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信格式范文古代书信格式

上传人:古*** 文档编号:43445431 上传时间:2021-12-02 格式:DOC 页数:153 大小:14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古代书信格式范文古代书信格式_第1页
第1页 / 共153页
古代书信格式范文古代书信格式_第2页
第2页 / 共153页
古代书信格式范文古代书信格式_第3页
第3页 / 共153页
资源描述:

《古代书信格式范文古代书信格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书信格式范文古代书信格式(15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古代书信格式范文_古代书信格式古代的书信格式古代的书信格式春秋战国时期的信是写在竹简上的,为了防止别人偷看,就在上面用木板覆盖起来,用绳子扎好,那个绳子就叫做“缄”.我们现在说“三缄其口”就是封好扎好的意思,后来用封泥把信封好,再在封泥上盖章,表明这封信没有被拆开过。封泥上的文字就是现在的文字学家研究的封泥文字。在中国古代的书信中?最著名的是秦朝李斯的谏逐客书,还有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从这些书信里可以看到比较规范的书信格式和用语,这些书信都成了书信礼仪的典范。彭教授还介绍了在魏晋就出现了专门记录书信礼仪的文献书仪。古代的书信格式书信的成分有称谓语、提称语、思慕语、正文、祝愿语和署名六个部分。书信

2、中敬称称呼对方表明尊重。可以用古代的爵称,君、公等,也可在称谓前加敬字,或者称字和号。对于一些我们非常敬仰的有一定学术地位的长者,比如社科院的庞朴先生,学术界一般都称他为庞公。夫人这个词是专用来称对方或他人妻子的,绝对不能称呼自己的妻子为我夫人。称呼对方的儿子为令公子,也称令息,息就是子息的意思。称对方为贤兄、仁兄、台甫、台鉴。一般来说称对方的字号比称名字尊重。他还举例说,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纪昀和纪晓岚混称是错的。书信中绝对不能出现我你他字样,如果非要用就需要用一些词代替。比如“你”可以称为某某仁兄,某某砚兄或称阁下。他举例说,他有一位同学是北大的博士,和女朋友第一次鱼雁传书,那女孩在信封

3、上也称他为某某砚兄。在信中称自己应该为在下、小弟。信中的“他”应该用“渠”来代替。古人“自谦而敬人”的做人原则在书信中表现为对别人用敬称的同时自己用谦称。比如古代皇帝都称孤道寡,这就是谦称。称自己的妻子为内子、内人、拙荆,绝对不能说夫人。称自己给别人的东西应该用“菲”、“芹”、“寸”、“薄”。比如薄酒一杯,聊表芹献。请人家吃饭叫做略具菲酌。古代的书信格式常用书信套语提称语,用在对方称呼后面,表示尊敬.父母:膝下、膝前、尊前、道鉴长辈:几前、尊前、尊鉴、赐鉴、道鉴师长:函文、坛席、讲座、尊鉴、道席、撰席平辈:足下、阁下、台鉴、大鉴、惠鉴同学:砚右、文几、台鉴晚辈:如晤、如面、如握、青览女性:慧鉴

4、、妆鉴、芳鉴、淑览古代的书信格式祝愿语父母:恭请福安叩请金安长辈:恭请崇安敬请福祉敬颂颐安师长:敬请教安敬请教祺敬颂海安平辈:顺祝古代的书信格式署名对长辈:叩禀敬叩拜上对平辈:谨启鞠启手书对晚辈:字示白谕古代的书信格式古代的书信格式古代的书信格式春秋战国时期的信是写在竹简上的,为了防止别人偷看,就在上面用木板覆盖起来,用绳子扎好,那个绳子就叫做“缄”.我们现在说“三缄其口”就是封好扎好的意思,后来用封泥把信封好,再在封泥上盖章,表明这封信没有被拆开过。封泥上的文字就是现在的文字学家研究的封泥文字。在中国古代的书信中?最著名的是秦朝李斯的谏逐客书,还有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从这些书信里可以看到比较规

5、范的书信格式和用语,这些书信都成了书信礼仪的典范。彭教授还介绍了在魏晋就出现了专门记录书信礼仪的文献书仪。书信的成分有称谓语、提称语、思慕语、正文、祝愿语和署名六个部分。书信中敬称称呼对方表明尊重。可以用古代的爵称,君、公等,也可在称谓前加敬字,或者称字和号。对于一些我们非常敬仰的有一定学术地位的长者,比如社科院的庞朴先生,学术界一般都称他为庞公。夫人这个词是专用来称对方或他人妻子的,绝对不能称呼自己的妻子为我夫人。称呼对方的儿子为令公子,也称令息,息就是子息的意思。称对方为贤兄、仁兄、台甫、台鉴。一般来说称对方的字号比称名字尊重。他还举例说,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纪昀和纪晓岚混称是错的。书信

6、中绝对不能出现我你他字样,如果非要用就需要用一些词代替。比如“你”可以称为某某仁兄,某某砚兄或称阁下。他举例说,他有一位同学是北大的博士,和女朋友第一次鱼雁传书,那女孩在信封上也称他为某某砚兄。在信中称自己应该为在下、小弟。信中的“他”应该用“渠”来代替。古人“自谦而敬人”的做人原则在书信中表现为对别人用敬称的同时自己用谦称。比如古代皇帝都称孤道寡,这就是谦称。称自己的妻子为内子、内人、拙荆,绝对不能说夫人。称自己给别人的东西应该用“菲”、“芹”、“寸”、“薄”。比如薄酒一杯,聊表芹献。请人家吃饭叫做略具菲酌。古代的书信格式常用书信套语提称语,用在对方称呼后面,表示尊敬.父母:膝下、膝前、尊前

7、、道鉴长辈:几前、尊前、尊鉴、赐鉴、道鉴师长:函文、坛席、讲座、尊鉴、道席、撰席平辈:足下、阁下、台鉴、大鉴、惠鉴同学:砚右、文几、台鉴晚辈:如晤、如面、如握、青览女性:慧鉴、妆鉴、芳鉴、淑览古代的书信格式祝愿语父母:恭请福安叩请金安长辈:恭请崇安敬请福祉敬颂颐安师长:敬请教安敬请教祺敬颂海安平辈:顺祝古代的书信格式署名对长辈:叩禀敬叩拜上对平辈:谨启鞠启手书对晚辈:字示白谕刘叶秋:古代书信的格式。文、摘”。编 者按日 常生 活、中 常 见一 些书信开 头结,古 代 书信的格口刘 叶 秋书 信 在长 期 写 作 的 过 程 中 逐 渐 形 成 了 一,尾 有 台鉴,“”“函 丈”、“肃此,”“

8、道 安 之 类的字。眼 为 了解 这 方 面 的 知 识 我 们 特 摘 要 转 载 文史 知 识 ! 年 第一 期 的 此 篇文 章式,够 劫 价 材 喂 叫 赞 全 肛 遴两 往 专 劣 扬 车 吸 玄 石 #,么 样 眺 零 做 令 攘诱 血林 常套 约 定 俗 成 的 格 式 象 上 下 救 的 称 呼 因人 而 异 , 开 头 结 尾 的 致 敬祝 项 之 辞 有 许 多 习 用 语 #,。瀚 ,性 打 禅,全 辛 者 门松苦 挂 ,娜 绮 使 到 收 耳 长 当 助 俊 宜 涉 活 不 班 汤 璐 伤 两, ,抬 头 空 格 等 等 也 有 通 行 的 行 款 # 为 阅读 古 代

9、、,进 手 札 盛 钟 书 ! 门 金 幼 其 致 禅 同 松 翁 清 酥的 书 札 和 今 人 所 写 的 文 言 信 件 所 应 该 了解 这,里略 谈 相 关 的 常 识 以 见一 斑,、。书 信 大致 可 以 分 为给 长 辈 的 ! 父毋 师长、 、 、上 司 等 等 给 平 笨 的 ! 兄 弟 朋 友 同 学 同卒 子芯 争 冬午 七 十等 给 晚 辈 的 ! 子 侄 学生 等 等 三 种 上 扳 写 受,、 。信人 下 耗 写作 书 人 中间叙 正 文 三 种 书信 均 同 为 明清以 来 常 见的 格 式 但 汉魏 六 潮 的 书, ,。,札 却 都 先 写 自 己 的 性 名

10、 后 列 受 书人 报 任 少, ,。的 抑 书 开 头 太 史 公 牛 马 走 司 马 迁 再 拜 言 少抑 足 下 ” 就 是 这 样 太 史 公 官 名 # 牛 马走 为 司 马,。“,膝 下 敬亲 者,” ,末 尾 写 敬 请 福 安 和 男 某 某叩,“”“迁 自谦 之 语 # 再 拜 表 示 行 礼 # 足 下 为 对 任 少抑, ,亲 的下 救”“膝 下 ”之 称 专 用 于 父 母,#“票 泛指,”的 敬词,下 面 的 孟 者 辱 肠 书 教 以 顺 于接 物 推, ,“下 对 上 陈述 事 情 领 起 正 文 的 敬 票 者“”亦可用肾进 士 为 务 这 一 段 话 接 着

11、任 少 卿 来 信 的 话头 引 起 下 文 末 尾 只 说 书 不 能 悉意 略 陈 固,”,于 老 师 和 其他 车长相 应 地 有许 多讲 究。#“从 前 向 长 琴 言 丰 要 措 辞恭 敬 书 信 行 文,。,似 谨 再拜,” ,不 再著 名,。这 种先署 己名 的格式,以 对老 师说 上 款 大 人 下,“”立 到 近 代 仍有 人 洛 用 不 过 不 象 先 写 受 信 人 上 救 的那 样 普 这 , 而 对 人 称 字 ! 后 来 亦 称人 的别的 敬词 多 用 座 下,“”、 “座右,”、 “座前”、 “车前”、“道席 ”,、“” “ ” 函 丈 ! 函 为 容 义 # 函

12、丈 指 师 生相, ,。号 不 呼 名 以 及 在 书 信 的 首 尾 致 敬 问 候 的 传统, ,对 中 间 有 容 一 大 之 地 以 便 于 讲 问 指 点 等子,至 今 还 在延 续 不 过 因时 世 不 同 用语 有 异 而已。正 文之 前 以 敬 惟 % 帷 亦 可 写作 维 ! 唯 “ ” “ ” “ ” “ 为 忍 想 之义 敬惟 就 是 敬 想” 有表 示“,“”、“”,、。,给 长 琴 写 信 上 救 当然 不 具 名 旧 时 在 称 呼, ,希望 的 意 思 或 恭 惟 领 头 致 意 问 候“”,。如”&; “老之下 要 加 大人 后 面 还得 有敬词 和 领 起正

13、文 “ 的 习 用 语 如 对 父 亲 一 般 上 款 都 写 父 亲大 人“, ,”,师大 人 函 丈 敬 票 者 违 侍经 年 时 切,&;高山仰止之 思 敬 惟,道 履 康强 凡 百 顺 适 为 慰 下 面,文,摘接 写 正 丈 叙 述 事情 就 是 一 种 常 吃 的 格 式,。老“ “ ” 官 显 宦 说 肃 项 勋 棋 或 勋 私 %上 款 下 写 勋” “ ” 师 为 传道 授 业 之人 故 称 道 履 % 展 指 起 居 行“ ”鉴 &; 对 军队 长 官 说 敬 项 戎绥“”对 患 病之 人 说”止 实 际 是 说 身 休 &; 弟 子 要 侍奉 老 师 所 以 没 见,“敬

14、 请痊 安“”对 客居 之人 说 敬 请旅 安”“对 穿孝”老 师 的 面 说 违 侍 或 失侍以 表 示 怒念 老 师,。“”“” “高山 仰止”,亦多之 人 说 敬请 礼安“”俱不能乱用的 顺“ “。“肃领”的书 信 用语 必 须 切 合 双 方 的 关。肃,”,表恭 敬” “ “。顺项”,是顺便” “ ”、。说话分“来 和 身 份 于 此 可 见 又 旧 时 致 书 上 司 或 作官 的 羊长 多于 止款 的 大 人 之 下 写 钓鉴 或 钧 ” 座 末 尾 写 敬 请 钓 安 信 中于 对 方 的 意 见 称, ,寸 也 有区 别 其 池 如 敬 请大 安 或 近 安项时绥 或 刻私,

15、敬“”“”“顺 项 康吉,“敬 候 起居 健。“”。,吉”、“顺 祝行 止 佳 胜 等 等 则 一 般 通 用 上 下 款。”为 钓旨,“”,信 封 土 写 某某 人 钓 启“。“”。古 以钓 陶喻”,都 写 在 信 末 的 多 为 给 熟人 的 便 函 有 时 信 已 写” 完 于 纸 尾 又 叙 他 事 即 书 又 及 一 般 不 再署, ,国政 故 后 来 对 仕 宦 的 称 呼 多 冠 钧 字 逐 渐 成 为官 场的俗 套,“,名,。作 为书 信 整体 结构 的 一 部 分 常 在 叙 事 完 结之 后 加 上 不 具,下 款 署 名之 下 有的 写 某 启启) ”、“”、“拜启”、”

16、、“谨”、等等 谦 ” 称 书 意 简略 不 能 事 辛 详 陈 跟 着 再 用 肃 此,“”、“不备”、“不 一一”,“手启”。”、“敬启启,”、“手具”、”、“拜具 疏、“某白、“、白疏 子 等” ,。“”、“具“白”、“” ,为述说 条”。“专 此 等 以 两 个字 总括 一 下 然 后 写 请安 祝硕。”,陈之 意“有的写 叩 肋“”“”、“拜劲,”“手沥 等子”“的 话 和 下 款 如上 面 所举致 老 师的 信 之 例 正 文“ “ ” 末 可 接 肃 此 敬 请 福 安 % 或 道 安 &; 受 业 %或, ,溯”原指胆刻 引中为书写但 沥 字之 前 不 加 叩“”“手劲 就 是

17、 手”。写。、“拜 子 表敬 礼 之下“门生”、“(”人 &; 某某 谨 票”, ,”。“肃 此 为 幕敬 地。”“词 者 一 般仅 用 于 长辈对晚 翠,。如父 与子 书、写 了此 信 之 意 说 明 叙 事 已 毕“如 果下 款 不 用“款 常常 只 写 父 沥“”。不 用”、“启”白 等词 在 下“”,谨 票 字 样 也 可 以 写 肃拜”“ ”、”“”、再拜,”、“载拜,”款 著名 后 以 顿 首 拜“ ”、“再拜%或载拜 &;”, ,、“百) % 载 通 再 &;“顿首,”、“叩首”、”等 等 表示 恭敬”。“肃拜”、“叩 首 等词 表示 敬 礼 者 在 平 辈通。”至于 座下“”、

18、“座右”、 “座前”“尊前 等 词 对 一,信 中也 很 常 见若正 居父 母之 丧 则下 款称”,般 年长 都 可 使 用 惟 函 丈 仅 限 于 称 老 师朋友之间 通 信,“制。” ,不 写 顿首,“而 用“才 颗 爹“”。如 清何 义 门”“ ”或称仁兄 或称先生 视关,%悼 &; 与 友 人 书 下 款 即 有 写 制 同 学 弟 悼 褚 颊来 亲跳 而 定“ )。称 呼 下 面 的 敬 词 一 般 用 阁下”。“”、的清人 书 札,“顿 首 多作 草 体 好 像 十 五 两,。”,执事 撰席” ”、“左右 等 等“其 他如 对文 士 用 史 席”“”、字连 写 而 将 中 间 一

19、横 向 下 拉 长 有 如 签 钾 一 样%见 本 文 插 图 清 翁 同 琳 书 札 手迹 &; 旧 时 写信,” 对 将 帅 用 魔 下 或 节“ “ ”对 持 节的 使“,者 或 掌 节钱 的 封 疆 大 吏 如 总昔 巡 抚 亦 用 节下、因 所 谈 之 事 不 愿人 知 或 其 他,对 作 御 史 的 用 台下, ,各 有特 殊含义 但 都。” 原故 不 著 下 款 常 作 名 心 肃“,、“名心 具”、”,交信 是 表 示 自谦 不 敢 直 指 其 人 的 意 思,“足下。”,在人 见 笔迹 即 知 其 为 谁 心 照 不 宣 具”、。也 有 写 “旧 中 国 时 多 以 称 君

20、主 后 来 成 为 书 札 中 的 普通“名 笺肃。”、“名 另肃”、“名正肃名 另劲,敬 词 习 惯 用 于 比 较 亲 近 或 年 轻 的 朋 友 如 果止款 不 写 阁下下加 大 鉴“ “ ”、者 则 亲 于 此 信 之 外 另 名 附 贴 %即 名 片 &; 或 另 有,“足 下 之 类的 敬 词 即 于 称 呼 之”,署 名之 正 函“也 有 的 信 件 在 末 尾书 两 隐 或。,“”、“惠鉴”、“踢鉴”、”、“青 鉴 等语 作 为” ,”,两浑” ”,即 土 下款 都 略 去 的 意 思,其注 阅后 付。“开头。“大 是 单称 惠 鉴”“踢鉴,是 说 惠予 阅。丙“的 是 希 望

21、 看 完 焚去 免 为人 见,在天 干 中览此 信“青 谓 青 眼 指 垂 青 踢 阅 都 是 客 气话“ 常用 的是 安”,丙属火 故 以“,“丙 为火 的 代称”。至 于 末尾 的 祝 项 问 候 之 语、给 子 侄 写信 比 较随 便 往 往 于 开 头直呼 其 名 书 某儿 见 字,棋“”、“社”、“” “ ” 绥 % 安。、“绥” ,平安 ” “私”、“供” ,” ,末 尾 问好 与 否 也 不 一 定,。若吉祥 福 气 &; 等 词,如 对 文 人 学者 说 敬 请 文 安、“”致 函 后 进 或世 文 晚 琴 则 与 一 般 朋 友 通 信 无 大区 另+、 。或 道安”、 “撰

22、安”“敬项文 棋 或 教棋”对大古代书信格式(精华)古代书信格式20_-12-31 20:03:12 来自: 职业撑伞手 古代书信格式 文言书信格式举要 称谓后附提称语,用于文言书信,如,运使学士阁下(王安石上杜学士言开河书)、虹生十四兄亲家年大人情右(龚自珍与吴虹生书);再如,某公道席、某先生台鉴、母氏慈鉴、贤弟如晤,等。现将常见提称语列表如下: 这里再对较常见的提称语约略作些解释。 足下 古代最初用为下对上的敬称,后来书信中多用于同辈之间。 膝下 旧时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父母亲大人膝下”起首。人幼时常依于父母膝旁,家书中用“膝下”,既表敬重,又示出对父母的亲爱、眷依之情。 垂鉴 赐鉴 钧

23、鉴 尊鉴 台鉴 鉴,即古代镜子,有审察的意思。用作书信提称语,就是请阅看的客气说法。垂,含居高临下之义。赐,上给予下叫做赐。钩,古以钩陶喻国政,后称宦官多冠以钩宇。垂鉴、赐鉴、钧鉴,多用于对上、致年高德韶者的信中。尊鉴,可用于尊长,也可用乎辈。台鉴适用较广,“台”有“高”义,对熟识或不熟识的尊长、平辈,皆可使用。 勋鉴 道鉴 大鉴 英鉴 伟鉴 雅鉴 惠鉴 对身居高佼、有功勋业绩者,可用“勋鉴”。对道德君子、望重学者,可称“道鉴”。大、英、伟、雅,含高尚、美好、不凡、不俗的意义,宜用于友朋往来书信。“惠鉴”,就是赏阅的意思,但语意分量较“赐鉴”为轻,适用于一般书信,师长对已独立的后辈学子,也可用

24、此客套。 慈鉴 爱鉴 双鉴 芳鉴 致母亲,可称“慈鉴”。夫妻,或情意亲密的男女之间,可用“爱鉴”。给友朋夫妇二人之信,可用“双鉴”。女子间往来书信,可用“芳鉴”。 礼鉴 给居丧者信,用“礼鉴”。如,爱国之士李公扑遇害后,周恩来等致其夫人唁函即称“张曼筠女士礼鉴”。 公鉴 共鉴 同鉴 用于致团体或多人的信函,可于所列人名之后,书“诸先生共鉴”等。 道席 讲席 教席 撰席 著席 史席 席,席位。道席,多用为学生对师长的尊称。讲席、教席,也是对从事教育、讲学者的敬称,但用于平辈间,写信人与受信人不必有师生关系。撰席、著席、史席,都用作对文士的敬称,文人间也常互用。撰,即著述。史,指有著作传世垂史。

25、览 阅 知 悉 一般用于长对幼、前辈对晚辈的称呼之后。 启辞 启辞 就是信文的开场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启辞理应属于信件正文的一部分,由于旧时尺牍中,这部分形成了一系列的套语,在现时书信中还常可以看到,所以将此单独提出,分两类举例以供参考: (1)表示写信人以诚恳的态度,请受信人阅读信文。如: 敬禀者 写信人自称是恭敬地禀陈事情的人,表示下面是所要禀告的话,用于致父母尊长的信,如“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 跪禀者 义同“敬禀者”,用于子孙对尊长。 即禀者 同上。 敬启者 写信者自谦为恭敬地陈述事情的人,表示请对方允许自己告诉下面所写的内容。既可用于同辈,也可用于下对上。 谨启者 谨

26、,是谨慎、郑重的意思。用于同辈。 径启者 径,这里是直截了当的意思,一般公私书函通用。 拜启者 拜,表敬词。用于友朋往来书信。 敬呈者 与“谨呈者”,皆用于下对上的公私书函。 恳启者 用于平辈,表示下面信文将写求助于对方的内容。 兹启者 兹,这里,现在。兹启,意即今在此陈述。态度客观平和,不含明显敬意。 哀启者 向亲友报丧的书信用此。 复禀者 用于对尊亲或上级的回信复禀。对平辈可用“再启者”。 专启者 用于专谈某实事的书信。 (2)根据具体情况,或作寒喧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如: 顷诵华笺,具悉一切。忽奉手教,获悉一是。奉诵钧谕,向往尤深。顷获大示 ,井所赐物。惠书奉悉,如见故人。幸承明教,

27、茅塞顿开。披诵尺素,谨表葵私。数获手书,至感厚爱。展读琅函,甚感盛意。接阅华简,幸叨莫逆。捧读德音,喜出望外。手教敬悉,词意深美,一启蓬心。正切驰思,顷奉华翰,快慰莫名。顷得手示,欣悉康泰,至为宽慰。蒙惠书并赐大著,灿若河汉,拜服之至。迭接来示,因羁琐务,未及奉复,深以为歉。台函奉读多日,未即修复,万望海涵。大札敬悉,稽复乞谅。欣奉惠书,敬聆喜讯,不胜忭贺。接读手书,知君抱恙欠安,甚为悬念。久慕鸿才,今冒昧致书,以求教诲。别来无恙 久不晤见,甚念贤劳。暌违日久,拳念殊殷。久疏通问,时在念中。一别经年,弥添怀思。日前曾奉一函,谅已先尘左右。前此一函,想已达览。 其实,写信也是写文章,此类启辞套语

28、,虽可采用,却不必拘泥,尽可以千变万化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启辞套语也是可以省略的。比如,现在不少人写信,习惯于一开头即用“你(您)好”二字,似乎不如此,这封信就没法往下写似的。先向收信者问候致意,原是不错的,然而如果封封信都是如此格局,则未免呆板单调了。 正文 信的正文,即写信人对收信人说的话,这是书信的主体。正文从信笺的第二行开始写,前面空两字。如果启辞单独成行,正文可在启辞的下一行空两宇开始书写。书信的内容各不相同,写法上也无需一律,以表情达意准确为原则。一般说来,应先谈谈有关对方的事情,表示关切、重视或谢意、敬意,然后再谈自己的事情。正文写好后,如发现内容有遗漏,可补充写在结尾后面;或写

29、在信右下方空白处,并在附言之前加上“另”、“又”等字样;或在附言的后面写上“又及”或“再启”字样。 结语 结语,即信文的结束语,理应属正文的一部分。但与“启辞”相仿,旧式书信中也形成了一系列常用结语套辞,现时各界文化人士的书简中,仍频见使用。这里不妨胪列若干,供参考。 书短意长,不一一细说。 恕不一一。不宣。不悉。 不具。不备。不赘。 书不尽意。不尽欲言。临颖不尽。 余客后叙。余容续陈。客后更谭。 请对方回信: 盼即赐复。翘企示复。伫候明教。时候教言。盼祷拔冗见告。万望不吝赐教。 敬祈不时指政(正)。敢请便示一二。尚祈便中见告。如何之处,恭候卓裁。至盼及时示下,以匡不逮,无任感祷。 告诉对方不

30、用劳神回信: 谨此奉闻,勿烦惠答。敬申寸悃,勿劳赐复。 答复对方询问: 辱蒙垂询,略陈固陋,聊博一粲而已。远承下问,粗述鄙见,尚希进而教之。上述陋见,难称雅意,亟祈谅宥。姑道一二,未必为是,仅供参考。不揣冒昧,匆此布臆,幸勿见笑。 请人应允: 所请之事,务祈垂许。以上请托,恳盼慨允。诸事费神,伏乞俯俞(允)。 表示关切: 伏惟珍摄。不胜祷企。海天在望,不尽依迟(依依思念)。善自保重,至所盼祷。节劳为盼。节哀顺变(用于唁函)。 表示感谢之情: 诸荷优通,再表谢忱。多劳费心,至纫公谊。高谊厚爱,铭感不已。 祝辞 祝辞,就是书信结尾时,对收信人表示祝愿、钦敬或勉慰的短语,如“即颂近安”、“此致敬礼”

31、、“祝你进步”之类。其中,“即颂”、“此致”、“祝你”等词,紧接正文末尾书写;“近安”、“敬礼”、“进步”等词,另起一行,顶格书写。如果祝颂语的文字较多,也可独立占行,空两字写起,不必分拆成两部分。如果信笺下方余地充分,或者为了突出祝辞,也可将“祝”、“颁”、“此致”等宇样独占一行,空四格书写,而将“安”、“好”、“敬礼”等另行顶格书写。顶格书写的祝辞后一般不加标点符号。祝辞应根据具体情况恰当择用。 以下为常见祝辞: 书信内容主要是谈一件事的,可用: 专此,致 专此,祝 专此即请 专此布达,即颂 专此奉复,并祝(复信用) 一般书信,用于平辈、友朋之间: 即颂 即请 顺效 顺祝 或为: 此候 此

32、请 顺致 顺颂 即候 或为: 祝颂请 问致候 对尊长,可选用: 恭叩 恭淆 恭颂 恭候 敬叩 敬祝 故请 敬颂 平辈间,为强调敬意,也可用: 恭颂 恭请 恭候 为强调郑重其事: 谨祝 谨贺 对晚辈: 此询 顺祝 即问 祝(你)愿(你)盼 望 对祖父,颂祝; 起居永福 对父母辈,颂祝: 金安 福安 对尊长: 康安 钧安 崇安 履福 颐安 对女长辈: 慈安 懿安 坤安 玉安 平辈友朋间,可按四时颂祝: 春社 暑安 秋棋 冬馁 逢年尾岁首,可贺: 新禧(元旦)春禧(春节)年禧 岁祺 节禧(节日通用)新年快乐新春愉快 常时可颂: 近祺 日祉 时吉 时绥 起居安吉 行止佳胜 工作顺利 台安 大安 当日可

33、达之信,颂: 晨安 早安 午安 晚安 刻安 对女性可颂: 淑安 妆安 阃安 对未婚女子,颂: 闺安 对父母健在而承欢膝下的平辈,可颂: 侍安 侍祉 对晚辈后生,祝愿: 学业锐进 工作好 生活愉快 幸福 健康 进步 侍棋 课祉 祝收信人全家: 阔府康泰 全家幸福 祝收信人夫妇: 双安 俪安 俪祉 贺有喜庆事者,道: 喜安 庆祺 贺新婚者: 燕安 燕喜 贺生子者: 麟安 对家居者,颂: 潭安 潭祺 潭祉 对行旅者: 客安 行祺 旅 一帆风顺 旅居康乐 唁丧,请候: 礼安 孝履 问病,祝颂: 早日康复 痊安 对蒙遭意外不幸者,祝祷: 否极泰来 对知识界,可泛颂: 文安 道安 研安 文祺 雅祺 对编辑

34、: 编祺 编安 对写作者: 著祺 撰安 笔健 对教师: 教祺 教安 诲安 对军界: 勋祉 戎安 对政界 政安 勋安 升安 公祺 钧祺 崇祺 对工商实业界: 筹祉 财安 吉利 赢祺 盈祺 发祺 运祉 事业昌隆 宏猷大展 行止佳顺 万事顺 遂 百事称心 诸事如意 盛利久发 财茂盛 日进斗金 古时书信,颂祝语大都融贯在正文中,至近代才逐渐形成祝辞独立一栏。所以,书信正文中如已包含祝福内容,或者本身就是祝贺信函,那么视辞一项便可省去。还有,信一开头就称“你好”的,如果信末再写祝好之类,便显得累赘了,应注意避免。 署名 署名,就是在正文结尾的右下方签署写信人姓名。如果是写给熟识的亲属友人的,可只写名字,

35、不必写姓;或在名字前面,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弟、侄、晚等。称呼与名字之间,可略空半字地位;或者将称呼用小字写在名字的左上方。 署名的后面,可加写启禀词,也可不加。常用启禀词如下: 对尊长: 叩 叩上 叩禀 敬禀 对平辈: 上 敬上 谨启 鞠启 顿首 亲笔 手肃 对晚辈: 字 示 白 谕 手白 手谕 在署名或启禀词后面,写上撰信的年月日,也可把日期写在下一行署名的右下方。另外,还可以在日期之后,写上撰信时的处所、氛围、心境等,如“舟中”、“灯下”、“万籁俱寂”之类。 附候或致意 如写信人的家属、近处朋友也和收信人熟悉,署名后一行或加上这些人的附候,如“某人嘱笔问候”。如应向收信人的家属、近邻亲友

36、问候的,可加上“请向某某致意”,倘是长辈,可作“请在某某前四名问安”之类 2021-01-03 15:12:36 P(Mise) 这个东西长见识,我打印了 删除 2021-01-03 19:05:56 ce 辛苦LZ。 删除 2021-01-03 19:33:45 职业撑伞手 转帖的,不谢! 删除 2021-10-11 12:39:55 冬生 (高三生活好!) 亲爱的楼主,我把此帖转去古文组。 删除 2021-10-11 12:41:19 sukey (不喜欢你了) m 删除 2021-10-11 12:45:30 江东子弟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mark 删除 2021-10-

37、12 11:18:04 夜雨 mark 删除 2021-02-10 14:00:04 已注销 又学习了一遍。 :) 删除 2021-02-10 14:01:47 lulu_lavender_(长智齿中) 学习了 删除 2021-02-10 14:02:39 豆子甜 (我有种乡下人特有的愚钝) 长知识了 删除 2021-02-10 23:54:05 Satila mark 明天继续看 删除 2021-02-11 00:09:51 kidult (又一次期望落空,NND!) mark 删除 2021-09-11 21:26:08 第六维 (多迷惘) 学习 删除 2021-09-11 23:55:2

38、5 耳闻目睹 m 删除 2021-09-12 00:08:43 蘇湛 (,!) 学习了 删除 2021-09-12 00:13:35 Seraph (无欲无求) 马克 删除 2021-09-12 00:14:28 姑娘 (黄庭坚啊。) 1 删除 2021-09-12 00:18:39 青禾 (奴隶努力.) 马克。学习。 删除 2021-09-12 00:25:19 青梧 (碧水中流自此回) 学习。 删除 2021-09-12 00:29:26 renee世间若有情 学这个作为常识吗?是为穿越做准备吗? 删除 2021-09-12 10:01:01 杨梅酒 Mark一下。 删除 2021-09-

39、12 22:46:41 大大大柒。 mark 删除 2021-09-15 00:06:36 Lynn 文绉诌的多可爱。 删除 2021-09-15 00:16:46 purezb (那腥风血雨中白梅香的女子啊) ls才可爱 删除 2021-09-15 08:04:05 懒.画眉 (骑着单车去堵你。) 学习 删除 2021-09-17 16:20:22 恨恨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果然强大 删除 2021-09-17 16:22:33 大条真的是趴叔 (underlay underlay) 强力一码 删除 我来回应 这个小组的成员也喜欢去 私房菜 (119071) 生活小窍门 (5436

40、5) 豆瓣食谱 (67341) 一句话手册 (117633) 创意生活 (124880) 网站推荐 (150000) 回生活小常识爱生活小组最新话题: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脸红? (小渝儿) 救命啊,嘴角裂一星期了还没好! (麦来乱) (转)成为交际大师的106个技巧 (Car。) 65個技巧性回答 值得 (ma soeur.) 做靓女,有顺序 (寒雪有心) 帮忙选一个生日礼物 (时光飞啊) 掉头发很严重怎么办呀?求助! (Ellen) 手机刚才丢了,骂了隔壁的 (Claire) 20_2021 douba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豆瓣 在豆瓣工作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帮

41、助中心 API 手机豆瓣 品牌俱乐部 古代书信格式内容书信是人们相互交往、联系的一种形式,既要讲究修辞、文法,又要讲究文明礼节、礼貌。平常通信,如果能够熟练使用书信的格式、用语,自然显得高雅、生动、鲜明,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中国是礼仪之邦,文化历史悠久,尤其与台、港、海外侨胞通信来往,注重通信格式和用语更显得重要。书信的格式一般要注意地位、抬头、分行、称谓、结尾。1.所谓地位,即收信人姓名称谓写于起首顶头第一行。发信人的署名在全张信笺的二分之一以下。2.抬头是指旧式书信,对年长的受信人空一格或另起一行,以示尊敬。3.分行是为避免杂乱无章而采用的分段陈述。每段开始前空二个字,述及不同内容时分几段书

42、写。4.称谓,不同身份有不同用语。如对于父母用膝下、膝前;对于长辈用尊前、尊右、前鉴、钧鉴、侍右;对于平辈用台启、大鉴,惠鉴、台右;对于妇女用懿鉴、慈鉴;对于老师要用函丈、坛席等。现时,一般已不用了,多以同志、先生等作为尊称,如加上惠鉴,台鉴,赐鉴,等也未尝不可。5.信写好以后,加上结尾语,俗称“关门”。有如“敬颂钧安”、“即问近好”、“敬祝健康”、“此致敬礼”,以及较古朴形式的春安、冬安、日棋,刻祉 在社交上用“专颂台安”。另有匆促草率语“匆匆不一”、“草草不尽”、“不尽欲言”、“恕不多写”等。用于祝福问安的有“顺颂大安”、“专此祝好”、“即问近祺”、“此请召绥”等。请教用语有“乞复候教”、

43、“伫候明教”、“盼即赐复”、“尚希裁答”、“敬祈示知”等。结尾语要根据书信内容,运用自如。在鲁迅杂文书信选中,就可找到三十种不同的套语,如:即颂、大安;顺颂、健康;此复,即请偏安;专此布达、并问好;专此奉答,并请著安;专此布复,即请久安;敬颂、痊安;此布即颂,曼福不尽;专此布复,顺颂时绥;此上,即颂、时绥;此复、即请俪安;专此布达,即请旅安;此布、即请冬安;专此布达、即请冬安;专此布复,即请春安;专此布复,并颂春绥;勿复并颂、俪祉;此复即请俪安;此复,即颂时绥;专此布达,并请春安;专此布复,并颂时绥;专此布达,并请日安;专此布达,即请日安;专此布复,即请日安;专此布复,并请暑安;专此布复,即颂

44、时绥;专此布达,并颂时绥。意思尽管相同,但其在文字上却根据书信内容,运用自如,无一雷同。按不同用意,分述下列各类:1.启事用语。用于称谓语的下面:谨启者、敬复者。这都是比较客气的。用于较庄重和尊敬的场合:迳启者、迳复者。兹托者、敬恳者,为表示有所请求之意。2.思慕用语。多日未晤,系念殊殷。久仰大名,时深景慕。别后想念之情,无时或已。上述种种是用于亲戚朋友之间或对未曾见过面的受信人的用语。3.问候语。要注意亲切感人,忌浮泛虚华。如久未笺候,想近状佳吉。近况如何?至以为念!病体谅已康复?敬致深切慰问之忱。4.祝福语。诸事顺遂,贵体康泰。5.欣慰语。高兴得很,欣慰无已。不胜欣慰,无任欢忻。6.抱歉语

45、。抱歉之至。歉疚殊深。至感不安、惭愧得很。7.请求语。倘蒙照拂,铭感无已。如承俯允,无任感荷。尚乞原谅,至希查照。至祈召收,即请哂纳。请给予批评和指教。务请没法。8.访谒语。某日某时当前来聆教。日昨走访,适逢公出,未晤为怅。9.邀约语。兹有要事面谈,务请拨冗来舍一叙为荷!星期日有闲,尚祈至敝处一谈。定于某日某时在某地召开会议,务祈准时出席为荷!10.馈赠语。谨具聘仪,略申微忱。附上薄仪,聊表微意。薄具菲仪,用伸贺忱。附奉某物,藉壮行色。11.盼祷语。无任盼祷。是所至盼。不胜企望。12.接信语。刻接手教,敬悉一切。接奉大礼,敬悉种切。13.交涉语。请即答复,勿再延宕。希速归还,幸勿再误。14.声

46、用语。未经本人同意,自属无效。如几日内未见复函,即作同意论。 上述仅作参考,如用在恰到好处,就会避免俗套,为书信润色。令尊、令堂:对别人父母的尊称。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对自已父母的尊称。考妣:指父母,一般情况,在生叫父母,死后叫考妣。泰山、泰水:旧时对岳父、岳母的尊称。令兄、令妹:对别人兄妹的敬称。家兄、舍妹:对自已兄妹的雅称。令郎:旧时对别人儿子的敬称。东床:旧时对女婿的雅称。内室、内人、拙荆:旧时丈夫对妻子的称谓。夫婿、郎君:良人:旧时妻子对丈夫的称谓。夫妻称伉俪、配偶、伴侣、佳偶。兄弟称昆仲、棠棣、手足。妇女称巾帼、红袖。男子称须眉。老师旧时称恩师、先生、夫子。学生旧时称门生、受业。

47、学校旧时泛称寒窗,同学称同窗。对自已旧时的称愚、鄙人、晚生。夫妻一方亡故叫丧偶。父死后称先父、先严、先考;母死后称先母、先慈、先妣。同辈加“亡”字,如亡妻、亡妹。书信用语1.开头语惠书敬悉,情意拳拳。接获手书,快慰莫名。昨得手书,反复读之。 谕书敬读,不胜欣慰。拳拳盛意,感莫能言。顷接手示,甚欣甚慰。 久不通函,至以为念。前上一函,谅已入鉴。喜接来函,欣慰无量。 顷奉惠函,谨悉一切。顷接手示,如见故人。得书甚慰,千里面目。 得书之喜,旷若复面。数奉手书,热挚之情,溢于言表。顷奉手教,敬悉康和,至为欣慰。久未闻消息,唯愿一切康适。手书已接多日,今兹略闲,率写数语。不日前曾奉一函,意其已抵左右。顷

48、接手教,敬悉一切。接奉大札,敬悉种切。2.钦佩语奉读大示,向往尤深。喜接教诲,真解矇矣。大示拜读,心折殊深。谨蒙悔语,用祛尘惑。大作拜读,敬佩之至。顷读惠书,如闻金石良言。 久钦鸿才,时怀渴想。德宏才羡,屡屡怀慕。蒙惠书并赐大著,拜服之至。3.思念语分手多日,别来无恙?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别后月余,殊深驰系。一别累月,思何可支?海天在望,不尽依依。久疏通问,渴望殊深。别后萦思,愁肠日转。离别情怀,今犹耿耿。别来良久,甚以为怀。近况如何,念念。前上一函,谅达雅鉴,迄今未见复音,念与时积。故园念切,梦寐神驰。心路咫尺,瞻言甚慨。岁月不居,时节如流。鸿雁传书,千里咫尺。海天在望,不尽依依。相距尚远,

49、不能聚首。转托文墨,时通消息。何日重逢,登高延企。握别以来,深感寂寞。久疏问候,多多见谅。何时获得晤叙机会,不胜企望之至。久疏问候,想必一切佳胜?多日末晤,系念殊殷。久仰大名,时深景慕。4.问候语春寒料峭,善自珍重。阳春三月,燕语雕梁,想必心旷神怡!当此春风送暖之际,料想身心均健。春日融融,可曾乘兴驾逰?春光明媚,想必合家安康。时欲入夏,愿自珍重。赤日炎炎,万请珍重。炎暑日蒸,千万珍爱。兹际炎暑,好自为之。盛暑之后,继以炎秋,务望珍摄为盼。入秋顿凉,幸自摄卫。秋色宜人,望养志和神。秋高气爽,希善自为乐。秋雨绵绵,万请自爱。秋风萧萧,至祈摄卫。秋风多厉,为国珍摄。近日天寒,谅已早自卫摄。渐入严寒

50、,伏维自爱。日来寒威愈烈,伏维福躬无恙。入秋顿凉,幸自摄卫。汗暑无常,伏维珍重自爱。严风极冷,请厚自珍爱。近来寒暑不常,恳祈珍重自爱。5.问病语。大示细读,尊蒜极念。闻君欠安,甚为悬念。闻病甚念,务请安心静养。顷闻您卧病数日,心甚念之。闻您抱恙,不胜悬念。知尊恙复发,甚念甚念。尊恙已有起色,甚以为慰。尊恙愈否?念念。尊蒜大愈否?望珍摄自重。贵体新痊,诸唯珍重。前遇来函,知尊恙已痊可。重病新愈,望多休息。欣闻贵体康复,至为慰藉。6.自述语敝寓均安,可释远念。阖寓无恙,请释悬念。贱躯如常,眷属安健,聊可告慰。微恙已愈,顽健如往日,免念。合家老小安好如常,请勿念为要。幸寓中均平善,勿念可也。惟寓中均

51、平善,可请勿念。我微恙已愈,现顽健仍如往日,免念。偶然微恙,幸近已痊愈,希勿念为幸。日前患病,现已复原。贱体初安,承问极感。大示读悉,奖饰过分,实不敢当。7.祝贺语欣闻.,谨寄数语,聊表祝贺。谨以至诚,恭贺你们.喜闻.,由衷快慰,匆致此函,诚表贺意。谨具刀笔书遏,恭贺嘉事吉礼。顷闻喜讯,再祝鸿图大展。a) 祝新婚。忽鸣燕贺,且祝新僖。顷闻吉音,欣逢嘉礼。附呈微物,聊佐喜仪,勿弃是幸。欣闻足下花烛筵开,奉呈薄礼。谨呈不腆之仪,聊以志喜。得悉你俩有情终成眷属,至为快慰。欣闻你们喜结良缘,无限欣慰。喜闻足下燕尔新婚,特申祝贺。顷悉你合卺之喜,谨祝幸福,白头偕老。恭贺你们喜结百年之好。b) 祝生育。弄

52、璋之喜,可庆可贺。弄瓦之庆,遥以致贺。闻育祥麟,谨此恭贺。弄璋之喜,符君宿愿,谨以为祝。闻尊夫妇喜添千金,热忱致贺。谨祝母子平安无盖,望代致拳拳。c) 祝寿。遥祝寿比南山,福如东海。恭贺延年寿千秋。心祷口祝,皆贺高寿。谨祝寿比南山,健康长寿。喜贸福寿双全,恭祝合家安好,寿星高照8.致谢语。承蒙关注,特此感谢。承蒙关照,不胜感激。请接受我的谢忱。费神之处,不胜感激,来示读悉;十分感谢。厚情盛意,应接不遑,切谢切谢。劳神为谢。费神之处,泥首以谢。感荷高情,非言语所能鸣谢。承赐忠言,心感何极。承蒙谆谆忠告,铭感铭感。承蒙见教,获益甚多。承示诚挚之言,佩其感甚。顷得惠函并照片种种,感谢之至。备荷关照,

53、铭五内。承蒙惠赠,忠心感谢。前承馈赠,倾感不胜。承蒙存问,不胜感谢;如此厚赠,实深惶涑。日前既荷盛钱,复蒙躬送,感谢无既。9.致歉语惠书敬悉,甚感盛意,迟复为歉。音问久疏,抱歉良深。久未通函,甚歉。久稽回答,幸原谅之。奉读惠书,久未作复,甚以为歉;数奉台函,未暇修复,抱歉良深。音问久疏,实深歉疚。惠书早日收到,因事纷繁,迟至今日奉复,甚歉。所询之事,目前尚难奉复。关于之事,一时无以奉闻,歉甚。托付之事,未能尽如人意,尚请多多包涵。前言,因事繁忘却,歉甚愧甚。杂务缠身,故托付之事延误至今方作复,歉甚。疏失之处,请少垂宽恕之情。前事有负雅意,十分抱歉,尚希恕之。前事有逆尊意,不胜惭愧,万望海涵。1

54、0.致哀语。惊悉不幸逝世,不胜哀悼。顷接仆告,不胜伤悼。惊闻作古,家失柱石,悲痛万分。尊逝世,深致哀悼,尚望节哀顺变。前接日信,知令逝去,为之惨然。逝去,实足哀伤。良友云逝,伤感自多,尚望珍重。闻悉逝世,大出意外,望节哀释念。接长逝之耗,凡在相好,无不同深惋惜。惊承讣告,悲悼不已,专函致唁,并慰哀衷。近闻逝世,甚哀悼之。死者已矣,生者恳请多多保重。11.请托语。冒昧干请,惟望幸许。拜托之处,乞费神代办,不胜感荷。谨布区区,尚希鉴察,费神相助。所恳之事,若蒙慨允,将不胜感激之至。特沥寸函布达,祈勿他言推诿。值此情形,望您能尽力相助。兹有,谨祈代为转交,费神感荷。倘蒙照佛,铭感无已。如承俯允,无任

55、感荷。12.承诺语。但有见示,愿效犬马。有何要求,请尽早示知,切勿客气。凡有可效劳之处,自当尽力而为。承嘱各事,皆一一照办,尽请放心。所言之事,当为设法,请释念。托付之事,时刻不敢忘怀。有蒙见托,敢不尽心尽力。为君效力,由衷所愿,岂有二话?13.婉辞语。托付之事,因,不便应命,祈获谅解。能力所及,仅此而已。无法奉命,尚希鉴谅。因,故无法遵命,尚乞海涵。所托之事,实非绵力所能及。区区苦衷,尚祈鉴有。盛意心领,然非不为也,实不能耳。前信所言,实爱莫能助,容日后再行设法,请谅。无以为之,实非得已,伏乞谅鉴为幸。我情况不明,亦无主张,请自行酌定为盼。所言之事,问题非小,一时殊难决定。所需之款,本当尽力

56、筹借,唯我亦有困难,无以为助,殊深抱歉。蒙惠赠厚物,感谢之至,然实难拜受,尚祈原谅。14.请教语。倘蒙见教,没齿不忘。如何之处,敬候卓裁。风雨同舟,愿闻明教。倘承不吝赐教,幸甚幸甚。得暇望时赐教言为祷!倘有所闻,尚祈见告,恽资改进,不胜盼祷! 如有所得,祈随时赐示为盼。上述种种,尊意以为如何,请告。所言之事,尚希拨冗见示为幸。今冒昧呈上拙作,若蒙赐以修正,不胜感激。拙作幼稚,恳请大加斧正。尊处若有此类资料,希一查见示为感。15.商讨语。厚蒙雅爱,沥胆直谏。叨在契末,斗胆直陈,伏维良照,不尽缕衷。种种尚须斟酌之处,尊意如何?吾敬先生,尤重真理,故直陈,希谅。微末之言,幸无见阔,不胜大愿。相见以城

57、,请恕不谦。肺俯之语,请恕直言。16.赠物语。寄上薄物若干,尚望笑纳为幸。略表贺意,请笑纳。微物两包,聊供途中之需,即乞笑纳。兹奉上,聊表祝意,幸祈笑纳。所奉礼品虽微不足道,望勿嫌弃。千里鹅毛,聊表寸心。17.邀约语。何日来此,愿得晤谈为幸。祈望一会,共叙友情。敬请光临,若蒙光临寒舍,当不胜荣幸之至。偶得一佳作,愿与君共赏,恳请光临。18.催促语。立盼速复。请速示知。万望从速赐复为要。有暇希即函复为盼。如蒙速复,不胜感激。奉恳之事,乞速复为荷。余不尽言,唯乞速复为盼、上述之事,唯希从速示复。尊意如何,请即示知。19.结束语草率书此,祈恕不恭。匆此先复,余后再禀。特此致候,不胜依依。 临书仓卒,

58、不尽欲言。谨申数字,用展寸诚。书不尽意,余言后续。 诸不具陈,谨申微意。情长纸短,不尽依依。言不尽思,再祈珍重。日来事忙,恕不多谈。专此奉复辟。手此奉复。敬候回谕。匆杂书复,见谅。20.附言语。 附笔致意。不另。嘱代笔问候。夫人小女均此请安。顺询合家安好,不一。书信祝颂问安语同志之间通信,结尾常用“此致敬礼”四字,这样的用语虽简明、朴素,但稍嫌简单。不同界别人士之间的书信,其祝颂问安语应有所区别,可分为以下各类:1.给尊长的书信祝颂问安语有:敬叩金安,(“金”,贵也)、敬请福安(父母)、谨祝荣寿、恭祝健康长寿(亦可视寿)、敬祝安好、敬祝健康、敬请康安、恭请示安、顺叩崇祺(“祺”,系吉祥之意)、

59、虔请崇安、敬请钩安(“钧”,重,古制三十斤为钧)、恭请颐安(“颐”,保养)、恭请福绥、(以下对女长辈)恭叩慈安、恭请懿安、敬请坤安、敬请淑安。2.给平辈的书信祝颂问安语有:祝你进步、祝你健康、祝你愉快、祝你成功、祝你安好、祝工作顺利;敬颂大安、顺颂时绥、即颂时祉、此颂近祺、敬候佳祉、即候日祉、顺候起居;顺祝曼福不尽、顺询起居健吉、顺询兴居安吉、此询康健精进、顺贺行止佳胜、此祝晨祺百益、此间鹏程万里、顺祝万事如意;敬候坤棋、并颂妆安(女辈);顺颂侍安、并颂侍福(为兄、友父母寿致兄、友用)。3.给晚辈的书信祝颂问候语有:祝幸福、祝愉快、祝进步、祝健康、祝工作好、望努力学习、顺询近祉、此询近佳、即问近好、即问日佳。4.给知识界的书信祝颂问安语有:敬请道安、并询文安;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