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考察报告

上传人:1666****666 文档编号:42522581 上传时间:2021-11-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校园文化建设考察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校园文化建设考察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校园文化建设考察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校园文化建设考察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文化建设考察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校园文化建设考察报告为进一步推进东风教育品牌战略,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提升办学品位,全方位实施素质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十堰市教育局东风分局十年发展规划东风分局关于实施“东风教育”品牌战略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分局发展形势和实际,为提高我们这些新任命的小学校长的理论素养和实践管理能力, 认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全面提高学校文化品位对促进学校科学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分局组织全体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及各校政教主任赴常州湖塘桥小学、苏州立达中学和田家炳实验中学考察校园文化建设,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 考察的基本情况我作为第一批考察人员,先后考察了常州湖塘桥中心小学、苏州立达中学

2、和苏州田家炳实验中学。在三所学校,考察都是分校园观摩和名校讲解两部分。下面就三所学校各自的文化建设情况做一些介绍。湖塘桥中心小学快乐向上,幸福向善湖塘桥中心小学创办于1975年。2001年被命名为江苏省实验小学。2007年4月成立湖塘桥中心小学教育集团,下设“南、北校区;花园、周家巷、何留、大坝校区;清英外国语学校”。集团以“优质教育平民化”为办学宗旨,以“培养优秀的地球村村民”为培养目标,以“向善”为集团文化,进行整体改革实验,凸显了“艺术”的办学特色,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其“优质教育平民化” 的办学理念,最终凝结成了“忠诚坚韧卓越” 的学校精神,积淀了“囊括大典,成就大家”的湖小文化。湖

3、小集团秉承悠久历史,结合优良传统,新的湖小校园文化的主题涵盖在“向善”二个字中,鼓励师生“日积一善,积善成德”。让每位教师都有自由发展的空间,让每个孩子都有梦想、有激情、有个性,让每一个湖小人都有成功而精彩的故事,都能过上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湖塘桥小学倡导平民教育,其特征是:首先倡导教育的平等性。学校的大门应为每一个适龄儿童敞开,让每一个学生接受平等的教育。人格上学生人人平等,教育机会人人均等,课程内容人人均等,学习过程和评价人人均等。其次倡导民主性。每一位师生都是学校的主人,学校保护和促进所有师生的个性张扬和特长发展。第三是公益性。集中体现在对弱势群体的特别关爱,对社会底层的全心接纳,

4、真正培养一品平民。另外,湖塘桥小学还倡导“信以教育”,即倡导“诚信乃做人之本,守信是立事之根”的教育思想;倡导“成在学生”的理念,培养学生做“益于社会”的人;坚持“平民人格教育”;要求师生“大方待人”。湖塘桥中心小学教育集团北校区着力培养“德艺双馨、身心两健、天天向善”的学生群体;南校区以“优秀的地球村村民”为目标,着力进行“平民人格”教育,鼓励学生“日积一善,积善成德”。南校区的另一大特色是游泳教育,学生参加区、市、省的游泳比赛,共获得三十多块金牌,连续获武进区第一名、常州市第二、三名的好成绩。学校也因此多次被评为“常州市全民健身先进单位”,2008年12月被 评为“江苏省体育传统项目(游泳

5、)特色学校”。立达中学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苏州立达中学的前身是江苏省苏州中学的初中部,立达延续着苏州中学的历史文脉,始终维系着一份“苏中情结”。1035年范仲淹在苏州南园创建苏州府学(时称“州学”),肇始了苏州中学。范公“先忧后乐”、“以德为先”的理念始终贯穿于州学的办学实践之中。1904年江苏巡抚端忠敏始建苏州中学,名为“江苏师范学堂”,第一任监督是著名学者罗振玉。1911年辛亥革命后,学校改称江苏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7年成立第四中山大学区苏州中学,并设立初中部。著名教育家汪懋祖亲任校长。1928年原大学区苏州中学改名为江苏省立苏州中学。1996年,“苏中人”在苏州中学内,道山、泮

6、池之畔,成立了国有民办公助的苏州立达中学。校名出自论语雍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一语,意为要成就自己就要先帮助别人。位于沧浪新城长吴路的立达新校,规划投资约2.5亿元,占地面积约70亩,可容纳48个班级,2100多名学生。校园设施全部按一流水平配置。“立达”已经成为苏州教育的品牌。15年内,立达毕业生中已有80多名公派新加坡留学,20多名被世界联合书院录取,获国际奥林匹克竞赛金牌两块,有江苏省高考状元两名,大苏州市状元两名,录取清华大学、北大30多人,被哈佛、耶鲁、剑桥、牛津、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录取已超过150人。立达传承了“府学千年、新学百年”的苏州中学传统与特色,并

7、始终积极倡导主动学习模式,追求学生全面发展。“立达印”。长吴路校区体艺中心门前的广场上有一座石刻,这是一方中国印。印文篆刻着“立达”二字。采用阳文篆刻,底色为鲜艳的中国红。印章两侧面均刻有文字,饰有花纹。一为论语语录,一为语言学家吕叔湘语录,文字为青色。红色、青色和石质的原色,相得映彰,整个印章造型古朴,营造出了浓郁的文化气息。雕塑“立达之印”出自苏州著名雕塑家沈建国之手。“立达之印”印文为篆体“立达”二字,系吴门篆刻家潘风的作品。此为校名,亦是校训的核心内涵。书法轻重适宜,浓淡相间,流动自如,作品出自苏州书画家劳思之笔。“立达”由于源自论语而具备了深厚的文化渊源。“立达之印”右侧刻有我国著名

8、语言学家吕叔湘的题字。吕叔湘曾经在江苏省苏州中学任教。这是读书人的座右铭,是苏州中学的优良传统。丰富的社团学校积极探索学生主动学习途径和方法,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环境,先后成立了“立达管弦乐团”、“达人文学社”、“春雨昆曲社”、“紫阳史学社”、全国中学唯一的“半音阶口琴队”等学生社团,尊重学生爱好,鼓励特长发展。学校积极开发各类教育资源,成立“立达父母讲师团”,聘请父母教师为学校举办各类讲座和社会实践活动,形成了以学校为主体、学生为根本,发展为中心,学校、家长、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形成“基础扎实,视野开阔,健康向上”的立达学生特色。田家炳实验中学姑苏文化课程建设苏州田家炳实验初级中学占地

9、2.5万平方米,是苏州市区一所规模较大的初级中学。多年来学校以“教好每一位学生,发展好每一位老师,办百姓向往的高质量学校”为目标,坚持以学生为本,发展特色教育。学校以开发出姑苏文化课程而闻名。姑苏文化课程,是将姑苏传统文化引入学校教育,把姑苏文化的浸润和传承作为学生学习内容的课程。田家炳中学构建系列校本教材,统筹安排课程实施,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传承与实践活动,形成地域文化与学科教学相融合的“姑苏文化”精品课程。他们将姑苏文化课程有机融合在语文、数学、历史、地理、音乐、美术、劳动技术、体育与健康等国家课程中。其主要课程为:苏州话课程、苏州园林建筑与数学课程、姑苏经典诗文朗诵课程、古筝课

10、程、江南船拳课程、陶艺课程、姑苏传统工艺课程等。为开发这些课程,学校聘请了一批吴文化专家学者、苏州工艺大师作为学校客座教师,以他们的学术和专业技能来推动学校课程建设的发展。学校借助这些社会资源成立了“姑苏文化教学研究中心”,并整合苏州博物馆、苏州昆曲博物馆、苏州评弹团及苏州范仲淹研究会、苏州地方志等单位作为课程校外基地。此外学校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专能作为课程的课任老师,形成相应的教师发展专业群体。基于姑苏文化课程的田家炳中学影响远播海内外。学校的姑苏文化课程申报江苏省初中课程基地建设,在全省60多所申报学校中获得了总分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姑苏文化课程已经成为学校的特色课程、品牌课程,也成为对外交

11、流的一个平台。2011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周芬代尔学校,2012年日本金泽市学生代表团、英国校长代表团、“汉语桥美国中小学校长访华团”都对学校的姑苏文化课程表现出浓厚兴趣。二、考察后的体会尽管时间仓促,未能深入细致、全方位了解三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但通过实地参观,我已经强烈感受到了苏锡常地区校园文化建设散发出来的强大魅力。我深深感受到,校园文化对一所学校的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这是一种无形的正力量,它在校园内弥漫,在师生间滋长,引领发展,导向和谐。这次 察活动还使我认识到校园文化是一种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为参与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文化的多学科、多领域广泛交流及特有的生活节奏为基

12、本形态,具有时代特点的一种群体文化。一)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与环境建设要充分体现整体性、艺术性、协调性和前瞻性。我们参观的三所学校的校园都环境整洁、优美,布局合理、富有文化品位,学校洋溢出浓郁的书香气息,现代气息,与环境育人的要求很合拍。学校在规划建设时,预先充分考虑了校园的整体布局,充分发挥和利用了每一座建筑物,每一个角落的育人功能,使学校校园环境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优化。二)在教师管理和建设上引领教师走上教育自觉是三所学校的另一个共同点。这三所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时都用丰富的形式,通过愿景引领,让全体教师共同参与,人人规划。通过考察,我强烈的意识到: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有什么样的老师,

13、才能开发出什么样的校本课程;有哪些校本课程,才能形成哪样的学校特色。没有特色的学校,校园文化就不突出。校园文化建设要抓准切入点,让每一位教师都树立争做“特色教师”的意识;学校要做的就是为特色教师的发展搭建平台,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舞台;创设科学的评价机制,使教师保持良好的状态和持久的动力;提升教师素质,催生特色教师的成长。三)校园文化建设的出发点、立足点要紧紧围绕“生本”理念来思考,要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负责,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要给学生提供足够丰富的选择余地、成长空间和展示的平台。立达中学的开放实验室、田家炳中学姑苏文化课程中的职教成分、湖塘桥小学的优质教育平民化倾向,都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

14、发展需要,克服了唯分数论的弊端。三、思考与建议1、进一步加大对东风教育分局关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的学习,转变分局内各校对文化建设的片面认识,真正确立学校文化建设的应有理念。近期不少学校介绍了文化建设的方案,有的还总结了文化建设的成果,但是给人的整体印象有泛文化倾向。有的学校以为什么都是文化,把一切活动都拿来当做文化,呈现出来的文化普片显得碎片化而无方向。校园文化建设既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理论和认识问题。我们对校园文化问题研究还不够深入,对校园文化的内涵、特点、地位、作用以及发生发展规律认识还不深刻,科学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还没有真正确立。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就不能真正做到将校

15、园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思考和实施,就难以真正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长远规划,从而导致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工作较为薄弱,也使校园文化难以体现学校特色,难以铸造特色文化。打造特色品牌,校园文化建设必需有突出的特点。2、学习田家炳实验中学开发姑苏文化课程的经验,从地域文化中挖掘校园文化开发的宝藏,从东风教育分局脱胎于东风公司的历史,从分局各校普遍立足于东风,服务于社会的现实中寻找契合点,将东风文化、东风科技、东风技研、东风专家工程师与东风各校的课程文化开发结合起来,形成集团优势,在全国彰显特色。3、建立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形成校园文化建设合力。学校文化建设要在分局教育主管部门统

16、一领导下,形成共建意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统筹协调。要大体统一各校的基本建设风格,要统一使用分局标识与宣传口号。4、学校要高度重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师生主体作用,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与要求渗透到教学、科研活动中,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让最能体现校园文化内涵和实现文化传播的教学、科研及学术活动等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渠道,大力进行文化创新。在课程文化开发上,学校要鼓励竞争,要开放思想,要建立激励机制,让全体教师通过充分竞争,在竞争中优胜劣汰,逐渐形成具有特色的几条校园文化主线,再鼓励老师合作配合,将主线铺开,最终形成成形态的校园文化。5、高度重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充分彰显人文精神学校

17、要高度重视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学校精神的挖掘、凝聚、培育与弘扬,围绕学校的发展要求和办学理念,加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重视校史校情研究和优秀传统的继承,重视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特色的宣传与教育,重视学校校风、教风、学风优良内涵的挖掘、培育与弘扬,重视校园先进事迹先进人物的宣传。通过校园精神文化的积极构建,营造体现学校精神、理念的文化氛围,展现校园精神文化的独特魅力,充分发挥校园精神文化的重要作用。6、加强载体建设,促进校园文化的创新发展与有效传播。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有效的建设载体与活动平台,加强载体建设,才能更好地促进校园文化的创新发展与有效传播。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校园环境、课堂、网络、校园媒体、学术活动、科技活动、文体活动、学生社团、社会实践等校园文化载体和活动平台的建设,加强规划、指导与投入;要特别重视强化教育教学环节的文化建设功能,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生培养计划,并使之与师资配备、课程开设相结合,重视学生素质拓展的基地建设,为教师创造更多发挥校园文化建设中教育、引领、示范作用的渠道;要适应学生的特点与需求,创新载体,搭建更多寓教于乐的活动平台,加大文化设施的投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