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单元综合检测1含解析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2813699 上传时间:2021-11-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8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单元综合检测1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最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单元综合检测1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最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单元综合检测1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最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单元综合检测1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单元综合检测1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优质教学资料 优质教学资料 优质教学资料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单元综合检测(一)第十二章(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下列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的操作,正确的是()2.(2012上海中考)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A.120 B.100C.90 D.803.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时间图像。该物态变化过程可能是()A.水的凝固过程B.海波的凝固过程C.玻璃的凝固过程D.蜡的凝固过程4.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2、)A.用纸锅能将水烧开,是因为纸的着火点比水的沸点低B.将冰水混合物放在0的房间里水会凝固,是因为水的凝固点为0C.夏天在地上洒水能降温,是利用了水的升华吸热D.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能防止菜被冻坏,是利用了水的凝固放热5.(2012桂林中考)如图所示是桂林猫儿山上雨后形成的美丽雾气。关于雾的形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雾是从山中冒出来的烟B.雾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水珠C.雾是从山中蒸发出来的水蒸气D.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6.如图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t时=4 min时,水开始沸腾B.在t时=4 min到t时=6 min的过程中,水不吸热C.在t

3、时=6 min后继续加热,水温仍是100D.在实验中,水的沸点是1007.(2012岳阳中考)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有极重要的战略意义。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对照图示分析,污水被净化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升华液化 B.液化汽化C.熔化液化 D.汽化液化8.某县某些地区有用番薯、酒曲、水做原料酿造“地瓜酒”的习俗。首先将番薯煮熟,晾到一定的温度后,把番薯、酒曲、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经发酵40天左右,其间每天搅拌一二次;最后在“酒料”中分离出“地瓜酒”。如图所示是从“酒料”中提取“地瓜酒”的装置示意图。关于提取“地瓜酒”的工序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提取“地

4、瓜酒”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和液化B.烧火加热的目的是使酒料吸热升华C.小锅中的冷水的作用是使酒蒸气液化D.为了提高“出酒”速度,小锅中的冷水要不停地换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28分)9.(2012聊城中考)图中寒暑表的示数为。10.(2012梅州中考)护士帮病人打针前,通常会先用酒精棉球对注射处进行消毒,此时病人会感到该处变凉爽,原因是酒精涂在该处会发生(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吸收皮肤周围的热量。护士测量病人体温用的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的性质而制成的。11.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如图所示,这层霜是由经过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寒冬,坐满人的

5、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选填“会吸热”“会放热”或“不会吸热和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选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12.如图是某物质物态变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该图像是(选填“熔化”或“凝固”)时温度变化曲线,该物质的熔点是。13.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气温低的时候水蒸气会形成霜,雪熔化形成水的过程中需要热。14.如图所示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就形成了云。云是水蒸气 或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地球拥有大量的水,但人类还会面临

6、“水荒”,从水资源的现状和使用来分析,这是由于(写出一条)。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15.(5分)初春,厦门地区连续出现“回潮天”现象,“回潮天”是由于受到南方暖性潮湿气团控制所致。回潮天能使瓷砖、玻璃“冒汗”,晾晒的衣物总也干不透,整日天潮地湿。请你用所学的热学知识解释在回潮天里为什么瓷砖、玻璃会“冒汗”。16.(5分)(2012大连中考)从冰箱冷冻室拿出的冻鱼,放在一盆冷水中,过一段时间将鱼从水中拿出,发现鱼的表面出现了一层较厚的冰。剥开这层冰,发现鱼已经完全“解冻”。请分析说明鱼表面这层较厚的冰是如何形成的。(“解冻”过程中,鱼的温度始终低于0)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

7、题,共22分)17.(10分)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是为了。(2)除图甲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3)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是(选填序号)。A.水蒸气B.小水珠(4)图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min。18.(12分)(2012淮安中考)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测温物质凝固点/沸点/水银-39357酒精-11778(1)所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性质制成的。为了完成本次实验,由表格知,应选用测温物

8、质为的温度计。(2)如图甲所示,刚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主要原因是。(3)烧杯上方加一纸盖后进行实验,如图乙所示。每隔1 min记录温度计示数(见表),4 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为,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时间/min012345678温度/8890929497989898(4)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丁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答案解析1.【解析】选C。本题考查温度计的使用。A错在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壁;B错在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离开了被测液体;C中温度计的使用及读数方法正确;D错在读数时视线倾斜了。故选C。2.【解析】选B。本

9、题考查对日常生活中一些温度的认识。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3.【解析】选B。本题考查图像的分析。该图像存在一固定的凝固温度,故为晶体凝固图像,玻璃和蜡是非晶体;因为其凝固点接近50,不是水凝固的过程,故应是海波的凝固过程。4.【解析】选D。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的应用。纸锅能将水烧开,是因为纸的着火点比水的沸点高,A错;将冰水混合物放在0的房间里水不会凝固,因为虽然达到了水的凝固点,但水不能继续放热,不会凝固,B错;夏天在地上洒水能降温,是利用了水的蒸发吸热,C错;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能防止菜被冻坏,是利用了水的凝固放热,D对。5.【解析】选D。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的判断。下雨后,空气中的水蒸

10、气含量大,水蒸气遇冷会发生液化而形成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就会形成雾。6.【解析】选B。本题考查水沸腾的实验图像的相关知识。在第4 min时水到达沸点开始沸腾,故A正确;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虽然保持不变,但要继续吸热,故B错误,C正确;通过图像观察可知水的沸点为100,故D正确。7.【解析】选D。本题考查水的物态变化现象。污水蒸发(汽化)形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小水滴最后汇集到洁净水收集杯中。8.【解析】选B。本题考查汽化、液化现象。由题意得,酒料中的酒被加热后汽化,然后酒蒸气遇到顶部的冷水,液化成地瓜酒,然后顺着导管被集中起来。此过程中烧火加热能加快酒的汽化,更换冷水能够

11、更好地使酒蒸气液化。故选B。9.【解析】本题考查温度计的读数。寒暑表的刻度由下向上延伸,所以表示的温度在0以上,分度值为1,其结果为26。答案:2610.【解析】本题考查物态变化及温度计原理。酒精容易发生蒸发现象,它蒸发时会吸收热量,所以用酒精棉球擦过的皮肤会感到凉爽;体温计是利用水银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答案:汽化(蒸发)热胀冷缩11.【解析】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的有关知识。干冰很容易升华,升华吸热,使铝罐的温度降得很低,罐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铝罐会凝华成霜附在罐外壁上。寒冬,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车窗玻璃会液化成水珠附在车窗内侧,液化放热。答案:水蒸气凝华会放热内侧12.【解析】本题考查晶

12、体的凝固。由题图可知,这是某物质物态变化时温度随时间有下降的趋势,所以该图像是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晶体凝固时温度不变。故图像上与时间轴平行的一段对应的温度即为凝固点。故该物质的凝固点为80,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故物质的熔点是80。答案:凝固8013.【解析】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的判断。水蒸气遇冷会直接变成小冰粒,形成霜,发生的是凝华现象;雪在熔化时会从周围吸收热量,变成液态的水。答案:凝华吸14.【解析】本题考查水循环现象。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是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水蒸气变成小冰晶,是由气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华现象;造成水缺乏的原因有很多种,例如,水污染。答案:液化凝华水的污染15.【

13、解析】本题考查液化的条件。“回潮天”现象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答案:厦门初春时节,玻璃、瓷砖等物品温度较低,南方暖湿气流富含水蒸气,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瓷砖上,所以玻璃、瓷砖就出现“冒汗”现象。16.【解析】本题考查熔化和凝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将冻鱼放到水中时,鱼表面的冰开始从水中吸热,而且冰也达到了熔点,故鱼表面的冰开始熔化,即鱼的温度升高;盆中的冷水,向鱼表面的冰释放了一部分热量,而且水也达到了凝固点,盆中的水一部分会凝固成冰,附在鱼表面上。答案:见解析17.【解析】本题考查探究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受热更均匀。(2)实验时需要记录萘

14、熔化前、熔化中和熔化后的时间,故需要停表。(3)“白气”是冒出的热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4)物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故图像中近似平行于时间轴的一段图像为晶体的熔化过程,时间大约从15 min到25 min,故持续时间约为10 min。答案:(1)受热均匀(2)停表(3)B(4)1018.【解析】本题考查水沸腾的特点。(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测沸水的温度应选择沸点高于水的沸点的物质,所以应选水银;(2)刚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是由热的水蒸气遇到的冷的温度计玻璃管,发生了液化现象造成的;(3)由图丙知,温度计分度值为1,所以温度计示数为96。水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沸点是98;(4)可利用描点连线完成图像。答案:(1)热胀冷缩水银(2)水蒸气遇冷液化造成的(3)9698(4)如图所示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