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开采论证报告终(共71页)

上传人:n85ho7****4h85bh 文档编号:42443599 上传时间:2021-11-26 格式:DOC 页数:74 大小:5.4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露天开采论证报告终(共71页)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露天开采论证报告终(共71页)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露天开采论证报告终(共71页)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资源描述:

《露天开采论证报告终(共71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露天开采论证报告终(共71页)(7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瓮安县木引槽乡上庆铝土矿露天/地下开采可行性论证报告贵州淞源矿山开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二一五年五月专心-专注-专业瓮安县木引槽乡上庆铝土矿露天/地下开采可行性论证报告编 制:张 超审 核:刘启杨项目负责:王 宏提交单位:瓮安县欣宇娱乐有限公司(孔凡翠)编制单位:贵州淞源矿山开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提交时间:二一五年五月目 录附图目录序号附图名称比例尺1瓮安县上庆铝土矿矿区地形地质及总平面图1:50002瓮安县上庆铝土矿露天开采最终境界平面图1:50003瓮安县上庆铝土矿矿区开采最终境界平面图1:50004瓮安县上庆铝土矿号矿体(露天)剖面图1:20005瓮安县上庆铝土矿、号

2、矿体(露天)剖面图1:20006瓮安县上庆铝土矿、号矿体(露天)剖面图1:20007瓮安县上庆铝土矿号矿体(井下)剖面图1:20008瓮安县上庆铝土矿号矿体(井下)剖面图1:20009号矿体露天开采最终境界剖面图1:200010、号矿体露天开采最终境界剖面图1:200011矿山露天开采闭坑生态环境治理方案图1:5000附 图 目 录1、可行性论证报告编制委托书;2、采矿许可证(证号:C)3、贵州省国土资源厅文件,黔国土资储备字2014111号“关于贵州省瓮安县木引槽乡上庆铝土高岭土矿资源储量核实及勘探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4、贵州省矿业权评估师协会2014年10月16日出具的关于贵州

3、省瓮安县木引槽乡上庆铝土高岭土矿资源储量核实及勘探报告评审意见书(黔矿评协储审字【2014】第050号);5、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黔国土资矿管涵2015333号“关于划定瓮安县木引槽乡上庆铝土高岭土矿矿区范围的通知”6、瓮安县人民政府瓮安县人民政府关于瓮安县木引槽乡上庆铝土高岭土矿划定矿区范围是否在水库淹没区等情况的证明(瓮府函2015155号);7、瓮安县国土资源局瓮安县木引槽乡上庆铝土高岭土矿有关安全距离的说明;8、瓮安县国土资源局瓮安县木引槽乡上庆铝土高岭土矿划定矿区范围是否在主要公路、铁路等可视范围的说明;9、瓮安县环境保护局关于同意瓮安县木引槽乡上庆铝土矿矿区范围核实情况的说明;10、

4、瓮安县国土资源局关于同意瓮安县木引槽乡上庆铝土矿露天开采的意见。第一章 前言第一节 编制说明瓮安县木引槽乡上庆铝土矿(原矿山名称为瓮安县木引槽乡上庆铝土高岭土矿,根据黔国土矿管函【2015】333号文,“在申请办理调整调整矿区范围的采矿许可证时,矿山名称和开采矿种中需取消高岭土”故更名为瓮安县木引槽乡上庆铝土矿)矿山为生产矿山,隶属于瓮安县欣宇娱乐有限公司。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贯彻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工作的指导意见(【2010】119号)和矿山生态环境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5】109号)等文件及贵州省国土资源厅要求“需露天开开采的,应对矿区范围进行详细调查,要充

5、分考虑资源综合利用、用地、土地复垦、环境恢复治理、居民搬迁等因素进行综合论证,经论证露天开采是环保的、技术、经济的才能申报”的规定。瓮安县欣宇娱乐有限公司于2015年5月,委托贵州淞源矿山开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在划定的矿区范围内(黔国土矿管函【2015】333号)开展了本次瓮安县木引槽乡上庆铝土矿露天/地下开采可行性论证工作。第二节 目的及任务本次论证工作主要目的是为合理、高效开发利用国家矿产资源,做到开发与生态保护、绿色矿山建设相结合,实现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生产工艺环保化、矿山环境生态化、矿区和谐化的目标,为建设绿色矿山,保护矿区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本次论证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分析

6、矿区露天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露天开采结束后复垦综合治理措施是否可行,在现有的技术资料、现行的生产技术和机械设备基础上对矿区内赋存的铝土矿矿体是否符合露天开采的技术条件,对区内部分矿体进行露天开采是否是环保的、技术的、经济的进行分析论证,从而论证本矿区采用露天/地下开采的开采方式是否可行。综上,本论证报告的主要目的和任务为针对、号矿体东段、矿体进行露天开采是否是环保的、技术的、经济的,做到科学采矿、环保采矿,创建绿色矿山。第三节 论证主要依据一、依据的主要技术资料及文件1、瓮安县木引槽乡上庆铝土矿露天/地下开采可行性论证工作委托书;2、贵州省国土资源厅2011年4月颁发的瓮安县木引槽乡上庆铝

7、土高岭土矿采矿许可证(证号:C);3、贵州省国土资源厅2015年3月18日下发的关于划定瓮安县木引槽乡上庆铝土高岭土矿矿区范围的通知(黔国土矿管函【2015】333号);4、贵州天辰地矿技术咨询有限公司2014年7月编制的贵州省瓮安县木引槽乡上庆铝土高岭土矿资源储量核实及勘探报告(文本、附图、附表);4、贵州省国土资源厅2014年10月28日下发的关于贵州省瓮安县木引槽乡上庆铝土高岭土矿资源储量核实及勘探报告储量评审备案证明(黔国土资储备字【2014】111号);4、贵州省矿业权评估师协会2014年10月16日出具的关于贵州省瓮安县木引槽乡上庆铝土高岭土矿资源储量核实及勘探报告评审意见书(黔矿

8、评协储审字【2014】第050号);5、瓮安县人民政府2015年5月18日出具的瓮安县人民政府关于瓮安县木引槽乡上庆铝土高岭土矿划定矿区范围是否在水库淹没区等的证明(瓮府函【2015】155号);6、瓮安县国土资源局2014年12月出具的瓮安县木引槽乡上庆铝土高岭土矿有关安全距离的说明;7、瓮安县国土资源局2015年6月10日出具的瓮安县木引槽乡上庆铝土高岭土矿划定矿区范围是否在主要公路、铁路等可视范围的说明;8、贵州省环保厅关于瓮安县木引槽乡上庆铝土高岭土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黔环审【2013】2号);9、贵州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文件关于瓮安县木引槽乡上庆铝土高岭土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

9、评估意见(黔环评估书【2012】394号);二、依据的主要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国家主席令第74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主席令第22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劳动部令第4号);4、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36号令);5、土地复垦条例(国务院令第592号);6、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5109号);7、国土资源部关于贯彻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10119号);8、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鼓励、限制和淘汰技术目录的通知

10、(国土资发2014176号)。第二章 矿区概况第一节 矿权设置瓮安县木引槽乡上庆铝土矿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划定瓮安县木引槽乡上庆铝土高岭土矿矿区范围的通知(黔国土资矿管函【2015】333号)文件相关精神,矿区范围由12个拐点坐标圈定(表1-1),矿山变更情况如下:矿山名称:由瓮安县木引槽乡上庆铝土高岭土矿变更为瓮安县木引槽乡上庆铝土矿;矿区面积:由3.3545km2扩大变更为5.2108km2;开采深度:由+1150m+850m变更至+1150m+760m;开采矿种:由高岭土矿、铝土矿变更为铝土矿;生产规模:由10万吨/年扩大至30万吨/年(规划能力);采矿权人:瓮安县欣宇娱乐有限公司(

11、孔凡翠);经济类型:有限公司;地 址:瓮安县木引槽乡上庆村。表1-1 瓮安县木引槽乡上庆铝土矿矿区范围坐标表拐点号北京54坐标西安80坐标XYXY1.39.34.76.92.02.99.34.553.02.99.34.554.18.99.5.555.18.83.55.396.84.83.21.397.84.98.21.548.02.98.39.549.02.08.39.6410.99.15.36.7111.99.14.36.712.59.14.94.7矿区面积5.2108km2 开采深度+1150+760第二节 矿区总体规划情况为响应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伟大号召,统一开发、合理、高效利用当

12、地矿产资源,使资源优势尽快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当地国土部门对铝土矿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管理,该矿山已经列入该县矿产资源开发规划中,属四川其亚集团在贵州省炉碧经济开发区煤电铝一体化项目,瓮安县木引槽乡上庆铝土矿已与四川其亚集团签署了铝土矿购销协议,为保障其亚集团铝土矿资源的供给。根据瓮安县人民政府2015年5月18日出具的瓮安县人民政府关于瓮安县木引槽乡上庆铝土高岭土矿划定矿区范围是否在水库淹没区等的证明(瓮府函【2015】155号),瓮安县木引槽乡上庆铝土矿区范围不在水库淹没区、禁采禁建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二十条规定。根据瓮安县国土资源局瓮安县木引槽乡上庆铝土矿有关安

13、全距离的说明和瓮安县国土资源局2015年6月10日出具的瓮安县木引槽乡上庆铝土高岭土矿划定矿区范围是否在主要公路、铁路等可视范围的说明,瓮安县木引槽乡上庆铝土矿区范围无重叠,矿权周边毗邻间距符合安全距离标准,矿区范围不在主要公路、铁路等可视范围内。第三节 矿区位置及交通瓮安县木引槽乡上庆铝土矿位于贵州省中部,位于瓮安县城北西319方向,行政区划隶属瓮安县木引槽乡(现合并为珠藏镇)管辖。直距瓮安县城63km,直距遵义市城85km;地理坐标:东经10713151071623,北纬271542271700,矿区面积5.2108km2;有瓮安县至遵义市的省道205线经过矿区北部珠藏镇,从珠藏到矿区约1

14、5km,有乡村公路通达,区内交通较便利,详见图1-1。瓮安县木引槽乡上庆铝土矿图1-1 矿区交通位置图(1:)第四节 矿区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矿区地处黔中高原中部,位于长江流域乌江水系中段,地势总体上北高南低,地貌类型为山地、河谷相互交错。区内最高海拔为1240米,最低海拔约825米,最大相对高差415米。属地形起伏较大的高原剥蚀侵蚀型中低山峡谷地貌。区内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3.6,极端最低气温-6,最高气温32,最热月平均气温23.6,最冷月平均气温4.6;降水丰沛,年降水量1150毫米左右,多集中在夏季;丰水期出现在59月,占年降水总量8

15、0%以上;热量充足,年日照时数1126小时左右,年无霜期261天。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发育。区内有汉、布依、苗等多民族居住,区内经济发展快、文化先进,燃料以煤为主、木材为辅,工业较发达,有采矿和个体工商业,农作物以水稻、玉米、薯类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烤烟、茶叶、油菜等,畜牧业比较普遍的有牛、羊和生猪;工业及生活用电主要有国家农电网供给,用电方便。第五节 矿区前期工作开展情况为了有效的办理采矿许可证的延续和变更手续、同时为矿山建设提供相应依据。瓮安县欣宇娱乐有限公司于2013年6月,委托贵州天辰地矿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开展了本矿区勘探地质工作。2013年10月5日,贵州天辰地矿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在原有的

16、地质资料基础上编制并提交了贵州省瓮安县木引槽乡上庆铝土、高岭土矿资源储量核实及勘探设计并通过评审(黔矿评协勘设审字2013第079号)。设计评审通过后,贵州天辰地矿技术咨询有限公司随即按照“设计”进行了本矿区的勘探工作。勘探工作由2013年6月开始,至2014年1月结束,实际完成了矿区1:2000地质填图6.42km2、1:2000勘探线测量32.04km、钻探工程4646.68m/39个、探槽、剥土2972m/54条、各类采样测试共1097件。通过1:2000地质填图,加密施工探槽、采场编录、钻探施工等勘探手段,详细查明了区内地层、构造、矿体的分布情况。详细查明了区内铝土矿矿体的规模、产状、

17、形态、矿石质量、矿石矿物、脉石矿物的种类、矿石品位、物质成分、结构构造特征及其矿石的类型。对区内共伴生矿产进行了综合勘查评价,赤铁矿、煤、镓、锗、锂等含量低,达不到最低工业品位一般要求,无综合利用价值。详细查明了区内开采技术条件,区内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工程条件中等,环境地质条件中等。根据贵州省瓮安县木引槽乡上庆铝土高岭土矿资源储量核实及勘探报告评审意见书(黔矿评协储审字【2014】第050号),贵州天辰地矿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对矿区的地质勘探工作工作方法正确、工作手段及工程布置合理,工作量投入基本满足勘探阶段的要求,提交的报告符合相关规范要求,达到了勘探阶段的要求,资源量估算结果可靠,能为矿山建设

18、及可行性研究提供地质依据。第三章 矿区资源概况及地质特征第一节 矿区资源概况根据贵州天辰地矿技术咨询有限公司2014年7月编制的贵州省瓮安县木引槽乡上庆铝土高岭土矿资源储量核实及勘探报告和贵州省国土资源厅2014年10月28日下发的关于贵州省瓮安县木引槽乡上庆铝土高岭土矿资源储量核实及勘探报告储量评审备案证明(黔国土资储备字【2014】111号)及贵州省矿业权评估师协会2014年10月16日出具的关于贵州省瓮安县木引槽乡上庆铝土高岭土矿资源储量核实及勘探报告评审意见书(黔矿评协储审字【2014】第050号)。根据报告及备案证明矿权范围内(、)六个铝土矿矿体,截止2014年7月17日,评审备案铝

19、土矿石(标高+1150+760m)保有资源储量(111b+122b+333)546.29万吨,其中(111b)63.10万吨,(122b)218.26万吨,(333)264.93万吨。表3-1 矿体资源储量估算结果表矿体编号资源量类别矿体平均厚度(m)平均品位(Al2O3)铝硅比A/S矿石量(万吨)合计(万吨)111b2.6058.434.0941.03346.15122b151.40333153.72111b1.7358.015.1622.07160.44122b58.0833380.29122b1.0645.862.994.4325.2533320.823331.2156.613.642.

20、402.403331.3049.242.894.264.26122b1.7048.652.864.357.793333.44根据评审意见书及报告所述,截止2014年7月17日,保有资源量中:露天开采部分矿体为、矿体东段(5勘探线东)和、矿体,露采资源分布标高+1135+900m。露采资源量(111b+122b+333)397.30万吨,其中(111b)53.71万吨,(122b)179.77万吨,(333)163.82万吨。井下开采部分矿体为和矿体西段(5勘探线西),坑采资源分布标高+760+1025m。井下开采资源量(111b+122b+333)148.99万吨,其中(111b)9.39万吨

21、,(122b)38.49万吨,(333)101.11万吨。瓮安县木引槽乡上庆铝土矿各矿体资源储量估算结果、露天开采和井下开采的资源估算结果详见表3-2、表3-3。表3-2 露天开采资源储量汇总表矿体编号资源量类别矿石量(万吨)露采标高(m)合计(万吨)111b41.031050m-1135m346.15122b151.40333153.72111b12.68900m-1100m36.70122b24.023332.401000m-1050m2.403334.26950m-1000m4.26122b4.35950m-1000m7.793333.44表3-3 井下开采资源储量汇总表矿体编号资源量类

22、别矿石量(万吨)露采标高(m)合计(万吨)111b9.39850m-1000m123.74122b34.0633380.29122b4.43760m-1000m25.2533320.82800m-1025m第二节 矿区地质及矿体特征一、矿区地质概况1、矿区地层区内出露的地层由老到新为:寒武系中上统娄山关群(23ls)、二叠系中统梁山组(P2l)、栖霞组(P2q)、茅口组(P2m),第四系(Q)。现将本矿区各组地层分述如下:(1)寒武系()娄山关组(23ls)本组在矿区内的出露面积较广。岩性为灰色薄至中厚层微至细粒白云岩。厚度300m。(2)二叠系(P)梁山组(P2l):岩性为浅灰、灰黑色粘土岩

23、、粉砂岩、泥岩、泥质粉砂岩、炭质页岩,夹铝土矿,铝土质页岩、含铁铝土岩。为区内含矿层位。一般1020m。本组为区内重要的含铝土矿层位,由于受古地理环境的影响,常超覆于娄山关组之上。与下伏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栖霞组(P2q):为浅海相深灰色中至厚层状灰岩,下部含较多燧石结核,产丰富的珊瑚、腕足类化石。厚70140m。本组与下伏地层梁山组呈整合接触。茅口组(P2m):茅口组(P2m):为深灰色、灰色中至厚层块状灰岩。富含珊瑚、腕足类化石。厚80240m。(3)第四系(Q)主要为残坡积层,由褐黄色粘土、亚粘土以及砂质粘土等组成,结构松散。分布于洼地及缓坡地带。一般厚约10m。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

24、接触。2、矿区构造(1)褶皱矿区位于珠藏向斜中段之东翼,为一单斜构造,地层倾向250360,一般倾向340360,地层倾角540,一般倾角为1530,其倾向及倾角有一定变化。(2)断层区内断层不发育,矿区内仅发育了一条近东西向的断层(F1):西端从上庆向东延伸至庆竹湾附近,走向长约0.85km,走向88100,倾向北,倾角35,断层破碎带宽1.502.75m,破碎带内由断层角砾岩充填,断层性质为逆断层。综上所述,矿区区内构造复杂程度属简单类型。二、矿体地质特征根据矿区勘探地质报告,矿区勘察程度为勘探,探明矿区内六个铝土矿矿体(、),其矿体特征如下:号矿体:位于矿区南东部,地表工程有16个浅井和

25、探槽工程工程控制点,深部见矿工程有9个钻孔工程控制。矿体产于梁山组中下部,呈层状产出,倾向北西,地表510,深部变陡,倾角2030,平均20,矿体走向长1060m,倾斜延深640m。矿体厚0.9716.19m,平均2.60m,矿体厚度较稳定,矿石品位Al2O340.1065.45%,矿体平均品位58.43%,SiO2单工程含量8.0128.13%,平均14.45%,铝硅比为2.047.73,块段铝硅比3.265.77,平均4.09;Fe2O3 0.5710.68%,平均5.34%,S0.0358.49%,平均3.31%,烧失量11.7216.07%,平均14.33%。估算保有资源量329.51

26、万吨,其中(111b)41.03万吨,(122b)151.40万吨,(333)153.72万吨。矿体分布标高+11501050m。号矿体:位于矿区北部,地表工程34个槽探、剥土,浅井、采场工程揭露,深部有10个见矿钻孔控制,矿体产于梁山组中下部地层中,呈层状产出,倾向北西,倾角1529,平均25。矿体走向长2500m,倾斜延深270m,矿体厚0.7812.24m,平均1.73m,单工程矿石品位Al2O341.1872.68%,矿体块段Al2O3品位53.2263.67%,矿体平均Al2O3品位58.01%。单工程SiO29.6716.14%,平均11.73%,矿体块段A/S2.338.63,平

27、均5.16,Fe2O3含量1.056.18%,平均2.94%。S0.755.38%,平均2.91%,烧失量13.7717.32%,平均15.38%,矿体变化不大,矿化较均匀。估算保有资源量160.44万吨,其中(111b)22.07万吨,(122b)58.08万吨,(333)80.29万吨。矿体分布标高+1100+760m。号矿体:分布于矿区西部,倾向北西,倾角1822,平均19,为隐伏矿体,深部有4个见矿钻孔工程揭露。矿体走向长300m,倾斜宽700m,矿体厚0.832.68m,平均1.06m, 单工程Al2O344.8946.52%,块段平均45.8146.00%,矿体平均45.86%,

28、单工程SiO215.2028.44%,平均18.04%,块段A/S2.99,平均2.99,S0.382.85%,平均1.50%,Fe2O35.8612.16%,平均8.75%,烧失量10.5312.16%,平均11.31%。估算保有资源量25.25万吨,其中(122b)4.43万吨,(333)20.82万吨。矿体分布标高+1025m+800m。号矿体:分布于矿区南西部,矿体由4个探槽控制,矿体产于梁山组中下部,呈层状产出,倾向北西,倾角2026,平均24,矿体走向长200m,倾斜延深75m,矿体厚1.091.35m,平均1.21m。单工程Al2O356.2956.78%,矿体平均56.61%,

29、SiO211.7312.72%,平均12.39%,矿体A/S平均3.64,Fe2O33.094.01%,平均3.55%,平均烧失量15.7816.72%,平均16.25%,矿体规模小。估算保有资源量(333)2.40万吨,矿体分布标高+1050+1000m。号矿体:位于矿区南西部,地表由4个探槽工程控制,矿体产于梁山组中下部呈层状,走向长250m,倾向深60m,矿体厚1.151.40m,平均1.30m,单工程AI2O348.1651.46%,块段48.5049.59%,平均49.24%,SiO214.2218.87%,平均16.76%,A/S2.642.92%,平均2.89%,Fe2O31.7

30、94.13%,平均2.77%,S1.333.02%,平均2.30%,烧失量13.4014.78%,平均13.70%。估算保有资源量(333)4.26万吨,矿体分布标高+1000m950m。号矿体:位于矿区西部,有1个采场和2探槽地表工程揭露矿体,矿体产于梁山组中下部地层中呈层状产出。走向近于南北向,倾向北西,倾角2228,平均24,矿体走向长450m,倾向延深50m,矿体厚1.272.32m,平均1.70m,单工程Al2O341.7854.16%,平均48.65%,单工程SiO212.7517.95%,平均16.42%,矿体块段A/S2.772.93,平均2.86%,Fe2O32.123.30

31、%,平均2.61%,S1.533.70%,平均2.56%,烧失量12.7014.30%,平均13.29%,估算保有资源量7.79万吨,其中(122b)4.35万吨,(333)3.44万吨。矿体分布标高+1000+950m。以上矿体特征详见表3-4矿体特征一览表。表3-4 矿体特征一览表矿体编号走向长(m)平均厚度(m)倾角()平均品位(%)铝硅比算量标高(m)号矿体10602.602058.434.0911501050号矿体25001.732558.015.161100760号矿体3001.061945.862.991025800号矿体2001.212456.613.6410501000号矿体

32、2501.302549.242.891000950号矿体4501.702448.652.861000950三、矿石质量特征1、矿石矿物成分根据评审备案的勘探报告资料,由贵州省地质矿产中心实验室对区内铝土矿岩矿鉴定报告得知:区内矿物成分主要为一水硬铝石,含量9095%,褐铁矿15%,石英1%,水云母3%,白云母35%,页岩石微量。岩石主要由一水硬铝石组成,硬水铝石多呈细小结晶粒状,粒度(长轴)0.010.03mm,聚集成片状,少量呈泥晶状。2、脉石矿物区内以粘土矿物为主,次为硫化物,少量岩质、石英等。粘土矿物以高岭石、水母云含量9095%。白云母1%,褐铁矿27%。岩石主要由粘土矿物、白云母和褐

33、铁矿,粘土矿物以包括、高岭石和白母云,以高岭石为主,高岭石多呈隐晶质泥状,部分结晶蠕虫状,数页状等集合体,大小0.020.2mm不等,水云母多呈结晶细小鳞片状,精度0.010.03mm,聚集成条片状分布,白云母层片状,精度(长轴)0.050.15mm,零星分布。褐铁矿呈土状混杂于粘土之中或呈黄铁矿假象粒状星散分布。3、矿石结构构造(1)矿石结构:矿床内矿石结构主要有碎屑结构和豆鲕粒结构碎屑结构:是矿石的主要结构,矿石主要由不规则状和椭圆扁豆状砾屑,砂屑组成,砂屑粒径一般在0.0020.20mm之间,砾屑直径0.15mm。碎屑和胶结物的成分均为它形显微粒状一水硬铝石或显微隐晶一水硬铝石。其次有少

34、量水云母、高岭石、黄铁矿、褐铁矿、赤铁矿及白云母等矿物。碎屑含量60%70%,胶结物占30%40%。豆鲕状结构:仅次于碎屑状结构的重要结构。矿石中的豆鲕呈椭球形和浑圆状,有核心及同心纹层。核心由0.001mm左右的粉晶或隐晶一水硬水石或粘土岩屑组成。同心纹层一般24圈。由一水硬铝石和粘土矿物或铁质相间组成,鲕径一般为0.030.05mm,大于2mm者较少,豆粒粒径为0.401.50mm。豆鲕粒由一水硬铝石、高岭石、锐钛矿和少量白云母组成。胶结物为泥晶、粉晶一水硬铝石,个别为高岭石、水云母和白云母等矿物。鲕粒含量占20%30%,豆粒含量占40%60%,胶结物占10%30%。(2)矿石构造:主要有

35、土状、半土状、致密状构造土状构造由浅灰、灰白色一水硬铝石堆积为成层厚度大于0.5m的厚层块状,其内无明显的细层区分,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半土状构造:常呈浅灰色或灰白色,矿石表面粗糙,质地疏松。吸水性强,断口参差不齐,矿物成分单一,主要由一水硬铝石组成,是矿床内次要矿石类型。块状、半土状构造矿石多属低铁低硫型铝土矿。致密块状构造:呈灰绿色、紫红色,少数为黑灰色。质地致密,硬度大,矿物成分以一水硬铝石为主,次为水云母或高岭石等,铁质含量均较前者高,多为高铁型铝土矿石。四、矿石化学性质1、矿石化学成分矿石化学成分:区内共施工钻孔42个、槽探45条,采样1030件进行分析。矿石化学组分Al2O3一般含

36、量 40.3075.13%,SiO2一般含量8.4313.50%, Fe2O3一般含量0.993.63%,TiO2一般含量2.133.27%,烧失量1419%。2、组合分析勘探工作对矿区内的号矿体、号矿体共组合6件组合样品进行组合分析及多元素全分析,铝土矿石中Al2O358.4175.24%,平均67.42%。SiO23.4812.96%,平均6.62%。Fe2O30.438.22%,平均4.07%,其它矿物含量TiO21.724.23%,平均2.91%,K20.312.19%,平均1.13%,Na2O0.0190.039%,平均0.030%,CaO0.076.11%,平均1.64%,MgO0

37、.0710.56%,平均0.25%,Ga25-3810-6,平均32.3310-6,SC19-5210-6,平均36.3710-6,Ge1010-6,平均1010-6,有害元素P2O50.072-0.12%,平均0.10%,其它元素含量甚微。3、光谱分析样勘探工作采取了在、三个共采取六件铝土矿样品进行光谱分析。从光谱分析看出区内铝土矿石中Pb、Zn、Cu、Ga、Ge、In、Cr元素含量甚微。根据上述组合分析结果看,区内镓(Ga)2510-6-3810-6,平均32.33%,锗(Ge1010-6,锂(Li2O)1010-613510-6,平均58.9710-6,钪(SC)1910-6 5210-

38、6,平均36.6710-6,光谱分析结果Ga1110-6 4010-6,平均2610-6,Ge110-6310-6,平均210-6,SC1310-6 3010-6,平均1810-6,其它元素含量甚微。五、矿石类型1、自然类型按矿石结构构造铝土矿矿石可划分为土状铝土矿、半土致、密状铝土矿三种。按颜色分主要有灰色、灰白色、褐黄色三种。按矿物成分该区主要为一水型铝土矿,矿石矿物主要为一水硬铝石组成。2、工业类型按铝土矿矿体中Al2O3、铝硅比(A/S)和Fe2O3、S的含量不同划分为不同的矿石类型。其各矿体矿石工业类型如下。号矿体:Al2O3平均58.43%,A/S4.09%,Fe2O35.34%,

39、S3.31%。号矿体:Al2O3平均58.01%,A/S5.16%,Fe2O32.94%,S2.91%。号矿体:Al2O3平均45.86%,A/S2.99%,Fe2O38.75%,S1.5%。号矿体:Al2O3平均56.61%,A/S3.64%,Fe2O33.55%,S1.91%。号矿体:Al2O3平均49.49%,A/S2.89%,Fe2O32.77%,S2.3%。号矿体:Al2O3平均47.97%,A/S2.86%,Fe2O32.61%,S2.56%。根据铝土矿、冶镁菱镁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2-2002附录B铝土矿品级标准(GB3498-83)规定,区内、三个矿体属V级品。、矿体块

40、段平均品位55%,属于等外品,贵州其亚公司作为配矿使用。区内铝土矿体Fe2O3的含量、矿体为3.55-5.34%3-6%,为含铁型矿石。、矿体为2.61-2.94%3%,为低铁型矿石。号矿体Fe2O338.756-45%,为中铁型矿石。区内、矿体S的含量1.50-3.31%0.8%,为高硫型矿石。六、共伴生矿产特征1、赤铁矿矿区范围内铝土矿体之下有一层赤铁矿层,矿层厚0.30m左右。铁矿类型主要为赤铁矿,经采样分析Fe2O3含量一般2-19%,达不到最低工业品位要求,无利用价值。2、镓、锂、钪矿区勘探阶段本次在铝土矿体中,采取了6件样品进行组合测试和6件光谱分析。区内镓含量25-3810-6,

41、平均33.810-6,锗10-6,锂0.01-0.3010-6,平均0.110-6,钪含量19-5210-6,平均3610-6。镓、锗、锂含量达不到最低工业品位要求,区内经组合分析其钪的含量为19-5210-6,矿石中含量低难以综合利用。3、高岭土区内以往地表有2个高岭土矿体(、)产出,硬质高岭土已全部采空。此外区内施工的钻探、槽探、采场等工程中AI2O330%的工程均采样进行了Fe2O3、TiO2的分析,Fe2O3+ TiO2全部大于2%以上,达不到高岭土的工业指标要求。区内除已经采空的两个高岭土矿体外,没有高岭土矿体产出。七、矿石加工技术性能勘探工作共采取样品4件,每件样品重500公斤,进

42、行了矿石加工性能实验。采取4件样品的Al2O3含量分别为55.40%、A/S3.98、52.30%、A/S4.96、60.73%、A/S5.31、59.8%、A/S4.27基本能代表矿区内的矿石品位。采用拜耳尔法实验结果,矿区内铝土矿矿石溶出性能好,在温度为260C时溶出时间为2小时,循环母液的Na2O2溶出为250g/1gak值为3.18,石灰添加量为矿山重量8%的条件下,矿石溶出率最好,绝对溶出率为78.89-93.13%,相对溶出率为95.88-99.88%,溶出效果理想,矿石加工技术性能良好。第三节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一、水文地质条件矿区主要位于乌江水系,江界河支流、矿区南西部梨树沟溪谷

43、为区内最低排泄基准面,标高850m,、矿体资源量最低分布标高分别为1050m、760m、800m、1000m、950m、950m,仅、号两个矿体部分位于侵蚀面之下,未来的开采矿体大部分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之上。1、含水岩组特征矿区出露地层主要有第四系(Q),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栖霞组(P2m)、梁山组(P2l),及寒武系中上统娄山关组(2-3ls)。区内铝土矿体赋存在梁山组地层(P2l)中。其各地层含水岩组特征分述于下: (1)松散岩类含水岩组第四系:分布在沟谷、缓坡及低洼地带。为残坡积和人工堆积物。厚010m,该层,含孔隙水,富水性较弱。由于该层分布于斜坡地段,和平坦的山间小台地地段,

44、分布极不均一,地形条件有利于自然排水,补给条件差,故对矿床的充水不会构成威胁。(2)碎屑岩弱含水岩组梁山组:区内主要分布于矿区东不和西部的斜坡地带。梁山组岩性为浅灰色粉砂质泥岩夹炭质页岩粘土岩、铝土岩、泥岩组合,厚0.43-46.91m,为区内铝土矿体的赋存层位。主要含表层风化裂隙水,富水性弱;据野外调查,其风化带深度约为5-10m,风化带下部具相对隔水性。该含水岩组的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在风化带中径流,由地势高处渗入到娄山关组之中,对岩溶含水岩组进行微弱的补给,该含水岩组的风化带在未来的拟开采区之内,仅对浅部开采有较小的影响,向深部该岩组中几乎不含水。(3)碳酸盐岩岩溶含水岩组娄山关群含水岩

45、组分布在铝土矿体露头线以东和以南地区,为含矿层的底板地层,岩性主要为浅灰、灰色中至厚层状夹薄层状微晶至细晶白云岩。区内出露泉点一处S4(流量为0.0210.157L/s)。含溶蚀裂隙水,富水性中等。为铝土矿体含矿岩系的下伏地层, 该含水岩组的顶板与矿层之间的垂直距离较小(约0.50-10m),两者之间的隔水层易受井下开采破坏。其所含溶蚀裂隙水,成为矿井底板充水水源,但因区内矿体大部分位于侵蚀面和地下水位之上,对矿体充水影响不大。栖霞组、茅口组含水岩组分布于梁山组之上的整个矿区范围。岩性主要为灰岩,溶蚀裂隙发育。区内地层,厚度大于300m。含溶蚀裂隙水,矿区内有三处泉点出露,富水性强。泉点流量0

46、.0190.685L/s。在该地层内发育有落水洞多处,该组地层位于含矿层顶部,铝土矿层距离含水层的距离0.30-5m厚度小,起不到隔水作用,因而该层中的地下水通过岩石裂隙进入未来开采矿井,因区内、为露天开采,、为井下开采,且多位于最低侵蚀面之上,为大气降水直接补给受气象因素的制约,影响不大。二、工程地质条件1、工程地质岩组划分根据地层岩性组合关系及岩石的坚硬程度分类区内可划分为坚硬岩、较硬岩组及软岩组。(1)硬质岩组主要为寒武系类山关组,二叠系栖霞组、茅口组其岩性主要为灰色中-厚层状灰岩、白云岩,岩石较坚硬,力学强度值较高,QRD值80%以上,岩体完整较好。(2)软质岩组区内主要为二叠系梁山组

47、,地层中的泥质粉砂岩,含铁铝土岩、铝土质页岩、泥岩、铝土矿层等。力学强度中等,抗风化能力中等,RQD值81-94%,岩石质量指标较好,岩体完整性中等。(3)松散岩组主要为第四系残坡积物,矿区基岩表层风化甚强,地表大都覆盖有残坡积物(由粘土、砂土及岩块等组成,厚0-20m),结构松散。梁山组地层中的泥岩,粘土岩,炭质页岩等。岩石质量等级极差。2、矿层顶底板稳固性评价(1)顶板矿层顶板岩性为粉砂质泥岩、粉砂岩、泥岩、铝土质页岩、力学强度值中等,矿层顶板的RQD值平均为80-85%,岩石质量指标较好,矿层顶板岩体完整性中等,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值21.48-33.63Mpa,平均27.61Mpa,

48、按岩石坚硬程度分类属较硬岩,顶板粘土岩饱和抗剪强度指标tg=0.59-0.71,平均0.66。C=1.01-0.35Mpa,平均1.19Mpa。按岩石质量等级表,岩体质量指标较好,综述矿层顶板岩石以较硬岩为主,岩体完整性中等,力学强度值中等,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为较硬岩类中的较完整级,矿层顶板的稳固性中等。(2)底板矿层底板岩性为含铁粘土岩泥岩,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值27.28Mpa,平均30.06Mpa,底板岩石饱和抗剪断强度指标tg0.50-0.57Mpa,平均0.52pa,C=1.10-1.35Mpa,平均1.23Mpa,按岩石坚硬程度分类为较硬岩类,岩体完整性中等,区内岩层底板为较硬岩类,

49、岩石质量等级为较完整(级)。3、井巷围岩稳固性评价、号西段未来矿井巷道可能穿过的地层包括茅口组、栖霞组、梁山组、娄山关组,其岩性栖霞组、茅口组为灰岩、隧石灰岩、娄山关组为白云岩、稳固性较好,梁山组为炭质页岩、粉砂岩、粉砂质页岩、粘土岩、铝土质页岩、含铁铝土岩等,岩石质量中等,完整性较完整,井巷围岩稳定性总体中等。4、露天开采边坡稳定评价区内、号矿体东段和、号矿体为露天开采,开采中需进行上覆岩土体的剥离切方,开采中采场将形成切方边坡,大量的废土石将需堆放。区内较大规模的以往采场为号,已经形成较大规模的采空区,采场平面积平方米,已形成切坡,边坡高度5-30m,边坡角约35度,边坡顶上为黄色黏土加碎

50、石块、铝土矿石以及粘土岩等,风化程度高,大气降水降雨的深入会对边坡稳定性造成影响;中部为红褐色的泥岩、粘土岩等,在原始状态下工程地质较好,但开挖暴露后,粘土岩易于风化,在雨水的作用下易于泥化,对边坡的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所以该采场边坡属于不稳定状态,在外力作用下容易发生变形及滑坡,在开采过程中应加以重视和加以治理。5、矿床开采应重视的工程地质问题由于该矿区矿层大面积裸露,选择露天开采方式为采场边坡的稳定性问题是最重要的问题,建议如下:采场边坡高度大于10m的,建议由上往下阶梯式开采,每个阶梯的高度不大于10m为宜,边坡角60。剔除在开采过程中形成的突起的岩石和松动的岩石。当采场低于自然排水面标

51、高时,应注意暴雨的降落和及时排水。采场废弃及矿体堆放的安息角应为30为宜,应堆放在平地或凹地,防治滑坡和泥石流,在矿渣堆积的下方和侧面构建钢筋混泥土拦渣坝,渣场内设置导流设备,在栏渣坝的下方挡墙外设置淋溶水收集池,并配套设置淋溶水量处理系统。矿山在生产过程中应在渣场建排水系统,在渣场四周建截洪沟,底部设置排水涵洞,并与井下水处理站联通,雨水分流,减少渣场淋溶水量和雨水对渣坝的压力,若矿渣中含黄铁矿较多,流出的废水应进行处理、达标排放。在堆渣场需进行防渗处理,底部用高密度聚乙烯铺底后,场内全部采用优质粘土层夯实,夯实厚度0.30m,渣场侧面建成斜面,斜面的坡度小于36。三、环境地质条件及开采预测

52、1、地质构造及地壳稳定矿区位于珠藏向斜中段之东翼,为一单斜构造,地层倾向250360,一般倾向340360,地层倾角540,一般倾角为1530,其倾向及倾角有一定变化。区内断层不发育,矿区内仅发育了一条近东西向的断层(F1):西端从上庆向东延伸至庆竹湾附近,走向长约0.85km,走向88100,倾向北,倾角35,断层破碎带宽1.502.75m,破碎带内由断层角砾岩充填,断层性质为逆断层。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矿区位于地震烈度小于度分布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属稳定类型。区域稳定性良好。2、地质环境现状(1)地质灾害现状及预测评价通过勘探地质工作对矿区的环境地质调查工作得知,本区内

53、至今尚未发现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矿区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但矿山开采活动,可能在地表诱发滑坡、地裂缝、地面塌陷,露天开采剥离废渣易形成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其发生的可能性较大,但区内有少量居民居住,对周边村民的有一定危害性。对矿山本生有较大的危害,因此,在矿山施工时,必须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必须加强安全管理,必须对采场边坡采空区进行可靠的支护和对剥离的废渣进行治理。(2)地质环境对工业场地建设的影响矿区地形起伏不平,在工业场地建设过程中,难免要进行大量的切、填方、对切、填方所形成的边坡要进行有效的工程治理,对填方区要分层碾压夯实,否则所建地表工程项目可能遭受滑坡及地面不

54、均匀沉降的危害。(3)矿区水环境根据勘探工作实地调查结果,目前矿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山泉水为当地居民的生产及生活用水。根据对(Q2泉点)采样分析,结合国家地表水水质标准(GB3838-2002)达到集中式生活引用水源类水质标准。通过采集钻孔水样分析结果,矿层顶板含水层中的水质较好,但在开采过程中,井下形成的污水若不进行沉积,会对地表、地下水形成轻度污染。未来井下开采将形成规模较大的采空区,以该采空区为中心,周边地下水将集中向其径流,形如一个地下水集中开采的“大井”。因此,井下开采中须抽排进入矿井中的地下水,而矿井水的抽排会使地下水位大幅度地下降,从而可能使分布在开采矿体范围内的地表、地

55、下水干枯。(4)矿区有害物质根据以往勘探报告资料,勘探工作对铝土矿含矿层微量元素化验结果统计,Pb含量0.004-0.008%,平均0.0052%,V2O5含量0.007-0.014%,平均0.011%,As含量12-2010-6,平均1510-6,S含量0.35-3.72%,平均2.18%。这些有害元素含量低,不易分解,对人体危害不大。综上所述,矿区处于地震烈度稳定型地区,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未来矿山的开采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对区内居住农户和生命财产有一定威胁,因而区内环境地质条件中等。3、采矿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预测(1)采矿诱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在矿区范围内,第四系有出露,矿山开采方式

56、为露天开采,根据采场及相邻露天采场调查,露天采场边坡角以60以下,高10m以内的梯级开采为宜,边坡角过大,边坡过高都易发生滑坡、崩塌、形成人为地质灾害。堆积的废渣、矿石,堆积的位置不当,无挡土墙,堆积的角度过大、堆积体过高都会发生地质灾害,可能会发生滑坡、泥石流形成危害,因此堆积的矿石和矿渣位置、边坡、高度都要适当。(2)矿山开采后对水环境的影响预测矿山生产后,对水资源的污染为矿渣、废渣不规范堆放,经大气降水淋虑作用后形成的废水将会对附近的地表水体甚至地下水造成污染。采矿后对水资源的破坏将严重影响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使之当地可利用的水资源将更加缺乏。因此,建议未来矿山排水过程中,完善水处理设

57、施,达标排放或综合利用。对废渣的堆放要规范,修筑专门的堆放场地,并作防渗处理,以避免雨水淋滤作用产生的污水对地下水及周边环境形成污染。4、矿区环境地质类型评价矿区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但第四系分布面积大,松散堆积体厚度大,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有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由于该矿区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开采过程中容易造成人为地质灾害,且大气降雨会使矿层中的各种物资流入地表水,渗入地下易造成对附近水体的污染。因此,经综合分析,区内地质环境为中等类型。第四章 矿山开采方式论证第一节 矿床开采方式的初步选择矿区内的铝土矿赋存于二叠系中统梁山组地层中,该组地层为滨海沼泽相沉积碎屑岩,主要岩性为浅灰、灰绿色泥岩、铝

58、土质泥岩、炭质泥岩,夹铝土矿。矿区内铝土矿主要呈似层状、漏斗状或透镜状产出。矿层产状与岩层产状基本一致。根据评审备案的勘探地质报告,矿区范围内共有铝土矿矿体6个,即号矿体、号矿体、号矿体、号矿体、号矿体、号矿体。其中,号矿体(8线以西)的矿体和号矿体需进行井下开采,、号矿体东段、可进行露天开采。第二节 露天开采方式可行性论证根据矿体赋存条件、地形地貌等,该矿、号矿体东段、矿体具备露天开采的条件,因此本报告首先从技术经济上论证这部分矿体采用露天开采方式是否具有可行性。一、经济合理剥采比的确定根据矿体赋存条件、地形地貌等,该矿具备露天开采的条件,因此本报告首先从技术经济上论证该矿采用露天开采方式是

59、否具有可行性。根据瓮安县木引槽乡上庆铝土矿矿床类型及矿石质量,选用露天采矿手册中原矿成本比较法进行经济合理剥采比的计算:(1)地下开采矿石成本经估算,矿山采用地下开采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年总成本费用为4117.2万元,单位成本为137.24元/t,其中:经营成本107.68元/t。详见表4-1。表4-1 地下开采矿石成本估算表序号成本项目单位成本年总成本(元/t)(万元)一经营成本107.683230.41材料费28.86865.82动力21.18635.43职工薪酬15.24564修理费6.61985环境治理及塌陷赔偿费113306其他支出9.24277.27安全生产费用16.6498二折旧费15.8474三井巷工程基金6.35190.5四维简费2.575五摊销费2.2166.3六财务费0.8525.51流动资金贷款利息0.8525.52生产期基建投资贷款利息成本合计137.244117.2(2)露天开采采矿费用根据露天采矿手册,单位采矿费用由辅助材料费、燃料、动力及工资等部分组成,由于该矿所采铝土矿直接用挖掘机开挖部分岩石较硬的采用破碎锤剥离即可。经计算露天开采采矿费用为15.1元/t,年采矿总费用453万元。详见表4-2。表4-2 露天开采采矿费用估算表序号项目单位单价(元)单耗年耗单位成本年总成本(元/t)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