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三语文江苏一轮课案训练:专题三 考点三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含答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3308297 上传时间:2021-12-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精品】高三语文江苏一轮课案训练:专题三 考点三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品】高三语文江苏一轮课案训练:专题三 考点三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品】高三语文江苏一轮课案训练:专题三 考点三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精品】高三语文江苏一轮课案训练:专题三 考点三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三语文江苏一轮课案训练:专题三 考点三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品资料精品资料精品资料精品资料专题三 考点三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1.(2014吉林复习质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江晴清郑燮雾裹山疑失,雷鸣雨未休。夕阳开一半,吐出望江楼。【注】 郑燮:号板桥,清代书画家,文学家。这首诗在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赏析。 解析:解答此题时,要注意“整体上”这一要求,而不是抓住只言片语。答案:对比(或借景抒情)。前两句描绘出雾裹江上峰峦、雷隐隐雨茫茫的昏暗沉闷之景;后两句描绘出江雨初停、夕阳半露、楼出江上的豁然开朗之景。晴和雨两种情景构成对比,(或雨给人的低沉和晴给人的畅快心情也形成对比),表现出一种变化的自然美,表达了诗人厌弃阴暗、向往光明的情

2、绪。2.(2014陕西第二次质检)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问题。春日秦观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春日陈与义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这两首诗在写法上各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解析:解答此题时,要分别找出两首诗运用的不同的表达技巧,并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秦观的春日,运思绵密,描摹传神。诗人捕捉到春雨“万丝”的特征,聚焦于庭院一角,描绘出一幅春雨过后晴春晓日的精巧画面,通过对偶、拟人手法衬托庭院的华丽,描绘了芍药和蔷薇百媚千娇的情态。诗歌缘情写景,曲折隐晦地体现了诗人因宦途艰险而形成的多愁善感的性格。陈与义的春日,

3、写春则明显地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诗人只抓住最能代表春天特点的景物加以点染。然后,由写景转入抒情:春意浓、诗兴旺。将更多的春意留给读者自己去看、去想、去揣摩。3.(2014长沙二模)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甲)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乙)从军北征李益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注】 梅花何处落:梅花落为古曲名,此处“梅花落”三字拆用。行路难:笛曲,声情哀怨,内容兼及“离别伤悲之意”。请简析这两首诗在三、四句的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时,注意“

4、写法”这一限制,从表现手法的角度作答。答案:第一首诗运用虚写(想象或联想)的手法,从笛曲梅花落生发想象,描绘出风送梅花,一夜之间落满关山的优美画面,并借征夫听曲想象故乡梅花飘落的情景,含蓄地表达思乡之情。第二首诗运用细节(动作)描写的方法,描绘北征途中,三十万征人听到笛曲后一齐回首望月的细节,含蓄地表现征人普遍的思乡之情。4.(2014湖南衡阳毕业联考)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临江仙朱敦儒直自凤凰城破后,擘钗破镜分飞。天涯海角信音稀。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今春还听杜鹃啼。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注】 此词约作于靖康之变后十四年。凤凰城:汉唐长安的美称。擘

5、钗:语出白居易长恨歌:“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钗为古代妇女头饰,常充当定情信物,又或在分离时各执一半,以为将来复合之凭证,谓之擘钗。本词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试举出其中两种进行赏析。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可以从修辞的角度,也可以从表现手法的角度,选出手法,并分析表达效果。答案:借喻。以“凤凰城破”喻指靖康之变,北宋灭亡。用典。借用“擘钗破镜”两个典故来说明一家人在国亡后的离散。衬托。借杜鹃啼声之悲来衬托主人公心中之悲。以小见大。本词表面是写国破后一个家庭的悲剧,实际写出了一个民族的悲剧,国家的悲剧。 (答出别的手法,只要合理亦可)5.(2014

6、山东青岛统一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游庐山宿栖贤寺王安国古屋萧萧卧不周,弊裘起坐兴绸缪。千山月午乾坤昼,一壑泉鸣风雨秋。迹入尘中惭有累,心期物外欲何求!明朝松路须惆怅,忍更无诗向此留。第二联是运用什么手法来写庐山夜色的?这样写具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时,抓住上句的“月色”和下句的“流水”,就可看出动静结合的手法。答案:动静结合的手法(或“以动衬静”)。上句描写了山中月色的皎洁,下句写山间的流水潺潺,动静结合,勾勒了一个明净、幽寂、清寒的世界,为第三联表达内心的情感营造了氛围。6.(2014苏北四市质量抽测)阅读下面的诗

7、歌,然后回答问题。淇上送赵仙舟王维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本诗在表达离别之情时使用了哪些手法?试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时,注意题干中的限制是表达离别之情,这也是提示从抒情方式的角度来作答。答案:借景抒情,借荒城、寒天、净山、暮日、长河等凄清景象,传达了作者感伤之情;直抒胸臆,颔联直接点出“伤”“离”“愁”的情感;细节描写(动作描写)以伫立河边的细节,表现作者对友人的不舍。7.(2014济南外国语学校第一次质检)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采桑子晏殊时光只解催人老,不

8、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这首词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具体分析。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题干是“哪些表现手法”,显然不是一种。解答此题时,抒情方式、修辞手法都可以考虑。答案:运用借景抒情手法。作者在词中借哀景抒发悲情,骤急的西风、惨白的淡月、高楼的雁叫都渲染了一种伤离别、苦相思的悲情。运用衬托手法。以时光的“只解”“不信”衬托人的敏感多情,以雁归衬托人未归。8.(2013浙江金华十校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问题。系裙腰张先惜霜蟾照夜云天。朦胧影、画勾阑。人情纵似长情月,算一年年。又能得、几番圆。欲寄西江题叶字,流不到、五亭前。东池始有荷新绿,尚小如钱。问何日藕,几时莲。下阕主要采用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感情?请作简要说明。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时,不要误为抒情方式的考查。细读诗歌,会读出双关的修辞手法的。答案:运用了双关手法。末句“问何日藕,几时莲”,“藕”谐音双关为“偶”,“莲”谐音双关为“怜”。该句表面写不知荷花何日生藕,何日产莲,实际写不知何时能与心上人团圆,得到心上人的爱怜。精品资料精品资料精品资料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