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考纲解读突破:专题02空间定位热点难点突破含答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2625064 上传时间:2021-11-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考地理考纲解读突破:专题02空间定位热点难点突破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地理考纲解读突破:专题02空间定位热点难点突破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地理考纲解读突破:专题02空间定位热点难点突破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考纲解读突破:专题02空间定位热点难点突破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考纲解读突破:专题02空间定位热点难点突破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 品 地 理 教 辅 资 料 2019.5专题02 空间定位图1为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图2示意图1中两点之间的地形变化过程(阶段一阶段三为由早到晚)。据此完成12题。1下列地形区的形成原因与图中之间地形变化原因相似的是()A富士山区 B落基山脉C东非大裂谷 D墨累达令盆地【答案】B2与图中处地势高低变化呈正相关的地理要素是()A动物复杂程度 B植被产草量C流水侵蚀力度 D岩石风化程度【解析】根据图示可知,处地势在逐渐增高,之间的山地增高更显著。随着处地势的逐渐增高,来自太平洋的西风气流逐渐被阻挡,处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量减少,动物复杂程度、植被产草量、流水侵蚀力度均在下降,而随着降水量减少,

2、干旱加剧,岩石风化程度增强。【答案】D下图示意的是由冰岛驶向甲、乙港口的海上运输线,该航线是“二战”期间重要的军事物资补给线。据此读图完成34题。3甲、乙港口气温存在差异,甲地1月平均气温高于乙地,其主要影响因素为()A纬度 B地形C洋流 D季风【解析】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看,该地位于北冰洋沿岸。该处1月气温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较大,甲位于乙的西侧,受到暖流影响更大而气温较高。【答案】C4由乙港口通往南部的1100多千米的铁路,其沿线地区()分布着波状起伏的沙漠冬季易受寒潮天气影响分布着较茂密的针叶林春秋季易受强沙尘暴影响A BC D【答案】BM国拟建一条连接南北水域的人工运河(如图所示),运

3、河建成后将有北部水域淡化后的5万亿立方水资源进入运河区。读图完成57题。5有关该运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运河长度约为800 kmB经过板块生长边界C沿线最大高差约为2100 mD运河水结冰期长【答案】C6运河建成后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A方便俄罗斯进出印度洋B缓解M国中部干旱问题C苏伊士运河地位明显下降D运河沿线地下水位升高【解析】运河建成后连通了里海与波斯湾,方便俄罗斯进出印度洋;北部水资源进入运河区,可大大缓解伊朗中部的干旱问题;运河沿线地下水位可能会升高;该运河建成对苏伊士运河的地位虽产生一定影响,但不会明显下降。【答案】C7M国降水最多的地区和季节是()A南部夏秋季 B南部冬春季C

4、北部夏秋季 D北部冬春季【解析】伊朗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且南部夏季多在副高控制下,故其降水最多的地区为北部山区,尤其是里海沿岸地区,这与冬春季节北方南下的冷空气有很大关系。【答案】D下图四地位于同一大陆西边沿海低地。读图,完成810题。8该大陆最可能是()A非洲大陆 B澳大利亚大陆C亚洲大陆 D南美大陆【解析】根据图例,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的地区是地中海气候区。该大陆的地中海气候在南、北半球均有分布,所以最可能是非洲大陆,A对。澳大利亚大陆、南美大陆只在南半球有地中海气候分布,亚洲大陆只在北半球有地中海气候分布,B、C、D错。【答案】A9四地代表的气候中,亚洲含有的气候类型是()A

5、 BC D【解析】根据图例,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是热带沙漠气候;均为地中海气候;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是热带沙漠气候。四地代表的气候中,亚洲含有的气候类型是,D对,A、B、C错。【答案】D10地河流水位较高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盛行东北风 B地的河流水位较高C地气候炎热干燥 D地果农采摘葡萄【答案】C我国各地的民居往往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其地域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下面四幅图示意我国不同地区的民居风格。据此完成1112题。11我国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其独特的民居是()A甲B乙 C丙D丁【解析】我国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云南省,其独特民居为竹楼。【答案】A12在

6、丙图所示民居中生活的我国少数民族,其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是()A开斋节 B火把节C那达慕大会 D泼水节【答案】C下图是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图,读图回答1314题。13图中N山脉是我国()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B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C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D温带草原区与温带荒漠区分界线14P所在的平原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低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其主要原因是()A黑土流失严重,肥力不足B地势低洼,积水严重C纬度较高,热量不足D地广人稀,劳动力不足答案13.A14.C下图是沿20°N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15关于甲、乙两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均位于印

7、度洋板块B地形均以高原为主,地势北部高、南部低C均为重要的铁矿、锰矿产地D气候形成均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16关于乙地形区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世界上人口最多和最密集的地区B现代冰川侵蚀作用强烈C河流均发源于中国,注入阿拉伯海D扼亚澳之间的过渡地带解析第15题, 根据甲、乙两地的经纬度可以判断出,甲位于印度洋板块,乙位于亚欧板块;甲地地形以高原为主,乙地地形以山地为主;甲地为重要的铁矿、锰矿产地,乙地铁矿、锰矿很少;两地都受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的影响形成季风气候。第16题,根据经纬度可判断出乙地形区位于中南半岛,山河相间分布,多茂密森林,因此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和密度最大的地区;

8、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外力作用以流水侵蚀为主;该区域西部有些河流属于印度洋水系,但大部分河流属于太平洋水系。答案15.D16.D读大西洋局部区域图,回答1719题。17甲洋流由赤道南侧流向赤道北侧的原因是()A随太阳直射点北移越过赤道B受海陆轮廓的影响C大量亚马孙河河水流入海洋D受地转偏向力影响18丙地多大雾天气的主要原因是()A受沿岸暖流影响,空气湿度大B地处低纬地区,空气对流强烈,水汽上升冷凝C地处低纬地区,又受沿岸寒流影响,下层空气易冷凝D位于沙漠地区和盛行西风的迎风坡,空气中凝结核多,水汽易凝结19关于图中乙、丁两处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A气候类型不同,乙为热带雨林气候,丁为亚热带季风

9、性湿润气候B气候类型相同,都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而形成的热带雨林气候C丁处气候是在地形、东南信风与暖流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D乙处气候是因其处于热带高原,且受东南、东北信风带来的水汽影响而形成的答案17.B18. C19.C读图,完成2021题。20下列说法可信的是()A图中等温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洋流B甲河下游沿岸温带落叶阔叶林广布C乙河流经地区地形平坦,航运条件好DE处春季出现凌汛的时间比F处早21铁路分布在该区南部的主要原因是南部()A冻土较少,便于施工建设B地势低平,便于施工建设C矿产丰富、人口城镇众多D邻国众多,便于经济联系答案20.D21.C22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使人们的生产特点有

10、许多不同,同时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也存在着差异。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甲、乙两区域地表形态有何差异?(6分)(2)甲、乙两地在农业生产方式上有什么不同?(8分)(3)甲所在区域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对下游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简要说明理由。(8分)答案(1)甲地区地表以黄土地貌为主,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乙地区主要为石灰岩地貌,地表多峰林、石芽等。(2)甲地区以旱作农业为主,为了保持水土,多发展林果业;乙地区以水田农业为主,多为坝子农业,园艺业较发达。(3)利大于弊。理由:该区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黄河水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由于流速减缓,泥沙大量沉积,形成沿岸冲积

11、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耕地和肥沃的土壤。或弊大于利。理由: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导致大量泥沙涌入河流,使下游地区河道淤塞,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导致旱涝频发,影响了当地的农业生产。23读某国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国西南部有世界最重要的微电子工业中心,该中心有何区位优势?近年来该微电子工业中心的一部分企业迁往东南亚的原因是什么?(8分)(2)甲地区被称为“世界粮仓”,试分析该地区农业发展与日本农业发展的异同点。(8分)(3)2014年入冬以来,该国遇到了极寒天气,有专家学者认为这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必然结果,试从大气环流和地形角度解释极寒天气产生的原因。(8分)答案

12、(1)区位优势:地理位置优越,依山傍水,环境优美;位于地中海气候区,气候宜人;交通便利;有高等院校;军事订货。原因:东南亚地价便宜,劳动力充足且廉价,政策优惠。(2)相同点:都是高度机械化。不同点:该地区是大型机械化,而日本是小型机械化;该地区地广人稀,商品率高,而日本人稠地少,是自给农业。(3)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冰融化,极地气温降低,极地冷高压变得更加强大;该国的东西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有利于冷空气迅速南下,形成极寒天气。24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使人们的生产特点有许多不同,同时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也存在着差异。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两区域地表形态有何差异?(6分)(2)甲、

13、乙两地在农业生产方式上有什么不同?(8分) (3)甲所在区域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对下游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简要说明理由。(8分)解析根据图示经纬度,可确定甲、乙两区域分别位于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在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基础上分析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即可。第(1)题,甲位于黄土高原,以黄土地貌为主,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乙位于云贵高原,多喀斯特地貌,地表多发育峰林等。第(2)题,甲地以旱作农业为主,乙地以水田农业为主。第(3)题,为开放性问题,可以从提供耕地和肥沃土壤角度谈利大于弊的理由;或从形成“地上河”、旱涝频发角度谈弊大于利的理由。答案(1)甲地区

14、地表以黄土地貌为主,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乙地区主要为石灰岩地貌,地表多峰林、石芽等。(2)甲地区以旱作农业为主,为了保持水土,多发展林果业;乙地区以水田农业为主,多为坝子农业,园艺业较发达。(3)利大于弊。理由:该区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黄河水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由于流速减缓,泥沙大量沉积,形成沿岸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耕地和肥沃的土壤。或弊大于利。理由: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导致大量泥沙涌入河流,使下游地区河道淤塞,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导致旱涝频发,影响了当地的农业生产。25读某国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国西南部有世界最重要的微电子工业中心,该中

15、心有何区位优势?近年来该微电子工业中心的一部分企业迁往东南亚的原因是什么?(8分) (2)甲地区被称为“世界粮仓”,试分析该地区农业发展与日本农业发展的异同点。(8分) (3)2014年入冬以来,该国遇到了极寒天气,有专家学者认为这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必然结果,试从大气环流和地形角度解释极寒天气产生的原因。(8分)答案(1)区位优势:地理位置优越,依山傍水,环境优美;位于地中海气候区,气候宜人;交通便利;有高等院校;军事订货。原因:东南亚地价便宜,劳动力充足且廉价,政策优惠。 (2)相同点:都是高度机械化。不同点:该地区是大型机械化,而日本是小型机械化;该地区地广人稀,商品率高,而日本人稠地少,是自给农业。 (3)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冰融化,极地气温降低,极地冷高压变得更加强大;该国的东西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有利于冷空气迅速南下,形成极寒天气。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