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与名师对话】新课标高考地理总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7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3065259 上传时间:2021-11-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3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精编【与名师对话】新课标高考地理总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7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精编【与名师对话】新课标高考地理总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7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精编【与名师对话】新课标高考地理总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7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精编【与名师对话】新课标高考地理总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与名师对话】新课标高考地理总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7(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编地理教学资料 2019.4课时跟踪训练(七)一、选择题(2014天津模拟)2014年3月12日早,天津出现大雾天气,能见度很低,给道路交道和市民出行带来不便。回答12题。1浓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A浓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B浓雾削弱了地面辐射C浓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D浓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解析:浓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主要是由于浓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答案:C2深秋初冬时节也是该地大雾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D昼夜温差较

2、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解析:深秋初冬时节,天气一般晴朗,昼夜温差大,夜晚降温快导致水汽易凝结,形成大雾天气。答案:D(2014宜宾检测)我国南方某地新建一小型水库,某日两时刻测得水库及其东西两侧气温分布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34题。3关于水库及其周围地区气温的描述正确的是()A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大B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小C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高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D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低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解析:从图中看出,3点时水库中心区比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高,15点时水库中心区比东西两侧气温低,因而气温日变化最小。答案:B4由于水库与周围地

3、区存在着气温差异,导致水库与周围地区之间形成了热力环流。关于该热力环流的描述正确的是()A热力环流的方向不变B水库中心区始终存在上升气流C白天风由水库吹向四周D晚上风由水库吹向四周解析:一天中水库与周围地区热力差异在变化,热力环流的方向也要发生变化;白天水库气温低,气压高,风由水库吹向四周;晚上风由四周吹向水库。答案:C相传,天灯(孔明灯)具有神奇的功效,只要人们将心愿写在天灯上,随着天灯冉冉升起,人们凝视星空便能实现心中美好的愿望。图甲为燃放天灯的原理图,图乙为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单位:hPa)图。据此回答56题。5下面四幅图能够正确示意孔明灯点燃时灯内产生的空气环流状况的是()解析:孔明灯

4、底部点火以后,内部中间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内部两侧的空气则沿灯壁下沉,形成热力环流。答案:B6在图乙中a、b、c、d四地燃放孔明灯,飞得最高的与飞得最远的分别是()Aa地、b地 Bb地、c地Cb地、d地 Da地、c地解析:b地为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故在b地会上升得最高;而d地等压线最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故在d地会飞得最远。答案:C冰川表面的气温与同海拔自由大气相比,始终处于稳定的低温状态。以下两图分别是我国某山地冰川分布剖面图和某日观测站A处上空温度垂直分布的日变化图(单位:)。从热力环流角度考虑,完成78题。7图中地实测最大风频为()A西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解析:从热

5、力环流角度看,地南侧为低温区、北侧为高温区,则地南侧为高压区、北侧为低压区;风向总是由高压区吹向低压区(该图中由南向北),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则地最大风频为西南风。答案:A8一天中地风力最强的是()A79时 B1214时C1517时 D46时解析:图中显示一天中北京时间16时左右A地气温最高,则热力环流最强,故地风力最强,C项正确。答案:C下图为“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9关于图示的判断,正确的是()A图中气压:丙丁甲乙 B甲地气温高于乙地C甲地多为晴朗天气 D乙地盛行下沉气流解析:结合气压垂直分布规律及其各点与等压面的关系知,图中气压

6、:甲乙丁丙。甲、乙两地分别受高、低气压控制,甲地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乙地相反。答案:C10关于图中气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丙之间气流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气压差B乙丁之间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C水平气压梯度力只影响甲乙之间的风速D产生四地间环流的根本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解析:四地间由于受热不均形成热力环流,其根本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答案:D(2014山西师范大学附中模拟)下图示意阿根廷某城市1月某日22时等温线分布。读图完成1112题。11观测发现,一条源自山区的宽阔河流穿城而过,河流两岸气温较低。由图可知,该河在城区的走向大致为()A东西走向 B南北走向C西北东南走向 D东北西南走向解

7、析:根据等值线的“凸高为低”规律,河流两岸气温较低,说明河流流经的地方等温线向高值凸起,该河流大致为南北走向。答案:B12下面四图中与M、P、N一线上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示意图为 ()AB CD解析:P地温度高,气压低,高空与近地面气压状况相反,因而C项正确。答案:C13(2014广东百所高中联考)下图为我国大陆四地日平均气温10的开始时间与结束时间示意图。若只考虑纬度因素,则图中四地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 BC D解析:日均温10的日期越长,纬度越低,越短,纬度越高,读图中四地日均温10的日期的长短可知纬度的高低。故选C。答案:C二、综合题14根据材料和图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

8、列问题。希望中学地理实验小组对某城市四个住宅小区的环境进行观察测算,得到了白天(晴天)6001800的温升数据并绘制了下面两图(基准温度取某日平均温度)。材料一几种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下垫面吸收率道路(沥青)0.80.95混凝土0.650.9砖0.60.8石0.650.8土壤(黑土)0.60.95沙漠0.550.85草0.740.84水0.90.97材料二下图中小区1为下垫面吸收率较高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0.74;小区2为下垫面吸收率较低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0.64。材料三下图中小区3为风速较大的小区,平均风速为3米/秒;小区4为风速较小的小区,平均风速为2.5米/秒。(1)根据材料一、

9、材料二,分析下垫面的吸收率对小区温升值的影响及原因。(2)根据材料三分析风速与热岛强度的关系与原因。(3)分析该实验小组研究成果对小区建筑规划和设计有何启发。解析:(1)对流层大气热量主要来源于地面辐射,地面对太阳辐射吸收率高低直接影响到大气温升情况。(2)风速越大,散热效果越明显,相应地城郊之间温差变小,热岛强度亦变小。(3)降低热岛效应,就要减小下垫面的吸收率,增加热容量和散热率。答案:(1)下垫面吸收率低的小区的温升值要小于吸收率高的小区。近地面大气增温的热源主要是地面辐射,不同下垫面吸收率不同,吸收率低的下垫面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较少,因此通过地面辐射和对流释放到空气中的热量较少,引起的

10、温升幅度小。(2)风速与热岛强度(温升幅度)呈负相关。风速越大,温升幅度越小;风速越大,空气流动性越强,由风带走的热量也越多。可见,风速大有助于减弱建筑群的“热岛效应”;风速小则相反。(3)尽量使用对太阳辐射吸收率较小的建筑材料,避免采用对太阳辐射吸收率较大的沥青、混凝土等来铺装全部地面;增加绿地和水面,以增加下垫面热容量(减少地面辐射量);通过合理布置小区建筑物(建筑物密度布局要适当)加强小区的自然通风,有利于城区的热量散失到郊区,从而有效降低小区的“热岛效应”。15读“北半球某地面水平气压分布图”,回答问题。(1)就气压状况而言,图中A与B中低压中心是_,B与C中高压中心是_。(2)若该地

11、气压只受温度影响,则A、B、C中地面温度最高的是_。(3)下图为沿AB作的剖面图,完成AB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气压值PA、PB、PA、PB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气温值TA、TB、TA、TB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4)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AB高空等压面状况的示意图是()(5)在图中甲处画出风向及所受的力。解析:(1)根据等压线分布判断高、低气压。(2)气温与气压分布呈负相关关系,气温最高处,气压最低。(3)A地气压高,为下沉气流,B处相反,由此可画出逆时针方向的环流。(4)高空气压与近地面气压分布相反。(5)画图时注意两点,一是近地面大气运动受到三个力作用,二是各作用力与风向的关系。答案:(1)BC(2)B(3)逆时针方向画箭头PAPBPBPATBTATBTA(4)B(5)如下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