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施工管理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42340210 上传时间:2021-11-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0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公路工程施工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公路工程施工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公路工程施工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工程施工管理(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公路工程施工管理浅析【摘要】:公路工程管理与国民经济发展、人们的出行、企业的效益和社会的和谐均有十分重要的关系,故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以下内容,将对公路工程施工管理进行简要的分析,仅供参考。【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管理;质量管理abstract: highway engineering manage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people travel, the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and social harmony are very important relationship, it s

2、hould cause enough attention, this article analyzes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f highway engineering, for reference only.key words: high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quality management1、前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迎来了高潮,一些重要的公路工程得到了建设,极大的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方便了人们的出行。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公路工程的质量仍存在一些问题,大大降低了公

3、路工程的使用寿命,甚至埋下了安全隐患,故根据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认为公路工程管理的核心是质量管理,只有提高公路工程的质量,才能真正的体现公路工程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本文以下内容将着重对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进行简要的分析,仅供参考。2、公路工程主要存在的质量问题根据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认为公路工程主要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质量问题:第一,泛油,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在天气炎热时向上迁移到路面表面,而在冷天时又不存在逆过程。因而沥青积聚在路面表面,形成一层有光泽的沥青膜的现象为泛油。产生泛油的主要原因如下:一是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不当。混合料中沥青用量过多或空隙率过小,在车辆荷载反复作用下,多余沥青由下部泛到路

4、表形成泛油。二是现场施工质量控制不严和管理不善。有些施工单位在生产过程中私自改变配合比、沥青混合料拌合不均都是造成沥青路面局部沥青用量偏大的主观原因。粘层油用量不当,喷洒过多或洒布不均匀,摊铺时混合料产生离析,局部细料过分集中,都会产生局部泛油。三是水破坏,雨水渗入使下层沥青与石料剥离,在水作用下沥青膜剥落,上泛引起表层泛油。第二,裂缝,沥青路面裂缝主要有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和龟裂三种。纵向裂缝的形成原因主要是旧路基拓宽地段,新老路基结合部的不均匀沉降,土质台阶处理不规范、分层填筑厚度及压实度控制不严,多形成于新老路基结合部的上面或道路中间处,尤其在有表面水渗入的情况下,这些地段往往是纵向裂缝的

5、高发区。横向裂缝的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温度反复升降导致沥青面层温度应力疲劳,使沥青混合料的极限拉伸应力变化,加上沥青的老化使沥青劲度增高,应力松弛性能降低。这种温度裂缝往往起始于温度变化率最大的表面并很快向下延伸,并随着时间增长造成沥青老化,沥青面层的抗裂缝能力逐年降低,使路面产生横向开裂。龟裂现象是指沥青路面上形成的一系列多边形小块组成的网,形如鳄鱼皮状,相互交错的疲劳裂缝。龟裂是行车荷载反复作用的结果,其初始形态是在沿轮迹带出现单条或多条平行的纵裂。而后,在平行的纵裂间出现横向和斜向连接缝,形成裂缝网。龟裂主要是由于路面的整体强度不足而引起的,可能是路面结构设计不合理,路基路面压实度不足,路面

6、材料配合比不当或未拌和均匀等使沥青与石料粘结性差;也可能是由于路面出现横向或纵向裂缝后未及时封填,致使水分渗入下层,使基层表面被泡软,在汽车荷载反复作用下,粉浆通过面层裂缝及空隙被压到表面产生唧浆,基层表面被逐步淘空,产生龟裂。第三,路施工沉降问题。通常情况下,公路施工所使用的材料很难碾压,会有路基逐渐下沉情况发生。在进行路基施工时,如果土壤含水量较大,在填土时就没有办法达到要求规定的压实度,从而路基下沉问题就会出现。如果没有妥善处理软土地基或者使用方法不恰当的话,也会产生路基沉降现象。如今,公路建设的周期都比较短,因此,对路基自然沉降没有提供充足的时间,然而如果在公路施工盲目追求工期,就在这

7、没有经过充足的时间进行自然沉降的路基基面上进行下一道工序,那么路面上就会有路基沉降现象产生。第四,公路施工路面路层问题。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没有处理底层,也没有将基层表面浮料及时清除掉,在完成底层铺设后,就直接进行沥青混凝土铺设。另外,对于横坡度以及平整度没有控制好,在铺设之前没有放样,对其控制只是利用操作者的目测来进行,因此,没有给公路的平整度和横坡度提供可靠的保证。如果没有将沥青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好,并且也没有进行测温和及时摊铺,在表面上就会有粗糙等问题出现,在通车时也会有松散和起砂等现象发生。3、要解决公路工程存在的质量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根据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认为要解决公路工程存在的质量问题

8、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施工管理:第一,加大对人员的培训。这里的培训包括项目管理人员,经过培训,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提高其责任意识。另外还应对入场工人进行培训,这是因为我国经济和教育的不平衡,而进入工程施工现场的大部分都是没有受过教育的农民,这给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在对进场工人进行培训的时候,应保持入场教育、施工队培训和班前学习相结合的三级教育,另外还可以实行以老带新的传帮带的方法,从各个方面提高施工工人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第二,建立公路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体系是为适应外部质量保证要求,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质量体系,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在企

9、业内部形成一系列严格的质量控制责任制度,督促整个企业加大对公路工程质量的控制。第三,材料的控制。材料控制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等的质量控制。各类工程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资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就不可能符合标准。所以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在施工中必须对材料严格检查、验收并且正确使用,建立管理台账,做好收、发、储、运等各个环节的管理,避免将不合格的原材料使用到工程上。对材料质量,主要是控制其力学性能、化学性能、物理性能。进入现场的工程材料必须有产品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性能检测报告,并能符合设计标准要求,凡需复试检测的建材必须复试合

10、格才能使用。第四,对施工工艺的控制,在施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应按分部工程、分项工作的施工工艺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明确地基、沉人桩、灌注桩、支架和拱架、轴线、尺寸、标高、材料规格及配合比等要求;明确工序搭接、工种配合、施工方法等施工安排;明确施工质量、安全、节约等措施;对施工中所发生的工程和工艺缺陷要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完善;对每道工序完成后进行质量验收,验收合格后批准承包商进行下一道工序。第五,做好质量检验工作。质量检验是评检施工质量能否保证工程质量达到预定目标的重要手段,关键在于做好下面几点:检验的组织形式。质量检验应坚持专职检验和群众自检相结合,日常检验和重点抽验相

11、结合,定期和不定期的自检、互检和全面检查相结合。专检人员必须从施工准备、竣工交验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检验。明确质量检验标准、内容和手段。检验标准包括主要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检验内容主要是对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结构整体和部件进行物理、力学性能检验,使工程质量符合规定的标准。检验手段是通过仪具测试和试验数据结果反映出来。对技术标准高、工艺较复杂的项目,其检验标准另有设计规定的要求,并经质量监理人员检查后方可签认。高标准、严要求、把好质量关。无论管理制度、工艺措施、规范、规程、规定要求,还是从平时检查到具体指导,从关键部位到每道工序,都必须强调一个“严”字,对出现的质量问题,更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苛地进行妥善管理。各级技术负责人对质量管理要做到事先指导、中间检查、成果评审和信息反馈工作,纠正过去偏重事后把关,管结果不管中间检查的习惯。4、结尾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是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核心之一,对于提高公路工程整体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上内容首先对公路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随后根据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保证公路工程质量的措施,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并注重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为提高公路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