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新教材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四节植物的一生-教案(共11页)

上传人:txadgkn****dgknqu... 文档编号:42920025 上传时间:2021-11-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8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浙教版新教材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四节植物的一生-教案(共11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浙教版新教材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四节植物的一生-教案(共11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浙教版新教材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四节植物的一生-教案(共11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浙教版新教材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四节植物的一生-教案(共11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新教材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四节植物的一生-教案(共11页)(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四节植物的一生教学目标:1.知道种子的主要结构。2.知道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的区别,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区别。3.知道种子萌发的条件和基本过程。4.了解芽发育的情况和顶芽与侧芽的生长过程。5.知道花的主要结构。6.知道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大致情况。7.能根据植物的一生,描述植物的生命周期。教学重点:种子的结构;教学难点:如何进行探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识记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的功能,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异同点。识记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概念;识记种子的成分。2能力方面:初步学会解剖和观察双子叶植物种子和单子叶植物种子;通过设

2、计表格,列表比较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区别,培养学生处理加工信息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探究种子的成分,掌握定性实验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单、双子叶植物种子萌发过程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初步设计实验的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3思想情感方面:通过学习种子的结构,向学生渗透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通过探究种子的成分,向学生渗透事物的个性和共性统一的观点。通过课上及课下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和科学素质。教学重点:解剖和观察双子叶植物种子和单子叶植物种子,识记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教学难点:玉米种子子叶、种皮和果皮的

3、观察。探究种子成分实验教学过程备注1.提问引入:叫学生提与“种子”有关的问题。2.学生列举:1)一粒小小的种子为什么能长成一株新的植物体?2)不同的种子的形状为什么不同?3)不同的种子的大小为什么不同?4)不同的种子的颜色为什么不同?3.小结板书:通过学生提问使学生认识到种子的多样性,知道不同种子的形状、大小和颜色各不相同。然后提出:不同种子的结构是否也不同呢?并板书:一、种子的结构4.学生实验:关于观察菜豆种子的实验。分发给学生干燥的、浸软的和刚萌发的(胚根刚钻出种皮)的菜豆种子各一粒。学生往往因种子小且常见,只对实验操作感兴趣而忽略了对种子结构的细心观察,教师应指出要进行探索研究,必须有正

4、确的方法步骤,不能急于一刀切开无目标的先睹为快。通过观察刚萌发的菜豆种子,发现种子的外面包着一层种皮;再观察浸软的种子种皮上的细小结构及作用,其中种孔的观察较困难,可以让学生用力捏一下泡透的种子,注意观察种脐附近的现象有水流出,水流出处即种孔;然后剥下种皮,感觉种皮的坚韧性,理解其功能。观察菜豆种子的胚:从与种脐相对的一侧分开两个豆瓣(否则易将两片子叶掰断),指导学生认识两个豆瓣即两片子叶,肥厚,储存营养物质。提醒学生动作要轻,用放大镜观察两个豆瓣的连接部分,已钻出种皮的一端是胚根,另一端有两片幼叶的是胚芽,中间连结胚根及胚芽的是胚轴。用镊子夹住胚根并轻轻抬起,观察清楚胚根、胚轴、胚芽与子叶的

5、关系,明确与子叶相连的部分是胚轴,为以后种子萌发时子叶通过胚轴输送营养物质给胚根、胚芽打下基础。然后讲述胚各部分的作用。最后总结菜豆种子的结构。5.讲解板书:1.菜豆种子结构:1)种皮:种子的外面包着的一层坚韧的皮,水分和空气均难以透过种皮,所以它具有保护作用;种脐是种子从果实上脱落后留下的痕迹;种孔是外界水分和空气进入种子的通道。2)胚:是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构成的整体,它是新植物体的幼体,是种子的主要部分。子叶:剥去种皮,露出并合着的两片豆瓣叫子叶。子叶肥厚,贮藏着大量的营养物质,这些物质是种子发芽和幼苗早期生长所需的养料。胚芽:夹在子叶中间,生有幼叶的部分,叫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

6、胚根:在两片子叶中,与胚芽相对的一端,叫胚根。将来发育成根。胚轴:连接胚芽和胚根的中间部分,叫胚轴。将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6.学生实验:关于观察玉米种子的实验。在解剖种子时,正确掌握解剖的切面是很重要的。教师应当用种子的模型或挂图讲清什么是横切面和纵切面,这对以后的生物课教学也是很重要的。分发玉米种子后,讲清玉米的种子实际是果实,即其果皮和种皮是紧紧贴在一起的,很难分开,应细心观察。学生按课本第102页图的提示,沿着隆起的一侧切开种子。选与挂图一致的那半粒种子,以利于学生结合挂图进行观察。在切面上滴一滴稀释的碘酒,在果皮和种皮之内。呈蓝色的部分是胚乳,贮存营养物质(淀粉是其中的一种,遇碘变

7、蓝,所以胚乳呈蓝色);呈黄褐色的部分是胚。用放大镜观察,还可以用解剖针轻轻地挑起胚的两端:靠上部的是胚芽;靠下部的是胚根;中间挑不动的是胚轴。胚轴与一片大的子叶相连。这片子叶紧紧贴在胚乳下面,呈薄片状,所以不储存营养物质。玉米子叶的观察是难点,为了指导学生观察清楚,可以自制一张剪贴图来讲胚各部分的位置关系(剪贴图的制法是:照着现有的玉米种子结构的挂图,绘制一个与挂图上的胚同等大小的胚的结构图剪下来,并把子叶与胚根、胚芽之间的连线剪开,仅让子叶与胚轴相连。再将这张图贴在原挂图的胚部,使子叶与胚根、胚芽的边缘游离,教学时用手掀开即可),或设计CAI课件(在玉米种子结构上各部分可各自闪动,利于学生识

8、别。还可以去掉胚根和胚芽,显示胚轴与子叶相连及子叶的位置。最后总结玉米种子的结构。明确单子叶植物的概念。7.讲解板书:2.玉米种子的结构1)果皮和种皮:在玉米种子的外层,紧密结合在一起,不易分开。其作用是保护种子(或果实)内部的结构。2)胚乳:去掉果皮和种皮后,内部大部分是贮藏营养物质的结构,叫胚乳。3)胚:位于胚乳的下方。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组成。是新植物体的幼体,是种子的主要部分。胚芽:位于胚的上端,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根:位于胚的下端,与胚芽相对,将来发育成根。胚轴:位于胚芽和胚根之间的部分,将来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子叶:子叶只有一片,不肥厚,不贮藏营养物质,紧贴在胚乳的下

9、面,与胚轴相连。运转营养物质。8.讨论:根据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有哪些共同结构?有哪些不同的结构?让学生对照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来观察自己带来的种子,并根据他们已有的知识进行分类,发表自己的看法。使学生的认识从局部上升到整体,从个别上升到一般,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种子结构的完整概念。9.讲解板书:3.异同:相同点不同点菜豆种子有种皮和胚1.无胚乳,营养物质贮藏在子叶里。2.子叶两片。菜豆种子有种皮和胚1.有胚乳,营养物质贮藏在胚乳里。2.子叶一片。10.总结分类: 有胚乳种子:小麦、玉米、水稻、蓖麻、杮等1)根据有无胚乳无胚乳种子:菜豆、棉、黄瓜、花生等 单子叶种子:玉米、小麦、水稻、高粱、甘蔗、

10、大蒜、韭菜2)根据子叶数目双子叶种子:菜豆、棉、黄瓜、花生、橘、苹果等3)有胚乳的种子,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胚乳里。无胚乳的种子中,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子叶里。注意:不要认为:凡是双子叶植物种子都是无胚乳种子,凡是单子叶植物种子都是有胚乳种子。如杮、蓖麻是双子叶植物,但它的种子却是有胚乳的。慈菇是单子叶植物,它的种子却是无胚乳的。11.思考:1)蚕豆等豆类种子的哪部分结构是人们食用的主要部分?(子叶)2)面粉主要是由小麦种子的哪部分结构加工而成的?(胚乳)3)菜豆种子是双子叶植物还是单子叶植物,有没有胚乳?12.学生解答:略。13.课堂练习:1)种子中最重要的部分是()A、子叶B、胚C、种皮D、胚

11、芽答案:B2)小麦种子萌发时,把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输送给胚的结构是()A、果皮和种皮B、胚芽C、子叶D、胚根答案:C3)将大米播到地里,长不出幼苗的原因是()答案:AA、胚已被破坏B、除掉了种皮C、胚乳被损伤D、除去了谷壳4)食用的豆腐干,主要是由下列哪项种子的哪部分加工而成的?()AA、大豆的子叶B、水麦的子叶C、菜豆的子叶D、玉米的胚乳5)下列植物的种子,与菜豆种子的结构相同的是()A、水稻B、玉米C、蚕豆D、竹答案:C6)一粒种子能够萌发成一棵大树的奥秘在于种子的()A、胚根B、胚芽C、胚轴D、胚答案:D7)人们食用的绿豆芽,主要食用的是( )A、胚芽 B、胚根 C、胚轴 D、子叶 答案:

12、C8)食用的花生米,我们主要是吃它的( )A、果皮 B、子叶 C、胚乳 D、胚芽 答案:D14.课后作业:1)怎么证明小麦种子的成分?关于探究种子成分的实验:教师要抓住“探究”二字做文章,善于设疑以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在指导学生进行每一个实验时,都要讲清实验的方法,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讲清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什么,研究什么。要求学生叙述观察到的现象,然后教师要善于解疑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科学、正确的结论,引导学生把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上来。通过此实验的过程使学生掌握定性实验的一般方法,以便日后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探究种子中的水分:“干燥的种子还有水吗?”在烘烤干燥的小麦种子时,由

13、于七年级学生还没有学习化学,教师应演示用试管夹夹住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的方法:试管夹夹在距试管口四分之一处;手持试管夹的长柄;试管口应略微向上倾斜且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别人;试管壁要均匀加热;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当管壁出现水珠时,应将试管口稍向下倾斜,以免因水滴流到试管底部而引起试管爆裂。这样一来,即可以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为以后的实验奠定良好的基础,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素质。实验中要让学生注意原来干燥的试管内壁上方、靠近管口、温度稍低的地方,出现了什么现象?试管内壁上出现的水珠是哪儿来的?引导学生得出“水分来自干燥的种子内部”由此作出“水分是种子的一种成分”的结论。“种子能燃烧吗?”“种子

14、燃烧后还会有剩余的物质吗?”“剩下不能燃烧的物质是什么?”学生烧小麦种子时,观察有哪些现象出现先变黑,然后燃烧起来,最后变成灰白色的灰,不再燃烧。将灰白色的灰与课前准备好的无机盐做比较,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无机盐是种子的一种成分。”然后告诉学生,种子中不能燃烧,不含碳的物质叫无机物,水和无机盐符合无机物的概念吗?最后得出:水和无机盐是无机物。“种子中能燃烧的物质是什么?”在指导学生做洗面团的实验时,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液体的颜色变化:澄清的水变成乳白色的浑浊液,滴碘液后变蓝。分析现象时,告诉学生淀粉的特性遇碘液变蓝,然后引导学生逆向推理:乳白色浑浊液遇碘变蓝说明其中含淀粉,淀粉来自面团,面团来自小

15、麦种子,所以实验结论是淀粉是小麦种子的一种成分。“洗面团后纱布里剩下的物质是什么?”让学生观察这种物质的特点:黄白色胶粘的物质(即俗称的面筋)。教师演示实验:将一组的胶粘物质放在培养皿中,滴入23滴浓硝酸,原来的胶粘物质变成深黄色。然后告诉学生,遇浓硝酸变成黄色是蛋白质的特性之一,也是用来验证蛋白质存在的方法之一。指导学生得出结论:这种胶粘的物质是蛋白质,蛋白质是种子的一种成分。“为什么花生、大豆可以榨油?”让学生将烘烤后的小麦(或花生)种子的胚切下,放在白纸上挤压,观察白纸上的变化,从而引导学生得出:脂肪也是种子的一种成分。然后总结淀粉、蛋白质和脂肪都能燃烧,都含有碳,所以都属于有机物。最后

16、让学生比较分析,找出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本质区别是否含有碳,是否能燃烧;归纳总结小麦种子的成分。或:下列各项中,能证明小麦种子含有水分的是( ) 答案:CA.冼净试管后,即放入小麦种子进行烘烤,试管壁上出现了很多小水珠B.洗净试管后,装进洗干净的小麦种子进行烘烤,试管壁上出现了很多小水珠。C.把晒干的小麦种子装进干燥的试管里,加热后,试管壁上出现了很多小水珠。D.把小麦种子洗干净装进干燥的试管里,加热后,试管壁上出现了很多小水珠。2)列表说明菜豆和玉米的区别。菜豆种子玉米种子相同点种皮胚(胚根、胚轴、胚芽、子叶)不同点只有种皮种皮和果皮愈合在一起二片子叶一片子叶无胚乳有胚乳营养物质储藏在子叶里营养

17、物质储藏在胚乳里15. 课后小节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理解种子萌发的条件。2.初步学会通过设计对照实验探究种子萌发外界条件的方法3.参与探究实验,体验通过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初步养成对问题进行科学探究的习惯。4.通过模仿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培养设计对照实验的能力。教学重点:种子萌发的条件;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实验。教学难点:种子萌发需要外界条件的原因;探究种子萌发外界条件实验的组织教学。教学方法:依据初一学生参与意识强,思维积极主动的特点,采用了探究、创新教学法。通过各小组展示实验成果,让学生发散思维,从多角度提出不同的观点与看法。课前准备:学生:玻璃瓶或

18、烧杯、玻璃水杯、罐头瓶等;通过咨询和查阅相关的资料,结合生活经验了解种子萌发的一般规律;试做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实验;收集各种不同类型的种子.  教师:培养皿、滤纸或纱布等实验用具;课前一周分发给每位同学40粒绿豆种子,引导学生先自己探究;用视频动画制作的动态展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萌发长出根、茎、叶过程的教学软件,设计实验讨论提纲。教学过程备注1.问题的提出:种子的萌发需要哪些外界条件?并板书:二、种子的萌发2.学生假设:4人小组合作,阅读并参照课本上提供的资料,结合生活经验,作出假设:种子的萌发可能需要水、空气、阳光、温度和土壤。并思考如何检验假设。鼓励学生作出假设,设疑:哪些是

19、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呢?引导学生对多种假设进行分析、排除某些因素(如肥料等。)3.讲解:在研究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是,我们需要将可能会影响种子萌发的所有因素一一列出,如种子的形状、大小、饱满程度、温度、水分、空气等。这些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也叫变量。4.设问:影响种子萌发的变量有很多,但这些变量并不都是同样重要的。如有关种子自身的变量(种子的形状、大小、饱满程度等)就是次要变量。在实验中需用一定方法让这些次要变量保持不变。那么还是次要哪些变量?有什么方法可以使它们在实验过程中保持不变?哪些是主要变量?5.学生讨论:次要变量:种子的形状、大小、饱满程度主要变量:水、温度、空气6.设计实验:全班分成几

20、个大组,分别针对不同因素(水、空气、阳光、温度、土壤等)设计实验方案,探讨它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推出最佳方案,并用简图和文字书面表达出实验设计思路。7.交流方案:1)研究主要变量(如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其他变量必须不变,只有水这个变量发生变化。2)研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3)研究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8.进行实验:9.分析结果:强调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1.种子萌发的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水分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强调:1)充足的水分,可以使种皮变软,胚的胚芽和胚根才能突破种皮;另外贮存在子叶或胚乳里的有机物必须在含水较多的情况下转化成被胚吸收和利用的物质。2)充足的空

21、气:种子在不停地进行呼吸、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种子萌发的初期,呼吸作用十分旺盛,各部分的生命活动都在加紧进行;促使有机物进行分解,分解产生的简单的有机物供胚吸收和利用。3)最适的温度:如果温度过低,种子的一切生命活动都大大降低。妨碍了种子吸收水分;妨碍了种子进行旺盛的呼吸作用;妨碍了种子里的有机物进行转化;温度不宜,种子的胚不能萌发。10.表达交流:与全班同学交流你们小组的探究方案和结果以及结论。你们小组得出的结论和其他组同学得出的结论相同吗?如果不一样,请分析原因。并进行评比,评出最佳方案。对有创意的给予肯定,不成功的帮助分析原因,鼓励重做。组织学生间的交流和自评,参与互评。11.讨论:

22、农作物和花卉为什么都要在一定的季节播种,而且要播种在湿润疏松的土壤中?12.学生回答:根据种子萌发的条件来解答。13.讨论:种子具备了萌发的条件就会萌发。那么,种子是怎样萌发的呢?14.讲解板书:2.胚根首先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叶。胚中的胚芽、胚轴和胚根细胞就开始分裂和生长。首先,胚根发育成根,同时,胚芽逐渐长成茎和叶,就这样一株能独立生活的新植物诞生了。15.思考:幼苗长成后,豌豆种子里的子叶和小麦种子里的胚乳都会萎缩,甚至消失。你知道它们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起什么作用?16.讲解:子叶除了贮藏营养物质或转运营养物质外,还能合成某些化学物质,对幼苗的生成发育起调节作用。而胚乳起贮藏营养物质的作

23、用。17.探究练习:探究课题一家用洗涤剂对种子萌发的影响18.课堂练习1)将甲、乙、丙三颗有生命力的种子在适宜的温度下作如下处理:甲浸泡在水中,乙浅埋在湿润土中,丙浅埋在干沙中,过几天,萌发的种子是哪颗?为什么?2)在研究种子萌发中次要变量是( )A、必须保持不变 B、不需保持不变C、随主要变量而变 D、以上都是 答案:A3)在研究一个主要变量对种子萌发影响时,其它变量( )A、必须保证不变 B、可以适当改变C、看情况而定 D、无关紧要 答案:A19.课后作业:探究课题二"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人们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大多数作物的播种季节。为什么在春天播种容易

24、成活?20.课后小节反思:第三课时教学过程备注1.复习提问: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有哪些?论据是什么?2)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提供养料的是什么?3)什么是控制变量法?2.讲述:种子萌发的指标主要是指温度指标和含水量指标。所谓温度指标是指作物生长发育的下限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致死温度和积温等。如主要作物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各种温度指标如下:小麦是耐寒作物,分布在南纬40度到北纬60度的广大地区,其发芽温度为45度,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520度,小麦分春性和冬性两种主要类型,冬性小麦在幼苗期需通过一段低温时期才能开始幼穗发育,这个过程称为春化阶段。不同类型品种的春化条件不同:强冬性,03度、40

25、50天;冬性,07度、3050天;弱冬性,07度、1540天。玉米是喜温作物,栽培界线是夏季平均气温在19度以上或夏季平均夜温在12度以上的地区。种子萌发的适温在12度以上,发芽的下限温度为7度。水稻是喜温作物,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中国、日本、朝鲜等国的温带地区。大多数水稻品种发芽温度在10度以上;开始生长的温度,粳稻在12度以上,籼稻在14度以上;苗期的适温为2032度;抽穗开花期对温度最敏感,对粳稻若日平均气温小于20度达3天以上,籼稻日平均气温小于22度达23天以上时,或者日最高气温大于3537度达23天以上时,均会使花粉败育,受精受阻,不实率增加。棉花是喜温喜光耐旱作物,温度15度时棉

26、花种子需1215天才能发芽,在20度时则只需6天。棉花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30度,超过40度时生长速度下降,最低气温下降到02度时叶片受冻,-1度时死亡。而:水分指标是反映农田水分状况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的指标,常用土壤湿度(土壤含水量占拱干土重的百分数)和蒸散量来表示。一般划分为过干、 适宜、过湿三个等级。土壤相对湿度为土壤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比。大多数旱地作物的适宜水分指标为土壤相对湿度6080%。作物不同发育期对水分要求不同,一般在孕穗期至开花期对水分最为敏感,称为水分临界期,此期的适宜水分指标,土壤相对湿度一般为7080%。水分亏缺对产量影响十分明显,根据土壤水分的多寡影响作物生长

27、和产量的程度,可确定作物旱害或湿害的指标,由于土壤湿度随时间和空间而迅速变化,因此对大范围的和较长时段的农田水分状况,通常不用土壤湿度来表征,而用影响农田水分收支的降水、蒸发、径梳、下渗等表示。3.提出问题:工厂化育现在已经是很普遍了。如果有一个水稻的新品种,要在工厂里育苗,我们应该确定育苗所需的最适条件以获得较高的萌发率呢?种子萌发需要空气,水和一定的温度。假如工厂在通风的条件下空气能满足种子萌发的需要,那么怎样控制温度和含水量才能找出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和种子的含水量呢?并板书:三、探究:水稻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和含水量4.分析和假设:根据前面的讲述,我们可以知道温度指标是指作物生长发育的下限

28、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致死温度和积温等。我们可以确定实验的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从而在最低和最高温度之间确定几个温度作为实验点进行实验。同理在含水量的最低含水量和最高含水量之间确定几个实验点进行实验。然后得出假设。5.实验设计:(讨论)1)确定实验所涉及的变量。涉及到哪些变量?哪些是主要变量?哪些是次要变量?如何控制它们呢?2)确定实验方案。所需的器材和材料、实验过程、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6.实验数据分析:1)在温度为22时,含有不同水分的种子生长7天后的萌发率种子含水量20%30%40%50%60%70%80%90%萌发率4%11%23%42%54%73%86%81%2)种子的含水量为75

29、%时,在不同的温度下生长7天后的萌发率温度()101520253035萌发率12%18%62%81%80%48%结论:水稻品种最适的萌发温度是25,最适含水量是80%。7.交流和评价:1)交流和评价实验方案:2)交流和评价实验变量的控制:8.设问:种子萌发产生的幼苗怎么会长成枝叶茂盛的植物体呢?这与芽的发育有关。谁了解或能区别顶芽和侧芽呢?并板书:四、芽的发育9.区别板书:1.顶芽:着生在主干或侧枝的顶端;侧芽:着生在主干或侧枝的侧面。10.展示讲解:芽的结构11.讲述板书:2.结构:生长点:使芽轴不断伸长叶原基:发育成幼叶幼叶:发育成叶芽轴:发育成茎芽原基:发育成侧芽所以,叶芽将来可能发育成

30、枝或叶。12.读图回答:你能从图上分析出顶芽和侧芽的生长关系吗?13.讲解板书:3.关系:顶芽的发育较快,往往抑制侧芽发育。摘除顶芽,就会促使侧芽发育,多长侧枝。14.课堂练习:1)在探究水稻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和含水量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之间设计实验方案B.在最低含水量和最高含水量之间设计实验方案C.通过查阅或调查,了解其它水稻品种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和含水量D.把A、B两项同时设计在一个实验方案中2)在设计以上实验方案时,应包括()A.所需的器材B、实验过程C、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D、以上三项都是3)要使以上探究实验,获得正确的结论,必须()A、对变量进行控制B、其它

31、变量可以变动C、其它变量相同,一个变量起作用D、AC4)下列各器官不是由芽发育而来的是()A、叶B、茎C、花D、种子5)种植用材林,为使主干长得笔直高大,侧枝长得少,栽培应该注意到的是()A、保护侧枝的侧芽B、摘除主干的顶芽C、保护主干的顶芽D、保护侧枝的顶芽15.课后作业:怎么使树木长得高大笔直呢?16.课后小节反思:第四课时教学目标:1.识记花的基本结构,知道各部分的功能,明确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部分。 2.学会解剖和观察花的基本结构的方法。 3.通过学习“花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使学生树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辨证观点。 4.通过解剖、观察和探究花的基本结构,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2、、观察能力及探究精神。 5.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创新能力。 6.培养学生热爱花、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及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花的基本结构;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学难点:解剖、探究花基本结构的过程教学过程备注1.欣赏引课:首先请同学们欣赏几幅美丽的群花。(多媒体展示多彩的群花图) 2.提问:花对人类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3.简答:供观赏,美化、点缀我们的生活。那对其本身来说有繁殖后代的作用。4.讲述:被子植物生长发育成熟后,会开花结果,产生种子。你要想知道花是怎样变成果实并产生种子之前,必须知道花的结构。并板书:五、果实和种子的形成5.展示板书:1.花的结构及功能1)花柄:连接茎和花2)花托:

33、上面着生花的各个部分3)花被:花萼:由萼片组成,花开前保护花的内部结构花冠:由花瓣构成,花开前保护花的内部结构4)雄蕊:花药:里面有花粉花丝:支持花药5)雌蕊:柱头:接受花粉花柱:连接柱头与子房子房:外面是子房壁,里面有胚珠6.实验:认识花的结构1)观察花的结构;2)观察雄蕊和雌蕊;仔细观察雌蕊;3)填表强调: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1)由外向内正确的解剖步骤;(2)避免对花造成破坏,保存好各个结构以备用;(3)相临3位同学一组,边实验、边讨论,共同完成表格。 7.设问:花的主要部分是什么?为什么? 8.简答:雄蕊和雌蕊,因为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其他同学作以必要的纠正或补充) 9.图片讲

34、解:花开放后,花粉落在柱头上,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子房就发育成果实,胚珠就发育成种子。10.设问:一只害虫吃掉一朵花的雌蕊。那么这朵花还能不能发育为果实?为什么? 11.简答:不能发育为果实了。因为果实是由雌蕊的子房发育来的,这朵花的子房没有了,不能发育为果实了。 12.小节过渡: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大概知道植物的一生也跟动物一样,具有生命周期。并板书:六、植物的生命周期13.提问:请在植物的生命周期图中填上相应的生长时期。14.讲解板书:一年生的植物在经过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发育、植株开花结果等生长期,就会死亡。它们的生命周期大约只有一年。多年生的植物经过生长发育、开花结果后,来年或多年后还

35、会开花结果,其生命周期可达几年,甚至千年,但最终也会死亡。植物的种族就在这种生命周期的循环运动中不断地得以延续。15.思考:植物的生命周期与动物的生命周期有哪些相似的地方,这说明了什么?16.讨论回答:植物与动物一样具有生命周期,说明生命周期是一切生物生命运动的共同轨迹,是生命延续的基础。17.课堂练习:1)南瓜的花有的能结南瓜,有的不能结南瓜,不能结南瓜的花里肯定没有()A、雄蕊B、雌蕊C、花药D、花瓣答案:B2)梨花的哪部分被害虫吃掉,不可能结出果实()A、花托B、花冠C、雄蕊D、雌蕊答案:D3)下列哪种植物的一朵花内既有雄蕊又有雌蕊()A、黄瓜B、桃树C、柳树D、杨树答案:B4)花粉从A处散出,落到B上的过程叫传粉,则A、B分别是指()A、花药和柱头B、子房和柱头C、柱头和花柱D、花药和子房答案:A18.课后作业:请设计一个实验,研究花生果实形成的条件。问题:。(1)假设:。(2)实验设计:。(3)预期结果:。19.课后小节反思: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