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水电站水力过渡过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3138755 上传时间:2021-11-30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81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九章水电站水力过渡过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第九章水电站水力过渡过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九章水电站水力过渡过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资源描述:

《第九章水电站水力过渡过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水电站水力过渡过程(3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九章水电站水力过渡过程教学要求:了解水电站水力过渡过程的水力现象和有关基本方程的建立,掌握 水锤和机组转速变化计算的基本方法,熟悉调节保证计算的控制指标和基本措施; 掌握调压室水位波动分析的基本方法。水电站的引水系统、水轮机及其调速设备、发电机、电力负荷等组成一个大的 动力系统。这个系统有两个稳定状态:静止和恒速运行。当动力系统从一个状态转 移到另一状态,或在恒速运行时受到扰动,系统都会出现非恒定的暂态(过渡)过 程,由此产生一系列工程问题:压力水管(道)的水锤现象、调压室水位波动现象、 机组转速变化和调速系统的稳定等问题。本章主要介绍水电站水力过渡过程的现象 和基本方程。第一节概述一、水锤

2、(一)水锤现象及其传播引水系统是水电站大系统中的子系统,水锤是发生在引水系统中的非恒定流现 象。当水轮发电机组正常运行时,如果负荷突然变化,或开机、停机,引水系统的 压力管道的水流会产生非恒定流现象,一般称为水锤。水锤的实质是水体受到扰动, 在管壁的限制下,产生压能与动能相互转换的过程,由于管壁和水体具有弹性,因 此这一转换过程不是瞬间完成的,而是以波的形式在水管中來回传播。为了便于说明水锤现象,我们首先研究水管材料、管壁厚度、管径沿管长不变, 并且无分义的水管(一般称为简单管),阀门突然关闭时的水锤现象,见图9-1:管V3B7(b)图9-1水锤压力传播过程中水流的初始状态是水压力为H。,流速

3、为。当阀门突然关闭时,首先在阀门附 近长度为/的管段发生水锤现象一一水体被挤压,水压力上升为H0+AH,流速 变为0,这时管中水体的动能转变为压能。由于管壁膨胀,水体被压缩,在管段/ 中会产生剩余空间,待后面的水体填满剩余空间后,邻近管段水体乂会发生水体挤 压,引起水压力上升,流速变为0,也产生剩余空间。这样在水管中,从阀门开始 逐段产生水锤现象,水锤波以一定的速度d从阀门传向进口(水库)。当水锤到达引 水管进口时,这时进口外的水压力为H。,管内水压力为H+AH ,在水管进口处 造成压力差在ZXH的作用下,水体流向水库,使得水管中的水体压能转变为 动能,管中水体的压力从H0+AH降为Ho,流速

4、变为-勺,这相当于产生一个反 射波,反射波以。的速度从水管进口向阀门处传播。当反射波到达阀门处时,水流 离开阀门,在阀门处造成真空,产生负压,使水体压力从变为HoAH ,流速 从-勺变为,水管中水体的动能转变为压能,即在阀门处产生负压波,负压波以a 的速度从阀门传向进口。当负压波到达水管进口时,进口外的水压力仍为H。,管 内水压力为H.-NH ,在水管进口处形成压力差心/。在的作用下,水体 流向水管,使水管的压力从H.-NH升为,流速变为 ,水体压能转变为动能, 乂产生反射波,反射波以。的速度从进口向阀门处传播。当反射波到达阀门处时, 水管全长水流恢复到初始状态,即水管的压力为流速为。由于阀门

5、仍然关 闭,在阀门处又产生水锤波,水锤波将重复以上的传播过程。水锤波在水管中的传播经历了四个状态、二个来回,才完成一个周期。我们把 水锤在管中传播一个來回的时间称为一相(phase),二相为一个周期(period)o设 2L4L管长为厶,则一相的时间为厲=,一周的时间为卩周(二)水锤波传的播速度水锤波的传播速度是水锤分析计算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它与水管的材料、管壁 厚度、管径以及水体的弹性、容重有关。根据水流的连续性定理和动量定理,推导 出水锤波的传播速度的计算公式为:式中 Ew为水体弹性模量,一般取2.06X106 KPa;了为水容重;E 8K为管道的抗力系数。对于薄壁钢管K = 亠,其中为钢

6、管弹性模量(钢 厂管E5=206xl06Kpa:铸铁管E, =98x 106 Kpa), 5为管壁厚度;厂为管道半径。 水锤波的传播速度的具体计算,应按露天薄壁钢管、坚固岩石中的不衬砌隧洞、 埋藏式钢管或钢筋混凝土衬砌管等类型分别计算,计算公式可参照有关规范或论著。二、调压室水位波动混合式水电站的压力引水道一般比较长,为了减小此类水电站压力引水道的水 锤压力,通常在压力引水道靠近厂房的适当位置设置调压室。调压室是一种具有自 由水面和一定体积的井式结构物,底部与压力引水道连接,以破坏压力引水道的封 闭性,如同水库一样能反射水锤波,从而减小水锤压强。调压室将压力引水道分为 两部分,调压室上游部分称

7、为引水道,下游部分称为压力管道见图9-2o图9-2调压室的水位波动现象当水电站发生过渡过程时,引水系统中的压力管道发生水锤现象,而引水道一 调压室系统则会发生水位波动现象。我们分儿种情况来讨论引水道一调压室系统的 水位波动情况:当水电站以满负荷运行时,假设水库水位为Z,水轮机引用流量为0o,引水道 Rv2水头损失为九,o,引水道流速为,则调压室水位为Z-九0-上2。如果电站突然 2g丢弃全部负荷,水轮机引用流量变为0,此时压力管道发生水锤现象,并在短时间 内停止,压力管道的流量变为0。由于惯性作用,引水道的流量此时仍为Q。,大量 的水量涌进调压室,使调压室的水位不断上升,水库与调压室的水位差在

8、不断减小, 致使引水道的流速逐渐减缓。由于惯性的作用,调压室水位最终将超过水库水位, 从而产生反向水压差,进一步减小引水道流速,直至引水道的流速为0,这时调压 室到达最高水位。引水道的水体在反向水压的作用下,开始流向水库。由于调压室 内的水体流出,造成调压室水位不断下降,逐渐减小反向水压差,当调压室水位低 于水库水位时,乂出现正向水压差,阻止水流向水库流动,减缓流速,最后引水道 流速变为0,这时调压室水位最低。在正向水压差的作用下,管中水体乂流向水库, 迫使调压室水位上升,调压室水位波动乂回到初始波动的状态,完成一波动周期, 波动过程将周期性的进行下去。当水电站以某一负荷运行时,突然增加负荷,

9、使水轮机引用流量加大,由于惯 性的作用引水道不能及时补足水轮机所需的水量,这时由调压室补给不足的水量, 引起调压室的水位下降,加大水库与调压室之间的水位差,从而迫使引水道的水流 加速流向调压室。当引水道水流能满足发电需要时,调压室水位到达最低点。这时 由于水流惯性的影响,引水道的水流还将继续加速,流量超过发电所需的流量,因 此多余的水量将涌进调压室,调压室的水位开始回升,逐步减小水库与调压室之间 的水位差,减缓引水道的流速。当调压室的水位超过水库水位,在水库与调压室之 间产生反向的水位差,阻止水流流向调压室。当引水道流速变为0时,调压室到达 最高水位,在反向压力的作用下,调压室水流开始流向水库

10、,水位也开始回落,直(1)压力升高规范釆用相对压力升高值作为限制值指标,即 =(H_Ho)/Ho,其中H、H。 分别为水锤作用水头和静水头。根据规范规定,最大相对压力升高值应不超 过下列数值:当 /70 100111 时,max=0.150.3当 H。=40100m 时,max = 0.30.5当 H40m 时, n0分别为机组暂态 过程的最大转速和正常转速。目前对0m的限制尚无统一规定,可按以下情况來考 虑:当机组容量占电力系统总容量的比重较大,且担任调频任务时,宜小于0.45; 当机组容量占电力系统总容量的比不大或担负基荷时,宜小于0.55; 对冲击式水轮机,宜小于0.3。当大于上述值时,

11、应进行论证。3、调节保证的计算条件调节保证计算需要计算水锤的最大、最小值和机组转速变化的最大值,其计算 条件主要考虑,上下游水位与增加全部(部分)负荷、丢弃全部(部分)负荷的组 合.(1)水锤最大值和机组转速变化的最大值,采用最大水头差与丢弃全部(部分) 负荷的组合情况,例如上游为正常水位,丢弃全部负荷时的情况;(2)水锤最小值,釆用最小水头差与丢弃或增加全部(部分)负荷的组合情况, 例如上游为最低水位,丢弃全部负荷或增加全部负荷时的情况。第二节基本方程前面己讨论了水电站有压引水系统中的水锤和调压室水位波动现象,这是两种 水力过渡现象,同属于非恒定流。本节主要建立水锤过程和调压室水位波动的基本

12、 方程式。一、水锤基本微分方程及其基本解压力管道水锤的基本方程包括动力方程和连续方程。在一维流的条件下,取出 管道的一微小段进行分析,如图9-3示。作用于微小段的水锤压力为:5H vv2gY H +dx -H A,水流的摩阻力为2力丄dx, H为作用于管段上的水头, k dx )2gA为水管截面积,力为湿周,卩为水容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y H + -dx -H A- Adx = Adx dxfI-2gg dt(9-2)(9-3)dt dt dx dt dt dx 5H比 dv f八dxdx dt 2D这是管道水锤的动力方程。式中中流速,向下游为正;H压力水头; xT离,指向上游为正;D管

13、道直径;t时间;g重力加速度; 尸达西摩擦系数。,并令/ =,代入式(9-3) Y(9-4) 1A11图9-3微小管段分析图设管中水体密度为,在dt时段内,进入微小段dx的水体质量为 “4力+虫也况曲,流出微小段的水体质量为pvAd在该时段内微小段的水 dx体质量增加了巡drdx,根据质量守恒原理,有:dt(9-5)pvAdt+ 卩 八)心出 一 pAdt= -dtdxdxdt(9-6)0(/?v4)6(q4)dxdt将式(9-6)展开,并考虑到dp _5p 5p 8x _ dpdpdt dtdx dt dtdx和clA dAdA=vdtdtdx可得dv _ 1 dp 1 c/A _ 1 dp

14、 1 dAdp1dp A dp ) dt由水力学可知y- H = pci1,代入上式,并且考虑到= /,可得p dp A dpdt dt5H dHvdt dxdv 二 g dH 二 g dx a1 dt a1 dt即_ gdx adH oH dx+dx dtdH dH vdtdx(9-7)dx p dt A dt(9-8)(9-9)(9-10)(9-11)式中Hq、v0分别为初始恒定时的水头和流速;式(9-7)为连续方程。其中a为水锤波速,卩为水压强。方程组(9-4)、(9-7)是一组拟线性双曲型偏微分方程,目前无精确的解析解。为简化计算,常作线性化处理。方程组(94)、(9-7)弃掉非线性项

15、后变为dHFitdH a1 dvdtg dx式(9-8)、(9-9)是一组线性双曲型偏微分方程。其通解为F、/均为任意波函数。由公式(9-10)、(9-11)可以推出简单压力水管关于阀门处(出口)断面A( x = 0) 和进口断面B (x=L)的水锤计算连锁方程:假设压力水管长度为厶 在心时刻, 断面A的水头和流速为H:和分,水锤波从断面A以波速a传向断面B传播,t,= g+色时刻到达B断面,断面B的水头和流速为和/,由公式(9-10)、(9-11)可得:(H;:-7。)= 2F(/Jg-Hq)-(vzb _ v0) = 2fG2 -1 = 2F(t,)g -I a 丿两式相减:(9-12)h

16、:-hZ_:当心时刻开始,水锤波从断面B以波速a传向断面A传播,g时刻到达断面A, 同样可推得:(9-13)方程式(912)、(9-13)为水锤连锁方程。它的求解必须根据初始条件和边界条 件,采用递推的方式来求得。二、调压室的基本方程在有调压室的有压引水系统中,压力水管被分为两部分,调压室上游部分一般 称为引水道,下游部分仍为压力水管。调压室水位波动分析是以引水道一一调压室 系统为对象的。和水锤现象一样,调压室水位波动也属非恒定流。它的基本方程也 包括动力方程和连续方程,但是调压室水位波动产生的水压力较小,因此处可以 看成常量,由式(9-6)5v 门=0(9-14)dx代入式(9-4)dHf

17、ndx dt 2D对X积分得空 L +上小| 厶=0-J & 2D 1 1式中z = (H2-H)为调压室与水库的水位差,以水库为基准,向上为正;X需忡为引水道水头损失。以上参数代入上式后,可得(9-15)这是调压室水位波动的动力方程。通过压力水管的发电引用流量Q等于调压室的流出流量-与引水道的流 dt量/V之和,即(9-16)这是调压室水位波动的连续方程。发电引用流量Q由发电出力不变的条件确定,即 N = 9.81QH(9-17)式中00、Ho分别为初始发电流量和水头。式(945). (9-16)、(9-17)为调压室水位波动的三个基本方程。第三节 水锤及调节保证计算-、水锤计算(一)直接水

18、锤与间接水锤在第二节讨论过水锤基本方程,其基本解为+ a丿h-hq = f其中fL-X 1水锤波从进口传向阀门处。因此,水锤波是由顺行波与逆行波的叠加形成的。如果 水锤在阀门处产生,形成水锤波从阀门向进口传播一一逆行波,这时没有顺行波与为逆行波函数,水锤波从阀门处传向进口; 41为顺行波函数,之叠加,即/ f +兰=0。则由水锤基本方程的基本解公式,可得: a丿h-hq = fv-v0 =-F t- aa丿 X以上两式,消去F t ,得:I a丿(9-18)H =- (v-v0)(9-19)g式中AH = H-Hq; Hq、%分别为水锤作用后的水头和流速;H。、仏分别为初 始恒定时的水头和流速

19、。公式(9-18)或(9-19)是比较特殊的情况:不存在波与波的叠加,工程上把这 种水锤称为直接水锤。在工程实际中,水锤是由于阀门一系列(或连续)的关闭或 开启动作所产生的,先出发的水锤波经过进口的反射,形成降压波从进口传向阀门, 并与迎面赶來的逆行波相叠加。在有叠加的情况下,不能釆用公式(9-18)或(9-19) 进行计算。工程上直接水锤的判断条件,是指阀门断面产生的水锤不受反射波影响 的情况。假设阀门全开到全关的时间为7;,水管长度为厶水锤波速为则直接 水锤的判断条件为 2LT (9-20)即阀门必须在反射波到来之前,完成开启或关闭动作。如果即阀门完成开启或关闭动作之前,反射波到达了阀门。

20、这是间接水锤的判断公式。直接水锤产生的压力升值是巨大的。例如当水管中的初始流速为 =5.0/77/5, 水锤波速为=1000/;7/5,终了流速为V=0时,如果发生直接水锤,那么水锤产生的 压力升值由式(9-19)计算得:H = - (v- v0)= - -(0-5)= 510.2 (in)g 079.8 7由此可见,在工程设计中,避免出现直接水锤的产生是非常必要的。实际工程中,水电站引水管道发生的水锤基本上是间接水锤。间接水锤的计算 比较复杂,因为阀门启闭动作是连续的,产生的无数水锤波在管中传播过程相互叠 加,它的基本方程还不能用解析法求解,一般多釆用数值方法计算。在工程设计中, 主要计算阀

21、门断面的水锤压力,因此,可以利用前面推导的连锁方程来进行解析求 解。(二)简单管的水锤计算1、计算水锤压力的一般公式工程设计中,主要计算引水管道中的最大、最小水锤压力值。由于水锤在阀门 处产生,而阀门处断面受反射波影响最小,所以引水管道中的最大、最小水锤压力 值均出现在阀门处。阀门处水锤的计算可以采用连锁方程,用递推的方式來求解。 为此,首先要引进相对水锤值的概念一一水锤压力升值与静水头的比值。工程上用XJJA LJ和=分别表示正水锤和负水锤相对值。管中流速也采用相对值表H H 0V示,即表示为与最大流速的比值v =,其中V、分别为水管中瞬间流速和最大流速。连锁方程(9-12)、(9-13)改

22、写为:ay令称为水管特性系数。则以上两式变为:2gH。纤=2(吩吃)(9-22)灵一=一2(吩一吩)(9-23)式(9-22)、(9-23)是简单管(管壁厚度、材料、直径不随管长而变化,同时 无分义)的连锁方程,可利用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來求解。初始条件由初始状态决 定:畀=0(9-24)边界条件首先是引水管的进口(断面B),即水库(或调压室、压力前池),具 有很大的容积,在水锤发生时,其水位基本保持不变,进口断面作用水头保持不变, 水锤压力升值为0:/ = 0(9-25)阀门处断面A的边界条件,它取决于阀门的水力学特性。水力学孔口出流计算 公式:Q = mcolgH式中加为流量系数;血为孔口面

23、积,最大孔口面积为作用水头,H。在恒定状态下 0o =j2gHo采用相对值表示孔口出流计算公式:Q _ co lH0 + AWQo 5 v H o由于Q = coV,所以_ =二=详。并令Tt=为阀门相对开度,厂=01。Qo vo%则上式改写为V: =* +即(9-26)式(9-26)为阀门处边界条件。式(9-22)、(9-23)、(9-24)、(9-25)、(9-26) 为简单管水锤计算基本公式。由于反射水锤波是在各相相末到达阀门,所以阀门处 断面,在各相的相末出现极大(小)值,水锤压力最大(小)值则出现在某一相末。 因此,只需要计算各相相末的水锤值。下面利用连锁方程推求阀门断面各相相末的水

24、锤计算公式:2、第一相相末的水锤计算当/=0相时,水锤在阀门处产生,以波速a向进口处传播,在匸0.5相到达进口。 把初始条件霁=0和边界条件V0 = r0 J1+ 舄=ro代入连锁方程(9-4):0 - 0 = 2/?(r0 Vq5 )得:VQ.5 = r0水锤经过进口的反射,从匸0.5相开始,反射波以波速a传向阀门,在匸1相到 达阀门。由边界条件卵=0唸=5X = M +畀 代入式(9-5):畀 _0 = -2(q J1 +畀)移项前帝十一舊这是阀门处第一相末的水锤计算公式。(9-27)2、第二相相末的水锤计算当匸1.0相时,由于阀门的作用,水锤从阀门处,以波速a向进口处传播,在匸1.5 相

25、到达进口。由边界条件W = M +卵代入连锁方程(9-4):霁_ 0 = 2(巧Jl + 畀-唸) 得:水锤经过进口的反射,从=1.5相开始,反射波以波速a传向阀门,在匸2相到 达阀门。由边界条件覺=0PV2 = r2 J1 +空代入式(9-5):霁_0 = 一2/? r2A/l + -r0 + 移项r2 J1+ = r02p P(9-28)这是阀门处第二相末的水锤计算公式。如此类推,阀门处第相末的水锤计算公式为:左 A 1 /!-12p ph(9-29)前面推导出阀门断面各相相末的水锤计算递推公式,阀门的启闭动作在7;内就 结束。按照递推公式,水锤过程将无限地进行下去,这是因为波动方程忽略了

26、摩阻 的影响(非线性项),这对工程计算精度影响不大。3、间接水锤的类型水锤波按一定的周期在水管中传播,由于各水锤波之间相互叠加,水锤值也按 一定的周期变化,阀门断面在各相的相末达到极大(小),水锤值的振幅在7;内是变化的,之后振幅不变。水锤值的振幅在7;内的变化趋势无非有两情况,一 是逐渐变小,如图9-4所示,称为第一相水锤;二是逐渐变大,如图9-5所示,称 为末相水锤(或极限水锤)。在水锤的计算中,阀门开度是一个重要参数,它的变化 规律,对水锤有很大的影响。理想的阀门启闭为直线规律如图9-6所示,通常图9一4第一相水锤图9-6理想的阀门启闭规律图gT实际的阀门启闭规律阀门(导叶)的实际关闭规

27、律如图97所示,从全开到全关历时为7;。启闭曲 线开 始的一段接近水平,关闭速度极慢,这是调速机构的惯性所致。在这一段过 程中,发生的水锤压力很小。之后阀门匀速开启,开度呈直线变化。在接近终了 时,阀门的关闭速度乂放慢,这种现象对关闭接近终结时的水锤有影响。为了 简化计算,将阀门启闭过程线性化,假设按直线规律变化,即阀门开度与时间的关 系为:(9-30)Tt = 5 土 亓式中开启阀门取k号;关闭阀门取负号。第一相水锤,最大水锤压力出现在一相的相末,7;时间内水锤波幅将逐渐减小, 到末相之后,水锤波将维持末相的波幅不变,周期性波动。式(9-27)为第一相正 水锤的计算公式,同样可推得第一相负水

28、锤的计算公式:(9-31)2p末相水锤,最大水锤压力出现在末相(7;时间末),7;时间内水锤波幅将逐渐 增大,并且数值越来越接近,所以也称为极限水锤。根据末相水锤的这一特性,即 最末相邻相水锤值接近,来推导末相水锤的计算公式,根据式(9-29),第十1相水 锤的计算公式为:耳 J1-77: = 5 +G+1J1 +骑1 = ro工即第“相水锤的计算公式为: 左 A1 一12p P =两式相减,并考虑到會=黑严轧:(rn+l - Tn )J1 + 鼻=勺”P其中芈,并令b = b称为水管特性系数,则上式变为: gHQTs却+蠢=蠢从式(9-31)可解得:佥严并+妇+4)式(9-33)为末相正水锤

29、的计算公式。同样方法求得末相负水锤的计算公式为:”詣+ 4 -cr(9-32)(9-33)(9-34)水锤的类型的划分依据是参数b、r.p的变化关系,在(b, rop)平面图 上,见图9-8,划分为V区,其中I、III区为末相水锤;1【、IV为第一相水锤; V为直接水锤。当阀门初始开度为5,阀门关闭时间为tqTs ,则直接水锤与间接水锤判别的临2L界条件:6人=,代入水管特性系数LV0 ar0 _ aL 莎五7硕(9-35)这就是直接水锤与间接水锤在(b, rQp)平面图上的分界直线。图9-8水锤类型判别图第一相水锤与末相水锤的分界线是由彳=乙“条件确定,由式(9-32)得:a代入下式,并令=

30、w:得:aS J1 +霁=5 2。2L rn LVq aVQ 2L2L、十b2厶由 J fl = r0和口 丁 =并考虑一=応gHQTs2gH aTsaTspaTs所以上式变为:2(jP5代入式(9-14):(9-36)平面图上的分界线。从图9-8b_4 以。(1-以 o)1-2这就是第一相水锤与末相水锤在(7 , 中,可以看出间接水锤的粗略判断条件:当/?r01.5时,一般为末相水锤;当1.0/?r01.5时,介于两者之间。 简单水管水锤压强计算公式见表9-1。表91简爪管(阀门断面)水悸斥强计算公式汇总表水锤类型起始E起始E直接水锤EA2P= +)J p w + p 1 2=HH一2P +

31、= _r-r /p V +1A=“2P=42P=HA22P+=_一 p p(ll+ 2=“2P=2P=AR22P= _r- p p 2 +1=”间接水锤 I /4 + +GCT- 2=2a-(722-=Hn I /a_4+ 毎 a - 2 =2a4-(72=2P一= +1 r=EA7/-2P+ ro=_a p2ro=4-2p= +a2(7P-+11=舊=A 1_2(7211=(三)复杂管道的水锤计算解析法前面着重讨论了简单水管的水锤计算问题,由于简单水管的直径、材料和管壁 厚度不随管长度变化,同时也没有分叉管,所以其水锤计算条件比较简单,能够用 解析方法进行分析计算。但是,工程实际情况就复杂得

32、多,主要有二种:(1)水管的管壁厚度、直径和材料等任何一项沿管长发生变化,这种复杂管称 为串联管。常见的串联管是管壁厚度沿管段变化,因为不同管段水管所受的内水压 力不同,一般在设计中,分段确定管壁厚度,因此,各段管壁厚度是不同的。(2)水电站釆用联合供水或分组供水时,一根总管要向数根支管供水,在总管 末端需设分岔管,这种有分岔管的水管称为分岔管或并联管。另外,引水管、蜗壳和尾水管组成特殊的串联管,他们所用的材料不同、直径 不同、管壁厚度都不同,并且导水机构(阀门)设置在蜗壳和尾水管之间。1、串联管的水锤压力计算复杂水锤的计算方法是将复杂管转化为等价的简单管,并利用简单管的公式进 行计算。从前面

33、讨论可知水锤现象事实是水体动能与压能的相互转化过程,初始动 能大小影响水锤压力值。另外,水锤压力还受反射波的影响,主要参数是相长色。a在将复杂管转化为简单管时,必须保证水锤值不变。为此,其转化原则是总动能不 变和相长不变。假设原管各段管的长度、最大流速和水锤波速分别为厶、片和,匸1、2、3“。 另外,L=jliO根据相长不变要求,并令等价水锤波速为零,可得/=1L37),=1勺设原管各段管的截面积为,匸1、2、3水体密度为。则原水管中的总动1 n能可表示为石P工2 /=i 可得1 Hf =牙应工厶,其中Q为流量。根据动能不变要求,2 i=i(9-38)、管中最大流因此,串联管可转化为长度为L

34、=水锤波速为/=1速为匕.二一的简单管,其水管特性系数为2-/(9-39)(9-40)2、分岔管的水锤压力计算分岔管的水锤计算比较复杂,水锤波传播至分岔点时,部分水锤波反射折回, 部分穿透分岔点分别向主管和其与支管传播。由于各支管之间相互干扰,产生错综 复杂的情况,所以分岔管的水锤计算比串联管复杂得多。近似分析时,可先将分岔 管简化为串联管,再转化为简单管进行计算。将分岔管简化为串联管时,保留最长 的一根支管,去掉其余支管。保留的支管面积和流量分别为各支管面积和流量之和, 长度取为最长支管的长度。最长的支管和主管组成串联管,按前面介绍的方法,转 化为简单管。(四)水锤压力沿管长的分布前面主要讨

35、论了阀门断面最大水锤压力的计算问题,但实际工程中,在压力水 管管线布置时,还需要了解压力水管沿管长的压力分布情况,主要目的是防止管中 出现真空(负压现象),以免压力水管受压而失稳。通常要求压力水管沿线各断面的 最低压力不小于2加(水柱)。研究证明,如果压力水管末端出现末相水锤,无论是正、负水锤,压力水管各 断面的最大水锤压力沿管线依直线规律分布。第一相水锤压力水管各断面的最大水 锤压力沿管线依曲线规律分布,正水锤分布曲线向上凸,负水锤分布曲线向下凹, 见图9-9o1、末相水锤压力分布规律假设压力管中间任意断面c,距离进口长度为/,则断面c的最大、最小水锤为也二朮942)图9-9水锤压强沿管路的

36、分布2、第一相水锤分布规律压力管末端断面发生第一相时,任意断面C的最大、最小水锤发生在阀门断面 2L 第一相末产生的水锤到达断面c时,此时有两个水锤波叠加:分别是和a 匚=些也从阀门断面出发的水锤益和/一)(或“二和眉I)。因此 断面 aV TTc的最大、最小水锤为第ax = 2L 2L-l)(9-43 )(9-44)aamax = 2 厶2(乙-/)aa式中2或2按前面介绍的第一相水锤公式计算;g站或加I)可釆用近似方 aaaa法计算:按第一相水锤公式计算,只是管长按厶-/计。将式(9-43)、(9-44)代入式表9一1公式,可得2b26cl+roy9-0和血20的必要条件,振动才是衰减的。

37、因此,调压室水位波动稳定的条件是:(1)由加0,得式(956)表示引水道一调压室系统波动衰减的条件之一,即调压室的断面 积必须大于临界断面人旳通常称为托马断面。(2)由o得(9-57)式(957)表示,为保证波动衰减,引水道和压力管道的水头损失之和必须小于静水头的1/3。由于经济上的原因,引水系统的水头损失占静水头的比重通常很小,该条件一般总是满足的。(二)调压室水位波动的计算调压室水位波动计算主要考虑两个工况:水电站突然增加全部负荷和丢去全部 负荷的情况。其方程分別为(9-58)1、2、3、4、5、6、7、8、了解第一相水锤与末相水锤的分类依据。了解水锤计算的其他方法。了解机组转速计算中机组转动部分惯性矩如何估算。 了解其他类型调压室的基本方程与计算方法。 了解水电站机组运行稳定性的有关知识。冬 + QH(9-59)dt H.-fJv2L dv2-=Z + 0US dt式中为水电站设计流量;、4分别为压力水管的水头损失系数和断面积。 方程(9-58)和(9-59)可以采用图解法、数解法,利用数学软件Mathematica 或MATLAB计算十分方便。思考题水电站水力过渡过程基本方程建立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水锤连锁方程递推条件是什么?直接水锤与间接水锤区别的实质是什么?查阅有关资料,查阅有关资料,查阅有关资料,查阅有关资料,查阅有关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