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版高考生物一轮精品复习5.2染色体变异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2913291 上传时间:2021-11-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60.4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3版高考生物一轮精品复习5.2染色体变异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3版高考生物一轮精品复习5.2染色体变异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3版高考生物一轮精品复习5.2染色体变异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2013版高考生物一轮精品复习5.2染色体变异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版高考生物一轮精品复习5.2染色体变异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2节染色体变异【高考新动向】1、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2、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考纲全景透析】一、染色体变异分类变异类型.具体变化结果举例染色缺失缺失某一片段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猫叫综合症体结重复增加某一片段或排列顺序改变,从而构变易位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导致性状变异异倒位某一片段位置颠倒染色体数目变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大量基因增加或减少,三倍体无籽西口 升染色体组成倍的增加或减少性状改变幅度较大瓜、染色体数目变异1、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遗传信息。2、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体细胞中含有两个

2、染色体组,包括几乎全部动物和过半数的高等植 物。3、多倍体(1)概念: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其中,体细胞中含有 三个染色体组的叫做三倍体,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的叫做四倍体。例如,香蕉是三倍体,马铃薯是四倍体。(2)分布:在植物中常见,在动物中极少见。(3)特点: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多倍体植株常常是茎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 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含量丰富。(4)应用:人工诱导多倍体方法: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原理: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引 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4、单倍体(1)概念:由未受精

3、的生殖细胞发育而来,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组数是正常体细胞的一半,即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2)特点:与正常植株相比,植株长得弱小,且高度不育。(3)应用:单倍体育种过程:花药立体培养形成单倍体植株,经过秋水仙素处理(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正常生殖的纯合子,选择出新品种。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热热点难点全析】一、染色体组和染色体组数目的判断1 . 一个染色体组中所含染色体的特点(1)不含同源染色体。(2)染色体形态、大小和功能各不相同。(3)含有控制一种生物性状的一整套基因,但不能重复。2 .确定某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目的方法(1)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有几

4、条,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如图细胞中相同的染色体有 4 条,此细胞中有 4个染色体组。(2)根据基因型来判断。在细胞或生物体的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单位性状)的基因出现几次,则有几个染色体组,如基因型为AAaBBb的细胞或生物体含有 3个染色体组。也可以记作:同一个字母不分大小,重复出现几次,就是几个染色体组。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所以有几个等位基因就意味着有几条同源染色体。(3)根据染色体的数目和染色体的形态数来推算。染色体组的数目=染色体数/染色体形态数。例如,果蝇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分为4种形态,则染色体组的数目为 2个。二、三种可遗传变异的比较比较基因重组基因突艾染色体变

5、异变异实质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基因结构的改变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变化适用范围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产生配子时任何生物均可发生真核生物核遗传中发生产生结果产生新的基因型,未发生基因的改变产生新的基因,但基因数目未变可引起基因数量上的变化旧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 合同源染色体上的 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的交叉互换自然突变人工诱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意义形成多样性的重要原因,对生物进化有叶分重要的意义生物变异的根本 来源,提供生物 进化的原始材料对生物进化有f意义实例黄圆与绿皱豌豆杂交,后代产生黄皱与绿圆个体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普通小麦(六倍体)雄蜂、单倍体玉米育种应用杂交育种诱

6、父有种单倍体、多倍体育种.倍体、多倍体与单倍体的比较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概念体细胞中含2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体细胞中含3个或3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染色体组2个3个或3个以上1至多个发育起点受精卵受精卵配子形成原因受精作用低温诱导、秋水仙素处理直接发育植物特点正常果实、种子较大,生长发育延迟,结实率低植株弱小,局度不育举例几乎全部动物、过半数高等植物香蕉、普通小麦玉米、小麦的单倍体发育过程克烤鬓育成个体f孤城生就如雄峰)FA倍体/二倍郎1窖倍体受精柞JII,受指师发豆牛物体四、理解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与特点类型遗传效应图解实例缺失缺失片段越大, 对个体影响越 大轻者影

7、响个 体生活能力,承 者引起个体死亡aaJb1c 一 7. bddcec人类猫 叫综合征引起的遗传效 应比缺失小,重 复部分太大会 影响个体的 生育a beri bcc f7)aa b_d% d cfa bc f1果蝇的 棒状眼产生部分异常u1i人类慢易位配子,使配子育b c3b c3性粒细性降低,或产生d c-i51 A4胞白血有遗传病的后代k6c病倒位形成的配子大 多异常影响个 体生育五、染色体变异原理的应用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原理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染色体数目一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减少,再加倍后获得纯种常用方法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花药离体培养后获得单倍体,再用(或者低

8、温诱导)秋水仙素处理,形成纯合子优点器官大,营养成分含量提高明显缩短育种年限缺点适用于植物,在动物方面难以开展;发育延迟,结实率低技术复杂,需与杂交育种配合【高考零距离】1、(2012 海南高考)玉米糯性与非糯性、甜粒与非甜粒为两对相对性状。一般情况下用纯合非糯非甜粒与糯性甜粒两种亲本进行杂交时,F1表现为非糯非甜粒,F2有4种表现型,其数量比为 9: 3: 3: 1。若重复该杂交实验时,偶然发现一个杂交组合,其 F1仍表现为非糯非甜粒,但某一F1植株自交,产生的F2只有非糯非甜粒和糯性甜粒 2种表现型。对这一杂交结果的解释,理论上最合理的是A.发生了染色体易位B.染色体组数目整倍增加C.基因

9、中碱基对发生了替换D.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增减【解析】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 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如果两对(或更多对)非等位基因位于一对非同源染 色体上就不会表现出自由组合。从题目可知,发生突变的植株不能进行基因的自由组合,原因最可能是发 生染色体易位,使原来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了。【答案】A2、(2012 江苏高考)科学家将培育的异源多倍体的抗叶锈病基因转移到普通小麦中,育成了抗叶锈病的小麦,育种过程见图。图中 A B C、D表示4个不同的染色体组,每组有 7条染色体,C染色体组中 含携

10、带抗病基因的染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6杂交一代.、含抗病里因的染丝, 需、一I射线照射-二授铲法变后的花粉 选择、薪囚的运琴犒(1 )异源多倍体是由两种植物AABB与 CC远源杂交形成的后代,经 方法培育而成,还可用植物细胞工程中 方法进行 培育。(2)杂交后代染色体组的组成为 ,进行减数分裂时形成 个四分体,体细胞中含 有 ,.条染色体。(3)杂交后代中C组的染色体减数分裂时易丢失,这是因为减数分裂时这些染色体 。(4)为使杂交后代的抗病基因稳定遗传,常用射线照射花粉,使含抗病基因的染色体片段转接到 小麦染色体上,这种变异称为 。【解析】(1) A B C、D表示4个不同的染色体组,植物

11、AABBr生AB的配子,植物 CC产生含C的 配子,结合后形成 ABC受精卵并发育为相应的种子,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形成可育的后代 AABBCC还可以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AABBCC勺个体。(2) AABBCC生的配子为 ABC AABBD底生的配子为ABD配子结合形成 AABBCD勺受精卵,减数分 裂过程中同染色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C染色体组和D染色体组中无同源染色体,不能形成四分体,两个A染色体组可形成 7个四分体,两个B染色体组可形成7个四分体,共计14个四分体。由于中有 6个染 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 7条染色体,共42条。(3)杂交后代,减数分裂过程中C组染色体无同源

12、染色体配对而丢失。(4)射线可能会导致 C染色体断裂,断裂的部分如果含有抗病基因,抗病基因可通过易位的方式转移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这种变异为染色体结构变异。【答案】(1)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植物体细胞杂交2) AABBCD 14 42( 3 )无同源染色体配对( 4 )染色体结构变异3、(2011 海南高考)关于植物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B.染色体组非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新基因的产生C.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重复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变化D.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导致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解析】 A 项 , 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化会导致染色体变

13、异,不会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B 项, 染色体组非整倍性增加是染色体数目的增加,不会产生新的基因 ;C 项, 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重复属于染色体变异,不一定导致基因种类的变化 ;D 项 , 染色体的倒位和易位可以导致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答案】 D4、(2011 江苏高考)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均可产生的变异是()A.DN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导致基因突变B、 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D. 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解析】基因突变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有丝分裂的间期,

14、A 项正确。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后期,B项错误。减数分裂过程、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单倍体形成过程均可发生染色体变异,C、 D 正确。【答案】 ACD5、(2011 江苏高考)洋葱(2n=16)为二倍体植物。为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对洋葱根尖细胞分裂指数(即视野内分裂期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的影响,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步骤如下:将洋葱的老根去除,经水培生根后取出。将洋葱分组同时转入质量分数为 0.01%、 0.1%秋水仙素溶液中,分别培养24 h 、 36 h 、 48 h ;秋水仙素处理停止后再转入清水中分别培养0 h 、 12 h 、 24 h 、 36 h 。剪

15、取根尖, 用 Carnoy 固定液 (用 3 份无水乙醇、 1 份冰乙酸混匀) 固定 8 h, 然后将根尖浸泡在1 mol/L盐酸溶液中 58 min 。将根尖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漂洗。用石炭酸- 品红试剂染色。制片、镜检;计数、拍照。实验结果:不同方法处理后的细胞分裂指数(为如下表。秋水仙素溶液处理清水培养时间(h)质量分数(。%时间(h)01224360.012410.7113.6814.1914.46369.9411.9913.5913.62487.9810.0612.2211.970.1247.749.0911.0710.86366.127.879.989.81485.976.

16、687.988.56请分析上述实验,回答有关问题:(1)步骤中“将根尖浸泡在1 mol/L盐酸溶液中”的作用是 (2)步骤为了获得相应的观察视野,镜检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3)根据所学的知识推测,石炭酸 -品红试剂是一种 性染料。(4)为了统计数据更加科学,计数时应采取的方法是 。(5)根据上表结果可以得出如下初步结论:质量分数为 秋水仙素溶液诱导后的细胞分裂指数较高;本实验的各种处理中,提高细胞分裂指数的最佳方法是 。(6)如图为一位同学在步骤所拍摄的显微照片,形成细胞a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解析】实验过程中盐酸的作用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步骤在显微镜下观察,一定要先用低倍镜找到所要观察

17、的视野,再换上高倍镜仔细观察。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容易被碱性染料着色, 故石炭酸-品红试剂是一种碱性染料。为了使统计数据更加科学,计数时应采取的方法是每组装片观察多个视野。由表格可知,质量分数为0.01%秋水仙素溶液诱导后的细胞分裂指数较高;本实验的各种处理中,提高细胞分裂指数的最佳方法是0.01%秋水仙素溶液诱导 24 h ,再在清水中培养 36 h。【答案】(1)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2)先在低倍镜下观察,缓慢移动装片,发现理想视野后换用高倍镜(3)碱 (4)每组装片观察多个视野(5)0.01%0.01%秋水仙素溶液诱导 24 h ,再在清水中培养 36 h(6)秋水仙素处理发生

18、在上一个细胞周期纺锤体形成之后6、(2010 江苏高考)为解决二倍体普通牡蛎在夏季因产卵二出现肉质下降的问题,人们培育出三倍体牡蛎。利用普通牡蛎培育三倍体牡蛎合理的方法是A.利用水压抑制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B.用被y射线破坏了细胞核的精子刺激卵细胞,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C.将早期胚胎细胞的细胞核植人去核卵细胞中,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D.用化学试剂阻止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释放极体,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解析】本题考查多倍体育种方法操作,抑制第一次卵裂导致染色体加倍,培育而成的个体为四倍体,A项错误,用,射线破坏了细胞核的精子刺激卵细胞,然后形成的新个体为单倍体,B项错误。C项利用移植

19、方法获得的个体为二倍体,C项错误。极体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受精卵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含有极体的受精卵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发育而成的个体为三倍体,D项正确。【答案】D【考点提升训练】一、选择题1、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共同点是()A.都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B.都能产生新的基因C.产生的变异对生物均不利D.在显微镜下都可观察到变异状况【解析】能够产生新的基因的只有基因突变,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变异是染色体变异,这些变异都是不定向的,有的有利,但多数有害。【答案】A2、某2n生物正常体细胞中含 8条染色体,则图中表示一个染色体组的是()【解析】2n代表该生物体细胞内有 2个染色体组,即二倍体生物,

20、有8条染色体,则每个染色体组有4条染色体。而构成此生物的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形态、大小一定各不相同。【答案】A3、(2012 南通调研)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因,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会产生雌、雄两种配子,其数量比约为1 : 1B.在不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双亲表现正常,可能生出色盲的女儿C.染色体中构成DNA的脱氧核甘酸的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 异D.将基因型为 Aabb的玉米植株的花粉授到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植株上,所结籽粒的胚乳基因型为AaaBBh Aaabbb、aaaBBb aaabbb【解析】A项产生雌

21、、雄两种配子,数量应为雌少雄多,A项错误;由色盲女儿 XaXa知,要生出色盲女儿,至少父亲为色盲,B项错误;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与数目的变异,DNA勺脱氧核甘酸的数量、种类和序列改变,不一定引起染色体变异,C项错误;基因型为 Aabb的玉米植株产生的花粉为Ab或ab,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产生的2个极核细胞为aB或ab,故所结籽粒的胚乳基因型为 AaaBBh Aaabbb、aaaBBd aaabbb, D项正确。【答案】D4、(2012 龙岩质检)引起生物可遗传变异的原因有三种,即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以 下几种生物性状的产生,来源于同一种变异类型的是()果蝇的白眼豌豆的黄色皱粒

22、、绿色圆粒八倍体小黑麦的出现人类的色盲玉米的高茎皱形叶人类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A. B. C. D. 【解析】果蝇的白眼、人类的色盲及镰刀型细胞贫血症都是来源于基因突变;豌豆的黄色皱粒、绿色 圆粒,玉米的高茎皱形叶都来源于基因重组;八倍体小黑麦的出现则来源于染色体变异。【答案】C5、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下列属于染色体变异的一组是()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镰刀型细胞贫血症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相应部位的交叉互换21三体综合征A.B.C.D.【解析】是基因突变,为基因重组。【答案】C6、(2012 安徽阜阳三中期末) 如图是果蝇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2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染色体1、2、4、5组成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B.染色体3、6之间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C.控制果蝇红眼或白眼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D.果蝇单倍体基因组可由 1、2、3、6、7的DNA分子组成【解析】染色体组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1、2号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A项错误;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B项错误;控制果蝇红眼或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项错误;由于X、Y染色体在大小、形态方面表现不同,则果蝇单倍体基因组可由1、2、3、6、7的DNA子组成,D项正确。【答案】D7、与玉米植株颜色有关的一对基因Pl(紫)和pl( 2录)在第6号染色体长臂的外段,纯合紫株玉

24、米与纯合绿株玉米杂交,F1植株均表现为紫色。科学家用X射线照射纯合紫株玉米的花粉,然后给绿株授粉,734株F1幼苗中出现2株绿苗。经细胞学鉴定表明,这是由于第6号染色体上载有 Pl基因的长臂缺失导致的。 这种变异在生物学上称为()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结构变异D.染色体数目变异【解析】“第6号染色体上载有 Pl基因的长臂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8、萝卜和甘蓝均为二倍体,利用萝卜和甘蓝作为材料经以下不同处理后得到的植株可育的组合是()萝卜X甘蓝一 F1植株 萝卜X甘蓝一 F1经秋水仙素处理加倍植株萝卜经秋水仙素处理加倍植株X甘蓝一 F1植株 萝卜与甘蓝经体细胞杂交得到的杂种

25、植株A.B .C.D .【解析】萝卜和甘蓝之间有生殖隔离,所以其杂交后代()不可育,但是染色体加倍()后就可育了。得到的是三倍体,也不可育。萝卜与甘蓝经体细胞杂交得到的杂种植株()是异源四倍体,是可育的。【答案】C9、(2012 安徽阜阳三中期末)如图表示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三他体H)二倍体二倍体西 一*四倍体(3 限幼苗二俯隔力根据图解,结合生物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的茎尖,主要是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B.四倍体植株所结的西瓜,果皮细胞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C.无子西瓜既没有种皮,也没有胚D.培育无子西瓜通常需要年年制种,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进行无

26、性繁殖【解析】四倍体所结西瓜中,除胚为三倍体外,其余都应为四倍体。无子西瓜有珠被发育成的种皮, 但没有胚,C项错误。因其较软不影响口感,所以叫无子西瓜。【答案】C10、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叙述正确的是()一个染色体组携带着控制一一个体细胞中任意两个染色体组之间的染色体形态、数目一定相同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一个染色体组中各个染色体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体细胞含有奇数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般不能产生正常可育的种子A.B.C. D.【解析】本题考查对染色体组概念的理解。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 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

27、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若某个体的体细胞含有奇 数个染色体组,则该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联会发生紊乱,不能形成正常可育的配子。【答案】D11、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a、b、c、d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 ()abcdA.三倍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个别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片段缺失B.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个别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片段增加C.个别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D.染色体片段缺失、个别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解析】第一个图三对同源染色

28、体,有两对是2条染色体,一对是 3条染色体,说明是个别染色体数目变异。第二个图一条染色体多一部分4,属于重复。第三个图同源染色体均为三个,染色体组成倍地增加为三倍体。第四个图一条染色体缺少一部分3,所以属于缺失。【答案】C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水稻(2n = 24) 一个染色体组有12条染色体,但水稻的一个基因组应有13条染色体 普通小麦(6n)的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细胞中含三个染色体组,但其不是三倍体番茄和马铃薯体细胞杂交形成的杂种植株含两个染色体组马和驴杂交的后代骡是不育的二倍体A.B.C.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单倍体、多倍体等概念的比较。水稻是雌雄同株植物,无性染色体之分,一

29、个染色体组即含有本物种一整套的遗传信息,因此水稻的一个基因组应只有12条染色体;花药离体培养后形成的植株是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成的,不管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都为单倍体;通过细胞融合形成的番茄一马铃薯杂种植株,两个染色体组中含有番茄和马铃薯各一套染色体;马和驴是两个物种, 存在生殖隔离,杂交的后代骡是不育的二倍体。【答案】B13、如下图表示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四倍体()、A三倍体(?)二倍体无子西果 二倍体瓜幼苗二倍体西_根据图解,结合生物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的茎尖,主要是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B.四倍体植株所结的西瓜,果皮细胞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

30、C.无子西瓜既没有种皮,也没有胚D.培育无子西瓜通常需要年年制种,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进行无性繁殖 【答案】C14、下图表示在不同处理时间内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对黑麦根尖细胞畸变率的影响。呼 9- 24 h零 7 】-36 h_ 0 0.05 0.1 0.15 0.2 0.25秋水仙素浓度注:细胞畸变率(%)=细胞总数 XI。%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秋水仙素的浓度越高,黑麦根尖细胞畸变率越高B.浓度为0.05%和0.25%的秋水仙素均有致畸作用C.黑麦根尖细胞畸变率与秋水仙素的作用时间呈正相关D.秋水仙素引起细胞畸变的时间为细胞分裂的间期【解析】从题,图看出,浓度为 0.05%和0.

31、25%的秋水仙素处理,细胞畸变率不为零,均有致畸作用。在一定范围内,秋水仙素的浓度越高,黑麦根尖细胞畸变率越高,而在另一范围,秋水仙素的浓度越高,黑麦根尖细胞畸变率越低。黑麦根尖细胞畸变率与秋水仙素的作用时间有关,但不呈正相关。秋水仙素抑 制纺锤体的形成,引起细胞畸变的时间为细胞分裂的前期。【答案】B15、下列情况中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A.第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引起的遗传病B.第21号染色体多一条引起的 21三体综合征C.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换了对应部分的结构D.用花药培养出了单倍体植株【解析】A项中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项中的21三体综合征是由细

32、胞中的个别染色体数目增多引起的,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C项是指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了对应部分,属于基因重组;D项中的单倍体植株是由花粉粒直接培养形成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非选择题16、下图为四种不同的育种方法,请回答:亲本G 9)Al BFnS ”,单倍体 r 2种子或幼苗J纯合子的种子具有新基因染色体加倍的或幼苗种子或幼苗选题定纯合一倍体种子 遗传晶种长出q植物1新千种:二新品种推广(2)若亲本的基因型有以下四种类型:两亲本相互杂交后代表图中A、 D途径表示杂交育种,一般从F2开始选种,这是因为现型为3:1的杂交组合是选乙、丁为亲本,经A

33、、 B、C途径可培育出 种纯合植物,该育种方法突出的优点是(3)图中通过E方法育种所运用的原理是 。(4)下列植物中,是通过图中F方法培育而成的植物是()A.太空椒 B .无子番茄C.白菜一甘蓝 D .八倍体小黑麦【解析】(1)图中A D途径表示杂交育种,杂交育种的选种是从,f犬分离那代开始选种,所以从F2开始选种。(2)两亲本相互杂交,后代表现型为3 : 1的是一对杂合子的自交,从图解不难看出是甲X乙;选乙、丁为亲本,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是AaBb和Aabb,可以产生4种类型的配子,经 A B、C途径可以培育出4种表现型的纯合植物,该育种为单倍体育种,其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3)图中通过E的

34、育种是诱变育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4)图中用F方法培育而成的植物是多倍体育种,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八倍体小黑麦的育种也是多倍体育种。【答案】(1)从F2开始出现性状分离(2)甲X乙4明显缩短育种年限(3)基因突变 (4)D17、(2012 滨州模拟)下列为普通小麦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根据图示材料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1)二倍体的一粒小麦和二倍体的山羊草杂交产生甲。甲的体细胞中含有 个染色体组。由于甲的 体细胞中无,所以甲不育。(2)自然界中不育的甲成为可育的丙的原因可能是 。(3)假如从播种到U获种子需1年时间,且所有的有性杂交都从播种开始。理论上从一粒小麦和山羊草开始到产生普遍小麦的幼苗至少需 年时间。(4)从图示过程看,自然界形成普通小麦的遗传学原理主要是 。(5)与普通小麦的形成过程相比较,基因工程育种的突出优点是: 。【解析】本题考查了染色体组的概念和判断以及自然条件下低温可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利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进行多倍体育种。而基因工程育种,可以明显缩短育种周期,目的性强,可以在不同生物之间 进行基因交流。【答案】(1)两同源染色体(2)低温等自然恶劣条件的影响(3) 4(4)染色体变异(5)目的性强,育种周期短克服了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