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某住宅小区初步设计方案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42402105 上传时间:2021-11-26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2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无锡某住宅小区初步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无锡某住宅小区初步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无锡某住宅小区初步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资源描述:

《无锡某住宅小区初步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锡某住宅小区初步设计方案(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无锡XX城地块住宅小区初步设计工程号:开发商:无锡XX房地产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浙江省XX设计研究院二一一年一月无锡XX城地块住宅小区初步设计工程号:院 长: 总建筑师: 项目负责人: 设计证书编号:浙江省XX设计研究院二一一年一月主要设计人员一览表人员专业设计校对审核审定总图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初步设计文件总目录第一部分:效果图第二部分:景观分析第三部分: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总平面设计 第三章 建筑设计说明 第四章 结构设计说明 第五章 给排水设计说明 第六章 电气设计说明 第七章 暖通空调设计说明 第八章 环保、卫生防疫及劳动保护 第九章 消防专篇 第十章 人防专篇 第十一

2、章 节能设计专篇第十二章 无障碍设计专篇第四部分:建筑初步设计图纸(A3规格) 总平面图 总初0102地下车库 建初0108地下车库 建初0108 1#楼 建初0106 2#楼 建初0106 3#楼 建初0104 4#楼 建初0104 5#楼 建初0104 6#楼 建初0104 7#楼 建初0104 8#楼 建初0105 9#楼 建初0107 10#楼 建初0105 11#楼 建初0110 12#楼 建初0104 13#楼 建初0106 14#楼 建初0106 15#楼 建初0106 16#楼 建初0106 17#楼 建初010618#楼 建初010619#楼 建初010620#楼 建初010

3、621#楼 建初010622#楼 建初010623#楼 建初010624#楼 建初010625#楼 建初0106附件:1.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附件2. 用地红线3. 建设项目规划条件4. 关于无锡XX城8#地块建筑方案设计的批复第五部分:蓝图1、 1:500 总平面图2、 1:500 室外管线综合图设计说明第一章 概述本工程位于无锡市XX社新城,东临XX城大道,北靠雅中路,西临新城西路。整体纳入小区统一规划设计中。 建筑形态分为底层商铺、高层住宅、多层住宅及地下停车库等。地上建筑面积约为226998平方米,共有住宅1455户,商业建筑面积5830平方米,其他为物业、社区、配套用房。一设计依据

4、 1、地块周边道路及已有建筑物相关资料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4、住宅设计规范GB 503682005 5、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6、国家及地方政府颁布的相关规范、规定和标准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项目名称单 位数 量备注区块用地面积平方米121059.5总建筑面积平方米317611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平方米226998其中住宅建筑面积平方米218003总共1455户商业建筑面积平方米4470独立商业建筑面积平方米1360物业用房建筑面积平方米800社区用房建筑面积平方米1000其中其中配套用房建筑面积平方米1335公厕建筑面积平方米

5、30地下建筑面积平方米90613其中地下一层建筑面积平方米71246夹层建筑面积平方米19367含自行车库5150平方米地下人防面积平方米16000室外活动场地平方米1080建筑占地面积平方米24310容积率1.88建筑密度21.1%绿地率35%住宅停车数1220 第二章 总平面设计一总体布局在小区的南北侧各设置一个人行主入口,中间一条公共开放的景观大道贯穿小区内部,使小区分为东西两块。小区东侧地块主要以多层为主,1#4#、6#、7#楼为47层多层住宅,5#、8#、9#楼为911层小高层住宅,10#、11#为两栋18层的高层住宅。西侧地块主要以高层及小高层为主,13#20#楼为911层小高层住

6、宅,21#、22#、24#、25#楼为1618层高层住宅,23#为一栋24层高层住宅。位于南主入口处的12#楼为一栋两层的独立商业建筑。整个设计既考虑到与整个小区的协调统一,也在空间结构上保持一定的独立性。方便以后的使用和管理。多层住宅摒弃了传统行列式布置,利用不同的户型设计两两组合成围合式的建筑群落,围合的内部空间,细致的绿化景观营造出舒适的居住场所。它与中心绿化产生一种尺度上的互补,形成了多种层次空间景观感受。小区整体总图布局均比较宽松,建筑间距均满足规划要求,日照计算均在3小时以上。与其它地块的建筑距离远,对其它建筑的日照没有大的影响。二道路交通体系小区设地下停车库,汽车进入小区入口附近

7、即进入地下车库,供汽车双向通行的车行道宽7米,小区内部道路考虑紧急情况的汽车通行和消防车通行的最小车行道4米宽。宅间步行道路2.5米宽。小区人行主入口设在地块北侧雅中路上,该入口两侧分别设置两个小区机动车主入口兼消防紧急入口。南侧沿星河路布置一个人行出路口,一个车行出入口以及一个消防紧急出入口。三竖向设计本地块内地势相对平坦。小区地下车库入口处相对降低标高,方便汽车入库。地下室顶板上的覆土均为1.65米,能提供良好的绿化种植条件,地下室顶板标高均低于外部道路标高。第三章 建筑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版) GB50

8、180-93(3)住宅设计规范(2003年版) GB500096-1999(4)住宅建筑规范 GB50368-2005(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年版)(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库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8)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JGJ100-98(9)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BJ502001(11)商店建筑设计规范 JGJ4888(12)建筑面积设计规范 GB /T503532005(1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2005(1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33/1036-20

9、07(15)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 DB33/1021-2005(16)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10310-2003(17)国家、省市有关的法令、法规二建筑单体设计小区主要建筑类型为:48层,911层电梯公寓,1624层的电梯高层住宅,2层的独立商业楼,1层的地上变电所,及地下车库,分为东西两区,之间用通道相连。地块内地下建筑面积为90613平方米,其中地下一层71246平方米,地下夹层19367平方米,停车数量为1220辆,设三个7米宽的汽车坡道。疏散口满足各规范要求。地下室边界退让用地红线的距离3米。所有地下室除了安排小汽车停车,还考虑设备用房,地下夹层用于自行车库及储

10、藏室。三户型特点户型设计的出发点是使每个住户都能享受自然和人工的安全、舒适与便利,充分享受日照、采光、通风、景观等居室户型功能。户型设计以强调美式的独立空间为最大特点,无论居室,客厅,餐厅,均通过走廊连接,使得每个空间的功能都是独立的,私密的。“四明”设计:均保证明厨、明卧、明厅、明卫(大部分)“四明”格局。主卧室开间在3.6-3.9m以上,客厅开间3.9m以上,主卧室附专用卫生间。厨房、卫生间面积宽裕。每户均设储藏空间。单套户型面积由90平米至300平米不等。多层均设置电梯,户型平面设计功能分区明确。四建筑立面风格住宅部分立面形式在欧式的基础上加以现代的元素,以简洁的线条诠释欧式的造型,以丰

11、富的色彩来装饰欧式的外观。不同的单体有不同的表现力和在环境中扮演的角色,高档石材面砖在外立面上的使用充分体现了现代元素在传统建筑框架里的作用。立面设计强调前后进退、丰富的光影变化和虚实之间的对比,运用横向和竖线条划分建筑体量,挑出的阳台线条创造了多变的光影效果,不同墙面材料和玻璃的反射透视效果充分体现了建筑单体之间独立、现代而又时尚的个性。小区采用高档石材和面砖贴面,充分体现小区的高尚品质,同时提升了整个城市的居住品质。五建筑装饰材料一览表墙体外墙墙体材料采用砂加气砌块,墙体外部采用专用腻子一层35毫米,外墙外保温采用保温砂浆。内隔墙采用加气砌块,部分装饰隔墙采用轻钢龙骨石膏板隔墙。楼地面现浇

12、钢筋混凝土楼地面。屋面40厚细石砼配6200双向(随捣随抹平)50厚挤塑泡沫保温隔热板高分子卷材防水层20厚1:2水泥砂浆找平层钢筋砼现浇屋面板外墙多层考虑面砖,局部石材饰面。高层为涂料饰面。门窗外门窗均采用热阻隔断铝合金窗中空玻璃,单元电子可视对讲防盗门,入户门为安全防护门。第四章 结构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设计采用的主要规范、规程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2006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混凝土异形柱结构

13、技术规程 JG149-200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 91-2008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50038-2005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2009年版2、建设方及相关专业提出的设计要求。二设计总则本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人防等级为核6常6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 地下室防水等级为P6.三设计采用的荷载标准值1、基本风压值: 0.45kN/(0.50kN/,重现期100年),

14、地面粗糙度B类基本雪压值: 0.40kN/2、地震荷载: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3、楼面、屋面均布活载标准值(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取值,带*号的为考虑特殊要求)一层楼面施工荷载(室内) *10.0 (5.0)kN/消防车通道及登高场地 20.0 kN/汽车通道、停车库及自行车库 4.0 kN/商场 3.5 kN/客厅,卧室 2.0 kN/通风机房、电梯机房 7.0 kN/变配电房 *10.0 kN/消防楼梯 3.5 kN/屋顶花园(不包括花圃土、石等材料自重) 3.0 kN/上人屋面 2.0 kN/不上人屋面 0.5

15、kN/核6级人防等效静荷载标准值:人防单元顶板(考虑上部建筑影响) 70(55) kN/人防单元底板 25 kN/人防单元外墙 55kN/临空墙 110 kN/其它均按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取值。四结构选型1、上部结构体系:本工程上部结构体系高层(17、18层)采用剪力墙结构:剪力墙抗震等级四级高层(9、10、11层)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三级,框架四级多层(7、8层)部分采用异形柱-剪力墙框架结构:剪力墙三级,框架四级多层(4、5、6层)部分采用异形柱框架结构:框架四级地下室的抗震等级均同上部。大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层。2、地下结构:部分住宅下设连通地下室。为防止砼收缩裂缝,拟

16、采取以下措施:(1)在砼中掺加微膨胀剂及抗裂纤维。(2)设后浇带。(3)地下室顶板以上无建筑物处采用地面覆土保温。3、基础:拟采用预应力管桩或钻孔灌注桩基础。五材料选用1、砼:地下室均采用C35(P6)。上部结构采用C25 C40.圈梁、过梁和预制构件采用C20。2、钢材钢筋选用I、II、III级钢。3、墙体材料外墙:砂加气砌块或其他自保温墙体材料。内墙:非粘土类砌体,容重7 KN/ m3。六计算程序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PKPM系列之SATWE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设计软件 Ver20100312。七结构抗震设计专篇1、设计依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建筑抗震设

17、计规范GB50011-20102、设防标准根据规范,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3、结构选型结构选型参见本说明四.1条;具体结构布置详见各层结构平面布置图。第五章 给排水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50015-2003(2009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库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室外给水设计

18、规范(GB50013-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甲方提供的资料及要求建筑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二设计范围红线范围内的室内给水系统、排水系统、消防灭火系统以及联系市政的室外给排水系统。三给水设计1、水源采用城市自来水,市政供水压力以不小于0.14Mpa计。水量和水压均能满足本工程要求。2、用水量本工程最大日用水量为1810 m3,最大时用水量为180.9 m3。一次消防用水量396 m3。3、给水系统室外生活、消防给水分设给水管网。室外消防给水管网由XX城大道与雅中路各引入一根DN150水管在红线范围内成环状布置,引入管上设置水表,供室外消防及消防水池进水用。另由XX城大

19、道引入一根DN150给水管,引入管上设置水表,供生活给水用。地下室住宅3层、会所、商铺、绿化采用直供;住宅4层(含)采用加压供水。4、消防系统本工程室外消防用水量20L/S,火灾延续时间2h,一次灭火用水量144m3。本地块室外消防用水由红线内室外给水环管供给,沿消防车道合理布置室外消火栓,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m,距路边2m,最大保护半径不超过150m。整个系统为低压制,火灾时由城市消防车前来施救。5、管材,接口室外给水管采用PE给水管,环压式连接。四室外排水设计1、排水条件及制度本地块周边雅中路、新城西路与XX城大道已有市政排水管网,污水就近纳入雅中路、新城西路与XX城大道的市政管网。室外

20、采用雨污分流制。室外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就近排入室外污水管。雨水就近排入雅中路、新城西路与XX城大道的市政雨水管网。2、排水量本工程生活污废水排水总量1629 m3/d,生活污水最终排入地块周边市政道路的市政污水管。污水接口均为de300。雨水采用有组织排放,雨水流量公式:Q=.Q.F。雨水径流系数为0.7,设计重现期P=2年,t=10min。最大雨水排放量为1284 L/S。室外道路及绿化带雨水由雨水口收集后经雨水埋地管就近排入新城西路、雅中路及XX城大道的市政雨水管网,雨水排出口均为de500。3、管材及接口室外排水管=DN600,采用钢筋混凝土管,承插连接五建筑给水排水设计1、用水量序号名

21、称用水额定1/人d使用人数(人)使用时间(hr)时不均匀系数(Kh)日 用水量(m3/d)平均时用水量(m3/h)最大时用水量(m3/h)1住宅3005110242.2153363.9140.52商业及配套8L/日3470121.227.82.32.783绿化及浇洒用水2.0L/次4237141.084.721.221.24不可预见水量以10 %计164.68.7416.455总计181096.14180.9故本工程最高日用水量1810 m3。2、给水系统根据市政供水压力及建筑高度,本工程给水分区如下:供水范围供水方式直供区地下室3层由市政直接供水低区411层 由变频设备供水变频设备:NBGD

22、3-5060型q=100m3/h,H=60m,N=15KW*2中区1218层 由变频设备供水变频设备:NBGD3-3080型q=30m3/h,H=85m,N=15KW*2高区1924层 由变频设备供水变频设备:NBGD2-12190型q=8m3/h,H=105m,N=7.5KW加压区压力超过0.35MPa处均设支管减压阀减压后供水。3、室内排水系统 室内排水采取污、废合流制。+0.00以上均采用重力流排除;消防电梯坑及地下室污水由潜水泵提升排除,水泵受集水坑水位高低自动启停。地面以上卫生间多层采用污废合流,伸顶通气;高层采用污废合流,设专用通气立管。4、热水系统本工程多层住宅、12层(含)以下

23、高层住宅按60%用户数设置太阳能热水系统,采用分户集热、分户储热的形式。太阳能不足时采用电辅助加热,保证用户的热水需求,室内热水管采用PPR管,热熔连接。5、管材室内给水立管管采用钢塑复合管,丝扣连接,室内冷水支管采用PPR管,热熔连接;室内排水管采用聚丙烯静音排水管,橡胶圈承插连接,高层横干管及出户管因承压较大,设计采用柔性排水铸铁管,W形卡箍连接。6、设备表序号名 称型号与规格单位数量一给水系统1变频设备NBGD3-5060型q=100 m3/h,H=60m,N=15KWX2套12变频设备NBGD3-3080型q=30m3/h,H=85m,N=15KWX2套13变频设备NBGD2-1290

24、型q=8m3/h,H=105m,N=7.5KW套14生活钢板水箱700*5000*2500mm套15消防水箱3000*3000*2500mm套1二排水系统1潜水泵 JYWQ65-25-15-1400-2.2型,Q=25m3/h,H=15m,n=2900r/min,N=2.2KW台682潜水泵JYWQ50-15-15-1200-1.5型,Q=15m3/h,H=15m,n=2900r/min,N=1.5KW台303电梯坑排水泵JYWQ65-40-17-1400-5.5型,Q=40m3/h,H=17m,n=2900r/min,N=5.5KW台284国标化粪池11#只3513#只6三室内消火栓系统1消

25、火栓主泵XBD11.4/20-100Xx20x5型,Q=20L/S,H=114m, N=45KW台22消火栓稳压设备XQZ-Z-16-25-2SLG16型,Q=16m3/h,H=25m,N=3KW气压罐调节容积300L套1四自喷系统1自喷主泵XBD5.4/30-100x20x3/2型,Q=30L/S,H=54m, N=30KW台2第六章 电气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4、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5、高层民用

2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8、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9、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10、各相关专业提供的条件图及资料。二工程概况及设计范围本工程包括住宅,商业配套用房,地下车库及人防。本设计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照明、动力配电设计;消防电气设计;防雷接地设计;人防设计。三供电设计1、负荷等级,地块内18层以上住宅楼为一类建筑,按一级负荷供电要求设计,故高压10KV要求有两路独立电源。负荷等级划分

27、:一级负荷:一类高层住宅及地下室消防设备及应急疏散照明,一类高层住宅电梯用电,生活泵用电,排水泵用电等。二级负荷:二类高层住宅的电梯,应急照明和消防设备用电等。三级负荷:住户及商业建筑用电,区块景观照明等。2、供电系统:(1)供电电源:本工程在12#楼首层设置一所10KV开闭所,负责整个区块的高压供电。(2)负荷估算:住宅根据面积按当地供电部门要求确定每户容量,商业配套按100W/M2计算,地下室按15W/M2估算,电梯按每台15KW估算。各变压器的负荷计算如下;变电所分区表序号配电范围用电指标装机容量台数单台容量(KVA)总容量(KVA)备注1号变电所21#,22#,24#,25#0.062

28、79848003200公变附近地下室及商铺0.0152号变电所 20#,23#0.06136828001600公变附近地下室0.0153号变电所 9#,11#0.06136828001600公变附近地下室及商铺0.0154号变电所16#,17#,18#,19# 0.06200846302520公变附近地下室0.0155号变电所 12#,13#,14#, 15#0.06200846302520公变附近地下室0.0156号变电所 6#,7#,8#,10#0.062364228006302860公变附近地下室0.0157号变电所1#,2#,3#,4#,5#0.08125828001600公变附近地下

29、室 四配电系统1、本工程的变电所采用高压柜、变压器、低配集中放置的形式,每个配电室内设高压环网柜,操作机构采用弹簧储能式,采用10KV环网供电。2、消防电梯、防排烟风机、消防水泵、应急照明等消防设备采用双回路末端自动切换的配电方式。3、住宅用电由公用变电所放射式供电,住宅公用照明及其他公用负荷以每单元为单位,由相应的公用配电间电源供电。商业配套用房配电采用树干式及放射式供电,商业配套用房电源接自就近公用变电所。4、本工程采用在各变电所低压电容器集中补偿,补偿后低压侧功率因数不低于0.90。五计量1、高层住宅计量采用在适当层集中设置计量表箱,多层住宅在各单元底层集中设置计量表箱,实行一户一表制供

30、电。2、商业用房采用一户一表制供电,表计设于各商业建筑的公共部位。3、住宅的公用配套设施和地下室负荷在相应的公用配电间内集中计量。六照明设计照明种类及照度标准1.照明种类本工程照明为:工作照明、高层住宅及地下汽车库应急和疏散照明。照明电压采用380/220V。A楼(商业楼)、物管用房、商业用房设置一般工作照明。住宅、公用楼梯间、门厅及地下汽车库设置一般照明。在下列场所设置应急照明:消防水泵房、变配电所、配电间、防排烟机房、网络机房、消防控制室、高层住宅的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地下汽车库等场所。在下列场所设置疏散指示标志灯:各高层住宅疏散走道和公共安全出口、地下汽

31、车库等场所。2.照度标准各场所照度标准按国家规定执行。光源采用节能灯。3.灯具控制走道、楼梯间等灯具采用延时开关就地分散控制,一般办公及其它用房采用就地控制,室外庭园灯具采用分组集中控制,车库灯具采用分组集中控制,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照明火灾时由消防控制室控制强制点亮状态。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照明除采用消防电源外,还采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其连续供电时间大于30min。七线路敷设1、10KV高压电源由开闭所用YJV22-10KV型交联聚乙烯铜芯电缆采用直埋地方式引入各公用变电所。2、各电力、照明配电采用树干式或放射式供电,各配套公建根据不同单位放射式供电。住宅进户线以BV塑料铜芯线穿SC管沿墙或

32、梁敷设至用户配电箱。地下室配电干线采用电缆,导线穿钢管或桥架沿墙,顶板敷设,部分穿钢管埋地敷设。3、至重要消防设备,如消防水泵等采用有机耐火电缆、电线(一类建筑采用低烟无卤型电缆)。八防雷、接地系统1、一类高层、二类高层住宅楼按二类防雷建筑设防,其余建筑按三类防雷建筑设防。2、沿屋顶四周女儿墙装设避雷带以及短型避雷针相结合的避雷装置。3、防雷引下线利用柱子中的主筋,二类防雷建筑45米以上设均压环。4、进出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道及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应在进出处与防雷接地装置连接作为大楼的总等电位联结,各住宅内的卫生间设局部等电位联结。高层住宅竖向电缆井道内的接地干线,应不大于20米与相近楼板钢筋作

33、等电位联结。5、防雷接地、保护接地、工作接地、电梯工作接地等共用一接地体,利用建筑物基础内主筋相互连接作为接地体,其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欧姆。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形式采用TN-S系统。九弱电设计 本工程拟建成一个现代化综合智能型小区,通过运营商光纤到户来解决用户的电话、宽带使用。总体设计目标是根据实际需要,讲究经济实效为原则,建立一个标准、开放型和集成化的信息交换系统,以适应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为业主及客户提供一个高效、便捷、舒适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1、通讯网络系统(1)有线电话系统: 在9#楼地下一层设总电信交接间,电信接入小区的传输干线采用多孔混凝土管道单元或PVC半硬电信管埋地在本区内道路

34、下敷设及在地下室沿弱电桥架敷设。(2)数据通信及计算机网络系统: 采用运营商EPON模式,所有小区内用户均由光纤到户。通过运营商设备完成光电转换。2、有线电视系统 在9#楼地下一层设有线电视机房,住宅每户留有有线电视插孔。传输干线采用多孔混凝土管道单元或PVC半硬电信管埋地在本区内道路下敷设及在地下室沿弱电桥架敷设。3、安全保卫系统 设置安保系统,能使管理人员及保卫人员及时掌握楼内各处实时动态。同时利用系统的防盗、监控功能,使管理人员能快速处理各类突发事件,并为公安部门提供准确的资料供备案。主要由三个系统组成: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防盗、报警系统 出入口控制系统第七章 暖通空调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

3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6、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7、江苏省住宅设计标准 DGJ32 J26-2006二设计范围1、本工程空调系统设计;2、本工程通风系统设计;3、本工程防排烟系统设计;4、本工程人防通风系统设计;5、本工程厨房燃料系统设计。三室外空气设计参数1、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参照武进)冬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 -5冬季通风计算干球

36、温度 2夏季通风计算干球温度 32夏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 34.6夏季空调日平均计算温度 31.4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28.6冬季的大气压力1025.9hPa(mbar)夏季的大气压力1004.9hPa(mbar)冬季平均风速3.1m/s夏季平均风速3.1m/s2、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最冷月月平均 75%四室内空调设计参数房间名称室内干球温度()相对湿度(%)新风量m3/h.人冬季夏季冬季夏季健身馆2026-6030大堂1827-6010咖啡厅2026-6020五分散式空调系统设计1、本工程住宅、电梯机房、消防控制室等均采用分体空调,建筑专业预留室外机的位置,电气专业预留电源。空调设备由

37、业主自理。2、空调冷凝水采取有组织排放。六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本工程会所区域根据甲方要求暂定预留设置变制冷剂流量多联分体式空气调节系统(即VRV系统),建筑、电气等相关专业预留设置条件。七通风系統1、地下室汽车库设机械排风系统,换气次数6次/h。排风分别经专用的排风竖井至各楼的屋顶进行高空排放。排风(兼排烟)系统按防烟分区布置,补风由汽车坡道、通风采光井自然进风或机械送风的补风。2、地下室各设备用房设机械通风系统,换气次数为812次/h。3、住宅楼的各卫生间、厨房等均由建筑专业预留竖向排风井道,废气排至各住宅楼的屋顶进行高空排放,排风设备由业主自理。4、地下储藏间、自行车库等设机械通风系统,换气次

38、数不小于6次/h。5、公共卫生间均设有机械排风系统,排风量按10次/h计算。八消音、减振及管材1、本工程所有平时或战时用的通风设备均设有减振装置。2、本工程所有平时或战时用的通风风管上均设有消音器。3、本工程地下汽车库的排风(烟)风管、消防排烟管及正压风管均采用复合风管,耐火等级为2小时。4、本工程地下通风管道均采用复合风管,厚度按国标。5、本工程空调风管均采用镀锌钢板制作,厚度按国标,其保温材料为料为难燃级橡塑保温板,厚度为:19MM。九燃气设计 1、燃气按天然气设计,由市政燃气公司提供低压进户。住宅区设拟设置1个调压站(位置需燃气公司认可)。中压燃气管道压力约为0.2Mpa,经小区内调压站

39、调压至3200Pa后由低压管网供给用户,燃具额定压力2000Pa。燃气灶前最低压力1600Pa,低压管网总允许压降1600Pa。其中:干管允许压降1000Pa;立管允许压降300Pa;户内管允许压降80Pa;燃气表压降120Pa。2、住宅用气量:住宅共676户,用气点为厨房燃气两眼灶和热水器。按天然气热值8500kcal/nm3,同时使用系数为0.151计算。燃气计算流量为h=Rt(RNN)=1x0.151x676x(4850+8982)/8500=165.0m3/H。3、A#楼(西餐):h=(QnKsKrKs)/365Qs24)=(8800x80x1.2x1.1x2.8)/(365x35.6

40、x24)=8.3 m3/H。4、总用气量:h=165+8.3=173.3 m3/H。5、燃气供气管采用下行上给的布管方式,各楼根据每层户数相应设独立的立管。立管设于厨房外窗处。采用分户计量。地上低压燃气管道采用镀锌钢管,螺纹接口采用聚四氟乙烯填料。埋地低压燃气管道采用焊接钢管。6、厨房设燃气泄漏保护装置。7、本工程的燃气管网设计施工由专业公司进行。十环保工程1、所有排风、送风或排烟机组均采用低噪声、高效率产品,并采用弹簧减振基座或减振吊杆,设备和管道软接等防噪声措施。2、风系统管道上按消声等级设置阻抗式或微穿孔板式消声器。第八章 环保、卫生防疫及劳动保护一环保 1、主要污染源 1.1 居民生活

41、污废水 1.2 厨房油烟气 1.3 居民生活垃圾 1.4设备及汽车躁声1.5汽车库排风 2、主要防治措施 2.1 生活污废水经化粪池排入市政排污管网。 2.2 住宅厨房烹饪油烟经住户自行安装的抽油机除油后,经变压式排气道高空排放。 2.3生活垃圾集中运送到垃圾转运间。每日由环卫部门运走。 2.4 汽车库排风经竖井至各楼的屋顶进行高空排放。3、减噪措施 3.1 泵房位置设在噪声影响较小的地方。 3.2 水泵、风机等设备选用低噪声型,以降低噪声及震动。 3.3 水泵、风机等设备采用减震台座,各送、排风机前后均接软接头。 3.4 水泵进出水管上采用橡胶接头。风机的进出口采用软管连接。通风系统及排风机

42、的总风管上设消声器。 3.5、对所有噪声的机房,建筑在构造上均作隔声处理,加吸声材料及隔声门。二卫生防疫1、本小区所有住宅朝南居室均满足大寒日三小时日照,详见日照分析图2、不能直接通风部分,均设机械排风系统(设施)。三劳动保护1、水泵房、变配电等机房均设有单独控制室,根据卫生要求送新风。2、所有机房、设备布置均满足必须的操作距离。第九章 消 防 专 篇第一节 建筑消防一设计依据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3、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4、国家、省市相关的法令、法规。二建筑

43、分类及耐火等级1、19以上住宅楼及独立商铺耐火等级为一级。2、地下室耐火等级为一级。3、18层以下住宅楼耐火等级为二级三总平面道路环通能满足消防车通行,高层建筑落地满足规范要求,楼梯直通室外。消防车道在小区内部形成环通。消防环道宽度4m,转弯半径12m,消防登高带采用隐蔽式消防车道,净宽4m,离高层建筑物外墙10m,局部设置18m*18m登高场,满足消防车登高作业。四疏散18层以下(含18层)单元式高层住宅每单元设有一座封闭楼梯间和一台消防电梯,单元与单元之间设有防火墙,屋顶每单元间设有连通道。消防登高场地能保护到建筑各单元。24层住宅每单元设有一部剪刀楼梯和一台消防电梯,消防登高场地能保护到

44、建筑各单元。住宅每单元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住宅底部商铺建筑高度3.9米,单间面积均小于300平方米。本工程地下室耐火等级均为一级,总建筑面积90613。汽车库每个防火分区面积小于4000平方米,最大防烟分区面积不超过2000,地下汽车库和自行车库设自动喷淋灭火系统,设备用房设细水喷雾灭火系统。每个汽车库防火分区设置独立进排风系统,有坡道处利用坡道自然进风。每个储藏室防火分区设置排烟井,水泵房等设备用房独立设置排风井。每个防火分区的疏散出口不小于2个,直通室外的疏散距离不大于60m,自行车库及其它设备用房的疏散距离不超过30m。且自行车库和设备用房不借用汽车库疏散。第二节 给排水消防设计根据高层

45、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006版)、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本工程设室内外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一消防用水量根据规范要求,本工程最大消防用水量如下:用水名称用水量标准一次灭火时间一次灭火用水量室内消防用水量消火栓灭火系统20L/S2小时/次144 m3自动喷淋灭火系统30L/S1小时/次108m3室外消防用水量20L/S2小时/次144m3合

46、计室内消防用水252m3,室外消防用水144m3。二水源和室外消火栓系统室外消防与室外生活管网分设给水环管,室外消防给水管网由雅中路与XX城大道各引入一根DN150给水管在红线范围内成环状布置,引入管上设置水表,供室外消防及消防水池进水用。管网上设置DN100室外地上式消火栓。室内消防用水由地下室贮水池供给,水池内贮存消防水量252m3。三室内消火栓系统1、本工程各层均设消火栓保护,地下室及24层住宅均采用单栓消火栓,18层住宅采用双栓消火栓,七层住宅采用不带消火栓箱的DN65的室内消火栓,所有消火栓边均设有手动报警器和直接启动消防泵的按钮。2、消火栓的布置使同层任一着火点有2股水柱到达,水枪

47、充实水柱不小于10米,流量不小于5升/秒。3、室内消火栓均设置DN65毫米,长25米麻质衬胶水带和D6519直流水枪。消防分区和消防水泵4、本工程消火栓系统设两个压力分区,地下二层十八层为低区,由消火栓泵出水管减压后供水,十九二十四层为高区由消火栓泵直接供水。水泵位于地块东侧的地下一层水泵房。5、栓口动压超过0.5MPa处采用减压稳压消水栓。屋顶水箱(18m3,设于24#楼屋顶),地下一层水泵房设消火栓稳压泵以保证最不利点充实水柱不小于10m。 6、系统供水管道为环状管网。7、消火栓泵XBD11.4/20-100Xx20x5型,Q=20L/S,H=114m, N=45KW两台(一用一备)。8、

48、水泵控制和讯号: 1)消火栓泵由消火栓按钮启动。2)消防水泵的运行情况将用红绿灯显示于消防控制中心和泵房控制屏上。3)消防水泵自动启动也可在消防中心及水泵房内手动启停。室外设2个水泵接合器,供消防注水用。四自动喷水灭火系统1、系统按中危险级级设计,设计喷水强度8升/分.,作用面积160,设计流量27.7升/秒,系统设一个压力分区。2、本工程仅地下室汽车库、自行车库、储藏室及高层住宅一层二层的商铺与物管用房均设喷头保护,喷头的保护面积为12.5,除厨房采用93级的温感喷头外,其余场所均采用68级的温感喷头。3、设5套湿式报警阀,设于地块东侧地下一层水泵房,每个报警阀负担的喷头数不超过800个。4

49、、该系统由喷水主泵、屋顶水箱联合供水,以保证最不利点压力不小于5米。5、喷水泵XBD5.4/30-100x20x3/2型,Q=30L/S,H=54m, N=30KW两台(一用一备)。6、水泵控制和讯号如下: 1)主泵自动启动也可在消防中心及水泵房内手动启停。2)各层设水流指示器,湿式报警阀自带压力开关,它们的动作信号将显示于消防控制中心并报警直接启动主泵。3)喷水主泵的运行情况将用红绿灯显示于消防控制中心和泵房控制屏上。室外设2个水泵接合器,供消防注水用。五气体灭火系统地下室变配电室应设气体灭火系统,采用七氟丙烷柜式灭火机组,由专业厂家设计、安装。保护区为独立的封闭空间,且设置甲级防护门,外开

50、并能自动关闭。防护区应设置泄压口。六其它灭火系统 各场所均应按规范配备手提式磷酸胺盐干粉灭火器。七管材室内消防系统采用镀锌钢管,丝扣和法兰连接。第三节 电气消防一消防设计依据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3、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二电气消防 本工程内有一类建筑:按有关规范要求按一级保护对象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系统采用控制中心报警系统方式。1、高层住宅各楼层及地下层设置总线制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采用二总线智能型火

51、灾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本工程的消防控制中心设在11#楼一层,有直通室外的门。2、消防报警线路,由消控中心引来,所有消防报警及相关设备的控制均由该中心完成。3、地下汽车库等设感温探测器,其他设感烟探测器,并在各层设置手动报警按钮和声光报警器,在一层出入口设楼层显示器。4、消防设备如排烟风机、消防电梯、排烟阀等设置联动模块。消火栓按钮采用地址编码模块。能直接启动消防泵并传送报警地址,接受回答信号。5、在地下室装设火灾事故广播扬声器和声光报警设备。6、在某些重要场所,如消防风机房、消防水泵房、配电房、电梯机房等装设火警电话分机。7、在地下室、主要出入口、疏散楼梯、通道、前室、公共活动场所等装设疏散标志灯,应急照明灯。8、排烟风机、正压风机、防火电动卷帘、消防电梯等消防设备,公共照明等均为双路电源供电,并采用有机耐火型电缆和电线(一类建筑采用低烟无卤型耐火电缆和电线)。9、火灾报警及联动系统主要功能:(1)接收火灾报警信号,发出声、光报警信号;(2)正确显示报警点具体部位及报警时间,并能打印出所有数据,屏幕曲线显示温度和烟浓度信息的趋势;(3)当火警发生时,切除非消防电源,启动消防广播,联动控制消火栓泵,喷淋泵,消防风机等相关消防设备,并控制电梯停于底层,待客梯人员疏散完毕后切断客梯电源。(4)当火警发生时,自动点亮应急照明灯。10、消防设备主电源、备用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