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收入对农户耕地投入行为的影响毕业论文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42846614 上传时间:2021-11-2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7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家庭收入对农户耕地投入行为的影响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家庭收入对农户耕地投入行为的影响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家庭收入对农户耕地投入行为的影响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家庭收入对农户耕地投入行为的影响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收入对农户耕地投入行为的影响毕业论文(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学科分类号 1108 本 科 毕 业 论 文题 目(中文)家庭收入对农户耕地投入行为的影响 (英文)Study on rural household income and cultivated land investment姓 名柳霞学号2010160322院 (系)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专业、年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2010级指导教师胡贤辉二一四年四月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

2、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本科毕业论文作者签名: 二一四年四月二十六日目 录摘要.1Abstract.11 绪论.2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2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2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31.3.1 主要研究内容 .31.3.2 主要研究的方法 .41.3.3 可能的创新点.42 农户相关的理论基础.52.1农户的界定 .52.2 农户行为理论 .53 调查样本的分析.63.1 研究区域概况.63.2 样本分布 .73.3 样本农户的基本情况.7 3.3.1农户构成.7 3.3.2耕地投入情况.8 3.3.3收

3、入情况.84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研究家庭收入对耕地投入的关联度.94.1灰色关联分析模型.94.2农村家庭收入对耕地投入的灰色关联度影响.104.2.1不同收入情况对农户耕地投入的影响.104.2.2影响耕地投入的收入因素的灰色关联值排序.114.3家庭收入对农户耕地投入行为意愿的影响分析.124.3.1农村家庭收入结构的变化对耕地投入的影响.124.3.2农村家庭收入水平的变化对耕地投入的影响.125 总结与展望.135.1研究结论 .135.2措施建议 .14参考文献.1721家庭收入对农户耕地投入行为的影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2010级 柳霞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化水平的不断提

4、高,我国农村家庭收入有了明显的变化,家庭收入结构也开始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家庭收入不再是单一的以农业收入为主,纯农业收入所占比重越来越小,非农收入所占比重缓慢上升。通过对河北省吴桥县四个不同经济情况的村镇的调查统计,发现家庭收入结构与收入水平都对农户耕地投入行为有所影响,共计发放了200份调查问卷。运用EXCEL处理数据,并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估算家庭收入与农户耕地投入行为的关联度。按照农民的收入结构和水平不同将农户划分为四种类型,对不同类型的农户提出增加耕地投入有效途径。以纯农业收入为主的农户,政府要加大农业新技术的宣传力度,推广新作物,发展新农业,完善农村的保障制度,增加农户收入;以非农业收入

5、为主的农户,要注意加强农户的素质培养,提高知识水平,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加速土地的有效流转。在提高农户收入水平的同时,要注意增加非农业收入、财产性收入,降低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劳动力的转移。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规模经营,培养农业大户,保证农业的高效生产,进而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关键字:农户;耕地投入;灰色关联分析Abstract:With the accelerated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agricultural levels of increasing income of rural families in Ch

6、ina have changed. Family income is no longer a single farm income-oriented, pure proportion of agricultural income is shrinking, slowly increasing the proportion of non-farm income. Wuqiao County in Hebei province by four different economic village survey, found that household income structure and i

7、ncome levels are affecting investment behavior of arable land to farmers, a total of 200 questionnaires were issued. Application of EXCEL data, and gray correlation analysis model for estimating household income associated with the farmers ' investment behavior of cultivated land. According to t

8、he level of farmers ' income structure and farmers are divided into four types. In plain agricultural incomes consisting mainly of farmers, the Government has to increase the intensity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promotion of new crops, the development of new agricultural and rural sec

9、urity system, increasing farmers ' income, and dominated by non-farm income of farm households, to pay attention to strengthen the quality training of farmers, improve the level of knowledge, improving the rural land system, accelerating the effective transfer of land. Increasing farmers ' i

10、ncomes at the same time, pay attention to the increase in non-farm income, property income, reducing the dependence of farmers on the land, in order to more effectively contribute to the transfer of the labour force. Breaking down barriers to urban and rural areas, improve social security for migran

11、t workers, transf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to ensure food security in the country. Key word:Farmers;Farmland input;Grey incidence analysis1绪论1.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和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几年农村家庭收入有了明显的上升趋势,家庭收入结构也开始出现多元化。农户的家庭收入来源不再是单单的以纯农业收入为主,开始出现纯农业收入比重逐步减小,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缓慢上升的趋势。虽然我国现阶段农民家庭收入水平逐步提高,但与城镇居民的收入

12、仍有较大差距,农民对土地还是有较强的依赖性,总是把土地作为生存的最后保障,导致土地不能集约利用也不能快速流转。部分农户随着非农收入的增加,对耕地的投入意愿逐步下降,往往受到眼前利益的驱使,减少耕地的可持续性投入,从而不注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利用研究结果对以非农业收入为主的农户,可以做到有效的健全土地流转制度,增加非农业收入,降低农户对土地的依赖性,有利于劳动力的转移,缩小城乡差距,整体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对以农业收入为主的农户可以做到:培养农业大户,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适度的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这样就可以保证土地的集约利用,进而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

13、对我国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1.2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1。世界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非常重视粮食的安全问题,借鉴成功的农业上经验和方法,对提高农民收入增加适度的耕地投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研究农户家庭收入的变动情况和完善耕地保护机制的文献很多,但是在家庭收入的变动情况与农户耕地投入行为的影响方面研究的较少,大部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析农户耕地投入的影响因素和农户收入结构的变化对土地流转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没有考虑农户的家庭收入情况对耕地投入行为的影

14、响因素,没有有效的将农户家庭收入的变动水平和变化结构与耕地投入行为二者结合起来。国外对耕地投入的研究并不常见,大多数国家在研究耕地投入和保护方面的研究并不多。美国、欧盟、英国等和我国的土地所有制有着较大的差异,他们的土地可以自由买卖、租赁和抵押。所以更多的是研究土地的产权问题和土地交易问题,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农户家庭收入也较高,与我国的农村现状并不相同。前几年同为发展中国家韩国的在80年代初期就致力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产量2。对于愿意土地流转的农民实行一次性的补贴政策。国家大力扶持农业,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在教育、科研等各个方面都对农民有优惠政策,使农民的文化技术水平有显著的提高,

15、大力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进程。1.3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其研究方法1.3.1主要研究内容本文主要从农户的家庭收入现状展开调查,分析收入的变动情况对农户耕地投入行为造成的影响。利用收入水平和非农收入的占比情况将农户分为不同类型,不同类型的农户有不同的耕地投入行为,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研究收入的水平和结构两个因素与耕地投入情况的关联度。从而根据不同类型农户出现的耕地投入问题做出结论,提出改善的建议和措施。1.3.2主要研究的方法本文从农民家庭收入现状调查入手,在调查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调查问卷、文献分析、实地调查等方法分析我国农民家庭收入现状,并运用数学模型分析关联性,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1

16、)调查问卷法:通过问卷的形式向不同样本分布点发出大概200份问卷,请被调查者填写对有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来间接获得有关课题信息的一种方法。(2)实地调查法:针对课题有关内容,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并就有关问题对相关专家、管理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访问和咨询。(3)文献法:通过查阅网络、馆藏及当地有关管理部门文件、资料,收集和参考文献资料。(4)数学模型分析法:运用数学模型对相关变量进行分析、研究各有关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性。1.3.3可能的创新点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在于:(1)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研究农户家庭收入变动与耕地投入行为的关系,家庭收入与耕地投入的关联度越好的农户,证明农户对土地依赖度越高,反

17、之,对土地的依赖程度越弱;(2)根据家庭收入与农民耕地投入行为的关联程度,分析阻碍农民收入增加的因素。农户是耕地投入的主体,直接影响耕地保护的实现。而家庭收入又是耕地投入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3。根据研究结果对农户提出增加耕地投入的有效途径,对合理调控耕地保护具有重要意义。2农户相关的理论基础2.1农户的界定 农户是指户口在农村的常住户,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家。农户的类型可以根据农户家庭非农收入比重,可将农户划分为纯农户、兼I型、兼II型农户和非农户。纯农是指农民基本从事农业活动,在家庭全年生产性纯收入中80%以上来自农业。兼农: 在家庭全年生产性纯收入中有5080% 来自农业。 兼农II:在家庭

18、全年生产性纯收入中有5080% 来自非农业。纯非农业: 在家庭全年生产性纯收入中有80% 以上来自非农业4。2.2 农户行为理论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农户是一种微观经济组织,是由追求共同利益的人构成,而农户经济行为是指农户个体或群体为了满足自身物质需要或精神需要,达到一定目标而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经济活动过程。农户行为是指农民在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中所采取的一系列决策活动过程。韦伯在对德国一个农工行为研究时认为5,由于农工所处于被雇佣的心态导致期并不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是追求在既定收益下的付出最小化,并将这一现象称为“传统主义”。相反的以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舒尔茨为代

19、表的理性小农学派认为:在一个竞争的市场机制中,农户经济运行与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并没有多少差别6。农户经济中生产要素运行得如此成功,以致农户在生产分配上极少有明显的低效率,他们的行动选择是在权衡各种利弊之后为追求利益最大化作出的,农户的行为是理性的在本研究中,笔者以为,农户的经济行为包含在农户行为当中,它是农户所有行为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对农户行为的研究不能只局限于农户的经济行为。同时,耕地投入行为作为农户一个具体行为,其影响因素不能仅仅从追求市场利润最大化的角度来研究7,还应涉及到其他诸如农户生存保障等方面。因此,研究中从社会学角度入手,认为农户行为是理性的,而影响其因素应从经济、社会、自然资源等

20、各个方面进行探讨。3调查样本分析3.1 研究区域概况 吴桥县位于山东省德州市西北边,河北省沧州东边,中国杂技艺术之乡。京沪铁路纵贯全境,交通方便。面积583.9平方公里,人口25.2万人。县府驻桑园镇。吴桥农业基础较好,是闻名全国的粮棉生产大县,南运河沿县境西侧纵贯南北。吴桥有着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著名的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和全国棉花百强县8。常年植棉2万公顷,小麦面积1.6万公顷,玉米面积0.7万公顷,果树面积达0.3万公顷。近年来,围绕发展棉花产业化,延伸棉花产业链条,棉花产业已形成从种植、皮棉加工、榨油到纺纱、织布、棉副产品加工链条比较完善的产业体系,成为华北地区重要的棉花生产加工集散地。

21、3.2 样本分布调查地点选取的是吴桥县的四个村镇分别为桑园镇、安陵镇、铁城镇、于集镇,共计4镇12个村,面对面访谈式问卷调查。其中桑园镇、铁城镇属于经济较发达县,安陵镇、于集镇属于经济相对较落后县。于集镇镇政府驻于集村。面积57.8平方千米,人口2.68万人。安陵镇镇政府驻安陵村。面积68.4平方千米,人口2.48万人。铁城镇镇政府驻城关一街村。面积72.2平方千米,人口3.79万人。桑园镇镇政府驻桑园村。面积37.4平方千米,人口4.54万人。3.3 样本农户的基本情况 3.3.1农户构成从调查结果来看,样本区内26%仍然是纯农户,家庭收入中农业占比在80%以上,家庭收入50%-80%来源于

22、农业的兼农I同样为26%,而家庭收入50%-80%来源于非农业的兼农II占比达到44%,非农户只占到调查样本的4%。而非纯农户总数占到总样本的74%,农户家庭收入大于50%来自非农业的农户占到了48%将近一半。表格3-1调查农户构成 单位:人调查人数纯农兼农I兼农II非农桑园镇50213314铁城镇50915242安陵镇501311251于集镇50281381户数百分比户数百分比户数百分比户数百分比520.26520.26880.4480.043.3.2耕地投入情况耕地投入行为的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农业劳动力、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作为土地投入的指标。9

23、影响耕地投入的农户家庭收入因素包括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两个指标,其中收入构成又包括纯农业收入、非农业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等指标。 表格3-2不同类型农户耕地投入情况 单位:元纯农户兼农I兼农II非农户化肥费137.29157.82143.12129.31种子费77.1677.2677.1876.78农药费115.42115.74115.65115.23农膜费0.70.730.720.68机械作业费81.8689.1285.8778.65灌溉面积8.0910.814.082.01总计费用422.43440.67422.54400.653.3.3收入情况根据表3-2和表3-3耕地投入变化和收

24、入情况变化可以看出,家庭收入主要来源是农业收入的纯农户和兼I类型的农户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农户对耕地的投入也在增加;但主要收入来源是非农业的兼II农户和非农户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耕地的投入会逐渐减少。同时又受到非农比重逐渐增加的影响,非农比重没超过50%的农户,非农比重越高,非农收入就越高,经济实力就越强,农户的耕地投入会加大;一旦非农比重超过50%的农户,非农所占的比重越高,耕地的投入就越低,因为以非农业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户大多出去打工,没有足够的劳动力和时间投入到耕地上,随着非农比重的逐渐增加,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就逐渐减弱,对耕地的投入自然就会减少。表格3-2不同类型农户收入情况 单位:

25、元纯农户兼农I兼农II非农户人均收入水平3995.67239.39753.212745.3农业收入3382.55312.22739.48352非农业收入(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448.91672.45972.710467.5转移性收入224.8378.5527.3624.8财产性收入119.3247.5397.3463.7农业收入比重88.7%76.8%38.5%17.3%4基于灰色关联模型分析家庭收入对耕地投入的关联度4.1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灰色关联方法主要用来解决“样本小、信息量不完全”的复杂问题,灰色关联分析是根据数据列各因素之间发展态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来衡量数据列接近的程度。10在进行

26、数列关联分析时,先确定参考数列,然后比较其他数列同参考数列的接近程度,这样才能对其他数列进行比较,进而做出判断。原始数据变换的方法有初值化处理、均值化处理、区间值化及归一化处理等。本文采用原始数据初值化处理法。算法如下:设原始数据Yi(K)=Yi(1), Yi(k),对Yi(k)初值化处理得Xi,则Xi(k)=Xi(1),Xi(k)=Yi(1)/Yi(1),Yi(k)/Yi(1)计算灰色关联系数。设Xo=Xo(k) k=1,2,n为参考数列(又称母数列),Xi=Xi(k) k=1,2,n(i=1,2,m)为比较数列(称子数列),有如下定义:记i(k)= Xo(k)-Xi(k) ,则Xo(k)、

27、Xi(k)的关联系数为:(k)=Mini(k)+Maxi(k)i(k)+Maxi(k)于是,可求出Xi(k)与对应的Xo(k)的关联系数:(i)=i(k)1,2 n。其中(0,)称为分辨系数,越小,分辨力越大,一般的取值范围为0,1,更一般地取=0.5,的具体取值可视具体情况而定;i(k)称为Xo与Xi第k个指标(或时刻、空间)的绝对差;Mini(k)称为两级最小差,Maxi(k)称为两级最大差。计算灰色关联度。从关联系数的计算来看,得到的是各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在各点的关联系数值,结果较多,信息过于分散,不便于比较,因而有必要将每一比较数列各个时刻(或指标、空间)的关联系数集中体现在一个值上,

28、这个数值就是灰色关联度。11比较数列对参考数列的灰色关联度常记作(Xo,Xi),在不致混淆的情况下,可简记为i。应用平均值法计算出灰色关联度,即:r=1nk=1ni(k)。4.2农村家庭收入对耕地投入的灰色关联度影响4.2.1不同收入情况对耕地投入的影响根据河北省统计年鉴,可以发现近十年河北省吴桥县的人均纯收入出现上升的趋势,农民生活水平逐布提高,但是城乡收入之间还是存在较大差距。表格4-1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变动情况单位:元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农村人均收入2853.293171.063481.643801.824293.4347

29、95.465149.675957.987119.698081.39城镇可支配收入7239.127951.319107.0910304.5611690.4713441.0914718.2516263.4318292.2320543.44近十年内河北省吴桥县的农村家庭收入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非农收入比重逐渐增加,到2012年非农收入大约占到总收入的61%,纯农业收入比重基本保持略有减小到2012年大约占总收入的30%。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民收入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格4-2农户收入结构的变化 单位:元家庭收入(元)2000年2005年2010年2011年2012年人均纯农业收入(出售农产

30、品收入)914.451455.912052.762227.652320.54人均非农业收入(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1452.791826.163330.454202.504939.30转移性收入111.62109.56324.76489.54521.54财产性收入52.394.6150.4207.6389.2总计2478.863481.645957.987119.698081.39根据前述灰色关联度的计算方法,设耕地投入费用为参考数列XO,收入水平、非农收入比重、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等影响因子为比较数列Xi(i=1,2,4),选取=0.5,按平均值法计算农民收入各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值并进

31、行排序。表格4-3耕地投入的变化 2005年2010年2011年2012年耕地投入274.3362.6392.7420.8有效灌溉面积1614172617521789农业劳动力5.014.924.584.21施肥量275352375390播种面积4732.85021.45169.35218.54.2.2影响耕地投入因素的灰色关联值排序把灰色关联度大于或等于0.7000的影响因素定为强影响因素,有:非农收入、收入水平; 12把灰色关联度位于0.61110.6999之间的影响因素定为一般影响因素,这些因素是:转移性收入;把灰色关联度小于或等于0.6000的影响因素定为弱影响因素,为财产性收入。表格

32、4- 4耕地投入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排序收入水平非农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关联度0.72890.80290.66950.5622位序21344.3家庭收入对农户耕地投入行为意愿的影响分析 4.3.1农村家庭收入结构的变化对耕地投入的影响 就纯农户和兼农I而言,其家庭收入的大部分来源于农业,这些农户经营土地的目的是出售农产品作为收入来源并维持家里的费用。纯农户和兼农I在把收入最大化作为经营农业的目标时,这两类农户有扩大土地经营规模的意愿,并且通过多承包土地和适度增加投入来获得更多的农业收入,往往关心农业生产,同时注重耕地的可持续性投入。13而兼农I由于家庭经济实力比纯农户强,同时,兼农I出现了

33、部分家庭劳动力兼业的情况,因而兼业I型农户愿意通过增加物质费用投入来减少劳动时间投入,把更多的劳动时间用于非农工作。就兼农II和非农户而言,农业收入已经不在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这时农户已经不在把土地收入看成是家庭主要收入了,而是把土地看成是自己家庭财产的一部分,这两类农户之所以不愿意放弃土地,是因为农户把土地看成养老的一种保障,土地被农户赋予了社会保障的功能。这两类农户往往出于理性的角度考虑, 有的会选择维持现有的土地经营规模,维持或减少耕地保护性投入,以此获取一定的收入,有的则会选择流转出部分或者全部的土地经营权,以此来获取一定额度的租金收入,这样,他们就会把更多的劳动时间用于非农经营。在耕

34、地的物质投入上,由于兼农II非农收入占其主要收入的大部分,这时兼农II会通过增加农地物质投入来取代劳动力投入,节约更多的劳动时间,进而把更多的劳动时间投入到非农产业中去。14以上四种不同类型农户由于土地投入行为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类型农户耕地投入出现了不同,兼农II和非农户由于没有纯农户和兼农I那样重视农业生产,因此兼农II和非农户的耕地投入就会低于纯农户和兼农I。4.3.2农村家庭收入水平的变化对耕地投入的影响 农民的收入水平越高,对耕地投入的能力就越高,但真正的投入行为还取决于他们的非农比重,农户愿意从事农业劳动的心态是增加耕地投入的关键因素。收入越高的农民,往往从事较为稳定的非农产业,则不

35、情愿回农村务农,人均收入越高的农民对耕地的眷恋性越低。但是不保障有长期稳定非农收入来源的农民,虽然对土地的依赖度不高,但仍不愿意放弃土地,他们把耕地作为一种社会保障。加之目前我国农村缺乏较为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收入水平较高的农户对土地的依赖度不是很强,又不以土地收入为主要来源,对土地的积极性不高,耕地的投入不多,但又不愿意土地流转,造成了土地的浪费和不合理的利用。5总结与展望5.1研究结论本文首先利用灰色相关模型分析了农民收入水平和农民耕地投入的状况,其次利用对农户进行调研的数据分析了不同收入结构对农户土地投入行为的影响,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 第一,在农户耕地可持续性投入方面。随着农户收入结构

36、的变化,非农收入占农户总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四种类型农户兼业的程度越来越深,对耕地进行可持续性投入的比例越来越少,这些数据反映了不仅兼业户对农地进行可持续投入的意愿逐渐降低。出现农户对耕地进行可持续性投入大幅度减少的行为,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对农地进行保护的需要,也不利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更不利益我国的粮食安全。15第二, 农业收入占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户愿意通过土地流转增加土地面积,是因为国家农业补贴政策有效的激励作用等方面的原因,而农业收入不占其家庭收入主要方面的农户不愿租入土地进行经营,这些农户大多由于家庭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较少并且年龄较大等原因不愿再租入土地进行经营。随着兼业程度的加

37、深,农户租种别人的耕地在逐渐减少,兼业程度最高的非农户没有出现租种别人土地的情况,同时,随着农业收入结构的变化,农户耕种作物种类在不断减少,耕种面积也在不断减少。第三,在对不同类型农户土地利用效率进行分析时发现,一定程度的兼业有利于农户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但当兼业程度超过一定水平是,农户土地利用效率会出现下降的趋势,农户土地利用效率的下降会影响农业生产,进而会影响国家的粮食安全。5.2措施建议随着农户收入结构的变化,当农业收入低于农户家庭总收入50%以下时,农户已经不再关心农业,很多兼业农户往往出于眼前利益的驱使,不愿增加农地可持续性投入,只注重眼前利益,而不注重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这样下去,

38、不仅土壤质量会下降,同时会影响农业生产,进而会影响国家的粮食安全。要保证国家粮食安全,16必须保证依靠农业收入作为家庭收入主要来源的农户的利益,加快农地流转,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专业农户,这样才能保证农业生产,进而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1)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素质的高低是提高农民收入提高的关键因素,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迫切需求。我国应通过“科教兴农”战略,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科技兴农是提高农民收入、转变我国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措施。开展农业科技与教育,大力发展农业技术学校,并开办农民短训班和技术推广

39、站等,提高农民的素质,使之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进一步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加大资金投入,使农村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统筹发展。(2)促进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工资性收入 第一,应加强针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其就业适应能力的扩大就业范围。第二,尽力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本。第三,加快农村工业化建设的步伐。实现我国农村的工业化,特别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能延长农民家庭的经营链条,缓解城乡就业压力,并能有效地增加农民的收入17。(3)加快土地流转,发展农业专户,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现阶段我国的农业面临着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双重竞争,分散的小规模农业经营模式制约了农业生产力提高,应推进农业的产业

40、化经营,把分散的农业生产联结发展为农产品生产基地,使农户与当地龙头企业联结,签订农产品订购合同,统一加工销售,延长产业链,扩大农产品的经营规模。18通过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为农户提供长期稳定的销售渠道,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和有利于市场竞争的利益机制,增强农民和企业的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而企业的稳定快速发展又能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稳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4)完善社会保障和农业保险制度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土地仍然是农民最后一道保障。建立健全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农业保险制度,才能降低农户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加速土地流转,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具体措施建议包括:第一,建立与农村当地经济发展

41、程度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弱化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使土地转让者免除后顾之忧;加快农村社会保障的法制建设,为农民的社会保障提供法律支持。第二,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第三,进一步改革完善我国的农业保险制度,提高政府在农业保险制度上的参与力度,扩大保险范围,增加农业保险险种以支持和保护农业的发展,尽最大程度地减少农民的损失。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2012.2朱丽琴.广东农民收入来源的灰色关联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09,(12) :0276-04.3陈美球,邓爱珍.不同群体农民耕地保护心态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09):10-18.4陈美

42、球,周丙娟.我国耕地保护机制的思考J.经济纵横,2005,(12):142-144.5张全景, 欧名豪, 王万茂. 中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耕地保护绩效及其区域差异研究. 中国土地科学, 2008,22(9): 8-15.6曲福田, 冯淑怡. 中国农地保护及其制度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8, 21(3): 110-115.7彭云,李萍.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耕地保护影响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18(7):165-172.8林秀梅,刘玉玲,何英凯.我国农民收入结构及收入增长状况分析J.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2002,(06) :40-42.9杨俊.不同类型农户耕地投入行为及其

43、效率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1.10史清华,马述忠,武志刚.中国农户经济收入增长、机构变迁及根源J.河北学刊.2001.21(5):24-28.11徐江峰.农民家庭收入灰色关联分析 J.经济问题2008,(10):0079-04.12徐俊杰,河北省农民土地收入与家庭收入关系的调查分析D.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2010.13黄季焜.对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的一些思考.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0,(1):56-61.14狄传华等.中国农民纯收入增长结构分析J1.经济师,2009(3). 15陈忠明,吉林省农户收入结构变化对农户土地投入行为的影响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2.16汪

44、青龙.试析农民工资性收入与农民增收J.经济研究导刊,2009(13).17黄黎平.农民收入构成及增长因素分析D.成都:西南大学,2006.18汪远忠,孙少娟.农民收入构成与农民增收的实证分析一以河北W村调查为基础J.生产力研究,2009,(12) :42-44.19SHIZUKA SEKITA. The Small Saving Tax Exemption and Japanese Household Asset Allocation Behavior J. The Japanese Economy, vol, 37, no, 1,Spring 2010: 79-110.20WayneSimp

45、son, Marilyn Kapitany. The Off-Farm Work Behavior of Farm Operators J. American Agricultural Economics, November, 1983:801-805.21 Anne M. Van Doorn ? Martha M. Bakker. The destination of arable land in a marginal agricultural landscape in South Portugal: an exploration of land use change determinants J. Amer. J. Agr. Ecom, 77(November 1995):982-95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