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设置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43445009 上传时间:2021-12-02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48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职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设置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中职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设置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中职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设置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资源描述:

《中职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设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设置(5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等职业学校 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设置一、招生对象与学制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学制3年。二、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一)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的制冷与空调系统运用与检修人员。(二) 业务范围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建筑业、商业、外贸、供销、农业、铁道、航空等系统,其主要业务范围是:1. 可以从事制冷、空调系统的操作运行、维护检修等工作。2. 可以从事制冷、空调系统和设备的安装、调试等施工工作。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一) 知识结构1. 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2. 掌握本专业

2、必需的热工与流体力学基础、电工基础、机械基础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3. 掌握制冷原理、制冷空调机器和设备的基础知识。4. 掌握制冷和空调系统安装、调试、维修、操作的应用技术知识。5. 掌握电学、自动控制在本专业中的应用技术知识。6. 了解计算机在本专业中的应用技术知识。7. 了解与制冷、空调工程配套的水、电等基本知识。(二) 能力结构1. 具有安装、调试、操作、维修制冷和空调系统的实际技能。2. 具有与水、电等技术工种配合,完成冷库和空调系统的现场施工的能力。3. 具有较强的制冷和空调专业内应用电工的实际技能。4. 具有在本专业应用和操作计算机的基本技能。5. 具有借助工具阅读制冷和空调设备英

3、文说明书的能力。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一) 文化基础课程 1.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 (36学时)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2. 法律基础知识 (34学时)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

4、在对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基本知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学生提高对有关法律问题的理解能力,对是与非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护权益、依法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实践能力,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3.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64学时)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其任务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和政治学说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经济和政治基础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常见的社会经济、政治现象,提高参与社会经济

5、、政治活动的能力,为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打下基础。4. 哲学基础知识 (60学时)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及基本观点的教育。其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社会实践、人生实践和职业实践密切相关的哲学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最常见的社会生活现象;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从事社会实践打下基础. 5. 语文 (229学时)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

6、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6. 数学 (265学时)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必学与限定选学内容: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数列与数列极限、向量、复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初步。选学内容:极限与导数、导数的应用、积分及其应用、统计。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

7、工具使用、空间想像、数形结合、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等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7. 物理 (108学时)在初中物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掌握物理的基础知识,向学生进行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教育,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发展和获取知识的能力,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基础。8. 英语 (268学时)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读懂简单应用文

8、,能模拟套写语篇及简单应用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并为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打下基础。9. 体育与健康 (164学时)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自主锻炼、 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10. 计算机应用基础 (108学时)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及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

9、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选学内容:电子表格软件使用、数据库基本操作和使用。(二) 必修专业理论课程11. 电工基础 (85学时)讲授电工技术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电机与拖动、安全用电、常用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用途等内容,使学生掌握直流电路、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规律与分析计算,能阅读典型的制冷和空调机器设备的电气线路图;讲授常用电工仪表的简明工作原理及性能,使学生掌握其使用方法;初步具备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的能力。12. 电子技术基础 (72学时)讲授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常用器件的特性和应用范围

10、、途径,使学生具备必需的电子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3. 机械制图 (54学时)主要讲授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和作图方法,使学生能够执行制图国家标准和相关的行业标准,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图示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以及绘图技能。14. 机械基础 (72学时)主要讲授构件的受力分析、基本变形形式和强度计算方法,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的种类、牌号、性能和应用,机械传动和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应用、结构及标准,使学生掌握机械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有分析机械功能、动作和使用一般机械的能力。15. 热工与流体力学基础 (85学时)讲授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和流体力学的基

11、础知识,使学生掌握热能与机械能转换的基本规律、热力学基本定理、传热基本方式、有关的热力计算方法。16. 制冷原理 (54学时)讲授人工制冷的基本原理、方法,制冷工质的热力性质,使学生掌握蒸气压缩式制冷原理及单、双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基本热力计算方法,了解吸收式和蒸气喷射式及其他方式的制冷原理。17. 制冷空调机器设备 (84学时)讲授制冷和空调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性能,活塞式、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和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并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和制冷空调主要设备的整体结构,了解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整机性能测试。18. 制冷空调装置安装操作与维修 (90学时)讲授制冷、空调系统

12、的安装、操作和维修知识,并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制冷和空调系统的操作、维修、预防和排除常见故障的技能。19. 制冷空调自动化 (60学时)讲授制冷装置自动化的基本原理,制冷和空调常用自控元件的结构和动作原理,典型的制冷和空调系统的自控回路,使学生掌握制冷和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调节方法,并了解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20. 空气调节技术与应用 (75学时)讲授空气调节的基础知识、集中式与半集中式空调系统,使学生掌握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组成、构造。21. 小型制冷与空调装置 (56学时)讲授电冰箱与空调器等单体小型制冷设备的结构、性能、常见故障的判断和维修技术知识,使学生熟悉电冰箱和空调器的结构、制冷系统

13、和电气系统,掌握电冰箱与空调器常见故障检查与判断的方法,具有对故障进行维修的实际操作技能。(三) 选修专业理论课程22. 冷库制冷工艺 (75学时)讲授制冷和空调耗冷量的计算,制冷压缩机及设备的选择计算,空调冷冻站的选择计算,制冷技术在制冷和空调系统中的应用方法和原则,冷库和空调制冷系统的组成、设备匹配及制冷工艺,并通过实训,使学生具有参与一般制冷系统施工的基本能力。23. 计算机绘图 (56学时)结合制冷空调工程的软件应用实例,简要介绍有关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24. 泵与风机 (28学时)讲授制冷和空调系统常用的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结构、性能,使学生掌握常用泵与风机的检修与维护方法,了解泵与

14、风机的型号表示法。25. 焊工与管道工 (30学时)介绍焊工和管道工的一般工艺和基本操作方法。26. 制冷空调给排水 (30学时)介绍制冷空调给排水与锅炉工程的要求、组成及操作方法。27. 制冷空调系统配电 (30学时)主要讲授常用变压一、二次设备的基本构造,使学生能识读变压接线原理图,并掌握常用变压一、二次设备的使用方法。28. 制冷空调工程施工( 45学时)讲授制冷和空调工程施工安装前的准备、设备与管路的安装、系统调试的基本方法,使学生了解常用制冷、空调系统的组成和安装工艺。29. 建筑识图 (28学时)讲授建筑图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具备识读冷库和空调建筑图纸的基本能力。30. 消防与安全知

15、识 (28学时)讲授空调建筑的防火规范,使学生掌握防火排烟的有关措施,保障建筑和人员的安全。31. 节能技术 (28学时)讲授制冷、空调系统节能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制冷、空调系统节能操作的一般方法。32. 制冷空调设备营销 (28学时)讲授市场营销的基本知识,使学生了解制冷、空调设备销售和促销的基本方法和手段。五、实 践 教 学实践教学对于学生技能的培养、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安排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加强实践教学,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促使学生将所掌握的知识向实践能力方面转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安排,必须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实践性

16、教学包括教学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内容。(一) 教学实习1. 金工实习(1) 目的:使学生熟悉钳工、电气焊工、钣金工和管道工的基本操作方法。(2) 主要内容及要求:组织学生进行钳工、电气焊工、钣金工和管道工的基本技能训练,使学生掌握简单的管道连接与焊接、钣金加工和零件维修的操作技能。(3) 时间安排:2周,安排在第2学期,校内校外进行均可。2. 认识实习(1) 目的: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初步掌握制冷和空调系统的基本工艺流程,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增强感性认识。(2) 主要内容及要求:组织学生到有关企事业单位的冷库和中央空调系统参观学习并绘制系统原理图,使学生了解冷库和空调系统的设备组成

17、、工艺流程和维护管理概况。(3) 时间安排:2周,安排在第4学期。3. 压缩机拆装实习(1) 目的:使学生熟悉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结构,并掌握拆装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程序、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2) 主要内容及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或相关制冷压缩机生产厂家,对单级、单机双级等型式的活塞式制冷压缩机进行拆卸与装配的基本操作训练,要求学生能独立完成单级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拆装。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安排螺杆式或其他型式制冷压缩机的拆装训练。(3) 时间安排:2周,安排在第4学期。4. 电冰箱与空调器检修实习(1) 目的:使学生掌握电冰箱和空调器一般故障的分析判断和维修排除的基本技能。(2) 主要内容及要求:

18、组织学生在校内或有关电冰箱、空调器的生产、维修企业,对电冰箱、冰柜和窗式、分体式、柜式等型式的空调器进行检修。主要内容包括专用工具的使用、抽真空、打压试漏、充加制冷剂、焊接等基本操作,制冷和电气系统的故障检查与分析判断等,要求学生能独立进行一般故障的排除。(3) 时间安排:2周,安排在第5学期。5. 电工与自控(1) 目的:使学生熟悉制冷和空调系统主要自控元件的结构,掌握电工的基本操作技能,并通过有关部门的考试鉴定,取得电工初、中级技能等级证书。(2) 主要内容及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按初、中级电工的技能要求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并使学生熟悉制冷和空调系统主要自控元件的结构及作用,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地

19、安装、调试制冷和空调系统常用电工电子线路,并能对一般故障进行分析和排除。(3) 时间安排:4周,安排在第6学期。(二) 毕业实习(1) 目的:使学生在实际职业岗位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具体操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为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2) 主要内容及要求:毕业实习分为冷库实习和空调实习两项主要内容(学生可任选一项),安排学生到设备比较齐全、技术比较先进的冷冻厂或空调单位实习,使学生具有独立操作制冷装置和空调系统的能力。(3) 时间安排:14周,安排在第6学期。(三) 实践性教学目标序号项 目 名 称主要支持课程目 标1英语应用能力英语二级证书2计算机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基

20、础二级证书3电工应用能力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制冷空调自动化等电工初、中级等级证书4制冷和空调专业技能制冷空调装置安装操作与维修等中级技工等级证书六、教学活动时间分配(供参考)教学活动时间分配 环节学期课堂教学教 学 实 习考试入学毕业教育公益劳动机动本学期总周数金工实习认识实习压缩机拆装电冰箱与空调器电工与自控毕业实习1182121217221223182121414222121515221206414119合 计8222224141024124* 教学活动时间按周分配。技能教学进程序 号项 目 名 称学 时按学年及学期分配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123456周学时数/技能训练周数1金工实

21、习6030/22认识实习6030/23压缩机拆装6030/24电冰箱与空调器6030/25电工与自控12030/46毕业实习42030/14合 计780七、课程教学时间安排(供参考)课程性质课程类别顺序课 程 名 称学时学 时 分 配按学年及学期分配考核方法理论教学课内实践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考试考查12345618周17周18周14周15周每周学时分配文化基础课必修课1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3636212法律基础知识3434223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64642244哲学基础知识6060455语文22922945421,36数学265265654137物理1089018618英语26823830

22、44441,42,39体育与健康164164222221510计算机应用基础108585061小 计1336123898专 业 课11电工基础8565205212电子技术基础7262104313机械制图54543314机械基础7256164315热工与流体力学基础8575105216制冷原理5444103317制冷空调机器设备847686418制冷空调装置安装操作与维修9070206519制冷空调自动化6050104520空气调节技术与应用75755521小型制冷与空调装置56401644小 计787667120续表课程性质课程类别顺序课 程 名 称学时学 时 分 配按学年及学期分配考核方法理

23、论教学课内实践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考试考查12345618周17周18周14周15周每周学时分配专 业 课选 修 课22冷库制冷工艺75755523计算机绘图5628284424泵与风机28282425焊工与管道工3020102526制冷空调给排水3020102527制冷空调系统配电30302528制冷空调工程施工4525203529建筑识图2818102430消防与安全知识28282431节能技术28282432制冷空调设备营销282824 限选学时273总 计23962120*1803028303030* 不包括文化基础课的课内实践学时 理论教学 课堂实验 作业练习 上机操作 听力训练

24、 强化训练 第二课堂 理论教学 课堂实验 作业练习 技能训练 教学实习 理论教学 教学实习 技能训练 理论教学 技能训练 综合技能训练 毕业实习 第二课堂计算机操作二级等级证书英语二级证书制冷和空调中级技工等级证书电工初、中级等级证书计算机应用能力英语应用能力制冷和空调系统操作、维修、管理能力制冷和空调工程安装、调试、施工能力电冰箱、空调器的维修及调试能力一般电工操作能力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法律基础知识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哲学基础知识语文数学物理英语体育与健康计算机应用基础制冷原理制冷空调机器设备制冷空调装置安装操作与维修制冷空调自动化空气调节技术与应用小型制冷与空调装置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机械制

25、图机械基础热工与流体力学基础冷库制冷工艺泵与风机焊工与管道工制冷空调给排水制冷空调系统配电制冷空调工程施工计算机绘图建筑识图消防与安全知识节能技术制冷空调设备营销知识结构教学环节能力结构八、培养方案分解图技能目标技能目标中等职业学校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专业主干专业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热工与流体力学基础教学基本要求(85学时)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它的任务是:讲授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的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从事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工作所必需的热工与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为学习后续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好基础。二、课程教学目

26、标(一) 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和传热学基础知识中的基本概念。2. 掌握热力学基本定律、流体平衡运动规律、热量传递基本方式和基本热力计算方法。3. 了解蒸汽和湿空气的热力性质。(二) 能力培养目标1. 能正确使用常用制冷工质热力性质图表。2. 具有运用热工基础知识分析制冷循环的初步能力。(三) 思想教育目标1. 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2. 增强学生节能和环保意识。三、教学内容和要求基础知识模块(一) 工程热力学基础知识l. 工质及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了解工质、系统、状态等热力学基本概念。掌握工质的基本状态参数。了解理想气体状态方程。2. 热力学第一定律了解准平衡过程、可逆过程

27、与不可逆过程的概念。了解功、热量与系统内能的概念。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了解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及焓的概念,了解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的应用。了解比热的概念,能运用定值比热和平均比热进行简单计算。3. 理想气体热力过程理解理想气体定容、定压、定温、绝热的过程方程、初终状态参数关系、过程曲线。了解多变过程。4. 热力学第二定律理解热力循环的基本概念。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了解熵和温熵图的概念。了解卡诺循环与卡诺定理。5. 蒸汽的性质理解蒸汽的基本概念和蒸汽定压产生过程。掌握常用工质蒸汽图表的使用方法。6. 混合气体和湿空气了解混合气体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计算方法。了解湿空气的状态参数。(二) 流体力学基础知识

28、1. 流体及其基本性质了解流体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主要力学性质、质量力和表面力的概念。2. 流体静力学基础知识了解流体静压强的概念及特性、流体静压强的分布规律及等压面的概念。掌握静压强基本方程式的应用。3. 流体动力学基础知识了解流体动力学的基本概念。了解恒定流体连续性方程及其应用。掌握伯努利方程及其应用。4. 流动阻力损失和管路的水力计算了解沿程阻力与沿程损失、局部阻力与局部损失的概念。了解层流、湍流特征,掌握判别流态的方法。(三) 传热学基础知识l. 稳态导热了解导热、导热系数的基本概念。理解导热基本定律。2. 对流换热了解对流换热、对流换热基本方程及放热系数的概念,了解影响对流换热的主要因

29、素。了解常用准则和准则方程式、定性温度和定型尺寸的概念。3. 辐射换热了解热辐射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辐射换热的基本定律。4. 传热与换热器了解复合换热的概念。了解传热过程、传热系数、传热热阻的概念。掌握传热基本方程式。了解增强和削弱传热的途径。了解换热器的基本型式和传热温差的确定方法。选 用 模 块(一) 工程热力学基础知识1. 了解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的应用方法。2. 了解理想气体热力过程的内能变化、焓变、功及热量计算。(二) 流体力学基础知识1. 了解管内流动沿程损失计算方法和局部阻力损失计算方法。2. 了解简单管路、串联管路、并联管路的特点及水力计算方法。(三) 传热学基础知识1. 了解通过

30、平壁、圆筒壁稳态导热的计算。2. 了解通过平壁、圆筒壁稳态传热的计算。四、说 明1. 本课程采用模块结构,包括基础知识模块和选用模块。基础知识模块是本专业必须完成的内容,选用模块各学校可根据需要选用。 2. 在教学中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进行教学,尽量避免繁琐的公式推导,将重点放在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对公式、定律的运用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3. 要注意对水蒸气、制冷剂蒸气图表使用的训练,以提高学生应用图表的能力。 4. 相关教学内容要满足本专业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的要求。学时分配建议序号课 程 内 容学 时 数合 计讲 授练 习机 动1工质及理想气体状态方程4

31、42热力学第一定律883理想气体热力过程7524热力学第二定律445蒸汽的性质8626混合气体和湿空气557流体及其基本性质228流体静力学基础知识449流体动力学基础知识75210流动阻力损失和管路的水力计算75211稳态导热4412对流换热4413辐射换热4414传热与换热器752机 动1010总 计85651010制冷原理教学基本要求(54学时)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它的任务是:讲授人工制冷的主要方法、基本原理、主要制冷剂的性质、制冷循环的基本热力分析计算及提高其性能的方法,使学生掌握从事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工作所必需的

32、基本专业知识,掌握制冷循环热力分析与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准备必要的知识,也为今后从事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二、课程教学目标(一) 知识教学目标1. 掌握制冷剂的选用方法、常用制冷剂和载冷剂的性质。2. 掌握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工作原理。3. 了解单级、双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基本热力分析与计算方法。4. 掌握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工作过程。5. 了解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工作过程。6. 了解提高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和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性能的措施。7. 了解蒸气喷射式、空气压缩式、混合制冷剂制冷循环、电热制冷的工作过程。(二) 能力培养目标1. 能正确使用图表进行制冷

33、循环的基本热力计算。2. 掌握提高制冷循环性能的方法。3. 具有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制冷空调系统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和技能。(三) 思想教育目标1. 提高节约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意识。2. 提高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意识。3. 具有创新意识和敬业精神。三、教学内容和要求基础知识模块(一) 绪论1. 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教学目标和主要内容。2. 了解人工制冷的方法及其应用。(二) 制冷剂和载冷剂1. 掌握制冷剂的分类、命名方法和选择要求。2. 掌握常用制冷剂和载冷剂的性质。3. 了解氯氟烃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及对策。(三)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1. 掌握理想制冷循环。2. 了解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

34、循环的基本热力分析和计算方法。3. 了解理想制冷循环和理论制冷循环的区别。(四)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实际循环1. 掌握单级蒸气压缩式实际制冷循环。2. 掌握输气量、输气系数、制冷剂循环量、制冷量、制冷压缩机的功率和效率、冷凝负荷、制冷系数等概念。3. 了解过冷、过热、回热对制冷循环的影响。4. 掌握不同工况下制冷量、轴功率的换算方法。5. 了解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实际循环的基本热力分析与计算方法。6. 了解单级离心式制冷循环的工作过程。(五) 双级蒸气压缩式与复叠式制冷循环1. 了解采用多级蒸气压缩式与复叠式制冷的原因。2. 掌握双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工作过程。3. 掌握双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

35、的基本热力分析与计算方法。4. 了解复叠式制冷循环的工作过程。(六)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1. 掌握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基本工作过程。2. 了解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工质及工质对、常用工质对性质。3. 掌握单效、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工作过程。选 用 模 块(一) 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1. 了解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工作过程。2. 了解吸收扩散式制冷循环的工作过程。(二) 蒸气喷射式制冷循环1. 了解蒸气喷射式制冷循环基本组成及工作过程。2. 了解影响蒸气喷射式制冷循环的主要因素。(三) 空气压缩式制冷循环1. 了解空气压缩式制冷循环基本组成及工作过程。2. 了解空气回热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工作

36、过程。(四) 混合制冷剂制冷循环了解混合制冷剂制冷循环的工作过程。(五) 电热制冷1. 了解电热效应。2. 了解半导体制冷原理。3. 了解影响半导体制冷性能的因素。实践性教学模块(一) 实验、实训通过现场教学、现场演示、实验、参观和操作,使学生:1. 掌握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工作过程及其主要组成设备的作用。2. 掌握一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双级压缩、一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双级压缩制冷循环的工作过程及其主要组成设备的作用。3. 了解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工作过程。(二) 综合实践使学生掌握制冷循环的工艺流程及其主要机器设备的作用,了解组成制冷系统的其他辅助设备的作用,培养对制冷和空调系统的感性认

37、识,并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好基础。综合实践应写出实践报告,绘制出实习单位的制冷系统原理图,进行单独考核,评定成绩。四、说 明1. 本课程采用模块结构,包括基础知识模块、选用模块和实践性教学模块。基础知识模块和实践性教学模块是本专业必须完成的内容,各学校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选用教学模块内容。2. 本课程教学总学时为5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为40学时,实训为8学时,机动6学时。配合本课程教学应安排2周综合实践,课时使用认识实习的2周。3. 相关教学内容要满足本专业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的要求。4. 应该重视实训和综合实践教学,加强实训设备和实训基地建设。5. 应当重视直观教学,多采用电化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等现

38、代化教学手段。6. 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教育。学时分配建议序号课 程 内 容学 时 数合 计讲 授实 训1绪论222制冷剂和载冷剂8623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664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实际循环121025双级蒸气压缩式和复叠式制冷循环121026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862机 动6总 计54408制冷空调机器设备教学基本要求(84学时)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制冷和空调机器设备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它的任务是:讲授活塞式、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和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制冷和空调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性质,使学生掌握制冷空调主要机器设备的整体结构,掌握

39、各类机器、设备的适用范围及特点,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准备必要的知识,也为今后从事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二、课程教学目标(一) 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制冷压缩机在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中的作用。2. 掌握制冷压缩机的种类、性能及使用范围。3. 掌握主要热交换设备的传热特性、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适应范围。4. 了解制冷系统辅助设备的作用及结构特点。5. 掌握空调系统主要设备的结构特点、基本工作原理、性能和应用方法。6. 了解相关阀门的作用、工作原理及应用方法。(二) 能力培养目标1. 能看懂制冷空调机器设备的结构图。2. 会查阅制冷空调机器设备产品说明书。3. 具有根据使用要求选用制冷空调机器设备

40、的初步能力。(三) 思想教育目标1. 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创新意识。2. 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3. 具有较强的环保、节能、安全意识。三、教学内容和要求基础知识模块(一) 制冷和空调机器1.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与基本热力计算了解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基本结构、有关几何名称及优缺点。掌握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分类及型号表示方法。理解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了解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实际工作过程与理论工作过程的差别;能正确分析影响活塞式制冷压缩机输气系数和输气量的主要因素。了解输气系数、制冷量、功率和效率的概念。掌握活塞式制冷压缩机性能曲线图的使用方法。2.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主要零部件掌握活

41、塞式制冷压缩机主要零部件的作用、结构和主要技术要求。掌握活塞式制冷压缩机能量调节装置的原理和常用的能量调节方式。了解活塞式制冷压缩机整机装配的步骤和基本方法。3.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总体结构与机组掌握单级开启式制冷压缩机主要技术参数和结构特征。了解半封闭式制冷压缩机主要技术参数和结构特征。了解封闭式制冷压缩机主要技术参数和结构特征。了解氨、氟冷凝机组与冷水机组的构成与特点。4.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掌握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了解螺杆式制冷压缩机主要零部件的结构。了解螺杆式制冷压缩机总体结构及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组与冷水机组的构成。(二) 制冷和空调设备1. 制冷设备了解冷凝器、蒸发器的

42、传热方式及影响因素。掌握冷凝器、蒸发器的种类、工作原理、结构特点、适用范围。掌握中间冷却器、回热器的作用、种类、工作原理、结构特点。2. 制冷系统其他辅助设备及阀件掌握制冷系统其他辅助设备的作用、种类、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了解制冷系统主要阀件的作用、种类、工作原理、结构特点。3. 空气调节设备掌握加热、加湿与冷却、除湿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适用范围。了解空气净化设备的类型、结构特点和适用范围。4. 空气调节机组了解常用组合式空气调节器的型式与工作原理、基本参数和作用。 掌握柜式空气调节器的型式、工作原理、基本参数、构造特点及应用。掌握风机盘管的型式、工作原理、基本参数、构造特点及应用。 选

43、 用 模 块1. 了解刮片式制冷压缩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2. 掌握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及主要零部件的结构与作用,了解离心式制冷机组的组成和几种常用的制冷量调节方法。3. 了解涡旋式制冷压缩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过程。4. 掌握冷凝蒸发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实践性教学模块1. 能进行活塞式制冷压缩机主要部件及整机的装配。2. 能进行螺杆式制冷压缩机主要部件及整机的装配。3. 通过现场教学,使学生掌握制冷和空调设备的内部结构。四、说 明1. 本课程采用模块结构,包括基础知识模块、选用模块和实践性教学模块。基础知识模块和实践性教学模块是必须完成的教学内容,实训教学在第4学期安排2周

44、时间,其中制冷压缩机拆装技能训练必须在校内完成,制冷空调设备技能训练可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各校可根据实际需要从选用模块中选择内容。2. 相关教学内容要满足本专业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的要求。3. 应当重视直观教学,多采用电化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学时分配建议序号课 程 内 容学 时 数合 计讲 授实 训机 动1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与基本热力计算882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主要零部件12102续表序号课 程 内 容学 时 数合 计讲 授实 训机 动3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总体结构与机组6424螺杆式制冷压缩机665制冷设备121026制冷系统其他辅助设备及阀件12127空气调节设备12102

45、8空气调节机组66机 动1010总 计8466810制冷空调装置安装操作与维修教学基本要求(90学时)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它的任务是:讲授制冷和空调系统、制冷压缩机、制冷设备、管道及附件的安装、调试、运行、维修知识及其安全运行、节能、消防等知识,使学生掌握从事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工作所必需的制冷与空调系统运行操作、常见故障的判断和排除、安装、调试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二、课程教学目标(一) 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制冷和空调系统的组成。2. 掌握制冷和空调系统机器设备安装、操作和维修的基本知识

46、。3. 了解制冷和空调系统的调节技术、节能方法。4. 了解压力容器安装管理的基本知识。5. 了解制冷和空调系统防腐、保温、消防及安全生产的常用方法。(二) 能力培养目标1. 能进行制冷和空调系统的运行、操作和一般维修。2. 掌握活塞式制冷机的拆装和一般维修的方法与基本技能。3. 能进行制冷和空调系统的常见故障分析,并初步具有排除故障的能力。(三) 思想教育目标1. 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精神。2. 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3. 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节能意识和安全生产意识。三、教学内容和要求基础知识模块(一) 制冷系统及设备的安装1. 了解冷库制冷系统的组成和供液方式。2

47、. 了解冷库安装前的准备工作。3. 掌握制冷机和制冷设备安装的基本方法。4. 掌握管道和阀门安装的基本方法。(二) 制冷系统及设备的调试1. 掌握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调试过程。2. 了解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和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调试过程。3. 掌握制冷系统的试压检漏、充注工质的方法。4. 了解水系统的安装质量检查步骤。5. 了解制冷系统的运行调试方法、防腐保温的要求。(三) 制冷系统及设备的操作1. 掌握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操作程序。2. 了解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开、停运行操作规程。3. 掌握制冷系统辅助设备操作程序。4. 掌握制冷系统的放油、放空气和除霜的方法和操作程序。(四) 制冷系

48、统的管理及维修1. 掌握制冷系统正常运行工况参数及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2. 掌握设备维修前制冷剂的处理方法。3. 了解冷凝器、蒸发器的维护和检修技术要求。4. 了解管道的维护和检修方法;了解阀门和法兰的检修方法。5. 了解制冷系统的节能措施。(五) 制冷压缩机的维护及修理1. 了解制冷压缩机零件损伤和磨损的形式、原因和规律。2. 了解制冷压缩机维修前的准备工作。3. 了解制冷压缩机装卸的一般工艺要求。4. 掌握活塞式压缩机的检修方法和工艺、技术要求。5. 了解螺杆式压缩机、离心式压缩机的拆装、检修及故障分析方法。(六) 溴化锂制冷机的安装调试和运行管理1. 了解溴化锂制冷机的安装注意事项、调试

49、方法和步骤。2. 掌握溴化锂制冷机的操作方法和维护要求。3. 了解溴化锂制冷机常见故障的分析和排除方法。(七) 空调系统的安装操作与故障排除1. 了解空调系统的管道布置、安装方法。2. 了解空调系统防震、消音、消防设施的安装方法。3. 了解冷却塔、泵与风机的安装方法及技术要求。4. 了解空调系统的调试方法。5. 掌握空调系统的常见故障分析和排除方法。(八) 制冷系统的安全技术1. 了解制冷系统的安全运行要求。2. 了解制冷系统中安全装置的种类和作用。3. 了解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和定期检验要求。4. 掌握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预防措施和急救知识。实践性教学模块1. 掌握制冷压缩机和制冷机组的开、停

50、机操作规程和正常运行管理方法。2. 掌握制冷与空调系统的运行操作技能。3. 掌握常用维修工具和检测工具的使用方法。4. 了解制冷压缩机的拆装、间隙测量及故障分析方法。5. 了解制冷与空调系统故障分析、判断及排除方法。四、说 明1. 在教学中,应采用直观教学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2. 成绩考核时,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思想活跃、敢于创新的学生应给予支持和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3. 在教学内容上,可根据当地情况重点选讲应用最广泛的制冷压缩机。4. 对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环保和节能的特点应重点介绍。5. 应根据教学进程组织学生参观相应

51、的制冷、空调系统。6. 相关教学内容要满足本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要求。学时分配建议序号课 程 内 容学 时 数合 计讲 授实验实习机 动1制冷系统及设备的安装12842制冷系统及设备的调试1010续表序号课 程 内 容学 时 数合 计讲 授实验实习机 动3制冷系统及设备的操作10644制冷系统的管理及维修121025制冷压缩机的维护及修理12846溴化锂制冷机的安装调试和运行管理8627空调系统的安装操作与故障排除141048制冷系统的安全技术22机 动1010总 计90602010制冷空调自动化教学基本要求(60学时)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

52、主干专业课程。它的任务是:讲授自动调节的基础知识,制冷空调系统的参数检测,常用自动化仪表和元件的作用、结构和工作原理,典型的制冷和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回路等知识,使学生掌握从事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工作所必需的制冷空调自动化的有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操作、维护和管理制冷和空调自动化系统的基本能力,为今后从事实际工作打好基础。二、课程教学目标(一) 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自动调节的基础知识。2. 了解制冷与空调系统中常用自动化仪表和元件的作用、结构和工作原理。3. 掌握制冷机的自动控制程序和安全保护措施。4. 掌握制冷与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程序。5. 了解制冷与空调自动化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

53、、管理方法。(二) 能力培养目标1. 能正确安装、调试和使用制冷空调系统中常用的自动化仪表和元件。2. 能借助资料查阅制冷空调新型自动化仪表和元件的有关数据、功能和使用方法。3. 掌握典型的制冷空调系统工艺自动控制方案。4. 能阅读和分析简单的制冷空调系统自动控制电路原理图。5. 能对制冷与空调自动化系统进行操作、管理及对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和处理。(三) 思想教育目标1. 培养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精神。2.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3. 加强节能、环保和安全生产意识。三、教学内容和要求基础知识模块(一) 自动调节的基础知识1. 自动调节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了解自动调节系统的组成、常用术语和自动调

54、节系统的工作原理。2. 自动调节系统的品质指标了解什么是静态、动态、过渡过程和过渡过程曲线。了解自动调节系统主要品质指标的含义。3. 双位调节器和比例调节器了解双位调节器和比例调节器的特点和调节规律。(二) 制冷与空调系统常用自动化仪表和元件1. 自动化仪表的基本知识了解仪表的分类及主要品质指标,具备初选仪表的常识。2. 温度的检测与调节仪表了解膨胀式温度检测、调节仪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压力式温度检测、调节仪表的结构、工作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了解电阻式温度检测、调节仪表的结构、工作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3. 压力的检测与调节仪表了解弹簧管压力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压力控制器、压差控制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了解电感式压力变送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4. 湿度的检测与调节仪表了解干湿球温度计、毛发式湿度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湿度调节仪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5. 液位的检测与调节仪表掌握直读式液位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电感式浮球液位控制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6. 风速检测仪表了解叶轮风速仪、杯式风速仪、热电风速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7. 导阀掌握电磁导阀、恒压导阀的结构和工作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