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文书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3259294 上传时间:2021-11-30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8.3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文书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文书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文书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文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文书(6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上课教育2上课教育3上课教育中心的两个圆哪个面积更大中心的两个圆哪个面积更大4上课教育 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经常要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经常要比较距离的远近、时间的长短、温度比较距离的远近、时间的长短、温度的高低等,人们常用自己的眼睛、耳的高低等,人们常用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等感觉器官去感知外界的情朵、鼻子等感觉器官去感知外界的情况。但是,仅凭感觉去判断,不一定况。但是,仅凭感觉去判断,不一定正确,更谈不上准确。正确,更谈不上准确。5上课教育6上课教育7上课教育活动:活动:1. 不使用刻度尺,请你比较课桌的不使用刻度尺,请你比较课桌的 长、宽的长短。长、宽的长短。 2.不用米尺,

2、请你比较教室的长、不用米尺,请你比较教室的长、 宽的长短?宽的长短?问题:刚才没有尺,你是如何比较的?问题:刚才没有尺,你是如何比较的?拃拃:张开手拇指尖到中指尖的距离:张开手拇指尖到中指尖的距离步幅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1庹庹(tu):成年人两臂侧平伸直时两中指间的距离):成年人两臂侧平伸直时两中指间的距离8上课教育 我们刚才就是在进行测量。我们刚才就是在进行测量。 所谓测量就是将所谓测量就是将待测的物理量待测的物理量与一个与一个公认的标准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进行比较。(一拃、一庹)(一拃、一庹)这个这个公认的标准量公认的标准量就是就是单位单位。9上课教育1

3、0上课教育长度长度的的单位单位 长度的测量长度的测量就是将就是将待测的量待测的量与与公认公认的标准量的标准量进行进行比较比较。单位单位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制:1960年第年第11届国际计量大届国际计量大会上通过的一套单位制会上通过的一套单位制(简称简称SI)。 (国际统一的单位)(国际统一的单位)11上课教育分米分米 厘米厘米 dm cm 千米千米 米米 毫米毫米 微米微米 纳米纳米 km m mm m nm1)国际单位:国际单位:米米()2)常用单位:常用单位:103 103 103 10310 10 10(主单位)(主单位)长度的单位长度的单位12上课教育13上课教育 1883 年国际计量大

4、会做出规定:光在真空中年国际计量大会做出规定:光在真空中 s 内所经路程的长度定义为内所经路程的长度定义为 1 m。 1299 792 458小资料小资料亿14上课教育活动:活动: 你身上的你身上的“尺尺”15上课教育练一练练一练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某同学的身高是某同学的身高是1.67 ;物理书的长度是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一支铅笔的长度是一支铅笔的长度是18 ;一元硬币的厚度约为一元硬币的厚度约为2 。1、试一试:你对长度单位的掌握试一试:你对长度单位的掌握 mmmdmcm2、单位转换单位转换 5.4km= m = nm 2.4nm = mm =

5、km 1.5mm= um = m 5.41035.410122.410-62.410-121.51031.510-316上课教育3、下列单位换算的写法中下列单位换算的写法中正确正确的是的是 ( )A、14.5cm=14.510-2=0.145mB、14.5cm=14.5cm10-2m=0.145mC、14.5cm=14.5(100m)=0.145m D、14.5cm=14.510-2m=0.145m D17上课教育4.单位换算单位换算96cm = mm 35mm = nm 96 x 10mm =96650nm = m 66 35 x 10 nm = 3.5x10 650 x 10 m = 0.

6、65 -3原单位与目标单位之间的进率原单位与目标单位之间的进率目标单位目标单位数值不变数值不变18上课教育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测量长度最基本的工具测量长度最基本的工具:刻度尺刻度尺毫米刻度尺毫米刻度尺三角板三角板皮尺皮尺卷尺卷尺19上课教育20上课教育较精密的长度测量工具较精密的长度测量工具表盘式游标卡尺表盘式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螺旋测微器21上课教育活动活动1:认识认识刻度尺刻度尺刻度尺的刻度尺的量程量程、分度值分度值、零刻度线零刻度线的位置的位置。零刻度线零刻度线量程量程分度值分度值取出你的刻度尺,仔细观察一下:取出你的刻度尺,仔细观察一下:1、它的它的量程量程是是 ; 2、

7、它的它的分度值分度值是是 ;3、它的它的零刻度线零刻度线在哪里?在哪里? 22上课教育23上课教育24上课教育25上课教育注意:注意:使用任何一种测量工具时,都使用任何一种测量工具时,都要首先了解它的要首先了解它的量程量程和和分度值分度值虽然分度值越小,测量结果越精确,但在实际测虽然分度值越小,测量结果越精确,但在实际测量当中不是任何时候分度值都越小越好:量当中不是任何时候分度值都越小越好:比如比如 测操场跑道的长度需要毫米刻度尺吗?测操场跑道的长度需要毫米刻度尺吗?反之反之 测量物理教科书的长度用分度值为测量物理教科书的长度用分度值为1dm的的刻度尺合适吗?刻度尺合适吗?根据测量需要,选择合

8、适量程和分度值的刻度尺。根据测量需要,选择合适量程和分度值的刻度尺。26上课教育活动活动2:用:用刻度尺刻度尺测量长度测量长度1.零刻度线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2.有有刻度线的一边刻度线的一边要要紧靠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被测物体,且与被 测边保持测边保持平行平行测量值要测量值要估读估读到到 ;记录测量结果时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要写出 和和 。垂直垂直分度值的下一位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字数字单位单位放放对对视线要与尺面视线要与尺面 ,视线要,视线要正对正对刻度线刻度线看看对对读读对对A、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铅笔的长度记记对对27上课教育0 cm 1 2 3 4 5 6 7

9、 8 9 10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放对放对28上课教育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看对看对视线与尺面垂直视线与尺面垂直29上课教育会看:会看: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30上课教育. .cmcm读数时,要估读到度值的下一位读数时,要估读到度值的下一位。准确值准确值 + + 估计值估计值 + + 单位单位读记对读记对31上课教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_ ,木块木块A的长度是的长度是_cm。1mm1、2.35被测物体的末端在两条刻度线之间被测物体的末端在两条刻度线之间练一练练一练

10、准确值是准确值是 ;估计值是;估计值是 。 2.3cm0.05cm32上课教育01cm物体的长度是物体的长度是1.10cm2、准确值是准确值是 估计值是估计值是被测物体的末端恰好在某条小刻度线上被测物体的末端恰好在某条小刻度线上1.1cm0.00cm33上课教育下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下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物体的长是物体的长是 ,其中准确值是,其中准确值是 。1mm3.00cm3.0cm3、被测物体的末端恰好在某条大刻度线上、被测物体的末端恰好在某条大刻度线上34上课教育2.4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_,木块木块A的长度是的长度是_ 厘米厘米。1cm4、准确值是准确值是 2cm

11、 , 估计值是估计值是0.4cm35上课教育 误差的来源误差的来源(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测量者)a、测量时,要用眼睛估读出最小刻度值的、测量时,要用眼睛估读出最小刻度值的 下一位数字,是估读就不可能非常准确。下一位数字,是估读就不可能非常准确。b、仪器本身不准确、仪器本身不准确 。c、环境温度、湿度变化。、环境温度、湿度变化。误差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36上课教育3、误差不是错误误差不是错误注意:注意:1、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误差不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误差不 可能消除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只能尽量的减小。 2、减小误差的办法:减小误差的

12、办法: a、多次测量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取平均值 b、使用使用精密精密的测量工具的测量工具 c、改进改进测量方法测量方法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错误是不应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错误是不应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 37上课教育 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测量作业本和物理书的长度和宽度,将测量结果填入下表:测量作业本和物理书的长度和宽度,将测量结果填入下表: 实验实验:亲自动手做一做亲自动手做一做测量对象测量对象长度长度宽度宽度物理书物理书作业本作业本cmcmcm

13、cm38上课教育1min60s1h3600 s=3.6 x 103 s二、测量时间二、测量时间1、国际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时间的基本单位是是秒秒,符号,符号s3、时间单位的换算、时间单位的换算2、时间的单位还有:、时间的单位还有: 小时(小时(h)、分()、分(min)39上课教育测量时间的常用工具测量时间的常用工具摆钟摆钟机械表机械表电子钟电子钟电子停表电子停表40上课教育古古 代代 计计 时:时:日晷日晷沙漏沙漏41上课教育1练习使用停表;练习使用停表;2用停表测量你脉搏跳动用停表测量你脉搏跳动10次次 所用的时间是所用的时间是 s; 1min内你的脉搏的次数是内你的脉

14、搏的次数是 次。次。活动活动4:用表测量时间:用表测量时间42上课教育第一章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走进物理世界1.2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43上课教育A、测量一张纸的厚度、测量一张纸的厚度正常人脉搏正常人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为:跳动的次数为:75次左右次左右脉搏跳动一次时间比脉搏跳动一次时间比较短,很难准确测量较短,很难准确测量解决方法解决方法测量脉搏测量脉搏多次跳动时间多次跳动时间一张纸厚度也一张纸厚度也很难准确测量很难准确测量解决方法解决方法测量许多张纸测量许多张纸的总厚度的总厚度累积法累积法反之用心跳测量时间反之用心跳测量时间44上课教育步骤步骤:(1)用刻度尺测量出

15、)用刻度尺测量出n张纸的总厚度为张纸的总厚度为D(2)算出一张纸的厚度)算出一张纸的厚度d=D/n注意:注意:最终结果要保留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最终结果要保留到分度值的下一位45上课教育测量细金属丝的直径测量细金属丝的直径步骤:步骤:(1)将细金属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将细金属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n圈后用刻圈后用刻度尺测出长度为度尺测出长度为L(2)算出金属丝的直径为算出金属丝的直径为d=L/n累积法累积法46上课教育累累 积积 法法47上课教育B、测量一段曲线的长度、测量一段曲线的长度步骤步骤: (1)找一条足够长的细棉线,让其一端和)找一条足够长的细棉线,让其一端和曲线的一端重合,沿着曲线把细线敷设

16、在曲线曲线的一端重合,沿着曲线把细线敷设在曲线上,直至曲线的另一端,并在细线上做上记号。上,直至曲线的另一端,并在细线上做上记号。 (2)把细棉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长度,即)把细棉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长度,即为所要测量的曲线的长度。为所要测量的曲线的长度。1.化曲为直法化曲为直法 (以直代曲)(以直代曲)48上课教育49上课教育2.分割法分割法步骤:步骤:(1)将圆规的两脚张开一定的角度,用刻度尺测出)将圆规的两脚张开一定的角度,用刻度尺测出两脚间的距离两脚间的距离d。(2)从曲线的一端开始,依次利用圆规的两脚分割)从曲线的一端开始,依次利用圆规的两脚分割曲线,记下分割的段数曲线,记下分割的段

17、数n。(3)曲线的大致长度等于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乘以)曲线的大致长度等于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乘以分割的段数即分割的段数即l=dn。50B、测量一段曲线的长度、测量一段曲线的长度50上课教育3.滚轮法滚轮法步骤:步骤:(1)测出硬币的圆周长)测出硬币的圆周长C(2)用硬币紧贴曲线,从一端滚到另一端,记)用硬币紧贴曲线,从一端滚到另一端,记下滚动的圈数下滚动的圈数n(3)算出曲线长度为)算出曲线长度为L=Cn51B、测量一段曲线的长度、测量一段曲线的长度51上课教育C、测量一枚硬币的直径、测量一枚硬币的直径步骤:步骤:(1)使直角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刻度尺左边的一段重合,)使直角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

18、刻度尺左边的一段重合,调整三角板的位置使另一条直角边对准刻度尺上的某一条调整三角板的位置使另一条直角边对准刻度尺上的某一条刻度线。刻度线。(2)将硬币立放在刻度尺上,使其与三角板和直尺相切。)将硬币立放在刻度尺上,使其与三角板和直尺相切。(3)在硬币右端再放一个直角三角板,使其一条直角边与)在硬币右端再放一个直角三角板,使其一条直角边与刻度尺右端重合,另一条直角边与圆周相切。刻度尺右端重合,另一条直角边与圆周相切。(4)从刻度尺上读出两个直角三角板相互平行的两条直角)从刻度尺上读出两个直角三角板相互平行的两条直角边间的距离即为硬币的直径。边间的距离即为硬币的直径。52上课教育53上课教育54上

19、课教育其他方法:测周长算直径其他方法:测周长算直径步骤:步骤:(1)将细线绕在硬币圆周上,并在细线上做上记号)将细线绕在硬币圆周上,并在细线上做上记号(2)拉直细线用刻度尺测出长度即为硬币圆周周长)拉直细线用刻度尺测出长度即为硬币圆周周长(3)算出硬币直径)算出硬币直径55上课教育E、测量旗杆的高度、测量旗杆的高度 旗杆的高度无法直接测量的原因是旗杆是竖直的,测量工具无旗杆的高度无法直接测量的原因是旗杆是竖直的,测量工具无法放置。如果旗杆是放倒的就行了,那我们怎样法放置。如果旗杆是放倒的就行了,那我们怎样“放倒放倒”旗杆呢?旗杆呢?分析:分析:ABCABC我们怎样才能把不可测量变为可测量呢?我

20、们怎样才能把不可测量变为可测量呢?可测量与不可测量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可测量与不可测量有着怎样的关系呢?ABBCBCAB=ABABBCBC=因为,因为,所以,所以,即,即,AB=H56上课教育步骤:步骤:(1)测量一根合适长度木棍的长度为)测量一根合适长度木棍的长度为AC,并立放,并立放在旗杆旁边,测出其影子的长度为在旗杆旁边,测出其影子的长度为BC(2)测出旗杆影子的长度为)测出旗杆影子的长度为BC(3)由)由AB/BC=AB/BC算出旗杆的高度为算出旗杆的高度为(AB=AB/BC)BC57上课教育58上课教育A、测量一张纸的厚度、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下面有下面有5个特殊测量的例子,请同学们仔细

21、地思考和个特殊测量的例子,请同学们仔细地思考和交流讨论,找出解决它们方法,书写出思路和步骤。(必交流讨论,找出解决它们方法,书写出思路和步骤。(必要时可以借助图形)要时可以借助图形)D、测量细金属丝的直径、测量细金属丝的直径E、测量旗杆的高度、测量旗杆的高度B、测量一段曲线的长度、测量一段曲线的长度C、测量一枚硬币的直径、测量一枚硬币的直径活动活动1 长度的长度的“间接间接”测量测量59上课教育 本节内容是对第一节测量的补充及测本节内容是对第一节测量的补充及测量的应用,主要讲解三点内容:量的应用,主要讲解三点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特殊情况下的长度测量(直接无法测量)。)特殊情况下的长

22、度测量(直接无法测量)。(2)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测量。(3)利用自己身上的)利用自己身上的“尺尺”和和“表表”测量。测量。 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初步掌握以上的三点学习,能初步掌握以上的三点测量内容。测量内容。60上课教育活动活动2 测形状不规则物体的体测形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积1、测量工具:、测量工具: 量筒(或量杯)、水量筒(或量杯)、水、烧杯、烧杯2、认识量筒(量杯):如图。、认识量筒(量杯):如图。61上课教育视线与凹面视线与凹面的底部相平的底部相平(4)读数)读数: 如果量筒或是量杯里液面是凹形的,观察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如

23、果量筒或是量杯里液面是凹形的,观察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若量筒或量杯里的液面是凸形的,观察时要以凸形的顶部为准。若量筒或量杯里的液面是凸形的,观察时要以凸形的顶部为准。视线与凸面视线与凸面的顶部相平的顶部相平23mL25mL俯视偏大仰视偏小俯视偏大仰视偏小62上课教育3、量筒或量杯的使用、量筒或量杯的使用(1)用量筒测量一瓶瓶装矿泉水中水的体积。)用量筒测量一瓶瓶装矿泉水中水的体积。1、仪器:、仪器:量筒(量筒(1个)、瓶装矿泉水(个)、瓶装矿泉水(1瓶)瓶)2、步骤:、步骤: (1)根据需要选择适当量程的量筒。)根据需要选择适当量程的量筒。(2)把瓶装矿泉水中的水全部倒入量筒中,记下液面所)

24、把瓶装矿泉水中的水全部倒入量筒中,记下液面所指示的示数值指示的示数值V,V即为所要求测量的一瓶瓶装矿泉水中即为所要求测量的一瓶瓶装矿泉水中水的体积。水的体积。发散与思考:发散与思考: (1)由于瓶的内壁肯定粘附着少许的水,所测量的数据)由于瓶的内壁肯定粘附着少许的水,所测量的数据肯定比实际的要小。肯定比实际的要小。(2)如何用量筒量取)如何用量筒量取100ml的水。的水。强调:读数时视线要和液面的凹面相平。强调:读数时视线要和液面的凹面相平。63上课教育(2)用量筒测量一不规则石块的体积)用量筒测量一不规则石块的体积1、仪器:、仪器:2、步骤:、步骤:发散与思考:发散与思考:量筒(量筒(1个)

25、、细线(个)、细线(1根)、待测石块、水、烧杯(根)、待测石块、水、烧杯(1个)个)(1)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量筒。)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量筒。(2)用量筒取适量的水,记下此时液面的示数)用量筒取适量的水,记下此时液面的示数V0。(3)用细线拴住石块,缓慢放入量筒中,使石块全部)用细线拴住石块,缓慢放入量筒中,使石块全部浸没在水中。记下此时液面的示数浸没在水中。记下此时液面的示数V1。(4)待测石块的体积)待测石块的体积V= V1- V0。(5)收拾整理好仪器。)收拾整理好仪器。(1)V0和和V1的测量顺序能否颠倒,有什么影响?的测量顺序能否颠倒,有什么影响?(2)怎样测量一块不规则木块的体积。)怎样测量一块不规则木块的体积。(难点为木块漂浮在水中)(3)怎样测量一冰糖块的体积。)怎样测量一冰糖块的体积。(难点为冰糖会在水中溶解)64上课教育拓展:拓展:如果是一堆杂乱但是粗细均如果是一堆杂乱但是粗细均匀的金属丝怎样测量其总长度?匀的金属丝怎样测量其总长度?步骤:步骤:(1)用天平测出金属丝的总质量)用天平测出金属丝的总质量m(2)截取一段金属丝)截取一段金属丝,用刻度尺测出其长度为用刻度尺测出其长度为l1 用用天平测量其质量为天平测量其质量为m1(3)算出金属丝的总长为)算出金属丝的总长为l=(m/m1)l165上课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