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与练】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综合演练基本规律与原理 自然地理 专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2877981 上传时间:2021-11-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1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导与练】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综合演练基本规律与原理 自然地理 专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导与练】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综合演练基本规律与原理 自然地理 专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导与练】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综合演练基本规律与原理 自然地理 专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导与练】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综合演练基本规律与原理 自然地理 专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与练】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综合演练基本规律与原理 自然地理 专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测控导航考点题号水循环1、2、3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与河流特征4、5、6、7、12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8、9、10、11、13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一个对比实验:在两个底部装有纱网的塑料槽A和B上,分别放置面积相同、厚度相当的带土草坪和小石块(如图);分别在草坪和小石块上模拟雨点下落,轻轻地洒上500毫升的水。据此回答13题: 1.五分钟后比较收集到的两个塑料容器中的水量()A.透过草坪的多B.透过小石块的多C.两者一样多D.没法比较2.此实验模拟的是()A.水土流失B.植被的生态作用C.温室效应D.水循环的下渗

2、环节3.2014年6月23日1822时,广州出现强降雨,造成广州市区多条主要路段严重水浸。此现象的出现与该实验有关的是()A.人类破坏生态导致的极端气候 B.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影响了地表水的下渗C.城市排放的热量过多带来的雨岛效应D.城市的绿化面积过多引起了排水不畅解析:1.B2.D3.B第1题,植被对模拟的雨水有一定的截留作用,小石块截留的较少,因此透过小石块的水量多。第2题,收集到的水为下渗的水,因此该实验模拟的是水循环的下渗环节。第3题,城市地面硬化和绿地面积的减少,减少了地表水的下渗,使地表径流增大,引发积水。(2013杭州模拟)读“某河流水文站平均流量过程线补给类型分割图”,回答45题

3、:4.若该河流位于我国,则最有可能位于()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C.东南地区D.华北地区5.补给类型a、b、c、d分别是()A.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浅层地下水补给降水补给冰川融水补给B.浅层地下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冰川融水补给降水补给C.冰川融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降水补给浅层地下水补给D.降水补给冰川融水补给浅层地下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解析:4.B5.D第4题,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河流常年有深层地下水补给,流量相对较小,汛期集中在夏季,由此可以判断该河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第5题,该河流春季主要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图中d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夏季主要以降水补给和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4、,故a、b为降水补给和冰川融水补给;在水位相对较低的季节,河流可能接受浅层地下水补给,图中c为浅层地下水补给,综合分析,选项D正确。(2014北京西城区二模)读图,回答67题:6.我国主要入海河流年总输沙量变化可能是由于()A.水土流失现象加剧B.河流沿岸大规模挖沙C.修建水库数量增多D.近十年降水持续偏多7.据图推断,近年我国()A.滨海盐碱化趋势减弱B.台风破坏程度明显降低C.沿海湿地的面积缩小D.河口附近海岸线后退解析:6.C7.D第6题,水土流失加剧,入海泥沙量会增加;大江大河泥沙的减少受人为挖沙活动的影响不大;上游修建水库,泥沙大量沉积在库区,会导致入海泥沙量的减少;降水偏多,水土流

5、失应该加大,河流携带的泥沙量也会增加。第7题,图中信息显示,近年我国海平面是上升的;海平面上升,沿海湿地面积增加;台风破坏程度与海平面变化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河流含沙量减少,堆积作用减弱,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重,海岸线后退。(2014泰安一模)下图为三个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8.图示洋流中()A.为暖流 B.为寒流C.位于北半球D.位于南半球9.图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A.洋流北部有大渔场B.洋流有降温减湿作用C.洋流加大同纬度不同海区温差D.洋流加大沿岸地区降水量解析:8.C9.C第8题,根据图中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推知,为北半球中高纬度自北向南流的寒流;为北半球中低纬

6、度自南向北流的暖流;为北半球中低纬度自北向南流的寒流;为北半球自北向南流的寒流。第9题,图中洋流南部为寒、暖流交汇处,有大渔场分布;洋流为暖流,有增温增湿的作用;洋流为寒流,使流经海区温度降低,加大同纬度不同海区温差;洋流为寒流,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下图中a、b线为等值线。读图,回答1011题:10.若图中a为等温线,则a处洋流为()A.暖流,向北流B.寒流,向南流C.北半球暖流D.南半球寒流11.若图中b为等温线,则b处()形成渔场夏季多海雾附近陆地降水多附近陆地形成荒漠A.B.C.D.解析:10.D11.C第10题,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弯曲方向一致,故该洋流向北流,且位于中低纬度的大洋东侧,可

7、判断该海域位于南半球,因此该洋流为寒流。第11题,同理可判断b处洋流为北半球寒流;夏季b处附近空气温度高,海洋上空气湿润,当暖而湿的空气流经寒流上空时,遇到冷的下垫面,就容易形成海雾;寒流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其附近陆地由于降水少,植被稀少,多形成荒漠。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2014年4月8日,淮河委员会与荷兰公共工程与水管理总司合作项目2014年度学术会议在安徽蚌埠召开。读“两条河流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32分)(1)比较分析M河甲、乙河段水文特征的主要差异。(8分)(2)简述M河与淮河水文特征的主要差异,并说明理由。(12分)(3)从上、下游和南、北两岸角度分析淮河水系的特点

8、。(12分)解析:第(1)题,根据图1中等高线和经纬度信息进行区域定位,并从水量、汛期、结冰期、含沙量、水能等角度分析甲、乙两河段水文特征的主要差异。第(2)题,应根据两地的自然地理特征差异,从水量、汛期、结冰期、含沙量、水能等角度分析。第(3)题,河流水系特征应从源头、流向、河流长短、河道弯曲、支流多少、流域面积、水系形态等角度分析。答案:(1)甲河段水源补给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且有支流汇入,水量大;流经平原地区,水流缓。乙河段水源补给主要为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水量小;地处山区,地势起伏大,水流急。(8分)(2)M河径流量季节变化小,无明显汛期;淮河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在夏季。理由:M河流域

9、的气候类型主要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各月降水比较均匀;淮河为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12分)(3)淮河流域上游为山区,水系发达,支流众多;下游地势平缓(低洼),大小湖泊星罗棋布,水网交错,渠道纵横;淮河南岸支流短小,北岸支流长且相对多;支流呈南北对称分布,为羽状水系。(12分)1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4分)(1)简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6分)(2)7月A海域洋流流向是什么?试从气压带、风带移动分析其成因。(10分)(3)A沿岸地区有大陆东岸为数不多的荒漠景观,试分析原因。(8分)解析:第(1)题,区域的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地势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图中A海域7月份受盛

10、行风向的影响,洋流为东北流向。这主要是由于7月份气压带和风带季节性北移的结果。在西南风的影响下,形成离岸流,进而形成上升补偿流。第(3)题,索马里半岛沿海热带荒漠景观的形成与海岸线的走向、盛行风向、洋流的性质等有关。答案:(1)山地高原为主;西北高东南低;相对高差大;海岸线平直。(6分,任答3点)(2)洋流流向:东北流向。形成原因:7月份太阳直射点北移,气压带、风带随之北移,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转的影响,形成西南季风,西南季风吹拂表层海水向东北方向流去。由于西南季风对于图示沿海地区是离岸风,表层海水向东北方向流去,深层海水上泛,形成冷性上升补偿流。(10分)(3)索马里半岛南部海岸的走向为东北西南走向;冬季吹东北风,夏季吹西南风,风向均与海岸线平行,不易登陆抬升致雨;夏季索马里半岛南部沿岸有海底冷水上泛,寒流降温减湿;冬季洋流自东北向西南流动,水温较低,气流稳定。(8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