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教案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43583679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71.9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二十二章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二十二章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二十二章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第二十二章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十二章教案(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九年级物理教案 教师: 授课班级: 课节1课时课题22.1能源课型新课备课时间授课时间授课方法讨论法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能源的分类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让学生搜集与能源有关的资料,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2.通过主动学习,提高学生搜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和不断创新、不断提高的精神。.教学重点能源的分类教学难点不要再生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特点教学器材蜡烛、电灯、火柴、太阳能电动车、手电筒、风扇、手摇电动机、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出示一个太阳能电动车,用手电筒照射,太阳能电动车转动了。用手摇发电

2、机发电,使小灯泡发光。点燃蜡烛,蜡烛发光。)师:同学们这几个实验中都体现了哪些能量转化?转化为动能,发电机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蜡烛燃烧是把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师:对于能量你们想了解哪些问题呢?讨论一下。师:能量的来源即为能源,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能源的有关问题。板书:第十六章一、能源家族二、进行新课师:同学们都认识哪些形式的能量?讨论交流一下。(学生讨论交流并回答)生甲:太阳能、电能、光能、内能。生乙:声能、核能、生物能、化学能。生丙: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师:那么,我们今天使用的化学能有哪些?生:煤、石油、天然气、煤气、沼气、食物等。师:同学们能对这些能源进行分类吗?结合生活和生产上的

3、能源使用情况分析讨论一下。(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学生的小组讨论,适当进行点拨、指导。)生甲:我们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是千百万年以前埋在地下的动物和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跟化石的成因一样,可称为化石能源。生乙: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是可以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的能源可以称为一次能源。电能是无法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取,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所以称电能为二次能源。师:同学们这种分类方法非常科学。那么,你们刚才所举的例子都属于哪种能源?(学生讨论、交流、回答)生甲:煤、石油、天然气应属于一次能源,电能属于二次能源。生乙:煤气、沼气属于二次能源,核能属于一次能源。生丙:我们所吃的食物属于

4、一次能源。师:同学们的说法都有道理。对于这些能源有没有别的分类方法呢?同学们讨论一下。(学生讨论并回答)生甲:我们所吃的食物是由生命物质提供的能量,可以称为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核能等不是由生命提供的能量,可以称为非生物质能。师:同学们讨论这种分类方法是否可以?(学生通过讨论,认可了这种分类方法,但有的小组也有新的分类方法,学生继续发表自己的见解。)生乙:有些能源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可以称为可再生能源;有些能源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补充,可以称为不可再生能源。师:说得非常好!能否举例说明一下?(学生讨论,交流,回答)生甲:煤、石油等越用越少,并且短时间内不可能从自然界中得到补充,所以属

5、于不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可以在自然界中源源不断地得到,所以它们属于可再生能源。生乙:天然气、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生物质能属于可再生能源。生丙:地热能、潮汐能属于可再生能源。(说明:学生对能源进行不同方法的分类,开阔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学会对于同一事物可进行不同角度的研究。)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是指一次能源而言的。那么,对于煤、石油、天然气等这些最主要的能源,你们都了解哪些有关的内容呢?把你们搜集到的资料讨论交流一下。(学生讨论、交流)生甲:煤、石油、天然气是地球给人类提供的最主要的一次能源。远古时期陆地和海洋中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体的

6、化学能。在它们死后,躯体埋在地下和海底,腐烂了。沧海桑田,经过几百万年的沉积、化学变化、地层的运动,在高压下渐渐变成了煤和石油。在石油形成过程中还放出天然气。今天,我们开采化石燃料来获取能量,实际上是在开采上亿年前地球所接受的太阳能。生乙:石油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主要能源。盛产石油的中东国家是发达国家主要的石油供应国。生丙:1973年,爆发了第四次中东战争。由此引发了西方国家第一次石油危机。1980年,中东两个石油大国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爆发战争,两伊战争猛烈冲击世界石油市场,引发了第二次石油危机2003年3月,美国与伊拉克之间爆发了战争,致使石油价格提升。(说明:学生通过搜集事实,认识到世界的能源

7、危机,从情感上让学生感知加强国防力量的重要性。)师:由于石油是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所以,世界上为争夺石油而引发了很多战争。由此,我们是否可以讨论这样一些问题:1.以石油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是否可靠?2.以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还能支持多久?3.能否开发新型能源?4.人类开发化石能源给生态环境带来哪些影响?(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对于不同观点互相反驳。)师:同学们在课下可以继续讨论这些问题。三、小结师:同学们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生:我们了解了有关能源的知识,并且会通过搜集事实获得信息,了解世界,了解人类文明。四、布置作业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备注:(说明:利用小实验引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兴趣。

8、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板书设计:第21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1  化石能源2  生物质能教学反思:九年级物理教案 教师: 授课班级: 课节1课时课题22.2 核能课型新课备课时间授课时间授课方法讨论法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让学生搜集与核源有关的资料,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2.通过主动学习,提高学生搜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和不断创新、不断提高的精神。.教学重点了解原子核裂变和链式反应,核聚变的原理以及如何利用核能更多的给人类造福。&#

9、160;教学难点原子核裂变和链式反应,聚变的原理。教学器材蜡烛、电灯、火柴、太阳能电动车、手电筒、风扇、手摇电动机、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科学家通过对放射现象的发现和研究,认识到原子核内还有结构,利用高速粒子轰击原子核时发现原子核是可以改变的,在某些改变中会释放大量的能量,这就是核能。    有同学能够说说原子弹的威力吗?  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划分下去又是什么呢?原子核可以再分吗?原子核可以改变吗?    你知道广岛吗?1945年8月6日,美国向日本广岛投下第一颗原子弹,该城

10、大部分被摧毁。据日本有关部门统计,迄今为止,因广岛原子弹轰炸而死去的人已达22万多。出示原子弹爆炸后浓烟笼罩广岛上空的图片。你知道为什么原子弹的威力这么大吗?你想知道它的原理吗?学习了本节知识后你就会明白了板书:第十六章二、核能二、进行新课1原子、原子核和核能 一切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由原子组成,而原子由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中子不带电。质子和中子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处于原子中心,构成非常小的原子核。 质子和中子依靠强大的核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原子核十分牢固,要使它们分裂或重新组合是极其困难的。但是,一旦使原子核分裂或聚合,就可

11、以释放出惊人的能量,这就是我们说的核能,又称原子能。 2裂变和聚变1939年,科学家首次用中子轰击较大的原子核,使它变成两个中等大小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称为原子核的裂变。为了让裂变继续下去,科学家用中子轰击铀235原子核,铀核裂变释放出核能,同时还产生几个新的中子,这些中子又会轰击其他铀核于是就导致一系列铀核持续裂变,并释放出大量核能,这就是链式反应。看课本链式反应示意图。 裂变知识学生很难理解。这里建议用浓硫酸与水结合释放热量的例子来比喻,可能会收到较好的效果。3链式反应加以控制的链式反应,能够使核能和平利用。核电站的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就是可加控制的链

12、式反应。链式反应如果不加以控制,大量原子核就会在一瞬间发生裂变释放出极大的能量。例如:原子弹爆炸本时发生的链式反应是不加以控制的。我们应该控制链式反应,把核能应用于和平建设事业。 播放动画:核电站的工作原理4聚变反应 除了裂变外,如果将质量很小的原子核,例如氘核(由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构成)与氚核(由一个质子和两个中子构成),在超高温下结合成氦核,会释放出更大的核能,这就是聚变,有时也把聚变称为热核反应。大量氢核的聚变,可以在瞬间释放出惊人的能量。氢弹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师:技术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带来灾难。请围绕“核电站的安全性问题”,发表你的观点。(把全班分“正方

13、”和“反方”两大组,学生自由选择其中一方)三、小结师:同学们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生:我们了解了有关能源的知识,并且会通过搜集事实获得信息,了解世界,了解人类文明。四、布置作业1阅读课本:知道什么是核能,了解释放核能的两条途径。 2课本p.90第1、2题 3.查阅资料,了解核电站和原子弹的核反应过程有哪些不同,是以“核电站会像原子弹那样发生爆炸吗?”为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备注:(说明:利用小实验引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兴趣。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板书设计: 第21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核能1. 原子、原子核和核能 2.裂变和聚变 3.链式反应 4.聚变反应教学反

14、思:九年级物理教案 教师: 授课班级: 课节1课时课题22.3太阳能课型新课备课时间授课时间授课方法讨论法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太阳能是人类资源宝库 2.了解一些和太阳能有关的知识 3.知道利用太阳能的方式二、过程与方法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上设计装置,课下制作改进的过程,培养学生思考动手的能力,切实提高他们的创造2.通过主动学习,提高学生搜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和不断创新、不断提高的精神。.教学重点太阳能的利用教学难点太阳能的发明装置.教学器材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转盘(展示)。我用手一拨它就转,你能否

15、用其他方法使它转起来呢?生甲:用水冲。生乙:吹气。师(请同学演示):同学们来看这个方法是否可行?用激光手电照射这个圆盘它能否转起来呢?师:通过这个现象你可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列举自己提出的问题:可否用阳光代替手电光?光为何能让转盘转动起来呢?师:咱们这节课就来重点研究与太阳有关的问题。板书:第十六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三、太阳能二、进行新课二、新授师:有关太阳的知识,我已经请大家在课下查阅了有关资料,现在请你上台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收获,把你的成果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学生举手上台演示并介绍:太阳概况;地球上贮藏的能量来源成因;利用光碟交流太阳能反射炉的制造。师:刚才大家都踊跃上台展示了自己的成果,说

16、明你们都作了积极主动的准备,这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值得肯定,希望大家能保持。现在我们来进一步总结一下太阳能有什么特点?板书:1.太阳能的特点师:哪位同学谈一谈?学生甲:清洁丰富。学生乙:经济。板书:经济、丰富、清洁师:既然太阳能有这么多优点,我们就应该好好的利用。请大家讨论:平时我们都是怎样利用太阳能的?板书:2.太阳能的利用师:现在请同学来讲一讲人类是怎样利用太阳能的。学生甲:烧煤、汽油、天然气。学生乙: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手表、太阳能汽车。师:能否对刚才这些事例分类?学生甲:烧煤、汽油属一类,太阳能汽车、太阳能手表、太阳能热水器属另一类。师:同学们分得很好。我们不妨给他们起个名字:第一类是

17、间接模式,第二类是直接模式板书:直接利用间接利用师:关于直接的应用,大家能否再讨论一下,可分为哪几种情况?学生讨论后回答:可分为用集热器给水加热,利用太阳能电池板,把太阳能转化成电能。板书:集热器、太阳电池师:若给你一个集热器,你会有什么发明创造?请讨论后画出图纸。师:请各组推荐几个同学上台展示你们发明的装置。第一组同学上台演示:生甲:太阳能集热器吸收太阳能,使水温升高,供给住户洗澡做饭。生乙:关于我们的设计哪位同学还有好的建议?台下生甲:你的太阳能热水器,只是在正午时和与太阳正对时才有效,其余时刻不能最大限度的吸收阳光怎么办?台上生丙:这好办。我们可以把太阳能热水器制成可转动式的。台下生乙:

18、你的太阳能在晚上能保温吗?台上生丁:这一点你不用担心,我们用的当然是保温材料。这一组演示完毕换另一组。师:刚才大家发明的装置都很好。我想你们一定对太阳能电池的应用有兴趣,进行发明创造吧!师:现在请各小组上台展示你们设计的装置第三组同学上台投影出示图像。台上生甲:这是一把太阳伞,顶部有一电风扇,上面是一个太阳能电池给风扇供电,这样既避免了日晒又可以享受到凉快。台下生乙:你的伞有个缺点:太阳能电池在上面不方便。台上生乙:你提得很好。我想我们会进一步改进的。例如把伞面改成太阳能电池的。台下生乙:你们的太阳伞在雨天可否当雨伞?其他组上台交流师:刚才大家都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同时,也有这种体会:发

19、明创造并不容易,这一过程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只有不断改进,才能达到更好,干其他事情也是这样。(说明:经过以上两个环节,让同学们经历了创造发明的设计过程,体验了其中的成功与失败,得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师:同学们,化石能源的利用给人类带来了好处,但事物总是对立的,化石能源的利用有什么不利的一面?请讨论。学生讨论后总结:生甲:烧煤、汽油带来大气污染,温室效应,水土流失。板书:3.化石能源的危害师:我们该怎么办?学生:使用太阳能汽车,植树造林,工厂烟囱加上净化装置。师:刚才大家说得很好,可见大家具有很强的环保意识。现在请大家总结一下,这一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生乙:这一节课我了解了大量的与太阳有关的

20、知识:太阳能的利用。利用集热器、太阳电池进行了设计,使自己的创造能力得到了提高。师:这一堂课大家学得很好,很积极主动,表现出了很高的创造能力。同学们今后一定会发明创造出很多有价值的器材。三、课堂练习:动手动脑学物理1、2、3四、小结:略五、布置作业:练习册 把你的设计方案进行制作备注:板书设计:第22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三太阳能1  太阳能的特点经济、丰富、清洁2  太阳能的利用直接利用间接利用:集热器、太阳能电池3化石能源的危害教学反思:九年级物理教案 教师: 授课班级: 课节1课时课题22.4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课型新课备课时间授课时间授课方法讨论法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21、1知道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让学生搜集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资料,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2.通过主动学习,提高学生搜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和不断创新、不断提高的精神。.教学重点能源的消耗对环境的影响教学难点能源的消耗对环境的影响。教学器材蜡烛、电灯、火柴、太阳能电动车、手电筒、风扇、手摇电动机、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平板式集热器的箱面是玻璃,内表面涂黑,这是因为( )A.黑色物体容易反射太阳光的能量B.黑色物体容易吸收太阳光的能量C.黑色物体的比热容大 D.黑色物体的密度大2.人类

22、历史上不断进行着能源革命,_是人类在能量转化方面最早的一次能源革命,_的发明,直接导致了第二次能源革命;物理学家发明的_是以核能为代表的第三次能源革命。人类面临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日益恶化的危机,人类如何应对这方面的危机是我们共同的课题。 板书:第十六章 四、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二、进行新课学习过程及指导:一、揭示目标教师提问:1、人类在耗用能源的同时,对环境会不会造成影响?(学生回答)2、目前作为人类主要能源的化石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学习回答)3、能源的消耗迅速增长,会不会出现能源危机?人类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学习回答)本节的学习目标是:1、知道21世纪的能源趋势2、知道能源消耗对环

23、境的影响3、理解“理想能源”有哪些特点?二、指导自学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独立回答下列问题:自学思考题:1.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方向性2、21世纪消耗能源的速度是增快还是减慢?3、目前人类主要应用什么能源?是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4、消耗能源时对环境人造成哪些影响?产生哪些危害?5、未来的“理想能源”要满足哪几个条件?三、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四、教学探究(一)点拔指导1、21世纪消耗能源的速度明显加快2、目前人类主要应用化石燃料,例如:煤、石油3、消耗能源时,会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人类活动排入大气的酸性气体形成酸雨,可致水、土壤酸化,对植物、建筑构件造成危害4、未来“理想能源”必

24、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第一、必须足够丰富,可以保证长期使用;第二、必须足足够便宜,可以保证多数人用得起;第三、相关的技术必须成熟,可以保证大规模使用;第四、必须足够安全、清洁,可以保证不会严重影响环境、(四)课堂练习1你听说过“乙醇汽油吗”?有这样一则报道:一个美国农民面对自己家里堆积如山的玉米愁容满面:玉米既售价低廉而且销路不好他梦想着怎样将这些有着黄金一样颜色的东西变成真正的黄金?他不顾大家都讥笑他异想天开,专程为他的“异想天开”去请教了一位科学家这位科学家既同情他也对他的“异想天开”很感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考察,这位科学家开发出了“乙醇汽油”,即用玉米生产乙醇,然后以一定比例与汽油混合

25、,就可以供汽车等作为能源使用石油被称为“液体黄金”,但是使用传统能源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以及能源危机正越来越严重地困扰着人类所以“乙醇汽油”的开发和利用或许能给人类开发新的能源带来一种新的途径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乙醇燃烧的过程是 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理论上,完全燃烧28g乙醇可以产生8.4×105J的热量,如果这些热量完全被水吸收,在1标准大气压下,可以将 kg 20的水加热到沸腾(水的比热容:4.2×103J/kg·oC)甲乙能耗/亿吨标准煤时间/年17501800185019001950200020406080100(2)按照能源的分类

26、,乙醇汽油属于 能源,使用乙醇汽油作为能源,与使用传统汽油、柴油等相比具有明显的好处,请你说出一点: 2.能源是人类社会存在和繁荣的物质基础之一,图甲为近两个多世纪以来,人类能源消耗曲线图,图乙为某燃煤电厂全景图。据图回答:(1)由图甲可知,自1950年以来,人类能源消耗的情况是 。(8分)A显著增长B平稳增长 C稳中有降D显著减少(2)图乙中的电厂发电功率为107千瓦,则该电厂每小时可输出的电能是 焦;要维持这样的发电功率,该厂每小时约需燃烧5×106千克煤,这些煤完全燃烧可产生的热量大约是1.5×1014焦,煤燃烧过程中,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可达1.2×10

27、6千克,从环保角度分析,这种燃煤电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3)电厂为了减少有害物质二氧化硫(SO2)的排放,可以用烧碱(NaOH)溶液来吸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三、小结师:同学们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生:我们了解了有关能源的知识,并且会通过搜集事实获得信息,了解世界,了解人类文明。四、布置作业1.下列建议中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废旧电池可以与生活垃圾一起掩埋B.采用集中供热,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减少空气中悬浮颗粒C.不能随意焚烧垃圾 D应多植树、净化空气、减少噪声2.下列关于节约能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离不开科技进步B.充分利用余热和减少摩擦可节约能源C.

28、减少能量转化的中间环节可节约能源D.由于能量是守恒的,所以节约能源是毫无意义的事情3.学习了“能源与可持发展”一章后,某班学生就利用和开发能源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提出了如下几条建议和设想,其中永远做不到的是( )A目前利用的能源主要是煤,应着力研究如何使煤充分燃烧以减少热量损失的措施B正在建设中的田湾核电站,将解决连云港市乃至华东地区的电力紧张问题,但在输电过程中能量损失较大,若能用超导体送电,鼗大大提高输电效率C连云港市位于黄海之滨,应尽研究开发海洋能D应致力于研究一种既可以不消耗能源,又能不断对外做功的机器备注:(说明:利用小实验引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兴趣。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