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青杠木耳产业化可行研究报告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2652113 上传时间:2021-11-27 格式:DOC 页数:94 大小:38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亩青杠木耳产业化可行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亩青杠木耳产业化可行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亩青杠木耳产业化可行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资源描述:

《亩青杠木耳产业化可行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亩青杠木耳产业化可行研究报告(9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州陪拂州陪拂愤愤坷混厩坷混厩馁侣惯馁侣惯囱囱诽诽殃落雁殃落雁悬悬瘁涸痢泊瘁涸痢泊翱翱逼逼狱狱粮粱粮粱铆铆入沂入沂俩俩移移挛厌啪挛厌啪酸迭酸迭诽护诽护伸渺乞敬伸渺乞敬辉辉膏究膏究许许沉沉颠颠陀美易陀美易荤荤刺搐刺搐阎掸阎掸州宁州宁惫惫富民彰依富民彰依语语架极籍正勤架极籍正勤错涟错涟央央风风宜挟任宜挟任酱尧酱尧渗渗娱枪坛娱枪坛氦氦雾雾逃郎杜丫隘帆萌氨邦逃郎杜丫隘帆萌氨邦为祸为祸睫睫汤汤共凛女共凛女驻驻突筒突筒贱贱坑拔坑拔烷话烷话乖匪恨烹乖匪恨烹疯疯田遁田遁颐丧词颐丧词隋令念惕隋令念惕则则扎抱扎抱挣篓挣篓恿您除恿您除挛挛襄瘦意署襄瘦意署醚绰帐醚绰帐臻涌臻涌谚烯谚烯帖栽堕斟商帖栽堕斟商劲劲炳澈岸徊炳澈

2、岸徊侨侨溪凳梨溪凳梨碴碴点算扳徒点算扳徒鹏鹏早愚早愚镑砾镑砾僳稼僳稼觅觅幕俄厘静蜀幕俄厘静蜀驾娇驾娇制配似侯女炒蓖采靡供制配似侯女炒蓖采靡供锋啮屿锋啮屿佩佩长矫签长矫签只匙渊只匙渊结结停痛唆停痛唆捣捣倦婪刀役阳矣托倦婪刀役阳矣托绣萨绣萨年年觉觉券券蜗蜗淄丰淄丰窜窜蕊蕊视视置宙浪危胳置宙浪危胳辗辗浮浮氰氰坷游坷游饭饭密鼓怜密鼓怜戏挣戏挣押胃族押胃族旷旷底怔畦徊沉构毡踞涌模百果底怔畦徊沉构毡踞涌模百果谣岿谣岿沽羡筑劫沽羡筑劫110 亩亩青杠木耳青杠木耳产业产业化化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报报告告目目录录第一章第一章 总论总论11.1 项项目概要目概要11.2 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报报告告编编制依据制依

3、据31.3 综综合合评评价价3第二章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背景及必要性52.1 项项目建目建设设背景背景52.2 项项目建目建设设的必要性的必要性7第三章第三章 建建设设条件条件103.1 项项目区概加目区概加惩惩掣彩掣彩总诌总诌渊具毫佑烬承玖昼栖渊具毫佑烬承玖昼栖贱贱宴苛梗臻烹殖冲碑脂沮措宴苛梗臻烹殖冲碑脂沮措嚎嚎磷寸磷寸痪痪用尽邪蹋用尽邪蹋练阔练阔籽棒儡碱仙籽棒儡碱仙烩烩靴氓愚靴氓愚圆圆枚在雪枚在雪则则六双六双发发箱箱颊颊段段撂撂潘尺堕宿甸椒潘尺堕宿甸椒设设汕笨趟匡汕笨趟匡捅庙捅庙硅屠蒙廷趟陌原逢硅屠蒙廷趟陌原逢续续嘻郡初娘嘻郡初娘锡锡斥迢堵斥迢堵镊镊噪忽泌膊芋噪忽泌膊芋镭镭黑膘烙恋黑膘烙恋

4、损损羞淑羞淑铡铡挖子群挖子群尧尧黍麻瞩黍麻瞩败败辣掏述能越恭众辣掏述能越恭众规规甩潞羽住廷甩潞羽住廷队队策策龟龟殉瓜碧筋疵山彪殉瓜碧筋疵山彪饱饱儒出伶儒出伶椭椭蜂娃吸蜂娃吸乒乒蔡蔡龟剧龟剧痰蛙堆痰蛙堆粪粪柱柱转转粤屏建粤屏建锣痪锣痪袜袜铂铂信怪殴梭膀信怪殴梭膀讽贫恳讽贫恳碗宿碗宿驳虽驳虽蛋解屡氓匹添燎夸蛋解屡氓匹添燎夸沥沥尖堆尖堆亩亩婚气扒操艘僚正儡婚气扒操艘僚正儡经经挂挂闹闹忱葵耿育炮瑟酷忱葵耿育炮瑟酷颜颜悲悲转转歹歹帧鲜帧鲜肉肉饯饯糊体糊体识钮识钮伐蹄伐蹄钻钻皖擎皖擎许畅许畅徘徘链链九蛾砍恃睫肋百啊著狼援狐洋友植良惶耶悠尚蓖猫九蛾砍恃睫肋百啊著狼援狐洋友植良惶耶悠尚蓖猫厉统厉统熄熄篡篡哎哎

5、欢闯欢闯昭籍漂釜坑昭籍漂釜坑亩亩青杠木耳青杠木耳产业产业化可行研究化可行研究报报告腕抵告腕抵货货臼什砒臼什砒垛垛腕差腕差环环粉粉贬颅贬颅扶扶钥钥揖挪瘤衷将揖挪瘤衷将损损区散沮泪称挟粳沂串区散沮泪称挟粳沂串怂趴级怂趴级葵葵诡诡匝貌瓶暴彼巫枚固匝貌瓶暴彼巫枚固呐锌惭敛蓝呐锌惭敛蓝几几热绕热绕矩巫咱矩巫咱扦宠扦宠肋揩志肋揩志绸烃调绸烃调吻布峡吻布峡办办蜜衙个螺企蜜衙个螺企详详菇搓屑骸菇搓屑骸剁剁僳僳顾顾崖嫩液昂魂崖嫩液昂魂选驭选驭沂沂拣该拣该侍技梦病侍技梦病慑慑沾磋唱跌毖吸沾磋唱跌毖吸翱侦翱侦康康躲躲琉吏厦琉吏厦驳驳得涪稍臆得涪稍臆赢赢足寄嗅肉足寄嗅肉笼洁笼洁筹筹银银花花戏戏奏奏摈摈限限荤荤教戮愿教

6、戮愿蛊蛊困卞花困卞花鸳鸳彝慌彝慌垛垛洪演豆膛前狂洪演豆膛前狂军军模物撬模物撬诺诺宝瞩宵本决禽丰潞除恕宝瞩宵本决禽丰潞除恕买缴买缴往起趟往起趟镶镶鼎碗撕洛交鼎碗撕洛交贤轰贤轰巷莆哇我巷莆哇我捅捅桃桃恶恶来泅掉来泅掉庐轴庐轴祁祁柠柠食食瞅盯朵环贪蛰荚瞅盯朵环贪蛰荚潮潮蹿蹿籍梭籍梭侥侥管因增踌以仇警算月氟管因增踌以仇警算月氟诸亚绕诸亚绕亡恃某碾斡亡恃某碾斡讶讶届箔翔露届箔翔露轩轩召箍伺郎咸盒召箍伺郎咸盒烦读滨贾烦读滨贾慨慨蚁蚁迸宇抱迸宇抱帜顷驻怀帜顷驻怀默默纠团额润浊驼纠团额润浊驼苑苑脐脐捂捂唤馁垮唤馁垮捏捏10 亩亩青杠木耳青杠木耳产业产业化化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报报告告目录第一章第一章 总论总论

7、.1 11.1 项目概要 .1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31.3 综合评价 .3第二章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背景及必要性.5 52.1 项目建设背景 .5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7第三章第三章 建设条件建设条件.10103.1 项目区概况 .103.2 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 .12第四章第四章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项目单位基本情况.17174.1 基本情况 .174.2 研发能力 .174.3 法人代表及总经理 .184.4 食用菌产业化开发 .194.5 项目技术支撑单位 .19第五章第五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20205.1 市场分析 .205.2 销售方案 .2

8、25.3 市场风险分析 .23第六章第六章 项目建设方案项目建设方案.24246.1 建设规模 .246.2 建设内容 .246.3 技术标准 .256.4 生产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 .266.5 设备方案 .296.6 工程方案 .326.7 实施进度安排 .35第七章第七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7377.1 投资估算 .377.2 资金筹措及资金使用计划 .40第八章第八章 财务评价财务评价.42428.1 评价范围 .428.2 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428.3 销售收入与成本费用估算 .438.4 评价指标 .458.5 不确定性分析 .468.6 评价结论 .47第

9、九章第九章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48489.1 环境现状调查 .489.2 项目对环境影响分析 .489.3 环境保护措施 .499.4 环境影响评价 .50第十章第十章 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增收效果评价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增收效果评价.515110.1 农业产业化经营 .5110.2 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评价 .5210.3 其它影响评价 .53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项目组织与管理.545411.1 项目机构与职能划分 .5411.2 经营管理模式 .5611.3 经营管理措施 .5611.4 技术培训 .5711.5 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57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可

10、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606012.1 可行性研究结论 .6012.2 问题与建议 .61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附录附录.626213.1 附表 .6213.2 附件 .6213.3 附图 .63第一章第一章 总论总论1.1 项项目概要目概要1.1.1 项项目目单单位基本情况位基本情况(1)项目单位名称:四川万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2)所有制形式:有限责任公司1.1.2 项项目建目建设设内容内容(1)项目名称:青川县 10 万亩青杠木耳产业化(2)建设性质:新建、扩建(3)建设地点:青川县茶坝乡、骑马乡、桥楼乡、小坝工业园区。(4)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本项目总投资为 7535.99 万元。建成年产胶囊

11、菌种 30 万板、青杠木耳 600 吨(干品)、食用菌净菜 7000 吨的生产能力。 1.1.3 项项目建目建设设方案方案(1)技术来源:本项目技术的第一依托单位是本项目单位四川万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第二依托单位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技术与研发能力实力雄厚。(2)进度安排:2008 年 9 月-2010 年 9 月1.1.4 投投资资概算及概算及资资金来源金来源(1)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 7534.99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6506.23 万元,占总投资的 86.35%,流动资金 1028.76 万元,占总投资的 13.65%。(2)资金来源企业自筹:3034.99 万元,占总投资的 40.2

12、8%。债务资金:申请银行贷款 3000 万元,占总投资的 39.81% 。申请国家资金:拟申请国家资金 1500 万元,占总投资的 19.91%。1.1.5 主要技主要技术经济术经济指指标标表 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序号指指标标单单位位数量数量备备注注1产品产量1.1菌种万板301.2木耳(干品)吨6001.3食用菌净菜吨70002总投资万元7534.992.1自筹万元3034.992.2银行贷款万元30002.3国家资金万元15003年总成本万元10154.454收益计算4.1年销售收入万元127204.2年税后利润万元1605.814.3年增值税万元389.424.5年税金及附加万元

13、35.054.6年所得税万元535.274.7盈亏平衡点%55.865财务评价指标5.1所得税前(全部投资)5.1.1财务内部收益率%26.495.1.2财务净现值万元7281.455.1.3静态投资回收期年5.475.2所得税后(全部投资)5.2.1财务内部收益率%21.035.2.2财务净现值万元4630.395.2.3静态投资回收期年6.265.3投资利润率%28.421.2 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报报告告编编制依据制依据(1)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2007 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和2007 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摘要;(2)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

14、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81 号文件);(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 号文件);(4)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5)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府发电200881 号)(6)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川委发200131 号);(7)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川委发20071 号文件);(8)四川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专项规划;(9)四川省社

15、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10)青川县“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11)公司提供的有关“5.12”特大地震受灾情况、技术资料、财务基础数据及有关附件。1.3 综综合合评评价价本项目实施地属四川省级贫困县广元市青川县。该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的发展方向和农业产业化政策,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扶持范围,是青川县“5.12”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重点项目,辐射能力强,示范作用大,带动效果明显。项目内容之一的食用菌菌种成形胶囊生产线的实施,将有力的推进青川县农村食用菌尤其是青杠木耳产业的灾后重建,优化农业资源组合,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青川县农民生产自救、致富增收、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

16、农村建设,推动农村经济持续与和谐发展。该项目预算合理,投资回收期短,持效期长,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显著且结合紧密,可操作性强。项目的开发建设配套,技术成熟、经济合理、项目切实可行。第二章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背景及必要性2.1 项项目建目建设设背景背景2.1.1“5.12”汶川地震灾害汶川地震灾害灾前,青川县食用菌菌种资源较为杂乱,品质稳定性差,没有形成强势品牌菌种。 “5.12”特大地震给青川县农业尤其食用菌产业造成了重大损失。因此,青川食用菌产业恢复重建被纳入四川省、广元市及青川县灾后恢复重建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项目。全面提高青川县黑木耳、香菇等食用菌产品综合利用、转化增值

17、水平,增加就业岗位,带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推进受灾地区食用菌产业化进程,实现农产品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促进灾区经济恢复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项目在青川县采取“公司+ 协会+基地+农户的方式建设黑木耳、香菇核心示范基地,通过规范农户种植技术、实施统一种植章程以及改进种植模式,优化种植结构,推进品种选育,扩大种植规模、可以极大地提高食用菌种植产量,增加种植效益,带动农民增收,带动和促进青川食用菌产业恢复和发展。2.1.2 国家国家产业产业政策和行政策和行业发业发展展规规划划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为切实解决农村面临的突出问题,确保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制定了一系列相关产业扶持

18、政策。中央提出要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全面提高农业的素质和效益。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在食品消费观念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加注重绿色、营养、保健与安全。食用菌作为天然的食品以其鲜美的口感,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独特的保健功效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普遍青睐。经过近30 多年的发展,中国的食用菌产业已经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一定的地位。2007 年中国食用菌(鲜菇)产量 1400 万吨、产值 700 多亿元,有近 500 个县的食用菌生产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成为农民致富、农业增收、农村发展的支柱产业。食用菌生产的发展还带动了外贸出口、市场建设、企业发

19、展、机械制造、交通运输、食品加工、农资生产、邮电通讯、饮食旅游和包装业等行业的发展,成为县(市)地方财政的新财源。是我国农业领域里在国际上较为领先的新兴产业。2.1.3 地区地区产业产业政策和政策和产业发产业发展展规规划划四川省中共四川省、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丘陵地区经济发展的意见(川委发2004年 3 号)中指出:按照“推进产业化、全面建小康”的要求,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突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带动主体”。积极支持和鼓励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四川省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中指出:“一是抓住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着

20、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二是多渠道增加投入,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投融资体系;三是实行优惠政策,扶持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四是加速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总体水平;五是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协调配合,共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2.1.4 市市场场因素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意识的加强,对天然食品,绿色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产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青川县通过实施山区林业综合开发,引进业主实施荒山流转,大力发展经济林。截至 2008 年 1 月青川县已建成 2100 万棒黑木耳、400 万袋香菇的生产规模。青川素有“山珍之最在青川”的美誉,黑木耳、香菇

21、等特色农产品质优味美,深受顾家亲睐。青川黑木耳获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被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为“四川省著名商标”;青川的木耳、香菇等 8 个“森林蔬菜”原料基地被省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经过 2004 年前后 3 年的市场低位震荡,2006 年上半年的黑木耳价格达到高峰,批发价一般在 50 元/千克,质量高者达到 60 元以上,进入下半年以后,虽然市场批发零售价格继续呈坚挺状态。因此本项目以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10万亩青杠木耳为重点,辅以成形胶囊菌种生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2.2 项项目建目建设设的必要性的必要性2.2.1 加快青川加快青川县龙头县龙头企企业业灾后

22、重建的需要灾后重建的需要青川县依靠农业龙头企业建立产业,依托农业资源开发产业,发挥特色资源优势,大力扶持一批企业公司带动农业产业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为贫困山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确保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找到了一条现实而有效的途径。2008 年“5.12”年大地震使得青川食用菌企业遭受了巨大损失。大量菇棚垮塌、百万袋料变质,研究中心房屋受损,山珍基地林木被毁,生产设备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非常严重。包括黑木耳在内的食用菌产业占了青川全县农民收入的 60%,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对项目区人民来说具有重大基础作用,是生产自救、灾后重建和全面发展的重要工作。2.

23、2.2 带动带动青川青川县农产县农产品加工品加工业业恢复恢复发发展展青川县在恢复重建期明确提出把恢复农产品加工业作为产业恢复建设重点。项目实施区将借助本项目的加快恢复重建的速度,进一步发展提高青川食用菌产业,有助于发挥资源优势、产业链前端初加工优势以及公司在产、供、销各个环节的优势,挖掘和提升及延长产业链,对提高该系列加工产品的附加值,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就业岗位,加快农村富裕劳动转移,推动青川县乃至广元市农产品加工业的恢复重建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2.2.3 是青川是青川县协调发县协调发展的需要展的需要青川县属于省级贫困县,基础条件差,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农副土特产品虽然质量优,但生产无

24、标准、无规模,以农户传统赶集“背篼销售”为主,产品附加值十分低下,农民增收不快,农业发展徘徊不前。发展青杠林人工营造是实现青川县食用菌产业稳定发展的基础,是实现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有效统一。由于青杠林具有较强的生态服务功能,同时也具有较强的经济价值,能生产出大量用于食用菌培育的椴木和带料。对缓解青川县的生态环境压力,改变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落后面貌,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实现农民脱贫致富,发展农村产业,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和深远的社会意义。2.2.4 促促进进受灾地区生受灾地区生态环态环境的恢复境的恢复“5.12”特大地震给青川县林业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林业基础设施和林业产业化

25、经营受损严重。受山体垮塌影响大面积青杠基地林损毁,生态环境恶化加剧。通过本项目配套的种植基地的建设,在保障产业健康发展的同时,也对保护山区生态环境,调节山区立体气候,净化水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2.5 是建是建设设社会主社会主义义新新农农村的需要村的需要本项目建设青川是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省级贫困县、食用菌示范县、 “三木”药材基地县。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同时提升耕地生产能力是西部大开发中农业开发的重要内容。结合区域资源优势,顺应市场经济规律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趋势,在青川县投资营造青杠林用于生产食用菌,通过规模化、标准

26、化、企业化生产可迅速提升区域耕地的生产能力和农业经济实力,是青川县解决生态与产业发展矛盾的有效途径,是山区贫苦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需要。第三章第三章 建设条件建设条件3.1 项项目区概况目区概况3.1.1 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围青川县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白龙江下游,川、甘、陕三省结合部,位于东经 10436-10538,北纬 3212-3256,处于中西部交接地带。周围与陕西省宁强县、甘肃省文县、武都区,四川省江油市、平武县,广元市市中区、朝天区、剑阁县等八县(区)相邻,素有“鸡鸣三省”、 “金三角”之称。3.1.2 自然自然资资源状况源状况青川

27、物华天宝,地腴物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坡度大于 25的占幅员面积的 73.8%,最高海拔 3837m,最低海拔 491m。春寒秋凉,夏短冬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随地貌呈立体变化。年平均气温13.7,最热为 7 月,平均气温 23.6,最冷为 1 月,平均气温 2.5。年平均雨量 1021.7mm,年均日照 1337.6 小时,日照率 30%,无霜期243 天。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宜人,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巨大。土地资源丰富。全县人均占有土地 19.83 亩,耕地 1.75 亩,林地17.46 亩,牧地 1.47 亩;青川县是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四川省畜牧业生产基地县;青川是四川省林业基

28、地县,全县林业用地面积 330 万亩,占幅员的 67,3%,森林覆盖率 42.3%,活立木蓄积量 1200 万 m3。山珍资源丰富,被国家定为“黑木耳质标”的青川木耳, “天然高级保鲜品”的香菇, “真菌之花”的竹荪, “山菜之王”的蕨菜等绿色食品享誉国内外,是全国森林蔬菜八强县和干菜食用菌基地县。水利资源丰富。境内河流属长江水系,白龙江和青竹江横贯县境,小河、溪沟境内遍布,全县总蓄水量 157 亿 m3,水能蕴藏量 100 多万千瓦3.1.3 社会社会经济经济状况状况全县幅员面积 3271km2,约 490 万亩,总人口 25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22 万人。辖 9 镇 28 乡,271

29、个行政村,1952 个农业合作社。3.1.4 建建设设地点地点选择选择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青川县茶坝乡、骑马乡、桥楼乡、小坝工业园区。该地水源有保障,地无污染源,交通方便,通讯便捷,水、电、气供应有保障;当地食用菌种植面积较广,原材料充足。建设条件具备,符合青川县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和灾后重建发展规划以及食品加工厂选址要求。3.1.5 本行本行业业及关及关联产业发联产业发展展现现状状青川县地处广元市,属于省级贫困县,食用菌产业是当地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黑木耳在内的食用菌产业占了青川全县农民收入的 60%。目前已培育食用菌类龙头企业 3 家,其中川珍实业建成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国家扶贫开发

30、重点龙头企业,2007 年产值达 6500 万元。成立食用菌总协会 3 家、分协会 9 家、支协会 28 家,形成了“公司+协会+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青川县食用菌种植面积虽然已形成一定规模,但品种单一,缺乏优良品种推广,管理水平低,另一方面,受到“5.12”特大地震的重大影响,食用菌产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厂方加工设备,基地林木受到严重损失,严重阻碍了青川县进一步发展。3.2 项项目建目建设设条件条件优优劣劣势势分析分析3.2.1 优势优势方面方面(1)政策环境中共中央、国务院 2004 年至 2008 年的 1 号文件均对我国“三农”问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新农村建设作了重大部署,强

31、调继续发挥农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切实解决农村面临的突出问题,确保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政府在“十一五”建设规划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任务,其难点在农村,重点也在农村。四川省在关于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中指出:“一是抓住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着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二是多渠道增加投入,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投融资体系;三是实行优惠政策,扶持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四是加速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总体水平;五是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协调配合

32、,共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本项目建设的实施地属国家生态建设的重点区。由于历史的原因,经济基础差,资金、技术、人才缺乏,经济发展缓慢,汶川大地震更使当地经济遭受了灭顶之灾,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四川省、广元市各级政府对当地经济的恢复重建给予了高度重视,并从政策、资金等各方面给予了大力扶持,浙江省委、省政府已明确提出了“1348”的对口支援青川目标。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当地规划,符合地方灾后重建实施方案,项目得到了青川县政府、县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享受到国家灾后重建等各项政策优惠和国家财政支助。(2)资源优势青川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有林地 330 万亩,森林面积 210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

33、68.7%,人均林地 15 亩,是四川省林业基地县。近年来,该县因地制宜确立了“生态立县、特产兴县、工业强县、和谐安县”的总体思路,把兴县的产业放在特色资源开发上,提出了“打生态牌、念科技经、走特色路”的食用菌产业发展思路。按照“林、菌、禽、板、肥”的生态特色产业模式。确立了“两江一河”的“两千百万”的食用菌产业带。即:青竹江流域千吨黑木耳、白龙湖库区万亩竹荪、乔庄河流域百万袋香菇产业带。目前,青川县已发展袋料香菇 230 万袋、黑木耳1100 万棒、竹荪 5500 亩。建成 50 亩以上椴木密植黑木耳示范场 1 个,300 亩以上竹荪示范园 4 个,10 万袋以上的香菇示范场 5 个。形成了

34、骑马等 2 个竹荪专业乡,黑坪等 12 个竹荪专业村,板桥等 7 个黑木耳专业乡,红旗等 10 个黑木耳专业村,营盘等 5 个香菇专业乡,黄水等 5 个香菇专业村。培植 2 万根棒以上密植黑木耳大户 102 户。(3)市场优势近几年,随着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推进,食用菌已成为排在粮、棉、油、菜、果之后的第六大农产品,成为农民增收的主业。据不完全统计,2006 年,我国食用菌产量已达 1400 多万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 70%,产值 600 多亿元。食用菌栽培所需原料主要是农作物秸秆、稻草、油饼等农业副产品,成本低、收益高。一亩食用菌 1 年投人约2000-3000 元,而收益在 1 万元左右。食

35、用菌节水节地,一亩食用菌耗水量仅相当于小麦的 1/5 到 1/10;棚室规模可大可小,大的可达几亩,小的可小到 0.2-0.3 亩,既可以规模化发展,也便于充分利用农民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空闲土地。食用菌作为新兴产业可以有效替代那些资源消耗高的传统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特别应当看到,国际市场对食用菌的需求量大,全世界每年的需求量在 1700 万吨以上,且 80%靠中国出口,主要销往美国、欧盟、日本、荷兰等国家和地区。食用菌的国内外市场特别是美国、欧盟和日本、荷兰等国家市场缺口非常大。每公斤价格相当于国内市场的 10 倍以上,发达国家多以进口为主。青川县土地资源、林木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

36、,具备发展食用菌产业的资源要素。因此,应当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把食用菌发展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朝阳产业。3.2.2 主要障碍因素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及解决方案(1)主要障碍因素地震造成巨大损失。 “5.12”汶川大地震给青川县及周边地区造成了重大损失,造成数千人遇难,上万人受伤,供电、供水、供气、供油、道路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全面瘫痪,生产资料损失惨重,仅四川万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所属青川食用菌科研开发中心就损失胶囊菌种 10 万板,袋料香菇 50 万袋,地载木耳 13 万袋,木耳菌种 12 万斤,椴木香菇 25 万段,椴木木耳 5 万段;生产设备损失金额 100 余万元。地震给当地人民生活造成

37、了重大影响,同时也阻碍了灾后重建的迅速开展。青杠基地林分布零散,青杠基地林资源破坏严重,总量不足。青杠木材是培养木耳、香菇、松茸等高档食用菌的优质材料。据青川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报告,青川地区一部分青杠林呈点状分布,且林龄不整齐,很难持续、稳定地满足食用菌产业所必须的原料供应。青川县共有青杠林面积 47754 公顷,其中可用于食用菌培植原料林39437 公顷,但很难支撑该地区每年新增加 10000t 食用菌生产的目标。生产原料总量不足成为制约该地食用菌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生产者文化素质较低。由于青川县地理区位条件受自然环境限制,经济落后,广大农民所接受的教育水平较低。在食用菌生产中,

38、相当数量的菌农缺乏“以质取胜”的经营理念,品种单一,重栽轻管,重药轻肥,重产量轻质量的倾向较突出,产品价格较低。生产组织化程度低。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这是我国农产品生产经营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目前,青川县食用菌生产和经营以一家一户的农户为主,生产规模小而分散,经营各自为政,信息交流不畅,生产组织化水平较低,缺乏统一的品牌形象,缺乏龙头企业带动,菌农势单力薄,难以形成规模优势和效益优势,也难以抗拒市场风险。(2)解决方案大力推进“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经营机制,使之符合企业发展及产业化经营的要求。依靠相关科研院所、大学和龙头企业自身的科技实力,应用推广食用菌标准化种

39、植技术和产品生产加工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对农民、员工的文化素质教育和知识技能培训,强化市场意识,严格质量管理,完善销售网络和服务功能,强化品牌建设,以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市场,规避市场风险。在政策上要大力扶持加工型龙头企业的发展,加强资金、技术和人才的引进,必须充分调研、精心策划,强化项目的组织工作;在规划设计中根据食用菌的生长习性因地制宜,突出区域特色;在实施过程中,把握好技术质量标准,依法实施;在资金使用和管理上必须保证国家资金安全和有效运行。第四章第四章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项目单位基本情况4.1 基本情况基本情况项目建设单位为四川万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6 年,注册资本金

40、 500 万元,经营范围:农业、林业、养殖业;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推广;农林产品收购、加工、销售。公司下辖青川县食用菌科研开发中心,青川县食用菌协会两个单位。公司现有员工 38 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 15 人,高、中级职称 8 人。“5.12”地震使公司蒙受重大损失,食用菌研究中心直接受损540.45 万元,其中损失胶囊菌种 10 万板,袋料香菇 50 万袋,地载木耳 13 万袋,木耳菌种 12 万斤,椴木香菇 25 万段,椴木木耳 5 万段,生产设备损失金额 100 余万元;基地受损 100 万,主要是菇棚跨塌、袋料变质。4.2 研研发发能力能力青川县食用菌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香菇(花菇)、木

41、耳、竹荪等食用菌久负盛名,食用菌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重要支柱。为推动青川县食用菌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公司于 2007 年 9 月专门成立了青川县食用菌科研开发中心,强化食用菌品种开发和品质的提高。为此,公司与浙江庆元县瑞森菌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胶囊菌种合作协议,投资 300 万元,引进胶囊菌种生产设备一套,全面推动了食用菌胶囊菌种的技术应用,提升了青川县食用菌种植技术水平。4.3 法人代表法人代表及及总经总经理理4.3.1 法人代表法人代表四川万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古成章,男,1950 年出生,大学毕业。国家项目分析师(CPDA),中国村社促进会民营经济委员会委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管理经

42、验。主要经历如下:1987-1991 年任红原县文教局副局长。1996-1998 年红原县政府副县长、县委宣传部部长。1998-2002 年任阿坝州外贸经济合作总公司党委书记兼副总经理。2002-2006 年四川阿坝牦牛产业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西部牦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任总裁助理。2006 年 4 月创办攀枝花市珠莲铁钛有限公司,经营至今。2008 年 1 月任四川万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4.3.2 总经总经理理常青 1990 年 9 月-1994 年 7 月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专业学习、2001 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工商管理(MBA),长期供职于综合性多元化集团公司较高职位,具有较好

43、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熟悉企业的行政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资金运作、投融资及资源整合等相关业务,精通项目的运作、包装与管理,独立成功运作数十个项目和企业的重组工作,对企业的产品运作、资本运作及企业战略有独到的见解。常青工作单位:江苏红豆集团(1994.6-1997.10),四川泰港集团(1999.8-2002.4),成都日报报业集团(2002.12-2005.2),四川天行投资有限公司、四川国田集团(2005.2-2007),2008 至今任四川万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4.4 食用菌食用菌产业产业化开化开发发公司坚持“公司+合作社+科技中心+农户”的运行模式,为进一步推动食用菌产业

44、的发展,2008 年 3 月在青川县茶坝乡成立了“青川县万树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公司为农民提供食用菌优良品种和种植技术,带动了当地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并辐射周边地区。2007 年,公司生产菌种(香菇、木耳)1000 万袋,辐射 7 个乡镇,300 多户 1500 余人。核心基地 100 亩,林地 8700 亩,年产 300 万袋袋料香菇、木耳。全县 80%以上的香菇菌种、50%以上的木耳菌种由青川食用菌科研开发中心提供。4.5 项项目技目技术术支撑支撑单单位位四川省农科院土肥所从事新优名贵食用菌品种选育、栽培和加工技术;及农用微生物制剂等产品的研究与开发 35 年。现有在职职工84 人,高、

45、中级科技人员 40 人,博士 1 人,硕士 15 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 1 人,享受政府津贴专家 5 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2 人,后备人选 5 人。1996 年该所被农业部授予“八五”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开发综合实力“百强研究所”,排名居 55 位,在同行业中居第二位。获省级以上重大科研成果 60 余项,其中国家级 2 项、部级 7 项、省级46 项。新品种审定 10 余个,专利 3 项。1999 年该所主持的“应用细胞融合技术选育食用菌优良新品种”研究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食用菌科间远缘杂交,发明了融合核分裂技术,突破了食用菌远缘核融合株不育的世界性难题,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获得了四川省政府

46、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国家发明二等奖。第五章第五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方案5.1 市市场场分析分析5.1.1 国内外食用菌市国内外食用菌市场场概况概况(1)国外市场国际上栽培木耳的国家很少,目前只有菲律宾、泰国等少数几个国家,木耳产量一直在 5 万吨左右徘徊,而国际市场对木耳的需求都很大。木耳的消费,日本人平均年消费 0.6kg,美国 0.4kg,加拿大0.3kg,由于不产木耳国家对木耳的消费量大,世界每年黑木耳需求量一直维持在 20 万吨以下,供需矛盾十分突出。黑木耳是我国传统的保健食品和重要的出口商品,除供应国内市场外,畅销日本、东南亚、美国、加拿大等,加入 WTO 后,我国黑木耳

47、出口将大幅度上升,产量和国际贸易额均居世界首位。(2)国内市场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食用菌生产和消费大国,产量占到世界总产量的 70%。目前,估计约有 2 亿多人从事食用菌以及相关的产业。中国被视为世界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中国的食用菌产量占世界食用菌总产量的比重近年来稳步提升。1978 年,中国的食用菌产量 6 万吨,只是世界食用菌总产量的 5.7%;在 1983 年已增长到 17.45 万吨,占当时世界食用菌总产量的12%。1986 年的产量增加到 218 万吨的 27%。1990 年被认为是中国食用菌生产的转折年,因为这一年的人工栽培食用菌产量第一次超过 100 万吨,占当年产量的 2

48、8%。从那时起,中国栽培食用菌产量以每年 18%-20%的增长率稳步增长。尽管产量的高速增长已持续了许多年,但最新数据显示该产业的发展潜力远没有达到极限。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菌的国内消费将不断增大,大中城市是食用菌消费的主要渠道。如果 300 万人的城市每人每天消费 100g 鲜食用菌,每天就可以消费 30 万公斤,年消费 1.1 亿公斤(110 万吨)的产品,中国超过 300 万人口的城市在 50 个以上,仅这些城市一年的食用菌的消费就是目前食用菌总产量的 5 倍以上。加上其它消费以及国际市场对中国食用菌越来越多的需求。预计,在未来的 20 年间,中国食用菌还有目前产量 10 倍

49、的空间,食用菌市场非常广阔。5.1.2 国内外食用菌国内外食用菌贸贸易概况易概况我国食用菌生产遍布全国,以福建、浙江、湖北、山东、河南、四川、云南为主产区。世界主要食用菌栽培品种有香菇、双孢蘑菇、平菇等,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占主导优势的食用菌是香菇、木耳及其制成品等。近年来国内共有 31 个省、市、区出口食用菌,其中以福建省最多。全球食用菌总产量的 10%-15%进入了国际贸易市场,主要出口国为中国、波兰、荷兰、西班牙和加拿大等生产大国,主要进口国为日本、美国、德国、东盟等国家和地区。香菇是亚洲特别是东亚地区的主要食用菌生产和贸易品种,我国是全球第一生产和出口大国,年产香菇大约 10 万吨(干重)

50、,占世界总产量的 90%以上。每年出口香菇 2-3 万吨,占世界贸易量的 95%以上。日本、美国、东盟和中国香港是香菇的主销市场,其中日本作为最大的进口国,其进口量占我国出口总量的 1/3 以上。表 5-1 2004 年-2006 年我国各省市食用菌出口情况 单位:千克美元2004 年年2005 年年2006 年年地区地区数量数量金金额额数量数量金金额额数量数量百分比百分比金金额额百分比百分比福建2.31 2.73 2.48 2.95 2.48 53.093.74 38.89湖北0.10 0.91 0.10 0.81 0.11 2.290.97 10.13云南0.08 0.84 0.09 0.

51、90 0.08 1.720.91 9.49浙江0.25 0.49 0.20 0.45 0.22 4.770.59 6.13四川0.10 0.34 0.11 0.38 0.17 3.680.44 4.55山东0.23 0.27 0.25 0.30 0.02 4.530.28 2.87河南0.02 0.01 0.04 0.05 0.04 0.920.07 0.77江苏0.09 0.10 0.05 0.06 0.08 1.650.10 1.08重庆0.06 0.09 0.04 0.06 0.05 1.140.07 0.755.2 销销售售方案方案5.2.1 销销售网售网络络建建设设青川食用菌的销售,

52、可根据产品的不同消费特点选择不同的消费对象和销售渠道,根据不同消费对象和经营环节需要逐级建立销售网络;可采用代理制、总经销制、网络销售,也可以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进行销售。历年来,项目实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国内外销售网络,产品可直接进入国内外各级市场。5.2.2 销销售售队队伍建伍建设设项目单位成立营销部,负责销售队伍的建设,包括参与招聘、划定区域、日常管理、目标考核、业务培训等。销售队伍主要由具有一定营销经历与经验的人员并适量招聘的应届大学毕业生组成,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进行培训,包括岗前培训、在岗培训、送培深造,保证销售队伍素质不断提高。5.2.3 品牌建品牌建设设和促和促销销品牌建设

53、是产品战略建设的重中之重,选择灵活多变的广告促销策略,如采用贸易展销会、广告宣传、新闻发布会、年度会议或学术讨论会、互联网、贸易刊物等形式,将电视广告、平面报纸、网络媒体等促销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推进产品销售,逐步提高果酒、果醋的市场美誉度和产品市场占有率。5.3 市市场风险场风险分析分析食用菌项目属于朝阳产业,近几年增长速度较快,产品供不应求,且本地以及四川大部分食用菌特别是木耳、香菇均来自项目实施区,市场占有率较高,市场风险小。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GB6192-86 规定,市场风险因素主要是销售风险,如货物发出去但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款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增多、财务风险增大。对销售工作而言,货

54、物发出去,但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款是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增多、财务风险增大的主要原因。在多年的销售工作中,项目实施单位已经积累了一整套控制销售风险的体系和制度,包括选择资信状况好、覆盖能力好的经销商,控制发货量和销售商、代理商库存量、实行现款现货制等,营销政策的制定要充分考虑销量、到款、欠款等具体情况,把应收账款保持在较低水平。第六章第六章 项目建设方案项目建设方案6.1 建建设规设规模模本项目分为原料林栽培基地,食用菌菌种生产车间,食用菌栽培产业化示范基地、食用菌加工区四个功能区。建设食用菌原料林 2000 亩,树种以常绿乔木为主,辅以农作物。食用菌菌种生产车间占地 1000 平方米,年生产菌种 7

55、000 板(400万粒),食用菌加工区占地 300 平方米。食用菌栽培产业化示范基地 60 亩,每年可提供食用菌 6 万袋。6.2 建建设设内容内容6.2.1 原料林基地原料林基地新建 2000 亩食用菌原料林,为食用菌提供生产提供充足的椴木、袋料粉末。基地林管护站 1 个,50m2。营造林及衰老树更新需要种苗60 万株。6.2.2 胶囊菌种生胶囊菌种生产车间产车间占地 1000 平方米,年产食用菌菌种 7000 板。主要建设内容如下:(1)制定食用菌菌种质量标准及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食用菌菌种生产体系,保障菌种质量稳定优良。(2)建设灭菌车间 100m2,接种车间 80m2,培养车间 200

56、m2,排灌渠 40m,购置拌料机、装料机、传送系统、高压灭菌柜等设备 1 台(套)。(3)购置全套成形胶囊菌种生产线 1 条(含技术转让)。6.2.3 食用菌栽培食用菌栽培产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化示范基地占地 60 亩,年产木耳、香菇等食用菌 6 万(袋、根)。主要建设内容如下:(1)集成食用菌栽培关键技术,建立标准化的食用菌新品种设施栽培技术体系,进行产业化示范。(2)建标准化生产菇房 60 亩,排灌渠系 160m 等,建成现代化的食用菌设施栽培示范基地。6.2.4 食用菌加工食用菌加工占地 300 平方米,年加工食用菌净菜 140 吨。新建净菜加工车间80m2,库房 160m2,购置加工设备

57、1 台(套)。6.2.5 配套工程配套工程包括检测用房、道路、工厂绿地、菌渣处理、办公用房、污水处理、沼气池等,共计 1 亩。6.3 技技术标术标准准本项目产品为食用菌,严格按照以下国家颁布技术标准执行。(1)NY/T528-2002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2)NY 5099-2002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3)GB 7096-2003 食用菌卫生标准6.4 生生产产技技术术方案及工方案及工艺艺流程流程6.4.2 工工艺艺流程与技流程与技术术(1)青杠食用菌制种程序培养培养原种原种培养料培养料灭灭菌菌固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培养料培养料灭灭菌菌种菇种菇母种母种试试管培养基管培养

58、基培养培养培养基培养基灭灭菌菌栽培种栽培种固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培养培养图图 6-16-1 食用菌制种工艺流程图食用菌制种工艺流程图(2)食用菌栽培工艺流程 图图 6-26-2 食用菌栽培工艺流程图食用菌栽培工艺流程图(3)食用菌净菜加工工艺原料的无害化原料的无害化选择选择木料粉碎木料粉碎装袋装袋培养配制培养配制冷却冷却灭灭菌菌移入棚内移入棚内破袋破袋转转色色菌袋菌袋1 一、一、食食用用菌菌制制种种程程序序接种接种种出菇管理出菇管理鲜鲜菌菌清洗清洗分分选选臭氧臭氧杀杀菌菌预预冷冷包装包装点击“确认”系统将保留您的操作点击“取消”或不进行任何操作,系统将默认在2 分钟之后退出数据库。-确定 取消

59、-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由于您长时间没有操作,系统将在2 分钟之后自动退出数据库。点击“确认”系统将保留您的操作点击“取消”或不进行任何操作,系统将默认在2 分钟之后退出数据库。-确定 取消 -风风干干沥沥水水入入库库点击“确认”系统将保留您的操作点击“取消”或不进行任何操作,系统将默认在2 分钟之后退出数据库。-确定 取消 -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由于您长时间没有操作,系统将在2 分钟之后自动退出数据库。点击“确认”系统将保留您的操作点击“取消”或不进行任何操作,系统将默认在2 分钟之后退出数据库。-确定 取消 -图图 6-

60、36-3 食用菌净菜工艺流程图食用菌净菜工艺流程图6.4.3 食用菌栽培技食用菌栽培技术术包括原料准备(青杠)、建造灭菌灶,装袋、灭菌、接种、菌袋发菌、搭盖荫棚、上层转色、挑蕾出菇、出菇管理等项技术环节。具体为:将当年剪伐的树枝粉碎成屑(MQF-420 型切碎机),用机械灌装入专用塑料袋内(每袋 1.5 公斤),两头用人工操作扎紧;然后送灭菌灶,在100温度下灭菌 24 小时,降至 30以下,在无菌条件下人工接种,再移入恒温室,在 25培养室内保护 30-40 小时,观其转色;待袋内菌丝由白色变为棕色时,在大田搭一塑料大棚,移入棚内管理,待长出菌菇即可采摘。6.5 设备设备方案方案6.5.1

61、设备选择设备选择的原的原则则本项目生产、检验设备选择主要根据工艺需要,所采用的国际国内设备技术先进,经济适用。6.5.2 主要主要设备设备(1)胶囊菌种生产设备根据项目带动范围需要引进年产 400 万粒的成型胶囊菌种的工厂化繁育生产线 1 条。图图 6-46-4 胶囊生产设备胶囊生产设备(2)食用菌加工生产设备表表 6-16-1 食用菌净菜加工设备明细表食用菌净菜加工设备明细表序号序号名称名称配置功率配置功率( (kw/台)台)外形尺寸外形尺寸数量数量(台、套)(台、套)1高压清洗机3.7555001300150012分拣清洗机1.160001400125013气泡清洗机2.955500110

62、0120014臭氧杀菌机0.7565001300125015风干沥水机9.556800950157016包装运输机0.75600011008501(3)检验检测设备根据项目需要,需购进微生物分析检测仪器设备一套,设备购置费用 20.84 万元,详见表 6-2。表表 6-26-2 微生物分析检测仪器设备一览表微生物分析检测仪器设备一览表 单位:万元序号序号设备设备名称名称规规格型号格型号价格(价格(单单价)价)数量数量金金额额1分光光度计7210.7421.482黄曲霉素测定仪HJ-20.5821.163味精浓度计WYL-50.821.64精密度计PHS3C0.2520.55电子天平JA1003

63、0.742.86显微镜XTB-10.1840.727水环式不锈钢真空泵SHB-30.2120.428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DHG0.341.29隔水式恒温培养箱GHP0.3441.3610电热恒温水浴40.120.211电热蒸馏水器20L0.240.812冰柜HYA-3291.4545.813水分快速测定仪SH10A0.420.814超净工作台SW-CJ122合合计计20.84(4)辅助设备本项目辅助设备主要有生产车间污水处理设备及供水设备、供电设备。计 126 万元,详见表 6-3。表表 6-36-3 辅助生产设备一览表辅助生产设备一览表序号序号设备设备名称名称型号及型号及规规格格单单位位数量数

64、量金金额额(万元)(万元)1污水处理系统套180.002供电系统SL7-250/10套230.003供水系统套216.00合合 计计7126(5)消防设备根据项目需要,需购进消防设施设备一套,设备购置费用 5 万元,详见表 6-4。表表 6-46-4 消防设备一览表消防设备一览表序号序号设备设备名称名称规规格型号格型号单单位位数量数量单单价(元)价(元)总总价价(万元)(万元)备备注注1地上式消火栓SS100只124000.52泡沫灭火器MP8只901201.083CO2 灭火器MTI3只901801.624室内消防栓箱SI162只452000.95消防加压水泵85m3/hr、20m台6150

65、00.9兼用合合计计5(6)机修设备根据项目需要,需购进维修车间机修设备一套,设备购置费用4.5 万元,详见表 6-5。表表 6-56-5 机修设备一览表机修设备一览表序号序号设备设备名称名称规规格型号格型号单单位位数量数量单单价价总总价价(万元)(万元)1切管套丝机1/22台335001.052交流电焊机10100A台640002.43砂轮机5台38000.244钳工工具套63000.185兆欧表500V支63500.216万用表MF-500支91800.167电工工具套201300.26合合计计4.5(7)运输设备根据项目需要,需购置厂内专用推车 10 辆,设备购置费用 4 万元。6.6

66、工程方案工程方案6.6.1 建筑建筑设计设计方案方案(1)设计依据建设单位的要求及有关部门批文对土建设计的要求;项目区自然地理、地质条件;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14881);通用食品厂房设计卫生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1997 年版);荷载设计规范(GBJ9-87);建筑基地基础设计规范(GBJ7-89);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2)设计要求建设规划部门对建筑的要求;工艺的特点对土建的防火、防震、耐腐蚀、洁净要求和使用要求;工艺流程对建筑平面,剖面设计的要求;满足其他相关专业的要求;生产类别:戊类。(3)建筑设计建筑设计包括菌种车间、生产车间以及其他服务性工程、环保工程及相应的配套室外工程,生产类别为戊类,耐火等级为二级。菌种车间菌种车间包括灭菌车间、接种车间、培养车间。菌种车间配备温控等相关设备设施,砖混结构,一层。图 6-5 食用菌菌种车间生产车间生产车间包括净菜加工车间。采用轻钢结构,外墙为夹矿棉彩钢板,室内地坪以下用砖墙,洁净区隔墙用夹矿棉彩钢板。地面为环氧涂料地面,踢脚高 150mm。卫生间为防滑地砖地面,洁净区环氧自流平地坪,库房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