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案(全册)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42450415 上传时间:2021-11-26 格式:DOC 页数:107 大小:86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案(全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案(全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案(全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资源描述:

《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案(全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案(全册)(10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07 学 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教案 教材版本:仁爱版执 教: 执教班级:九(2、3、4) 专题1 走进化学殿堂单元1 化学使生活更美好【学习目标】1、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2、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征。3、会判断某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4、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5、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存在、能列举一些生活中的化学物质。6、了解化学对社会的促进作用、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学习重难点】1、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征。2、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学习时数】 3课时第1课时【学习过程】:一、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提出问题】:列举生活中你所知道的化学物质。【交流

2、讨论】:(略)【师生点评】:(略)二、化学促进社会发展。【提出问题】:化学是怎样促进社会发展的?【交流讨论】:(略)【师生点评】:(略)【提出问题】:化学促进祖国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发展,你打算怎样学好化学?【交流讨论】:(略)【师生点评】:(略)三、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基础学科【提出问题】: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什么内容的基础学科【交流讨论】:(略)【师生点评】:(略)【板书设计】一、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二、化学促进社会发展。三、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基础学科【练习】:1、复习本节课的内容。2、预习“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第2课时四、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提出问题】

3、:课本P2 “生活启示”有何特点?【交流讨论】:(略)【师生小结】:(略)【提出问题】: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什么?【学生讨论】:(略)【师生点评】: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特征: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3、化学变化中常伴随发生的现象。【观察思考】:观察实验1、2【交流讨论】:请找出上面两个实验的异、同点?【学生交流讨论】:(略)【师生评价】:P3填表【提出问题】:化学变化中常伴随发生的现象有哪些?【交流讨论】:(略)【师生评价】:(P3 最后一段)4、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关系。【提出问题】: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有何关系?【交流讨论】:(略)【师生点评】: 物质在发

4、生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但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的发生。【练习】:每小组各列举2个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例子。【板书设计】第2课时四、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特征: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3、化学变化中常伴随发生的现象。4、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关系。 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但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的发生。第3课时【复习提问】1、什么是化学变化?什么是物理变化?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3、化学变化中常伴随发生的现象。4、化学变化和物理变

5、化的关系。5、列举2个物理变化和2个化学变化的例子。【学习新课】五、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引导学生自学】:P4第二段2、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引导学生自学)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传热性、导电性、挥发性、延展性。化学性质:可燃性、腐蚀性、氧化性、还原性、不稳定性六、自学“交流讨论”、“观察思考”练习:例举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例子各4个。【板书设计】:第3课时五、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2、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传

6、热性、导电性、挥发性、延展性。化学性质:可燃性、腐蚀性、氧化性、还原性、不稳定性六、自学“交流讨论”、“观察思考”【请你尝试】1.下列四种性质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这种性质是( )A.状态 B.硬度 C.颜色 D.可燃性2.物质的用途是由它们的性质决定的。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葡萄用于酿酒 B.干冰用于制造舞台云雾C.氢气用做燃料 D.镁粉用于制造照明弹3.下列叙述中,前者描述物质化学性质,后者描述化学变化的是( )A.凝固、变形 B.燃烧、熔化 C.易生锈、腐蚀 D.沸腾、爆炸4.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铁制炊具 B.氢气做燃料C.铜做导线

7、 D.冰块用于冷冻食品5.下列选项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用途与制取 B.变化与性质 C.运动状态 D.组成与结构6.某同学为了区分厨房里的白酒和白醋,进行了下列探究活动:(1)区分方法现象与结论依据的性质闻气味点燃(2)你还想到了其他的区分方法吗?单元2 如何学习化学【学习目标】1、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2、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3、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4、学会用化学语言描述物质及其变化。5、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培养兴趣。【学习重难点】1、规范的实验操作。2、学会观察和进行科学探究。【学习时数】: 2课时第1课时一、学会用化学语言描述物质及其变化。【提出问题】:1、从宏观方面

8、看,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是什么?用什么符号来表示?2、从微观方面看,物质由哪些微粒构成?3、用什么方式来表示化学变化?【自学、讨论】:P12-13【学生自评】1、从宏观方面看,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是元素,用元素符号来表示。2、从微观方面看,物质由原子、分子、离子构成。3、用来表示化学变化方式: (1)文字表达式;(2)化学方程式二、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习化学。1、科学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科学探究的步骤是怎样的?【学生自学、讨论】:(略)【师生小结】: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3、制订计划; 4、实验操作; 5、归纳结论。2、体验科学探究【探究活动】:学生尝试探究活动【板书设计】一、学

9、会用化学语言描述物质及其变化。1、从宏观方面看,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是元素,用元素符号来表示。2、从微观方面看,物质由原子、分子、离子构成。3、用来表示化学变化方式: (1)文字表达式;(2)化学方程式二、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习化学。1、科学探究的步骤。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制订计划; 4、实验操作; 5、归纳结论。2、体验科学探究第2课时【复习提问】1、学会用化学语言描述物质及其变化。2、科学探究的步骤。【学习新课】三、学会通过实验学习化学。【提出问题】:1、怎样观察才能全面地看到实验现象。【学生自学、讨论】:课本P16-17【将学生分组,观察实验】:演示实验1、2(1)、教

10、师演示实验。(2)、学生分组,按观察方案1、2、3观察。(3)、学生将自己所看到的现象进行交流。【师生点评】:观察方案3是科学的观察方法。2、走进化学实验室应该注意的事项【提出问题】:首次进入实验室,应该做什么?【学生思考】:(略)【教师引导】:了解“了解实验室规则(附录2)和常用仪器(附录1)。”。【指导学生阅读】:了解实验室规则(附录2)和常用仪器(附录1)。2、药品的使用注意事项。【提出问题】:药品的使用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学生思考】:(略)【指导学生阅读】:P18193、指导学生做实验的基本操作。(1)、分组讨论如何规范操作。(2)、提示学生注意安全事项。(3)、教师示范。(4)、学生

11、练习操作。【板书设计】第2课时三、学会通过实验学习化学。1、怎样观察才能全面地看到实验现象。2、走进化学实验室应该注意的事项2、药品的使用注意事项。3、指导学生做实验的基本操作。【请你尝试】1.药品是按( )来存放的。A.类别 B.颜色 C.状态2.要取用7 mL的盐酸,可选用( )规格的量筒。A.10 mL B.20 mL C.50 mL3.某学生俯视量取20 mL的水,把水倒掉部分以后,仰视读数是8 mL,倒掉的水是( )A.大于12 mL B.等于12 mL C.小于12 mL4.下列行为没有违背实验室规则的是 ( )A.在实验室的角落堆放废纸旧书B.把实验后的剩余药品带出实验室C.把反

12、应后的药品倒入老师指定的废液缸D.把实验后的剩余药品放回原试剂瓶5.实验室的通风设备不好,有可能造成( )A.实验效果不明显B.大量的化学气体集聚,导致人胸闷、头晕甚至中毒C.光线不明,对观察造成一定的影响D.使仪器和药品上蒙盖许多尘垢而辨认不清6.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用手拿一颗锌粒放入试管B.用嘴品尝实验室中氯化钠的咸味C.实验时多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D.使用量筒时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7.可用做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的是( )A.量筒 B.试管 C.滴管 D.烧杯8.倾倒液体时标签应向着手心,是因为( )A.防止标签脱落 B.防止渗出药品腐蚀标签C.便于观察 D.防止药品腐蚀手心9.为保证

13、安全,使用化学药品时一定要做到“三不”,即“ ”、“ ”、“ ”。10.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 里,用 或 来取用;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 里,取用定量液体药品需用 和 。专题1 走进化学的殿堂(复习课)【复习目标】1、加强学生对物质变化的判断能力。2、学会科学探究。3、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重要性的认识。【复习重难点】1、对物质变化的判断能力。2、加强对物质性质的认识。【复习时数】 1课时【复习过程】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一、物质的变化。 二、化学变化的特征。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有新的物质生成。三、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四、科学探究的步骤。【板书设计】专题1 走进化学的殿堂(复习课)一

14、、物质的变化。二、化学变化的特征。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有新的物质生成。三、物质的性质。四、科学探究的步骤。【课后练习】课本P25 2、3、5、6专题2 空气和水单元1 多组分的空气【学习目标】1、掌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2、掌握空气的成分。3、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4、了解氮气的性质。5、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和方法。【学习重难点】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学习时数】 2课时第1课时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演示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略)现象:(略)【思考】:通过对实验的观察,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学生评价】:(略)【师生小结】:

15、结论:(1)、在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氮气约占45。点燃 (2)、P O2 P2O5【交流讨论】: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时,对药品的选用有何要求?【师生小结】: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时,对药品的选用要求是:药品燃烧后的产物只能是固体,而不能是气体,只能与氧气反应。常用的药品是红磷。但比如像木炭、蜡烛、硫这三种物质燃烧后有其它气体生成,因此不能用来做该实验。镁条燃烧后的产物虽然是固体,但它不但与氧气反应,还与氮气反应,所以不用镁条来做该实验。【交流讨论】: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时,有时水面上升不到15的原因是什么?【师生小结】: 1、装置气密性不好; 2、药品的量不足;3、

16、红磷不纯,含有杂质,杂质燃烧生成其它气体; 4、集气瓶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2.空气成分(按体积计)。【自学课本、讨论】:空气的成分是怎样的?【学生点评】:空气成分(按体积计)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 二、氮气(N2)【提出问题】:从上面的实验,可以得出氮气有何性质?【学生思考】:(略)【学生评价】:1、氮气的物理性质:(略)2、氮气的化学性质:(略)【提出问题】:氮气的用途有哪些?(引到学生自学课本P25,交流讨论)【学生点评】: 3、氮气的用途:(略)【板书设计】单元1 多组分的空气第1课时一、空气中氧气含量

17、的测定。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2.空气成分(按体积计)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二、氮气(N2)1、氮气的物理性质。2、氮气的化学性质。3、氮气的用途。【尝试练习】1.教材2-1图为探究空气中氧的含量的装置图。(1)实验前要检查 。(2)红磷燃烧,你观察到的现象是 ;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3)打开弹簧夹,观察到 ,说明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4)通过此实验还可得出集气瓶内剩余气体(即氮气)物理性质:a ,b 。化学性质:a ,b 。总之,说明氮气在通常情况下化学性质不活泼。2.下列物质能用于探究空气中氧气

18、含量的是( )A.木炭 B.硫磺 C.红磷 D.铁丝第2课时【复习提问】1、在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时,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结论是怎样的?2、药品的选择有何要求?3、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时,有时水面上升不到15的原因是什么?【学习新知】三、纯净物和混合物1、纯净物。【学生自学】:(略)【师生交流】:(略)2、混合物。【学生自学】:(略)【师生交流】:(略)【随堂练习】每小组列举4例纯净物和混合物的例子四、稀有气体。【提出问题】:稀有气体有哪些?有何用途?【学生自学】:P30五、氩的发现。【学生自学】:P31【提出问题】通过对氩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点?【学生自评】: “略”【板书设

19、计】单元1 多组分的空气第2课时三、纯净物和混合物1、纯净物。2、混合物。四、稀有气体。五、氩的发现。【练习】:课本P32单元2 氧气 【学习目标】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3、掌握氧气的实验室制法。4、理解氧化反应、化合反应、缓慢氧化等概念。5、培养学生用辩证的思想分析问题。【学习重难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学习时数】 3课时第1课时一、氧气的物理性质。【提出问题】:根据同学们已有的生活经验,说一说氧气有何物理性质?【学生交流讨论】:(略)【师生点评】: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学生自学】:P35倒数

20、第2自然段。二、氧气的化学性质。【观察实验】:木炭、硫、磷、铁丝、镁、铝、石蜡分别在空气中和氧气瓶中燃烧的试验。【交流讨论】:木炭、硫、磷、铁丝分别在空气中和氧气瓶中燃烧的现象有哪些?【师生点评】:(略)【学生思考】:木炭、硫、磷、铁丝分别在空气中和氧气瓶中燃烧的结论是什么?C O2 CO2点燃【学生点评】:结论:Fe O2 Fe304点燃P O2 P2O5点燃S O2 SO2点燃点燃Al+O2 Al2O3点燃Mg+O2 MgO点燃石蜡+O2 CO2+H2O【引导学生自学】: P34-35 【师生点评】:(略)三、化学反应的类型。【提出问题】:通过木炭、硫、磷、铁丝分别在空气中和氧气瓶中燃烧的

21、结论,说一说怎样理解氧化反应、化合反应、缓慢氧化?【学生分析讨论】:(略)【教师点评】:氧化反应:(略)化合反应:(略)缓慢氧化:(略)四、氧气的用途。【提出问题】:氧气有何用途?【学生自学、讨论】 P37-38【学生自评】:氧气的用途:1.支持燃烧2.供给呼吸【请你尝试】1.下列物质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是( )木炭; 红磷; 硫磺; 铁丝; 铝箔A. B. C. D.2.下列实验需在瓶底放适量水和垫上一层薄砂的是( )A.木炭 B.铁丝 C.硫磺 D.红磷3.下列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点燃A.Mg+O2 MgO 点燃B.Fe+O2 Fe3O4 点燃C.P+O2 P2O5 点燃D.石蜡+

22、O2 H2O+CO24.物质都有两面性,即有益和有害。请你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各举一例氧气对人类有益和有害的实例。对人类有益的实例是: ;对人类有害的实例是: 。5.请你举例说明“氧气绝不溶于水”的说法是错误。你的例子是: 。6.用表达式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原理:军事工业上用点燃磷生产烟雾弹的原理: 。军事工业上点燃镁粉来制照明弹的原理: 。灯泡中放适量的红磷来延长灯泡使用寿命的原理: 。【板书设计】单元2 性质活泼的氧气第1课时一、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二、氧气的化学性质。1.C+O2 CO2 点燃2.S+O2 SO2 点燃3.Mg+O2

23、 MgO 点燃4.Fe+O2 Fe3O4 点燃5.Al+O2 Al2O3 点燃6.P+O2 P2O5 点燃7.石蜡+O2 CO2+H2O三、化学反应的类型。氧化反应:化合反应: 缓慢氧化: 四、氧气的用途。1.支持燃烧2.供给呼吸【课后练习】 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2、自学“氧气的制法”第2课时【复习提问】1、氧气的物理性质。2、氧气的化学性质。3、什么是氧化反应、化合反应?【学习新知】五、氧气的工业制法。【提出问题】:工业上怎样制取氧气?【学生自学】:P37 倒数第3自然段【师生小结】: 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六、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提出问题】:实验室中是

24、如何制取氧气的?【学生交流讨论】:自学课本P36-37 “探究活动”方案一: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1、药品:高锰酸钾2、反应原理: KMnO4 K2MnO4+MnO2+O23、实验装置:(图213)4、操作步骤:(1)、连接装置;(2)、检查气密性;(3)、装药品;(4)、加热、收集气体;(5)、移出导管;(6)、熄灭酒精灯。5、收集方法:(1)、排水法;(2)、向上排空气法。6、检验。7、验满。方案二: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制取氧气1、药品:二氧化锰、过氧化氢2、原理: MnO2H2O2 H2O+O23、装置:(略)4、操作步骤:(略)5、收集方法。6、检验。7、验满。七、化学反应类型。【提出问

25、题】:对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表达式与氧气性质的反应表达式有何区别?【学生交流讨论】:(略)【师生评价】1、分解反应的概念:(一生多)2、分解反应的表达式:AB A B 【板书设计】第2课时五、氧气的工业制法。 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六、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方案一: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收集气体的方法。(1)、凡是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2)、凡是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都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3)、凡是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气体都可用排水法收集。方案二: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七、化学反应类型。1、分解反应的概念:(一生多)2、分解反应

26、的表达式:AB A B 【练习】1.下列物质燃烧会发出蓝紫色火焰的是( )A.木炭 B.红磷 C.镁条 D.硫磺2.下列气体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 )A.氧气 B.稀有气体 C.氢气 D.二氧化碳3.下列物质在氧气燃烧后,倒入适量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A.木炭 B.硫磺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4.工业上采用 方法制取氧气,依据的原理是: 。此变化属于 变化。5.下列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MnO2A.H2O2 H2O+O2 加热B.HgO Hg+O2C.CaCO3+2HCl CaCl2+H2O+CO2D.H2CO3 H2O+CO26.下图为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的装置图(用

27、字母填写)。(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c d 。(2)采用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发生装置可用 装置,收集装置可用 装置;反应的表达式为 。此装置还有一处不当,请将不当之处改正为 。(3)如果采用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催化条件下制氧气,可采用上图中的 发生装置,反应的表达式 ,属于 变化;反应类型属于 (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4)某生设计如下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将该生设计的装置与(3)题所选装置相比较;该装置的优点是a b 。7.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锰钾制氧气的操作步骤有连接仪器;装入药品;固定在铁架台并加热;收集气体;检查装置气密性;停止加热;移去水中导管。下列操作步骤顺序正确的是( )A

28、. B.C. D.第3课时【复习提问】1、工业上怎样制取氧气?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是怎样的?3、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是怎样的?4、什么是分解反应?【学习新知】八、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发生装置的方法。【提出问题】:结结合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两套发生装置,想一想实验室中制取气体如何选择发生装置?【学生思考、讨论】:(略)【师生点评】: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发生装置的方法:1、当反应物为固体,并且需要加热制取气体时,选择方案一的发生装置。2、当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并且不需要加热制取气体时,选择方案二的发生装置。九、气体的收集气体方法。1、凡是密度比空气大的气

29、体,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2、凡是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都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3、凡是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气体都可用排水法收集。【板书设计】单元2 性质活泼的氧气第3课时八、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发生装置的方法。1、当反应物为固体,并且需要加热制取气体时,选择方案一的发生装置。2、当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并且不需要加热制取气体时,选择方案二的发生装置。九、气体的收集气体方法。1、凡是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2、凡是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都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3、凡是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气体都可用排水法收集。【练习】P38-39 1、2、3单元3 自然界的水【学习目标】1.说

30、出自然界中的水的特性。2.能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常用方法对自然界中的水进行净化。3.初步学习纯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等的区别。4.认识水的组成及其性质。【学习重点】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认识水的组成及其性质。【学习难点】认识水的组成【教学手段】实验探究为主,多媒体为辅。【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一、宝贵的水资源【提出问题】:水在自然界中存在何处?【学生自学、讨论】:P40-41【师生点评】:1.水的存在:地球表面、地下;江河、湖泊、海洋;动植物体内;空气中等。【提出问题】:自然界中水的物理性质是怎样的?【学生讨论】:(略)【学生点评】:2.自然界中水的物理性质:因会含

31、不溶性杂质、可溶性杂质和细菌,使水有各种各样颜色和气味,溶、沸点不同,使用情况不同。二、对自然界中的水进行净化的常用方法。【提出问题】:从自然界中水的物理性质可知,自然界中的水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学生讨论、点评】:自然界中的水属于混合物。【提出问题】:我们要将自然界中的水转化为纯净水,有哪些转化方法?【学生思考、讨论】:学生自学P4245【师生点评】:1、对自然界中的水进行净化的常用方法: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1)、吸附:常用明矾作吸附剂,将小悬浮物沉降下来。(2)、沉淀:大颗粒不溶性杂质自然沉降下来。(3)、过滤:将不溶性杂质与液体分开。(4)、蒸馏:将水由液体先汽化,再冷凝成液体

32、。【提出问题】:过滤方法在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试举一例生活中运用过滤的事例。【交流讨论】:(略)【学生自评】:(略)2、过滤的操作要求:(1)、所需仪器。(2)、操作要求:一贴、二低、三靠三、硬水与软水的区别【交流讨论】:(略)【学生点评】:1、硬水和软水的概念:硬水:把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物质的水叫硬水。软水:把不含或含有较可溶性钙镁物质的水叫软水。【提出问题】:如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交流讨论】:(略)【师生点评】:2、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1)、离子交换法;(2)、药剂软化发;(3)、加热煮沸法(烧开水)。【提出问题】:如何区别硬水和软水?【交流讨论】:(略)【师生点评】:3、硬水与软

33、水的区别:加入肥皂水搅拌,泡沫多的水是软水;泡沫少的水是硬水。【联系实际】:如何区别家乡自然界中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交流讨论】:(略)【师生点评】:取被检验的水样少量分成两杯,一杯加热煮沸制成软水,向两杯水中加入等量的肥皂水,搅拌,如果泡沫一样多,说明被检验的水是软水;如果未经加热煮沸的这一杯水的泡沫比经过煮沸的这一杯水的泡沫多,说明被检验的水是硬水。【提出问题】:长期使用硬水,对生活是否有危害?【交流讨论】:(略)【师生点评】:4、长期使用硬水的危害:(1)、用硬水洗衣服,不但不干净,而且浪费肥皂。(2)、锅炉用硬水,不但浪费燃料,而且导致锅炉爆炸。(3)、长期饮用硬水对身体不利,产生结

34、石病。【板书设计】单元3 自然界中的水第1课时一、水在自然界的存在及物理性质1.水的存在:地球表面、地下;江河、湖泊、海洋;动植物体内;空气中等。2.自然界中水的物理性质:因会含不溶性杂质、可溶性杂质和细菌,使水有各种各样颜色和气味,溶、沸点不同,使用情况不同。二、对自然界中的水进行净化的常用方法。1、对自然界中的水进行净化的常用方法: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1)、吸附:常用明矾作吸附剂,将小悬浮物沉降下来。(2)、沉淀:大颗粒不溶性杂质自然沉降下来。(3)、过滤:将不溶性杂质与液体分开。(4)、蒸馏:将水由液体先汽化,再冷凝成液体。2、过滤的操作要求:(1)、所需仪器。(2)、操作要求:

35、一贴、二低、三靠三、硬水与软水等的区别1、硬水和软水的概念:硬水:把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的水叫硬水。软水:把不含或含有较少钙镁离子的水叫软水。2、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1)、离子交换法;(2)、药剂软化发;(3)、加热煮沸法(烧开水)。3、硬水与软水的区别:加入肥皂水搅拌,泡沫多的水是硬水;泡沫少的水是软水。4、长期使用硬水的危害:(1)、用硬水洗衣服,不但不干净,而且浪费肥皂。(2)、锅炉用硬水,不但浪费燃料,而且导致锅炉爆炸。(3)、长期饮用硬水对身体不利,产生结石病。【练习】1.报刊杂志上经常刊登一些生活小常识或小窍门,难免有些内容是伪科学的,下列说法中不是伪科学的是( )A.无色、无臭

36、、澄清透明的水一定是纯净物 B.青少年长期饮用纯净水有益健康C.使用硬水对生活和生产有益 D.用肥皂可鉴别出硬水和软水2.2005年3月22日是第十三届世界水日,我国宣传的主题为“保障饮水安全,维护生命健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们要喝纯净水 B.人们要喝矿泉水C.污水处理后也不能再利用 D.保证水源不受污染3.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B.水约占人体质量的1/2C.水是一种氧化物 D.矿泉水是纯净物4.为了保证青少年和儿童健康成长,每天饮用水中应含有一定量的钙、镁离子,目前市售的“纯净水”因不含钙、镁离子,不宜长期饮用,故应加一些化学物质,这些微

37、量添加物是( )A精盐 B漂白粉 C钙和镁离子 D明矾5.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海啸,灾民饮用水被严重污染,急需进行净化处理。下列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蒸馏 B吸附沉淀 C过滤 D静置沉淀6.回答问题:地下水雪融化形成的水工业废水自来水纯净水矿泉水冰水混合物开水蒸馏水,这些水 是纯净物, 是混合物(填序号)。7.张晨在西部支援队工作,他要将刚从池塘里挑回来的一担水净化成生活饮用水,水呈浑浊状,泛着些泥沙和绿藻,还有一股异味。他能找到的材料有:明矾、木炭、沙砾、纱布、漂白粉、空的大可乐瓶等,请你帮忙设计净水方案。净水操作方案流程 具体措施:用 可以使泥沙沉降;用

38、法可除掉绿藻等悬浮物使水澄清;用 可去除异味;用 可达一般消毒效果。若要制得直接饮用的水,还需将净化后的水。请画出你为他设计的净水器:8.过滤时用到的仪器有 、 、 、 ,其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如果过滤完毕发现滤液仍浑浊,试分析其可能原因(要求写出三种):(1) ;(2) ;(3) 。第2课时【复习提问】1、什么是硬水和软水?怎么区别?2、硬水转化为软水有何方法?3、硬水的危害有哪些?4、净化水的方法及原理。【学习新知】四、水的组成。【提出问题】: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学生思考】:(略)【演示实验】:电解水【现象】:1、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接的试管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是与负极相

39、连接的试管产生的气体体积的 。2、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 ,证明是 ;负极产生的气体能 ,产生 色火焰,证明是 。【师生小结】:1、水通电后被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为1 2。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 巧记:赡(正)养(氧)父(负)亲(氢)2、电解水:2H2O 2H2 + O2 3、氢气的可燃性:2H2+O2 2H2O五、水体的污染及防治。【提出问题】:是怎样造成水体受污染的?水体污染有何危害?如何防治?【学生自学、讨论】:(略)【师生点评】:1、导致水体受污染的因素:(1)、工业废水、废渣的任意排放;(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40、(3)、化肥、农药的任意使用。2、水体受污染的危害:水体受到污染会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危害。3、防治水污染: (1)、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达标后在排放或循环利用; (2)、工业废渣,生活垃圾不能任意排放; (3)、科学合理的使用化肥和农药; 【课外练习】 P46 1、2、3、4、5【板书设计】单元3 自然界中的水第2课时四、水的组成。1、水通电后被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为1 2。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 巧记:赡(正)养(氧)父(负)亲(氢)2、电解水:2H2O 2H2 + O2 3、氢气的可燃性:2H2+O2

41、60;2H2O五、水体的污染及防治。1、导致水体受污染的因素:(1)、工业废水、废渣的任意排放;(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化肥、农药的任意使用。2、水体受污染的危害:水体受到污染会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危害。3、防治水污染:(1)、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达标后在排放或循环利用; (2)、工业废渣,生活垃圾不能任意排放; (3)、科学合理的使用化肥和农药;专题2 空气和水(复习课)【复习目标】1、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氧气性质的认识。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3、巩固学生制取气体的思路,为今后制取气体打基础。4、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水的组成的认识。【复习重难点】1、

42、氧气的支取和性质。2、水的组成。【复习时数】 2课时第1课时【复习过程】一、空气的成分。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1)、操作;(2)、现象;(3)、结论2、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时,有时水面上升不到15的原因是什么.3、空气的成分。4、纯净物和混合物。5、氮气的性质。二、氧气的物理性质。三、氧气的化学性质。四、氧气的用途。【板书设计】专题二 利用大气资源(复习课)第1课时一、空气的成分。二、氧气的物理性质。三、氧气的化学性质。四、氧气的用途。【练习】:P49 1、2、3、4第2课时【复习提问】1、 氧气的化学性质。2、氧气的物理性质。3、水的组成及防治 。【复习过程】五、氧气的制法。

43、1、工业制法。 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的方法属于物理变化。2、实验室制法。制备反应药品高锰酸钾、氯酸钾或双氧水反应原理 加热KMnO4 K2MnO4 + MnO2 + O2MnO2MnO2 KClO3 KCl+O2 H2O2 H2O+O2 制取装置图 分解高锰酸制取氧气 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检验方法用带火星木条伸到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说明此气体一定是氧气。验满方法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带火星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装满。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O2密度大于空气) 排水法(O2不易溶于水)六、水的组成。1、水通电后被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为1 2。说明水是由氢

44、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 巧记:赡(正)养(氧)父(负)亲(氢)2、电解水:2H2O 2H2 + O2 3、氢气的可燃性:2H2+O2 2H2O七、水体的污染及防治。1、导致水体受污染的因素:(1)、工业废水、废渣的任意排放;(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化肥、农药的任意使用。2、水体受污染的危害:水体受到污染会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危害。3、防治水污染: (1)、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达标后在排放或循环利用; (2)、工业废渣,生活垃圾不能任意排放; (3)、科学合理的使用化肥和农药;八、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1.化合反应2.分解反应【板书设计】第

45、2课时五、氧气的制法。1、工业制法。 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的方法属于物理变化。2、实验室制法。六、水的组成。1、水通电后被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为1 2。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 2、电解水:2H2O 2H2 + O2 3、氢气的可燃性:2H2+O2 2H2O七、水体的污染及防治。1、导致水体受污染的因素:(1)、工业废水、废渣的任意排放;(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化肥、农药的任意使用。2、水体受污染的危害:水体受到污染会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危害。3、防治水污染: (1)、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经过净

46、化处理达标后在排放或循环利用; (2)、工业废渣,生活垃圾不能任意排放; (3)、科学合理的使用化肥和农药;八、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1.化合反应2.分解反应【练习】: P50 5、6、7单元2 达标测试卷【课型】讲解练习【练习目标】1、氧气的性质和制法。2、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3、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练习重难点】巩固学生对气体的性质、制法、用途的理解和运用。【练习时数】 2课时第1课时一、选择题。1、C 液氧是氧气的液态,因此,属于纯净物。2、B 通常状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波。3、B 二氧化氮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4、D 氧气本身不能燃烧,所以不能作为燃料。5、C 镁条燃烧也生成白烟,但

47、红磷更多。6、C 制取二氧化碳不需加热,不需要酒精灯。7、A 动植物呼吸产生。8、C A、B、D是分解反应9、C10、C11、A 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12、C、13、C 红磷在纯氧气中燃烧更旺。14、D 氮气和氖气都是燃着的木条熄灭,不能鉴别。15、B 不能用木条做该实验,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二、填空题。16、(1)氧气(2)水蒸气 混合物17、 (1) B (2) A (3) B18、 、19、 二氧化碳的含量超过5%;做灯火实验、熄灭、二氧化碳【练习】 本张试卷的第20-23题第2课时【复习提问】1、二氧化碳有何用途。2、水的组成及防治【练习讲解】三、实验题20

48、、(1)仪器名称:试管、酒精灯、铁架台、导管、集气瓶、水槽(2) 棉花团的作用:防止高锰酸钾堵塞导管。(3) 当气泡连续均匀的冒出 KMnO4 K2MnO4+ MnO2+O2(4)排水法、氧气难溶于水、集气瓶周围有气泡21、(1) H2O2 MnO2(2) D(3) 气密性不好 氧气太少22、(1)指出图中明显的错误。 (略)(2) 反应前先预热、再加热。【练习】 复习本专题有关概念、原理。专题3 探究物质的构成单元1 构成物质的微粒【学习目标】1、理解物质是由微粒(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2、理解分子、原子、离子的特征3、理解原子结构的有关知识。4、掌握相对分子质量的有关计算。5、培养学生

49、对微粒的认识能力。【学习重难点】1、分子、原子、离子的特征。2、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3、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学习时数】 6课时第1课时【学习过程】一、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提出问题】:物质是由什么微粒构成的?【学生思考、讨论】:(略)【师生评价】: 物质是由极其细小的肉眼不能直接看见的微粒原子、分子、离子所构成的。【提出问题】 怎样理解“宏观”和“微观”?【学生思考】:(略)【师生点评】:(略)二、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停地运动的。【提出问题】:构成物质的这些微粒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学生讨论】:(略)【观察实验】:演示实验1-2【师生评价】: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停地运动的。【提出问题】:微粒运动的剧烈程度与何因素有关?【学生交流讨论】:(略)【师生评价】:微粒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和电场有关。温度越高,微粒运动越快。三、构成物质的微粒间有间隔。【提出问题】:探究活动实验1、2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讨论】:(略)【师生点评】: 构成物质的微粒间都存在一定的间隔,不同物质微粒间的间隔大小不同,并且同种物质不同种状态时,其构成微粒之间的间隔也不相同。一般固体微粒间的间隔最小,液体微粒间的间隔较小,气体微粒间的间隔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