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驾驶的危害性及预防措施

上传人:奇异 文档编号:42340209 上传时间:2021-11-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0.4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酒后驾驶的危害性及预防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酒后驾驶的危害性及预防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酒后驾驶的危害性及预防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酒后驾驶的危害性及预防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酒后驾驶的危害性及预防措施(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酒后驾驶的危害性及预防措施中国是一个酒文化源远流长的国家。俗语就有“无酒不成席”,老人寿宴喝“寿酒”;孩子出世喝“满月酒”;嫁女娶媳喝“喜酒”;事业成功喝“庆功酒”,高兴时“把酒言欢”“不醉不归”;伤心痛苦时要“借酒浇愁”。“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 舔一舔” , 似乎喝得爽快才能表示诚意。 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开入寻常百姓家, 酒后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也就成为威胁人类的一大“杀手”。酒后驾车造成的后果往往是车毁人亡,可就是屡禁不止, 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酒后驾驶为何如此难禁?又有何良策以对?一、酒后驾驶的界定酒后驾驶, 是指驾驶人饮用含酒精的饮料后, 于酒精作用期间 (一般为 8 小时以内)

2、驾驶机动车的行为。 根据血液中酒精含量的高低不同,可分为饮酒后与醉酒后驾驶机动车两种行为。 2004 年5 月 31 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实施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阀值与检验 规定, 100 毫升血液样本中酒精含量达到20-80 毫克的驾驶人为酒后驾车, 80 毫克以上认定为醉酒驾车。该规定将喝酒驾车,分为酒后和醉酒两个档次进行处罚。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一条明文规定酒后驾车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论处。二、酒后驾驶难以禁止的原因不以酒后驾车为耻, 反以为荣的大有人在: 有的人认为不喝酒不够朋友,喝的尽兴方能表达各自诚意,对劝酒难以拒绝;有的人抱着侥幸心理以身拭法, 认为自已车技好, 喝点酒

3、甚至比平时开车还顺溜, 只要开慢点、 小心点, 不会出事的; 有的人有 “酒瘾” ,不喝点全身不舒服。 酒后异常兴奋, 举止大胆狂妄, 总想在女友、他人面前炫耀一下 “身手” ; 有的人认为交警查处酒后驾车有 “空”可钻, 没这么巧碰到自己倒霉的; 有的人认为开的是政府机关的车或是某领导、某明星,一般民警不敢拦车检查,酒后驾车者也就有恃无恐。三、酒后驾车产生的不安全因素1 、降低驾驶人的视线功能。驾驶人在行车中,大多数信息都是靠视觉获得的,而驾驶人饮酒后,视线模糊,尤其是对色彩感觉功能降低, 直接影响了驾驶人对有颜色的信息选择反应中识别功能, 使识别过程的时间延长, 失误增多, 对驾驶人反应的

4、及时性、准确性产生不利的影响。2、降低识别能力。驾驶人饮酒后尚能驾车情况下,反应有两个不一样,一是驾驶人会出现远视,视近为远,二是视物的立体感上发生误差,视大为小。所以,许多酒后驾车者发生撞电杆或与前方车追尾相撞,就是这个原因。3、降低注意力。酒精对脑组织的亲和力较强,饮酒后对人的中枢神经起麻醉抑制作用。 因此导致驾驶人注意力涣散, 反应能力下降,思维迟缓,技术操作的精确度减退,由此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4、降低驾驶人驾驶能力。驾驶人在没有饮酒的情况下行车,发现前方危险情况, 从视觉感知到踩制动踏板的动作中间反应时间一般为 0.75 秒。 而当饮酒驾驶人体内酒精浓度达到 0.3% 时, 驾驶能

5、力就有所下降; 浓度达到 100 毫克时, 下降 35% , 达到 150毫克时,下降50% 。致使驾驶人在行车过程中上动作失调,手脚灵敏性降低, 不能及时准确处置危险情况, 极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四、酒后驾车产生的危害交通事故中 ,酒后驾车所造成的占了相当的比例,防范酒后驾车已成为世界性的一个研究课题。 在日本, 驾驶员酒后开车发生的交通事故约占全年交通事故的 3% ;因酒后开车肇事而死亡的人数,约占各种车祸死亡总人数的 6% 。在美国,曾对车祸中的死亡者作尸检,发现丧命的驾驶员中,有 35% 的人在开车前喝过酒。我国也不例外,据统计, 2007 年全国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中, 酒后驾驶达

6、30 多万人次, 驾驶员死亡档案中也有30% 与酒后驾车有关。 这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字, 为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也凸显了酒后驾车的危害程度。“车祸猛于虎”,此言不虚。酒后驾车付出的代价是惨痛的,一旦出事故, 首先受到伤害的就是驾驶人和双方的乘车人员, 轻者皮肉之苦,重者终身残疾甚至失去生命。身体上的残疾,给自己造成精神上的打击, 留下终生遗憾和永久的伤痛。 车毁人亡则注定妻离子散, 给幸福的家庭带来巨大的创伤。 酒后驾驶夺去了多少驾驶人的生命?而幸存者往往成了残疾人,不仅造成了肉体、精神上的痛苦,家庭成员要照顾伤者,还要承担巨额费用。保险公司对酒后驾车造成的所有损失都是拒赔的。 因此, 酒后驾

7、车所 造成的交通事故给受伤者的家庭所带来的伤害是不言而喻的。五、酒后驾车的预防措施酒后驾车的危害大家有目共睹,要彻底治理酒后驾车这种违法行为,必须提前预防、齐抓共管。1 、深入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广大驾驶人的交通安全意识。 一些酒后驾车造成的交通事故, 虽然驾驶人明知自己的行为违法, 但因对其没有更深的理解, 且抱着侥幸心理而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我们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 大力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可以将因酒后驾车而导致的重特大交通事故案例, 制成光盘、展板,在媒体或人口集中的广场、学校、集市,进行播放和展览,让广大人民从中受到教育,从而增强交通安全意识。2、加大对酒后驾驶的查处

8、力度,形成高压管控的态势。我们的交警在日常执法执勤中, 要加大对驾驶人的检查力度。 特别是在晚间,要在餐饮娱乐场所周边科学部署警力,加大查处力度。并充分利用酒精测试仪等仪器, 一旦发现酒后驾驶人, 要按照有关规定从严处理, 形成高压态势, 让每个驾驶人都不敢碰这高压线,做到严格管理,来严禁酒后驾驶。3 、 从源头抓起, 进一步规范驾驶人考试制度及驾驶人管理制度,严把办证、安全教育培训关。通过对交通法规、车辆操作技术的学习, 驾驶人就会有较强的安全意识, 对于酒后驾车这一严重违 章行为就有可能通过自觉遵守而得到有效地遏制。还有要在餐饮、 娱乐等易发生酒后驾车的场所开展针对性宣传, 张贴提示招贴画

9、,开展温馨提示;鼓励餐饮行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履行社会公共职责, 劝阻驾驶人不要酒后驾车。 代驾服务尚存争议,是否可行仍需商榷, 但至少这是一种有益的探索思路, 值得鼓励。4、家人及亲朋要监督、叮嘱好,让开车的人常思家中人,莫恋杯中物。 有些驾驶人自控力不强, 这时候就需要身边的家人进行提醒、监督;即使再好的朋友相见,只要开车就不饮酒,要改变“用酒加深感情”的思想,不妨“以茶代酒”,毕竟“君子之交淡如水”嘛!5、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查处能力。现有的酒精检测仪,数量少且精度不高,以此来取证难度大。如果要抽血化验,则在时间、精力、 财力等各方面均需大量投入, 而且在化验期间又给违法人一些“找人说

10、情”的机会,增大执法难度。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增加酒精检测仪数量、质量,提高查处能力,把“科技强警”落到实处。6、笔者认为,作为一名驾驶员,应该管好自己的嘴,远离酒杯,这才是扼制酒后驾驶行为的关键中的关键。酒伤身不说,酒后驾车引发的事故带来的危害每个人也心知肚明。有人说,中国的国情决定了酒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此话不无道理。当然,亲朋 好友共聚一堂或是有朋自远方来, 高兴起来喝两盅无可厚非, 此 是人之常理,只要不过度,但饮无妨。但在你掏出车钥匙准备点 火的那一刹那,请您想一想:家中有一盏灯在为您守侯,孩子和 家人正倚门以待您的平安归来。 请想一想那些血肉模糊的酒后驾 车事故现场。“国情”与法律

11、,一时的冲动和家人等待的目光, 孰重孰轻,相信大家心中有数。笔者身边有许多同事、朋友在这 方面做得就不错,出去吃饭要喝两杯的话,干脆就不开车,直接 打的来回。有位同事更绝,把“五条禁令”打印成名片大小,出 去吃饭遇有人劝酒则将之拿出来作挡箭牌,既宣传了 “五条禁 令,又能不喝酒伤身,更不会违反法纪,可谓一举多得。酒后驾车,潜藏着严重安全隐患,要想真正杜绝此类交通违法行为,需要提高广大驾驶人的交通安全意识,需要交警加大查处力度,也需要亲朋好友的配合监督。严禁酒后驾车,对于减少“马 路杀手”,保障道路安全畅通和经济建设,保障国家财产和人民 生命财产的安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交通条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及深远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