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中数学 2.4.2等比数列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新人教A版必修5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2782308 上传时间:2021-11-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课标高中数学 2.4.2等比数列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新人教A版必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课标高中数学 2.4.2等比数列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新人教A版必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课标高中数学 2.4.2等比数列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新人教A版必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新课标高中数学 2.4.2等比数列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新人教A版必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高中数学 2.4.2等比数列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新人教A版必修5(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人教版)精品数学教学资料2.4.2等比数列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从容说课这节课师生将进一步探究等比数列的知识,以教材练习中提供的问题作为基本材料,认识等比数列的一些基本性质及内在的联系,理解并掌握一些常见结论,进一步能用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通过一些问题的探究与解决,渗透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如类比思想、归纳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算法思想、方程思想以及一般到特殊的思想方法等.教学中以师生合作探究为主要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重点 1.探究等比数列更多的性质;2.解决生活实际中的等比数列的问题.教学难点 渗透重要的数学思想.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胶片、投影仪等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

2、解等比数列更多的性质;2.能将学过的知识和思想方法运用于对等比数列性质的进一步思考和有关等比数列的实际问题的解决中;3.能在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中,抽象出等比数列关系,并能用有关的知识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二、过程与方法1.继续采用观察、思考、类比、归纳、探究、得出结论的方法进行教学;2.对生活实际中的问题采用合作交流的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3.当好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的角色.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等比数列更多性质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精神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类比、归纳的能力;2.通过生

3、活实际中有关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培养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意识,更多地知道数学的社会价值和应用价值.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 教材中第59页练习第3题、第4题,请学生课外进行活动探究,现在请同学们把你们的探究结果展示一下.生 由学习小组汇报探究结果.师 对各组的汇报给予评价.师 出示多媒体幻灯片一:第3题、第4题详细解答:第3题解答:(1)将数列an的前k项去掉,剩余的数列为a k+1,a k+2,.令bi=ak+i,i=1,2,则数列a k+1,ak+2,可视为b1,b2,.因为 (i1),所以,bn是等比数列,即a k+1,ak+2,是等比数列.(2)an中每隔10项取出一项组成的数列是a1,a

4、 11,a 21,,则 (k1).所以数列a1,a 11,a21,是以a1为首项,q10为公比的等比数列.猜想:在数列an中每隔m(m是一个正整数)取出一项,组成一个新数列,这个数列是以a1为首项、qm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本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等比数列中下标为等差数列的子数列也构成等比数列,可以让学生再探究几种由原等比数列构成的新等比数列的方法.第4题解答:(1)设an的公比是q,则a52=(a1q4)2=a12q8,而a3·a7=a1q2·a1q6=a12q8,所以a52=a3·a7.同理,a52=a1·a9.(2)用上面的方法不难证明an2=a n-1

5、·a n+1(n1).由此得出,an是a n-1和a n+1的等比中项,同理可证an2=a n-k·an+k(nk0).an是an-k和an+k的等比中项(nk0).师 和等差数列一样,等比数列中蕴涵着许多的性质,如果我们想知道的更多,就要对它作进一步的探究.推进新课合作探究师 出示投影胶片1例题1(教材P61B组第3题)就任一等差数列an,计算a7+a 10,a8+a9和a10+a 40,a20+a30,你发现了什么一般规律,能把你发现的规律用一般化的推广吗?从等差数列和函数之间的联系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在等比数列中会有怎样的类似结论?师 注意题目中“就任一等差数列an

6、”,你打算用一个什么样的等差数列来计算?生 用等差数列1,2,3,师 很好,这个数列最便于计算,那么发现了什么样的一般规律呢?生 在等差数列an中,若k+s=p+q(k,s,p,qN *),则ak+as=ap+aq.师 题目要我们“从等差数列与函数之间的联系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如何做?生 思考、讨论、交流.师 出示多媒体课件一:等差数列与函数之间的联系.教师精讲师 从等差数列与函数之间的联系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由等差数列an的图象,可以看出,根据等式的性质,有.所以ak+as=ap+aq.师 在等比数列中会有怎样的类似结论?生 猜想对于等比数列an,类似的性质为:k+s=p+t(k,s,

7、p,tN*),则ak·as=ap·at.师 让学生给出上述猜想的证明.证明:设等比数列an公比为q,则有ak·a s=a1qk-1·a1qs-1=a12·qk+s-2,ap·at=a1q p-1·a1qt-1=a12·qp+t-2.因为k+s=p+t,所以有ak·as=ap·at.师 指出:经过上述猜想和证明的过程,已经得到了等比数列的一个新的性质.即等比数列an中,若k+s=p+t(k,s,p,tN*),则有ak·as=ap·at.师 下面有两个结论:(1)与首末两项等距离

8、的两项之积等于首末两项的积;(2)与某一项距离相等的两项之积等于这一项的平方.你能将这两个结论与上述性质联系起来吗?生 思考、列式、合作交流,得到:结论(1)就是上述性质中1+n=(1+t)+(n-t)时的情形;结论(2)就是上述性质中k+k=(k+t)+(k-t)时的情形.师 引导学生思考,得出上述联系,并给予肯定的评价.师 上述性质有着广泛的应用.师 出示投影胶片2:例题2例题2(1)在等比数列an中,已知a1=5,a9a 10=100,求a 18;(2)在等比数列bn中,b4=3,求该数列前七项之积;(3)在等比数列an中,a2=-2,a5=54,求a8.例题2三个小题由师生合作交流完成

9、,充分让学生思考,展示将问题与所学的性质联系到一起的思维过程.解答:(1)在等比数列an中,已知a1=5,a9a10=100,求a 18.解:a1a 18=a9a 10,a 18= =20.(2)在等比数列bn中,b4=3,求该数列前七项之积.解:b1b2b3b4b5b6b7=(b1b7)(b2b6)(b3b5)b4.b42=b1b7=b2b6=b3b5,前七项之积(32)3×3=37=2 187.(3)在等比数列an中,a2=-2,a5=54,求a8.解:.a5是a2与a8的等比中项,542=a8×(-2).a8=-1 458.另解:a8=a5q3=a5·=-1

10、 458.合作探究师 判断一个数列是否成等比数列的方法:1、定义法;2、中项法;3、通项公式法.例题3:已知anbn是两个项数相同的等比数列,仿照下表中的例子填写表格.从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证明你的结论.anbnan·bn判断an·bn是否是等比数列例-5×2n-1是自选1自选2师 请同学们自己完成上面的表.师 根据这个表格,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如何证明?生 得到:如果an、bn是两个项数相同的等比数列,那么an·bn也是等比数列.证明如下:设数列an的公比是p,bn公比是q,那么数列an·bn的第n项与第n1项分别为a1p n-1b1q

11、n-1与a1pnb1qn,因为,它是一个与n无关的常数,所以an·bn是一个以pq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教师精讲除了上面的证法外,我们还可以考虑如下证明思路:证法二:设数列an的公比是p,bn公比是q,那么数列an·bn的第n项、第n-1项与第n1项(n1,nN *)分别为a1p n-1b1q n-1、a1p n-2b1qn-2与a1pnb1qn,因为(anbn)2=(a1p n-1b1qn-1)2=(a1b1)2(pq) 2(n-1),(a n-1·bn-1)(a n+1·bn+1)=(a1pn-2b1qn-2)(a1pnb1qn)=(a1b1)2(pq)

12、2(n-1),即有(anbn)2=(a n-1·bn-1)(a n+1·bn+1)(n1,nN *),所以an·bn是一个等比数列.师 根据对等比数列的认识,我们还可以直接对数列的通项公式考察:证法三:设数列an的公比是p,bn公比是q,那么数列an·bn的通项公式为anbn=a1p n-1b1qn-1=(a1b1)(pq) n-1,设cn=anbn,则cn=(a1b1)(pq) n-1,所以an·bn是一个等比数列.课堂小结本节学习了如下内容:1.等比数列的性质的探究.2.证明等比数列的常用方法.布置作业课本第60页习题2.4 A组第3题、B

13、组第1题.板书设计等比数列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例1例2例3习题详解(课本第60页习题2.4)A组1.(1)a7=a4·q3=27×(-3)3=-729.(2)设等比数列an的公比是q(q0),÷,整理得6q2-15q+6=0,解方程得q=2或.由a4-a2=6,得a3(q-q-1)=6,所以,当q=2时,由得,a3=4当时,由得a3=-4.2.设n年后,需退耕an,则an是一个等比数列,其中a1=8,q=0.1.那么2005年需退耕a5=a1(1+q)5=8(1+0.1)5=13(万公顷).3.若an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则首项a1和公比q都是正数,由an=a1

14、q n-1,得,所以数列an是以a1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4.这张报纸的厚度为0.05 mm,对折一次后厚度为0.05×2 mm,再对折后厚度为0.05×22mm,再对折后厚度为0.05×23 mm,设a0=0.05,对折n次后报纸的厚度为an,则an是一个等比数列,公比q=2,对折50次后,报纸的厚度为a 50=a0q50=0.05×2505.63×1013=5.63×1010 (m).这时报纸的厚度已经超过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3.84×108 m),所以能够在地球和月球之间建一座桥.5.设年平均增长率为q,a

15、1105,n年后空气质量为良的天数为an,则an是一个等比数列,由a3=240,得a3=a1(1+q)2=105(1+q)2=240,解得q= -10.51.6.由已知条件,知,G=,且0,所以有AG,等号成立的条件是a=b.而a,b是互异正数,所以一定有A G.7.(1)±2(2)±ab(a2+b2)8.略B组1.证明略2.(1)设生物死亡时,体内每克组织中的碳14的含量为1,每年的衰变率为q,n年后的残留量为an,则an是一个等比数列,由碳14的半衰期为5 730,则an=a1q 5 730=q 5 730=,解得0.999 879.(2)设动物约在距今n年前死亡,由a

16、n=0.6,得an=a1qn=0.999 879n=0.6,解得n4 221,所以动物约在距今4 221年前死亡.3.略备课资料备用例题1.已知无穷数列, , ,.求证:(1)这个数列成等比数列;(2)这个数列中的任一项是它后面第五项的;(3)这个数列的任意两项的积仍在这个数列中.证明:(1) (常数),该数列成等比数列.(2),即:.(3)apaq=,p,qN,p+q2.p+q-11且(p+q-1)N. (第p+q-1项).2.设a,b,c,d均为非零实数,(a2+b2)d2-2b(a+c)d+b2+c2=0,求证:a,b,c成等比数列且公比为d.证法一:关于d的二次方程(a2+b2)d2-

17、2b(a+c)d+b2+c2=0有实根,=4b2(a+c)2-4(a2+b2)(b2+c2)0.-4(b2-ac)20.-(b2-ac)20.则必有:b2-ac=0,即b2=ac,a,b,c成等比数列.设公比为q,则b=aq,c=aq2代入(a2+a2q2)d2-2aq(a+aq2)d+a2q2+a2q4=0.(q2+1)a20,d2-2qd+q2=0,即d=q0.证法二:(a2+b2)d2-2b(a+c)d+b2+c2=0,(a2d2-2abd+b2)+(b2d2-2bcd+c2)=0.(ad-b)2+(bd-c)2=0.ad=b,且bd=c.a,b,c,d非零,d.a,b,c成等比数列且公比为d.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