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森林公安队伍建设自查报告领导队伍建设自查报告

上传人:Wo****Z 文档编号:43228750 上传时间:2021-11-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县森林公安队伍建设自查报告领导队伍建设自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县森林公安队伍建设自查报告领导队伍建设自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县森林公安队伍建设自查报告领导队伍建设自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县森林公安队伍建设自查报告领导队伍建设自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森林公安队伍建设自查报告领导队伍建设自查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县森林公安队伍建设自查报告 领导队伍建设自查报告县森林公安队伍建设自查报告 _县森林公安局在州森林公安机关的关心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政法委带领下,紧紧围绕全县社会经济发展思路,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林区治安形势,严格按照“政治建警、从严治警、依法治警、科技强警”的方针,通过组织开展实事政治理论、专业知识学习,进一步规范警务活动,加强民警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狠抓党风廉政教育增进民警拒腐防变、廉洁自律的能力,全局民警以公安部“五条禁令”来约束和规范民警的言行,以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维护林区社会治安、保护生态环境为己任,积极推进队伍建设,主动地开展工作,坚决打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的违

2、法犯罪活动。 _县森林公安局成立于1998年,目前共有人员编制26人(包括工勤编1人),在职人员23人;女民警4人,其中,本科学历9人,大专学历14,协警3人;现配有3辆执法执勤车。 一、作风过硬,不断提高干警队伍凝聚力,森林公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_县属于“三江并流”自然遗产核心腹地,境内雪山纵横、峡谷恒生,有著名的白马雪山山系、梅里雪山山系等,最高海拔为云南第一峰的卡瓦格博峰有6740米,平均4270.2米,为全省海拔最高的地区。全县总面积7273平方千米,种子植物127科,506属,174种,动物兽类18科47种,鸟类14目37科215种。由于自然环境好,有着众多的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有

3、林地保护面积近756万亩,_的国情也决定了森林公安工作“战线长、任务重”实际。近年来_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使保护森林资的任务将越来越艰巨,森林公安机关要承担的任务也将越来越繁重,为森林公安队伍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这一严峻的社会治安局势,_县森林公安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解放思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党建工作促进业务工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根据生态_建设的实际情况,创新警务运行机制,严格队伍管理体制,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有令必行,令行禁止,基础工作扎实,管理到位,防范有效,打击有力,各项工作长足发展,在“生态_”建设中,充分发挥了绿色卫士作用。

4、据统计,20_年以来,年先后组织开展了“天网”行动、“绿盾”、“春绿”“春季”“冬季”攻势等各类大型打击非法破坏森林资违法犯罪专项行动38起,共受理各类案件456起,查处455起,处罚人次116人,收缴各类木材622立方米。此外我局积极参加各类处置突发事件,_县林权制度改革。有力维护了_森林生态的持续,为社会经济协调健康发展增添了活力。 多年来我局从队伍建设和业务工作两部分入手,对队伍建设、业务工作等内容进一步细化,从2021年起制定了森林公安年度执法质量考核办法,并出台相应的奖惩办法,层层签订责任状,推行“绩效考评”民警激励性成长的管理制度,形成全局上下层层有人抓、有人管、人人有责任的工作格

5、局,避免在交流相对封闭的森林公安职业出现“温水煮青蛙”的局面。同时继续强化内务管理。以落实内务条令为载体,把贯彻落实“五条禁令”、“八条禁令”精神延伸到探索加强森林公安机关内部管理的有效措施上来,完善并落实工作责任管理、执法责任管理、各种规章制度,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使内务管理正规有序。多年来_县森林公安局没有发生一起民警违法“五条禁令”、“八条禁令”的事件。此外严格考勤管理。实行签到考勤制度,确保无迟到、早退、串岗聊天、玩电脑游戏等现象发生,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打造队伍文明形象。 俗话说“好钢靠锻打”,我们在贯彻执行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局下发的森林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实施办法、森林公安

6、机关执法质量考评细则、森林公安派出所执法执勤工作规范和森林公安机关执法为民30项规范措施等规范性文件的同时,经常组织开展各种业务培训和军事化、正规化的训练,认真钻研森林法、云南林业行政处罚条例、行政处罚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努力使队伍成为通才、全才,做到秉公执法,依法办案。努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工作氛围,不仅调动了民警工作积极性和激情,实现了民警被动应付工作到积极主动工作的转变,有力地助推了森林公安工作的全面发展。近两来,我县在州局的综合考评中都是名列前茅。 三、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我县森林公安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随着生态建设和

7、林业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森林公安的任务也在逐步加重,针对派出所警力不足的状况,如何在机制改革和创新中挖掘警力,进一步提高战斗力,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_县有林地面积近756万亩,按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局每5万亩林地配1名警力的规定来计,_县森林公安局需要编制150人左右。但由于体制机制及历史原因,目前我局只有25人的编制。幸运的是由于目前我局队伍年轻,在开展业务工作中,警力还可以经常透支运行,1人顶多人来开展工作。当然为了切实提高我局森林公安警务保障和服务林区群众的能力,增编增人已势在必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最保守的计算也需增加5人的人员编制和4辆执法车辆编制。(二)办案经费紧缺,虽然没有

8、发生因办案经费紧缺问题导致案件流失,但经费紧缺一直困扰着我局的工作。从全省范围来看,多个地州都实行了森林公安罚没收入款返还制度,西双版纳州更是实行了全额还制度,并从植被恢复经费中安排一定的资金支持森林公安准备和信息化建设。我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财政困难是不争的事实,众多情况很难与发达地区相提并论。但为落实从优待警的日常工作,为完成森林公安工作提供保障,必须加大投入确保森林公安与地方行政公安实行同等保障类别、同等保障标准,并保持与地方行政公安同步增长。 (三)森林公安职能建设有待加强,虽然云南省人民政府下发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发挥森林公安职能作用服务桥头堡和森林云南建设的意见(云政办发

9、【2021】126号)等文件,_森林公安内设的升格机构依然没有上去。相对于行政公安,森林公安管理体制依然不健全、机构设置不规范,加上森林公安交流和调岗锻炼机会少,严重制约了森林公安队伍的正规化建设。针对森林公安职能建设中的种种问题,迪庆州人民政府于20_年1月4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公安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迪政办发20_2号)。文件明确了迪庆州森林公安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提出了坚持认真履职和加强保障相结合,以切实提高森林公安警务保障和服务群众构建和谐警民的能力。意见指出,要加强对森林公安罚没款的管理,按照收支两线的原则,森林公安上交的罚没收入尽可能用于森林公安

10、建设;要进一步规范县级森林公安机构设置,将县级森林公安机关内设机构升格为副科级机构;州、县编委要根据森林公安警力不足的实际困难,积极向上级政法系统争取编制。针对森林公安办案经费紧缺的问题,要求州、县两级林业部门每年要从天然林保护工程及森林植被恢复经费中安排必要的资金用于森林公安业务装备和信息化建设。但是上述意见中多项制度和要求一直没有落到实处。 (四)是民警对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学习的广度、深度不够,知识面不宽,综合素质和执法的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是我所的基础设施还有不足之处,无法满足新时期建设规范森林公安队伍,严格履行各项工作业务的需要。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局全体森林公安民警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抓紧抓实民警政治理论、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民警执法办案水平;二是合理安排工作,做到民警有充余的时间深入林区了解“三情”和构建“四网”工作;三是开展调查研究,结合辖区实际,创造性地开展森林;四是以多形式、多方法促进队伍建设,提高全体森林公安战斗力,努力为创建“森林_”而奋斗。 总之我们将继续根据上级依法行政工作精神,结合本单位实际,及时学习和总结好的经验,抓紧,抓实,抓好,抓细每一项工作,不断开创森林公安依法行政工作的新局面。 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