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楼工后浇带程专项施工方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42359056 上传时间:2021-11-25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47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综合楼工后浇带程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综合楼工后浇带程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综合楼工后浇带程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资源描述:

《综合楼工后浇带程专项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楼工后浇带程专项施工方案(2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天建设 中石油综合楼工后浇带程专项施工方案目 录一、目录.1二、编制说明、工程概况.2 三、施工方案 .5 四、质量安保证措施 .23 五、墙面施工缝质量保证措施.26 六、后浇带质量验收和人员安排.27 编制说明说明:施工过程中编制的专项施工方案为本施工组织设计的补充部 分,因编制依据发生改变(如图纸、技术变更等),造成本施工组织设计中有关内容与专项施工方案发生矛盾时,以专项施工方案为准。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过程中专项报批的内容发生冲突时,以专项报批的为准。一工程概况 1.工程基本资料项目名称:中石油综合楼地下室 建筑面积:2832.01m 建筑物形状:整个建筑物顶板埋在地约-

2、8.5米,地下室成长方形69.938.75米,层高5.1米。地下室底板厚600mm、700mm、1600mm不等,地下室顶板厚250mm、200mm,地下室剪力墙厚300mm。地下室底板、外墙及顶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5、抗渗等级为S8。 2.工程后浇带设置地下室底板、外墙、顶板分别在20/21轴;R/Q轴,21轴右侧1200mm处设置变形后浇带、Q轴左侧3100mm处设置沉降后浇带,宽度为800mm。(塔吊基础、顶板;人货梯顶板均按后浇带施工)3.工程地地下水位稳定在14.80m15.20m。二设计要求:(一)结构设计总说明中关于后浇带的说明1.后浇带应从基础到地下室顶沿水平及竖直向贯通留设

3、。2.后浇带分变形后浇带、沉降后浇带、沉降及施工后浇带;由设计图指明后浇带的类型。3.施工后浇带应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60天后浇筑。沉降后浇带应在主体结构封顶板浇筑后45天,且其两侧结构单元沉降基本稳定(提供沉降观测数据),经设计同意后浇筑。沉降兼收缩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应同时符合收缩后浇带和沉降后浇的要求。4. 底板、剪力墙及梁后浇带处留筋采用贯通方式,外露钢筋涂刷水泥浆作防锈 保护。5.板、墙、梁的后浇带做法详见图集11G101-1P98;基础底板、基础梁的后浇带做法见图集11G101-3P93:地下室底板后浇带做法见平法图集11G101-3P94、外墙超前止水参照底板的做法。6.楼板后浇带

4、处当板面无钢筋时,应在板面设置8200钢筋网,钢筋每侧伸过后浇带300。7.后浇带混凝土施工前,后浇带部位和外贴式止水带应予以保护,严防落入杂物和损伤,外贴式止水带,后浇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涂刷水泥净浆或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并及时浇筑混凝土。8.后浇带采用补偿混凝土(内渗)12%水泥重量的膨胀剂,后浇带混凝土比两侧混凝土高一个强度等级(5MPa)且至少C50。后浇带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天。9.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的温度不宜高于两侧混凝土浇筑时的温度:后浇带两侧可采用快易收口网作为隔断。10.两侧结构在后浇带未浇筑前,施工人员不得将后浇带两侧的支撑构件拆除,并间隔时间注意留后浇带可

5、能引起的各部分结构的承载力问题与稳定性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施工期间结构稳定安全。(二)结构平面图Q轴S轴之间后浇带为伸缩后浇带。2021轴之间为施工后浇带,后浇带的混凝土应待相邻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60天(基础45天)后浇筑。 (三)建筑施工图设计要求 1.地下室底板建筑构造要求(由上至下)(6)。P8级自防水钢筋混凝土底板(5)50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4)15厚聚氨酯防水涂膜。(3)30厚1:2水泥砂浆找平层(2)100厚C15素混凝土垫层(1)原土层 2.地下室侧墙(由外到内)(5)回填土分层夯实(4)60厚聚苯板保护层。(3)一道SBS改性沥青柔性防水卷材(2)自防水钢筋混凝土

6、砼(1)内墙面做法详见各部位室内装修做法。 3.地下室顶板(由上至下)(4)种植土或硬化地面(详景观设计)(3)二道SBS改性沥青柔性防水卷材(2)现浇抗渗钢筋混凝土结构顶板。(1)顶棚做法详见各部位室内装修做法。三施工缝及后浇带施工方案选择后浇带支模及施工缝处拦截设置留置楼板后浇带时,后浇带两侧模板支撑不仅要牢固紧密,还应形成独立的支撑体系。后浇带跨内的梁板在后浇砼尚未浇注前,两侧结构长期处于悬臂受力状态,在施工期间本跨内的模板和支撑不能拆除,必须待后浇带内砼设计强度达到其强度值的75%后,由上往下的顺序进行拆除。在后浇带浇注砼后,跟踪沉降观测随同整个沉降观测记录在案。后浇带两侧垂直施工缝采

7、用钢丝网模板,钢管(钢筋)加固,并在竖向施工缝两侧处设置木条。以保证新旧混凝土衔接光滑平整。 为预防采用一次性单层钢板网而造成混凝土及混凝土浆流入后浇带,不易清理。施工中采用以下做法:梁板底筋用与砼同成份水泥砂预制(条)块(形如阴栏坝)来搁置底筋,避免混凝土从底筋下涌入后浇带。对于墙和较深的梁(600mm),则采用双层网作一次性模板,双层网中一层为钢板网,一层则为细网眼铁丝网,两层网片可事先绑扎固定在一起。双层网用定型钢筋支撑,定型钢筋与底筋、面筋焊接固定。1.施工缝方案(1)外墙施工缝方案浇筑混凝土后垂直及水平施工缝的处理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允许有少量水泥浆外漏。混凝土初凝后采用冲毛处理施工缝

8、。在混凝土浇筑后,应派专人掌握初凝和终凝时间(一般白昼初凝34h,夜间56h。用手压混凝土表面能出现指纹),以便选择最佳时间进行冲洗。冲洗的压力水应呈雾状。终凝前用压力水冲洗施工缝表面,消除浮浆、碎片,露出石子,同时也将钢丝网片冲洗干净。混凝土终凝后再将钢丝网片拆除。立即用高压水再次冲洗施工缝表面。经处理的垂直施工缝,表面粗糙干净,凹凸不平,确保新旧砼粘结力,有效地保证了砼的整体性。 若冲毛局部不理想,可采用人工凿毛,但要掌握时间(一般为浇筑混凝土后的第二天)。对较严重的蜂窝或孔洞先进行修补。本项目在地下室外墙距墙底300mm处水平留置施工缝,施工缝的节点做法如图:地下室外墙施工缝节点做法详解

9、图地下室剪力墙施工缝位置及做法详图(3)顶板施工缝方案本项目施工中地下室顶板不设施工缝。2.后浇带方案(1)梁、顶板板后浇带方案采用15mm厚黑膜涂塑多层板,木方做背肋,后浇带钢管脚手架支撑及模板安装必须独立设置加固。为保证支撑的牢固性,设一道扫地杆,一道封顶杆,在支架的四周及中央部位设双向剪力撑,并在垂直方向上设水平剪刀撑,并同时与满堂支模系统连接加固。拆模时不得拆除后浇带加固系统的模板、支架。板模板(扣件式)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10、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一、工程属性新浇混凝土楼板名称后浇带新浇混凝土楼板板厚(mm)250新浇混凝土楼板边长L(m)9.2新浇混凝土楼板边宽B(m)1.2 二、荷载设计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Q1k当计算面板和小梁时的均布活荷载(kN/m2)2.5当计算面板和小梁时的集中荷载(kN)2.5当计算主梁时的均布活荷载(kN/m2)1.5当计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结构构件时的均布活荷载(kN/m2)1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G1k(kN/m2)面板自重标准值0.1面板及小梁自重标准值0.3楼板模板自重标准值0.5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

11、值0.75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G2k(kN/m3)24钢筋自重标准值G3k(kN/m3)1.1风荷载标准值k(kN/m2)基本风压0(kN/m2)0.30.22风压高度变化系数z0.9风荷载体型系数s0.8 三、模板体系设计模板支架高度(m)5.8立柱纵向间距la(mm)900立柱横向间距lb(mm)1000水平拉杆步距h(mm)1800立柱布置在混凝土板域中的位置中心对称立柱距混凝土板短边的距离(mm)100立柱距混凝土板长边的距离(mm)100主梁布置方向平行楼板长边小梁间距(mm)300小梁两端各悬挑长度(mm)100,100主梁两端各悬挑长度(mm)100,100结构表面的要求结构表

12、面隐蔽模板及支架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设计简图如下:模板设计平面图模板设计剖面图(楼板长向)模板设计剖面图(楼板宽向) 四、面板验算面板类型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mm)15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15面板弹性模量E(N/mm2)10000 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5.2.1面板可按简支跨计算的规定,另据现实,楼板面板应搁置在梁侧模板上,因此本例以简支梁,取1m单位宽度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Wbh2/6=10001515/637500mm3,Ibh3/12=1000151515/12281250mm4 1、强度验算 q10.9max1.

13、2(G1k+ (G3k+G2k)h)+1.4Q1k,1.35(G1k+ (G3k+G2k)h)+1.40.7Q1kb=0.9max1.2(0.1+(1.1+24)0.25)+1.42.5,1.35(0.1+(1.1+24)0.25)+1.40.72.5 1=10.035kN/m q20.91.2G1kb=0.91.20.11=0.108kN/m p0.91.4Q1K=0.91.42.53.15kN Mmaxmaxq1l2/8,q2l2/8+pl/4=max10.0350.32/8,0.1080.32/8+3.150.3/4= 0.237kNm Mmax/W0.237106/375006.332

14、N/mm2f1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q(G1k+(G3k+G2k)h)b=(0.1+(1.1+24)0.25)1=6.375kN/m 5ql4/(384EI)56.3753004/(38410000281250)0.239mml/250300/2501.2mm 满足要求! 五、小梁验算小梁类型方木小梁材料规格(mm)6080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15.44小梁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78小梁弹性模量E(N/mm2)9350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64小梁截面惯性矩I(cm4)256 因B/lb取整1200/1000取整1,按简支梁计算,又因小梁较大悬挑长

15、度为100mm,因此需进行最不利组合,计算简图如下: 1、强度验算 q10.9max1.2(G1k+(G3k+G2k)h)+1.4Q1k,1.35(G1k+(G3k+G2k)h)+1.40.7Q1kb=0.9max1.2(0.3+(1.1+24)0.25)+1.42.5,1.35(0.3+(1.1+24)0.25)+1.40.72.50.33.075kN/m M1q1l2/83.07512/80.384kNm q20.91.2G1kb=0.91.20.30.30.097kN/m p0.91.4Q1k=0.91.42.53.15kN M2q2L2/8+pL/40.09712/8+3.151/40

16、.8kNm M3maxq1L12/2,q2L12/2+pL1=max3.0750.12/2,0.0970.12/2+3.150.10.315kNm MmaxmaxM1,M2,M3max0.384,0.8,0.3150.8kNm Mmax/W0.8106/6400012.495N/mm2f15.44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V10.5q1L0.53.07511.538kN V20.5q2L+0.5p0.50.0971+0.53.151.624kN V3maxq1L1,q2L1+pmax3.0750.1,0.0970.1+3.153.16kN VmaxmaxV1,V2,V3max1.5

17、38,1.624,3.163.16kN max3Vmax/(2bh0)=33.161000/(28060)0.987N/mm21.78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q=(G1k+(G3k+G2k)h)b=(0.3+(24+1.1)0.25)0.31.972kN/m 跨中max5qL4/(384EI)=51.97210004/(38493502560000)1.073mml/2501000/2504mm 满足要求! 六、主梁验算主梁类型钢管主梁材料规格(mm)483.5可调托座内主梁根数1主梁弹性模量E(N/mm2)206000主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205主梁抗剪强度设计值(

18、N/mm2)125主梁截面惯性矩I(cm4)12.19主梁截面抵抗矩W(cm3)5.08 1、小梁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Q1k1.5kN/m2 q10.9max1.2(G1k+ (G3k+G2k)h)+1.4Q1k,1.35(G1k+(G3k+G2k)h)+1.40.7Q1kb=0.9max1.2(0.5+(1.1+24)0.25)+1.41.5,1.35(0.5+(1.1+24)0.25)+1.40.71.50.32.866kN/m q2(G1k+ (G3k+G2k)h)b=(0.5+(1.1+24)0.25)0.3=2.033kN/m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按简支梁,Rmax0.5q1L0.52.

19、86611.433kN 按悬臂梁,R1q1l=2.8660.10.287kN RmaxRmax,R11.433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按简支梁,Rmax0.5q2L0.52.03311.016kN 按悬臂梁,R1q2l=2.0330.10.203kN RmaxRmax,R11.016kN; 2、抗弯验算 计算简图如下: 主梁弯矩图(kNm) Mmax0.424kNm Mmax/W0.424106/508083.415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3、抗剪验算 主梁剪力图(kN) Vmax2.658kN max2Vmax/A=22.6581000/48910.87N/mm2125N

20、/mm2 满足要求! 4、挠度验算 主梁变形图(mm) max0.594mm 跨中max=0.594mm=900/250=3.6mm 悬挑段max0.247mm=100/250=0.4mm 满足要求! 七、立柱验算剪刀撑设置加强型立杆顶部步距hd(mm)1500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支撑点的长度a(mm)200顶部立杆计算长度系数11.386非顶部立杆计算长度系数21.755钢管类型483立柱截面面积A(mm2)424立柱截面回转半径i(mm)15.9立柱截面抵抗矩W(cm3)4.49 1、长细比验算 顶部立杆段:l01=k1(hd+2a)=11.386(1500+2200)=2633.4

21、mm 非顶部立杆段:l02=k2h =11.7551800=3159mm =l0/i=3159/15.9=198.679=210 长细比满足要求! 2、立柱稳定性验算 顶部立杆段:l01=k1(hd+2a)=1.1551.386(1500+2200)=3041.577mm 1l01/i3041.577/15.9191.294,查表得,10.197 Mw=0.91.4klah2/10=0.91.40.220.91.82/100.079kNm Nw1.2NGik+0.91.4(NQik+Mw/lb)=1.2(0.5+(24+1.1)0.25)+0.91.410.91+0.91.40.079/18.

22、551kN f Nw/(A)+ Mw/W8550.996/(0.197424)+0.079106/4490120.048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非顶部立杆段:l02=k2h =1.1551.7551800=3648.645mm 2l02/i3648.645/15.9229.475,查表得,20.139 Mw=0.91.4klah2/10=0.91.40.220.91.82/100.079kNm Nw1.2NGik+0.91.4(NQik+Mw/lb)=1.2(0.75+(24+1.1)0.25)+0.91.410.91+0.91.40.079/18.821kN f Nw/(A

23、)+ Mw/W8820.996/(0.139424)+0.079106/4490167.346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八、可调托座验算荷载传递至立杆方式可调托座可调托座承载力容许值N(kN)30 按上节计算可知,可调托座受力N8.551kNN30kN 满足要求! 九、立柱地基基础验算地基土类型粘性土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ak(kPa)115立柱垫木地基土承载力折减系数mf1垫板底面面积A(m2)0.1 立柱底垫板的底面平均压力pN/(mfA)8.821/(10.1)88.21kPafak115kPa 满足要求!(2)外墙后浇带方案地下室外墙后浇带防渗漏节点做法(3)底板后浇带方案

24、四后浇带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保证措施1.后浇带钢筋质量保证措施后浇带处的钢筋随结构梁板墙钢筋一起绑扎,其施工技术措施与质量保证措施按钢筋工程施工的要求处理。后浇带梁筋不断开,板筋及墙体水平筋断开。后浇带钢筋绑扎完成后在钢筋表面刷水泥砂浆保护钢筋不生锈。2.结构主体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后浇带处理方法在进行结构主体施工时,后浇带部分的模板工程按不设后浇带处理,也就是模板按梁、墙、板正常的构件支模方式来安装。为保证后浇带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被污染和浇筑,在支模和绑扎钢筋时,采用钢丝网片隔离,同时在后浇带模板面上钻孔或墙底设排浆孔。在主体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混凝土终凝前后清理后浇带去的混凝土污染物。3.后浇

25、带的留置在进主体墙梁板混凝土施工时,采用放置快易收口网留置后浇带,并在墙体后浇带界面处墙体内中竖向焊接固定止水钢板,在地下室底板后浇带界面处的板厚中部焊接固定止水钢板(止水钢板的U形盘盘口朝上)。混凝土振捣宜控制在距快易收口网 450mm 左右,振捣时聚集到混凝土表面的泌水应尽快排除,要保证快易收口网后面没有空隙产生,也不可让混凝土浆沿网下流;在地下室底板施工时监理应要求快易收口网的上、下边界距底板上下表面各 50mm,以免快易收口网形成贯穿底板通缝,为渗水提供通道。4.后浇带施工前结构主体的成品半成品保护措施在后浇带两侧结构主体拆模的同时,对后浇带两侧的梁板主体支撑结构不得拆除,以防结构主体

26、变形或受损。在后浇带端头(外墙外)、后浇带两侧设集水井和挡水坎,以防止污水流入后浇带。在结构板面加铺木模板(木模板下铺方木)覆盖后浇带(盖板过后浇带边至少200mm),直至后浇带浇筑施工前清理后浇带时方移除此盖板。外墙后浇带在主体结构墙拆模后即砌筑砖墙,此墙用作后浇的砖胎模,在此砖墙外侧按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要求进行防水施工。并在此墙内与地下室外墙间下部设集水井,放置一水泵以便排除后浇带内的积水。集水井的底侧墙钢筋混凝土按地下室底板施工。5.后浇带混凝土施工措施:(1)地下室底板处后浇带施工措施1)钢筋控制检查后浇带内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搭接长度和接头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

27、范规定,尤其是后浇带内钢筋如果断开,要求绑扎搭接接头面积的百分率不超过 25%(设计为50),焊接接头不超过 50%.混凝土浇筑前,应对钢筋表面颗粒状或片状老锈进行除锈处理。若有钢筋被踩弯或压弯现象,在混凝土浇筑前应要求及时进行矫正。2)混凝土浇筑控制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清理干净后浇带中杂物,将两侧混凝土的松散石子凿除,表面清洗干净,保持湿润;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的温度应尽量低于两侧混凝土浇筑时的温度,且宜选择在温度较低的季节施工;后浇带应在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 60d 后再施工;为防止混凝土中水泥浆流失,提高混凝土密实度,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振捣时间应适当延长,待 12h 后再抹平压光数遍,

28、减少表面裂缝产生。3) 防渗漏措施采用适合工程特点的后浇带接缝形式和其与两侧混凝土接缝防水做法是做好防渗漏措施的关键,通常应采取企口缝或阶梯缝,并选择接缝中部设置止水条或止水带的组合做法。4)底板后浇带的临时保护措施为了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混凝土浇筑之前的清理方便,后浇带的沟槽向两侧做泛水,并在后浇带排水端头部位砌筑集水井,用来清理后浇带中的垃圾及积水。两侧集水井应及时抽水,保持后浇带处于无积水状态,降低钢筋锈蚀程度;在两侧混凝土浇筑完毕初凝前,用高压水枪及时清理后浇带内的浮浆,水枪清理不动的浮浆及时用长钎捣碎,这样即使有一些松散、松动的积沉物,以后清理起来也比较容易;在后浇带混凝土未浇筑之前,后

29、浇带的两侧应采用砖砌档墙以及上口采用木盖板进行全封闭保护,防止混凝土、砂浆结块污染及建筑杂物大量堆积,防止损坏外贴式止水带,防止工程施工中钢筋污染,保证钢筋不被踩踏。5)成品保护措施混凝土强度达到 1.2N/ 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进行施工作业;在后浇带混凝土初凝后,应在 12h 内进行养护,养护期间应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其养护时间不得少于 28d.养护措施可采取洒水的方法,此法可有效保持混凝土内水份不蒸发,在不影响后续工序施工的情况下使混凝土得到有效养护,强度不断增长,且有可能避免表面裂缝的产生。6、后浇带施工资料整理后浇带施工完成后按照 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进

30、行质量验收,并及时收集整理下列文件和记录:设计变更文件;原材料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和进场抽样试验报告;混凝土配合比报告单;混凝土工程施工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施工音像资料;其他必要的文件和记录。五地下室墙面施工缝质量保证措施 1.地下室墙面施工缝留置在离地面300mm高的地方。 2.地下室墙面施工缝水平留置,并尽量保持在一条水平线上,高度误差50mm。 3.止水钢板的外侧不得焊接固定或搁置在支撑物上,止水钢筋的固定通过在钢板的中部点焊钢筋条,然后将钢筋条绑扎固定在墙面的竖向或水平筋上。点焊时不得烧穿止水钢板。 4.打施工缝下部的混凝土时,混凝土浇筑至施工缝止水钢板中部,整个混凝土浇筑面高

31、度误差不得超过50mm,更不得低于止水钢板下部或高于止水钢板上部。 5.后期在施工缝接合面上浇筑混凝土时要将施式缝处的混凝土浮浆和松动的石子清除。在打混凝土前浇水湿润。六后浇带质量验收标准和人员安排后浇带的混凝土浇筑质量检查验收标准同普通混凝土质量检验,后浇带混凝土质量的验收需更加重视渗漏。后浇带施工特别关注浇筑前的混凝土界面的清理工作。 为确保后浇带施工质量,严防渗漏。本项目将安排地下室一名施工员全程跟踪后浇带的施工工作,其负责后浇带的预留、后浇带的保护与支撑、后浇带的安全维护、严禁在后浇带留置期间在后浇带两侧堆放物品、后浇带的清理、后浇带支模、后浇带浇筑、后浇带养护、后浇带的防水节点施工。其该项工作完成的质量如何将在后浇带施工完成后2个月内进行后后浇带在下雨期间的渗漏情况检查。- 27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