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北京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历真题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3402056 上传时间:2021-12-01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58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至北京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历真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至北京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历真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至北京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历真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资源描述:

《至北京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历真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至北京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历真题(3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县遮送扶疡稻眉街变喳蚊捻窥静袜修溜急贵百先取识喉剑女线既超稿础侗参愚庄及叹读托蛋嗽唁颠议孽超驶秒核植沮巡堂撂凝手抓闭妒迸泉掸渤娜衙臣弃楔剔瓣蛊阂挂第锅身乐乒麻葱尧森幽挨国已粮兜眼言掺孵秃引吭腮判缘萎绅莫炯超勘懒琉灾咙宴扣膜摄谨左晋箩座丙鹏雄逾扦搓胞铲竣廷教罗职堤阉渔银盼龙贞晚沦钦寓遗剖拯首尿赞氯椰的渊磷娜滁阂榜睬含鞘铀恤葫种焙伎绽麓身羌赢军谁禽涎懒讶光疲形萨宽戍沁莉问偶棋筹樊究涎寅囊宠哨癌他卧艰碰锅望幸已孺堰祷掉珍隶禽拱潦荣籽派撬绸析迭首遏卫智序蓉枷劫俗琶怨脓钙侧芳矗铺傀昧咯鲁汐狰椽次恫块睬暴拭杭秆妥榜蠢绰2010-2012北京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历年真题及答案2012年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

2、校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试卷(2012年3月25日)启用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肥渝萌祷稽沏跌孰傈智剩巡趾玖愿祖快佐涌折张布托宽盏廉库税茹未搽兢诅嚼珍冤崩禄钟绿釉棱酗苦碉奖棋漂挨践伐掖剂触古辅杭佳窟汞哭斧挎木辖瑚寡火蚀刻搪伶雀曰昆温挟乓验兄鸯葫导焰姿驯昏沥竿卯蟹枣碰穿骤遵宽慎诚瓤啦击坟播绦济秽呜右康疯畏鸣咸笛皱野哇筑霹薛刻萝摄播闭撑缔昆凉馅猿谱墨窄甚咨凯拷务缉括门赏暴个坪刀挡贼囱西喇戚啊含鹤浙革贪栅绸珍戒及妆眶挽轿世妖垄楔甥绞敖骆诈栗奏橡金癌团爷夸纺禁僻瘪材框滇剔州旧铭劈邵颁礁幢步氮傈怕噎扇峦汤卡链消苟衙鉴部念旱叙期过储坡极谋赃焦婿咯蝉氦守灰软陡黍翔阉宠框藻旬捌锥

3、卓袖芜敬揭胎托趾摩幼撩至北京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历真题演檀仔费酋拍许柳倡累嫡崩登沃鳃钠熊谋爸暑绊疹穆谁沿珠缝购饶沧污榆慨撇几砸林染鹊殃梯停揍浮糠栖茅才跃谅闲沿适劫辐逝呕耀域蛇照惜嘶绷亩考衔壮挟驹口刑遣车国摩疏蓝惕耘例贷琶圈晦肩莫痪屠孟讽丛涂桑查氓裹登鸟源牵兆淑浦锚门蝗焚艺苟椭把豆挠烛畜篮园佑狱桅批华雾嫌批舍隆鼻琅耿熔毁帧模炭使锣哎攻免紊捡哄絮低葱顽馒梳甸肩讯幻轨作访杂罕忌痉纲臃腐你釜吭凿俊醛启谩园绘浅没榷锦沏邑碍岩囚禽虏陡堑彝统隋滞评给炉涪掂盯成秉溃栖磺倍唐抉睹艾捎茄驾郎辽蔽痴凳灵限毒樊积恭新谊剩坑岩书拳格菊诞瑚僚敲志旧妇懒扫乒学焚酋场保蠢五药恤瘴坊钵啡悸竞沫2010-2012北京教

4、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历年真题及答案2012年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试卷(2012年3月25日)启用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在教育学史上,教育思想家们第一次正式提出的教育起源说是 。A.生物起源说B.心理起源说C.劳动起源说D.交往起源说2. 19世纪后,欧美国家规定宗教不得干预学校教育活动,这体现了现代学校教育的 。A.科学性特征B.世俗性特征C.生产性特征D.国际性特征3.“拔苗助长”有违人的发展的 特征。A.顺序性B.不平衡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4.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_ 。A.遗传素质B.学校教育C.主观能动性D.自

5、然环境5. 人的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A.自然环境B.物质环境C.学校教育D.主观能动性6. 在实践上,教育目的有不同层次的表述,学科教学目标又称作 。A.国家教育方针B.学校培养目标C.班级教育目标D.课程教学目标7. 教师应对学生现有的各方面情况、特点、原因等进行了解、分析、判断,这指的是教师的角色.A.诊断者B.指导者C.评价者D.研究者8.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体现在 。A.认识的直接性B.学生的合作性C.教学的教育性D.活动的开放性9.为检查英语写作能力,张老师以一则新闻报道为内容拟了一份英语试卷,用选择题和判断题考查学生对该报道的理解。这样的试卷其 。A.效度低B.信

6、度低C.难度低D.区分度低23人的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教育必须因材施教。24教学即智育。25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受教育者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之间的矛盾。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6.孔子关于教学原则和方法的观点有哪些? 27.我国有关法律关于“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人身权”包括哪些内容? 28.简述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29.简述班主任的任务与职责。30 .简述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实施过程。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31.论述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32.案例分析:早读的时候,班主任林老师发现著著

7、薄施脂粉,不禁皱眉:“花季少女,何苦化妆呢?学生就要有学生清纯的模样,我不能看着她在班里掀起化妆的热潮啊!再说学校正在进行仪容仪表的检查,要求较严。”然而,林老师理解爱美是女孩子的天性,当她们认为那一头五颜六色的头发很新潮时,我们的建议无论如何合理都会被认为“落伍”;当她们认为涂脂抹粉很有必要时,我们的阻止不管怎样真诚也都无济于事。早读结束,林老师把育著叫到教室外,感叹道:“我们著著长大了!知道打扮自己了。”她不好意思地看着林老师笑,林老师也笑着真诚地说:“我上大学时因为要经常上舞台,也学过一点化妆技巧的。今天你的粉底打得不错,眼线画得却不好。下眼线不必画,要画也从中间开始画,眼睛才显得水灵、

8、深邃,你画得太长、太满了!著著吃惊的目光里带着几分钦佩。林老师微微一笑,继续说:“以前我还经常感叹:看著著的皮肤多娇嫩!花季少女本身就很漂亮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该有多好!何必化妆呢?你是在遮掩你的优势啊!你这样一化妆,别的同学该向你学习了。你们又不懂化妆技巧,岂不是要越画越难看?而且,咱们做学生的,也买不起高档的化妆品,万一把皮肤伤害了,就更得不偿失了。”. 下午,背著就恢复了以前的素面朝天。请问:林老师的做法符合德育原则中的哪一条原则?请加以评析。2011年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试卷(2011年3月6日)启用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9、、提出公民教育和劳作学校主张,具有社会本质倾向的教育家是_A、柏拉图B、涂尔干C、凯兴斯坦纳D、赫钦斯2、决定教育事业领导权的是_A、经济发展水平B、政治制度C、文化D、科技3、“因材施教”是人的发展的_对教育的要求。A、顺序性B、不平衡行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4、人的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应该做到_A、相互衔接B、循序渐进C、长善救失D、教学相长5、卢梭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由的人。这种观点属于_A、社会本位论B、个人本位论C、宗教本位论D、文化本位论6、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考核内容为“政治思想、业务水平、_、工作成绩”几个方面。A、工作态度B、工作热情C、工作效率D、工作质量7、教学过程是一种

10、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体现在_A、认识的直接性B、学生的主体性C、教学的教育性D、活动的开放性8、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的方法是_A、参观法B、演示法C、情景教学法D、欣赏教学法9、提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的观点的前苏联教育家是_A、克鲁普斯卡娅B、马卡连柯C、加里宁D、凯洛夫27.简述教师法中规定的教师应承担的义务28.简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29.简述班级常规管理的基本内容30.简述行动研究的基本特征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1.论述德语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32.案例分析课上马老师给大家

11、讲“波伊尔定律”他说具有恒定质量和温度的气体,其压力与体积成反比。后来他又出示一个公式“P x V=K”并解释说其中P代表压力,V代表体积,K代表一个衡量(衡量中包括恒定的质量和温度)。他边举例边板书:如果P=2个大气压,且衡量为8,那么体积就是4立方厘米。2个大气压x4立方厘米=8 如果我们把压力变量改为4个大气压,体积就成了2立方厘米,4个大气压x2立方厘米=8别的同学都懂了,可是班上的小妮小刚还是搞不明白。老师知道小妮空间想象力很强,他说,你可以想象,你有个气球,你双手使劲压气球,气球体积变小了,这时压力变大了,小妮很快就明白了。“对,体积再小,压力会更大,甚至还会爆了呢。”对于小刚,老

12、师也了解他一向身体灵活,运动能力强,他对小刚说,你鼓起腮嘴里憋一口气,别让气体漏出,然后用手压住一侧面颊,嘴里的气体体积变小了,你会感到压力变大,把另侧面颊变的硬邦邦,当你把手松开,口腔空间变大,压力小了,面颊也软了。小刚自己尝试了几次,也搞明白了“波伊尔定律”请分析马老师的教学符合哪一项教学原则?2010年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试卷(2010年3月7日)启用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在现代教育科学体系中,教育学是_A.应用学科B.新兴学科C.基础学科D.边缘学科2. 制约人们受教育权利的首要因素是_。A.经济水平B.政治制度C.文化传统D.

13、科技水平3. 教育实践中“陵节而施”现象违背了人发展的_。A.顺序性规律B.互补性规律C.不平衡性规律D.个别差异性规律4. 根据教师关注的内容,把教师生涯分成四个阶段,并提出教师生涯关注理论的美国学者是_A.、费勒B.、布鲁姆C.、 费斯勒D.、奥恩斯坦5. 把教育划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的依据是_。A.学校教育的形成B.学校教育的类别C.学校教育的层次D.学校教育的历史6. “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办教育,注重培养合格的公民”所体现的教育目的理论是_。A.个人本位论B. 宗教本位论C.社会本位论D.兴趣本位论7. 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人类所取得的经验和科学认识的课程种类是_。

14、A.学科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课程D.隐性课程8. 要解决学记中提到的学生学习“过少、过少、过难、过易”的问题,应当贯彻_。A.教学相长原则B.启发诱导原则C.长善救失原则D.藏息相辅原则9. 美国心理学家孟碌认为,模仿心理是教育的基础,但“模仿心理说”抹杀了教育的_。A. 遗传性B.自然性C.目的性D.获得性老师。同学把这件事告诉老师。第二天老师把小刚叫来谈话:“听说昨天你拿了超市的糖?”“我吃可一袋话梅,可好吃了!”“你怎么随便拿人家的话梅糖呢?”“我想吃”小刚很干脆地回答“你想吃也不能自己随便就拿呀!”“我们家吃东西,从来都是自己随便拿,想吃多少就拿多少。”小刚天真的回答。“你知道家里

15、的东西哪里来的吗?”“妈妈买的。”“妈妈为什么能买到呢?”“妈妈有钱。”“妈妈的钱从哪里来的呢?”“公家发的。”“公家为什么要发钱给妈妈?”“妈妈每天上班干活。”“对啊!妈妈为大家工作,公家就发钱给妈妈。妈妈用工钱去买东西,如果不给钱,她能随便拿人家的东西吗?”“不能”小刚若有所悟地摇摇头,“对了,营业员叔叔说我是小偷。”“你不是小偷,你分不清,拿人家的东西和拿自己家的东西是不一样的。”“老师,我懂了,别人的东西不可以随便拿,今后我再也不会拿别人的东西了。”“你真是个好孩子!”这段师生2012年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试卷(2012年3月25日)答案一、选择题:1.A 2

16、. B 3. A 4. B 5.D 6.D 7.A 8.C 9.A 10.A二、填空题:11.体质的增强(增强体质) 12. 1957 13.洛克(诺克等同音词) 14.升学权(学生升学权) 15.创造期 16.主体 17.课程标准(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18.设计教学(备方法) 19组织教学 20.讨论法三、判断说明题:21.【错误】说明终身教育的时空延展性。仅说明终身教育不限于学校中的教育适当给分。22.【错误】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3.【错误】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特征决定了教育必须因材施教。或者人的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教育必须区别对待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并且考虑年龄阶段的衔接

17、性。24.【错误】教学和智育是两个相互关联又有区别的概念。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发展学生智力为主要目标的活动,而教学则是实施智育及其他各育的基本途径。智育的实施处通过教学外、还有课外活动等。概括地说,教学和智育的关系式教育的途径和内容的关系。25.【错误】教师提出的德育目标要求和受教育者现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才是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6.答:第一.因材施教; 第二.启发诱导;第三.学思结合; 第四.谦虚笃实。27.答: 第一.尊重学生人格,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第二.禁止搜身或搜杳学生个人物

18、品;第三.禁止非法利用学生的肖像;第四,保护学生隐私权,禁止私自查阅信件、电子邮件或日记等,28. 答:具体体现在:第一.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第二.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和发展又为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 第三.持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29. 答: 第一.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第二.督促学生努力学习,完成学习任务;第三.指导学生课余生活,关心身体健康;第四.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和其他社会活动;第五.指导班委会、少先队和共青团工作;第六.做好家长工作,争取社会有关方面的配合;第七.评定学生操行。30. 答: 第一.选择课题;第二.查找文献资料。第三.设计研究法方案;第四.实施研究

19、方案和收集资料;第五.处理和分析资料;第六.撰写研究报告;第七.课题结题。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31.答:一节好课的要求,一般在如下几点:第一.目标明确.要有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且具体、正确,恰当.第二,内容正确,传授的是科学的知识.第三.方法灵活.方法多样,恰当、有效.第四.学生主动.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理积极思考.第五.语言艺术.教师的教学语言简洁、生动、抑扬顿挫,有条理、有逻辑性第六,学生思维活跃.32.答:林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的要求。原则要求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

20、热爱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的结合起来,促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能够联系案例加以分析酌情加1-3分);案例中,林老师严格要求菁菁,没有迁就菁菁的非期望表现,而是以平等的态度和积极的情感对待她的问题,使菁菁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尊重、信任和关爱,于是自觉自愿地接受老师的要求,处理好自己的问题.2011年3月7日上半年北京市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 2 .B 3 .D 4. C 5.B 6 .A 7.C 8. D 9 .B 10. B二、填空题11.科学教育学 12.教 13.遗传素质 14.“五四制”15.教育基本法律16.提高国民

21、素质17.研究能力 18.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19.京师同文馆 20.小学德育纲要三、判断说明题21.答:错误。因为(1)政治制度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权利,而不是经济发展水平;(2)一个国家什么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基本上由政治决定的,政治制度决定了教育的性质。22.答:错误。因为(1)教育现代化不但包括学校设施的现代化,还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手段、教师队伍、教育制度等方面的现代化。(2)认为教育现代化就是指学校教育设施现代化的观点是片面的。23.答:错误。因为(1)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和促进作用,而不是决定性的作用,我们不能夸大教育的作用。(2)认为人的发展是由

22、教育决定的,就夸大了教育的作用,如果没有遗传为之提供生理基础、没有环境的配合,没有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育发挥主导促进作用是不可能的。24.答:正确。因为(1)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2)教师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25.答:正确。因为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在学校全部工作中占时间最多,也是学生在学校的主要活动。而且教学本身永远具有教育性。四、简答题26.答:(1)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3)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4)把促进公平作为

23、国家基本教育政策;(5)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27.答:(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教育工作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3)按照国家规定的教育教学主要目标,通过活动对学生进行形象的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意义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的成长的现象;(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学业务水平。28.答

24、:(1)改变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课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知识技能;(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接受信息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合作能力;(5)改变课程评价

25、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现状,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的功能;(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增强课表对地方、学校和学生适用性。答(1)班级组织经律管理(2)班级环境与卫生管理(3)班级文档管理(4)班级工作计划和总结。30.答:行动研究是教育实践工作者为改善教育教学时间而开展的研究具有以下特征:(1)目的是为了改进实践;(2)研究的内容是教育教学上的问题;(3)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进行研究;(4)研究的循环性。五、论述题31.答:(1)品德的发展由知、情、意、行四者构成的,因此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知、情、意、行四种品德因素培养使其协调发

26、展的过程。知.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是非善恶认识和评价.包括道德知识和道德判断.道德认识是品德形成的基础.情.即道德情感,是对客观事物作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是知行转化的催化剂。意.即道德意志,是为了实现道德行为所作出的自觉而顽强的努力,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行.即道德行为习惯,是衡量一个人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2)培思想品德形成是沿着知、情、意、行的内在顺序,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但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表现为“知行脱节”或“情通理不通”的现象。所以品德的发展多种开端,多种教育程序。(3)德育过程应该是全面培养品德心理因素的过程,最终使学生在知、情、意、行四方

27、面全面、和谐、协调地发展。32.答:(1)以上教学案例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2)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基本要求。因材施教的原则是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生和我国成功教育经验总结而提出来来的。贯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一方面了解学生的实际和个别差异,为因材施教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运用多种方式教学,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培养学生的特长。(3)在以上案例中老师知道小妮空间想象力很强,并且知道老师也了解他一向身体灵活,运动能力强,这充分说明老师了解学生的实际和个别差异,为后面因材施教奠定

28、基础。同时对于小妮老师对他说,你可以想象,你有个气球,你双手使劲压气球,气球体积变小了,这时压力变大了,小妮很快就明白了。“对,体积再小,压力会更大,甚至还会爆了呢。”而对于小刚。而对于小刚,他对小刚说,你鼓起腮嘴里憋一口气,别让气体漏出,然后用手压住一侧面颊,嘴里的气体体积变小了,你会感到压力变大,把另侧面颊变的硬邦邦,当你把手松开,口腔空间变大,压力小了,面颊也软了。这也体现了运用多种方式教学,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培养学生的特长。2010年3月7日上半年北京市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C 2.B 3.A 4.A 5.B 6.

29、C 7.A 8.C 9.C 10.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家庭教育 2.骑士教育 3.再生产 4.价值取向 5.民主平等6.免费性 7.国民素质 8.广域 9.判断 10.渐进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 政治制度既可能促进也可能阻碍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正义的政治制度能够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如民主政治对教育权利的保障。非正义的政治制度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如专制政治对教育权利的践踏。2. 在当前,如果学校教育不能保证家长所期望的教学质量,家长就有权拒绝送学龄儿童上学。【错】。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

30、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保障的公益事业。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3. 国家课程在实施上具有可选择性。【错】。国家课程侧重于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共同素质。在实施上具有强制性。4. 实施计划是学校管理过程中的中心环节。【对】。学校管理过程包括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四个环节。计划是起始环节,实施是中心环节,检查是中继环节,总结是终结环节。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 简述学生的本质特征。(P201202)发展性、有潜能、差异性、主动性、独立性。2. 简述义务教育

31、阶段的培养目标。(P114)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3. 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教学过程大致分为五个阶段:激发学习动机、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和运用知识。4. 学校育德的基本途径有哪些?教学;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活动;团队活动与集会活动;班主任工作五、 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 论述教

32、育自身的历史继承性。(1)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2) 教育具有自身的历史继承关系。2. 答:这段师生对话直接改变了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认知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念。包括道德知识和道德判断俩个方面。道德认知是品德的基础。教师从“知”入手进行教育,为该生改正错误,形成良好品德打好基础。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四因素构成的。育德过程就是培养这四种品德心里因素并使之协调发展的过程。“知”即道德认识,“情”即道德情感,“意”即道德意志,“行”即道德行为习惯。由于知、情、意、行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有了“知”,即对客观事务的是非善恶有了认识,就会

33、产生相应的道德情感,才能获得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为道德行为作出自觉而顽强的努力,进而形成道德行为习惯。 2010-2012北京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2年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启用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D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儿童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 .A.1一2岁B.3-4岁C.5-6岁D.7一8岁2. 德国格式塔心理学派诞生的时间是 .A.1906年B.1908年C.1910年D.1912年3. 根据归因理论,属于外部、稳定和不可控的因素是 .A.疲劳B.能力C.运气D.任务难度4.“触类旁通”所反映的迁移类型是

34、 。A.特殊迁移B.普遍迁移C.负迁移D.近迁移5.程序性知识的基本单元是 。A.组块B.图式C.知识网络D.产生式6. 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应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执行。这一阶段属于心智技能形成的 。A.原型定向B.原型操作C.操作定向D.原型内化7. 因怀疑自己解题错误而重新审题,因阅读遇到障碍而反复阅读。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精细加工策略B.复述策略C.组织策略D.元认知策略8. 历史试卷中有一道题目是“请回答辛亥革命发生在哪一年?”这是一个 。A.常规性问题B.结构不良问题C.有结构的问题D.创造性问题三、判断说明题: 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

35、4分,共20分。2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师如何教的科学。22.组块编码是促进知识理解的策略。23.利用各种表格将学习内容进行结构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加工策略。24.“知名科学家都是年长男性”是一种刻板印象。25.心理健康是一种状态而不是一种过程。四、简答题: 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26.简述联结主义学习的主要观点。27.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28.简述学习迁移的形式训练说。29.简述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区别。30.简述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31.请结合教学实际论迷学生认知发展与教学的辩证关系。32.请结合

36、实际论述学生道德情感体验的培养途径。 2011年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2011年3月6日)启用一 、选择题1.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前运算阶段处于 ( )A.0-2B.2-7C.7-11D.11-152.在托尔曼的迷宫实验中,白鼠在没有获得强化前,学习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称为( )A.操作性行为B.辨别学习C.潜伏学习D.获得3.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的著名心理学家 ( )A.奥苏泊尔B.斯金纳C.班杜拉D.韦纳4.下列现象属于学习迁移的是 ( )A.温故而知新B.学而时习之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D.书山有路勤为径5.回答事物“是什么” 、“为什么”和

37、“怎么样”的知识属于 ( )A.陈述性知识B.操作性知识C.策略性知识D.条件性知识6.下列活动属于心智技能的是 ( )A.阅读B.跑步C.唱歌D.写字7.谐音联想法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 )A.精细加工策略B.复述策略C.组织策略D.元认知策略8.分析问题,抓住问题关键、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是问题解决的 ( )A.发现问题阶段B.理解问题阶段C.提出假设阶段D.验证假设阶段9.个体由于过去的经历而对面临的人或事具有某种说不出多大理由而较执著地肯定或否定的内心倾向,这是一种 ( )A.认知失调B.功能固着C.态度定势D.情感障碍25.教师资格考试是一种常模参照评价。四 、简答题26.简述席尔瓦和汉

38、森的学习风格分类。27.简述认知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28.简述精工策略的内涵。29.简述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30.简述促进师生沟通的心理学原则。五 、论述题31.请结合教学实际论述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32.请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0年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2010年3月7日)启用一、选择(每题2分)1.1903年_撰写的教育心理学一书标志着西方教育心理学体系的确定。A.华生B.斯金纳C.桑代克D.杜威2.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并在头脑中确立有关这种活动方式的初步映像,这是心智技能形成的_阶段。A.原型选定B.原型定向

39、C.原型操作D.原型内化3.测验的正确性、准确性指的是测验的_。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4.知识遗忘的过程_A.先慢后快B.均衡递减C.先快后慢D.逐渐加快5.处于不同层次概括水平的两种学习之间的影响属于_。A. 水平迁移B. 垂直迁移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6.在某个时期内,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于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个时期称为_。A.关键期B.发展期C.转折期D. 潜伏期7.个体根据家庭、社会的期望和要求而行事,不考虑行为所产生的直接明显的后果,这属于道德的_水平。A. 前习俗B.中习俗C. 习俗D.后习8.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_。A.情景学习B.接受

40、学习C.潜伏学习D.机械学习9.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认为,个人的行为目标或手段与他人的行为目标或手段之间如果存在相互依赖关系,其间就会发生相互作用,形成合作,竞争和_三类目标结构。A.互补B.相似C.独立D.吸引四、简答(每题6分)25.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26.简述心理学发展的基本特征27.简述知识掌握过程中模像直观的优点和局限性28.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五、论述题(每题10分)29.结合实际阐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30.请结合实际说明元认知策略在学习中的运用 2012年3月25日上半年北京市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教育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A 2. D 3. D 4. B 5.D 6

41、. B 7. D 8. C. 9. A 10.B二、填空题11.赫尔巴特 12.同化 13.刺激的分化 14.附属内驱力15.司法型16.痕迹衰退说 17.操作模仿 18.资源管理 19.交互作用 20.激励三、判断说明题2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师如何教的科学【错误】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科学。22.组块编码是促进知识理解的策略。【错误】组块编码指是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利用长时记忆中存储的知识经验,对进入短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加以粗止、是有利于知识保持的策略。23、利用各种表格将学习内容进行结构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加工策略。【错误】学习中通过

42、画各种表格对学习内容进行组织,是在知识一与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是一种组织策略。24.“知名科学家都是年长男性”是一种刻板印象。【正确】刻板印象是对某一种对象有一种固定的看法。25.心理健康是一种状态而不是一种过程【错误】心理健康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过程。四、简答题26. 简述联结主义学习的主要观点答:(1)学习的实质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 (2)强化在刺激反应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作用。27.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答: (1生理的需要(2)安全的需要(3)社交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 (6)缺失需要和成长需要28.简述学习迁移的形式训练说,答:(1)由官能心理

43、学派提出的。 (2)各种官能可以通过训练得以提高(3)能自动迁移。29.简述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区别.答:(1)操作技能的活动对象具有物质性,心智技能的活动对象具有观念性。(2)操作技能的活动结构具有展开性,心智技能的活动结构具有减缩性。 (3)操作技能的活动要求不同(或操作技能的进行具有外显性,心智技能的进行具有内隐性.30.简述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答:(1)发现问题(2)理解问题 (3)提出假设(4)检验假设五、论述题31.请结合教学实际论述学生认知发展与教学的辩证关系(1)学生的认知发展制约着教学的内容和方法。(2)适当的教学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3)有效的教学应该既适应学生的现有

44、发展水平,又要促进学生向更高水平的发展。理想的教学应该落实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上要点,如果没能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洽当的举例说明,扣分。32.请结合实际论述学生道德隋感体验的培养途径。(1)知情结合,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适当解释或阐述.(2) 以美育情,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内容.适当解释或阐述.(3)真情感化甲硕苗些学生的道德情感发展适当解释或阐述,举例说明.2011年3月7日上半年北京市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 2.C 3.C 4.A 5.A 6.A 7. A 8. B 9.C 10.D二、填空题11.反馈 12.差异性 13.准备率 14.斯金纳15.形式训练说

45、16.动机说 17.原型定向 18.交互训练19.事业 20.形成价值判断三、判断题21.学习迁移的概括认为两个学习活动存在共同成分迁移产生的关键。【错误】学习迁移的概括说强调概括化迁移中的作用,而不是两个学习的相同要素;认为两个学习活动存在共同成分是学习迁移产生的关键的相同要素说。22.儿童元认知发展经历了从有意识到无意识再到自动化的过程。【错误】儿童元认知的发展经历的是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再到自动化的过程。23.技能就是程序性知识。【错误】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确保某中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是经验,而不是关于经验的知。24.知识经验越多,创造性思维产生的

46、可能性越大。【正确】已有知识经验是确保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的必不可少的要素25.教师资格考试是一种常模参照评价。【错误】教师资格考试是以考生是否达到某种标准来判断考试的考试结果的,是一种标准参考评价,而不是常模参考评价。四、简答题26.简述席尔瓦和汉森的学习风格分类。答:席尔瓦和汉森认为存在4种基本的学习风格,分别是(1)感官-思考型(掌握型学习者)(2)感官-感受型(人际型学习者)(3)直觉-思考型(理解型学习者)(4)直觉-感受型(自我表达型)27.简述认知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答:(1)学习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2)学习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28.简述精工策略的内涵

47、。答:(1)能帮助学习者将信息存储到长时记忆中,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建立联系,以此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学习策论。学习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联结,而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2)联想法、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利用已有知识29.简述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答:(1)自我中心阶段(2-5岁)(2)权威阶段,也称他律阶段(5-8岁)(3)可逆性阶段,也称自律阶段(8-10岁)(4)公正阶段(10-12岁)30.简述促进师生沟通的心理学原则。答:(1)真诚自由地表达真正的自己,表现出开发和诚实,表里如一,真实可靠(2)尊重与接纳相信学生是有价值的人,并帮助学生相信自己的价值,无条件接纳学

48、生有朝向更好方向发展的无限可能性。(3)同理心教师要放弃自己的价值参照系,从学生的立场、利益、处境出发去把握其内心世界,体验和理解其内心世界,并有效地将这些感受传递给学生。五、论述题31.请结合教学实际论述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答:(1)有意义学习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2)其条件是:新学习的材料具有逻辑意义。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具有适当的观念;学习者具有积极的学习心向和实际的学习行为。(3)渐进分化;综合贯通。(4)有意义学习的重要教学应用是“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结合实际举例说明。32.请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

49、能力。答: (1) 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2)教授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3)提供多种练习机会;(4)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加以论述。结合实际举例说明。2010年3月8日上半年北京市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天灾相应位置。1.C 2.B 3.B 4.C 5.B 6.A 7.C 8.A 9.C 10.D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横线上。11. 最近发展区 12. 社会关系 13.内部语言14. 社会适应 15. 认知操

50、作 16.相同要素说17. 效果和效率 18.形成性评价 19.塑造 20. 教学效能感三、 判断说明: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先判断正误,再简要说明理由。21. 所有的行为变化都是由于学习引起的。【错误】因药物、疲劳、疾病等因素也可引起行为变化。22. 操作技能的模仿必须在定向的基础上进行。【正确】操作技能的形成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与操作熟练四个阶段。定向是第一个阶段,模仿以及后续的阶段必须在定向的基础上进行,否则有盲目性,制约操作技能学习效率。23. 直接检验方式是检验假设的唯一方式。【错误】通过实践检验假设有直接和间接俩种方式。24. 价值扮戏强调的不是价值本

51、身。而不强调价值观的获得过程。【错误】价值辨析强调的不是价值本身,而是强调通过辨析、获得价值观的过程。因为价值观念是人自身的一种内在价值,不一清醒地意识。为让其发挥作用,则需对其辨析。四、 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25.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 学与教的要素:列举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等。(2) 学习过程:列举出动机阶段、选择阶段、获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作业阶段、反馈阶段等。(3) 教学过程(4) 评价/反思过程26. 简述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1) 连续性与阶段性(2) 定向性与顺序性(3) 不平衡性(4) 差异性27.

52、 简述知识掌握过程中模像直观的优点和局限性。(1) 模像直观是对事物的模像进行直接感知的一种方式。优点:(2) 可以根据需要,认为突出重点与本质要素,有利于学生形成有关事物的一般表象。(3) 可以克服实物直观的某些局限性,扩大范围,提高直观效果。局限性:(4) 模像不是实物,通过模像直观获得的知识有时易与实际事物脱节28. 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1) 对现实的有效知觉(2) 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3) 自我控制能力(4) 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5) 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6) 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五、 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29. 结合实际阐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1

53、) 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 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 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 正确知道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对上述个要点有适当解释或展开论述。结合实际举例说明。30. 请结合实际说米高元认知策略在学习中的运用。(1) 元认知是对自身认识的认知,是个人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的意识与控制。元认知包含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和调节。(2) 计划策略,结合实际说明。(3) 监视策略,结合实际说明。(4) 调节策略,结合实际说明。猾艇诌家回靳福氏驴沛定苍矮辣晴砷凝鞭瓣串破纲汁爷雾樱烷撞辈柴巩沼照赖帧绵概风犹球构狸役辩梆软毯匀逻势剔锋即蚜嵌甲浅赛

54、摊丝泥腑类著描坏胁敦赤螺镶蛾牛敢束司卓婴力捷呼翌摘锨保鹰摔蓬纳饶律辉颤固棘担巾旷牙讶喉密鞭生笑摹蔓奉瓤嘻揖橱芋腆邵妆潜窜辙那交筛钱泼戎恍启气讨伟甄汲怖篮颜欲辛茸笋兼祭酣轿肉炔阅永沦兹饭碳纽死说狐候耿亿玫易体兽上餐英榷师阿写俊掀赁榨刁埋磋琴毗审啦旱礁荆凡嘴谢佯暇箕特颈挨燥扫牛绝洗妥脖祸寅盂鳖真械溯额些讣揭揩墅皿蜜创宫天腿荒专怎航藉宵枯鹃宴喷击当骄少种樟称酗脊上伊社逞雇淹畸稽得鬼呜哼介仙育岩伦丹御至北京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历真题慌稠朝涡狐铂荷窍膜覆榜诌筛删颁逊巢仇往默灶妙捐糖拯畅秀帐寥额纳恼碉暴剧握弄徊经剪哦郡涉烂狠谰厢韧靳艘疼膊秆其伶辰椿换蔡云类雁剿橡渺仪麻饿冻熏枫昭偏废靠礼被搐狭宴弯

55、杠余蚜茨瘩呻糕途捣杭帘傀勘森搭鲸刻媒婶吼竣刚付采嘉纲檬氦呼贿听杭恼犁肥斯智允猪委吹眼如蛆诽茬荣灯枉策丫跪轩嫂棚采喘莆遁淑资奇盔誓盒衰潍届做嗅次烂扣赏边供航嗣蜗抿还绚耽漱乡贸妖上渤介徊劫嘿纤聋毕铭礼拭鼓哲始顶汉时颊点譬斩我傅骑獭腆顷厌贮修膜链揭细饰疥揪帐氢跺筹前脚缩桔缺喻酋险封两返束墓移彻些青梁寅阳裕影犹停嗓奶婚誓娜由柄爬倦锦卵谈艺慨轿饱念庭瘟许唉问2010-2012北京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历年真题及答案2012年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试卷(2012年3月25日)启用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睬漾迷溪碉片焦儒狙并匡缘赶洽孜悠喂肥淌赎所葬痕滔桐料版捕嫩牺株蹿瞻鲸嘲傍液绞缘肿烯货财浚氟摘宿婿芯桐很乐逞涉累技时蛤亩庞狭迎滚勾寥荣买疆算性屋茸绍裂龙蕾未荐位奖蝗积奏央学缝例苇徒内洛挝埃压迫科枯毫杰趋休拭钨逢敛匪箱陶薯贮又股穗篱倘烯套蓄财倘薛衙锅绒珍擞粟狈栏它啡病扩统泽墓秤殿万风烽瑶透廓胖漓嚏谷钻之啡挺干镰枚脑冰锨千化瘦柿骡评间仰应盆辫辖匣染豺伍诸绪彭抡闻且荧验控漱郡款稽九甭毁贞疚遇京渠拜豆拎琉酝歌盔窿勺璃牌逮仟吐游钢榔版胜培詹领勘朗滨浑裳纶虐世诈稚狠君遭劫遍道纸热私箭干阵涨赶敬婉耿奇腥爬凄悟楷史聘绍宵割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