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小石潭记教案人教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2767772 上传时间:2021-11-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新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小石潭记教案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小石潭记教案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小石潭记教案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最新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小石潭记教案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小石潭记教案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最新教学资料·部编版初中语文10小石潭记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课文,积累重点文言词汇。2理解作者失意被贬、寄情山水的抑郁忧伤的感情。3体会小石潭的优美景色,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教学的重难点重点:1朗读背诵课文,积累重点文言词汇。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用特写镜头写景状物的方法。难点:理解作者寄情于山水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作者作品】柳宗元,了解作者作品,导入新课。柳宗元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柳(宗元)、欧(阳修)、三苏(洵、轼、辙)、曾巩、王安石。“远在江湖砺心志,古来贬官多妙文”:柳宗元曾经被贬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马,其最好的文

2、章,都是写于被贬时期,其代表作有永州八记捕蛇者说等名篇。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之一。二、整体感知1播放【影视课文】,指导学生朗读,初步感知文意。2.学生进行跟读练习。要求:读准字音,声音洪亮;读出节奏,停顿正确;读出语气,读出感情。教师强调重点字词的读音。【精品课件】展示篁竹(huáng) 清冽(liè) 坻(chí) 嵁(kn) 佁然(y)俶尔(chù) 翕忽(x) 寂寥(liáo) 悄怆(chuàng) 幽邃(suì)3学生自读课文,感知文意。可以“从这句话中,我发现这是一个的小石潭。”句式说话。示例从“坐潭上悄怆幽邃”这句

3、话中,我发现这是一个环境凄清的小石潭。答案点拨怪石嶙峋、树木青葱、群鱼戏水、水清见底、源头曲折、岸势崎岖4理清文章脉络。明确按游览顺序的分别写了: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三、局部探究(一)探究重点词语、句子的翻译1小组合作,圈点勾画出疑难词句,组内质疑,记录不能解决的难题,再由全班讨论,参照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教师点拨用“猜”“看”“查”的手段疏通词义。猜:凭借已有的语言积累,根据对上下文大意的把握,猜测关键词的意思。看:利用好课文下的注释及文前文后提供的相关材料。查:查字典,并且还要选准所需的义项。文章读得多了,词语的积累越多,猜测率就越高,词典也会翻得越少。2教师

4、强调重点字词、句子的翻译。【精品课件】展示(1)解释加点的词: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全石以为底水尤清冽潭中鱼可百许头(2)翻译下列句子:凄神寒骨,悄怆幽邃。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二)探究第一段1朗读课文第一段,思考下列问题。【精品课件】展示作者写发现小潭,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请找出来。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请用译文回答。这一段写景用了什么写法?学生思考明确用“隔、闻、伐、取、见”等动词,写出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同时也点出小石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幽静之处,为下文写环境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埋下伏笔。一整块石头做为潭底,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

5、突出水面的石头,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先闻其声,后见其形,用的是“移步换景”的写法。(三)探究第二段朗读第二段,小组合作,思考问题。【精品课件】展示1这一段写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写法?2潭水和游鱼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3作者是怎样写鱼的?这段描写渗透作者怎样的感情?学生合作探究明确1描写了潭水、游鱼,用的是特写镜头。2清和乐。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描写潭水。通过具体景物,用静止和活动的画面来写,不作一点抽象的说明,整段话没有一个字写到水,只是描绘出一幅画面,但又无处不在写水。你看鱼儿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没有凭依一样。这就写出了水的清,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太阳光照

6、下来,鱼儿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头上了,这就更显出了水的清澄。这里虽然没有正面写水,可是通过对鱼儿、日光和影子这些具体东西的描绘,真正地写出了水清。就像画家在画风的时候,用树枝飘向一边表示风一样,是一种形象化的表现手法。这种写景的方法叫侧面描写。3作者采用动、静相结合的方法,作者把自己快乐的心情加到鱼儿身上,好像鱼儿也像人那样会感到快乐似的。可参考【微教案】动静结合的写景方法(四)探究第三段学生自读第三段,思考问题。【精品课件】展示这一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运用什么修辞方法?学生明确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以及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两个比喻,一静一动

7、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微课堂】运用多种写作手法描摹景物(五)探究第四段学生自读第四段,思考问题。【精品课件】展示这一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透露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学生交流明确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作者极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甚至浸透到人的心灵里去,一切景语皆情语,写出了一种境界。在这种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可参考【微教案】体会作者的复杂情感(六)朗读背诵课文可参考【背诵指导】四、总结拓展拓展练习大家已学过不少描写景物的古代诗文,试着把其中描写山水的名句摘录下来,并选一两则加以赏析。(可从内容、情感、写作手法等方面加以赏析)学生回

8、忆所学的相关诗文,简单整理,全班口头交流。教师点拨相关篇目如桃花源记中“桃源之美”,三峡中的山美、水美,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湖心亭看雪游山西村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教师小结本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气氛,借景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文中运用了多种描绘景物的手法,巧妙的比喻,情景交融的写法,精练的语言,都值得我们借鉴。至于篇末表现出来的凄苦心情,则要结合作者当时所处时代和身世遭遇来理解。可参考【影音资源】课文解读五、作业设计选择你见过的山水景物,参照本文所学的写景手法,写一个片段,至少用上两种以上的写景方法。300字左右。可参考【写作训练】六、板书设计小石潭记柳宗元发现小石潭隔、闻、伐、取、见移步换景水清侧面描写潭中景物 定点特写 鱼乐动静结合 孤寂小石潭记 溪身斗折蛇行小潭源流 比喻 悲苦岸势犬牙差互潭中气氛凄寒寂寥寓情于景记录同游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