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双垄面全膜覆盖玉米间作套种大豆栽培:总结 计划 汇报 设计 可编辑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42632780 上传时间:2021-11-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55双垄面全膜覆盖玉米间作套种大豆栽培:总结 计划 汇报 设计 可编辑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55双垄面全膜覆盖玉米间作套种大豆栽培:总结 计划 汇报 设计 可编辑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55双垄面全膜覆盖玉米间作套种大豆栽培:总结 计划 汇报 设计 可编辑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55双垄面全膜覆盖玉米间作套种大豆栽培:总结 计划 汇报 设计 可编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5双垄面全膜覆盖玉米间作套种大豆栽培:总结 计划 汇报 设计 可编辑(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浅谈双垄面全膜覆盖玉米间作套种大豆栽培技术研究兰雪燕 2009级农学专业摘要:通过试验研究表明,双垄面全膜覆盖玉米间作套种大豆技术,在生物产量上单作玉米平均达448.3/667,较间作大豆两作物合计增产54.0/667,增幅13.7%,比套种大豆合计增产40.8/667,增幅10.0%,比较单作增产229.3/667,增幅187.4%.该技术可大面积推广应用.关键词: 双垄面 全膜覆盖 玉米间作 套种大豆 技术研究在我县西部黄土丘陵区,采用全膜覆盖集雨补灌技术(双垄面全膜覆盖),通过双垄面全膜覆盖栽培技术,玉米间作套种大豆,可有效利用降雨,光热等资源,达到充分挖掘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为大

2、面积推广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间作套种是植株高矮、株型、叶片大小以及对光强的反应都。不同的作物组成合理的复合群体,可以增加叶面积指数,提高光能利用效率。玉米与矮秆作物间作或套种,可以改善群体通风条件,不断补充二氧化碳。能使玉米原来的平面采光变为立体采光,行间风速可提高60%,二氧化碳浓度可增加20ppm,从而提高光合效率;同时还可以延长光合作用时间,以延长玉米的总光合作用时间,从而提高产量。1 示范地基本情况该示范西部黄土丘陵干旱区,为中温带半干旱到干旱过渡地区,东经105°2962,北纬35°5666,海拔高度1860m,年降水量300400毫米,且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约占

3、全年总降水量的61%以上,农作物生育期有效降水少。蒸发强烈,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490毫米。年均气温5.8,0活动积温2811.6,5活动积温2617.3,10活动积温2168.7,15活动积温1245.5,日照时数2425.8小时,无霜期140d。土壤为黑垆土, PH值8.75,土壤有机质 12.30g/kg,全氮0.85g/kg,全盐0.28g/kg,水解氮58.75mg/kg,有效磷 12.02mg/kg,速效钾193.71mg/kg,前茬作物为玉米。2 材料与方法2.1 参示品种 Zh30由宁夏农林科学院提供;酒单3号由西吉县种子公司提供。2.2种植结构处理间作玉米带宽110cm,种2

4、行,行距55cm, 株距40cm,保苗3031株,占地面积67%;大豆种植在大垄中间,种1行,行距35cm,株距25cm,保苗7623株,占地面积33%。处理套种玉米带宽110cm,种2行,行距55cm, 株距40cm,保苗3031株;大豆带宽110cm,种2行,行距55cm,株距15cm,保苗8085株,二者各占地面积50%。 处理单种玉米3031株。处理单种大豆12000株。3 玉米间作套种大豆的生理、生态效益3.1 玉米间作套种大豆是充分利用生长季节,提高光、热、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该示范区日照充足,光能资源丰富,但低温偏低,热量不够充足,降雨量少且分配不均。因此充分利用充足的光能资源提高

5、对有限热量与降水资源利用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途径。3.2 改善田间小气候,形成两种作物间相辅相成的生态环境促进了作物生长发育,间作套种改变了作物群体结构状态,使平面布局与空间布局合理地结合起来,配置成一个植株高矮交叉,生育期长短错开的立体种植结构,进而使田间小气候综合性状得到显著改善。4玉米间作套种大豆的生产效益4.1作物生育效益 示范结果(表1)表明,间作套种大豆比单种大豆单株分枝数多0.57个、单株结荚数多0.6个、单株粒数多3.7粒、百粒重高8.7g、单株粒重高7.7 g。说明玉米间作套种大豆提供了良好的复合群体,使通风透光及温湿度条件得到改善作物生长发育。表1 玉米间作套种大豆作物生长

6、发育效应处理玉米大豆穗行粒数行粒数百粒重(g)单穗粒重(g)单株分枝数单株结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g)单株粒重(g)16.332.431.5166.41.96.713.524.822.417.134.233.2194.22.67.81425.62815.830.830.4147.90000000001.86.312.724.119.34.2 生物产量效益 生物产量包括籽粒产量茎叶产量,从(表2)可以看出处理单作玉米产量平均达448.3kg/667,较处理玉米间作大豆两作合计增产54.0kg/667,增幅13.7%;比处理玉米套种大豆两作合计增产40.8kg/667,增幅10.0%;比处理大豆单种

7、增产229.3kg/667,增幅187.4%。表2 玉米间作套种大豆的生物产量表现处理籽粒产量(kg/667)茎叶产量(kg/667)玉米大豆合计玉米大豆合计337.956.4394.3439.3101.5540.8294.3113.2407.5382.6203.8586.4448.30448.3582.80582.80156.0156.00202.8202.84.3 玉米间作套种大豆的经济效益 从表3可知,处理玉米套种大豆两作物产值1154.2元/667,比处理玉米间作大豆两作物产值高223.4元/667,比处理单种玉米产值高320.3元/667,处理单种大豆产值高333.6元/667;不同

8、处理之间的投产比分别为1.9元/元、2.1元/元、1.8元/元和1.6元/元。表3 玉米间作套种大豆的经济效益处理经济产值(元/亩)秸杆产值(元/亩)产值(元/亩)投入(元/亩)纯收入(元/亩)投产比 (元/亩)822.6108.2930.8485.6445.21:1.91036.9117.31154.2545.2609.01:2.1717.3116.6833.9467.3366.61:1.8780.040.6820.6503.0317.61:1.65 小结一是玉米间作套种大豆在生物产量上单作玉米平均达448.3kg/667,较玉米间作大豆两作物合计增产54.0kg/667,增幅13.7%;比玉米套种大豆两作物合计增产40.8kg/667,增幅10.0%;比大豆单种增产229.3kg/667,增幅187.4%。二是玉米间作套种大豆在经济效益上玉米套种大豆两作物产值1154.2元/667,比玉米间作大豆两作物产值高223.4元/667,比单种玉米产值高320.3元/667,单种大豆产值高333.6元/667;不同处理之间的投产比分别为1.9元/元、2.1元/元、1.8元/元和1.6元/元。参考文献:宁夏农林科技2009年第八期通讯地址:西吉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联系电话:13995443664二一一年二月十七日 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