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音乐九上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word教案[音乐教案设计]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42566571 上传时间:2021-11-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3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版音乐九上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word教案[音乐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音乐九上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word教案[音乐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音乐九上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word教案[音乐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音乐九上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word教案[音乐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音乐九上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word教案[音乐教案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教案 平桥镇中学 陆丽君 【作品概述】 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是人音版第14册第三单元乐海泛舟中的一首欣赏曲目,在本册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作者在力度上的表现手法,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古典交响套曲一般由四个乐章组成,其中第二乐章通常是抒情的慢板乐章。在惊愕交响曲这部作品里,海顿却出人意料地在第二乐章中用极弱的力度陈述主题后,立即加上乐队全体的强奏,使观众为之愕然而得此名。像这样的力度和情绪的对比及其所产生的效果,现在看来不足为奇,但在当时来看,这却是一大创举。【设计意图】 为了使学生能够深入到海顿的惊愕交响曲作品中,整节课的听赏程序是:整体聆听分段赏析整体复听。

2、从开始导入中去调动学生的主题学习意识,激发学生对作品和海顿的兴趣,并主动去了解和探索。在初步整体聆听时,感知音乐的主题思想和听辩交响乐中乐器的音色。分段赏析过程中,利用聆听,演唱音乐主题,分辨乐句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思维,发展音乐听觉能力,记忆能力和感受能力,分辨乐曲的曲式结构,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最后整体复听,师生共同融入到作品中,最终让学生在发展音乐听觉思维方面和感受理解音乐方面有所收获。【教学目标】1、发展音乐听觉能力,记忆能力和感受能力2、了解音乐大师海顿,感染他的人格魅力3、了解变奏的四种方法【教学重、难点】1、学会哼唱和记住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的主题2、感受、体验并表现

3、乐曲中力度的变化【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力度卡片【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初听):1、 同学们,你们知道“惊愕”是什么意思吗?对了,就是“惊奇、错愕”的意思。为什么这首曲子叫“惊愕交响曲”呢?我们还是去亲身体验一番吧!(初听全曲) 在欣赏的同时请同学们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a、作品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b、为什么用“惊愕”作为该乐章的标题?(引出海顿“惊愕”的设计)2、 音乐欣赏完了,说说作品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用“惊愕”做标题? 其实,这段音乐背后还有一个故事呢!听音乐会是欧洲古代王公贵族绅士淑女们的一种社交礼仪,各个皇室贵族不管喜不喜欢音乐,为了面子都要出席音

4、乐会。但是在音乐会开始之后,很多人都闭上眼睛,陶醉在柔美的音乐之中,有的还忍不住开始打盹。这位幽默的音乐家于是就想出了一条妙计,决定和观众开一个小玩笑。这首交响曲的第二乐章,在静谧安详的曲调中,突然想起几次强有力的震撼声,让那些正在打瞌睡的贵族们,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哦,原来是音乐家在跟她们开玩笑呢!后来,这首以“惊愕”命名的交响曲就成为世界闻名的交响曲作品之一。那么,大家想不想知道这么幽默的音乐家到底是谁呢?那就请大家跟随我“走近海顿”吧!3. 走近海顿 海顿出生在奥地利和匈牙利边境的一个风景秀丽的小村庄,他的父母亲都是普通的劳动者,却都热爱音乐,这使海顿从小有机会受到音乐的熏陶。

5、他的家境贫苦,为了学习,六岁就离开了父母到维也纳。海顿有着超人的音乐才华,八岁那年,被选为当一所教会的儿童合唱团的团员。后来长大后,嗓子变声,被合唱团赶了出来,从此他流落街头,尝尽了世间的艰难困苦。幸运的是他被一位歌唱家发现,并得到了他的救助,才勉强活了下来。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他一生最为艰苦的时期。虽然生活困窘,但他热爱音乐的信念从未动摇,他努力学习音乐,最终得到了匈牙利贵族保尔艾斯特哈齐的帮助,成为这位侯爵的宫廷乐师。此后,海顿生活安定,直到晚年。他的绝大部分作品都是这一时期创作的,由于他性格开朗、善良、质朴、诚恳,因此他的作品听起来总有一种宁静、乐观的感觉,而不象贝多芬的音乐那样具有强烈的斗

6、争性。 生平:海顿(17321809)奥地利作曲家。他从小便受到民间音乐、教堂音乐的熏陶,并显示出超人的音乐才华,曾长期在宫廷中任职。地位:海顿在音乐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继承了先辈的成就,进行摸索、试验、成熟、定型,被后人称为“交响乐之父”。贡献:海顿是位多产的作曲家,一生创作了上百部交响曲,84首弦乐四重奏、54首钢琴奏鸣曲及歌剧、清唱剧、弥撒曲等。他奠定了欧洲古典时期的交响乐和室内乐的规范,形成了德奥音乐经久不衰的优良传统。海顿的创作手法,更是使后人受益非浅,包括莫扎特、贝多芬等著名的音乐家,还被莫扎特、贝多芬称为“海顿老爹”。在把交响曲从贵族客厅中解放出来的道路上,海顿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7、。他是18世纪完美的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音乐风格:具有热烈洒脱的主旋律和充满活力的节奏,并应用了活泼明快的乡村舞曲素材。音乐明快、乐观、幽默,充满了生气,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海顿是德国国歌的曲作者海顿更是“倍受尊敬的音乐大师”、“慈祥的音乐家”,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海顿的这首闻名世界的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3、 学习新课(分段欣赏、分析): (一)分段欣赏(听唱说)1、主题:首先,我们来聆听主题,并思考:“音乐的力度、情绪如何?产生了什么效果?”)(1)分析主题第一段,平静、天真、单纯、典雅的主题,由第一、第二小提琴轻微地齐奏而出,反复时改用了第一小提琴以更弱的力度演

8、奏,在最后一小节弱拍处,突然使用了强力度的全奏,产生了第一次“惊愕”的效果。第二段,先用弦乐器演奏,重复时加进了长笛、双簧管和圆号,效果略微丰满一些。(2)唱唱主题2.变奏I(1) 这段小提琴的演奏,你感受到什么变化?(2) 保持了主题结构,主旋律改用了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演奏,第一小提琴用快速的十六分音符相衬托,与主题相比略显活跃,好像在翩翩起舞。3、 变奏II(1) 这段变奏改变了什么?音乐的力度如何?(变调性)ff(2) 转到c小调,在第二乐段的第三句,乐队的强奏加之定音鼓的衬托,显现出惊人的力量,再次出现了“惊愕”的效果。4. 变奏III(1) 这段旋律的情绪如何?改变了什么?(幽美、舒

9、展 变节奏 p )(2) 返回到C大调,旋律分别由双簧管和小提琴、长笛奏出,音乐优美而舒展。形成了天使般的二 重奏。5、 变奏IV(1) 这段的音乐气氛怎么样?(热烈)(2) 第一乐段是管乐队的强奏;第二乐段有弦乐和大管轻轻奏出如歌似的柔弱;第三乐段中,乐队再次使用了有定音鼓参加的乐队全奏,气氛更加的热烈,第三次出现“惊愕”的效果。6、 尾声 尾声反复强调了主题的第一句,一个温柔而略显歉意的尾奏降下了这一乐章的帷幕,显现了海顿风度和幽默。 板书: A 小提琴长笛、双簧管、 圆号、定音鼓 轻柔简单、朴实 第一次“惊愕” A1 弦乐 活跃 A2 木管 转调、幽默、滑稽第二次“惊愕” 变调式 A3

10、双簧管、长笛、小提琴、活泼、轻松、优美、舒展加花变奏 A4 双簧管、小提琴、长笛、 大管 、 定音鼓 加强配器和力度 第三次“惊愕”尾声 强调主题第一句 温柔而略显歉意 (二)小结: 同学们,通过对海顿惊愕交响曲的欣赏,我们可以看出:(1)这个乐章最有特色的表现手段是什么呢?是节奏?旋律?还是力度? 力度 (2) 通过分段赏析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从结构上可分为几部分? A(主题) + A1 + A2 + A3 + A4 + 结束段 (3)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样的曲式结构呢?变奏曲式结构 (4) 什么是变奏?变奏曲式? 音乐主题的变化重复称为“变奏”;主题多次变奏所构成的曲式称为“变 奏曲式”,

11、(5) 请说出主要的四种变奏类型: 有的改变了节奏,有的改变了音区,有的改变了音色,有的改变了调式(三)整体复听 让我们完整的欣赏由交响乐团演奏的海顿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吧!5、 总结,下课: 惊愕交响曲好像峡谷漂流,小舟载着人心,在急流中挺进。 音乐时而朴素、平静,时而欢快、热情。就像人生,“月盈则亏,水满则溢”,有高潮,有低谷。希望同学们能从海顿及其作品的身上得到感悟,乐观、平和、愉悦、热情的面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更好地迎接我们未来的人生。 【教学反思】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对艺术的渴望和追求。欣赏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欣赏、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所以要在听赏

12、中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欣赏习惯,逐步掌握欣赏音乐的方法,并能简单评析。本节课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强调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通过让学生听、唱、创造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感知海顿古典主义音乐作品惊愕交响曲的音乐风格。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学生的潜能是不可估量的,在教学中一定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可以做到教学相长,让自己的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附:教案格式模板所在单位 所属教研室 课 程 名 称 授 课 教 师 *教案(宋体二号,标题加粗)一、课 程 性 质: (注:填公共基础必修课、公共基础选修课、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核心必修课、师范技能必修课、师范技能选修课)二、总学时学分:三、课程类型:理论课( ) 实践(含实验)课( )四、学时分配:理论课( )学时 实践(含实验)课( )学时五、授课专业、层次:六、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七、本课程的教学重点、难点:八、教材和参考书: *教案内容(宋体二号,标题加粗)一、章节内容: (正文:宋体五号,标题加粗,18磅)二、课 时:三、教学目的:四、教学重点与难点:五、教学方法:六、教学过程设计:小结:七、作业布置:八、教具:想要了解更多,请访问我的豆丁主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