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教学案:第6章第2讲人口的空间变化含答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3055436 上传时间:2021-11-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4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教学案:第6章第2讲人口的空间变化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教学案:第6章第2讲人口的空间变化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教学案:第6章第2讲人口的空间变化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教学案:第6章第2讲人口的空间变化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教学案:第6章第2讲人口的空间变化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 品 地 理 教 辅 资 料 2019.5第2讲人口的空间变化一、人口的迁移1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_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2国际人口迁移时间19世纪前二战后特点以_移民为主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_移民减少,_的人口增多方向欧洲向_、大洋洲迁移为主迁入地:欧洲,西亚、北非产油国迁出地:拉丁美洲、非洲西部3国内人口迁移(1)古代:受脆弱的_、战争、_等影响而迁移。(2)新中国成立以来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因素2经济因素:_、交通和通信等。3社会因素:_、社会变革、_和宗教等。4特定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_因素。一、不同人口迁移类型的综合分析1现代国际人口迁

2、移的主要形式现代国际人口迁移的形式主要有科技移民、劳务输出和国际难民迁移三种,其迁移人口类型、迁移原因、方向及影响具体分析如下。形式科技移民劳务输出国际难民迁移迁移人口类型高素质人才廉价劳动力战争难民、政治难民迁移的原因寻找更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发达国家劳动力不足,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寻找更多的就业机会战乱、种族冲突、政治迫害形式科技移民劳务输出国际难民迁移迁移的方向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人口稠密国家流向人口稀疏国家流向和平国家、能对其提供避难需要的国家产生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在人才和经济上蒙受双重损失缓解发展中国家的就业压力,赚取外汇给迁入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带来许多问题

3、2.我国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原因、特点及意义人口迁移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灾害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历史时期,影响因素不同,进而导致人口迁移的方向、特点及目的存在差异。具体分析如下。规律总结:同一地区,在不同时期内,人口迁移情况不相同,有时是迁入区,有时是迁出区,这是因为一个地区对人口的吸引力和排斥力是随时变化的。当本地或外地条件发生变化时,人口的迁入或迁出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对应演练1下图是“20002010年我国人口变动情况分布示意图(不含港澳台数据)”。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有()直辖市的人口数量都增加东部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都增加中部大多数省级行政区

4、人口数量减少西部人口数量减少的省级行政区最多A BC D(2)影响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有()人口增加的地区自然增长率都高人口减少的地区人口迁出多于迁入人口增加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都高经济水平高的地区都吸引人口迁入A BC D二、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1人口迁移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自然、经济和社会因素的综合反映,具体归纳如下。2人口迁移的影响迁入地迁出地有利影响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加强与外界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联系,有利于发展;缓解人地矛盾,促进发展;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不利影响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

5、的难度,增大了生态环境的压力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规律总结:自然环境曾经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适应、控制力的增强,自然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正在逐步减弱,社会经济因素成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但是自然环境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基础因素。对应演练2下表为“20022007年我国某特大城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移统计资料”,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的外来人口为主。读表完成下列问题。年龄段/岁迁出人数/人迁入人数/人6070080045591 6005 00025442 00030 00015242 40027 5000146405 000(1)上表反映的人口迁移对该市的影响是()A

6、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B扩大环境人口容量C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D加快人口老龄化进程(2)为了社会和谐发展,该市郊区最需要增加的职业人员是()A环卫人员B中小幼教师C工程技术人员D建筑设计师民工迁移的成因及影响【典例】 下图表示20002005年间我国各省(市、区)省际人口迁入率、迁出率(以5年为统计单位,不包括港澳台地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造成图中A点所示省(市、区)人口迁移特点的原因最可能是当地()A收入水平高 B远离东部C人口数量少 D经济落后(2)图中B点代表的省(市、区)在19541984年间是我国唯一的人口迁入迁出平衡地区,也是目前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该地区典型的农作物

7、是()A棉花 B甜菜 C橡胶 D青稞(3)图中能够反映的省际人口迁移状况是()A迁入率最大值小于迁出率最大值B净迁移率小于5%的省(市、区)多C净迁移率大于10%的省(市、区)少D所有省(市、区)的迁入率均大于迁出率思维过程:答案:(1)D(2)D(3)C规律总结农民工主要从农村向城市、从内陆地区向沿海地区、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流动。(1)流动原因: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其最主要的原因。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为农民工流动提供条件。(2)影响:对于迁出地,可以缓冲人口压力,增加经济收入,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同时也出现了土地撂荒、留守儿童、留守家庭问题。对于迁入地,弥补了劳动力的不足,促进

8、城市化进程;同时也带来了交通、住房、就业等问题。下图是“我国某铁路枢纽2011年各月旅客流量统计图”。读图完成第12题。1旅客流量最大月的人口流动主要发生在()A山区与平原之间 B乡村与城市之间C内地与边疆之间 D南方与北方之间2诱发旅客流动量最大月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A历史文化 B政治经济C生态环境 D自然灾害下图为“20002008年我国东部某市人口增长率变动图”。读图完成第34题。3该时段内,该市人口总量最大的年份是()A2003年B2005年C2007年D2008年4.2004年后人口机械增长率开始明显下降的原因是该市()A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 B出现逆城市化C产业转移和升级 D城市

9、居住用地紧张(2013湖北武汉调研)下图为“2009年我国和美国人口迁移年龄分布图”。读图完成第56题。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中国与美国10岁儿童的迁移量相当B美国老年人口迁移率较高主要因为和子女团聚 C美国老年人口迁移的方向为自南部向东北部D中国人口迁移率峰值比美国早与农村早婚有关6针对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迁入地今后应重点做好()A加大城市幼儿园建设B加强法制和道德建设C加大医疗、卫生事业建设D加强户籍管理制度建设7读图表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产业转移的流向(占总量比重)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空间转移的流向(占总量比重)2000年中国跨省人口流动的地区构成流出省级行

10、政区贵州四川湖南江西河南安徽其他占总量比重/%6.116.110.68.68.310.639.7流入省级行政区福建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其他占总量比重/%5.65.67.25.68.935.531.6(1)简述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2)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什么影响?(3)说明2000年中国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并说明主要原因。参考答案基础梳理整合一、1.居住地2集团性、大批的定居短期流动美洲3(1)农业经济自然灾害(2)有组织户籍管理改革开放二、1.气候自然灾害2经济发展3政策战争4决定性核心归纳探究【对应演练1】 答案:(1)D(2)D解析:第(1)

11、题,读图可知,重庆市增加人口为零或负值;东部沿海省级行政区增加人口为正值;中部除安徽和湖北外,其他省级行政区增加人口均为正值;增加人口为零或负值的省级行政区数量西部最多。第(2)题,东部省级行政区人口增加主要是因为中西部人口迁移;人口增加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是都高,如云南省。【对应演练2】 答案:(1)C(2)B解析:第(1)题,该城市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为主,因而不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A项错误;人口以迁入为主,该市环境人口容量压力增大,B项错误;外来迁入人口增多,城市加工工业及第三产业发展加快,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加快该市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C项正确;人口迁入以中青年为主,人口老龄化进程减

12、缓,D项错误。第(2)题,外来人口以青壮年为主,他们的子女多随之迁入,入学难问题突出。因此,为了社会和谐发展,该市郊区最需要增加中小幼教师。演练巩固提升12.1.B2.A解析:客流量在2月份最大,此期间正值我国的春节,受历史文化的影响,大量人口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流动。34.3.D4.C解析:第3题,结合图可以看出,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处于负值,但同年人口机械增长率较高且始终大于自然增长率,因此该市人口一直处于增长过程之中,图中最后一年人口最多。第4题,人口机械增长趋缓与该市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是产业转移和升级造成的对劳动力需求结构的变化形成的。56.5.D6.A解析:第5题,美国老年人口主要

13、向南部、西部的“阳光地带”迁移;我国农村人口婚育年龄较早,且农村人口较多,从而导致人口迁移峰值提前。第6题,读图可知,我国迁移人口主要集中在婚育年龄,且该部分人口由于经济原因又向城市迁移,因而需要加大城市幼儿园建设。7答案:(1)从三大产业看,主要向第二产业转移,其次是第三产业,第一产业转移最少。第二、三产业的经济效益相对高,农业经济效益相对低。从转移的空间看,主要是乡镇内部转移,其次是省外,向国外转移最少。乡镇内迁移成本较低,同时可以兼顾农业生产活动。(2)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提高;产业结构升级;交通压力、城市问题等负面影响。(3)主要由中西部省份流向东部沿海省份,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