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尔山羊与本地山羊杂交试验报告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43418696 上传时间:2021-12-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波尔山羊与本地山羊杂交试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波尔山羊与本地山羊杂交试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波尔山羊与本地山羊杂交试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波尔山羊与本地山羊杂交试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波尔山羊与本地山羊杂交试验报告(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波尔山羊与本地山羊杂交试验报告李秉诚1,潘生功1,刘志军2,袁丰涛3(1.甘肃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甘肃兰州730030;2.环县畜牧站,甘肃环县745700;3.庆城县畜牧站,甘肃庆城745000)摘要:通过引进肉用型品种波尔山羊与本地山羊杂交,后代杂种优势明显,尤其与本地奶山羊杂交,其后代出生重大,生长发育快。公母羔羊初生重、3月龄、6月龄体重提高显著。和本地黑山羊相比,公母羔羊初生重提高了60%以上;3月龄断奶重提高40%以上;6月龄、12月龄体重提高幅度在1630之间。波杂一代山羊生长发育最快为初生至6月龄阶段,与传统的生产羔羊肉羔羊月龄相符,有利于羔羊肉的生产。关键词:杂交;生产性能;

2、产肉性能陇东黄土高原是我国黑绒山羊的主要生产地,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逐渐变暖和化纤工业的快速发展,毛绒产品价格大幅度走低,肉主毛从的趋势日渐明显,在此形势下,为了提高本地山羊的产肉性能,探讨在现阶段下波尔山羊与本地奶山羊、黑山羊改良效果,以便在现有农村舍饲饲养条件下,利用杂交优势,提高本地山羊产肉及繁殖性能,降低饲养成本,筛选出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肉用山羊杂交组合。我们在陇东地区开展了本地奶山羊和黑山羊与波尔山羊的杂交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种羊波尔山羊种公羊是从陕西省波尔羊良种繁殖中心和陕西省畜牧研究所购入。先后购进种羊40只(公24只,母16只)。1.2基础母羊奶山羊主要

3、是从陕西引入的关中奶山羊和本地自繁自养的奶山羊。成年母羊平均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和体重分别为68.57cm、76.68cm、81.87cm、8.5cm和47.59kg。黑山羊主要是本地陇东黑山羊和个别杂种绒山羊,其成年母羊平均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和体重分别为55cm、58.20cm、63.90cm、7.80cm和49.80kg。1.3引入纯种波尔山羊生产指标及适应性纯种羊平均初生重4.08kg,初生至90日龄公、母羔羊平均体重25.5kg、23.0kg,公母羔羊平均日增重235g、210g;至180日龄公、母羊平均体重为36kg、30kg,平均日增重为185g、160g;至周岁公、母羊平均

4、体重为85kg、60kg,平均日增重为150kg、120。性成熟较早,公羊4月龄表现性行为,6月龄有射精表现,10月龄开始调教使用,性欲旺盛,精液品质较好。母羊月龄出现发情征状,8月龄体重45kg以上开始配种,并全部受胎,产羔率180%220%,成活率100%,对本地的气候环境和饲草、饮水等具有较好的抗病力。1.4试验方法用波尔山羊作父本与本地山羊杂交改良试验,与子午岭黑山羊进行杂交改良试验,以子午岭黑山羊,本地奶山羊纯繁作对照,选择年龄、体重、胎次基本相近的子午龄黑山羊、本地奶山羊各80只,随机各分两组,每组40只,一组与波尔山羊配种,另一组本地山羊进行纯繁作对照。1.5配种方法采用试情公羊

5、和外观母羊发情征状相结合的方法对母羊进行发情鉴定。以本交为主,发情集中时采用人工授精,公羊本交一次或人工冻配两次。1.6记录发情配种与产羔时间,观察产羔及羔羊成活情况。1.7测定杂交羊及本地羊初生、3月龄、6月龄及周岁的体重和体尺,计算各阶段的日增重及观察生长发育情况和适应症。2试验羊只选择及饲养管理2.1饲养管理2.1.1对示范点种羊饲养户的羊舍均按标准进行改造修建,基本达到背风、向阳、干燥、冬暖夏凉、保温等要求。2.2.2本试验观测的杂种山羊与本地山羊均为当地农村饲养条件基本相同者。羔羊出生后随其母哺乳3个月,断奶后隔离舍饲喂养。奶山羊春、夏、秋冬季半舍饲。日给精料50100g,少数饲养户

6、给200g左右。精饲料种类以玉米、小麦麸皮为主,也有少量的豆类及胡麻饼。羔羊断奶前一般不给精料。粗料以麦秸为主,其次是苜蓿、玉米秸秆等,补饲粗料喂量不限。供给精料均粉碎后与粉碎麦秸用水拌匀喂给。日拌料12次,每日饮水23次(或自由饮水)。黑山羊补饲较少,主要以半舍饲为主。2.2.3参试羊按要求与试验开始前15日进行驱虫、防疫,并造册登记。3结果与分析3.1体型外貌3.1.1波奶F1山羊仍然保留明显的乳用山羊外型特征,就后躯较本地奶山羊宽,腹部较大,多数羊只全身为白色,少量的肩部或脊柱有浅棕色面积不等的斑块和背线。头较本地奶山羊短,耳朵下垂,四肢及后躯较本地奶山羊稍粗宽,乳房丰盈下垂,波奶F2被

7、毛颜色变化有所增加,体形更趋向父本。3.1.2波黑F1山羊,其体型外貌明显趋向父本,头短额宽,耳宽大而下垂,四肢粗壮,背腰平直,颈较短,体型结构紧凑粗大。毛色多为白色,少量体躯有面积不等的棕色斑点,头颈部为棕色或浅棕色,背部有浅棕色背线。经统计35只波黑F1,其中耳下垂和纯白色被毛的26只,占74,3;头颈部和后躯有浅棕色被毛的5只,占14.3;头部、后躯为棕色和浅棕色者各1只,分别占2.9;有浅棕色背线的2只,占5.7。波黑F2毛色变化有所增加,颈、头部出现浅棕色,个别羊全身出现沙红色,耳大下垂,体型都有了进一步改进,3.2适应性能两个杂交组合的后代,对当地自然和饲养条件有很强的适应性(无不

8、良反应)。羔羊出生后很短时间即能站立行走,随其母自然哺乳。其觅食性强,不挑食,采食量大,性情温顺,行动敏捷,对一般性疾病抵抗能力比亲本较强,平均发病率不到5,波奶F1、波黑F1羔羊能较好的适应当地气候及自然条件。3.3生长发育性能(见表15)3.3.1体重从初生至6月龄的公母杂种羔羊统计资料看出,在当地农户半舍饲饲养条件下,均比本地羔羊初生重大,生长发育快,而且各月龄平均体重均大于本地山羊。3.3.1.1初生重根据测定资料表1可见,两个杂交组合的杂种山羊均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杂种优势。其公母杂种羔羊与本地奶(黑)羔羊比,平均初生重以波黑F1最高,其次为波奶F1。波黑F1公母羔羊平均初生重分别为3.

9、21kg和2.81kg,比本地黑山羊1.90kg和1.74kg,相对提高40.8和38.07。经统计分析,公母羔羊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波奶F1公母羔羊平均出生重为4.22kg和3.88kg,比本地奶山羊2.82kg和2.55kg相对提高33.17%和34.27%。经分析,其公羔羊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母羔羊组间差异为显著(P0.05)。3.3.1.2三月龄体重从表1看出,3月龄公母羔羊平均断奶重,以波奶F1为最高,分别为24.98kg和25.38kg,比同龄本地奶山羊16.67kg和14.36kg,相对提高33.26%和43.42%。经分析,公母羔羊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

10、)。波黑F1公母羔羊为17.56kg和17.69kg,比同龄本地黑山羊12.33kg和12.55kg,相对提高29.78%和29.05%。经统计分析公羔、母羔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3.3.1.3六月龄体重从表1看出,6月龄平均体重,仍以波奶F1为最大,公母羔羊分别为35.37kg和34.01kg,比本地奶山羊同龄羔羊体重22.46kg和20.98kg,相对提高36.5%和38.31%。经方差分析,公母羔羊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其次为波黑F1公母羔羊体重为24.99kg和27.01kg,比本地黑山羊同龄羔羊体重19.65kg和18.42kg,相对提高21.36%和31.8%。经统

11、计分析,公母羔羊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3.3.1.4十二月龄体重从表1看出,12月龄以波黑F1体重最高为43.00kg和32.95kg,比本地黑山羊27.40kg和27.86kg,相对提高36.27%和15.44%。经分析,公羔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母羔组间差异为显著(P0.05)。波奶F1羔羊体重较差,为43.89kg和41.33kg,比本地奶山羊同龄羔羊37.75kg和38.85kg,相对提高13.99和6.00%。经分析,公母羔羊组间差异均为不显著(P0.05)。3.3.1.5日增重从平均日增重(见表2)看,杂种羔羊以初生至3月龄生长发育最快,这是其生长发育的主要特点,也

12、与其母产乳量大小和哺乳羔羊体质强弱有关。如初生至3月龄的日增重,以波奶F1为最高,公母羔羊分别达230g和238g。其次是波黑F1,为159g和165g,比同期本地奶山羊(185g和159g)和本地黑山羊(137g和139g),分别相对提高19.56%、33.19%、和13.83%、15.75%。3月龄至6月龄杂种一代山羊和本地山羊日增重均减小,但杂种山羊较本地山羊日增重仍然较大,波奶F1羔羊最高,公母羔羊分别为115g和107g,波黑F1次之,为82g和103g,比同期本地奶山羊公母羔羊(64g和73g)和本地黑山羊(81g和64g),分别相对提高44.34%、31.76%和1.21%、37

13、.86%。6月龄至12月龄两个杂交组合公母羔羊除波黑F1公羔(72g),比本地黑山羊公羔(39g),日增重提高45.83%外,其余公母羔羊均比本地山羊日增重低,这可能与饲料供给不足致使杂种羔羊供给营养不足有关。3.3.2体尺3.3.2.1三月龄体尺从表4测量资料可知,杂种山羊比本地山羊3月龄体尺均有较大的提高。波奶F1羔羊各项体尺经方差分析,体尺组间差异极显著(P0.1)。波黑F1羔羊各项体尺经方差分析,除公羔胸宽、管围和母羔胸宽、公羔胸围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和组间差异显著(P0.05)外,其余体尺组间差异极显著(P0.1)。3.3.2.2六月龄体尺从表4资料可见,杂种山羊比本地山羊体

14、尺也有较大提高,其波奶F1公母羔羊各项体尺经方差分析,除管围和体长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和组间差异显著(P0.05)外,其余体尺组间差异极显著(P0.1)。波黑F1羔羊各项体尺经方差分析,公羊除体高、十字部高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和体长差异显著(P0.05)外,其余体尺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母羊除体高、十字部高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外,其余体尺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3.2.3十二月龄体尺从表5所列资料看出,波奶F1母羊体高、十字部高、体长接近本地奶山羊外,其余体尺均有所提高。经方差分析,公羊各项体尺除十字部高、胸深、胸宽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外,其体高

15、组间差异显著(P0.05),体长、胸围和管围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母羊各项体尺除胸深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外,其余体尺均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波黑F1公母羊各项体尺,除母羊体长、胸深和管围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余体尺均为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3.3.3体尺指数从表6资料可见,3月龄波奶F1公母羔羊除体长指数、胸围指数和管围指数,较本地奶山羊大外,其余体尺指数均小于本地奶山羊。波黑F1公母羊除体长指数大于本地黑山羊外,其余体尺指数均基本接近本地黑山羊。6月龄波奶F1公母羊除体躯指数和胸围指数大于本地奶山羊外,其余体尺指数基本接近本地奶山羊。波黑F1公母羊

16、除胸宽指数和肢长指数大于本地黑山羊外,其余体尺指数均接近本地黑山羊。杂种山羊尽管大多指数小于本地山羊,而在体躯长度、深度、宽度方面均优于本地山羊。3.4繁殖与羔羊成活率产羔率、成活率两组十分接近,差异都不显著(P0.05),说明杂种羊成活良好,本地山羊在繁殖方面保持了其优良特点,另外在实践中发现了初生重大的羔羊,母羊难产极少。详见表6。表6试验山羊繁殖及羔羊成活对比组别授配母羊/只产羔母羊数/只受胎率/%产活羔羊数/只产羔率/%单羔率/%双羔率/%三羔率/%四羔以上/%育成羔羊数/只成活率/%繁活率/%波黑杂交14012589.3126100.888.88.81.60.811893.684.2

17、子午岭黑山羊纯繁12011495.0117102.692.97.01.80.8811194.592.1波奶杂交14012387.9188152.877.2316.264.062.4318196.2129.2本地奶山羊纯繁12011091.7167151.881.813.62.731.8116297.1135.13.5产肉性能经波尔山羊杂种一代山羊屠宰试验测定,波奶F1屠宰率、净肉率、骨肉比6月龄和18月龄分别为41.67%、31.69%、1:2.1和46.51%、32.56%、1:2.43,波黑F1屠宰率、净肉率、骨肉比6月龄和18月龄分别为42.93%、29.12%、1:2.47和45.95

18、%、28.78%、1:2.73。成年奶山羊屠宰率、净肉率、骨肉比分别为45.5%、32.5%、1:3.04,成年黑山羊屠宰率、净肉率分别为47.62%、23.08%。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6月龄波奶F1公羊除骨肉比低于成年本地奶山羊外,其屠宰率和净肉率基本接近或超过成年本地奶山羊,18月龄除骨肉比低于成年本地奶山羊外,净肉率和屠宰率基本与成年本地奶山羊相等(或超过2.22%)。波黑F1公羊6月龄和18月龄屠宰率均已接近成年本地黑山羊,而净肉率分别高于成年本地黑山羊6.04和5.7个百分点。4小结与建议4.1试验表明,在我省陇东利用肉用型品种波尔山羊与本地山羊杂交,其后代都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提高

19、了产肉性能,并且缩短了饲养周期,提高了商品率。首先是波尔山羊公羊与本地奶山羊杂交效果最好,其后代出生重大,生长发育快。尤其是初生至6月龄生长发育特别快,毛色较为一致,和本地奶山羊相比,公母羔羊初生重、3月龄、6月龄体重显著提高。波尔山羊与本地黑山羊杂交一代体型紧凑而结实,后躯较丰满,毛色基本一致,生长发育快,和本地黑山羊相比,公母羔羊初生重提高了60%以上;3月龄断奶重提高40%以上;6月龄、12月龄体重提高幅度在1630之间。说明波尔山羊的高产性能遗传稳定。是理想的山羊杂交父本。4.2波杂一代山羊生长发育最快为初生至6月龄阶段,与传统的生产羔羊肉羔羊月龄相符,有利于羔羊肉的生产。4.3杂种羊对放牧、舍饲条件均适宜,在塬区、山区推广均可,这对提高本地山羊生产性能,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改善生态环境等都有重要的现实推广意义和长远的经济效益。4.4建议加快波尔山羊的引种推广,并加强饲养管理,采取人工授精与人工辅助配种相结合的方法,充分提高种羊的利用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