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万吨年催化裂化反应—再生系统计算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42283681 上传时间:2021-11-25 格式:DOC 页数:78 大小:39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50万吨年催化裂化反应—再生系统计算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250万吨年催化裂化反应—再生系统计算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250万吨年催化裂化反应—再生系统计算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资源描述:

《250万吨年催化裂化反应—再生系统计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50万吨年催化裂化反应—再生系统计算(7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摘 要催化裂化装置主要由反应再生系统、分馏系统、吸收稳定系统和能量回收系统构成,其中反应再生系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是装置的核心。设计中以大庆原油的混合蜡油与减压渣油作为原料,采用汽油方案,对装置处理量为250万吨/年(年开工8000小时)的催化裂化反应再生系统进行了一系列计算。根据所用原料掺油量低,混合后残炭值较低,其硫含量和金属含量都较小且由产品分布和回炼比较小,抗金属污染能力强,催化剂的烧焦和流化性能较好及在此催化剂作用下,汽油辛烷值较高这些特点,故采用汽油方案。设计中,采用了高低并列式且带有外循环管的烧焦罐技术,并对烧焦罐式再生器和提升管反应器进行了工艺计算,其中再生器的烧焦量达3250

2、0/h,烧焦罐温度为680,稀相管温度为720,由于烟气中CO含量为0,则采用高效完全再生。在烧焦罐中,烧焦时间为1.8s,罐中平均密度为100/m3,烧焦效果良好。在提升管反应器设计中,反应温度为505,直径为1.62 m,管长为29 m,反应时间为3s,沉降器直径为2 m,催化剂在两器中循环,以减少催化剂的损失,提高气固的分离效果,在反应器和再生器中分别装有旋风分离器,旋风分离器的料腿上装有翼阀,在提升管和稀相管出口处采用T型快分器。由设计计算部分可知,所需产品产率基本可以实现。关键词:催化裂化,反应器,再生器,提升管,烧焦罐,完全再生AbstractThe catalytic crack

3、er constitutes reaction-regeneration system、fraction system、 absorption-stabilization system and power-recovery system. The most important and core part of the unit is reaction-regeneration system. The DaQing Crude wax oil and vacuum distillation residue are taken as feedstock. This paper is a serie

4、s of processing calculation mainly about reaction-regeneration system. With gasoline scheme, capacity is designed to be 150 Mt/a under the condition of 8000 hours operating time.After being mixed the contents of blending residuum, sulphur and metal as well as the carbon residue in feedstock are low.

5、 As the even distribution of product, superior properties of resisting metal pollution and the catalysts coke burning and fluidization as well as the higher octane number of gasoline with the function of this catalyst, the gasoline scheme are taken.In the design, technology of coke-burning drum with

6、 outsider-circulation tube is applied. The drum is of high-low parallel style. The processing calculation is about reproducer of coke-burning drum style and riser, coke-burning capacity is 32500/h, the temperatures of coke-burning drum and dilute phase riser are respectively 680and 720. Accounting t

7、hat there is no carbon monoxide in off-gase. The high efficient regeneration is applied. In the coke-burning drum, the scorching time is 1.8s and its average density is 100 /m3, thus the effect of coke-burning is good. The temperature of riser is 505. Its diameter is 1.62m and the length is 29m. Whi

8、le its reaction time is 3s and the diameter of settling vessel is 2m. Catalysts circulate in the drum and reactor. In order to reduce the loss of catalyst and improve the effect of gas-solid separation, cyclones are equipped in both reactor and reproducer. There is trickle vavle on the dipleg of the

9、 latter, while the T-rapid separation unit is fitted in the exit of riser and dilute phase riser. From the date, the unit can substantially reach the required yield. Keywords: Catalystic cracking, Reactor, Reproducer, Riser, Coke-burning drum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

10、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作 者 签 名: 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 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

11、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作者签名: 日 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12、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作者签名:日期: 年 月 日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指导教师评阅书指导教师评价:一、撰写(设计)过程1、学生在论文(设计)过程中的治学态度、工作精神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扎实程度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3、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4、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技术线路的可行性;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5、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期间的出勤情况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二、论文(设计)质量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

13、合撰写规范?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三、论文(设计)水平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建议成绩: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指导教师: (签名) 单位: (盖章)年 月 日评阅教师评阅书评阅教师评价:一、论文(设计)质量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

14、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二、论文(设计)水平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建议成绩: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评阅教师: (签名) 单位: (盖章)年 月 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用纸教研室(或答辩小组)及教学系意见教研室(或答辩小组)评价:一、答辩过程1、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点和见解的叙述情况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对答辩问题的反应、理解

15、、表达情况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3、学生答辩过程中的精神状态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二、论文(设计)质量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三、论文(设计)水平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评定成绩: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教研室主任(或答辩小组组长): (签名)年 月

16、日教学系意见:系主任: (签名)年 月 日目 录第一章 综述 1 1.1 催化裂化的历史回顾 11.2 我国催化裂化装置改造的新技术 21.3 国际上较有代表性的催化裂化新工艺 51.4 催化裂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71.5 总结 8第二章 设计说明92.1 反应操作条件及选择依据 9 2.2 再生操作条件及选择依据 10第三章 工艺计算 123.1 基础数据 123.2 再生部分计算 133.2.1 燃烧计算 133.2.2 反应器热平衡计算 153.2.3 再生器热平衡计算 223.2.4 再生器结构计算 253.2.5 外取热器取热面积计算 283.2.6 再生器藏量及烧焦强度计算 293.

17、2.7 催化剂输送管线 303.2.8 密相床计算 303.2.9 旋风分离器计算323.2.10 预提升管计算 363.2.11 空气分布器的计算 383.2.12 辅助燃烧室计算 393.2.13 能量回收计算 423.3 反应器部分计算 433.3.1 几个参数计算 433.3.2 提升管尺寸确定 433.3.3 沉降器和气提段尺寸计算 483.3.4 汽提蒸汽管计算 503.4 压力平衡计算 513.5 滑阀开度计算 54第四章 工艺设计计算结果汇总 56致 谢 59 参考文献 60大庆常压渣油催化裂化反再系统设计第一章 综述石油化工催化裂化技术在国内已有30多年的历史,由于催化裂化投

18、资和操作费用较低,原料的适应性强,转化率高。自1942年第一套工业化流化催化裂化装置运转以来,它已发展为炼油厂的核心加工工艺,是重质油轻质化的最重要的炼制过程之一。随着炼油工艺二次加工原料的重质化,重油催化裂化技术已得到了迅速发展。面对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的要求,催化裂化通过装置改造和其它上下游工艺组合(如进料加氢,产品后处理等)能以合适的费用生产合适的产品。1.1 催化裂化的历史回顾1936年4月6日,世界上第一套工业意义上的固定床催化裂化装置开始运转,随后几年中,又分别出现了移动床和流化床催化裂化技术,在此期间,催化裂化技术始终在进步。1965年我国第一套流化催化裂化装置于抚顺建成投产。20

19、世纪70年代,提升管与沸石催化剂相结合,使流化催化裂化技术发生了质的飞跃。原料范围变得更宽,产品更加灵活多样,装置的操作更稳定。20世纪80年代前,美国炼油技术快速增长,80年代后期经过调整,增长速度减慢,但催化裂化加工一直保持稳步发展的趋势。这10年来,无论是世界范围还是在主要的炼油国家,催化裂化的加工能力不断上升,通过表1:对炼油厂各主要加工工艺的加工能力的统计中可以看出,催化裂化能力在各个主要二次加工工艺中居于首位。表1 主要加工工艺加工能力年份原油Mt·a-1催化裂化Mt·a-1催化重整Mt·a-1催化加氢Mt·a-1焦化Mt·a-11

20、9913749541406151200140586934732152131.2 我国催化裂化装置改造的新技术呼和浩特石化公司催化裂化装置由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设计,在改造前装置的处理能力为0.66Mt·a-1,其特点有:(1)采用两段再生技术,第一再生器在贫氧和较低温度下进行不安全再生,烧掉80%以上的焦炭和全部的氢,半再生催化剂进入第二再生器,在高温过剩氧条件下烧掉剩余炭。这样既避免催化剂的高温水热失活,又可使再生催化剂碳含量降低到0.05%以下。(2)一再设置外取热器。(3)一再烟气和二再烟气采用分流流程,一再烟气经过烟气轮机后进入余热锅炉,防止一再烟气和二再烟气混合后发生二次燃

21、烧。(4)沉降器和一再采用同轴式布置。(5)该装置的原料主要由蜡油、脱沥青油和减压渣油组成,掺渣比例在5%10%,个别情况能达到15%20%。2002年6月由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设计,对该装置进行了优化改造。1.2.1 改造内容及新技术运用情况A再生部分(1)将待生套筒出口配置特殊设计的待生催化剂分配器;使待生催化剂自上而下均匀进入一再,与自下而上的主风逆流接触,提高烧焦强度,并使床层烧焦更加平稳。(2)一再分布管更换为新型分布管;使一再催化剂流化更稳定,更均匀。同时分布管更换为耐磨强度更好的材质,为装置长周期运行提供了保证。(3)二再密相床下部增设高径比大的烧焦罐(高径比为15.7);增加了

22、再生器的烧焦能力,同时减少了半再生催化剂线路的输送阻力。(4)二再出口的结构形式设计为淹流式,保证了二再催化剂藏量在818T之间变化时,催化剂流化和循环不受影响,增加了操作弹性。(5)二再出口增设脱气罐,将再生催化剂中多余的烟气脱出,增加了再生线路中催化剂的密度(由改造前的350kg/m3增加到改造后的650kg/m3),改善了催化剂流化性能,提高了催化剂的循环量。(6)一再密相床增设格栅,降低床层径向温差,保证催化剂均匀烧焦。B反应部分(1)提升管底部结构更新,增设了两个粗汽油回炼喷嘴。这样可以使粗汽油进提升管回炼,达到多产液化石油气的目的。(2)提升管设两层原料喷嘴,以适应不同原料加工量,

23、并根据市场需要调整产品分布,增加了装置操作的灵活性。(3)提升管出口粗旋风分离器改为挡板汽提式粗旋风分离器,将反应油和催化剂快速分离,同时尽可能地汽提掉催化剂上携带的油气,减少了二次反应,增加了轻质油收率。(4)粗旋分离器与顶旋风分离器采取软直联形式,缩短了反应油气和催化剂在沉降器中的停留时间,减少了二次反应,同时减少了沉降器内部的焦块形成,保证了装置长期运行。(5)汽提段的环形挡板改为新型高效汽提挡板,增加了汽提效果,降低了焦碳中氢含量,提高了目的产品的收率。(6)沉降器中部增设格栅防止沉降器顶部的焦块脱落后顺着待生立管掉到塞阀阀头,影响催化剂的循环量,甚至堵塞待生立管。1.2.2 装置改造

24、后的情况A原料与产品性质呼和浩特石化公司原油来源比较稳定,主要是二连原油和长庆原油,所以其原料性质相对稳定,但改造后的混合原料残炭比改造前提高了;催化裂化汽油的诱导期延长了,烯烃体积分数降低了,辛烷值也比改造前降低了。柴油十六烷值有所提高。原料重金属含量降低,平衡催化剂上重金属污染较轻,干气中氢气含量有明显下降。液化石油气中丙烷含量下降,但能达到设计值。B主要操作参数(1)反应时间缩短,减少了二次反应;(2)催化剂循环量有很大提高,而且催化剂循环的三个特阀压力降都比较大,说明目前催化剂循环量仍有提高的潜力;(3)焦炭中的氢含量下降,说明汽提效果明显提高;(4)烧焦强度增加,耗风指标下降,说明烧

25、焦能力与烧焦效率明显提高。C物料平衡与装置能耗装置改造后原料处理量提高,减压渣油掺炼率提高,焦炭产率下降,轻质油收率提高,轻液体收率提高,液化石油气收率降低,但接近设计值。由于改造后的生焦明显降低,所以装置能耗比设计值低且比改造前下降。1.3 国际上较有代表性的催化裂化新工艺1.3.1 毫秒催化裂化(MSCC)从渣油的催化裂化中发现高苛刻、短接触时间有利于重油裂化的选择性,即尽量加强一次裂化,减少二次反应,这对增加轻质油收率,减少焦炭和干气的生成有利。它是一种下流式的催化裂化。催化剂自上而下与上升的油气在一个平面上接触,然后迅速分离。MSCC可以加工更重和金属含量更高的原料油,平衡催化剂可允许

26、有较高的金属污染量,从而降低催化剂消耗,汽油的产率较高,碳差小,干气小,LCO氢含量较高等优点;同时汽油烯烃含量高,辛烷值较高。但由于接触时间极短,剂油接触的均匀度较难控制,致使操作经常有波动。1.3.2 双提升管催化裂化工艺此工艺采用了双提升管技术,新鲜减压馏分油在一根提升管里反应,回炼的粗汽油在另一根提升管里反应,然后在同一个沉降器中进行剂油分离,在同一个再生器再生催化剂。通过粗汽油回炼使汽油在高温高剂油比下再裂化,汽油中的烯烃和一些小分子烷烃裂化为轻烯烃,其中丙烯产率可达约20%(对原料)。1.3.3 UOP公司的“X设计”UOP公司于1995年发明了“X设计”,其目的在于提高剂油比;其

27、特点是反应器与再生器之间设了一个催化剂混合器,待生催化剂与再生催化剂在此混合,部分混合剂流入提升管与原料油接触反应,剩下的混合剂流入再生器进行烧炭。其好处是:(1)待生催化剂(还有较高的活性)在混合器中可进一步在较高温度下气提,因为混合器的温度高于气提段(约620)又比再生器低,故可以既将催化剂的粘附物气提干净又不影响其水热稳定性;(2)混合剂进入提升管的温度比从再生器来的低,又因为循环量增加,所以热反应减少,催化反应增加,焦炭和干气产率降低,汽油产率增加。1.3.4 NEXCC工艺NEXCC工艺是芬兰Neste Oy公司开发的裂化工艺,其特点是:(1)将两根反应管组装在一个带压的壳体里,一根

28、是反应器,另一根是再生器,是一种流动床系统。加压罐大小是同等处理量催化裂化的1/3;(2)油、催化剂和载气从反应器下部进入,在环形管中反应,带炭催化剂也从下部进入再生器,催化剂循环量23倍于一般催化裂化装置;再生时间约30s;(3)反应温度600650,剂油接触时间12;(4)汽油和低碳烯烃的总转化率可达8590,其中丙烯16。1.3.5 Petrobras公司的IsoCat工艺这是一项调节催化裂化热平衡的技术。它把经冷却器取热后的一小股催化剂单独送入提升管底部与大股从再生器出来的热催化剂混合,然后进入提升管和原料油接触反应。其作用是:(1)降低催化剂和油接触时的温度,减少热反应,降低干气和焦

29、炭产率;(2)可提高预热温度,有利于大分子的汽化;(3)提高剂油比,增强催化裂化反应,提高重油转化率。1.4 催化裂化技术的发展方向(1)通过对催化裂化反应机理和动力学的研究,应用新型催化剂和助剂,降低汽油烯烃含量;(2)开发催化裂化原料加氢处理工艺,降低汽油的硫含量和再生烟气的SOx含量;(3)优化设计和操作,提高催化裂化的化学有效转化程度,增加目的产品收率;(4)实现35年的运转周期;(5)实现大型化,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6)向化工领域延伸,由常压渣油等重质原料生产乙烯和丙烯。1.5 总结我国催化裂化经历35年的发展,目前加工能力已达92.0Mt/a,其中0.6Mt/a以上的催化裂

30、化装置78套(合计78.6Mt/a),加工能力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工程设计,催化剂和关键设备的制造已完全立足于国内,实现了技术的全部国产化;1999年全行业掺炼减压渣油的比例已达33,居世界第一位,实现了催化裂化原料的多样化和重质化;近年来已投产的装置规模不断加大,最大规模已达3.0Mt/a,逐步实现了大型化;催化裂化的目的产品已由主要生产汽油,发展到多产柴油,多产液化石油气(LPG),开发出了DCC,MGG,ARGG等多产丙烯和C4烯烃的工艺技术,同时更进一步发展了HCC,CPP等多产乙烯的工艺技术,实现了功能的多元化,目前催化裂化虽然面临从原料、生产过程到产品规格等方面一系列问题,但

31、都可通过合理的途径获得较为满意的解决。展望未来,催化裂化仍将发挥其在炼油厂中作为主要二次加工装置的作用,尤其在生产汽油方面,它与加氢裂化相辅相成。催化裂化技术也需不断发展,以适应变化着的市场需求,可以预见今后催化裂化会成为我国炼油工业的核心技术和石油化工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支柱。催化裂化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在我国石油化工工业35年的历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将继续在本世纪的石油化工工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第二章 设计说明2.1 反应操作条件及选择依据2.1.1 反应压力从反应动力学角度来看,提高反应压力就意味着提高油气分压,油气分压提高即反应浓度增加,因而加快了反应速度,研究表明,反

32、应速度与油气分压的平方根约成正比,提高反应压力同时提高了反应的生焦速度,故不能采用太高的反应压力。对降低炭产率,则需通过足量的蒸汽加以缓和,采取合适的油气分压,使进料在催化剂上分布均匀,保证进料口物料有一定的流速,在较高的沸点下进料时,采用低的油气分压非常重要。2.1.2 原料预热温度原料预热温度是通过反应系统热平衡求取的。对于渣油催化裂化由于焦炭产率高,而焦炭不能作为产品,需在再生过程中燃烧,炼厂原料的预热温度一般在200250,故渣油原料在经过炉管时,若温度较高,易结焦而堵塞管路,但预热温度不能过低,否则,油品粘度增大,影响雾化效果,本设计采用210为预热温度。2.1.3 反应温度提高反应

33、温度则加快了反应速度,即提高了转化率。催化裂化反应活性能约为42125 KJ/mol,反应速度常数的温度系数K约为1.11.2,由于烃类热裂解反应活化能大于催化裂化的活化能,故提高温度,热裂化反应的速度提高得快。当反应温度提高到500以上时,以热裂化为主,反应温度以通过对各类反应的反应速度来影响产品分布及产品质量,催化裂化反应是一个平行顺序反应,在一定情况下,提高反应温度,如转化率要求不变,则汽油产率降低,气体产率增加,而焦炭产率降低。由于分子筛催化剂活性高,对提升管反应器可以严格控制反应时间,可采用较高的反应温度。对于生产汽油方案,一般采用500510,本设计中采用505。2.1.4 反应时

34、间由于提升管催化裂化采用了高活性的分子筛催化剂,故所需反应时间很短,一般只有14s。由于反应时间过长会引起汽油、柴油的再次分解,导致轻油收率降低,但时间过短,则操作弹性小,故需严格控制油气与催化剂的接触时间,以减少过多的二次反应。而对汽油方案,从汽油收率和质量看,采用高温、短接触时间是有利的。本设计中取油气在提升管中停留时间为3s。2.2 再生操作条件及选择依据2.2.1再生压力碳燃烧速率与氧分压成正比,而氧分压为再生操作压力与氧的对数平均浓度乘积,提高再生压力可以提高氧分压,从而加快燃烧,提高再生压力,反应压力也相应提高。近来,再生器压力的选定着力于如何有效地回收烟气能量。在决定再生器压力时

35、,目前的走势是既考虑有利于催化剂再生,又有利于能量回收。2.2.2再生操作其它数据见表2表2 同类装置经验数据项目数据烧焦罐温度680稀相管温度720第二密相床温度720第三章 工艺计算3.1 基础数据处理量:250万吨/年,年开工按8000小时计其它数据见表3、4、5、6表3 原料和产品性质项目原料油汽油柴油回炼油比重d2040.89570.75360.86660.9149恩氏蒸馏109423840330112256419501322804377015331645690180339496残炭 w4.34回炼比:0.37100(厘斯)27.50苯胺点121.00表4 产品收率产品总气体汽油柴油

36、焦炭合计产率w13.545.031.110.4100表5 气体组成组分H2H2SC01C02C=2C03w3.420.256.265.675.095.25组分C03IC04NC04C=4-1IC=4TC=4-2C=4-2w23.039.173.5020.4310.017.92表6 催化剂组成孔体积ml/g骨架密 度g/ml充 气密 度g/ml筛分组成 w20µ2040µ4080µ80110µ110µ0.1942.680.850.212.362.025.503.2 再生部分计算3.2.1 燃烧计算A.基础数据处理量250万吨/年,按开工8000小

37、时计,即312500/h,焦炭产率:10.4;H/C=8/92;回炼比=0.37;CO/CO2=0(完全再生);气中过剩氧为3;由公式回炼比=回炼油/原料可得:回炼油=0.37×312500=115625/hB.计算步骤(1)焦中的碳量和氢量焦炭产量=312500×10.4=32500/h焦炭中的碳量=32500×0.92=29900/h焦炭中的氢量=32500×0.08=2600/h(2)空气量和燃烧产物量理论耗O2量生成CO2耗氧=29900×1/12=2491.7 Kmol/h生成H2O耗氧=2600×1/4=650 Kmol/

38、h 理论耗氧量=2491.7+650=3141.7 Kmol/h燃烧产物量 生成CO2量=2491.7Kmol/h=109634.8/h生成H2O量=650×2=1300 Kmol/h=23400/h理论干空气量理论N2量=79/21×3141.7=11818.8 Kmol/h干空气量=理论N2量+理论O2量=11818.8+3141.7=14960.5 Kmol/h过剩空气量:烟气中含过剩氧是3则:3=过剩O2量 /(理论干空气量+过剩O2量+过剩N2量)3=过剩O2量 /(CO2+N2+过剩O2量+过剩O2量×79/21)故:过剩O2量=0.03×(

39、2491.7+11818.8)/1-0.03×(79/21+1)=500.9 Kmol/h过剩N2量=500.9×79/21=1884.3 Kmol/h则:过剩空气量=500.9+1884.3=2385.2 Kmol/h总干空气量=14960.5+2385.2=17345.7 Kmol/h= O2理+ N2理+ O2过+ N2过= 3141.7×32+11818.8×28+500.9×32+1884.3×28=500250/h湿空气量(主风量)根据大气温度30时,空气相对湿度70,查石油加工工艺学的空气湿焓图得:空气的湿焓量为0.03

40、水汽/干空气则:空气带入水量=0.03×17345.7=520.4 Kmol/h =9367.2/h烧焦所需主风量(即湿空气量)=17345.7+520.4=17866.1 Kmol/h=17866.1×22.4标m3/Kmol=400200.6标m3/h=111.2标m3/s此风量乘110可作为主风机的依据,依此可选 MEGA1515型主风机两台串联使用 湿烟气量=CO2+理论氮气+生成水+过剩干空气+空气带人水=2491.7+11818.8+1300+2385.2+520.4=18516.1 Kmol/h=414760.6标m3/h(3)烧焦耗风指标=400200.6/

41、32500=12.3标m3/焦(4)烟风比=湿烟气量/湿空气量=414760.6/400200.6=1.04表7 烟气量及组成数据项目流量分子量组成 (mol)Kmol/h/h干烟气湿烟气CO22491.7109634.84414.9213.46O2500.916028.8323.02.71N213703.1383686.82882.0274.0总干烟气16695.7509350.430.5100生成水汽130023400189.83主风带入水汽520.49367.218总湿烟气18516.1542117.6100(5)物料平衡校核干空气+焦炭=500250+32500=532750 kg/h

42、总干烟气+生成水=509350.4+23400532750 kg/h干空气+焦炭=总干烟气+生成水上述计算正确3.2.2 反应器热平衡计算A.基础数据t再 =720 t反=505,残炭=4.34,回炼油入反应器温度360,原料油预热温度210B.热平衡计算(1)再生后高温催化剂带入热Q1Cp=0.00233×Al2O3+1.08=0.00233×52.5+1.08=1.08122 KJ/(·k)Q1=催化剂循环量×催化剂比热容×(t再- t反)=Gs×1.08122×(720-505)=232.5Gs/J(2)焦炭吸附热 Q

43、 2当完全再生时焦炭吸附热=2.22 MJ/kg焦=2.22×103×32500=72150000 KJ/h(3)再生催化剂带入烟气及水蒸气时放热Q3 Q3=烟气量×烟气比热×(t再- t反)+水蒸气量×水蒸气比热容×(t再- t反)按每吨催化剂带入0.05水蒸气,1烟气计因为是完全再生CO=0,则烟气比热即为CO2,O2,N2的平均比热根据Cp=A+B(T1+T2)+C(T12+T1T2+T22)其中Cp气体在平均温度下的比热, KJ/(·k);T1, T2分别为入口,出口温度, k;A,B,C均为常数;见表8表8 气体平

44、均比热常数值项目N2O2COH2OCO2A0.9660.80.951.660.603B×10-41.0392.071.353.074.83C×10-8-0.344 -4.38-1.330.35610.8T1=273+720=993K T2=505+273=778KCpCO2=0.603+4.83×10-4×(993+778)+1.08×10-7×(9932+993×778+7782)=1.714 KJ/(·k)CpO2=0.8+2.07×10-4×(993+778)-4.38×10-8

45、×(9932+993×778+7782)=1.063 KJ/(·k)CpN2=0.966+1.039×10-4×(993+778)-3.44×10-9×(9932+993×778+7782)=1.142 KJ/(·k)CpH2O=1.66+3.07×10-4×(993+778)+3.56×10-9×(9932+993×778+7782)=2.212 KJ/(·k)Cp烟=1.714×14.9 +1.063×3+1.142

46、15;82.1=1.225 KJ/(·k)Q3=Gs×10-3×1×1.225×(720-505)+ Gs×10-3×0.05×2.212×(720-505)=0.287Gs/J(4)反应热Q4根据Q4=CR(MC-MP)/(MCMP)其中CR常数,对轻瓦斯油取78386.6,对重瓦斯油取88853.6MC,MP分别为原料、产物的分子量求原料分子量MC根据原料油、回炼油比重d204,查炼油工艺图表13由d204原=0.8957 查得API原=25.7d204回=0.9147查得API回=22.6又根据10

47、0=27.50厘斯,查炼油工艺图表上册67得:原=12.4体积平均沸点 tV=(t10+t30+t50+t70+t90)/5=(403+419+437+456+496)/5=442.2恩氏蒸馏曲线斜率S=(90馏出温度-10馏出温度)/(90-10)=(496-403)/(90-10)=1.163/根据体积平均沸点tV及S,查石油炼制工程第三版,图34查得:中平均沸点tme=438,API=22.6,查石油炼制工程图36得:回=11.80混合原料的相对密度,d204混=V新d204新+V 回d204回V新 ,V 回分别为新鲜原料和回炼油所占百分数V新=312500/0.8957/(312500

48、/0.8957+312500×0.37/0.9149)=0.734V 回=1-0.734=0.266d204混=0.734×0.8957+0.266×0.9149=0.900根据d204混,查炼油工艺图表上册13查得:API混=24.8混合原料的特性因数K混=K渣W渣+K回W回=12.4×1/1.37+11.8×0.37/1.37=12.24根据API混=24.8及K混=12.24,查石油炼制工程图36石油馏分特性因数和相对分子质量图,得:MC=490求产物分子量MP根据d204汽=0.7536,d204柴=0.8666 查炼油工艺计算图表集上

49、册图14和图13 查得:API汽=55,API柴=31tv汽=(t10+t30+t50+t70+t90)/5=(94+112+132+153+180)/5=134.2斜率S汽=(180-94)/(90-10)=1.075同理:tv柴=(238+256+280+316+339)/5=285.8斜率S柴=(339-238)/(90-10)=1.263根据tv及S查石油炼制工程第三版,图34查得:中平均沸点tme汽=128 tme柴=280由tme汽=128 API汽=55和tme柴=280 API柴=31查石油炼制工程第三版,图36查得:M汽=114 M柴=215M=(100-10.4)/(13.

50、5/247+45/114+31.1/215)=150.84'=88853.6×(490-150.8)/(490×150.8)=407.88 KJ/原料4=407.88×312500=127462500 KJ/h(5)水蒸汽升温热5经验数据见表9表9 进入反应系统的水蒸汽及烟气项目性质温度/h依据进料雾化蒸汽过热40015625占总进料5汽提蒸汽过热40010-3Gs1汽/T催化剂预汽提蒸汽过热4000.0008Gs0.8汽提段链底松动蒸汽过热400250参考武汉炼厂设计再生滑阀松动蒸汽过热400250参考武汉炼厂设计再生滑阀吹扫蒸汽饱和20019296汽/

51、阀再生斜管膨胀节蒸汽饱和20018090汽/波组提升管采样口蒸汽饱和2004824汽/样口进料事故蒸汽嘴蒸汽饱和20048防焦蒸汽饱和200150参考武汉炼厂设计再生剂带入水蒸汽过热7200.00005Gs0.05汽/T催化剂由Cp=A+B(T1+T2)+C(T12+T1T2+T22)T1=505+273=778K T2=400+273=673K T2'=273+200=473KCP1H2O=1.66+3.07×10-4×(778+673)+3.56×10-9×(7782+778×673+6732)=2.111 KJ/(·k)

52、CP2H2O=1.66+3.07×10-4×(778+473)+3.56×10-9×(7782+778×473+4732)= 2.048KJ/(·k)5=(雾化+预提升+汽提+松动)蒸汽×比热×(t反- t过热)+各项吹扫蒸汽×比热×(t反- t 饱和)5=(15625+10-3×1.8×10-3Gs+250+250)×2.111×(778-673)+(192+180+48+48+150)×2.048×(778-473)=3960214

53、.40+0.399Gs(6)热损失6按埃索公司数据6=465.6( KJ/炭 )×烧炭量(kg/h)=465.6×29900=13921440 KJ/h(7)原料升温汽化热77=进料量(包括新、回、浆)×(qt反汽-qt预液)=(新+回)×(qt反汽-qt预液)=(312500+115625)×(qt反汽-qt预液)根据d420混=0.900 K混=12.24 查石油炼制工程图317查得:qt'汽505=373Kcal/qt汽505=373-(-8)-1=380 Kcal/=380×4.187=1591.1 KJ/新鲜原料的预

54、热温度为210qt'液210=117 Kcal/ K值的校正系数为1.025则:qt液210=117×1.025=119.925 Kcal/=502.13 KJ/设回炼油入提升管温度为360 qt'液360=221 Kcal/由K回=11.80查得K值的校正系数为0.99则:qt液360= 221× 0.99= 218.79 Kcal/= 916.07 KJ/Q7=312500×(1591.1-502.13)+312500×0.37×(1591.1-916.07)=418353468.8 KJ/h反应器热平衡:Q1+Q2+Q3=

55、Q4+Q5+Q6+Q7232.5Gs+72150000+0.287Gs=127462500+3960214.40+0.399Gs+13921440+418353468.8解得:Gs=2115202.262/h=2115.2T/h剂油比=催化剂循环量/(新鲜原料油+回炼油)=2115202.262/(312500+115625)=4.943.2.3 再生器热平衡计算焦炭量32500/h H/C=8/92烟气组成如3.2.1 燃烧计算中所示:干空气量:17345.7 Kmol/h=500250/h(1)烧焦放热因采用完全再生CO=0 则:生成CO2放热Q=29900/h×33.87=10

56、12713MJ/h生成H2O放热Q=2600/2×120.06=156078 MJ/h燃烧放热总量=1012713+156078=1168791 MJ/h(2)焦炭脱附热对于完全再生取2.22 MJ/焦炭焦炭脱附热=2.22×32500=72150 MJ/h可利用热=总热-焦炭脱附热=1168791-72150=1096641 MJ/h(3)出再生器热量干空气升温热Q1Q1=干空气量×空气平均比热容×(出再生器温度-主风入再生器温度)×4.187主风机出口温度T出按下式计算:T出=T入(P出/P入)(K-1)/(K多)式中T入主风机入口温度 K

57、(即大气温度,20);P出、P入分别为主风机出、入口压力,/2;K绝热指数(取1.4);多多变效率(0.60.8)此处取0.7;T出=(273+20)×(3.4/0.98)(1.4-1)/(1.4×0.7)=486.83K 即:213.83考虑到温降:主风入再生器温度T1比主风机出口低10则:T1=203.83 即:476.83KCpN2=0.966+1.039×10-4×( 476.83+ 993)-3.44×10-9×( 476.832+ 476.83× 993+ 9932) =1.113 KJ/(·k)Cpo

58、2=0.8+2.07×10-4×(476.83+ 993)-4.38×10-8×(476.832+ 476.83× 993+ 9932) =1.030 KJ/(·k)Cp空气=1.113×0.79+1.030×0.21=1.096 KJ/(·k)Q1=500250×1.096×(720-203.83)=283002590.6 KJ/h空气带入水蒸气升温热Q2CpH2O=1.66+3.07×10-4×(476.83+ 993)+3.56×10-9×(476.832+ 476.83×993+ 9932)=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