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N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文献检索说课讲解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3598393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EPON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文献检索说课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EPON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文献检索说课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EPON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文献检索说课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EPON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文献检索说课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PON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文献检索说课讲解(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品文档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文献综述EPON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学生姓名董飞学 号0945520208专业班级光纤通信技术0902班批阅教师成绩 2011年10月EPON关键技术及其应用1. 研究背景:无源光网络(PON )的概念由来已久,它具有节省光纤资源、对网络协议透 明的的特点,在 光接入网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以太网(Ethernet) 技术经过二十年的发展,以其简便实用,价格低廉的特性,几乎已经完全统治了 局域网,并在事实上被证明是承载IP数据包的最佳载体。随着IP业务在城域和干 线传输中所占的比例不断攀升,以太网也在通过传输速率、可管理性等方面的改 进,逐渐向接入、

2、城域甚至骨干网上渗透。而以太网与PON的结合,便产生了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 )。它同时具备了以太网和PON的优点,正成为光接入 网领域中的热门技术。2. 研究现状:2000 年 11 月,IEEE 成立了 802.3 EFM(Ethernet in the First Mile) 研究组, 业界有21个网络设备制造商发起成立了 EFMA,实现Gb/s以太网点到多点的光传 送方案,所以又称 GEPON ( GigabitEthernet PON )。EFM 标准 IEEE802.3ah ; EPON就是一种新兴的宽带接入技术,它通过一个单一的光纤接入系统,实现数 据、语音及视频的综合业务接

3、入,并具有良好的经济性。业内人士普遍认为,FTTH 是宽带接入的最终解决方式,而 EPON也将成为一种主流宽带接入技术。由于 EPON网络结构的特点,宽带入户的特殊优越性,以及与计算机网络天然的有机 结合,使得全世界的专家都一致认为,无源光网络是实现 三网合一”和解决信息高 速公路 最后一公里”的最佳传输媒介。局端(OLT)与用户(ONU )之间仅有光纤、光分路器等光无源器件, 无需租用机房、无需配备电源、无需有源设备维护人员,因此,可有效节省建设 和运营维护成本;EPON采用以太网的传输格式同时也是用户局域网/驻地网的主流技术,二者具有天然的融合性,消除了复杂的传输协议转换带来的成本因 素;

4、采用单纤波分复用技术(下行149Onm,上行1310nm),仅需一根主干光纤和一个OLT,传输距离可达20公里。在ONU侧通过光分路器分送给最多32个 用户,因此可大大降低 OLT和主干光纤的成本压力;上下行均为千兆速率,下行采用针对不同用户加密广播传输的方式共享带宽,上行利用时分复用(TDMA) 共享带宽。高速宽带,充分满足接入网客户的带宽需求,并可方便灵活的根据用 户需求的变化动态分配带宽;点对多点的结构,只需增加ONU数量和少量用户侧光纤即可方便地对系统进行扩容升级,充分保护运营商的投资;EPON具有同时传输TDM、IP数据和视频广播的能力,其中 TDM和IP数据采用IEEE 802.3

5、以太网的格式进行传输,辅以电信级的网管系统,足以保证传输质量。通过 扩展第三个波长(通常为1550nm)即可实现视频业务广播传输。EPON目前可以提供上下行对称的1.25Gb/s的带宽,并且随着以太技术的发展可以升级到 10Gb/s.在北京举办的2009中国FTTH高峰发展论坛上,中兴通讯发布了全球首台对称”0G EPON设备样机。2.1技术特点:EPON技术由IEEE 802.3 EFM 工作组进行标准化。2004年6月,IEEE 802.3EFM 工作组发布了 EPON标 准IEEE 802.3ah(2005年并入IEEE 802.3-2005标准)。在该标准中将以太网和 PON技术相结合

6、,在无源光网络体系 架构的基础上,定义了一种新的、应用于 EPON系统的物理层(主要是光接口)规 范和扩展的以太网数据链路层协议,以实现在点到多点的PON中以太网帧的TDM 接入。此外,EPON还定义了一种运行、维护和管理(OAM)机制,以实现必要的 运行管理和维护功能。在物理层,IEEE 802.3-2005规定采用单纤波分复用技术(下行1490 nm,上行1310 nm)实现单纤双向传输,同时定义了 1000 BASE-PX-10 U/D 和 1000BASE-PX-20 U/D 两种 PON 光接口,分别支持 10 km 和20 km的最大距离传输。在物理编码子层,EPON系统继承了吉比

7、特以太网的原有标准,采用8B/10B线路编码和标准的上下行对称1 Gbit/s数据速率(线路速率为 1.25 Gbit/s)。在数据链路层,多点 MAC控制协议(MPCP)的功能是在一个点到多点的EPON系统中实现点到点的仿真,支持点到多点网络中多个MAC客户层实体,并支持对额外MAC的控制功能。图1示意了 EPON协议参考模型及多点 MAC控制协议的位置。MPCP主要处理ONU的发现和注册,多个 ONU之间上 行传输资源的分配、动态带宽分配,统计复用的ONU本地拥塞状态的汇报等。利用其下行广播的传输方式,EPON定义了广播LLID(LLID=OxFF)作为单拷 贝广播(SCB)信道,用于高效

8、传输下行视频广播/组播业务。EPON还提供了一种 可选的OAM功能,提供一种诸如远端故障指示和远端环回控制等管理链路的运行 机制,用于管理、测试和诊断已激活 OAM功能的链路。此外,IEEE 802.3-2005 还定义了特定的机构扩展机制,以实现对OAM功能的扩展,并用于其他链路层或 高层应用的远程管理和控制。相对于BPON和GPON,EPON协议简单,对光收发模块技术指标要求低,因此系统成本较低。另外,它继承了以太网的可扩 展性强、对IP数据业务适配效率高等优点,同时支持高速 In ternet接入、语音、 IPTV、TDM专线甚至CATV等多种业务综合接入,并具有很好的 QoS保证和组

9、播业务支持能力,是目前建设高质量接入网的重要备选技术之一。2.2技术的应用公众客户综合接入对于公众用户来说,可以米用 FTTH和FTTB/C/Cab等应用模式。大客户、商业客户综合接入对于商业用户,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和用户规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实施模式, 如 FTTO、FTTB 或 FTTC。全球眼”等高带宽接入全球眼”等对带宽(特别是上行带宽)要求比较高的应用可以采用 EPON作为 接入手段,具体组网方式如图5所示。PON替代了原来模拟组网方案中的二/三层 交换机,同时还节省大量的光纤收发器,并且不需要视频光端机设备。2.3、10G EPONS维方案水到渠成EPON和10GEPON在标准定义方

10、面一脉相承。IEEE802.3av在波长规划、控制协议和管理机制等方面都进行了完善的考虑,10GEPON几乎完全继承了现有的 EPON标准,仅仅是对EPON的MPCP协议(IEEE802.3 )进行扩展,增加了 10Gbps能力的通告与协商 机制,保证了 10G EPON可以充分利用现有 EPON的运维方案和管理机制。标准充分考虑了 10GEPON网络与现有EPON网络的兼容和平滑演进。 因此在EPON运维方案日渐成熟, 广泛应用的基础上,10GEPON的运维方案可谓水到渠成。一是EPON、10GEPON有相似的业务模型。在设备类型、应用场景、VLAN模型、业务标示映射方面,10GEPON与E

11、PON相似,因而10GEPON的业务模型更容易学习,更容易接受。针对ONU设备类型,电信市场定义了不同的 ONU设备类型,如 SFU、HGU、SBU、MDU、MTU等,应用于不同 的业务场景。10GEPON沿用原EPON的ONU设备类型,对各类型的接口定义稍作修改, 而用户模型和业务模型沿用 EPON的模型。 二是EPON、10GEPON有相似的业务参数。 10EPON和EPON的配置、性能、告警参数来源于同一规范,业务模型比较简单,10GEPON仅增补相关参数。EPON有较完善的故障诊断手段,10GEPON可以完全沿用 EPON的故障诊断参数方法,只需要通过简单配置,修改精度和范围。在带宽规

12、划参数方面,EPON规范中定义了 3种带宽类型:固定带宽、保证带宽、尽力而为带宽。10GEPON带宽类型与EPON一致,只有少量参数待修改,如DBA可配置带宽、精度、步长。此外,10GEPON只需要修改少量的参数即可沿用 EPON的配置、性能、告警。三是10GEPON与EPON有一致的认证方式、一致的认证流程、一致的开通流程。如图1所示,在管理模式上, EPONONU具有多种管理模式,包括扩展 OAM、扩展OAM+ SNMP、扩展OAM+TR069三种方式。10G EPON管理模式沿用 EPON的扩展OAM定义,增加10G EPON相关的扩展OAM定义。 在 北向接口上,10GEPON 的北向

13、接口与 EPON完全兼容,10GEPON 完全重用 EPON接口参 数。10GEPON接口无需重新开发,业务支撑系统无需修改,整个运维流程不变。运维护航,10GEPON 乘风破浪会有时作为EPON下一代技术,10GEPON技术及产业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参考文献:1 胡保民,刘德明,黄德修.EPON :下一代宽带光接入网J 光通信研究,2002,(4)2 岑贤道,安常青.网络管理协议及应用M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2323 张晋豫,刘犁.基于效用EPON分布式动态带宽分配实现机制J.软件学报.20084 熊贤芳,吉福生.浅析各种PON技术实现FTTxJ.硅谷.2008(04)符丽姹.下一代光接入网关键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08(02)韦乐平 EPON发展面临的挑战J.电信技术 2007(08)7 侯继江 EPON技术分析J.电信技术 2007(08)8 熊伟成 EPON技术及市场应用J电信网技术 2007(02)9 李波,黄德玲,谢颖 FTTH接入技术研究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10 王欣,赵洋,张永军,顾畹仪 一种新的基于GPON的动态带宽分配算法J光通信技术.2006年11期精品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