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国文化在《西游记》中的体现

上传人:卢****6 文档编号:43458126 上传时间:2021-12-0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5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浅议中国文化在《西游记》中的体现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议中国文化在《西游记》中的体现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浅议中国文化在《西游记》中的体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中国文化在《西游记》中的体现(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浅议中国文化在?西游记?中的表达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21-36-0-01文学也属于一种人文活动,其包含了完整的人文脉络,处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内,如对其文化情况不了解,那么对作者和作品便无法深入理解。因此,要想全面了解中国文学还应与中国文化有机结合,不可将作者与作品孤立。?西游记?是我国的四大名著,立于现代视角下,深入体会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中国文化。一、蕴含的儒家文化一忠义?西游记?主要围绕西天取经的故事展开。唐僧取经虽然是受唐王嘱托,取得真经、普度众生,但是除了这一目的外,他还有自己的目的,临行之际,他曾说:“这一去,定到西天,见佛求经,使我们法论回

2、转,愿圣主皇图永固。这句话充分表达了唐玄奘的对唐王的忠肝义胆,这也是?西游记?“忠义的表达。二孝道在?陈光蕊赴任逢灾,江流僧复仇报本?一回中充分表达了唐僧的“孝。唐僧在成年后知道了父母死亡的原因,他愤怒地说到:父母之仇如不能报,枉做一回人。唐僧接受的佛门教化使他重视孝道。为给父亲报仇,他决定活取刘洪之心。这也是佛家中的“向善和儒家中的“孝道最剧烈的正面交锋,唐僧将孝道放到了首位,这也表达了儒家思想对国民的影响之深。三礼节?西游记?中表达的礼节与现代礼节有所不同,其更注重规那么性,通过唐僧对太宗的恭敬之情便可看出。他在患病时给太宗写了这样一封信:臣僧稽首三顿首,万岁山呼拜圣君【1】。唐僧最终虽获

3、取真经,但在回朝时仍对太宗行扣头之礼。君主是不可侵犯的,表达了佛家思想位低于君臣关系。四仁义孙悟空是唐僧的大徒弟,一路上降妖除魔,但在打强盗一段时,唐僧批评悟空胡乱伤人,想要保护所有生灵。儒家思想提倡仁者爱人,在唐僧身上充分表达了这一点,说明其是披着袈裟的儒士。二、蕴含的佛家文化中国文学受佛教人物的深远影响,有传说?华严经?为龙树菩萨由龙宫所取。龙在我国早期就所说,?易经?中对阳气就用龙表示,但是对于龙女、龙王等却并无概念,这些概念和形象的出现是在六朝之后的文学作品中,比方?刘毅传书?就是这类作品,?西游记?中的四海龙王以及龙太子等也是龙的表达。此外,?西游记?中的大鹏金赤雕也属于佛护法,佛祖

4、宝殿的如来、观音、金刚等都属于佛教人物,对中国文学题材有深远影响。很多文学类型都是受佛教影响出现,比方“斗法类题材是从佛道与外道斗法而来,并不是在取经路上与妖精斗法。这些场景描述的形神聚会、活灵活现,令读者充满遐想。佛门倡导解救众生,使众生远离苦难【2】。佛门中人不可杀生,这一文化也在取经路上师徒身上充分表达。比方,对于不孝顺父母、杀害妻子的强盗,唐僧也不忍将其杀害,在唐僧看見悟空杀死强盗时,他无比震惊,从马上跌落,并严厉训斥了悟空,想要将他撵走。这一回表达了佛家对戒律的重视。三、蕴含的道家文化从外表看,?西游记?讲述的是佛家故事,但是其中也蕴含了丰富的道家文化。首先,无为。一个君主应该懂得一

5、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总是想要表现自己必然会产生纰漏,君主是否能让群众臣服,通常会垂拱而治。?西游记?中的玉帝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大的本领,但是却能让各路神仙听他的派遣,这就是当皇帝的窍门。他并非没有本领,而是隐藏自己的本领,这也是治理之道。其次,贵柔。孙悟空虽然顽劣,但是在师傅、观音和佛祖面前仍表现出谦恭。积极为师傅化斋、探路,在遇到困难时以“柔笼络人心。在向菩萨请求援助时,表现极为乖巧。四、蕴含的国家与地域文化在取经的途中,师徒四人经过了多个国家,而每经过一个国家都需要这个国家的君主在通关文牒上盖上玉玺【3】。著作中通过描写地域风貌也增添了内容色彩。如在经过女儿国时,猪八戒、唐僧与沙和尚因误饮河

6、水而怀孕。女儿国之所以繁衍生息即为饮水而成,并不是两性结合。这种描写又增加了著作的神秘色彩,使读者欲罢不能。此外,在?西游记?电视剧中也蕴含了一定的地域文化,剧组拍摄走过的地域涉及河南、河北、江苏、江西、四川、云南等共计20多个省市,为拍摄寇员外还魂一集还特意去了泰国。各个地方的景色都别具一格,有自己的特点,比方花果山水帘洞取景为贵州的黄果树瀑布、火焰山的景色取自-吐鲁番。结束语:?西游记?是现代文学作品的宝藏。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西游记?的探讨和争论从未停止过,它到底是一部怎样的文学著作呢?相关学者也分别从神话角度、社会生活角度等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西游记?之所以广为流传、家喻户晓、百读不厌,这与其中蕴含的中国文化有直接关系,包括儒家文化、佛家文化、道家文化、国家和地域文化,这些文化的存在充盈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构建了一座特色的艺术宫殿。参考文献:【1】白惠元.电视剧?西游记?与80年代中国文化J.文艺理论与批评,20214:61-73.【2】权继振.论阿瑟韦利英译?西游记?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传递策略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21,353:70-73.表达J.艺术评论,20217:142-14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