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上传人:shich****u123 文档编号:43152769 上传时间:2021-11-3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7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实施方案(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德江县人民医院影像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方案1、成立有科主任、护士长及质量管理员参加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2、指派专人为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员,分别具体负责技术、护理、诊 断的具体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并制定各岗位质量与安全工作职责。3、为保证放射科医疗与安全,放射科执行人员准入规。4、严格执行放射科各设备技术规、操作常规,影像诊断报告书写符合 规,以防医疗差错。5、坚持集体读片和会诊制度。每天执行综合读片,每周进行一次疑难 病例讨论,由科主任或高年资医师主持,全科人员参加并作好记录。 工作中遇到疑难病例要主动请上级医师或其它医师进行会诊。首诊医 师综合分析会诊意见后写出诊断报告,并由参加会诊的上级

2、医师审核 签发。6、从事放射诊断不满三年的住院医师的诊断报告要经主治医师以上人 员签发,所有住院医师的CT诊断报告需经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签发。. 低年资医师值中、 晚班的诊断报告一定要注明“急诊报告, 以正式报 告为准”,并嘱患者第二天早上取正式报告,以免错、漏诊。在值班 中遇紧急的疑难病例应及时要求上级医师回科会诊,或报告科主任。 凡被要求参加会诊的同志均须无条件迅速回科会诊。7、认真执行病例随访制度,病例随访制是检查诊断质量、总结经 验提高诊断水平,积累科研教学资料的一项重要措施。科设专门登记 本,每月指派专人查阅病历,核对影像诊断与手术病理及最后诊断并 进行登记。每月下旬向科通报随访情况,

3、并进行回顾性读片,总结经 验吸取教训。8、 认真书写诊断报告书。报告书写要规化,要按诊断报告的书写要求 和格式”书写诊断报告,读片时首先要认真查对片号、日期、投照部 位及左右是否与申请单一致。有旧片者要与旧片作比较。承诺出报告 时间:(1) X线报告:急诊30分钟,普通2小时;CT报告:急诊30分钟,普通2小时。上午11点以后检查报告顺延 至下午2点30后,下午5点以后检查顺延至第二天上午8点30分后。 要求检查阳性率$70%,诊断符合率290%。9、 摄片技术、照片质量是X线诊断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也是作好受 检人员防护工作的重要环节。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应协助科主任组 织本组业务学习、技术

4、研讨、改进技术提高照片质量。(1).每月由技术质控员随机抽取20-50图像进行评片,实事地评判 照片等级,作为技术考核依据,对质量不达标要分析原因,提出改进 措施,并作好记录。 为了能准确掌握标准, 应定期组织学习 X线影 片质量标准 ,甲乙级片率要达到90%,达不到标准者按考核标准扣 分。(2).摄片时要仔细认真,要求作到三查七对:1查申请单:核对、病历号、X线号、摄片部位和位置。2查患者:核对检查部位和脏器。3查摄影条件:凡是复查照片的,应参考原照片。摄胸片和腹部平片 应训练患者呼吸屏气方法。(3) .CT扫描前要向患者解释扫描方法, 摄胸片和腹部扫描要训练患 者按指令屏气。(4).检查完

5、毕要整理好申请单,严格核对,发现不符要立刻纠正。告知患者取结果时间和地点,并及时正确地传送影像。(5)危、急、重病人检查完后即刻进行影像处理,并报告诊断医师,做好登记。10、做特殊造影或增强时,必须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做好 处理抢救过敏及毒性反应的准备工作。特别是护理人员思想上必须树 立任何一个使用造影剂的病人都有发生副反应可能的意念。(1).检查前应详细了解和核实病人是否为髙危人群, 尤其是以往有 过敏体质或过敏史,对危重病人(如恶病质、心、肝、肾功能严重受 损害等),应与临床有关科室一起协商,决定能否进行增强检查。(2)检查前由护士向病人解释药物可能有的副作用和过敏反应,并签署知情

6、同意书。(3) .造影或增强检查时, 操作人员应全程观察病人, 不准离开病人, 发现有异常情况即刻通知医师和护士处理。(4)造影检查及增强扫描完成后,尽可能保留带连接管的注射针在静脉,并在准备室观察15分钟后方可嘱病人离开,防止出现造影剂延迟 反应。(5) .放射科护士负责管理科室药品,及时更换补充,负责造影检查和增强扫描的药物注射。负责院感管理工作。11、.CT扫描室和X线机房应备有充足的医技人员和病人用防护用品,执行各种防护规程,做好医患的防护工作12、每月28日组织抽查20-30份照片,对照片质量和诊断质量,按照 片质量标准和诊断报告规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用于个人技术能力考核。二、放射科质

7、量安全管理小组职责1、放射科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在院医疗质量管 理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并对其负责。2、落实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建立的操作规程, 医疗质量标准及措 施。3、建立各种设备、各项指标的标准和评价方式,并组织实施。4、定期开展活动,每月对本科室各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执行进 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将检查结果通报全科及上报医院 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5、对职能部门反馈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落实整改。6、负责制定本科室防止医疗差错事故的防措施与报告、检查、处置规 和流程。7、每年组织2次安全防护管理及质量控制管理再教育与培训,举办不 少于1次的安全事件处置演练。每年

8、一次请急诊科或科医师对科室 人员进行抢救知识和操作培训和考核8、质量与安全小组应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开展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现持 续改进。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及职责组长:代江副组长:王平荣黎洪芳组员: 舒朝华安军 王祖高田茂松 高芳丽周鹏 罗涛 何波 蔚蔚安兵冉羽邓红丽凌技术质量管理:罗涛负责每月技术评片,统计并记录图像优良率,督促投照质量改进,邓红丽负责CT投照质量,舒朝华负责DR投照质 量。田茂松负责MR投照质量。诊断质量管理:王平荣负责MRI诊断报告审核;黎洪芳负责CT报 告审核;负责普放报告审核;高芳丽负责病例随访追踪记录保管;何 波、周鹏负责病例讨论记录保管,黎洪芳负责管理小组每月质量

9、安全 检查记录保管。注射及药品管理:凌负责药品保管及有效期检查,造影剂检查知 情同意书保管。三、放射科人员准入规1、独立从事放射科诊断的人员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具有住院医师职称及执业资 格。2、技术人员需具有中专以上专业学历或已取得放射科技师职称。3、放射科护士需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和取得执业护士资格。4、CT、HRI的诊断和操作人员需具有CT、HRI上岗证。四、放射科技术操作规程(附后)五、放射诊断报告的书写要求和规定一、放射诊断报告由电脑打印,其模板格式要求与质控要求一致。二、放射诊断报告的书写应当使用中文和专业医学用语。无正式中文译名者,如 以外国人姓氏命名或称呼的征象、体征、疾病和综合征等

10、可以使用外文。不用简 略语及其它非正规词汇。三、放射诊断报告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或上级医师进行修改后,重新打印,不得 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四、放射诊断报告书写后需有书写医师和审核医师签名。书写医师应为具有执业 证书和专业上岗证的住院医师或主治医师,审核医师应为具有执业证书和专业上 岗证的主治医师或副髙和副高以上的医师或教授。五、放射诊断报告必须注明检查时间和报告时间,后者又分书写和审核二个时间。 凡时间均应精确到月、日、小时和分钟。急诊报告发出时间不超过检查完毕后30分钟,门诊报告发出时间不得超过检查完毕后2小时,住院报告发出时间不得超 过检查完毕后2个工作日。六、夜间或节假

11、日急诊无审核医师审核报告时,应在所发出的急诊报告显著处注 明此报告为急诊临时报告,应以正式报告(次日发出)为准,请次日到XX取正 式放射诊断报告”或类似容的文字。七、门诊放射诊断报告和胶片由患者或其代表凭放射科出具的单据或通知到指定 地点领取。急诊患者的放射诊断报告和胶片,由放射科送交送检医师,或患者本 人,或患者的陪同人员。八、为便于统一装订和规管理,报告单大小应采用A4纸。九、放射诊断报告书写、审核、打印流程六、诊断报告书写规一、医学诊断报告格式,包括以下5项1、一般资料2、检查名称、检查方法或技术3、 医学影像学表现4、 医学影像学诊断5、 书写报告医师签名。二、规化医学影像学报告书容1

12、、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病床、门诊号、影像号、检查日期、 报告日期。2,检查名称、检查方法或技术常规检查注明检查名称、特殊检查注明检查方法或技术。如X线检查应描述检查 方法与体位。CT或MRI应描述平扫或增强,以及具体扫描序列、参数和摄片情况; 凡增强者无论CT或MRI均应描述对比剂名称、给药方式、剂量、注射速率和延时 等。3、 医学影像学表现(1)临床对医学影像诊断所要求的容,即阐明有无临床疑似疾病的表现或征象。 如有,则应对所出现的病变部位、大小、围、密度、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等加以描述,并对该疾病应该或可能出现二没出现的征象说明“未见”(2)临床所疑疾病以外阳性发现

13、:意外或偶然发现临床所疑疾病以外疾病的 征象,如骨外伤者所摄骨骼片上偶然发现骨软骨瘤;正常变异的表现;成像 伪影;难以定性或可疑的征象对有鉴别诊断意义的的阴性征象加以描述4.医学影像诊断医学影像诊断有其局限性。不同疾病可有类似表现,同一疾病又可有不同表现, 而且随时间改变,病变可发生变化。因此,医学影像诊断学要密切结合临床资料, 必要时要亲自检查患者,以提高诊断符合率。医学影像诊断为整个医学影像检查 的结论,不少阅读报告的临床医师只读这一项。报告书写者必须根据医学影像学 表现恰如其分的做出检查结论。诊断结论一般分四种情况:正常或未见异常病变肯定,性质肯定病变肯定,性质不肯定。有多种可能性,依次

14、说明(4)可疑病变,所见表现不能肯定为病变,可能为变异或各种原因造成的假象, 需要补充检查,可在诊断结论后提出建议,如建议增强或加做其他MRI序列。5.医师签名签名医师为此份报告书责任人,如只有一名医师签名需由主治医师或主治医师 签名,如书写报告者为住院医师,则由上级医师审核后签名,高年资住院医师可 由科主任或医院授权签发诊断报告。X线诊断报告书写格式一、胸部1、 胸廓:是否对称,有无畸形,骨骼情况2、 肺野:肺血管纹理,肺有无病灶。如发现病灶,要描述部位、形态、边缘、大 小、有无空洞等情况。3、 肺门:正常、增大、有无肿块等。4、 纵膈:气管是否正中,纵膈有无增宽及有无肿块发现等5、 横隔:

15、位置形态有无改变,肋膈角与心膈角情况6、 心脏:外形有无异常变化,心胸比例,各房室情况。二、心脏平片X线诊断1、 摄片位置2、 胸廓:纵膈与横隔形态有无异常。3、 肺部:重点描述肺门、肺动静脉血管纹理的变化,有无肺动脉高压或肺淤血等 表现4、 心脏:心外形增大的类型、肺动脉段外形变化,各房室增大的情况,食管左房 压迹变化情况三、泌尿系统诊断报告1、平片:两肾轮廓、位置、形态与大小全尿路区域有无钙化或结石样阴影腰大肌及腹壁脂肪线显示情况脊椎、骨盆区、骨骼有无异常肠道容物情况及其他腹部异常阴影2.排泄性尿路造影两肾轮廓、位置、大小、形态(6)(1)(2)(3)(4)使用对比剂名称、剂量、浓度。(3

16、)两肾功能显影情况: 正常、 延迟、 不显影。 对肾功能差者, 造影需延时45-60min或更长时间摄片(4)两侧肾盂肾盏轮廓显示情况膀胱充盈情况两侧输尿管显示情况腰椎与骨盆区骨质情况3.逆行肾盂造影两肾轮廓、位置、大小、形态,注明导管位置使用对比剂名称、剂量、浓度。(3)两侧肾盂肾盏输尿管充盈显示情况腰椎与骨盆区骨质情况4.膀胱造影造影剂名称、浓度、剂量膀胱充盈轮廓、形态、大小、病理改变说明病变围大小、边缘、与邻近脏 器的关系膀胱壁应测量其厚度、边缘与周围情况(4)男性应包括前列腺增生向膀胱突出压迫情况其他异常发现四、头颅、五官X线诊断报告1、头颅平片头颅大小形态颅骨外板与板障厚度与密度情况

17、颅缝囱门有无异常脑回压迹有无增多、增深颅板血管压迹有无异常蝶鞍大小、形态、骨质有无异常颅有无生理或病理性钙化。其位置、形态、大小、数目如何头颅软组织情况2、眼眶眼眶大小与形态(2)眶壁骨质结构眶软组织密度有何异常改变(4)眶裂、视神经孔形态、大小及骨壁情况(5)周围副鼻窦与颅情况3.下颌骨(1)下颌骨骨质有无异常,如有病变、按基本病理变化重点描述(2)牙槽有无病变情况软组织情况五、骨与关节系统1.骨关节外伤X线诊断报告骨折或关节脱位部位与名称骨折断端移位情况,对位对线情况软组织有无积气、异物或肿胀情况(4)骨折断端或脱位关节有无骨质破坏或其他骨质改变2.关节病变X线诊断报告(1)关节病变发生部

18、位:干箭端、骨干或关节(2)骨与关节骨质结构有无异常。如有病变、应按基本病理变化重点描述关节间隙与软组织情况3.四肢长骨病变X线诊断报告病变发生部位及累积围(2)四肢长骨病变基本病理变化情况应重点描述软组织变化情况如果是肿瘤病变,应描述生长方式(膨胀性、压迫性或浸润性)与病变、 与正常骨组织分界线情况4.脊柱病变X线诊断报告脊柱曲度变化情况病椎的部位、数目与基本病理变化情况应重点描述椎间隙改变情况软组织特别是椎旁软组织情况六、 急腹症平片X线诊断报告1.立位片(1)胃肠有无扩、积气、积液或液平面以及隔下有无游离气体2.卧位片(1)膈肌位置、肝脏、脾脏、肾脏的轮廓、位置、形态及大小腰大肌与腹膜外

19、脂肪层影肠道积气扩、肠壁厚度、肠道分布与位置如何,有无肿块或高密度结石 脊柱、骨盆、骨骼有无异常七、 消化道造影X线诊断报告1.食道造影诊断报告胸部常规透视情况、胃泡大小、食管有无食物滞留。食管领剂通过各段充盈情况,有无受阻、缺损或狭窄。食管壁柔软度、扩度,黏膜情况。经过贲门领流情况、有无受阻,局部有无肿块,有无受压、移位情况。胃底部领剂充盈情况,膈胃间距离如何。2.胃肠造影诊断报告腹部常规透视情况。食管有无异常。(3)胃部:类型、位置、力、蠕动、黏膜等情况。胃壁柔软度、移动度、排空程度。(5)胃双重对比相,胃小区显示情况有无异常。(6)十二指肠各部形态,功能变化。如为全胃肠道造影,应观察各组

20、小肠黏膜位置,走行方向有无异常,并 要连续观察直达回盲部显示为止。3.结肠造影诊断报告腹部常规透视情况。导管插入顺序与否。结肠各段充盈显示情况,有无受阻,位置,结肠袋形、外形、移动度, 肠壁柔软性,排领后结肠收缩功能,黏膜皱裟情况。(4)气领双重相:黏膜情况,有无充盈缺损或息肉样改变等情况。CT 与 MRI 诊断报告书格式一、颅脑与五官1.颅脑颅骨骨质情况脑沟脑池情况脑回、脑灰质与脑白质情况脑室大小形态位置与移位情况(5)中线结构是否移位如发现病灶应侧重描写其发生部位、外形、累及围、境界、增强前后密度或信 号变化等2.眼眶(1)眶壁骨质结构:眶顶、眶底、眶外骨壁眶裂与视神经管眼球:大小、形态与

21、部结构情况视神经情况眼外肌与眶脂肪间隙情况如有增强,应注意眼上部静脉与眼动脉情况(7)眶周鼻旁窦与颅情况3.耳与颍骨外耳道情况(2)中耳:包括上鼓室、中古室、下鼓室、鼓上隐窝、耳烟管、听骨链等耳:包括耳蜗、半规管、面神经等结构鼓窦入口、鼓窦区、天盖与乳突气房情况颈静脉窝、颈动脉管、耳道、乙状窦以及周围区域骨质情况4、鼻与鼻旁窦(1)鼻腔骨质结构,鼻中隔、鼻甲情况各组鼻旁窦大小、形态及骨壁等情况鼻腔与各组鼻旁窦密度或信号有无情况鼻后孔及周围结构、如眼眶、上颌齿槽骨、颍下窝、鼻咽部等情况二、颈部CT与MRI诊断报告1、鼻咽部(1)鼻咽腔:腭帆、鼻咽腔侧壁与顶璧、烟瘾窝等情况(2)咽旁间隙情况,咽鼓

22、管隆突情况咽后间隙情况咀嚼肌间隙、茎突前咽旁间隙及茎突后咽旁间隙情况(5)鼻咽部周围骨质情况2、喉部声门上区:会厌、杓会厌皱裳、假声带等情况声门区:真声带、喉室腔等结构情况声门下区情况(4)甲状腺与甲状旁腺情况舌骨、会厌软骨、甲状软骨、环状软骨等情况喉旁间隙与喉周结构及颈部其他结构有无异常3、颈部脏器区:甲状腺、甲状旁腺、食管、喉部与气管及以下咽部结构有无异常两侧外侧区:有无占位灶颈后区:有无占位肿块4、延腺腮腺大小形态位置密度或信号有无异常或占位情况颌下腺大小形态位置密度或信号有无异常,增强后情况,有无占位灶三、胸部CT或MRI诊断报告(1)气管:主气管及其各分支情况肺门:肺门结构、血管与淋

23、巴结情况肺野:肺叶、肺段、肺小叶情况,发现病灶应重点描述胸膜:壁侧与纵膈胸膜及叶间胸膜情况纵膈:大血管、心脏各房室及纵膈各组淋巴结情况胸壁:骨骼骨质结构与软组织情况四.心脏CT或MRI诊断报告心膜情况心房:大小、形态有无异常情况心室:大小、形态、肌小梁等情况心瓣膜情况、心包膜情况肺动脉主干与肺静脉主干情况冠状动脉情况心脏血流情况 五.腹部CT或MRI诊断报告1、肝脏、胆囊肝脏外形与各叶比例有无失调肝门结构.肝胆管与胆总管情况肝动静脉主干与分支情况肝脏增强前后密度或信号变化情况,特别注意增强各期扫描密度与信号变化情况胆囊大小形态胆囊壁、囊有无占位情况腹腔及周围脏器情况2、胰腺胰腺包括钩突、头、体

24、、尾部大小、形态情况胆总管下端与胰管情况心肌:厚度.密度或信号有无异常胰腺增强前后密度或信号变化情况胰周有无异常情况扫描区域动静脉,淋巴结情况周围脏器情况3、 脾脏脾脏大小、形态、密度、或信号均匀等情况增强前后密度或信号变化情况脾门与脾脏周围情况4、 肾脏与肾上腺(1)肾上腺大小、形态、密度或信号有无异常情况(2)肾脏外形、大小、肾皮质与髓质结构情况增强前后密度或信号变化情况(4)肾盏、肾盂与输尿管上段情况(5)肾周间隙、肾筋膜、肾周血管与淋巴组织以及肾周各脏器情况六、盆腔CT与MRI诊断报告1、 男性盆腔膀胱:大小、形态、位置、膀胱壁厚度等情况精囊情况前列腺情况直肠情况盆腔各脏器脂肪间隙情况

25、盆腔其他组织情况(7)盆腔骨质结构情况2、 女性盆腔膀胱情况(2)子宫、阔韧带、附件等脏器情况宫颈、阴道情况直肠情况盆腔各脏器间脂肪间隙情况盆腔其他组织情况(7)盆腔骨质结构情况七、 脊柱CT或MRI诊断报告各椎体包括椎体、椎弓根、椎板、关节突、横突各部骨质结构密度或信号有无异常情况各椎间盘结构、形态、密度或信号有无异常椎管形态、结构情况,有无占位灶脊膜情况脊髓外形、位置、密度或信号有无改变情况椎管如有占位灶、增强前后密度或信号变化情况八、 四肢关节、骨骼CT或MRI诊断报告(1)骨皮质、骨膜、骨髓腔、骨质结构情况(2)关节面、关节软骨、半月板等结构情况(3)关节腔情况(4)关节滑膜、滑膜囊情

26、况软组织情况如发现病灶,要求重点描述部位、大小、形态、边缘、累及或浸润周围结构情 况。增强前后密度或信号变化情况DR 影像质量要求一般要求1、x线照片满足影像诊断要求。2、X线照片标识,左右标志正确,检查号、检查日期、检查医院、被检者、性别、 年龄、图像放大比例或比例尺等信息完整。3、用片统一,用片尺寸合理,分格规,照射野大小控制适当。4、图像放大比例一致:正位片与侧位片或斜位片放大比例一致。同一部位不同时 间摄片放大比例一致。5、整体画面布局美观,影像无失真变形。除上述一般要求外,优质图像标准1、密度合适:(照片中诊断密度围控制在0. 25-2. 0之间)。2、层次分明:参照放射科技术质量标

27、准。3、摄影体位标准:参照放射科技术质量标准。组织影像应符合正常的解剖投影, 无失真。4、照射野大小合适:被检部位影像全部在照片上显示,但不应过多包含非检查部 位,尤其是分泌腺;重点组织界限清楚;脊柱应含相邻椎体;四肢长骨应至少包 括1个邻近关节;肋骨应包括第1或第12肋骨。5、无体外伪影。6、无运动伪影。7、特殊检查体位应标注。8、胶片无污片、划片、粘片、指纹。CT、MR影像质量要求影像质量要求1、根据临床检查要求和疾病诊断需要,合理选择扫描围、扫描参数、检查序列。2、扫描围必须包括整个被检查器官或部位。3、选择合适窗宽窗位,因头部外伤的头颅CT扫描必须有骨窗。肺部扫描必须有 肺窗和纵隔窗。

28、4、对于CT检查,在满足诊断的前提下,尽量减少X线剂量。5、增强扫描增强效果良好。6、定位标识明确,一般信息完整。7、CT、MR照片应有定位相。8、CT、HR照片排列顺序:横断位:躯干从上到下,四肢由近到远。冠状位:由前到后;矢状位:由右到左。9、对不同检查部位的CT影像质量标准,参照CT影像标准。DR影像评价容及方法项目评价容和方法扣分图像对比看电脑图片或胶片图像,对比欠佳5图像层次看电脑图片或胶片,层次欠分明5投照野控制投照野过大或包括不全5伪影不影响诊断的伪影,如衣扣、金属线5有可能误认为病变的伪影50伪影围较大,掩盖诊断区。50呼吸伪影或运动伪影510抽查胶片,有污片、划片、粘片5图像

29、标识不完整5图像重要标识如左右、性别错误50摄影体位不标准1520特殊体位无标注,如腹部立位位,水平侧位10摄影部位错误对照申请单和摄影部位是否一致50图像放大比例抽查胶片,图像放大比例是否一致5用片统一,尺寸合理抽查胶片5质量等级评价方法:结合DR影像质量要求,每份图像为100分,扣完为止。优:邛0分良:8089分差:70、79分不合格:70分CT. MR影像评价容及方法项目评价容和方法扣分图像对比看电脑图片或胶片图像,对比欠佳5图像层次看电脑图片或胶片,层次欠分明5扫描围过大或包括不全5人为伪影如未去除金属物引起的伪影10运动伪影不影响诊断510设备伪影不影响诊断510增强扫描增强效果欠佳

30、,但不影响诊断10、15图像标识不完整5图像重要标识错误如左右、性别错误50定位相抽查胶片,应有定位相5照片排列顺序不规抽查胶片5检查部位错误对照申请单和检查部位是否一致50质量等级评价方法:结合CT. MR影像质量要求,每份图像为100分,扣完为止优:邛0分良:8089分差:70、79分不合格:70分影像诊断报告评价容及方法项目备注扣分描述容与诊断结论欠一致10主要征象未描述15主要征象描述不全5主要征象描述错误25主要阴性征象未描述指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征象5用语不规10错误用词如男性盆腔检查出现子宫等词汇10描写简单5左右错误50特殊检查体位未描述如DR站立位摄片、CT俯卧位扫描5增强扫描情况未描述15明显的漏诊或误诊50质量等级评价方法:结合诊断报告书写规,每份报告为100分,扣完为止优:390分 良:8089分差:70、79分 不合格:70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