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素养培训讲稿(共4页)

上传人:29 文档编号:43222707 上传时间:2021-11-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2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师职业素养培训讲稿(共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师职业素养培训讲稿(共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师职业素养培训讲稿(共4页)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教师职业素养培训讲稿(共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职业素养培训讲稿(共4页)(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教师职业素养培训讲稿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只有做好教育工作,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培育优秀,才能做到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满足社会发展需求。那么,教师应该具有的职业素养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这个话题进行讨论。 教师应具有的职业素养主要包含三个方面: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1、职业道德素养首先教师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本准则。其次要热爱教育,没有真诚的爱就没有真挚的教育,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过“仁者爱人”的观点,对于今天的教育仍有具大的指导意义。再次,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要时时处处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各

2、个方面成为学生的楷模,其表率作用应体现在:政治态度上,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品格上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诚实正直;教风学风上,严谨治学,谦虚谨慎;教学活动中,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这样才能达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教育效果。(1)、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富有献身精神,是教师主要的教育素质。一个教师不热爱教育事业,不愿从事教育工作为培养年轻一代献身,他就不会做好本职工作,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为人梯,这是教师神圣的职责,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德和无私的精神境界。正是因为教师把全部心血灌注在培养下一代上,才博得人民的爱

3、戴,人们用园丁、红烛、人梯、渡船等来比喻教师的献身教育事业的崇高品德。(2)、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育好学生的重要前提。很难想象一个对学生缺乏爱的教师能够尽职尽责地把他们教育好。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完全出自对学生的个人情感,而是对祖国教育事业热爱的体现。教师热爱学生是同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真正做到热爱学生,诲人不倦。(3)、集体协作的精神教师工作具有主体性和间接性特点,完成教育任务主要靠教师个人的素质和示范作用,但是一个学生的成长,并不是某一教师工作的结果。而是教师集体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也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要发挥集体协作精神。团结其他教师共同搞好工作。(4)、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

4、表教师的劳动具有很大的示范性。教师的言行就是教育学生的重要因素。学生要从教师身上寻找自己的行为规范。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是对教师职业的要求。教师应该在各方面成为学生的表率。同时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也是搞好教师协作,完成教育任务的条件。有句话叫“德优为师”教师的工作是神圣、崇高而伟大的,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知识的化身,智慧的源泉,道德的典范,人格的楷模。因此,教师不仅要热爱教育事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备强烈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始终把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作为自己人生的坐标和追求的永恒目标,视质量如生命,视学生若亲子,甘做“基石”,甘为

5、“人梯”,甘当“护花使者”;而且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情况下,淡泊名利,甘于清贫,从思想上彻底消除“拜金主义”、“仕爵主义”的观念,不为名利、地位、金钱所动,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知荣明辱,为人师表,用心劳动,用心耕耘,把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献给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有忠于事业的奉献精神,不断开拓的进取精神,团结奋进的协作精神,勤奋踏实的实干精神,卓有成效的工作精神,做最受学校信赖的教师,做最受家长满意的教师,做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从而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还有句话叫“身正为师”。“身正为师,行为世范。”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示范者。我国现代哲学家杨维说:“师者,人之模

6、范也。”由于学生具有“向师性”,善于模仿,教师高尚的人格、大度的仪表、优雅的风度具有无穷的影响力、感召力和亲和力,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以崇高的职业形象、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以身为范,以廉为威,以绩为旨,以干为荣,以苦为乐,以实为本。言传身教,示范引领,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相处,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对学生终生幸福负责,为学生持续发展奠基。2、知识素养(1)专业知识教师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教学才能高屋建瓴,“左右逢源”,有足够回旋的余地,才能使教学成为一种精神享受,反之就会力不从心,捉襟见肘。(2)文化

7、修养,特别是在课程改革逐步深入的情况下,各学科的联系日益紧密,教育领域不再是通晓一门学问的单科教师发挥作用的天地,和谐发展,知识渊博,是教师本职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3)教育科学知识教师必须踏踏实实的系统学习,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法等知识,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如果没有教育科学理论作指导,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必然导致教育、教学工作高消耗,低效果。 有句化叫“学博为师”。教师是一份职业,更是一种责任,教师是从事精神产品生产的劳动者,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商品,商品生产出了次品可以弥补,学生教育出了问题就会误人子弟,毁人一生。从众多优秀教师成功的经验来看,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知识渊博、功底扎实

8、、教艺精湛、个性鲜明,融科学、艺术、文化、道德于一身,有科学的头脑,敏锐的触觉,艺术的手段,善于从不同的科学领域撷取时代信息,提炼精髓,精心设计,合理运用乃至创造性地施为。俗话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作为一名教师,应加强学习,树立终生学习意识,把学习、研究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勤于在学习中研究,精于在研究中工作,不断“洗脑、充电、吸氧”,博览群书,棋琴书画样样精通,做到“闻道在先”,“业有所长”,有驾驭教材、教活教材、教活学生的源头活水,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的行家里手。3、能力素养 能力素养是进行和完成某种工作所具备的。教师的能力素养是进行教育活动,完成教育任务的重要保证。所

9、谓“学者未必是良师”说的就是这方面的问题。因此一个合格的教师,除了具备专业知识,还必须有相应的教学组织能力和方法。 现在我就简单谈谈自己的课堂教学组织与方法。目光注视法。当教师捕捉到有行为不当学生的眼神时,即刻以一种表示不满的、强烈的、连续的目光接触该生的目光,并以同时辅以皱眉、扬眉以示提醒,使之意识到教师已经感觉到他的那种不良行为。使用此法的优点是,教师既不使该生窘迫,又不使课堂混乱、教学节奏出现停顿情况下,把不良行为杀在萌芽状态。短暂沉默法。此应变策略适应范围较广,当教室里出现窃窃私语、出现低味的言语等均可以采用此法。因为沉默既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思维,又可想到维持教学秩序的作用。身体

10、逼近法。此应变策略是指教师逐渐向行为不当的学生逼近。事实上,教师只要表露出开始向行为不当学生走近的意向,就会使该生的不当行为迅速改变。设悬激奇法。悬念往往给人的心理是上造成一种强烈的相念和挂念,使人对所讲内容产生一种急于追问下去的心理。当学生产生精神上疲倦,兴趣降低时,教师可迅速调整授课角度,创设悬念情境,以此造成学生企盼、渴知的心理状态,以加强思维。采用此法应变,要寻找最佳设悬时机进行,使教材的内容与授课情境浑然衔接。 当教师把这些职业素养内化为自己的能力的一部分时,调控课堂就能游刃有余总之,“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更重要的是“解惑”,启迪心智,授人以“渔”。这就要

11、求教师做到:一要以科学的态度深入学习教育理论、教育方法,不断创新教学过程,使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高度完整的统一起来。二要能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恰当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直观形象的展示教学内容,把知识传授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起来。三是要树立精品意识,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在耕耘中拓展视野,在执教中提炼师艺,升华师技。面对新的教育改革挑战,教师只有超前思维,苦练内功,强化素质,不断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精心预设课堂生成,善于捕捉教育信息,敢于立足改革潮头,对每一项工作都精心,对每一个工作环节都精细,把每一项工作都做成精品,技高一筹,凸显个性特点,真正使自己成为学生拥戴、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人民教师。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