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同步训练:必修1第1章地球与地图含详解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3274597 上传时间:2021-11-3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9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新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同步训练:必修1第1章地球与地图含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最新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同步训练:必修1第1章地球与地图含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最新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同步训练:必修1第1章地球与地图含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同步训练:必修1第1章地球与地图含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同步训练:必修1第1章地球与地图含详解(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最新地理精品教学资料 2019.4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1课地球与地球仪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14题。1.若某人从M点出发,依次向正东、正南、正西和正北方向分别前进200千米,则其最终位置()A回到M点 B在M点正东方C在M点正西方 D在M点东南方2.M、N两点的实际距离约是()A4444千米 B3333千米C2222千米 D1823千米3.若一架飞机从M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N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A一直向东 B先东北再东南C一直向西 D先东南再东北4.与M点关于地心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60°N,80°E) B(60°S,100°E

2、)C(30°S,100°E) D(60°S,80°W)读下列四幅图,回答56题。5.图中四地位于北京(116°E,40°N)东南方向的是()A BC D6.四幅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经纬网方格,面积最大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7.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是(15°S,15°W),所属的半球是南半球 、 东半球;B点与A点的距离约为1110千米,B点所属的纬度地带是低纬度。(2)图中C点的地理坐标是(60°S,170°E),所属的半球是南半球、西半球,C点和D点之间的距

3、离约为275千米(或277.5千米)。(3)图中F点的地理坐标是(70°N,180°),所属的半球是北半球、西半球,所属的纬度地带是高纬度,F点在E点的西北方向。(4)图中A点在C点的东北方向,E点在C点的东北方向。读经纬网图,回答89题。8.设A、C两地和A、B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分别为S1和S2,则()AS10.5S2 BS1S2CS11.5S2 DS12S29.若A、C两地同时位于晨昏线上,则一年中这种情形会出现()A1次 B2次C3次 D4次 10.下图中A、B是晨昏线ACB与纬线ADB的交点,经线OA与OB夹角为90°。若图示为北半球,扇形是昨天的范围,则

4、北京时间为()A2时 B8时 C14时 D20时 11.下图中a为北极圈,b为晨昏线,P点位于晨昏线的中点。M、N为晨昏线与北极圈的交点,且M、N两点的经度差为90°。当一架飞机沿最短航线由M地飞往N地时,飞机的飞行路线及方向是()A从M沿弧a到N,由东向西B从M沿弧a到N,由西向东 C从M经P到N,先西北,后西南D从M经P到N,先东北,后东南 12.读下图,图中各点最可能表示世界()A主要能源矿产产地 B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C自然和文化遗产地 D近10年7级以上地震震中 13.不考虑海陆、地形、冰雪等条件影响,有人从极点附近(含极点)某地出发,依次向正北走5千米,正东走35千米,正南

5、走5千米,正好回到原地,从极地上空看向东走时的轨迹可能是_。第2课地图读图,完成12题。1.有关图甲、图乙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比例尺比图乙大B图甲区域在图乙的东北方C图甲在寒带D图乙在温带2.图甲岛屿南北距离大约是()A290千米 B190千米C400千米 D600千米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34题。3.图中M处地形的海拔最高点与甲城镇的相对高度以及M处最适宜开展的运动项目可能为()A508米跳水运动 B264米飞行运动C198米滑雪运动 D369米攀岩运动4.若在A处建火情瞭望台,不能观测到的地点是()A图中两城镇 B隧道口F处C陡崖的崖顶 D山坡D处下图是某区域地图,读图完

6、成56题。5.图示河段的流向是()A由南向北 B由东向西C由西南向东北 D由东南向西北6.若测得a、b两点的图上水平距离为2.5厘米,判断a、b两点间山坡的土地利用方式应为 (tan15°0.268,tan25°0.466,tan35°0.700)()坡度0°15°15°25°25°35°>35°土地利用方式农田梯田、经济林地林、牧用地封山育林区A.农田 B梯田、经济林地C林、牧用地 D封山育林区7.读等高线地形图(比例尺为1100 000,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1)拟在A、B、C、

7、D四处建设水坝,最佳位置是_,理由是_。(2)支流C与支流D相比,流速较大的是C。(3)拟在甲村和乙村之间修建一条公路,a、b、c、d四条备选线路中,合理的线路是b。说明其理由。(4)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画出甲村和乙村之间沿c线路的地形剖面图。(水平比例尺与原图一致)(5)把下面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称填在相应的横线上。E山脊,F鞍部,G盆地,I陡崖。右图中ac、bd为两条经线,它们与两条纬线共同组成一个正方形,读图,回答89题。8.若ac、bd两条经线的度数分别为100°E、90°W,则c点位于b点的()A西南方向 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 D东北方向9.如ac、bd两条经线的度数分别

8、为100°E、150°E,则ab、bd、cd、ac四条线段所取比例尺的大小关系为()Aab<cdbdac Babcd<bdacCbdac>ab<cd Dab>cd>bdac读图,回答1011题。 10.假设该图为等高线地形图,L为河流,则图中箭头正确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是()A BC D 11.假设图中曲线为等高线,L为河流,且图中等高距为200m,则图中a和b的数值可能是()A1 100、1 250 B1 100、1 350C1 500、1 250 D1 500、1 350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关于图中区

9、域地形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地势东高西低 B地势北高南低C地形主要为低山丘陵 D地形以平原为主 13.图中山脉的大致走向是()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C东北西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14.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及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构成示意图。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右上图为甲区域局部放大图,请在图中画出河流及其主要支流。(2)该地区拟在图示M、N两地中选建取水口为沿海城市供水,哪个地点合适?简述其理由。(3)简述该地区土地资源利用构成对环境的潜在影响。(4)该地区拟将湖泊北部山坡分成三类,分别实行封山育林、种植经济林和适度规模的农业种植。试对该土地利用方案进行合理划分并加以简要说明

10、。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所示地区属于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当冷空气缓慢进入并滞留于图中某些地区时,使气温下降致使水汽过饱和会产生浓雾,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1)甲、乙两路段多发浓雾,试说明其原因;两路段中哪一段受浓雾影响频次更多,时间更长,为什么?(2)随着人口的增加,丙村要扩建居民点。若只考虑沿着山前公路扩建,试比较说明在丙村东北方向和南偏西方向建设民居条件的差异。第3课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有一公路沿河兴建。据图回答12题。1.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图中河流的大致流向是()A西北流向东南 B东南流向西北C东北流向西南 D西南流向东北2.若河水

11、暴涨,最可能被水冲毁,使行车受阻的路段是()A甲 B乙 C丙 D丁某校学生于台风过后,前往某山区实习,观测溪谷的变化情况。下图为学生实习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34题。3.学生在实习中可以得知的是()A溪谷的坡度;溪谷的蒸发量 B溪谷的蒸发量;溪流的水深和流速C溪谷的台风降雨量;堆积物粒径大小 D溪谷的坡度;堆积物粒径大小4.学生在溪谷的观测点是()A甲、乙 B甲、丙 C乙、丁 D乙、戊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56题。5.甲河与乙河的分水(脊)线是()AKLOP线 BKMOP线 CKMNQ线 DKRQ线6.拟在K点与T点之间选择起伏较平缓的路线,修建供拖拉机通行的道路,合理的路线是

12、()AKRQPT线 BKMNQPT线 CKLOPT线 DKST线7.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10年2月5日,阳光灿烂,东南风34级。小明和小畅相约到“媚尼风景区”旅游。下图为“媚尼风景区”略图。(1)乘船游览尼湖,从A到B快还是从B到A快(均直线航行)?理由是什么?(2)小明和小畅想要享受“漂流探险”的乐趣,你能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向他们介绍一下在支流a和媚河上游b“漂流”可能有的特点吗?(3)在图中D处拟建一水坝(图中处),水坝建成后,三座古寺中有可能被水淹的是。(4)此时小明和小畅在古寺,想去登山顶C,想知道两地的温差,请帮忙计算一下。下图是某地地形图,MN、PQ是地形剖面线。、是水库,若

13、从中选择一个作为自来水厂的水源地,其条件是自流引水且工程建设费用最小。完成89题。8.MN、PQ对应的地形剖面图和应选择的水库分别是()A甲、乙; B乙、甲;C甲、乙; D乙、甲;9.Z村拟建一座玻璃温室大棚和一家污水处理厂,应依次布局在()A BC D春分日某地理小组在我国图示地区进行地理考察,当北京时间12点20分的时候,测得A、B、C三个地点的气温分别为14.3、14.8、14.8,同时测得A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3°。据此回答1011题。 10.图示地区的地形最有可能是()A高原 B平原C山地 D丘陵 11.若沿图中的CB作一地形剖面图,正确的是()下图为过M点(128

14、76;E,48°N)沿经线和纬线作的相同长度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若、为同一山脉,则该山脉的走向大体为()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C西北东南走向 D东北西南走向 13.关于图中M地附近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流量小,含沙量大 B结冰期长C汛期只出现在夏季 D流量大,季节变化小 14.下图为某半岛地区等高线地形图,下表为图中某地气候资料表,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月份123456气温/24.524.826.928.730.229.2降水量/mm0.00.00.02.012.0592.0月份789101112气温/27.727.327.728.728.026

15、.3降水量/mm682.0487.0307.061.023.02.0(1)沿图中L绘制地形剖面图。(2)简述图中地区的地形特点及东西两岸大陆架的特点。(3)据图表信息判断该地主要的粮食作物及主要的分布区,并说明理由。(4)该地气候常常给农业生产带来哪些不利影响?其原因及措施有哪些?第一章第1课1B2.C3.B4.B第1题,不同纬度地区间隔的经度数相等,但纬线长度不同,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不同的经线上间隔的纬度数只要相等,则长度相等。某人从M点出发,在向正东前进200千米时跨越的经度数,要大于后来其向正西前进200千米所跨越的经度数。第2题,M、N点在60°纬线上,经度相差40

16、6;,利用公式可求,M、N点的距离为111千米×40× cos 60°。第3题,M、N点同在北半球,其最短距离应是过两点的大圆的劣弧段。第4题,M点的地理坐标是(60°N,80°W),求关于地心的对称点坐标时,其纬度数是相同的,但所在半球相反,经度数是互补的,且东西经相反。5A6.C第5题,由经纬度的大小变化趋势可判断出东西经和南北纬,并确定四地的经纬度。地位于北京的东南方向,、三地都位于北京的西南方向。第6题,四个阴影部分所占经纬度数差相同,甲、乙、丁都位于 10°与20°纬线之间,丙位于0°与10°纬

17、线之间。纬度越低,单位度数的纬线长度越长,故面积最大的是丙。7(1)(15°S,15°W)南半球 、 东半球1110千米低纬度(2)(60°S,170°E)南半球、西半球275千米(或277.5千米)(3)(70°N,180°)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西北(4)东北东北8D9.D第8题,图中A、C分别位于135°W和45°E,两点在同一经线圈上,则两点的最短距离为A沿经线至南极点再到C点的距离,即(3090)×111km,而A、B的最短距离为60×111km。第9题,由于它们相差180度,所以是在同

18、一个经线圈上的,也就是说一个位于晨线上,则另一个就在昏线上,而且必须满足全球昼夜等分(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我们分四种情况:1.春分A晨线,C昏线;2.春分A昏线,C晨线;3.秋分A晨线,C昏线;4.秋分A昏线,C晨线。10CA、B是晨昏线与纬线的交点,且扇形是昨天的范围,则A、B是日期界线所在经线的点,图示半球是北半球,则A点是0点所在经线,B点是180°经线。由此不难求出北京时间。11C飞机沿最短航线飞行按劣弧原理可知,沿晨昏圈就是最短航线,即沿b飞行从M经P到N;图示区域为北半球,a是北极圈,b是晨昏线,且M、N是晨昏线与极圈的交点,应该是从北极上空俯视下的背面交点,则飞行方向是

19、先西北后西南。12D该题以经纬网分布图为情景,考查地球知识,有一定难度,但仍然属于传统主干知识,设问深度仅限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层面,考生只要认真读图,运用所学知识就能很好解答。根据经纬网及点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不难得出结论。13逆时针360度的圆(顺时针超过360度的圆或顺时针360度的圆)解析:(1)如果从北极点上出发。此种情况不可能成立。因为离开北极点方向必然为向正南走,而题目要求第一步向正北走。(2)如果从北极点外某地出发。其行走过程如下图1。向北走5千米即沿经线向着北极点方向走,到达处,然后向正东走35千米,讨论A不到360°到达处,然后向正南走5千米,则无法回原地。(向

20、正南走的路线是点与北极点连线的反向延长,下同;讨论B刚好360°再次到达处,然后向正南走5千米,刚好可以回到原地;讨论C超过360°到达处,然后向正南走5千米,则无法回原地。(3)如果从南极点上出发。其行走过程如下图2。向北走5千米即沿经线方向离开南极点,到达处,然后向正东走35千米,此时向正东走的圆周半径为5千米,故可推算其圆周长(2R)约为31.4千米,故35千米路程应为超过360度。(4)如果从南极点外某地出发。其分析同(3)(区别在于向正北走是沿经线离开南极点,向正东走为顺时针)。第2课1D2.A图甲虽图幅小,但纬度较高,跨经纬度度数较多,因此比例尺较小,甲区域位于

21、乙区域的西北方向,甲、乙区域都位于北温带。图甲岛屿南北跨纬度约2.5°,距离约为277.5千米,故290千米最接近。3D4.B第3题,M处的海拔最高点约为400500米,甲城镇海拔在0100米之间 ; M处地形为陡崖,适合开展攀岩运动。第4题,A处火情瞭望台位于隧道口F处上方,视线被阻挡。5C6.C第5题,等高线地形图里,河流流向和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结合指向标的方向即可判断。第6题,坡度垂直距离/水平距离,根据材料可知,a、b两点的图上水平距离为2.5厘米,根据比例尺可以算出两地的水平距离为500米,由等高线可以读出两地垂直高度为300米,则该地坡度为0.6,换算成角度则介于25&

22、#176;35°之间,适合作为林、牧用地。7(1)B处B处为峡谷,工程量小;上游盆地蓄水量大(2)C(3)b相对于c、d两条线路,b线路地势平缓,工程量小。相对于a线路,b线路较短,节约成本。(4)见下图。(5)山脊鞍部盆地陡崖8A9.D第8题,判断东西方向时,按“劣弧法则”判断。第9题,根据经纬度可知acbd,故两线段比例尺相同;ab实际距离小于cd,故cd比例尺小于ab;ac的实际距离大于cd,故ac的比例尺小于cd,故比例尺大小为ab>cd>bdac。10A11.C第10题,河流集水方向应该是由高处流向低处,并垂直于等高线。符合条件的是。第11题,根据河流的集水方向

23、,由高处流向低处,图中等高距为200m,a的数值为1500,b的数值应该是小于1300,大于1100。12C13.B第12题,地形特征的判断,主要包括地形类型和高低起伏的判断,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及数值,南部等高线密集,且出现闭合高值中心为山峰,但高度大多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C正确,D错;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B错。第13题,山脉走向可理解为,山脊的走向,上图中主山脊线的南部经过山脉及鞍部的连线,其走向为东西走向,B正确,该题易错处为山脉走向的理解,易出现将某一山体的山脊线视为山脉的走向。14(1)图略。(2)M地。 地处山间盆地、集水面积大,水源充足; 上游湖泊对径流有调节作用,

24、供水稳定。(3)该地区以低山、丘陵为主,夏季降水集中;过度垦殖易加剧水土流失,导致湖泊淤塞、河流下游洪涝多发。(4)200米以下地势和缓,可以适度规模发展种植业;200400米的地区坡度较缓可种植经济林;400米以上的地区,坡度较陡,应该封山育林。15(1)地势比较低(冷空气容易进入);水汽较多(靠近河流易产生浓雾)。乙路段受浓雾影响频次更多。乙路段地势较甲路段(更)低平(离山较远,冷空气更容易进入),接近(开阔)河谷的路段比甲路段更长(水汽较多)。(2)东北方向:山前到公路间的区域较狭窄,相邻山坡比较陡,有峭壁,存在发生洪水、滑坡等自然灾害的隐患。南偏西方向:山前到公路间的区域较宽阔,可以使

25、用的建筑用地较多,相邻山坡比较和缓,一般不存在发生洪水、滑坡等自然灾害的隐患。第3课1A2.C第1题,根据等高线分布状况及指向标可知,图中河流大致流向为从西北流向东南。第2题,由于丙处两侧都是河流的凹岸,容易被流水侵蚀后退,最后连成一体形成新的河道。3D4.B本题组主要考查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分析。第3题,学生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分布情况,结合实习中观察的情况可以得知溪谷的坡度和溪流堆积物的粒径大小,溪谷的水深和流速也可以测量,但是溪谷的蒸发量和台风的降雨量需要从气象站监测数据得出。第4题,根据等高线的分布情况,等高线向高处弯曲为溪谷发育地区,故甲和丙为学生在溪谷的观测点。5B6.D等高线判读是

26、等值线中最经常考的知识点。第5题,分水(脊)线从大的方面来说往往是山脉或高地,从微地貌来说又是山脊。第6题,按照“K点与T点之间选择起伏较平缓的路线”的要求选择等高线分布比较稀疏的线路。7(1)从A到B快。该日吹东南风,从A到B是顺风航行。(2)支流a流经地区等高线密集,说明河流的落差大,水流急,漂流时速度快,更加惊险刺激。媚河上游b流经地区等高线较稀疏,说明河流的落差较小,水流较平缓,漂流时速度较慢。(3)(4)大于4.8,小于5.4。8C9.D第8题,从总体来看图中的地形剖面线MN的海拔南部高于北部,PQ的海拔西部高于东部,故分别对应甲、乙两个地形剖面图。水源地的选择要求工程建设费用最小且

27、自流引水,水库距离自来水厂远,且途中有海拔较高的地段,需要用动力把水提升到较高的地区,不能自流引水;水库距离自来水厂较近,且全程可以自流引水。第9题,关于产业活动的选址,玻璃温室大棚应建在地形平坦,光照较好的地,污水处理厂应建在河流的下游处。10D11.C第10题,春分日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3°,可求出A地处于27°N。依据B、A或C、A的温差均为0.5,可确定该地区相对高度较小,该地区应处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第11题,读景观图可看出,B、C之间有两个谷地、两个山脊,且两个山脊的坡度相差不大。12C13.B第12题,地在M地以东,地在M地以北,则、连线走向为山脉走向。

28、第13题,从经纬度判断,M地位于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气温低,河流结冰期长,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一年有两个汛期,春汛和夏汛,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14(1)见下图:(2)低山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地势东部高西部低。东部大陆架陡峻,狭窄;西部大陆架平缓,宽广。(3)水稻。理由:该地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年降水量较大,耕地应为水田。主要分布在西部及南部的沿海平原(地区)。理由:西部及南部的沿海地区等高线稀疏,地形较为平坦,有利于农耕。(4)旱涝灾害。 原因:主要是由降水的季节变化较大,季风的不稳定性造成的,季风强的年份,降水偏多形成涝灾,季风弱的年份,降水偏少形成旱灾。措施:兴修水利,加强治涝和灌溉工程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