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拍子的指挥的方法

上传人:天****库 文档编号:43202912 上传时间:2021-11-3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常用拍子的指挥的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常用拍子的指挥的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常用拍子的指挥的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常用拍子的指挥的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拍子的指挥的方法(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v1.0 可编辑可修改 i 常用拍子的指挥图式 乐曲的拍子有三种: 1 1、 单拍子:每小节只有一个强拍的二拍子、 三拍子。 2 2、 复拍子: 每小节不止一个强拍同类型单拍子的 序列。 3 3、 混合拍子:每小节不止一个强拍不同类型单拍子 的序列。 常用基本拍子的指挥图式是:二拍子、三拍子和四 拍子,其它拍子的图式都由这三种图式演变而成。图式由三 个部分组成,即:击拍线(实线)、拍点(位于击拍线末端, 击拍线与反射线的交汇点)、反射线(虚线)。 1 1、单拍子 a a、 二拍子 二拍子的乐曲最为常见, 指挥图式也是 最基本的。常见的拍号有:四二拍、二二拍。 图式中,第一拍的拍点在腰带处, 第

2、二拍的拍 点可稍高。图式均表示右手图式,练习时,可用双手同向 对称进行。 b b、 三拍子 常见的拍号有:四三拍、八三拍、 2 2、复拍子复拍子的图式不能用重复的单拍子的图式来表示, 如:四拍子图式并不是两个二拍子图式的重复。因为,复拍 子的每一小节中只v1.0 可编辑可修改 2 有一个强拍,如果用两个二拍子的图式来 表示,就出现了两个强拍的情况, 会影响作品表现上的平稳、 连贯,甚至会使人弄不清拍子的具体位置,而使演唱出现混 乱。 a a、 四拍子 由(2 2+ 2 2)组合而成。每小节有四拍, 第一拍为强拍,第三拍为次强拍,其它为为弱拍。常见的拍 号有:四、四拍。 b b、 六拍子 由(3

3、 3+ 3 3)组合而成。每小节有六拍, 第一拍为强拍,第四拍为次强拍,其它为弱拍。常见的拍号 有:八六拍、四六拍。 c c、 九拍子 由(3 3 + 3 3 + 3 3)组合而成。每小节有九 拍。 第一拍为强拍,第四拍、第七拍为次强拍,其它为 弱拍。常见的拍号有:八、九拍。 d d、 十二拍子 由 (3+3+3+33+3+3+3) 组合而成。 每小节有 十二拍, 第一拍为强拍,第四拍、第七拍、第十拍为次强拍, 其它为弱拍。常见的拍号有:八、十二拍 复拍子中的六拍子、九拍子、十二拍子等,由于强 拍出现的周期较长,前进的动力受到缓冲,所以乐曲多为较 慢的速度,常表现平静、柔和、抒情的情绪,指挥线

4、条也要 平稳、连贯。如果乐曲的速度较快,指挥图式则要简化。图 式的简化将在以后的内容中介绍。 3 3、混合拍子 v1.0 可编辑可修改 3 a a、 五拍子 由(2+32+3)或(3+23+2)组合而成。每小节 第一拍为强拍,下一个重音为次强拍,其它为弱拍。常见的 拍号有:四、五拍。 b b、 七拍子 由(2 2 + 2 2+ 3 3)或(2 2 + 3 3 + 2 2)或(3 3 + 2 2 + 2 2)组合而成。从混合拍子的定义来看,七拍子不会是(3+43+4) 或(4+34+3)的结构,明确了七拍子的拍子结构,才能正确的 设计出七拍子的指挥图式。 每小节有一个强拍,两个次强拍, 其它为弱

5、拍。常见的拍号有:四、七拍。 七、起拍 起拍是指挥的第一个动作, 是指示伴奏或合唱团从 预备至开始的指挥过程。在起拍动作中,要暗示合唱歌曲开 始时的速度、力度和基本情感。因此,起拍是指挥的一个重 要步骤。起拍动作包含三个部分: 1 1、预备 眼睛首先环视合唱团,以集中合唱团员的注意力, 面部表情坚定而自信,眼睛里充满着合唱作品中的情感和对 合唱团成功演唱的期待。双手缓缓抬起并回落,回落后要保 持相对稳定、静止状态。右手稍高,双手距离约二十公分, 高度在胸部以下。肩部和手臂放松、自然。 如果合唱有前奏,伴奏是钢琴一件乐器,可只 用右手v1.0 可编辑可修改 4 做预备动作,左手则在引进合唱时加入

6、指挥动作。如 果伴奏是一个较大的乐队,则需要双手做预备动作。指挥在 排练时,不要养成在预备动作中讲话的不良习惯。因为,指 挥在做了预备动作后,合唱团员注意力都处在高度集中的状 态,随时准备吸气演唱,预备时间过长就会使大家松懈。久 而久之,预备动作会失去集中注意力的作用。 2 2、吸气 吸气是起拍过程中关键的动作。它的动作要领是: 吸气前的预备动作双手必须是静止状态,位置在起拍前一拍 的拍点上。然后明确、果断地做出吸气动作,不能有丝毫的 犹豫,吸气动作实际上就是已经练习过的反射动作。指挥在 做吸气动作的同时,自己也要和合唱团一起吸气。吸气是合 唱作品的一部分。因此,吸气的速度应和歌曲的速度、律动

7、 一致。吸气动作开始于起唱前一拍的拍点并与起拍动作相 连,吸气动作的方向一定要准确。否则,就不能正确联结到 指挥图式中起唱的第一拍而导致混乱,吸气与起拍是一个连 续动作的两个部分。 3 3、起拍 吸气之后击出的第一拍称起拍,并从这一拍开始进 入指挥图式,合唱团在拍点上进入演唱。 由于歌曲开始拍可以处在小节内的不同位置, 所以, 又有正规节奏起拍和非正规节奏起拍之分。正规节奏起拍: 即在小节线后第一拍、强拍处起拍;非正规节奏起拍:是指 在非强拍处起拍。v1.0 可编辑可修改 5 无论哪种起拍,预备动作总是在图式前一 拍的拍点后,吸气动作则是在这一拍反射线上。起拍就是合 唱作品的第一拍,第一个音符

8、要在拍点上唱出。 下面说明几种常见的起拍图式: 强拍起拍 进行曲、欢快情绪的起拍:动作要干脆、有力。拍 点清晰,反射动作轻快。 抒情曲、委婉情绪的起拍:动作要柔和、连贯。拍 点清楚,反射动作缓慢。 b b、 弱拍起拍 c c、 分割拍起拍:即单位拍的后半拍。 分割拍起拍的指挥图式与以上图式并无不同。所不 同的是:整拍起拍时,吸气在指挥吸气动作的同时进行,起 唱在击拍点上;分割拍的起拍时,吸气在拍点后的前半拍进 行,起唱则在后半拍。指挥要特别注意的是:分割拍起拍的 吸气动作,要分成两个部分进行: 1 1、 把原来的吸气动作做为吸气的预备动作; 2 2、 把原来的击拍动作想像成吸气动作。 起拍时,

9、吸 气预备动作的范围和力度一定要小于吸气动作。 八、收拍 v1.0 可编辑可修改 6 收拍是指挥一首合唱作品的最后一个动作, 与起拍 有着同样的重要作用。有时,合唱作品的结束给人留下的印 象,比开始还要深刻,它表现了音乐形象的完整性。指挥的 收拍动作,一定要把合唱作品的意境演绎得尽善尽美,切不 可草率从亊。 收拍动作包括两个部分: 1 1、预备 这个动作与起拍的吸气动作相同, 在歌曲最后一拍 的反射线上,只是稍快、稍高于正常的反射线。预备动作的 大小,要根据作品结束时的意境、情感、速度、力度而定。 预备与收拍同样是一个连续动作的两个部分。 2 2、收拍 这个动作指示着合唱团声音的停止, 收拍动

10、作的设 计也要根据作品结束时的意境、情感、速度、力度而定,并 无像“标准件”一样的统一规定。 收拍点理论上总是在结束拍下一拍开始的地 方,这样才能准确表达作曲者作品结束时的意图。收拍点要 清晰。由于歌曲结束拍的时值、 速度、力度和情感表现不同, 收拍动作也有所不同。强而有力的收拍,可以在收拍点上有 力的握拳,从指挥正常手形到握拳至收拍点,要有一个自上 而下、小而有力的回落过程,来表示合唱作品的力量。短促 而跳跃的收拍,可单用右手,预备动作后由v1.0 可编辑可修改 7 外上向内里再向 外划一小圈,收拍点只需用拇指与食指轻轻一捏。渐强、延 长的收拍,右手在延长拍上做保持动作, 左手上举暗示渐强,

11、 延长结束前双手做较大的预备和握拳收拍动作。关于延长记 号的时值,很多人主张延长原音符时值的一倍,并严格按拍 进行的观点我是不赞成的。音乐理论这样定义延长记号:可 按作品风格、演唱者的意愿任意延长。因此,我认为: 1 1、 只延长原音符时值的一倍是不妥的; 2 2、延长中不应有以拍 为单位的节奏感。如果规定时值并带有节奏感,就与“任意 延长”相悖了。渐弱、延长的收拍,右手在延长拍上做保持 动作,左手下拉暗示渐弱,延长结束前双手做较小的预备划 圈后拇指与食指相捏收拍。 收拍动作,不是几个模式可以概括的,要靠指 挥者在指挥实践中细心体会并精心设计。以上是我个人的理 解,仅供参考。收拍不同于起拍。起

12、拍是从无声到有声,情 感从自然到投入;收拍所停止的音乐,虽然是声音停了、但 合唱团员的表情、指挥的姿势、合唱作品的意境不要变化, 而使听众的思绪继续遐想。收拍后指挥要保持静止状态片 刻,再慢慢放松,从作品的意境中出来。 九、长音、切分、附点节奏的指挥方法 长时值或带有延长记号的音,左手通常以保持动作 表示,右手长音时正常击拍,延长音则与左手共同保持。 保持动作:是指手停在击拍点上。这时手部肌肉稍 感紧张,v1.0 可编辑可修改 8 在所保持音最后一拍的反射动作突然放松,预示下 一拍的进入。 1 1、 长音 保持动作适用于长音。 2 2、 切分节奏 切分节奏的击拍,也可以采用保持动 作,这里的保

13、持是瞬间的。在切分音上保持时,小臂和手在 反射动作中,有瞬间的保持并使肌肉紧张,这时的反射线比 正常的长些。 3 3、附点节奏 附点节奏的击拍,也可以采用保持动 作。这里的保持是短暂的、瞬间的。 十、呼吸与休止指挥方法 呼吸是音乐的重要表现手段,它不仅仅只是歌唱中 的换气,还起着音乐的分句和感情表达的重要作用。作曲者 并非都把它明确的标记在乐谱上,需要指挥来设计和安排。 休止是音乐进行当中的停顿,有长有短,是节奏的 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音乐的表现手段之一。作曲者大都在乐 谱上明显标记,指挥要用动作传达给合唱团员。 休止时,往往可以安排呼吸,但呼吸并非都在休止 时进行,常常需要指挥在动作上明确提示

14、呼吸,但也不是每 次呼吸都在指挥提示下进行。 1 1、呼吸 合唱的呼吸,犹如文章中的标点符号对于文章的重 v1.0 可编辑可修改 9 要性一样,是指挥不可忽视的。音乐中如果没有恰如其分的 呼吸(分句),不仅给演唱者带来演唱上的困难,也会影响 音乐形象的刻划而使听众感觉不完美。 指挥提示吸气的动作与起拍动作中的吸气相同,只 是在乐句间进行。 在合唱的声部进出时, 吸气动作也可包含“连收兼 吸”的用意,它是指挥常用的一种方法。 2 2、休止 音乐中的休止符,表示声音到这里有节奏地中断。 休止符是组织节奏的一种手段,此时虽然歌声有短暂的停 顿,但音乐实际上还在进行, 所以指挥也要准确地予以提示。 a

15、 a、 一拍以上的休止 这时要在休止处收拍,可连吸带收。 b b、 一拍及一拍以下的休止 如果休止符恰在分句处,指挥要在休止符上提示吸 气;休止符不在分句处,击拍正常进行。 十一、合拍与分拍的指挥方法 前面已知的指挥图式,是在适中的速度下应用的。 根据音乐速度的变化,在很快或很慢的作品中,指挥图式可 以进行简化或细分。 v1.0 可编辑可修改 10 1 1、合拍 合拍是指对基本指挥图式的简化。合拍的原则是: 每小节只击出强拍、次强拍。如此,二拍子、三拍子就简化 成一拍子, 四拍子、六拍子可以简化成二拍子,九拍子则简化 成三拍子,拍子简化后避免了繁琐的图式和复杂的击拍动 作。重要的是合拍指挥动作

16、更有利于合唱作品的表现,尤其 是单位拍小于四分音符、较快速的作品。 也可以把每两小节视为二拍子, 用二拍子指挥图式 并不是每个作品从头至尾都可以单一组合,需要指 挥从语句和旋律结构上精心设计,做出正确组合。 2 2、分拍 分拍是指将基本图式中的基本拍细分。细分的原则 是:在保持原指挥图式的前提下,将一拍分为两拍进行。通 常在慢速的作品中应用。 有时歌曲速度较大幅度渐慢时,也可灵活使用分拍 的指挥法。很多作品终止时,往往渐慢结束,也可局部采用 拍细分的指挥法。 合拍与分拍的指挥方法,可以独立、综合、整体、 局部使用,指挥者可根据具体作品精心设计、灵活运用。 v1.0 可编辑可修改 11 十二、力

17、度与速度的指挥方法 1 1、力度的对比 力度的变化是合唱艺术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力度 的对比,可以使作品的风格、 意境、情感、色彩更好地演绎。 指挥对力度变化的提示,主要靠动作的大小和手臂 肌肉的紧张度来实现。 a a、指挥动作的范围 一般的规律是:弱时,手臂动作幅度小、位置低; 强时,手臂动作幅度大、位置高。指挥动作的范围:高至眉, 低至腰。渐强、渐弱的变化,指挥用手上举与下拉的动作来 b b、指挥动作的紧张度 一般的规律是:弱时,手臂肌肉松弛,但不能松懈, 要有一定的负重感觉;强时,手臂肌肉紧张,但不要僵硬, 要有较强的负重感觉。渐弱时,手臂肌肉由紧张变为松弛, 负重的感觉逐渐减小。渐强时,手臂肌肉由松弛变为紧张, 负重的感觉逐渐加大。特强时,可握空拳表示;很弱时,可 仅用手指的细微动作表示。 2 2、速度的对比 速度的变化也是合唱艺术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 作 曲者一般v1.0 可编辑可修改 12 都对作品的速度给予明确的标记,指挥者也可根据 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对速度做出相应的处理。 速度变化时, 指挥应注意做到: a a、预示清晰,以使合唱团一目了然、 心 中有数。 b b、击拍果断, 以使合唱团统一速度、完美演唱。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