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怪孩子跟你找茬

上传人:jkl****17 文档编号:43327198 上传时间:2021-12-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别再怪孩子跟你找茬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别再怪孩子跟你找茬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别再怪孩子跟你找茬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别再怪孩子跟你找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别再怪孩子跟你找茬(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别再怪孩子跟你找茬我们通常只觉察到孩子找茬带来的困扰,却很少看到孩子找茬背后的积极意义。实际上,孩子每一个“负面”行为的背后,都隐藏着积极的心理动因。他们的很多“负面”行为都像水面上突然生起的小漩涡,看似微不足道,底下往往波涛汹涌,积蓄的都是成长的动力。只是我们常常被表象所迷惑,仅仅聚焦在孩子这个阶段性的行为本身,却忽略了掩盖在这个行为背后的强大动力。如果我们更多地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多探究他行为背后的秘密,就可以换一个视角来看待孩子的行为,看到更多积极的意义,自然就会少一分焦虑与沉重,多一份轻松与享受。而孩子也因此变得更轻松,更快乐。育儿自然也就变成一个令人享受的过程。孩子找茬的行为通常

2、都不被接受。看到孩子找茬,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压制。压制的结果是,孩子负面情绪不断堆积,堆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对抗,对抗一升级,我们控制不了局面,就会产生挫败情绪,只好进一步加大压制的力度,结果就会引发孩子更强烈的对抗。于是,当对抗超出我们的耐受力时,我们就会失控,情急之下采取不理智的方式处理问题,事后追悔莫及。如果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就会明白,他之所以找茬,一定有他的原因。归纳起来,孩子找茬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在别处积攒了负面情绪,没有机会将负面情绪释放出去,转而在亲近的人面前寻找机会释放。*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产生了愤怒或失落的情绪,以找茬的形式发泄,或者提醒爸爸妈妈关注。*经验告诉

3、他,只要持续找茬,爸爸妈妈没有了别的招数,为了息事宁人就会放弃原则,给他带来期待的“好处”。*自我意识萌芽,凡事都想自己做主,不想被人控制。当孩子还很小的时候,他们发泄情绪惟一的方式是哭闹。只有当孩子心智发育到一定阶段,他才明白,找茬是处理负面情绪更有效的方式,不仅可以吸引关注,还可以创造机会把压力释放出去。从这个角度看,学会了找茬,也是孩子试图以更有效的方式处理负面情绪,向爸爸妈妈寻求帮助的一种有益尝试。如果我们能够全然地接纳孩子的这个行为,耐心地倾听他,允许他发脾气,允许他大哭大闹,平静而温和地面对他,就会发现,与我们严厉地“管教”他,跟他冲突比,他更容易平静下来,也更容易从我们温和的态度

4、中得到安抚,学到更好的处理情绪的方法。当然,倾听孩子,允许他发脾气,允许他大哭大闹,保持平静温和地面对他,不等于我们要放弃原则。相反,该坚持的原则,我们还是要温和地坚持。有的爸爸妈妈可能会怀疑,如果在孩子找茬的时候,去倾听他,允许他发脾气,允许他大哭大闹,平静温和地面对他,会不会助长他这种“坏脾气”呢?当然不会。一个情绪被接纳的孩子,他更容易感受到爱与安全感,也能更快地平静下来。除非我们的接纳并非发自内心,在貌似“接纳”他的同时,我们内心深处压抑了很多的负面情绪,那么,孩子就可以敏锐地察觉到我们缺乏诚意,他的闹腾才会升级。这种方式管不管用,关键取决于我们的接纳是真是假。孩子找茬还有一个典型的特

5、点只针对最亲近的人。对不太亲近的人,他一般不会采用这种方式。这也是孩子心智发育再上一个台阶的反映。他很清楚界限,知道在哪些人面前可以找茬,在哪些人面前不可以找茬。他也很清楚谁有什么样的尺度,因此,找茬的时候,他会把握一个相应的尺度,适可而止。即便他偶尔会试探你的底线,但那仅仅是试探。试探过了,他还会将自己的行为限定在对方可接受的尺度范围内。最亲近的人,一定是让孩子可以无所顾忌的那个人。如果这个人能无条件地给予孩子支持,他就可以给孩子喂养更多的正面能量,协助孩子健康地成长。炜炜的玩具被抢走了,他很生气。这个3岁的小家伙不去追回自己的玩具,相反,他立刻冲向妈妈,举起小拳头,一边哭,一边使劲地捶向妈

6、妈。因为愤怒,炜炜的小身子绷得紧紧的。妈妈温和地将炜炜搂进怀里,开始跟他共情:“你的玩具被抢走了,你很生气。”听到妈妈这句话,炜炜的小拳头放了下来,因愤怒变得僵硬的小身子也放松了。他委屈地靠在妈妈怀里,大声地哭了起来。妈妈紧紧地搂着炜炜,一只手轻轻地抚摸着他的后背。过了一会儿,炜炜的哭闹声逐渐减弱,最终平息下来。他在妈妈的怀里趴了一会儿,随即抬起小脑袋,看着对面的沙池,开心地笑了:“妈妈,我想玩沙子。”炜炜很清楚 ,抢他玩具的孩子,他对抗不了,他的负面情绪无处可去,于是,向妈妈发泄情绪就成了最安全的方式。妈妈全然接纳了他的情绪,没有因为他打自己而勃然大怒,炜炜才能更快地平静下来。相反,如果炜炜

7、的小拳头捶向妈妈,妈妈的第一反应是:“这还了得,居然把怒火烧到我头上了。可不能惯他这毛病。”随后,妈妈再迫不及待地管教一下炜炜。可想而知,妈妈这样处理的结果一定是,炜炜既压抑了自己的愤怒情绪,同时也吸纳了妈妈的愤怒情绪,他小小的心灵就会积攒更多的愤怒,他所受的伤不是更深切吗?当然,打妈妈不是一个恰当的发泄情绪的方式,但是,对于这么小的孩子来说,他能有这样的反应,是很正常的。我们无需当时去跟他对抗,可以事后跟他聊聊,让他明白,若下次再有情绪,可以哭,可以到妈妈这里寻求安慰,但是打妈妈,妈妈会痛。孩子的心比我们想象的要柔软,不要担心他听不懂。只要我们用心去跟孩子交流,孩子什么都明白。当孩子为了表达

8、自我意识而找茬,不愿意听从我们的时候,那不过是他尝试自我控制环境的一种需求,并非他真的不愿意听从我们。只要我们温和地坚持,在他认为合适的时机,他会放弃试探,欣然接受我们的意见。阿宝就是这样来表达自己的需求的。妈妈要阿宝去洗澡。阿宝坚定地回答“不”。妈妈坚持。于是,阿宝开始找茬:“我不喜欢我的洗发液。”妈妈:“是吗?你不喜欢你的洗发液呀?那我们用香皂吧!”阿宝:“我也不喜欢我的香皂。”妈妈:“那我们也不用香皂,就用清水吧。”阿宝找了许多的理由来逃避洗漱,但是妈妈自始至终都不带情绪与他交流,既不否定他,也始终都在坚持要洗澡的要求。阿宝从妈妈的态度里感觉到了尊重与坚持,来来去去几轮之后,可以明显地看出,阿宝将抗拒转化成了游戏。见时机已到,妈妈建议阿宝带着小海豚一起去洗澡。对抗够了的阿宝欣然从命。当然,洗澡的时候,他仍然用了洗发液、香皂,并没有任何的抗拒,相反,他对洗发液和香皂生出的泡泡倾注了足够的热情。这就是孩子,他抗拒的不是洗澡这件事,他只不过想以他的方式向我们传递一个信息:我要自己做出决定,不想被他人控制。只要我们多一点点耐心,多花一两分钟等待孩子,他就不会跟我们对抗了。当孩子学到更好的处理情绪的模式之后,他找茬的行为就会越来越少,直至逐渐消失。面对孩子的找茬行为,只要我们用对了方法,一切都在控制中。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