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新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教案及教学反思(共6页)

上传人:494895****12427 文档编号:43457567 上传时间:2021-12-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部编新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教案及教学反思(共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编新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教案及教学反思(共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部编新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教案及教学反思(共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部编新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教案及教学反思(共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新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教案及教学反思(共6页)(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3.古诗三首【教学内容】教科书 P1011 内容。【教学目标】1. 会写“侯、章、泣、盈、脉、栖、鸦”等7个字。2.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3. 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 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教学难点】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1. 指名读。(读后评读)2. 填空练习。寒食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所作。二、导入解题寒食是古代一个传统节日,清明前的一两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我们一起来看看当年寒食节时的长安城是什么

2、样的。三、教师点拨1. 知诗人。韩翃: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官至中书舍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原有诗集,后散佚,明人辑有韩君平集。2. 明诗意。(1)出示:春城无处不飞花。 把诗句划分成词语(春城 / 无处 / 不 / 飞花) 想想每个词的意思,不会的怎么办?(查字典、看注释。) 把词语连成句子,说说这句话的意思。(2)照样子自学后三句。(3)检查出示(斜御柳汉宫)。3. 悟诗情。师:如果说一二句是对长安寒食风光一般性的描写,那么,三四句就是这一般景象中的特殊情景了。两联情景有一个时间推移,一二写白昼,三四写夜晚,“日暮”则是转折。(1)想象一下,春天满城飘柳絮是什么样的?(2

3、)举国上下都在过寒食节,而皇宫又在干什么呢?如果你是长安的百姓,看到这些你会有什么感受?四、作业布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板书设计】寒 食韩 翃春城 / 无处 / 不 / 飞花,寒食 / 东风 / 御柳 / 斜。日暮 / 汉宫 / 传 / 蜡烛,轻烟 / 散入 / 五侯 / 家。 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中国情人节是哪天?怎么来的?请学生讲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二、诗歌朗读1. 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指名读,读顺诗句。指导读,读出节奏。2. 本文抒情主人公是谁?抒的是什么情?(明确:织女星,抒的是织女对牛郎的思念。因此,从主题上看,本诗是一首思妇诗。)三、分句分析1. 第一二句:

4、点明描写对象。2. 第三四句:采用什么方式写织女?(1)外表:素手,衬托织女的美丽,语言非常精炼。请问:假如你要表现一个人美丽,你会怎么写?一般人是全方位地写,而这里只用一个字就表现得很传神,这种写法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学会抓住人物最有特点的地方写,而不一定要全方位地写。现在学到了这个技巧,再要你写一个性格很粗暴的人,你会怎么写呢?(眉毛粗、竖。)(2)动作描写:擢和弄,描写了一个劳动场面,表现了织女怎样的特点?(勤劳。)3. 第五六句:最会织布的织女为什么会“终日不成章”?(明确:魂不守舍,心绪不宁。可见,织女不一定勤劳,而是因为无法忍受思念之苦,因而用劳动来排遣。)什么原因导致织女“魂不守

5、舍,心绪不宁”?(思念之苦。)4. 第七至十句:“那浅浅的银河,定然不甚宽广”,跟第一句“迢迢”是否矛盾?(明确:不矛盾。河并不远,但因为不能相见,因而显得很远。)5. 为什么不能相见?(因为有人干涉。)6. 表现了织女怎样的感情?(怨恨、无奈。如果无法相见是因为隔了万水千山,那么这种悲伤还有理由来解释,但是明明咫尺之间,却如远在天边,这种无奈才更令人刻入骨髓。)7. 六个叠词有什么作用?(增强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又使感情表达得更缠绵悱恻。)8. 本诗主要采用了哪种抒情手法?(情景交融。)四、课堂小结收集其他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试着背一背。同学间相互交流。【板书设计】迢迢牵牛星天上牛郎织女

6、王母娘娘阻隔 分离地上人间男女社会背景影响 离愁别绪第3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多媒体展示一轮圆月挂在夜空的画面)皓月当空,月色如银,如此美景,会勾起人无尽的遐想,今天让我们跟着唐代诗人王建走进他的十五夜望月,感受他的思绪。二、诵读古诗1. 大声读:把诗歌读顺畅。学生自由读,小组内轮读,毛遂自荐当堂背诵。2. 说读:读懂诗歌的意思。边读边说,用自己的话把诗句的意思说出来。3. 默读: 仔细阅读,摘录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用恰当的词语概括这些景物的特点。(银白的地面、熟睡的雅雀、飘洒的冷露、芳香的桂花。)4. 议读:体会诗中意境,理解作者感情。边读边议,小组互相讨论下面问题,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7、教师相机点拨。(1)从以上景物描写概括诗歌描写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一幅安静、凄清的秋夜景色,为秋思创造伤感的氛围。)(2)结合景物意境揣摩诗人在中秋之夜仰望夜空,会有怎样的心理感受?(孤独寂寞,对家人、友人的深切思念。)5. 品读:品析诗味。咬文嚼字,用比较换词法等品析诗中精美词句。小组互相讨论,讨论充分后,学生自由发言。(1)诗人写望月,却没有写月光,从何处体现?(“地白”:给人以积水空明、澄清清冷之感,从侧面突出了月色皎洁。)(2)“树栖鸦”从听觉还是视觉来写?写鸦雀有什么作用?(既是听觉也有视觉,烘托夜的寂静,衬托诗人内心的孤独。)(3)“冷露无声湿桂花”蕴含怎样的情感?(用寒意、清冷烘托诗人寂寞凄清的心理。)(4)“落”换成“在”好吗?(不好。“落”写出了愁思随着月光的泻落从上而下,富有动感,形象新颖。)6. 美读:读出诗歌的韵律。指导学生朗读诗歌,注意感情基调、朗读语调、朗读节奏、朗读重音。三、课外延伸收集有关咏月的诗歌。【板书设计】十五夜望月景 境 情【教学反思】本课所选的三首古诗都是描写传统节日的。这三首诗各有千秋,表现了不同节日的不同情感。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并体会传统节日的魅力。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