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局域网构建课程设计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43519572 上传时间:2021-12-02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2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无线局域网构建课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无线局域网构建课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无线局域网构建课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资源描述:

《无线局域网构建课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线局域网构建课程设计(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网络课程设计项目:无线局域网的组建班 级:计算机二班作 者:计算机二班第二小组学 号:0853805508538067完成时间:2010年12月 17日 一绪论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缩写为“WLAN”)是高速发展的现代无线通信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不像传统以太网那样,基于802.11标准的无线网络在空气中传播射频信号,在信号范围内的无线客户端都可以接受到数据,为通信的移动化、个人化和多媒体应用提供了实现的手段。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AN)技术可以非常便捷地以无线方式连接网

2、络设备,人们可随时、随地、随意地访问网络资源。在推动网络技术发展的同时,无线局域网也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本文分析了无线局域网的优缺点极其理论基础,介绍了无线局域网的协议标准,阐述了无线局域网的体系结构和具体的链接,探讨了无线局域网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AD-HOC AP WLAN 目 录一 绪 论21.1引言41.2无线局域网概述和发展史41.3 WLAN目前的国内外发展现状41.4本文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5二 无线局域网分析 52.1无线局域网的理论基础 62.2无线局域网的优点62.3无线局域网的不足之处7三 协议分析 73.1 802.11协议73.2蓝牙标准93.3 HomeRF工业

3、标准9四 组建无线局域网可行性分析104.1 设计的需求和可行性104.2网络设计原则与目标104.3整体的网络拓扑图11五 AD-HOC结构无线网的实现 125.1 所需的设备及其分析(以后加) 125.2更改无线网卡的通讯模式 125.3配置无线网卡IP地址 155.4指定SSID值 195.5实验的结果 215.6实验的小结 22六 AP结构无线网的实现226.1 无线连接的设置226.2实验的小结 23七 实验的结论 237.1实验遇到的问题 247.2实验的拓展 24八 总结 24致 谢24参考文献25 1.1引 言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局域网络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

4、求,于是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应运而生,且发展迅速。尽管目前无线局域网还不能完全独立于有线网络,但近年来无线局域网的产品逐渐走向成熟,正以它优越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在网络应用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无线局域网是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从专业角度讲,无线局域网就是通过无线信道来实现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并实现通信的移动化、个性化和宽带化。通俗地讲,无线局域网就是在不采用网线的情况下,提供以太网互联功能。广阔的应用前景、广泛的市场需求以及技术上的可实现性,促进了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完善和产业化,已经商用化的802.11b网络也正在证实这一点

5、。随着802.11a网络的商用和其他无线局域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局域网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1.2无线局域网概述和发展史 (1) 4050年代扩频技术是扩展频谱技术的简称,对该技术的研究是50年代中期从美国军方开始的。 在 1971年时,夏威夷大学的研究员创造了第一个基于封包式技术的无线电通讯网络。这被称作ALOHNET的网络,可以算是相当早期的无线局域网络 (WLAN)。 它包括了7台计算机,它们采用双向星型拓扑横跨四座夏威夷的岛屿,中心计算机放置在瓦胡岛上。从这时开始,无线网络可说是正式诞生了。(2) 1990年,IEEE正式启用了802.11项目,无线网络技术逐渐走向成熟, IEEE

6、802.11(WIFI)标准诞生以来,先后有802.11a和802.11b,802.11g,802.11e,802.11f,802.11h,802.11i,802.11j等标准制定或者酝酿,现在,为实现高宽度、高质量的WLAN服务,802.11n也即将横空出世。 (3) 2003年以来,无线网络市场热度迅速飙升,已经成为IT市场中新的增长亮点。由于人们对网络速度及方便使用性的期望越来越大,于是与电脑以及移动设备结合紧密的WiFi、CDMA/GPRS、蓝牙等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吹捧。于此同时,在相应配套产品大量面世之后,构建无线网络所需要的成本下降了,一时间,无线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主流。1.

7、3 WLAN目前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在美国,300多家星巴克咖啡连锁店已经为客人提供无线接入服务,今年年底这数字将变成2000;在日本,随处可见年轻人拿彩色屏幕的3G手机下载信息,拨打可视电话;在新加坡,用户通过手机、PDA或者笔记本电脑连接到UOB网络银行,可以查询他们的个人银行账户、支付账单、买卖信贷或者预定宾馆。 在我国,信息产业部最近发出通知,今后,无线局域网、无线宽带、蓝牙设备和交通无线电台等将共同使用5.8GHz的频段。在清除了无线上网政策上的屏障之后,相关投资者都开始相继出手5月中旬,中国网通集团首先在上海推出“天翼通”无线宽带业务,随后福建、广东等地也都陆续推出这项新业务,并大加推

8、广; 5月17日世界电信日,中国移动也宣布其GPRS网络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覆盖全国138个城市,中国移动甚至宣称,他们将从第四季度开始建设无线局域网;而中国联通大规模建设CDMA 1X网络的工作也已全面展开。一切表明,我国无线已越来越近,触手可及。1.4 本文研究的意义及目的从国外的经验可以看出,在一代人中培养“网络文化意识”,是建设“住处高速公路”最重要的思想准备的技术准备,是在“住处时代”仍然可以处于领导地位的重要战略措施。21世纪的国力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能否大量涌现主要看学校的教育质量,学校教育质量的好坏又主要看教师素质的强弱和学校教学环境能否符合现代化教育的要求,所以各

9、学校教育的责任相当艰巨,而且各学校也应当责无旁贷的肩负起这项任务3。本世纪是计算机和通讯的时代,如何利用计算机组建一个无线网;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已经是一个很实用的问题。在组建一个无线网时,要达到以下目的:(1) 增强学生的网络文化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带动大家的动手实践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支持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技术的现代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4) 在校园内部实现资源高度共享,使同学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5) 及时、准备、可靠地收集、处理、存储、传输学校的教育教学信息完成与因特网的通讯和资源共享,实现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有机整合。(6) 实现课堂多媒体电化

10、教学,具备适用于双向课堂语音教学及语音室功能学习。总之,促进教师和学生尽快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的环境,为教师和同学提供了一种先进的辅助教学工具、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库。从长远来看,无线网络的建设,其主要意义是有利于学校教学、科研的快速发展,它能使广大教师和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环境进行教学,开展科研活动,进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为回忆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的保障二.无线局域网分析2.1无线局域网的理论基础 目前,无线局域网采用的传输媒体主要有两种,即红外线和无线电波。按照不同的调制方式,采用无线电波作为传输媒体的无线局域网又可分为扩频方式与窄带调制

11、方式。(1)红外线(Infrared Rays,IR)局域网 采用红外线通信方式与无线电波方式相比,可以提供极高的数据速率,有较高的安全性,且设备相对便宜而且简单。但由于红外线对障碍物的透射和绕射能力很差,使得传输距离和覆盖范围都受到很大限制,通常IR局域网的覆盖范围只限制在一间房屋内。(2)扩频(Spread Spectrum,SS)局域网 如果使用扩频技术,网络可以在ISM(工业、科学和医疗)频段内运行。其理论依据是,通过扩频方式以宽带传输信息来换取信噪比的提高。扩频通信具有抗干扰能力和隐蔽性强、保密性好、多址通信能力强的特点。扩频技术主要分为跳频技术(FHSS)和直接序列扩频(DSSS)

12、两种方式。 所谓直接序列扩频,就是用高速率的扩频序列在发射端扩展信号的频谱,而在接收端用相同的扩频码序列进行解扩,把展开的扩频信号还原成原来的信号。而跳频技术与直序扩频技术不同,跳频的载频受一个伪随机码的控制,其频率按随机规律不断改变。接收端的频率也按随机规律变化,并保持与发射端的变化规律一致。跳频的高低直接反映跳频系统的性能,跳频越高,抗干扰性能越好,军用的跳频系统可达到每秒上万跳。(3)窄带微波局域网 这种局域网使用微波无线电频带来传输数据,其带宽刚好能容纳信号。但这种网络产品通常需要申请无线电频谱执照,其它方式则可使用无需执照的ISM频带。2.2.无线局域网的优点 (1)灵活性和移动性。

13、在有线网络中,网络设备的安放位置受网络位置的限制,而无线局域网在无线信号覆盖区域内的任何一个位置都可以接入网络。无线局域网另一个最大的优点在于其移动性,连接到无线局域网的用户可以移动且能同时与网络保持连接。(2)安装便捷。无线局域网可以免去或最大程度地减少网络布线的工作量,一般只要安装一个或多个接入点设备,就可建立覆盖整个区域的局域网络。(3)易于进行网络规划和调整。对于有线网络来说,办公地点或网络拓扑的改变通常意味着重新建网。重新布线是一个昂贵、费时、浪费和琐碎的过程,无线局域网可以避免或减少以上情况的发生。(4)故障定位容易。有线网络一旦出现物理故障,尤其是由于线路连接不良而造成的网络中断

14、,往往很难查明,而且检修线路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无线网络则很容易定位故障,只需更换故障设备即可恢复网络连接。(5)易于扩展。无线局域网有多种配置方式,可以很快从只有几个用户的小型局域网扩展到上千用户的大型网络,并且能够提供节点间"漫游"等有线网络无法实现的特性。由于无线局域网有以上诸多优点,因此其发展十分迅速。最近几年,无线局域网已经在企业、医院、商店、工厂和学校等场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3无线局域网的不足之处 无线局域网在能够给网络用户带来便捷和实用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缺陷。无线局域网的不足之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性能。无线局域网是依靠无线电波进行传输的。这些

15、电波通过无线发射装置进行发射,而建筑物、车辆、树木和其它障碍物都可能阻碍电磁波的传输,所以会影响网络的性能。(2)速率。无线信道的传输速率与有线信道相比要低得多。目前,无线局域网的最大传输速率为54Mbit/s,只适合于个人终端和小规模网络应用。 (3)安全性。本质上无线电波不要求建立物理的连接通道,无线信号是发散的。从理论上讲,很容易监听到无线电波广播范围内的任何信号,造成通信信息泄漏。三协议分析无线局域网是指以无线电波、激光、红外线等无线媒介来代替有线局域网中的部分或全部传输媒介而构成的网络。它不仅可以作为有线数据通信的补充和延伸,而且还可以与有线网络环境互为备份。 802.11协议、蓝牙

16、标准和HomeRF工业标准是无线局域网所有标准中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它们各有优劣,各有自己擅长的应用领域,有的适合于办公环境,有的适合于个人应用,有的则一直被家庭用户所推崇。下面就介绍一下三种标准的具体情况: 3.1 802.11协议 802.11是IEEE最初制定的一个无线局域网标准,主要用于解决办公室局域网和校园网中用户与用户终端的无线接入,主要限于数据存取,速率最高只能达到2Mbps。由于它在速率和传输距离上都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随后又相继推出了802.11b和802.11a两个新标准,2001年11月,第三个新的标准802.11g业已面世。尽管目前8

17、02.11a和802.11g倍受业界关注,但从实际的应用上来讲,802.11b已成为无线局域网(WLAN)的主流标准,被多数厂商所采用,并且已经有成熟的无线产品推向市场。这些产品包括:集成支持802.11b无线功能的PC、支持网络接入的802.11b无线网络适配器以及相对应的网络桥接器等。生产这些产品的厂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著名的网络集成商,如:3Com、Cisco等,他们的产品主要集中在适配器和桥接器领域;另外,很多PC厂商借助网络终端的先天优势,提供全面的无线局域网设备,IBM、HP、Toshiba为代表厂商,其中,IBM凭借其在笔记本电脑上的绝对优势和参与制定无线标准的领导地位,提

18、供最全面的无线解决方案,并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地推出了相应的产品。 目前,802.11b无线局域网技术已经在美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已经进入了写字间、饭店、咖啡厅和候机室等场所。没有集成无线网卡的笔记本电脑用户只需插进一张PCMCIA卡或USB卡,便可通过无线局域网连到因特网。在国内,支持802.11b无线局域网协议的产品不仅全面上市,而且像IBM,还特别为用户和专业人士搭建了“体验中心”,让用户和媒体可以亲身体验无线局域网的便利和高效。 标 准 名 称 内 容 物 理 层 802.11b 工作在2.4GHz,数据传输速率最高达11Mbit/s ;1999年9月定義,主導廠家 3COM,In

19、tersil, Lucent,Nokia, Symbol Technologies认定标记为 Wi-Fi802.11g 工作在2.4GHz,数据速率最高达54Mbit/s,适应传统的 802.11b 及 802.11a 标准,解决 Bluetooth,(蓝牙)技术之间的干扰问题802.11d 定义了一些物理层方面的要求(如信道化、跳频模式等),以针对802.11设备在一些国家运用时满足该国无线电管制要求 802.11a 工作在5GHz,使用更为先进的OFDM调制方式,数据传输速率达54Mbit/s ;802.11b 无线联网标准的后续标准,认定标记为 Wi-Fi5802.11h 主要是针对欧洲

20、特殊环境,在802.11a的基础上可以动态调整频率和RF发射来减少与其他系统的干扰 802.11n 使用OFDM技术使802.11的数据传输速率超过100Mbit/s 802.11j 802.11a用于日本的频段(4.9GHz5GHz) MAC层 802.11e 增加QoS特性,支持多媒体业务 802.11f 确定接入点如何交互运作,为解决漫游问题而制定的AP之间的协议(IAPP) 802.11i WLAN的安全规范,也称为高级加密标准,是WEP的替代标准 802.11k 为WLAN应如何进行信道选择、漫游服务和传输功率控制提供标准 802.11r 控制漫游移动终端与候选接入点的通信方式,建立

21、安全联系,并预留QoS资源 802.11m 维护,此工作组将对先前的规范条款进行修正 802.11s 关于网状网在802.11中的应用 其他 802.11u 研究WLAN与其他网络之间(蜂窝网络、Wimax等)互联问题 802.11o VoWLAN 802.11q VLAN的支持机制 802.11p 车载环境下的无线通信 802.11v 无线网络管理 表2-1WLAN标准体系3.2蓝牙标准 蓝牙这个颇为奇怪的名字来源于十世纪丹麦国王哈洛德(Harold)的外号。据说,这位丹麦国王靠出色的沟通和说服能力统一了当时的丹麦和挪威。因为他非常爱吃蓝梅,牙齿经常被染蓝,所以得了蓝牙这个外号。1998年5

22、月,爱立信、诺基亚、IBM、东芝和英特尔公司五家著名IT厂商,在联合开展短程无线通信技术的标准化活动时提出了蓝牙技术,其宗旨是提供一种短距离、低成本的无线传输应用技术。1999年下半年,著名的业界巨头微软、摩托罗拉、3Com、朗讯与蓝牙特别小组BluetoothSIG等5家公司共同发起成立了蓝牙技术推广组织,从那时起,全球变开始掀起了蓝牙热潮。 蓝牙技术是一种用于替代便携或固定电子设备上使用的电缆或连线的短距离无线连接技术。其设备使用全球通行的、无需申请许可的2.45GHz频段,可实时进行数据和语音传输,其传输速率可达到10Mbps,在支持3个话音频道的同时还支持高达723.2Kbps的数据传

23、输速率。也就是说,在办公室、家庭和旅途中,无需在任何电子设备间布设专用线缆和连接器,通过蓝牙遥控装置可以形成一点到多点的连接,即在该装置周围组成一个“微网”,网内任何蓝牙收发器都可与该装置互通信号。而且,这种连接无需复杂的软件支持。蓝牙收发器的一般有效通信范围为10米,强的可以达到100米左右。 由于蓝牙在无线传输距离上的限定,它和个人网络通讯用品有着不解之缘。因此,生产蓝牙产品的厂除了网络集成厂商和传统PC厂商以外,还包括很多移动电话厂商。近一年,随着全球无线市场的不断扩大,蓝牙手机成为移动电话用户的新宠。实际上,依据目前的无线技术水平,一台蓝牙笔记本加上一部蓝牙手机就可以实现无线登录互联网

24、。但是,在市场中能够同时支持802.11b和蓝牙的笔记本电脑确实不多,只有少数厂商拥有这样的技术与解决方案,IBMThinkPadXTRA各系列笔记本电脑的大多数产品和TOSHIBA部分笔记本电脑可以提供这样的支持。 3.3 HomeRF工业标准 HomeRF是由HomeRF工作组开发的,适合家庭区域范围内,在PC和用户电子设备之间实现无线数字通信的开放性工业标准。作为无线技术方案,它代替了需要铺设昂贵传输线的有线家庭网络,为网络中的设备,如笔记本电脑和Internet应用提供了漫游功能。 在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正式批准HomeRF标准之前,HomeRF工作组已为在家庭范围内实现语音和

25、数据的无线通信制订出一个规范,这就是共享无线访问协议(SWAP)。 SWAP规范定义了一个新的通用空中接口,此接口支持家庭范围内语音、数据的无线通信。用户使用符合SWAP规范的电子产品可实现如下功能:在PC的外设、无绳电话等设备之间建立一个无线网络,以共享语音和数据;在家庭区域范围内的任何地方,可以利用便携式微型显示设备浏览Internet;在PC和其他设备之间共享同一个ISP连接;家庭中的多个PC可共享文件、调制解调器和打印机;前端智能导入电话机可呼叫多个无绳电话听筒、传真机和语音信箱;从无绳电话听筒可以再现导入的语音、传真和E-mail信息;将一条简单的语音命令输入PC无绳电话听筒,便可以

26、启动其他家庭电子系统;可实现基于PC或Internet的“多玩家”游戏 SWAP规范问世以后,除了扩展高性能、多波段无绳电话技术以外,还极大地促进了低成本无线数据网络技术的发展。但是,HomeRF占据了与802.11b和Bluetooth相同的2.4G频率段,并且在功能上过于局限家庭应用,再考虑到802.11b在办公领域已取得的地位,恐怕在今后难以有较大的作为。调查显示,该标准在2000年的普及率高达45%,但到了2001年已降至30%,且逐渐丧失市场优势。特别是很多PC厂商并没有在自己的PC产品中对该项标准加以支持,也造成了其扩展上的障碍。看来,HomeRF这项工业标准注定不会冲出“Home

27、”。四组建无线局域网可行性分析4.1设计的需求和可行性为满足无线网络的容量需求,校园无线网络在网络规划时首先需要考虑AP(无线接入点),因为AP接入简单且传输速度相对于AD_HOC高。由无线网络的特点决定,用户对带宽的需求越高,要求信号质量越好,就要计算提供足够的覆盖所需要的AP数量。同时兼顾考虑网络扩容,也要为今后网络扩容做好预留。若是仅对于学生寝室和老师办公室进行简单的组建也可以用AD-HOC结构。4.2网络设计原则与目标侧重实际应用,覆盖校园内部分区域,为教学和学习生活提供切实可用的无线网络环境;采取通行的网络协议标准:目前无线局域网普遍采用802.11系列标准,因此校园无线局域网将主要

28、支持802.11标准以提供可供实际应用的相对稳定的网络通讯服务,同时兼顾多种类型应用需要同时支持其他支持,如可使用双频三模模式可支持三种不同标准的WLAN网卡接入网络,实现很好的网络扩容和预留。4.3整体的网络拓扑图下图是组建无线局域网粗略的整体校园规划图,由于不能具体的去实施,所以这只是一个样本图供参考用。我们这次的重点在简单AP结构、AD-HOC结构无线网的实现。图4.1AD-HOC结构无线网的整体图如下:图4.2AP结构无线网的整体图如下:图4.3五AD-HOC结构无线网的实现5.1 所需的设备及其分析 我们这次实验用到的设备如下:图 5.15.2 .更改无线网卡的通讯模式这一步的操作在

29、两台计算机上都要进行,具体的操作如下: 步骤1:双击无线连接 打开无线网络连接  步骤2:在“网络连接”中右键单击“无线连接”进入“属性”设置。  步骤3:切换到“无线网络配置”选项卡后,单击右下的“高级”按钮。  步骤4:在弹出的 “高级”对话框中,点选“仅计算机到计算机(特定)”,并勾选“自动连接到非首选的网络”。图 5.2图5.3图5.4图 5.55.3配置无线网卡IP地址在一个没有无线路由器的点对点环境中,需要为接入Internet的计算机配置一个静态的IP地址和一个共同的子网掩码;比如IP地址是192.168.1.X,子网掩码是255.255.

30、255.0,网关和DNS不添。 提示:客户机(即笔记本电脑)的IP和DNS应则全部设置为自动获取图5.6再打开无线网络连接图 5.7单击“高级”图 5.8 选择“仅计算机到计算机(待定)”“关闭”图 5.9单击“添加” 图5.105.4 指定SSID值在“无线网络配置”选项中,单击“添加”按钮后,即会出现设置窗口。然后在“网络名”框内随意输入一个值,比如本例中的“xl”,其他选项可以保持默认;最后勾选“这是一个计算机到计算机网络;没有使用无线访问点”选项。 提示:通过为主机设置SSID值,这样才能使网络中的另一块无线网卡对主机无线网卡进行通讯识别。通过以上设置后,打开两台计算机的网络属性窗口再

31、刷新一次,即可查看到窗口中已有刚才设定的名为“xl”的无线连接了,如果网络正常即会在右上角显示“已连接上”的字样。 网络名“xl”“开放式”“已禁用” “确定”图5.11 “仍然继续”图5.12连接“xl” 图5.13设置共享文件:共享文件夹不要建立在桌面上(C盘有权限限制)在文件夹上点击右键选择“共享与安全”图5.14选择“共享此文件夹”“应用”“确定”说明:别人要先连接上以后 你才可以连接上 5.5实验的结果双击“网上邻居” 选择“查询工作组计算机”打开所连接计算机图5.15图5.16 实现共享!5.6 实验的小结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小组每个人都连接上了无线局域网,实现了文件的共享,达到了预期

32、的目标。同时我们又做了一些测试:(1)两台计算机之间的距离和他们之间传输的速率问题,我们通过不同距离的传输速率做出总结得到的结论是:两台计算机之间的距离和他们之间传输的速率是成反比的。 (2)如果一个突然断掉会不会影响其他计算机之间的连接问题,我们把其中一台(如Pengbiaocomputer)突然断掉,那么再测试其他计算机之间的连接发现并没有什么影响。(3)台式机和笔记本间的无线连接问题,台式机和笔记本间的无线连接台式机需要安装网卡和相应的驱动程序,链接的步骤和方法和上面都是一样的。(4)不同操作系统之间的连接问题,不同操作系统之间也是可以连接的,步骤和设置都差不多,只是显示的图形有点不同,

33、这是因为不同操作系统之间的显示方式有区别。六AP结构无线网的实现6.1 AP的设置打开浏览器,输入192.168.1.1进行设置图6.1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信息图6.26.2 无线连接的设置无线连接的设置和ad-hoc设置的步骤和方法一致,在此处就省略不写了,请参考上面的步骤。6.3实验结果图6.36.3 实验的小结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小组每个人都连接上了无线局域网,实现了文件的共享,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同时我们也做了和AD-HOC网络一样的测试结果也是相同,这里就不多写了。七实验的结果解决办法启用笔记本的无线网卡开启无线路由器的SSID广播功能检查或重新设置笔记本的IP地址和DNS服务器调整天线角度

34、;缩短笔记本与无线路由器之间的距离。调整无线路由器位置,减小无线路由器和笔记本之间的距离把宽带Modem和无线路由器搁放在通风处,不应叠加放置加装外置增益天线更换信道;远离微波炉、无绳电话等设备产生原因笔记本无线网卡没有开启笔记本找不到无线路由器的SSID无线路由器与笔记本之间的距离较大无线路由器摆放位置太偏散热不良无线路由器和笔记本之间的工作距离过大7.1实验遇到的问题在我们实验的过程中遇到了好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 .笔记本不能与无线路由器建立无线连接 笔记本无线网卡没有开启笔记本找不到无线路由器的SSID启用笔记本的无线网卡检查或重新设置笔记本的IP地址和SSID2.文件无法进行共享

35、,在文件夹选项中设置不同,在文件夹选项à查看中把使用简单文件共享(推荐)选项勾掉。3.当我们连接好局域网时没有出现所有端点在一个计算机工作组,计算机工作组设置不同,右击我的电脑打开属性à计算机名à更改,其中有一个工作组选项,改成同一个名称就完成了。7.2实验的拓展近年来,移动自组网中的一个子集无线传感网络WSN引起了广泛关注。无线传感网络是由大量传感器结点通过无线通信技术构成的自组网络。一般不需要很高的宽带,但对网络安全性 结点自动配置 网络动态重组等方面有一定的要求。无线传感器网络主要的应用领域是:(1)环境监测与保护(如洪水预报 动物栖息的监控);(2)战争中

36、对敌情的侦察和对兵力 装备 物资等的监控;(3)医疗中对病房的检测和对患者的护理;(4)在危险的工业环境(如矿井 核电站等)中的安全控制等;(5)城市交通管理 建筑内的温度 照明 安全控制等。八总结本次网络课程设计让我对一些无线局域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体系结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通过一些实践操作还有对AP的安装与配置,让我深入了解当前的一些网络技术,还有各种新技术的应用。使我对计算机网络的特点、规划设计与应用有较深刻的领会和掌握,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我对网络系统的配置管理能力,掌握基本的课程设计方法。通过本次网络课程设计,我把课程的无线局域网络知识用到实践当中。致 谢:本次网络课程设计我们

37、组共有十三个人,组成员是计算机二班学号0853805508538067的同学。我们主要做的是无线局域网的组建,包括AD-HOC结构无线网的实现和AP结构无线网的实现。由于本次课程涉及到很多专业方面的知识,所以需要搜集很多资料,我们在网上和学校图书馆搜集了很多知识,最后,终于成功完成了设计。两个星期的网络课程设计结束了,经过两星期的课程实习,本人还是有很多收获的。首先,这次课程实习让我学习到了一些书本上不能学到的知识,比如对一些仪器的认识,还有对其功能的认识以及对仪器的操作,这些只有通过实践课程设计才能学习到,在这期间,我遇到了很多问题,多亏了同学的共同努力和老师的耐心指导,在这里要对他们无私的

38、帮助说声谢谢。参考文献1汪新明,耿红琴著网络工程实用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雷震甲著网络工程师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3斯桃枝,杨宴春,俞利君著网络工程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4崔鑫,吕昌泰著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5谢希仁著计算机网络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6杨宗德,刘福刚,邓玉春著Linux9系统管理与服务器配置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7曹海文著个人服务器一点通重庆出版社20028李洪,林殿魁等著电信级口信息网络的构建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9陈建亚现代通信网络监控与管理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110(美)Michael Salvagno任峥,丁青等译Cisco网络设计手册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11谢希仁著计算机网络9.1第339页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121325 / 25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