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树剥皮不再死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3135835 上传时间:2021-11-3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2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杜仲树剥皮不再死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杜仲树剥皮不再死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杜仲树剥皮不再死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杜仲树剥皮不再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仲树剥皮不再死(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杜仲树的栽培技术第一章杜仲树简介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 属杜仲科(Eucommiaceae),仅 1 属 1 种, 是我国特有的名贵经济树种。杜仲自古以皮入药而著称。早在二千年前,我国 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就记载了杜仲皮的药效,称杜仲味辛平”。主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久服轻 身耐老”。并把杜仲列为中药上品。湖北省大别山区适合种植。16世纪,我国明朝杰出的医学家李时珍(湖北蕲春县人)在所著本草纲 目中记载了杜仲树种名称的由来,谓 昔有杜仲(人名)服此得道,思仲、思仙 皆由此义。”故杜仲出自人名。虽然古代对服用杜仲得道成仙的

2、记载带有神化 色彩,但杜仲的药用价值已得到古代名医的充分肯定。本草纲目和我国另一部著名药书本草备要对杜仲的药理、药效都 作了详细阐述:杜仲色紫,味甘而辛,其性温平,甘温能补,微辛能润,故能 入肝而补肾。盖肝主筋,肾主骨,肾充则骨强,肝充则筋健,能使筋骨相著。 治腰膝酸痛,安胎等症。近代随着医药学的迅速发展和各种现代化检测技术的应用,杜仲的医疗保 健作用有了更多更新的内容。进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我国和前苏联、美 国、日本等国大量药理和临床应用,都证明了杜仲为高质量的天然降压药物, 治疗各期高血压症颇有成效,能降低肌体胆固醇含量,预防血管硬化。北京医 科大学药学院程铁明教授等国内医学专家最新研

3、究结果表明,杜仲除了传统的 医疗保健作用外,对增强记忆功能、镇痛、抗疲劳、抗衰老、抗肿瘤、调节免 疫功能等都具有明显效果,尤其是独特的双向调节免疫功能对维护人体的健康 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据日本专家报道,杜仲对血压也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美国宇航局医疗保健专家认为,杜仲可促进人体骨骼和肌肉中胶原蛋白的合成 与分解,有促进代谢、预防职业性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的作用,是理想的航空保 健和老年保健品。我国杜仲的发展和综合利用已受到国际上的关注。杜仲在国际上已初步形 成一个独特的产业。但生产中普遍存在重栽轻管的突出问题,不注意提高资源 的质量,一味盲目发展,不仅大批杜仲叶被白白浪费掉,杜仲皮和果实的利用也会

4、出现饱和甚至滞销的局面。因此,各产区应避免杜仲生产的盲目性,注意 选用良种,同时加强集约经营,提高现有杜仲的质量和产量,立足国内,拓宽 国际市场,争取以优质产品多创汇,促进我国杜仲产业的稳步发展。第二章 良种苗木的繁育技术 良种壮苗是杜仲优质丰产的基础。杜仲苗木质量的好坏,对造林质量、植 株生长发育和产品质量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培育杜仲良种壮苗,是发展杜 仲良种生产的首要任务。根据杜仲的繁殖特性和近年来国内的最新研究成果, 从杜仲播种育苗、良种嫁接育苗的培育、扦插繁殖技术、埋根繁殖技术、良种 组培育苗的培育等方面介绍杜仲良种壮苗的培育技术。第一节 大田杜仲栽培模式与经营技术一、乔林栽培模式

5、自然生长地杜仲,一般都能长成具有独力主干的乔木。乔林经营的主要目 的,在于获得皮厚、 等级高的树皮、树叶和木材。 生长时间长,要求气候温暖, 无冻害之虑。林地条件较好,有利于树木旺盛生长,一般密度较小,树冠大。 根据不同的经营目的,乔林的主要栽培模式有:农田经济型杜仲防护林,药用 杜仲丰产园等。(一)农田经济型杜仲防护林 当前,优质高产高效生态林业已成为我国林业发展的新趋势。我国各地营 造的农田防护林在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地制宜的及时 调整农田林网的树种结构,选择经济价值高,防护效果好的树种,是实现优质 高产高效生态林业地基础。杜仲具有树体高大、喜光、适应性强、病虫害少、树

6、冠优美、根系发达、 水土保持效果好、管理技术简单等特点。大田栽植,风光条件好,立地条件优 越。前文已述,杜仲一树多用,经济价值高,防风固沙好。由于它树冠不大, 遮荫面积小,与农作物矛盾小。农田经济型杜仲防护林栽培模式的提出,已引 起不少省市农林部门地重视,并且在河南、山东等地应用后已逐步开始大面积 推广。1. 农田经济型杜仲防护林规划设计与栽培原则(1) 林网规模化。农田经济型杜仲防护林,要按照 “山水林田路沟渠统一规 划,风沙旱涝碱综合治理 ”地原则进行规划设计,县、乡要统一规划设计,形成 一定地规模,做到田成方、林成网、路成线、渠沟成行,形成规模化的经济型 防护林体系。(2) 设计规模化。

7、 “窄林带、小网格、疏透结构,长方形断面 ”是农田防护林 的发展趋势。因此,林网的设计要规范化、标准化。如果网格过大,起不到良 好的防护效果,也不利于发挥杜仲的经济效益。(3) 高标准、高效益。采用良种大苗、挖大穴、高肥水管理等栽培措施,缩 短缓苗期,促进植株迅速生长,提早发挥防护效益。经济型防护林还要在因地 制宜、因害设防的基础上,提高杜仲防护林网的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 使其成为平原农区新的经济林支柱产业之一。2. 林网的规划设计(1) 林带结构。有关研究证明,疏透结构是农田防护林的最佳模式。该结构 的防护距离大,林带降低风速缓慢均匀,不易在林缘附近积雪堆沙等。各地在 设计疏透结构时要

8、考虑达到最大防护距离时的最适疏透度,以充分发挥发挥效 益。良好的疏透结构有适宜的密度、宽度及树种组成和配置。可与杜仲搭配的 树种有马尾松、杉木、侧柏、枣、香椿、银杏、核桃、茶叶、柑桔、白蜡、柳 树、桑树、板栗、楸树等,形成 26行窄林带。(2) 林带走向。林带方向与主风方向垂直,发挥效果最好。但渠、田、路的 走向以东西或南北向较多,实际应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使林田路渠沟统一规 划,保持农田的完整性。只要林带走向偏角 30以内,就可以获得较好的防风 效果。偏角超过 45可适当调整林带方向。(3) 林带距离。根据目前生产实践经验,南北林带胁地较多,东西林带胁地 较少,素有 “东西林带胁地一条线,南

9、北林带胁地一大片 ”的说法。因此,杜仲 林带的大小尽量设计成东西长,南北短的长方形。林带距离的大小根据杜仲成 林高度设计,成龄杜仲树高一般在 15m 左右。而树高的主要生长期在前 10 年, 树高一般可达 8m12m, 10 年以后高生长缓慢。因此设计时最好按树高 10m 米计算,杜仲有效防护距离为树高的 20 倍即 200m ,设计称东西长 200m ,南 北长 100m 。为了提高防护林经济效益,可设临时防护林带,林网初植密度可按 50m 100m 的林带距离, 5 年后将中间 “十”字形林带逐步疏伐。 10 年后变 成固定的100m 200m的林网密度,以适应当前 窄林带,小网格”的发展

10、趋势, 同时也提高了林网前期的防护效果。(4) 林带密度。 林带宽度的确定要保证形成一个良好的疏透结构,林木生长 稳定、占地面积少、 主林带宽、 副林带窄、宽窄林带交替配置的原则进行设计。 主林带杜仲 4 行,副林带杜促 2 行。为了形成良好的防护效益,可适当增加密 度,根据各地的栽培树种特点,两侧可配置矮干或灌丛型树种,并尽量保留下 部枝条。3. 经济型杜仲农田防护林经营技术(1) 良种选择。杜仲实生苗木其生长差异明显, 抗风能力的强弱也相差很大。 因此,用作营造防护林的杜仲需要慎重选择。华仲 3 号杜仲良种,叶片小、主 干直立、抗风、耐盐碱,很适合营建农田林网,并且华仲 3 号为良种雌株,

11、采 果、采叶兼用,能增加林网效益。华仲 5 号仲良种为雄株,具有主干通直、分 枝角度小、抗弯曲能力强、生长迅速等优点。上述两个良种可作为营造防护林 的首选树种,栽植时可以华仲 3 号为主,配以少量华仲 5 号作授粉品种,栽植 比例为9 : 1 ;也可将华仲3号和华仲5号等量栽植,隔株交叉栽植或隔行栽 植均可。采用华仲 3号、华仲 5号良种嫁接苗,苗高 1.8m 以上,其中 2m 以 上占 80% ;地径 1.7cm 以上。临时林带宜采用生长迅速的华仲 5 号、中林大 叶 1 号良种。(2) 防护林经营技术。 杜仲苗木栽植后,当年缓苗较重,所以第 2 年冬季应 将当年萌发新稍全部进行短截, 以促

12、进杜仲萌条生长。 以后每年冬季适当修剪, 增加主干高度,10年后主干高度保持3.0m4.0m对临时林带从第6年开始, 逐步间伐,第 10 年将临时林带全部伐去,以增加前期收入,或在第 6 年全部 将临时林带留树桩伐掉,利用留桩萌条以后每 5 年循环砍伐。设置临时林带不 仅可提高林网经济效益,也有效地提高了林网前期的防护效果,对固定的林带 当杜仲胸径达 15cm 时,刻剥皮利用,以后每 2 3 年剥皮一次。(二)药用杜仲丰产园 该栽培模式的目的是培养高大植株,获得优质杜仲皮,木材、果实、树叶 等作为副产品。最终保留密度较稀。可以在丘陵、山区营建专业化杜仲林场, 也可以在平原区营建丰产园。1. 药

13、用杜仲园的造林设计 药用杜仲园可分为计划密植园和稀植园两种。 杜仲计划密植园设计的初植密度较大,采用1mx 1m、1.5mX2m、2mX 2m、2mX3m等密度,达到第1个经营周期时开始间伐,以后逐步有计划地疏伐, 固定保留密度3mx 4m,4mX 4m,进行长期经营利用。稀植园是一步成形的药 用园建园方式,按照最终设计密度造林,栽植密度一般为 3mx3m、3mX4m或 4m4m。但稀植园经营周期长,前期收入低,综合效益较差。2.经营周期与经营技术 稀植园的经营周期视杜仲生长量而定。一般 8 10 年胸径达 15cm 时即可剥皮利用, 采用剥皮再生技术。 第 1 次剥皮后, 以后 每23 年主

14、干环剥 1次,永续利用。计划密植园在达到固定密度前,需要制 订合理的经营周期,间伐过早,植株小,间伐收入低;间伐过晚,园内高度郁 闭,植株生长受影响。 根据作者对不同密度杜仲前 5 年连年生长量观测 (图 29 、 图 30),每公顷栽植 10000 株, 4 年后园内郁闭,胸径生长骤减,植株为争夺 阳光,高生长量较大,有效叶幕层变薄,除梢部外,中下部枝条由于受不到阳 光而干枯,叶片枯黄。每公顷栽 3330 株, 5 年园内郁闭,胸径生长也有所减 弱;每公顷栽植 2500 株、1667 株,胸径的生长量生长迅速,园内尚未达到郁 闭。根据不同密度的生长动态变化,经营周期以园内郁闭为参考标志,即每

15、公 顷 10000 株的计划密植园第 1 次间伐时间为 4 年;每公顷 2500 株、 1667 株 的间伐时间约在 67 年,隔行或隔株间伐。 间伐时间在秋季 9 月份或次年 4 5 月份,宜在树液流动能剥皮时进行。对间伐后代保留植株,应根据树冠发育 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如冠形较圆满,可对树冠外围侧枝进行适度轻短截。初 植密度较大的密植园,间伐后保留株树冠由于受挤压,树冠往往发育不良。这 种情况需对树体动 “大手术 ”,将树冠中下部枯、弱枝全部剪去,其它枝条全部 重短截或疏去全部侧枝,将主干留 4m 5m 剪顶。这样,利用杜仲萌芽力强 的特点,当年新稍生长量可达 1.5m 以上,树冠当年就可

16、恢复,并且发育良好。 对保留植株采用剥皮技术多次利用。二、矮林栽培模式 利用杜仲萌芽抽枝能力强的特点,高密度栽植,培养成单干型或多干丛生 型,树高 3m 6m 。矮林栽培模式是以提高前期效益为目的,树叶、树皮、工 艺用材兼用。由于植株密度大,前期产叶量大,经营周期短,综合效益好,这 种栽培模式主要在浅山丘陵区及平原区应用。根据各地地形及经营条件,矮林 栽培主要的经营模式有:田埂地边丛状杜仲园经营模式、宽窄行带状密植栽培 模式。(一)田埂地边丛状杜仲园经营模式 这种模式适宜各产区尤其是北方产区应用。以浅山丘陵区梯田埂载植为 主,平原区田边地头也可发展。一般在田埂地边单行栽植,株距 1.5m 3m

17、 。 栽后 1 年,秋季落叶后全部平茬。春季平茬的植株萌条后,留生长旺盛的 23 个萌条,其余抹去。 3 年后植株主干达把柄粗时,可砍伐剥皮,并获取把柄 材。第1此砍伐后,伐桩每株能萌发数10个萌条,可选留56个,以利形成 丛生状。以后每23年可砍伐剥皮1次,每年还可采收杜仲叶。田埂地边光 照条件、土壤条件都较好,林木生长旺盛。由于丛状矮林生长周期短、冠小、 遮荫面不大,对农作物影响小,还可起到防护林的作用,前期收益较好,林木 也容易看护。(二)宽、窄行带状密植栽培模式本经营方式于 1989 年首先由杜红岩提出实施,采用宽、窄行三角定植 (图 31),每公顷栽植 57 图 31 宽窄行带状栽植

18、示意图 0010000 株,栽植 1 年 后于早春萌动前进行平茬。根据经营目的,平茬后每株可留1 3 个,平茬当年萌芽高度一般可达2.5m3.5m以上,最高达4m,每公顷产叶量2.3t3.0t。 平茬第2年每公顷产叶量3.6t4.8t。第3年林内基本郁闭,萌条长至把柄材, 可进行第1次砍伐剥皮,每公顷产叶量4.8t6.0t,产皮3.6t,把柄材13000 20000 根。第 1 此砍伐后,每株留萌条 24 个,以后每 23 年砍伐 1 次。据 调查,伐桩可保持百年萌芽力不衰。宽窄行带状经营模式在总结以往作业方式的基础上,加以科学改进,能充分发 挥边际效应,单株间分布均匀,株间分化小,即保持了较

19、高的栽植密度,又保 证宽行可根据经营目的,任意变动,灵活性高,适宜平原区和丘陵区杜仲皮、 叶、材兼用的集约栽培模式。三、头木林栽培模式 头木林栽培可提高单株早期经济效益,缩短单株经营周期,皮、叶、材兼 用,是介于药用和矮林栽培之间的一种栽培模式。利用单株萌芽力强的特性, 在主干一定高度截干,选留 46 个粗壮萌条,当留干萌条达到工艺用材时, 砍伐剥皮,获取树皮和工具把柄,每年还可采叶利用,一般树高4m5m 。头木林栽培可在坡度较小的丘陵山地和平原区应用,栽植密度2mX 3m3mX4m,定植23年后当胸径达3c左右时,于休眠期从地上1.5m处截干, 春季截口以下会萌发 10 20 个以上萌条,当

20、萌条长至 10cm 时,选择分布均 匀、靠截口 2cm5cm 范围内的粗壮萌条 46 个,定向培育枝,其余的萌条 剪除(图 32)。萌条要尽量培养成直立状。 当力枝基径达 5cm 6cm 时,全部图 32 杜仲头木林经营示意图砍伐剥皮,砍伐时间在春季树液流动离皮时进行。 砍伐后的萌条仍按上述方法培养力枝,以后每年可达到一个砍伐周期。当主干 粗达 15cm 以上时还可剥皮利用。需注意,剥皮后第 1 年不要砍伐力枝,否则 对以后树势影响较大,萌芽生长不旺。头木林栽培模式也利于保护资源、长短 结合、永续作业、收益较高,各地可根据情况酌情采用。四、叶用杜仲园栽培模式(一)茶园式叶用杜仲园 这种栽培模式

21、借鉴了茶园栽培方式,以生产、利用杜仲叶为主。按植株修剪形状又分为球形栽培和篱带状栽培。球形栽培,行距2.0m,穴距2.0m。每穴栽植57株成丛状,留主干0.5m0.7m,萌条后逐步修剪成球形(图33)。 篱带状栽培,带宽1.0m,带距2.0m,带内双行栽植,三角定植,株距 0.5m , 栽植后留主干0.8m1.0m。在生长期内,采叶时间不受季节限制,可根据需 要连续采摘嫩叶或嫩芽,生产杜仲茶及杜仲液体饮料等保健品。落叶还可以提 取杜仲胶,生产杜仲饲料添加剂或中成药。为了保证球形或篱带状杜仲园的旺盛生长,提高产叶量,每年应在春节前 重剪 1 次。该栽培模式具有生产周期短,原料供应方便、及时,便于

22、采集等特 点。并能较好地保存原料有效成分的自然风味。杜仲茶园应高度集约经营,并 和加工厂配套,才能取得更好的效益。一般,栽植当年即可采叶利用,栽植第 2年每公顷可产绿叶4.5t,第2年后每公顷产绿叶6.9t10t。(二)高密度叶用杜仲园 随着杜仲叶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尤其是杜仲胶开发规模的迅速扩大,为杜 仲栽培提出了新的课题。 因此,改进杜仲栽培模式, 提高杜仲产叶量和产胶量, 具有积极、现实的意义。高密度叶用杜仲园可采用宽行1m,窄行0.5m,株距0.3m的栽植密度, 每公顷栽植 20000 66700 株,采用华仲 2号、华仲 3号、华仲 4号、中林大 叶 1 号良种雌株或高含胶无性系造林。

23、栽植第 2 年从地上 15cm20cm 处截 干,每株留萌条 23 个,以后每年秋末落叶前采叶,在采叶的同时,将萌条 剪去,截干部位和第 2 年相当。高密度栽培模式经营的周期短,栽植第 2 年每 公顷产叶量可达5.3t6.4t,以后每年稳定产叶量可达每公顷 6.8t9.0t。但要 求集约化水平较高,对立地条件也有较强的选择性,适宜在土质疏松、肥沃, 有灌溉条件的平原区或平地应用,最好与杜仲胶的开发相配套,离胶厂距离较 近,可降低原料运输成本,综合利用后取得较好效益。第二节 庭院杜仲栽培模式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庭院经济的发展日益受到有关部门和广大 农民的重视。庭院经济已成为农村经济的

24、重要组成部分。庭院杜仲是农户利用 房前屋后的空坪隙地及小面积荒地,进行杜仲经营的一种方式。它面积小,经 营强度大,可立体经营,周期短,见效快,各产区均可进行。尤其是近年来杜 仲的综合利用受到国内外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杜仲的经济价值倍增,同时盗 剥杜仲皮现象日益严重,杜仲资源在某些地区遭到毁灭性破坏,而庭院杜仲有 保护容易,经营管理方便等优点。因此,在目前形势下,大力发展庭院杜仲经 营有着重要意义。另外,庭院光照充足,立地条件好,有利于树体生长和开花 结果,解决药源和种源的不足。杜仲经济价值高,树形优美,集经济观赏于一 身,进行庭院杜仲经营是美化农村庭院,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杜仲还是城市 机关单

25、位绿化美化环境的良好树种。一、庭院式杜仲果园 (种子园 )经营庭院式杜仲果园 (种子园 )经营是一种以产果为主,果、皮、叶兼用的经营 方式。在国际国内杜仲种子质量良莠不齐的情况下,建立庭院式种子园可避免 人为因素造成的早采抢采种子现象,保证种子成熟度和发芽率。建立庭院式杜仲种子园,首先应采用优良品种嫁接苗栽植。杜仲为雌雄异 株,栽植时可按雌雄株9 : 1的比例栽植。根据庭院的布局、大小,可栽植成 行状,株行距2mK 3m,也可栽植成散生状,株距 2m4m不等,结合庭院设 计,随意性比较大。雄株宜栽植在西北和东北方向,杜仲行内或株间不宜栽植 其它乔木类树种,保证植株有足够光照。丘陵山区农户庭院前

26、后有较大面积空 旷地,也可采用同样方式栽植。栽植时选择苗高 1.8m 以上的良种嫁接苗,栽 植穴 80cm 见方,每穴施 20kg 农家肥。栽后第 1 年应经常浇水,保证苗木成 活,并采取人工绑缚等保护措施,防止牲畜破坏苗干。根据苗木生长情况,栽 植 1 年后可留主干, 留干高度 1.8m 2.0m 。以后可按照大田杜仲的管理方法, 每年 78 月份适当增施磷肥、钾肥。杜仲在长江以北地区很少有病虫害,不 需要打药,省工省时,一般按庭院 200m2 计算,除去建筑用地,可栽植杜仲 20 30 株,每年用工 3 5 个。栽植后 3 4 年开始结果,第 5 年开始每户平 均杜仲收入可达5000元以上

27、,投入产出比1 : 100,在河南、湖北、湖南、安 徽等地部分产区,庭院杜仲已成为农民的 “摇钱树 ”。二、灌丛状庭院杜仲经营本经营方式在吸收河南省洛阳、南阳等地农民进行传统的庭院杜仲经营经验的基础上,经科学改进,以获取工具把柄为主,兼收杜仲皮、叶。主要以丘 陵、山区农宅为主,在庭院内及其四周空旷地成墩状栽植,栽植穴 1m 见方, 采用优良家系苗,每穴五星状栽植 5株,穴距2m3m,也可采用行状、散生 状栽植,灵活性较大。栽植后第 2 年均进行平茬,平茬后当年,植株高度可达 3m4m,第4年可砍伐。根据把柄粗度要求进行择伐,每株把柄12根,砍伐后当年伐桩可萌 10 个左右萌条。每株选留 2 个

28、强壮萌条,其余的抹去, 第 1 次砍伐后的萌条, 3 年可达用材标准。杜仲萌芽力极强,伐桩可保持百年 萌芽力不衰。 一般庭院可栽植 20 墩(约 100 株),一次可获取把柄 80 120 根、 杜仲皮 40kg ,每年还可以产叶 50kg ,年收入 2000 元左右。杜仲木材作把柄 具有手感绵软、不磨泡,夏季用不烫手,耐用等特点,很受用户欢迎。开发杜 仲工具把柄材前景广阔。三、篱带状和球形庭院杜仲经营 本经营方式是以采叶为主的庭院杜仲经营模式,结合小康村建设,庭院绿化美化,栽植成杜仲绿篱和杜仲球。在东北寒冷地区也可作行道绿化。篱带状经营可根据庭院设计,栽植成双行,三角定植,株距 0.5m ,

29、栽植 后主干留0.6m0.8m。球形经营,栽植成1穴多株,每穴栽植57株,成丛 状,留主干 0.5m 0.7m ,逐步修剪成球形。这两种经营方式是根据杜仲萌芽 力强的特性,生长季节内多次采取杜仲叶片。一般是春季一次梢 5 月中旬长势 减弱,这时将新稍留 5cm 10cm ,可剪梢采叶。 10 月下旬落叶前可采第 3 次 叶。以后每年冬季重剪 1 次,留当年新稍 10cm 左右。采叶为主的经营方式, 主要为生产杜仲茶、杜仲保健品和杜仲饲料添加剂等及时提供原料。若与加工 厂配套成一体,将会发挥更大的综合效益。另外,工矿、企事业单位也可培植 杜仲绿篱、 杜仲球,在绿化美化环境的同时, 还可作为单位福

30、利性收入的来源。四、庭院杜仲的复合栽培模式 以上介绍的几种庭院杜仲经营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是几种模式相结合,形成一种立体的多种形式的复合经营模式, 如庭院杜仲种子园与杜仲篱带、 球形经营的配套、灌丛状庭院杜仲可与篱带状杜仲经营相补充,充分利用土地 合空间,发挥多种综合效益。庭院杜仲经营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传统经营方式,从集约经营角度讲,又是 一个新的开发领域。采用什么样的经营模式,什么样的组织形式,受各地的地 理位置、气候条件、交通、经营习惯、综合利用状况等因素制约,庭院杜仲的经营与家庭养殖、家庭手工业等庭院经济,还可相互补充,形成一个小的生态 系统。第三节 立体经营模式杜仲是一个经济价值比较

31、高的树种,但目前全国杜仲栽培方式还比较单 一,经营周期相对较长、幼林期土地利用率低。立体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总 趋势,它是一个综合的农业生态系统,可以针对不同植物品种的特点,通过合 理组装,充分利用光能、空间,大幅度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经济收入,维护生 态平衡。以杜仲为主建立不同的立体经营模式,达到以短养长、以间代抚、以 农养林、以林护农、互相促进,对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和总体综合效益,推动 平原农区和丘陵山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杜仲、小麦、西瓜、大白菜立体种植(一)园地的合理配置杜仲树 根据本章第一节介绍的栽培模式,主要以稀植园内经营为主,行距3m4m,株距2m3m。套种时杜仲行留1m宽营

32、养带。小麦 在杜仲树的行间种 9 行小麦,行距 20cm ,占地宽度 160cm ,每公 顷基本苗达到 225 万株。西瓜 种在杜仲营养带合小麦边行之间,两边各种一行,瓜梗宽 70cm ,西瓜 株距 50cm ,每公顷 9000 1 2000 株。大白菜 麦、瓜收获后,整地种植大白菜。白菜行距 60cm ,株距 50cm ,每公 顷定植 24000 株。(二)品种选择杜仲选择速生、分枝角度小或叶片小、稀疏的品种,如华仲 3 号、华仲 5 号;小麦选用矮杆、抗倒伏、抗病、早熟、丰产性好的品种;西瓜品种可根据 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等选用,如郑杂 5 号、金钟冠龙、京欣系列品种等;大白 菜选用抗病、适

33、应性强的耐贮运品种。(三)播种、收获时间杜仲于 1 0月中、下旬采叶;小麦每年 10 月中、下旬播种,羿年 6月初收 割;西瓜于 2 月底至 3 月初用营养钵火炕育苗, 3 月下旬移栽,在瓜埂上加盖 地膜与天膜, 6 月下旬至 7 月上旬收摘结束。大白菜 7 月中、下旬整地, 8 月 中旬播种, 11 月中、下旬收获。(四)管理技术要点杜仲 按杜仲园常规管理技术实施。小麦 保证播种质量,每公顷基本苗达到 225 万株;播前施农家肥 75t , 饼肥、碳酸氢铵和过磷酸钙各 0.75t ;播种后常规管理。西瓜 及时移栽,覆盖双膜,麦收后及时灭茬。移栽前施足底肥,每公顷 施农家肥75t,饼肥1.5t

34、2.25t,瓜座稳后,每公顷施复合肥 0.15t0.23t。 膨大期注意浇水。蚜虫等虫害发生时可喷施辛硫磷 8001000倍液,炭疽病可 用 500 800 倍复方多菌灵防治。大白菜 高垄直播,播后及时灌水保苗。 9 月上旬定苗, 每公顷留苗 24000 株。定苗后追施尿素0.23t,并浇水1次。9月底再追肥1次,每公顷追尿素 0.3t,促进包心,包心期不能缺水。二、杜仲、草本药材立体经营模式(一)规划与结构杜仲初植密度1mK 2m,每公顷栽植5000株;34年后杜仲长成把柄材 隔株间伐剥皮,密度变成2mx 2m ;定植78年后,杜仲胸径达12cm以上, 再隔行间伐剥皮,最终保留密度为2mX4

35、m,每公顷1250株。在杜仲林内套种 血参、板兰根、白术、半夏等草本药材,12年即可见效益,形成长短结合,杜仲和草本药材的立体种植结构。(二)技术要点选择分枝角度小、干形通直、生长迅速的中林大果、华仲 3 号、华仲 5 号 杜仲优良无性系苗木造林。丘陵山区要改造成水平梯田,蓄水保墒。血参用粗 壮种根栽植,根段长10cm左右,株行距30cmX 40cm ;板兰根采用播种的方 法,条播行距20cm25cm,每公顷播种量30kg45kg ;白术选择顶端芽头 饱满,根群发达,表皮细嫩,顶端细长,尾部贺大的根茎作种,栽植密度 25cmx 30cm,每公顷用种750kg左右;半夏秋、春种植均可,以块茎繁殖

36、为 宜,播前把块茎以大小分级,按行距25cm开沟,沟深5cm7cm,株距6cm 7cm 摆播,摆时顶芽向上,每公顷 30 万株左右,用种茎 1100kg 左右。栽种 后,加强间作药材苗的管理,及时松土锄草、追肥,促进幼树和药材苗的生长 发育。三、杜仲、小麦 (油菜 )、花生立体种植(一)结构杜仲栽植株行距 2mx 4m ,每公顷栽植 1250 株。杜仲行留 1m 宽营养带, 套种小麦9行或油菜6行。油菜收后点花生,株行距 25cmriX 33cm,或于小麦 收割前 10 天在麦垄内隔垄点种 1 行花生。(二)技术要点在杜仲栽植前于 10 月中旬播种小麦, 播种时留出杜仲栽植带, 带宽 1.5m

37、 , 即每隔 2.5m 留 1.5m 不播种小麦。 冬季土壤封冻前栽植杜仲, 栽植穴 0.8m 见 方,选用中林大果、华仲 3 号、华仲 5 号杜仲优良无性系栽植。园内一般可间 作45年农作物,杜仲园67年郁闭,可进行剥皮再生经营或间伐剥皮。四、杜仲食用菌立体经营在 5 年以上杜仲园内利用段木种植香菇、黑木耳等食用菌,合理利用杜仲 树下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杜仲株行距为2mK 3m3mK 4m为宜,郁闭度0.75 以上。接过种的段木采用覆瓦式、井字式和蜈蚣式堆放法置于杜仲行间, 上堆“发菌”。 89 个月后菌丝发育成熟, 采用人字形架木法, 便于出菌和采收。 杜仲园内种植食用菌, 管理的技术关

38、键是调节好空气湿度。 郁闭度不够的园内, 还要适当遮阳。五、山区丘陵杜仲、茶园立体栽培(一)结构将丘陵山地作成水平梯田,在梯田内栽植 1 3 行茶树,每公顷 1.8 万丛 左右;梯田外侧栽植1行杜仲,株距2m3m。杜仲郁闭度控制在0.30.35 为宜。(二)技术要点选用分枝角度小、枝叶稀疏的华仲 1 号、华仲 3 号、华仲 5 号以及产花量 高的中林茶仲等杜仲优良无性系建园,各地可选择适宜当地发展茶树良种。建 园前施足底肥,每公顷施农家肥 50t70t,饼肥1.5t。每年春茶前、后及夏茶 后,分别浅耕 1 次,追肥 1 次。秋茶后进行 1 次深耕,配施基肥。 56 年后, 可根据杜仲树郁闭情况

39、,适时进行间伐剥皮。六、杜仲、鸡、猪、鱼立体种养杜仲叶作饲料可明显改善鸡、鱼、猪肉质,并可提高鸡产蛋率,降低鸡蛋 内胆固醇含量。 因此,将杜仲和鸡、 鱼、猪科学种养,可充分利用杜仲叶资源, 提高肉质质量。(一)合理规划。根据坑塘大小,周围栽植杜仲 4 行,株距 2m 3m ,窄行 行距2m,宽行10m15m,林下鸡、猪舍,水面养鱼。(二)科学实施。选用中林大叶 1 号、华仲 1号、华仲 2号、华仲 4 号杜仲 优良无性系栽植,苗高 1.8m 以上,地径 1.5cm 以上。鸡、猪、鱼均选择优良 品种。笼养 1000 只鸡、 200 头猪、 4hm2 鱼塘形成规模种养。饲养猪时, 1 份 混合饲料

40、和 1 份发酵鸡粪配合使用, 再加饲料总量 5%的杜仲叶粉。 饲养鸡时, 在一般混合饲料中加 5% 杜仲叶粉。第四节 提高杜仲叶产胶量的栽培措施 在我国杜仲生产迅速发展的同时,杜仲的综合开发利用也得到国内外的普 遍关注。目前杜仲的综合开发主要是扩大树叶的利用,杜仲叶在生产各种保健 品、提取杜仲胶等方面的综合开发,使以往一直作为废物的树叶身价倍增。杜 仲胶无法替代的多种功能、用途,使这一古老的树种显示出巨大的开发潜力。 杜仲叶提胶技术已进入规模化生产的新阶段。但杜仲胶开发所遇到的突出问题 是栽培技术不配套,植株叶片含胶量低,而叶片含胶量的高低已成为杜仲胶事 业能否顺利发展的最主要的制约因素之一。

41、国内有关研究表明,除选育高含胶 良种外,应用化学药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可大幅度提高叶片含胶量;通过合 理的施肥等措施也可提高产胶量。一、提高叶片含胶量的化学控制技术 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某些化学药剂可以调节植物体的生理活动,促进某些物质的 合成、代谢。崔灵华等采用对碘苯氯乙酸、 ABT生根粉、萘乙酸、2, 4D、 赤霉素、乙烯利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喷施叶片,初步试验的结果表明 55,除 乙烯利外,其它几种生长调节剂对叶片含胶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6 月上旬 喷施含量为 20mg/kg 的 ABT 生根粉 2 号,可使叶片含胶量提高到 6.9% ;喷施 300mg/kg 的赤霉素, 叶片含胶量达到 7

42、.4% ;喷施含量为 0.1mg/kg 的 2, 4-D, 可使叶片含胶量达到 5.4%;喷施 1mg/kg 的萘乙酸, 可使叶片含胶量达到 5%。二、加强土壤管理,提高产胶量 生产实践表明,通过集约化管理,可显著提高产叶量和单位面积产胶量。管理粗放的杜仲园每公顷产叶量 1.8t2.7t ,而集约管理的杜仲园每公顷产叶 量可达 4.2t 6.0t 。通过增加干物质量,产胶量比原来提高 1 倍以上。土壤中 增施磷、钾肥,如过磷酸钙、饼肥等,可提高叶片含胶量和产叶量,从而降低 杜仲胶生产成本。 所以各地在营建叶用杜仲园时, 首先要提高集约化管理水平, 选用良种,加上适宜的化控技术, 使对照单位面积

43、产胶量有一个突破性的提高。第三章 剥皮再生技术 树皮是杜仲的主要产品之一。杜仲自古以取皮入药著称,传统的经营方式 为伐树剥皮。而长期的伐树剥皮 “杀鸡取卵 ”式的经营方式,导致了杜仲资源的 大量流失,杜仲资源日益枯竭。人们自然起到了寻求保护杜仲资源和增加产皮 量的有效办法。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以及资源保持和提高生产力的要求,不断 研究新技术,使杜仲剥皮后再生新皮,永续利用现有资源,成为多年业人们关 注的热点。 10 多年来,国内有关专家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 探索出了杜 仲剥皮再生的综合技术,并且在生产中应用得到普遍欢迎,这些研究成果包括 杜仲剥皮再生的基础理论研究、剥皮时间、方法、保护措施

44、、剥皮周期、外源 激素促进剥皮再生、良种剥皮技术等。来源:中国农业网杜仲树剥皮技术【摘要】: 正 杜仲为名贵中药材 ,但近几年来 ,人们常用杀鸡取卵之法 ,将杜仲树砍倒后剥皮 , 或剥下整株树皮 ,使杜仲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杜仲树生长缓慢,8-10 年才能剥皮 ,10-15 年才开花结果 ,一旦资源破坏 ,难以尽快生长。因此 ,杜仲被列为国家统一收购药材。我们近二年采用 留安全带法剥皮 ,既收获了药材 ,又保护了树体 ,是一种理想的方法。其具体技术为:1.时间 6月上旬至 7月下旬 ,此时树液流动旺盛 ,易剥皮 ,且药材品质好。同时 ,剥皮后 ,树皮易形成 ,对树 体生长影响小。【关键词】 :

45、剥皮 杜仲树 生长缓慢 药材品质 名贵中药材 树皮 生长影响 资源破坏 统 一收购 安全带【分类号】: S567.19【正文快照】:杜仲为名贵中药材 ,但近几年来 ,人们常用杀鸡取卵之法 ,将杜仲树砍倒后剥皮 ,或剥下整 株树皮 ,使杜仲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杜仲树生长缓慢 ,8 一 10 年才能剥皮 ,10 一 15 年才开花结 果一且资源破坏 ,难以尽快生长 .因此 ,杜仲被列为国家统一收购药材。我们近二年采用留“安全带”法剥皮 ,既收杜仲树剥皮技术分享到:收藏推荐杜仲为名贵中药材,但近几年来,人们常用杀鸡取卵之法,将杜仲树砍倒后剥皮,或剥下整 株树皮,使杜仲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杜仲树生长缓慢

46、 ,8 一 10年才能剥皮,10 一 15年才开花 结果一且资源破坏,难以尽快生长因此,杜仲被列为国家统一收购药材。我们近二年采用留安全带”法剥皮,既收获了药材,又保护了树体,是一种理想的方法其具体技术为:L时间6月 上旬至7月下旬,此时树液流动旺盛,易剥皮,且药材品质好。同时,剥皮后,树皮易形成,对树体 生长影响小。2.剥皮剥皮宽度为树干粗度的1/3 1/2,这样有利于树体的生长,为后期剥 皮奠定了基础。在树干光滑处上端横切一刀,深达木质部,宽度为树干粗的1/6 1/4。在下端对应处也横切一刀,深度达木质部。然后用刀子将树皮挑起,用手将树皮从下至上撕掉。再在剥掉皮的对应树干处,用同样的方法剥

47、去1/6 一 1/4树皮.3.剥皮后的树体处理 在剥皮后 的树干上,用干净的报纸将树干包扎好,防止病菌感染和日光曝晒,破坏形成层。经过处理,当年就可形成新的树皮层,3 一 4年后,该处又可剥皮。另外,保留的树皮第二、第三年又可以剥 皮,3年为一个周期。(本文共计1页)继续阅读本文杜仲剥皮再生技术日期:2012-3-14 17:43:00 来源: 有444次阅读 作者: 责任编辑:于波杜仲树皮经过环剥后,还可以再生新的树皮,其结构与原来的基本相同。实践证明,科学地采用正确的剥皮方法,选择适宜的剥皮时期,能有效提高新皮再生率。1.环剥方法选择立地条件好的且生长健壮、发育良好的树木,用弯刀在主干离地

48、面高20cm处横割一圈,割断韧皮部,不伤及木质部,再向上50m处,同祥环割一圈,然后在两环割圈间, 浅浅地纵割一刀呈“工”形,撬起树皮,用手向两旁撕裂剥下。在韧皮部未割断的部分,边撕边剥,注意动手要轻、快,将树皮整片剥下。手或剥皮工具不能触碰剥面,以免戳伤木质 部表层,或使剥面受到病菌感染,影响新皮形成。2剥皮时间新树皮的再生与剥皮时间有直接的关系。新皮的形成需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一般选择在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六、七月份。过早过晚都不好,过早时由于气温低、湿度小,剥皮后 木质部外表直接暴露在干燥的空气中,极易因剧烈的水分蒸发而脱水,低温时细胞分裂能力 减弱,新皮形成缓慢,过晚时则因雨季已过,昼

49、夜温差大,也不利于再生皮的形成。另外,剥皮时还要注意避开雨天和烈日曝晒,因为在雨天会使暴露在木质部表层的细胞吸水胀破, 且易滋生病菌, 烈日曝晒时则会使剥面新生细胞水分急剧蒸发或被紫外线灼伤, 不能形成新 皮。因此,无雨的阴天是剥皮的最佳时机。3剥面的保护剥皮后为了促进新皮再生, 宜采取适当的剥面保护措施。 环状剥皮后, 用干净透明的塑料 薄膜或牛皮纸将剥面包裹一圈, 这样可以保持剥面的温度和湿度, 加速细胞分裂, 促进新皮 形成。注意包裹时不要伤及剥面。杜仲树剥皮不再死略阳县攻克“杜仲剥皮再生”难题剥下整张杜仲树皮剥皮后立即套上薄膜杜仲树一旦被剥皮,便会很快枯死,而随着略阳县“杜仲剥皮再生”

50、技术的研究及推广,这一现象将 永远成为历史。杜仲是著名的中药材树种,它的皮、叶、籽均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但是,由于杜仲被剥皮后会很快 死去,长期以来,人们一直盼望着杜仲树能一次栽植、永久使用。1993年起,略阳县有关部门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经多次试验,杜仲剥皮后再生新皮的技术终于获得成功。近年来,该县先后在横现河、金家 河流域一带的杜仲速生林进行试验、推广,成活率高达99. 6%。至今,全县已使 450万株杜仲剥皮后再生,免遭砍伐,仅此一项,就使农户获直接经济收入3000多万元。目前,随着“剥皮再生”技术的不断推广,略阳县56万亩杜仲林,已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杜仲胶、杜仲茶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该县一座巨大的“绿色宝库”。本报记者山风摄影报道网站访问量:网站访问量:站点地图|关于我们|版权声明|联系我们|链接我们如有涉及侵犯版权等内容,请及时告知,联系电话:0712-2823152 邮箱:xgkjb孝感市科学技术局版权所有WWWxgskj.govxn孝感市科学技术局|孝感市知识产权局|孝感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主办网站访问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