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系毕业论文化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42855335 上传时间:2021-11-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化学系毕业论文化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化学系毕业论文化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化学系毕业论文化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化学系毕业论文化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系毕业论文化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化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论文作者: 指导教师:内容摘要:创新意识的培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 在创新学习中要注意教师的角色定位1、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2、课程的开发者、建设者3、教师是研究者、反思者、创新者4、教师是学习者、发现者、欣赏者二、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三、积极鼓励、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四、设计、探索实验、培养创新思维五、开展科技活动,展现创新能力关键词:创新、创新意识、角色定位 教学理念 创设情境21世纪是创新知识的世纪,教育、特别中学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思维的关键。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中学教学、素质教育中创新意识的建立显

2、得尤为重要。中学的基础知识教学,特别是理科教学,是对前人研究、发现所积累的基础自然科学知识成果的传播再现,不具有首创性。所以,中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为此,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 在创新学习中要注意教师的角色定位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不能忽视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性,重在启发,贵在引导

3、,妙在点拨,巧在如何帮助学生设计正确的学习线路,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活泼、兴奋的状态,让学生有自己的空间去探究、合作、体验、创造、完成各种教学活动,并通过交往建立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使教师从传统知识的传授者转向现代知识的促进者。1、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传统的教育是“教师中心”的。教师作为知识的化身而进行单项的知识灌输,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完全处于被动位置。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自身形象,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通过课堂教学的组织,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并在此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

4、进行自主的、探究的和合作的学习,把学习的主权还给学生,给学生有个性的学习提供空间,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真正的学习,不应停留于单纯的“知识的记忆”,而应是学生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建构”。教师应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空间,引导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例如,在初中初四的化学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进行了好、中、差的化学小组竞赛,内容是基础知识和提高题,学生积极合作的重点完成提高题,中、差的加强基础知识的记忆,形成了一股好、中

5、、差互帮互助的热潮,最终同学都有了提高。如果不注重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就不会有这样的效果。如在讲氧气的鉴别时,我没有先讲鉴别方法,而是用一个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进两个集气瓶中,让学生由观察到的现象得出鉴别氧气的方法。这样,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既能活跃学生的思想,又能形成积极思考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学到化学知识。2、课程的开发者、建设者教师不再仅仅作为课程的消极传授者,而是要作为积极的课程开发者和建设者。教师的责任不但要传授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学生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新一代。教师作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在组织教学时,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

6、学会创造、学会珍惜环境。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和培养自己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以及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我在做好选做实验及家庭小实验时,还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本校实际,尽可能地做一些有意义的实验,例如:在讲“绪言”时,我先避开书本,做了几个趣味实验“空杯生牛奶”、“小纸花变色”、“魔棒点灯”,学生一个个睁大了好奇的双眼。然后我才引出新课内容。这样紧紧地扣住了学生的心弦,效果当然要比平铺直叙好得多。再如讲了酸性、碱性之后,指导学生去测定本地土壤、水样的酸碱性,讲了有机物的知识后,指导学生去学会鉴别羊毛衫的真与假等等。 丰富多彩的化学课外活动,对于学习紧张的初中学生来讲,是极具诱惑力的

7、,这样既能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轻松一下,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许多化学知识。化学课外活动的内容及方式很多,我开展了 “化学知识讲座”、“化学知识竞赛”、“化学园地”、等活动。如“化学知识讲座”可以讲讲“空气与水污染的危害、原因及防护”、“温室效应的原因”、“酸雨的形成”、“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等,帮助学生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也可以讲讲“道尔顿”、“拉瓦锡”、“侯德榜”等著名化学家的成才之路,使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端正学习态度。3、教师是研究者、反思者、创新者新课程和新教材带给教师的不仅有挑战,也有机遇。新课程和新教材要求教师以关注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学习和个性差异为宗旨。教

8、师不再是课程和教材的被动执行者,而是一个主动的决策者和建设者,同时也是一个专业知识的发展者。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的不断反复和实践。教师还应是教学的研究者、开拓者,关注具体的教学情境,把教育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教师不但要亲身大量实践,还要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这样,教育教学水平才能大幅度提高,并逐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思路和教学风格,成为教育专业化人才。4、教师是学习者、发现者、欣赏者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要通过自我的不断学习、素质不断提升,专业水平获得持续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

9、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是我们的爱人。”这是大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从这点看,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学会欣赏每一个学生。在分享学生成功喜悦的同时,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热情,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教师还要正确地看待每一个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点滴小事,使自己的教育思想提供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以培养具有个性特色的新型人才。二、 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作为一名教师和班主任要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设一个适宜的情境,在班级工作中竭力提倡创新,善于接受学生新的合理化的建议,对班级采取开放式的管理。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能力,养成创新习惯与胆

10、识。班级任命干部引进竞争机制,竞选担任;让学生写出竞选纲领,提出搞好工作的计划和设想,鼓励有创新意识的计划。进行竟聘演讲,让能者居之。并鼓励和帮助学生将大胆的设想、创新的计划变成现实。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领略创新的意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化学科学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对化学知识及规律的拥有欲以及将所知化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造福人类的动机,才可能激发创新潜能,才可能产生创新欲望。教师可以集色、态、味、光、声于一体的化学实验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钠与水反应、镁条燃烧、喷泉实验、爆炸实验、铝热反应、银镜实验等。但这种好奇与兴趣是本能的、不稳定的认识倾

11、向,还应激发社会性动机使之成为主导动机,方才起着持久、稳定、强有力的动力和维持、调控作用。如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思激趣;理论联系实际,讲解化学在尖端科技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讲述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侯德榜制碱法等化学史激发学生为祖国富强而发奋学习的社会性动机等。另外,化学教师良好的教师形象;生动、准确的讲授;热情真诚的关心鼓励;幽默大方的举止等因素在培养和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机也起着不可忽视的情感作用。三、 积极鼓励、培养学生敢于创新 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要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书本

12、、不迷信权威的思维品质。例如学习乙烯性质时,教材上用乙烯使溴水褪色的实验来说明加成反应。为此,可以向学生提问:既然实验是乙烯与溴水的反应,为什么方程式中只写乙烯与溴的加成?乙烯与溴水的反应和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是否相同?是否具有相同的产物?我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补充了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的反应实验,又引导他们从加成反应的过程去讨论,自己得出答案。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教材结论的局限性。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逐步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四、设计、探索实验,培养创新思维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特别是在中学教育阶段,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不仅要求学

13、生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要求他们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作用是其它常规实验所无法比拟的。如学习原电池知识后,可布置一个课外作业:利用生活中的某些物品自制简易原电池。又如学习乙炔的实验室制法时,可以要求学生根据乙炔的反应原理、反应条件和特点,自己设计一套制取乙炔的实验装置,这套装置可以参考教材的设计,但不能与教材完全相同。学生完成后,再组织学生一起分析、讨论、比较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优缺点等。对好的方案特别是有创新的方案,进行表扬和奖励。鼓励学生创新,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 爱因斯坦讲过

14、:“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像能力对于学生形成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培养想像能力,要学会联想。讲到CH4气体燃烧的焰色时,要联想到H2、CO气体燃烧的火焰也是淡蓝色;讲到CH4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时,联想到用这套装置还可以制O2,NH3气体;讲到硬水的软化时,想到水壶为什么易起水垢;讲到浓硫酸的强腐蚀性时,想到皮肤沾了浓硫酸时,应该怎么处理。五、 开展科技活动、展现创新能力 创新活动的基础是科技活动,科技活动的开展状况深刻地左右着创新活动。为此在工作中必须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开展科技活动。没有条件必须创造条件。从课外兴趣

15、小组开始,建立初步的创新活动的基础。通过教师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比如:可以先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家庭小实验;再结合课本,适当补充学习一些课外知识,拓宽知识面,进行一些趣味性而有意义的实验;并引导学生撰写科技小论文。充分展示学生的创新才华。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活动中,也要注意联系社会实际。可以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到工厂、农村、商店等地进行参观、访问、调查。写出专题调查报告,并联系社会实际,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条件许可的可以进行研究方案,并帮助实施。总之,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培养创新能力,必须从各方面入手,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利用现有条

16、件,想方设法地去进行各式各样的、丰富多彩的各项活动,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参考文献:1、 教育学 心理学 2、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的教师角色定位调适与培养3、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化学教学法与实验研究4、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的中学化学教学参考等。Abstract: innovation training for teachers in teaching must be the following : First, it is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innovation and the role of teachers 1, study organizers

17、and guide persons, partners 2, curriculum developers, builders 3, teachers are researchers, some persons, innovators 4, teachers are learners, Discovery, the viewer Second, the creation of scenes, training, innovation Third, actively encourage, develop innovative students 4, design, explore experiments, training innovation 5,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tivities, displaying innovation Keyword : innovation, innovation, teaching philosophy created scenes roles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