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上传人:精****料 文档编号:42685609 上传时间:2021-11-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2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1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1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1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第1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1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下图示意某国2008年人口结构,读图,完成12题。1图中信息反映出该国()A为发展中国家B人口出生率高C人口增长模式为过渡模式D中老年人口性别比失调解析:图中显示该国40岁以上人口中,女性人口比例明显大于男性人口比例,即中老年人口的性别比失调,故D项正确;图中014岁各年龄段人口比重都较小,即人口出生率较低,说明人口增长模式为“三低”模式,应该是发达国家。答案:D2该国04岁的人口数量明显多于59岁,其影响因素最有可能是()A年龄结构 B性别结构C生态环境 D移民政策解析:图中看出04岁对应父

2、母为2024岁,59岁对应父母为2529岁,因为2024岁人口明显多于2529岁,故04岁的人口数量明显多于59岁,因此年龄结构是导致差异的主要原因。答案:A读我国劳动人口(1564岁)增长率变化预测图,回答34题。3我国劳动力人口达到顶峰的时间大约是()A1965年前后 B1985年前后C2015年前后 D2025年前后解析:观察图分析,劳动人口达到顶峰时,劳动人口增长趋于0,结合图可知,大致在2015年前后,所以选C项。答案:C4目前,我国已经启动“单独二孩”政策,即夫妻双方一人为独生子女,第一胎非多胞胎,即可生二胎。此项政策将使我国今后几十年中()A劳动力人口减幅放缓 B养老金支付总额减

3、少C入学与就业压力减轻 D性别比例失调的问题得到缓解解析:我国目前面临人口老龄化严重,施行“单独二孩”政策,可在今后几十年中增加劳动力人口数量,减缓老龄化速度,A正确;但人口增加,养老金支付总额增加,B错;入学与就业压力增加,C错;性别比例失调的问题不一定得到缓解,D错。答案:A城市人口增长率是一年内城市人口增长的绝对数量与同期该地区城市年平均总人口数之比,它是反映城市人口增减速度的指标。读“19802010年世界不同区域年均城市人口增长率统计”(单位:%),回答56题。5下列选项中,19802010年城市人口增长数最多的是()A东亚B北美洲C拉丁美洲D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解析:读图可知,中国的

4、年均城市人口增长率为4.15%,为图中各区域最高,而中国城市人口数量较大,因而可确定中国所在的东亚(人口约16亿)是世界城市人口增长数最多的地区。答案:A619802010年欧洲平均城市人口增长率最低,主要原因是()A经济发展速度快 B城市环境污染严重C外来移民少 D逆城市化现象明显解析:欧洲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化发展到了后期阶段,城市人口增长趋缓,逆城市化现象显著。答案:D抚养比是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在经济学领域,通常用人口抚养比下降来定义人口红利。完成78题。7我国人口红利消失的时间是()A1995年 B2005年 C2010年 D2015年

5、解析:根据材料,通常用人口抚养比下降来定义人口红利。读图,总抚养比曲线大约在2015年开始上升,说明人口红利消失,D对。答案:D8目前,我国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形大致呈()A“三角”形 B“倒三角”形C“长柱”形 D“啤酒桶”形解析:“三角”形是年轻型人口结构,自然增长率高,A错。“倒三角”形表示老龄化非常严重,劳动力严重缺乏,B错。“长柱”形是各年龄段人口比重一致,C错。“啤酒桶”形是老龄化人口比重与儿童人口比重较少,劳动力人口比重大,D对。答案:D9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深圳人口结构已经从2000年的“男少女多”演变成2010年的“男多女少”,性别结构发生“大逆转”。其原因主要是()

6、A产业结构的调整 B生育观念的变化C国家计生政策的调整 D社会福利的提高解析:深圳是我国改革的窗口,传统的生育观念早已经改变,此次人口结构变化与生育观念变化无关,B错;该时段国家计生政策没有改变,C错;社会福利提高与男女多少变化无关,D错;深圳打工人口多,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产业对女性劳动力需求量减少,如制衣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迁移到内地地区,女性劳动力也随着迁回到内地,所以形成男多女少的人口结构,A对。答案:A人口潜力指数是指目前人口状况下各地区能够继续容纳人口的潜力大小。读以下美国人口潜力指数分布示意图,完成1011题。10图中四地人口潜力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A和 B和C

7、和 D和解析:据等值线的判读规律,的值最大(大于450),的值最小(小于150),而为150200。答案:C11关于图中各地人口潜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潜力从东向西不断递减B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气候条件优越C地区人口潜力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D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该地矿产资源丰富解析:图示美国人口潜力指数东北部最大、同时太平洋沿岸地区大于中西部干旱区;地区因资源丰富、经济发达而人口潜力大;地区因气候条件和科技水平高而人口潜力大;地区位于美国西部干旱区,因缺乏水资源而人口潜力指数低;故C正确。答案:C二、综合题(共56分)12(24分)据下图北京市20002010年北京、四川人口出生率

8、和自然增长率,完成下列各题。(1)自_年以后至今,北京市自然增长率高于四川省,其原因为_率升高。(4分)(2)2008年四川省出生率较相邻年份高,而自然增长率却有所降低,说明_升高,其原因为受到_的影响。(8分)(3)2000年北京市和四川省65岁以上人口比重分别为8.4%和7.45%,2008年则分别为8.7%和10.95%,结合图分析,两地新增人口比重较高的是_,老年人口比重增加较快的是_,劳动力相对丰富的是_,其原因为_。(12分)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2007年以后至今,北京市自然增长率高于四川省,其原因为出生率升高。第(2)题,出生率较相邻年份高,而自然增长率却有所降低,说明死亡

9、率增高,这种情况的原因一般是意外事件如地震导致。第(3)题,20002008年,四川人口出生率较高,新增人口比重较高,材料显示四川老年人口比重也增加较快;随着四川外出打工和北京外来务工人员增多,使得北京劳动力相对丰富。答案:(1)2007出生(2)死亡率自然灾害(地震)(3)四川省四川省北京市四川经济相对落后,人口迁出较多,北京经济发达,迁入人口多13(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2011年10月31日凌晨,将成为象征性的全球第70亿名成员之一的婴儿在菲律宾降生。材料二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4月28日发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 339 7

10、24 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间增加了7 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材料三我国每隔5年的65岁及以上人口增长示意图(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7%,则出现人口老龄化)。材料四2000年以来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变动情况图。(1)材料一反映出的世界人口增长特点是什么?(6分)(2)根据相关材料描述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6分)(3)材料三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中存在_问题。从图中看出该问题产生的时间大约在_年,导致该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_。(8分)(4)材料四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中存

11、在_问题,针对此问题,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12分)解析:第(1)题,由材料一可以看出世界人口在不断增长,尤其是在新技术革命后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第(2)题,根据材料的相关数据,可归纳出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相关特点。第(3)题,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我国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在20002005年间开始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并且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这与人均寿命和出生率的变化有关。第(4)题,根据材料四可以看出我国青少年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调。解决措施可从社会、医院、个人素质的提高和观念的转变分析。答案:(1)世界人口在不断增长,尤其是在新技术革命后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2)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3)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比重大)2003(20002005年间即可)人均寿命的延长和出生率的不断下降(4)性别比例失调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消除社会性别不平等现象;加强文化教育,提高人口素质,改变生育观念;医院加强医德建设,禁止非医学需要的性别鉴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