好教学环境的一

2、切工作几乎都离不开学生的参与、支持和合作。那么,如何能使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有效、生动活泼地学习,如何才能凸 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呢?广大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已经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有的从教学时间分配上来调控,提倡精讲、少讲,甚至不讲;有的从教学形式变更上来调控,经常组织课堂活动,让学生辩论、表演、讲解;有的从教学内容整合上来调控,提出“从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出发,找准学习的新起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找准学习的兴趣点;从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出发,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 毋容置疑,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和提高,但笔者认为,上述探索仅只停

3、留在“形似”的层面上,容易造成“形似而神非”的结果。以活动教学为例,有的教师为了追求学生的“出镜率”,热衷于学生活动的数量、频率,认为次数越多越好,环节越复杂越好,这种情形下,学生时常处于完成任务的状态中,很少有时间揣摩活动的价值,学生在形式上是主体,但在实质上却被动地为活动所牵制。为此,要进一步发展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我们还得在“神凝”上下功夫,即把增强学生主体性的意识渗透进整个教学过程,把增强学生主体性的行动落实到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因为“主体性是一个对象性范畴,只有在对象性关系中才能获得自身的规定,并通过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才能具体表现出来。” 基于上述观点,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

4、中教师主张和维护学生主体性权利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必将生成一个精彩的课堂,本文试从课堂教学中尊重、主张、维护学生的平等话语权、主动探究权、自由交互权三个方面作初步探索。 一、平等话语权让学生充满自信“说”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在“说”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凸显自己在发现、探究、研究等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完成学习方式质的改变即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建构”转换。“说”是学生主体精神释放的渠道。在“说”中,他们共同探讨着未知的新领域,获得成功的喜悦。在“说”中,他们传递着对别人的尊敬,赢得别人对自己的尊敬。在“说”中,他们表达着自己的情感和态度,享受着别人的理解与沟通。在现实的课堂中,给学生提

5、供了言说的时空与权利了吗?请看下列案例:在上思品八年级上第七课礼貌显魅力一课时,教师展示了孔融让梨的案例,然后提问:如果你也有三个梨,你会怎么做呢?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先把大的给爸爸妈妈,再把小的留给自己”;“先给爸爸妈妈吃,再自己吃”教师颇感满意,突然一个声音传来:“我要先挑大的,再选小的。”此时,教师不知是听到还是未听到,话题一转,进入下面的教学。下课了,听课的老师饶有兴致地上前询问学生,为什么你要先选大的呢?学生天真地抬起头:“我要先尝一尝,如果是甜的,我就留给爸爸妈妈吃;如果不甜,就我吃,让爸爸妈妈吃甜的。”如果这位教师听到这样的精彩,肯定会感到十分地遗憾!“话语是一种权力关系。它意

6、味着谁有发言权,谁无发言权。一些人得保持沉默,或者他们的话语被认为不值得关注。” 教师应该学会倾听,给予学生说话的机会,维护学生说话的权利。但在现实的课堂中,教师往往未能给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言说”时空和更多的“言说”的机会,一是“说”的机会较少。美国教学专家弗兰德斯(Flanders,N.A.)曾在大量课堂观察研究基础上提出“三分之二律”,即课堂时间的三分之二用于讲话,讲话时间的三分之二是教师讲话,教师讲话时间的三分之二是向学生讲话而不是与学生对话。二是“说”的权利不均,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教师将言说的机会更多地分配给他所喜欢的优等生,而其他的或不想说或不愿说或不敢说或想说却苦于没机会说

7、的学生却永远处于“言说”的圈外,成为被动的“课堂守望者”。三是“说”的形式单一,在今天的问答式教学中,表现出来的仅是教师问学生,学生只有回答的义务而没有提问的权利。教师与学生不能平等分享话语权,就难以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只会越来越沉默,越来越依附、依赖于教师。尊重平等的话语权,让学生充满自信。二、 主动探究权让学生敢于创新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探究的定义是:“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作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探究要求确定假设,进

8、行批判的和逻辑的思考,并且考虑其他可以替代的解释。”在教学中,教师开放教学活动的探究权,能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个性,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然而,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真正享有主动探究权的还是少之又少。因为我们的探究是在教师的“精心预设”下进行的,学生必须按照教师框定的思路来探究,并“探究”出符合教师教学目标的结果。久而久之,学生的能动性被扼杀,产生厌倦感,被愚弄感。 教学案例: 在上思品八年级下第八课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一课时,一位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消费者应该享有哪些权利。5分钟的讨论结束后学生的精彩发言将整个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而学生的智慧也让听课老师赞叹不已: 生1

9、:我们小孩一个人去大商场,那些服务员根本就不会理睬,但对那些看上去比较有钱的人却很热情。我认为顾客既然是上帝,就应该是不分年龄的,无论谁去都应该享有相同的权利,她冷落小孩其实侵犯了顾客的受尊重权。 师:消费者不管年龄大小,都应该受到尊重,享受到同等的服务。 生2:平常我们乘出租车,司机会放一些他喜欢的歌曲,但我们乘客未必喜欢。在乘客上车到到达目的地的过程中,车上的设备应该为乘客服务,听什么乐曲应尊重乘客的选择,所以我认为他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 师:真没想到这位同学有这么强烈的维权意识,让我们为她鼓掌(同学鼓掌)。 生3: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案例;一位女士想进一家酒吧,酒吧工作人员因其“面

10、容不太好,怕影响店中生意”而拒绝其入内,这侵犯了消费者的人格尊严权。后来,这位女士到法院为自己讨还公道,法院最后判令酒吧赔偿她4000元精神赔偿。 师:大家都知道这样一句话: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那么法院依法判决酒吧给这位女士赔偿,体现了消费者有什么权利? 生:依法求偿权。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把探究的主动权归还给了学生,让他们学得主动积极,有充分的机会去研究,去发现。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要求特别强烈。” 因此,教师要相信学生有能力学好,要尊重学生的意愿,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

11、凡是学生能自主探究、独立发现解决的,教师决不替代、决不暗示。三、 自由交互权让学生自我满足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交互是传者与受者双方的信息交流。教学交互是教学活动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是诱导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调动学生参与教学主动性的有效手段。它包括师生交互、生生交互和学生与学习资源的交互,其中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交互的具体形式有:语言问答、表情传达、合作讨论等。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普遍十分关注学生学情的反馈,加大了教学过程中教学交互的力度,但由于传统思维定势的影响,教师凭借自己在课堂上的“主导”(主宰)地位,寻找各种借口干扰和剥夺学生自由交互权的现象仍较突出。教学情景:在上思品八年级上第

12、三课同学-朋友一课时,教师让每小组评选出一位最受欢迎的同学,并由主推人说明理由。甲同学在介绍乙同学时说:她学习好,待人真诚,性格开朗,为人热情。话音刚起,课堂一下子“乱”了,井然有序的发言也变成了迫不及待的抢答,有人窃窃私语,“不满之情”溢于言表。有人提高嗓音,毫无顾忌地说:老师,她要骂人的老师,上次我向她请教问题,她很凶下面是两位教师的不同处理方法: 教师:(表现出很焦急,因为下面的教学目标归纳受欢迎的人的品质有待完成)于是厉声训斥学生注意纪律,并请另一组同学回答教师:好,下面我们开展课堂民主讨论,请同学们思考一下,针对刚才的争论派代表发表意见,注意要有实际例子说明。课堂马上又安静下来,支持

13、和不同意见者都说了想法,乙同学自己也作了深刻的反思。老师在此基础上作出小结: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知道受欢迎的品质应该是真诚、理智、友好、负责任、值得信赖但人无完人, 总体上说乙同学不失为一个优秀学生,我们真诚希望她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教师B做法的优势很明了:开放教学过程,下放自由交互权,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和主体性,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成精彩的课堂生成,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陶行知先生告诉我们: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中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因此,教师应该树立新型的师生观,积极营造民主的课堂气氛,以平等的合作者的身份参与课堂教学,切实保障学生的自由交互权,让

14、学生在学习中更投入,更有创造力。课堂教学中只有教师提高认识,摆正位置,正确理解教学的任务,多维度、全方位地维护学生的主体性权利,才能使“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因为教师走进课堂,是为了完成学生“学”的任务的,如果学生主体作用没有发挥,学习的任务没有完成,即使教得天花乱坠,也不是一堂好课。注释: 李建文:情感参与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 政治课教学 张菊芳 吴伟娟:发掘课程隐性资源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浙江教育科学谌业锋:学生主体性的特征 中国教师阅读网 郑乐平:超越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论新的社会理论空间建构M 上海教育出版社蔡宪:论教学交互 北师大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主页 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