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州中学许艳论文-因材施教在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42835650 上传时间:2021-11-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江苏省淮州中学许艳论文-因材施教在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的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省淮州中学许艳论文-因材施教在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的运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苏省淮州中学许艳论文-因材施教在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的运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淮州中学许艳论文-因材施教在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的运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淮州中学许艳论文-因材施教在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的运用(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3年淮安市教学论文评比申报表学 段高二年级学科英语题目内容“因材施教”在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教师姓名许艳性别女出生年月1983年 6 月职称中一单位全称江苏省淮州中学单位位置淮安市淮阴区长江西路219号邮编223300了解电话办公电话: 手机:13861581949E-mailxuyan981411163aaa个人诚信承诺(请在承诺中将“我所写教学论文系本人原创,没有抄袭他人。”抄录一遍)1我郑重承诺:_ _。2主办单位若将我的作品公示、上网、发表、出版,我表示(在括号内打“”):同意( ) 不同意( )承诺人签字: 许艳 2013年 9 月 1 日学校意见学校负责人签字: 年 月

2、日(盖公章)县(区)教研室评审意见签字:年 月 日(盖公章)市教研室评审意见签字:年 月 日(盖公章)全市终评结 果签字: 年 月 日(盖公章)2013年淮安市教学论文评比“因材施教”在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整理姓名: 许 艳 工作单位: 江苏省淮州中学 二 0 一 三 年 九 月“因材施教”在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摘要】 学生个体差异性的普遍存在,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采用不同的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以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因材施教”这一方法最佳体现以上理念。本文从不同的“材”的角度,论证了此方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新运用,证明了它与教学实践结合存在的有效性。【关键词】 因材

3、施教 高中英语 课堂教学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教学中,允许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存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培养出创新人才的关键所在。“因材施教”即是这一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最佳体现。追溯其根源,“因材施教”一词最早出现在二程遗书·卷十九:因“孔子教人,各因其材。” 遂有“因材施教”的这一成语。后又引用自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因材施教”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

4、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因材施教”是我们教师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根据不同的学生对象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等,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方法和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使其扬长避短,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具体的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因学生对象的不同的“材”,实施有针对性的不同的教学方法和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一、依据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学习水平的不同在实际教学中,常常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思维水平高低、学习风

5、格迥异、学习动机强弱、原有知识储备多少等,导致了同一教学班里的学生之间的学习成绩差异较大。面对这一情况,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原则,我们教师必须对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选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具体来说,选择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需难易皆存,并呈递进式展现。对能力水平低的学生以鼓励为主,每当顺利完成一个梯级的任务,即要给予其适当的表扬,让他们具有成就感,能拥有自尊自信,能持续不断地探索新知,由易到难,逐层深入学习。反之,如果教育不得法,抹煞了能力水平较差学生的自尊心,则无异于雪上加霜,抽去了他们发展的动力之源。而对那些学习上原本就有优越感的学生,则要给他们相

6、对多一点的“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带有一定难度的学习任务,充分利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尽其材、尽其能,让他们收获多多。这样,他们同样也会具有不断进步的源泉和动力,并始终具有自信感和成就感。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二者之间的不同心理,让能力、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形成互助学习小组,扬其所长,避其所短,最终达到互帮互学,共同进步。二、依据学生的个性特质及性格差异古语有云,“世界上找不到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同样,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也必然存在,个性特质、个人性格都会有所不同。大部分学生在群体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会选择求同存异,倾向于大家的共性,但也有一部分学生会标新立异,继续保持自我的个性,张扬自我,两耳不

7、闻、两眼不看周围他物而有所改变。面对这样的“异类”,我们教师应本着公平公正,不带个人的一点主观意识去看待评价他们,同时,需要更多注意、多多观察这群学生的一举一动,目的是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个人特点,使其最大限度地得到发展。如:我班上有一学生,在其他学生眼中就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好惹事生非的家伙,身上集有青年人的很多缺点,且不爱学习,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很讲“哥儿们”义气,且自身不会也看不得别人以大欺小以强凌弱。针对他的这一优点,在一个必然的偶然机会,我私下与他结交成为了朋友。后来,在学校举行的一系列活动中,他表现得非常积极,并融入我们的班集体中,与大家一起取得了很多的成功,自身也很有收

8、益。后来,在学习上,我给他制定了各个阶段的小的奋斗目标,并为他设定了学习互助合作小组,在学习上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而与他合作的那个学生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再也不怕“有人欺负”,“人身安全”得到了很大的保障,真是一举两得。三、依据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同在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发现,有的学生好像天天都没学习,但考试照样考得很好;有的学生在记忆时大声诵读,有的则是默默地用手指着书本;有的学生每次被看到时,好像都是只在做理科题;有的学生上课时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这些就是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习惯的表现。曾有研究表明,当教师的教学风格与学生的学习风格相匹配时,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故而,对上述不同学生的不同

9、的学习习惯和安排,我从不盲目地张口给指令、闭口指责与批评,而是尊重他们的个人学习习惯,只要不过分,都做合理安排与适应。比如,对于喜好使用直观方法的学生我常用直观教具、多媒体等来呈现新词汇,画图做标记分析句子;避免把喜欢安静的学生安排在教室门口坐等。同时一定要做适当引导,不让他们走极端,整体上服从于大众思维。允许在一定的范围内,“百花齐放”。四、依据学生的性别角色性别角色在学习者的学习中也起着不小的作用。如:男同学相对来说比较爱动,思维敏捷,反应灵敏,力气较大且常具有幽默感;女同学则较为安静,做事细腻、细心,擅长语言表达,认同感强等。针对以上男女同学所呈现的不同特征,我们教师需看到男女生各自的优

10、势,因势利导,帮助他们分别保持和发展各自的优势,共同进步。如在课堂提问中,对一些机械记忆类的问题,提问女生则效果较好,而对那些思维跳跃较大的比较复杂的问题,可以尝试多问男生;在课尾布置作业时,则要同时兼顾男女同学的性别角色,既有机械识记的成份,又有需要抽象思维参与的内容;在分组活动过程中,注意男女生搭配的比例及平时的语言表达等的表现不同作合理调整。五、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特征的不同高一到高三这三年时间,是学生人生发展中的关键期,他们的身心都会呈现出巨大的变化和不同。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会有较大的提升,情感更为丰富(尤其是女生),意志更加坚定,自我意识也逐步增强,并会逐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11、世界观和人生观。面对这样一群“小大人”,我们既要充分尊重理解他们,当作大人一样对待,又要进行必要地引导和教诲,毕竟仍是没有涉足社会的孩子;在知识的选择上,也需要作一定的调整,既要学习书本上的“死”知识,同时也要了解实际举例论证。如:在学到environment这一主题时,我们留给学生的空间就可以大一些,让他们在自身的生活中寻找知识,寻求真理与真相,教师处于帮助者、引导者的位置提供帮助。效果很好,且一举多得,实现教学相长。六、依据学生的生活背景及家庭环境的不同天下之大,人人生而居之,不同地域不同家庭的孩子的生活背景及家庭环境不同亦是必然。我们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做的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12、多多了解不同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触及学生的家庭缺陷、短处及相关言论,尊重他人的隐私,利用各种有益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向乐观自信、心态平和方向发展。比如,曾经在我班上,有一学生是孤儿,由大伯扶养。知道这一信息后,我私底下常常与她交流谈心,在物质上和心理上给她更多关爱和温暖,但我在公共场合从未提及此事目的是让她在与人相处中立于平等之地,互相公平对待。同时,适时地在课堂中配以难度不太大的问题提问她,之后公开表扬。所以,一直以来,她的表现都很正常,心理也较为稳定积极。教育学上常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至此,我也深深体味到这一点。因材施教的过程中,我们教师需要监控学生的发展全过程并适时纠

13、偏。我们要本着教育公平这一准则,不带有色眼镜看待每一个学生,全面利用手边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以爱为要,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乐趣,能求同存异,既保留个性,又具有共性,“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保持我们中华民族创新这一灵魂,真正做到利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参考文献】1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Field, S., M. Kuzera,B. Pont, No More Failures: Ten Steps to Equity in Education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官网引用日期2012-08-282中职文化课实行分层教学的具体实践-河南教育:职成教-2013年 第2期 (3)3bbb:/baike.baiduaaa/link?url=ByaGHgxvuvJ6JWQ5_iLdZM68HyrcmuAg2F4lcesTS2vftZy1On1RW6Pu4gZCQc7Z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7 / 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