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3.N我国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效用和对策分析 开题报告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43552309 上传时间:2021-12-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913.N我国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效用和对策分析 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913.N我国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效用和对策分析 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913.N我国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效用和对策分析 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913.N我国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效用和对策分析 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13.N我国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效用和对策分析 开题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学 院 金融学院 专 业 金融学 导 师 学 生 学 号 2008年4月20日论文题目我国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效用和对策分析一、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一)论文研究的目的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2006年第三季度我国银行业资产占全部金融机构资产约90%,在我国金融机构中处于主体地位,同时国内融资的80%以上也靠银行业支持,因此银行体系也成为我国经济的命脉,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和金融体系的稳定,并进而影响到长远的经济增长和社会政治稳定。因此,对境外战略投资者入股我国银行业可能造成怎样的影响进行研究是有必要的,并具有一定的迫切性。希望通过此次研究可以在中

2、资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过程中明确良好的效用和对遇到的问题和风险的解决提供一些思路。(二)论文研究的意义当前,伴随着大型商业银行的先后引资上市,国内围绕着银行业改革是否需要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讨论达到了高潮,大规模的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是否必要?境外战略投资者能否帮助中资银行实现改革目标?中资银行是否被贱卖?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进入是否威胁到国家金融安全?类似问题一直是争论的焦点。在这些争论中,乐观者视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为我国银行业改革的大契机,悲观者则视之为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大灾难。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这些问题不应将其绝对化。同时,任何事情都要以事实为依据,现在就对境外投资者的进入的影响下定论还为时过

3、早,但我们仍需要对引进战略投资者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风险及引进后的影响去做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因为它关系到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成败。因此,结合我国银行业的现实环境,对引资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并对当前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可能产生的影响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这对于正在推进的银行业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论文提纲1 绪 论1.1 研究背景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1.2.2 研究的意义1.3 国内外研究状况1.3.1 国外研究状况1.3.2 国内研究状况1.4 研究方法和内容1.4.1 研究的方法1.4.2 研究的内容2 理论基础2.1 战略投资者定义2.1.1 正确界定战略投资者

4、2.1.2 战略投资者与其他投资者的比较2.2 相关理论的提出2.2.1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2.2.2资产定价理论3 我国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背景和现实状况3.1 我国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背景3.1.1 外部环境分析3.1.2 内部结构及经营状况分析3.1.3 我国商业银行对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吸引力3.2 我国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状况3.2.1 我国目前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政策3.2.2 各大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情况4 我国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效果分析4.1 对商业银行构建核心竞争力作用的影响4.2 对提高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的作用4.2.1 对经营理念的影响4.2.2 对提高管理水

5、平的作用5 我国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时应注意的问题5.1 商业银行的控制权5.2 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定价问题结 论致 谢参考文献附 录1附 录2三、论文研究思路、方法及进度安排1、论文研究思路本文从战略投资者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入手,在考察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引进状况,分析了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效用,并对相关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部分着重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研究的方法和内容。第二章介绍了战略投资者的涵义和相关理论,旨在为下文的论述做好理论铺垫。第三章对国内商业银行环境和我国的对外政策进行分析。第四章对我国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

6、效用进行分析。第五章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本文从战略投资者的基本概念、原理入手,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考察国内外的情况,提出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效用和问题对策进行研究,能够使本文更紧密地联系我国实践,具有更好的现实意义。2、论文研究方法本文的研究以西方经济学、制度经济学、金融学、财务管理学、企业管理学等相关理论为基础,采取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借鉴国外实践经验的同时结合我国特有的国情和现实环境,对中资银行所处的政策环境以及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活动过程中所涉及各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

7、的探讨和研究。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运用了历史资料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数据汇编法、案例分析法和对比研究法,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对中资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和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建议。3 、论文进度安排01月15日-01月20日 确定选题01月21日-03月31日 查找相关资料,阅读相关文献04月01日-04月19日 论文构思、撰写提纲04月20日-04月22日 开题,提交开题报告04月23日-04月25日 修改提纲04月26日-05月11日 完成论文初稿,交给指导教师05月12日-05月20日 指导教师提出修改意见,还给学生05月21日-05月31日 完成论文第二稿06月01日-06月1

8、0日 完成三稿06月11日-06月15日 定稿,指导教师写评语06月16日-06月17日 评阅人评阅,写评语06月18日-06月19日 答辩06月20日-06月22日 评定成绩06月26日,将修改后的毕业论文完整资料(书面与电子文档)提交学院。四、论文参考文献1 JohnPBonin,Hasan, Paul Wachtel Bank Efficiency in Transition Countries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05, (29): 21552178 2 GrigorianDManoleV Determin ants of Commercia

9、l Bank Performance inTransition:An Application of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M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Working Paper.2002, 285028583 Yildirim HSPhilippatos G.C.Efficiency of Banks: Recent Evidence From the Transition Economics of Europe 1993-2000M 2002,2552784 余云辉,骆德明. 谁将掌控中国的金融J 财经科学. 2005,, (6):34

10、375 袁剑. 金融改革的困局和赌注. 新浪财经上的专栏文章 2005, (11):2226 6 胡祖六. 银行改革需要引进国际战略投资J 经济观察报.2005, (12):587 李巍,刘能华. 我国商业银行战略引资及其帕累托改进J.新金融.2005, (2):17198 刘明康.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J金融学.2005,(7):12179 王森. 商业银行改革:改善治理结构还是拓展市场业务J金融研究2005,(6):929810 郭树清. 正视银行业战略引资风险J 上海金融.2005,(10):121511 占硕. 引进战略投资者就能推动商业银行改革吗J.金融论坛2005,(

11、8):91412 郑良芳. 外资金融机构对我国银行进行股权投资的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5,(82):323713 艾洪德,张羽. 外资引进战略与中国银行业改革:效率与稳定的权衡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6,(4):31214 唐双宁. 引进合格战略投资者促进中外资银行“双赢”N.经济日报. 2005,09.11(9)15 温彬.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4,(4):586416 王宇新. 外资加紧圈地国内银行专家提醒注意金融安全N.中国经济时报.2007,06.15 (13)教研室审查意见 教研室主任 签字 2008 年 月 日学院意见教学院长 签字 2008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