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调查项目设计书编写要求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42277672 上传时间:2021-11-25 格式:DOC 页数:92 大小:956.5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地质调查项目设计书编写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地质调查项目设计书编写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地质调查项目设计书编写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资源描述:

《地质调查项目设计书编写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调查项目设计书编写要求(9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天马行空官方博客:http:/ ;QQ:1318241189;QQ 群:175569632附件三附件三地质调查项目设计书编写要求地质调查项目设计书编写要求地质调查项目设计书是地质调查项目实施单位和承担单位开展项目工作的依据。为保证地质调查项目目标任务的完成,规范设计的编写,特制定本要求。一、设计编写总体要求一、设计编写总体要求(一)适用范围(一)适用范围本要求适用于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国土资源大调查地质调查项目和其他国家财政调查专项。(二)设计分类(二)设计分类1地质调查项目设计按专业类别分为:(1)1:250000 区域地质调查(2)1:50000 区域地质调查(3)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物化

2、探异常查证(4)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5)矿产资源普查评价(6)区域环境地质调查评价(7)生态环境地质调查(8)地下水资源勘查(9)地质灾害调查评价(10)区域重力调查(11)矿产地球物理勘查(12)航空物探测量(13)区域地球化学勘查(14)矿产地球化学勘查(15)遥感地质调查(16)航空遥感(摄影)(17)地质调查方法技术研究(18)地质调查专项研究(科研类项目)2地质调查项目设计按工作阶段(性质)分为:(1)新开项目总体设计(2)续作项目年度工作方案3地质调查项目设计按项目层次分为:(1) 计划项目设计(2) 工作项目设计(三)工作程序(三)工作程序设计编写的工作程序包括:明确任务、

3、资料收集、现场踏勘、设计编写、设计初审等。1明确任务项目实施单位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的地质调查计划项目任务书 、项目承担单位根据计划项目实施单位下发的地质调查工作项目任务书 ,认真研究项目的目标任务,落实设计编写的具体方案,并做好设计编写的相关准备工作。2收集资料和现场踏勘设计编写前要系统收集工作区内已有的相关地质工作成果与资料。并在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设计编写的需要,进行必要的现场踏勘。3设计文字及图件编制设计编写时,项目实施单位和承担单位应根据地质调查项目任务书及有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和要求,及时组织设计编写,按时保质完成设计及附图、表的编制。4设计初审设计初稿完成后,项目实施单位和

4、承担单位应组织有关专家对其进行初审。初审的重点是设计的内容是否真实可靠,实施方案能否满足项目任务书的有关要求。设计编写单位应根据初审意见认真进行修改完善,提交设计的送审稿。(四)基本要求(四)基本要求1设计应充分体现地质调查项目的工作阶段和工作性质,并按不同阶段和性质编写设计:属于跨年度的新开项目必须编写项目总体设计,续作项目只须编写年度工作方案。总体设计按不同专业设计书编写提纲编制,并在综述以往地质工作程度和充分收集、分析前人工作成果资料的基础上,明确本年度工作方案(作为总体工作部署的一部分) 。年度工作方案应对项目工作进行系统总结和分析,详细说明项目任务书下达的总体工作任务和已完成的主要实

5、物工作量,上一年度批准的设计工作量以及实际完成情况(含工作量完成百分比) 。对没有完成的工作量应说明具体原因,并将未完成工作量纳入本年度统筹安排。同时,对照本项目任务书下达的目标任务和预期成果,重点阐明上一年度工作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简述项目实施以来累计取得的成果,并客观评述项目取得的主要进展和存在的不足,及时总结经验,确保年度工作方案有充分依据并具有可操作性,为本年度工作安排提供借鉴。2设计编写应按照各专业设计编写技术要求执行,凡未列出的专业类别可参照相关专业的编写要求。3设计的工作方案应充分运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加强技术方法的有效性试验,实现优化组合,力争用最经济的工作量实现最佳工

6、作成果,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必要时,可以设计多方案供专家论证确定最佳方案。4设计必须符合任务书的要求,如有较大变更,按规定报批,根据批准编写设计。5设计编写前必须充分收集前人资料,并进行综合研究,使设计有充分的依据和可操作性。设计书要符合有关标准和要求,要求内容完整、文字精炼、思路清晰、重点突出、附图附表齐全美观。6地质调查项目按有关要求编制设计预算,项目设计预算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中国地质调查局印发的结业证书的专业人员编制。地质调查项目设计书封面格式:设计书名称设计书名称(新开项目:项目总体设计)(续作项目:项目年度工作方案)(宋体,二号,粗体居中)实施/承担单位:(仿宋体,三号,粗体

7、,居中)年 月 日(仿宋体,小三号,居中)地质调查项目设计书扉页格式:设计书名称(仿宋体,二号,居中)任务书编号:(仿宋体,四号)项目编号:(仿宋体,四号)编 写 单 位 :(仿宋体,四号)项目负责人:(仿宋体,四号)编 写 人:(仿宋体,四号)单位负责人:(仿宋体,四号)总 工 程 师 :(仿宋体,四号)提 交 单 位 :(仿宋体,四号)(盖章)提 交 时 间 :(仿宋体,四号)二、设计编写技术要求二、设计编写技术要求(一)(一)1:2500001:250000 区域地质调查项目区域地质调查项目设计编写技术要求设计编写技术要求1:250000 区域地质调查(以下简称区调)设计书根据任务书并参

8、照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结合测区的具体情况编制。经审批的设计书是开展野外地质调查、评估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质量监控和成果评审验收的主要依据。11:250000 区调的基本任务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制订的1:250000 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暂行) (以下简称技术要求(暂行) )的规定,1:250000 区调是基础性地质调查工作,其目的任务是以详实的地质观察研究为基础,通过填制 1:250000 比例尺的地质图件,查明区内地层、古生物、岩石(含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及混杂岩等) 、构造以及其它各种地质体的特征,并研究其属性、形成时代、形成环境和发展历史等基础地质问题,为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和海洋资源的普

9、查,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农业地质和城市地质的勘查,为地学教学和科学研究以及推动国际地学前缘学科发展等提供基础地质资料;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地学基础性资料和依据,同时为社会提供公益性区域地质信息。我国幅员辽阔,地质条件复杂多样,以往工作程度和研究程度各地也不尽相同,要在有限的资金保证和统一质量要求下完成上述任务,必须对 1:250000区调进行分类指导。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和以往研究程度,当前安排的 1:250000 区调工作可分为实测、修测和片区修测三类:(1)青藏高原和大兴安岭等中、大比例尺填图空白区,或以往仅进行过中比例

10、尺填图,且原填图资料已显陈旧(指迄今约二、三十年前的填图成果)的地区为实测区;(2)20 世纪 80 年代完成的 1:200000 区调,或己有部分大比例尺(主要指 1:50000)填图成果(一幅 1:250000 图幅中己完成约 1/3 以上 1:50000 填图面积)的地区为修测区;(3)一幅 1:250000 图幅中己完成约 3/4 以上 1:50000 填图面积,并作过1:50000 片区总结工作的地区,在片区总结成果基础上进一步针对图幅中的主要问题,采取片区修测。以上三类测区在统一技术要求下,均按 1:250000 国际分幅进行测制。并按1:250000 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暂行)

11、 编写和提交正规报告和图件。2 2应参照的区域地质调查的标准及技术要求应参照的区域地质调查的标准及技术要求(1)1:250000 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2)ZB/T D10004 城市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技术要求(1:50000)(3)GB/T14158 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1:50000)(4)DZ/T0158 浅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细则(1:50000)(5)DZ/T0151 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1:50000)(6)GB958 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7)DZ/T0179 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1:50000)3 3设计书编写要求设计书编写要求(

12、1)编写设计书之前必须收集测区内所有前人工作成果资料,包括地质、矿产、物探、化探和遥感图象资料(尽可能收集多片种、多时相的图像资料)以及各种科研成果,详细研究各种资料的可信度和存在的问题;对于修测区和片区修测区通过收集前人工作成果资料,必须针对存在的问题编写已有资料利用方案,并编写专题总结,作为编写设计的依据之一。(2)编写设计书之前必须要进行野外踏勘,了解测区内的地质矿产概况并进行必要的验证,同时还要对区内的自然地理条件、人文状况、气候变化、交通运输以及物资供应与后勤保障等情况进行了解,并收集相应的实际资料;实测区应全面进行踏勘,修测区应重点进行踏勘,片区修测区应有针对性的踏勘;对于修测区和

13、片区修测区通过踏勘,确定原有各类原始资料的利用程度,并编写踏勘专题总结,作为编写设计的依据之一。(3)在踏勘过程中应对区内遥感图像进行初步地质解译,划分不同的解译程度区,建立区内初步解译标志和地层序列。(4)踏勘中应选择不同岩类区以穿越路线进行踏勘。应以穿越地质体最多、地质构造最复杂的路线为重点路线,每一个测区必须有一条贯穿全区的踏勘路线;对于修测区和片区修测区的踏勘工作视存在问题的多少与程度而灵活安排。(5)通过以上工作所取得的资料,初步建立各类地层和岩体的填图单位,并编制测区的地质解译图和地质草图以及工作程度图;实测区在重点踏勘路线中对沉积地层应初步提出建立填图单位和地层单位方案。(6)测

14、区内矿产资源丰富,已有矿点较多时,实测区应组织人员对矿(化)点分类进行重点踏勘,了解成矿地质背景;修测区和片区修测区只进行针对性的踏勘;经过踏勘的矿点应检块取样,采集岩矿标本,进行必要的分析测试。(7)通过上述野外踏勘与前人资料研究,针对测区实际情况,提出测区地质调查工作的技术路线、填图方法与精度要求。(8)要充分利用前人的各种成果资料,提出解决问题方法,在设计书中有计划地部署各项工作。A地质路线:修测区应在原有 1:200000、1:50000 填图的地质路线基础上,对主干路线进行复查验证,按新的技术路线与思路进行观察研究,合理布置野外地质路线;片区修测区内已有 1:50000 填图区,原则

15、上不重新布置系统地质观察路线,按新的技术路线与所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野外路线检查记录。B实测剖面:实测区应按 1:250000 区调技术要求(暂行) ,每幅图每一个地层单位至少有 1-2 条实测剖面控制;修测区对原有的实测剖面在检查的基础上选择具代表性的或有重要意义而出露好的剖面进行重测或补测(含建组剖面、层型剖面) ,重测或补测的剖面数应占原有剖面的 1/31/2;片区修测区 应在深入研究前人成果基础上,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重测、补测或新测;凡是新建的地层单位,不论是那一类区都要新测层型剖面。 C样品采集与测试:实测区应按 1:250000 区调技术要求(暂行)部署;修测

16、区和片区修测区在原有大量岩矿样品测试成果在复查的基础上确定其可利用的程度;凡是重测、补测或新测的剖面,都应系统采集样品进行测试,除常规测试方法外,重点应补充必要的新测试手段与技术方法,并要认真采集化石;如有大面积的第四系出露,应补充采集必要的孢粉、古植物化石和同位素年龄样品等,并进行古气候学与年代学的研究,以提高第四系的研究程度;对中深变质岩应补采同位素年龄样品,作年代学的研究;据新的要求,应针对性的补充必要的样品采集与测试。D山地工程:原有的各种山地工程原则上都应充分应用;为查证某些地质现象必要时可对某些山地工程进行清理。E矿产调查:在踏勘的基础上,筛选一批矿(化)点进行检查评价,实测区选出

17、不同类型和矿种的 15-20%矿点进行检查评价,修测区为 10%左右,片区修测区为 5-10%;对测区内已有 1:200000 化探异常应按要求进行三级异常检查,查清其地质背景及成矿潜力。(9)为了适应高新技术在区调工作中的应用,特别是应用计算机辅助制图,建立 1:250000 地质图数据库,必须从设计开始做到统一技术要求,统一地质体的代号、符号、花纹以及编码标准和设色标准。(10)按照以上各项工作要求编制测区的 1:250000 区调设计书。附:附:1:2500001:250000 区调项目设计书编写提纲区调项目设计书编写提纲第一章第一章 绪言绪言1简要说明任务书文号及其任务要求,测区名称与

18、编号,测区范围及面积,工作的起止时间。2简述测区任务、自然地理概况、测区交通位置(附交通位置简图) 。第二章第二章 地质调查工作及研究程度地质调查工作及研究程度1对前人工作的评估(1)各种比例尺填图的评估-包括填图范围与面积、路线密度、控制程度、填图单位划分精度、图面表式精度、图面结构合理性、是否应用计算机技术、评审验收情况、各种不同比例尺图件的统一性与连续性以及存在的问题等。(2)地层单位和地层序列建立的依据及其合理性评估-沉积地层应根据各省(市、自治区)地层清理后的资料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含地层单位名称、定义、有无层型剖面、古生物资料及年代依据、与上下地层的接触关系等)应一一给予说明,提出

19、处理意见,以便在填图中加以解决。(3)分析测区的地质构造格架和大地构造属性的认识依据是否充分,与实际资料是否符合,存在那些矛盾。(4)评估各项样品采集与测试项目数量、精度与质量,能否满足本次区调工作的要求。(5)分析矿产调查程度和质量是否符合相应的技术要求,存在那些问题需要在本次调查中加以解决。(6)对修测区和片区修测区图幅应增加“前人填图原始资料可利用程度评述” 。附测区地质调查历史简表-包括调查时间、成果名称、作者单位或作者姓名、出版时间、出版单位等。第三章第三章 地质矿产资源概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地质矿产资源概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简述测区的大地构造位置,测区内的地层、岩石(含沉积岩、侵入岩

20、、火山岩、变质岩、及特殊地质体等) 、构造等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附测区地层序列表。2简述测区区域地质矿产资源概况,附矿(化)点情况登记表-矿点名称、矿种、类型、产地、规模、开采情况、工作程度(检查、评价、普查、勘探)等。第四章第四章 技术路线、填图方法及精度要求技术路线、填图方法及精度要求1明确测区的填图类型-是实测区或修测区还是片区修测区。2在明确测区类型基础上,针对测区存在的问题及本次着重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本次地质调查的技术路线及填图方法,并针对不同方法分别编写。3主要地质调查工作的精度要求(1)填图的地质观察路线实测区-每幅图路线总长度3000km;修测区-每幅图路线总长度,骨干路线与新

21、测路线长度2000Km,辅助路线 300-500km(视存在问题的情况可适当调整) ;片区修测区-每幅路线总长度,骨干路线与新测路线长度 600800km,辅助路线 200-300km(视存在问题的情况可适当调整) 。(2)实测剖面-每个地层单位都应有 1-2 条实测剖面予以控制,实测剖面的比例尺一般为 1:5000,必要时采用 1:2000。(3)明确本次区调工作各项样品采集与测试项目数量、精度要求。第五章第五章 工作部暑工作部暑根据踏勘结果、遥感解译程度划分不同的工作区,制定不同的路线调查方案和工作程序,编制工作进度与工作流程,附工作进度表。编制总体工作计划和分年度工作计划,编制工作部署图

22、。第六章第六章 实物工作量实物工作量为完成目标任务设计实物工作量(附实物工作量一览表) 。第七章第七章 预期地质成果及图面的表达方式预期地质成果及图面的表达方式简要说明通过本次区域地质调查预期取得和提交的主要地质成果(包括图幅专题研究成果)及图面的表达方式;设计书中应列出报告附件的内容,除必要的图件(地质图、矿产图、矿产分布规律和预测图)外,还应编制一些专门图件和略图,设计书中应当列出这类图件的大致清单。为突出测区的综合研究程度,地质图面可附测区小比例尺数字地面模型、布格重力、磁化强度、伽马射线光谱测定等数据影像图。最终成果按要求除提交印刷地质图件及报告、说明书及专题报告外,还应提交 ARC/

23、INFO 图层格式数据光盘及图幅与图层描述数据、报告文字数据各一套。第八章第八章 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1组织管理。2列表说明项目组成员姓名、年龄、技术职务、从事专业、工作单位及在项目中分工和每年参加项目工作时间等。第九章第九章 经费预算经费预算见“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编写要求” ,包括编制说明和设计预算表。第十章第十章 质量保障与安全措施质量保障与安全措施简述对图幅分级质量监控管理及对原始资料进行检查所采取的措施;简述技术装备,实测区还要详细说明物资供应、安全保障、通讯联络及紧急救援等措施。附图:附图:1遥感解译程度分区图2工作部署图31:250000 区域地质调查图(草图)4

24、地质研究程度略图(二)(二)1:500001:50000 区域地质调查项目设计编写要求区域地质调查项目设计编写要求1:50000 万区域地质调查设计书根据任务书及参照有关技术规范要求,结合测区的具体情况编制。经审批的设计书是进行野外地质调查、评估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评价各阶段成果质量的主要依据。1 11 1:5000050000 区域地质调查的目的任务及主要填图类型区域地质调查的目的任务及主要填图类型1:50000 万区域地质调查是地质工作中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工作,其目的任务是通过填制 1:50000 地质图查明区内地层、岩石、构造以及其他各种地质体的特征,并研究其属性、形成

25、环境和发展历史等基础地质问题,为国土规划、矿产普查、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勘查、地质科研、地质教学等提供地质资料。其工作主要部署在:重大基础地质问题地区;重要的成矿区带;中心城市及其周围地区;国家重点项目和重点经济建设区。(1)部署在解决重大基础地质问题地区的图幅,主要选择在重要地质单元、地质走廊、具有重要地质意义的地区开展工作。在提高测区研究程度的同时,侧重解决某些重要地质问题,以期取得一些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成果。(2)部署在成矿远景区带的图幅,主要任务是从基础地质调查入手,研究区域成矿条件和成矿规律,着重解决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地质问题,作出区域矿产远景评价,指出进一步找矿方向和成矿有利地段。

26、对具代表性、有远景的矿(化)点和有意义的异常,以及可能含矿的地段,作出找矿潜力评价。(3)部署在中心城市及其周围地区的图幅,主要任务是从基础地质调查入手,提高城市地区的基础地质调查研究程度,同时对城市地区的矿产资源、地质旅游资源及环境地质进行调查研究,着重调查与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关系密切的地质问题,为城市规划建设、环境保护及其治理和矿产资源与地质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决策性的地质背景资料。城市区调的内容一般包括:基础地质调查(含地貌与第四纪地质调查) 、矿产地质调查、环境地质调查、旅游地质调查。(4)部署在国家重点项目和重点经济建设区的图幅,除必要的区域地质工作和可能的矿产地质工作以外,主

27、要侧重区域稳定性、区域水文地质及(或)工程地质问题等方面的调查。从基础地质调查入手,认识并掌握区域工程地质条件的形成和分布规律,预测这些条件在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影响下的变化规律等。2 2有关有关 1 1:5000050000 区域地质调查的标准及技术要求区域地质调查的标准及技术要求(1)DZ/T0001 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2)ZB/T D10004 城市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技术要求(1:50000)(3)GB/T14158 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1:50000)(4)DZ/T0158 浅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细则(1:50000)(5)DZ/T0151 区域地质

28、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1:50000)(6)GB958 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7)DZ/T0179 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1:50000)3 3设计书编写要求设计书编写要求(1)设计编写前必须收集测区内所有前人工作成果资料,包括地质、矿产、物探、化探和遥感图像资料(尽可能收集到多片种、多时像的图象资料)以及各种科研成果,详细研究各种资料的可信度和存在的问题。(2)编写设计书之前必须进行野外踏勘,了解测区内的地质矿产资源概况,并进行必要的验证,同时还要对区内的自然地理条件、人文状况、气候变化、交通运输以及物资供应与后勤保障等情况进行了解,并收集相应的实际资料。(3)在踏勘过程中应对

29、区内遥感图像进行初步地质解译,划分出不同的解译程度区,建立起区内初步解译标志和地层序列。(4)踏勘中应选择不同岩类区以穿越路线进行踏勘,在不同岩类区应以穿越地质体最多、地质构造最复杂的路线为重点路线,每一个测区必须有一条贯穿全区的踏勘路线。(5)通过以上工作所取得的资料,初步建立各类地层和岩体的填图单位,并编制测区的地质解译图和地质草图以及工作程度图。(6)测区内矿产资源丰富,已有矿(化)点较多时,应组织人员对矿(化)点按矿种分类重点踏勘,了解成矿地质背景;凡经过踏勘的矿点都要检块取样,采岩矿标本,进行必要的分析测试,并写出踏勘简报。(7)通过上述野外踏勘与前人资料研究,针对测区实际情况,提出

30、测区地质调查工作的技术路线与填图方法,具体地质填图方法和研究内容、精度要求等,遵照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 、城市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技术要求(1:50000) 、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1:50000) 、浅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细则(1:50000)等有关要求。(8)为了适应高新技术在区调工作中的应用,特别是应用计算机辅助制图,建立 1:50000 地质图数据库,必须从设计开始做到统一技术要求,统一地质体的代号、符号、花纹以及编码标准和设色标准。(9)根据以上工作所取得的资料编制测区的 1:50000 区调设计书。附:附:1:500001:50000 区调项目设计书

31、编写提纲区调项目设计书编写提纲第一章第一章 绪言绪言1简要说明上级下达的任务书文号及其任务要求,测区名称与编号,测区范围及面积,工作的起止时间。2简述测区任务、自然地理概况、测区交通位置(附:测区交通位置简图-文内插图) 。第二章第二章 地质调查历史及研究程度地质调查历史及研究程度简述地质调查研究历史及研究程度,附测区地质调查历史简表-包括调查时间、成果名称、作者单位或作者姓名、出版时间、出版单位第三章第三章 地质矿产资源概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地质矿产资源概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简述区域地质矿产资源概况、测区的大地构造位置,测区内的地层、岩石(含沉积岩、侵入岩、火山岩、变质岩、及特殊地质体等) 、构

32、造及矿产资源特征等。第四章第四章 技术路线、填图方法及精度要求技术路线、填图方法及精度要求1明确测区的填图类型及应侧重调查的内容。2在明确测区类型基础上,针对测区存在的问题及本次着重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本次地质调查的技术路线及填图方法。3主要地质调查工作的精度要求。(1)包括填图范围与面积、路线密度、控制程度、填图单位划分精度、图面表式精度、图面结构合理性、是否使用计算机技术、评审验收情况、图幅各种比例尺图件的统一性与连续性以及存在的问题等。(2)地层单位和地层序列建立的依据及其合理性。沉积地层应根据各省(市、自治区)地层清理后资料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含地层单位名称、定义、有无层型剖面、古生物资料

33、及年代依据、与上下地层的接触关系等)应一一给予说明,提出处理意见,以便在填图中加以解决。附测区地层序列表。(3)简述对测区地质构造格架和大地构造属性的认识。(4)明确本次区调工作各项样品采集与测试项目数量、精度要求。(5)评估矿产调查程度和质量是否符合相应的技术要求,存在那些问题需要在本次调查中加以解决。附测区矿(化)点情况登记表-矿(化)点名称、矿种、类型、产地、规模、开采情况、工作程度(检查、评价、普查、勘探)(6)每个地层单位实测剖面的测制条数和控制程度。(7)简述形成 MAPGIS 图层格式数据光盘及图层描述数据的工作流程和所参照的有关技术要求。第五章第五章 工作部暑工作部暑根据踏勘结

34、果、遥感解译程度划分不同的工作区,制定不同的路线调查方案和工作程序,编制工作进度与工作流程(附工作进度表) 。编制总体工作计划和分年度工作计划,编制工作部署图。第六章第六章 实物工作量实物工作量为完成目标任务设计实物工作量(附实物工作量一览表) 。第七章第七章 预期地质成果及图面的表达方式预期地质成果及图面的表达方式简要说明通过本次区域地质调查预期取得和提交的主要地质成果(包括图幅专题研究成果)及图面的表达方式;设计书中应列出报告附件的内容,除必要的图件(地质图、矿产图、矿产分布规律和预测图)外,还应编制一些专门图件和略图。设计书中应当列出这类图件的大致清单。为突出测区的综合研究程度,地质图面

35、可附测区小比例尺数字地面模型、布格重力、磁化强度、伽马射线光谱测定等数据影像图。最终成果按要求除提交印刷地质图件及报告、说明书及专题报告外,还应提交 MAPGIS 图层格式数据光盘及图幅与图层描述数据、报告文字数据各一套。第八章第八章 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1组织管理。2列表说明项目组成员姓名、年龄、技术职务、从事专业、工作单位及在项目中分工和每年参加项目工作时间等。第九章第九章 经费预算经费预算见“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编写要求” ,包括编制说明和设计预算表。第十章第十章 质量保障与安全措施质量保障与安全措施简述对图幅分级质量监控管理及对原始资料进行检查所采取的措施;简述技术装备

36、,实测区还要详细说明物资供应、安全保障、通讯联络及紧急救援等措施。附图:附图:1遥感解译程度分区图2工作部署图31:50000 区域地质调查图(草图)4地质研究程度略图(三)(三)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物探化探异常查证设计编写要求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物探化探异常查证设计编写要求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物探、化探异常查证工作,主要指开展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或矿产资源普查评价前期和评价中,对已发现的区域化探,区域物探和中大比例尺物探、化探各类异常进行检查验证。在其异常检查阶段使用的方法技术和仪器设备与矿产物探、化探勘查基本相似。因此,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物探化探异常查证设计编写要求可以分别参照矿产地球物理勘查设计

37、编写要求和矿产地球化学设计编写要求执行。附: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物探化探异常查证设计书编写提纲附: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物探化探异常查证设计书编写提纲第一章第一章 前言前言1目的任务主要包括项目来源、任务、工作时间、提交成果及有关要求。2工作区范围及地理条件主要包括地理位置(附交通位置图) 、行政区划、坐标范围、自然地理、气候概况等。第二章第二章 以往地质工作程度以往地质工作程度主要是物探、化探面积性工作和异常检查的情况。第三章第三章 工作区地质概况工作区地质概况1地质概况主要包括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产等。2地球物理特征主要是区域构造、地层、岩性特征和岩矿石的物性参数。3地球化学特征元素分布及含量。4

38、异常特征按工作区总的异常和拟检查的异常分别描述。第四章第四章 工作方法与技术要求工作方法与技术要求根据任务要求分别按踏勘检查(三级查证) 、详细检查(二级查证) 、工程验证(一级查证)要求确定工作方法,明确主要技术(精度)指标。踏勘检查:主要说明剖面性测量的方法、工作量及剖面选择的依据。详细检查:主要说明大比例尺面积性物探、化探测量;地质、物探、化探典型剖面及地质草图测制;山地工程等。工程验证(一级查证):主要说明验证工程的方法及补充的物探、化探工作。第五章第五章 工作部暑工作部暑根据目的任务、工作区的以往工作程度和地质概况,制定不同的路线调查方案和工作程序,编制工作进度与工作流程(附工作进度

39、表) 。编制总体工作计划和分年度工作计划,编制工作部署图。第六章第六章 实物工作量实物工作量根据任务要求分别按踏勘检查(三级查证) 、详细检查(二级查证) 、工程验证(一级查证)的要求,编制工作计划,设计实物工作量(附实物工作量一览表) 。第七章第七章 预期提交的成果预期提交的成果第八章第八章 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1组织管理。2列表说明项目组成员姓名、年龄、技术职务、从事专业、工作单位及在项目中分工和每年参加项目工作时间等。第九章第九章 经费预算经费预算见“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编写要求” ,包括编制说明和设计预算表。第十章第十章 质量保障与安全措施质量保障与安全措施1保障任务完

40、成,提高工作质量的具体措施。含技术措施,各种新技术方法的应用,提高工作人员水平所采用的技术培训措施等。2安全及劳动保护措施。3项目全面质量管理办法及措施。附图:附图:工作部署图等。(四)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项目设计编写要求(四)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项目设计编写要求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相当于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所划分四个工作阶段中的预查阶段。由于全国地质工作程度差别很大,这一阶段可进一步划分为区域矿产资源远景评价和成矿远景区矿产资源评价两个阶段,两阶段所针对的工作区、工作目标和工作内容都有较大区别。1区域矿产资源远景评价,是指对工作程度较低的具有较大找矿

41、潜力地区,在系统收集和综合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野外踏勘、区域化探扫面和少量地表工程揭露,圈定可供进一步工作的成矿远景区。工作目标:工作目标:(1)步查明工作区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2)定成矿远景区,并划分其类别。(3)区域矿产资源远景进行总体评估,并提出下步工作建议。主要工作内容:主要工作内容:(1)充分收集工作区内已有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包括区域地质、物探、化探、遥感及已有矿点、矿化点资料,配合遥感解译工作,编制区域中小比例尺(1:2000001:500000)地质矿产草图。(2)编制工作设计。(3)开展野外工作:野外踏勘检查,进行地质、物探、化探等典型剖面测量和地质路线调查;根据

42、工作程度和实际地质情况,开展 1:2000001:500000 化探扫面工作;对已知矿化点和物化探异常进行野外检查,编制相应比例尺的地质图;通过少量地表工程揭露和采样测试,初步了解其矿化特征和成矿远景。(4)开展综合研究:利用 GIS 技术,对取得的成果和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修编区域地质矿产图;进行成矿单元划分和成矿远景区圈定,并划分远景区类别。(5)根据上述成果,对区域矿产资源远景作出总体评价,并提出进一步工作建议。成矿远景区矿产资源评价,是指在区域矿产资源远景评价基础上,对找矿潜力较大的成矿远景区进行物探、化探扫面和异常查证工作,对有希望的远景区进行工程揭露和少量深部工程验证,提出可供普

43、查的矿产地。工作目标:工作目标:(1)基本查明成矿远景区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2)提出可供普查的矿产地和进一步工作建议。3进行成矿远景区资源潜力总体评价,估算经工程验证的预测资源量(3341) 。主要工作内容:主要工作内容:(1)系统收集区内已有地质、物探、化探、遥感及矿点、矿化点资料,配合遥感解译工作,编制中比例尺(1:2000001:50000)地质矿产图。(2)编制工作设计。(3)综合研究:利用 GIS 技术,对成矿有关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初步优选重点评价的找矿预测区。(4)开展野外工作:对已知矿点、矿化点及物化探异常进行全面踏勘检查;根据工作程度和地质条件,选择经济有效的技术

44、方法,开展中大比例尺地质、物探、化探工作;筛选物化探异常并择优开展 II-I 级异常查证;对有希望的矿化地段进行地质填图及相应的地表工程揭露和采样测试,并择优进行少量深部工程验证;对矿化特征、矿体赋存状态、分布范围等开展研究;对矿石物质组分和选冶性能进行初步对比研究,对其工业利用意义作出初步评价;对新的矿石类型,应采集初步可选冶样品进行选冶性能研究。(5)对远景区内的矿化类型进行成因分类和对比研究,总结区域成矿模式和评价准则,提出下步工作方向。(6)了解远景区内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其他开采技术条件,对矿产开发的经济意义作出概略研究评价。(7)根据上述成果,进行成矿远景区资源潜力评价,

45、提交可供普查的矿产地和经工程验证的预测资源量(3341) 。附: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项目设计书编写提纲附: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项目设计书编写提纲第一章第一章 前言前言1目的任务:主要包括任务来源、任务书的主要内容和项目重点、工作周期及提交成果的时间等。2工作区范围和自然地理条件:主要包括工作区的地理位置、坐标范围、涉及图幅及编号、行政区划、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概况、社会经济概况等。3矿权登记情况:包括工作区内探矿权登记范围、面积等,视情况附区块图,必要时还需表述区内采矿权登记的范围及有关情况。第二章第二章 以往地质工作程度以往地质工作程度1以往区域地质工作,按年度先后叙述,主要是各种比例

46、尺区域地质调查、区域化探扫面、区域物探(包括重力、磁法、航空电法、航空能谱测量等)及遥感地质调查,并对其成果作简要叙述。2以往矿产地质工作:主要说明矿产勘查工作性质、工作程度、已投入的主要实物工作量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必要时应附工作量表及主要工程分布图。对已提交的成果应确切地予以表达。3对已经涉及本次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的科研工作,要重点说明其工作成果和重要结论。对上述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结论,予以评述。第三章第三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特征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特征主要从构造背景和成矿条件说明工作部署的依据。1区域地质背景:重点阐明大地构造位置及区域构造单元划分,并较详尽叙述各构造单元的地质特征(含地

47、层、构造、岩浆活动及变质作用等) 。同时阐述区域地球物理场、地球化学场和遥感信息特征及其与区域构造环境的关系。2区域成矿地质条件:根据区内已知矿点、矿化点等成矿信息,阐述区域矿产分布、矿化类型及其矿化特征,分析重要矿化类型的成矿地质条件、找矿标志及相关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3阐明区内已知矿床(点)的矿体形态、规模、产状、空间关系、分布特征、矿石共生组合特征、矿石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含矿围岩蚀变特征等。第四章第四章 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1地质填图通过填图,大致查明矿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以及各类物化探异常、矿化带及矿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围岩蚀变及分布;主要控矿因素。研究地表矿体

48、的产状、走向变化;对采矿遗迹和老窿进行调查,收集矿体、矿化体的资料。地形图可采用较小比例尺地形图放大,并充分利用 GPS 定位技术和航测资料进行校正。重点说明填图比例尺、范围、面积、剖面测制地点的确定、填图精度的要求,及方法的选择;同时说明和矿化带、含矿层、矿体有关岩石、围岩蚀变、含矿构造带及其他地质现象的观察内容,图示方法。2槽井探工作说明各类槽井工程布置原则,工程间距、规格、工作量、施工顺序、质量要求。3钻探工作一般只投入少量钻探工程,用于验证异常,了解矿带(体)的深部延伸。设计中应明确对钻探工程布置原则,工作量、施工顺序及技术质量要求。设计施工剖面图可另报。4坑探工程本阶段工作一般不布置

49、坑探工程。确实因条件限制不宜布置钻探,可布设少量坑探工程。设计中应说明对坑探工程的技术质量要求及施工目的。5物探工作根据工作任务、物性前提,选择有效的物探方法进行方法试验和应用,按有关规范技术要求执行。面积性工作费用达 10 万元及以上者应编制专业设计。6化探工作化探工作采用的比例尺及取样方法,要根据普查区特点进行选择,并按有关规范要求执行。面积性工作费用达 10 万元及以上者应编制专业设计。7采样与测试说明采样的种类、方法、规模、数量,采样点布置原则,样品分析、测试项目等。若采可选性试验样品应单独编制采样设计。8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说明在填图工作中应收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

50、质资料的内容及与生态环境相关的资料。对成矿远景区矿产资源评价项目,应收集其他开采技术条件资料,并进行可行性概略研究。9编录、室内整理工作说明野外工作阶段及室内整理工作的内容和设计要求(执行 DZT007893 和 DZT007993) 。第五章第五章 工作部署工作部署1总体思路或部署原则根据项目任务书和区域地质矿产特征,提出有针对性的总体工作思路和部署原则,如区域展开、重点突破,综合找矿与综合评价、广泛应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等。2总体工作部署根据项目的要求和上述部署原则,对不同层次及各类地区工作作出总体部署,包括各种地区矿产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工作设计的编写、区域地质调查、面积性物化探扫面、

51、各类矿点检查和异常查证,成矿条件研究等;按照设计任务书要求,视具体情况对工作作出分年度的安排,并附相应的工作部署图。3年度工作安排:为便于指导野外施工和年度工作任务的考核,应对年度的地质工作作出具体安排。第六章第六章 实物工作量实物工作量为完成目标任务设计实物工作量(附实物工作量一览表) 。第七章第七章 预期提交成果预期提交成果1按阶段任务要求,提出区域矿产资源评价报告及相应的附图、附表等提交时间。2预计提交的新发现矿产地和经工程验证的预测资源量(3341) 。第八章第八章 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1组织管理。2列表说明项目组成员姓名、年龄、技术职务、从事专业、工作单位及在项目中分

52、工和每年参加项目工作时间等。第九章第九章 经费预算经费预算见“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编写要求” ,包括编制说明和设计预算表。第十章第十章 质量保障与安全措施质量保障与安全措施1保障任务完成,提高工作量的具体措施。含技术措施,各种新技术方法的应用等。2安全及劳动保护措施。3项目全面质量管理办法及措施。附图附图: :1交通位置图(可附插图)2工作区研究程度图3中小比例尺区域地质矿产图4中小比例尺区域物化探异常图5中比例尺重要远景区地质矿产图6大比例尺矿区地质图及物化探图7总体工作部署图及其分图(五)矿产资源普查评价项目设计编写要求(五)矿产资源普查评价项目设计编写要求矿产资源普查评价,是指对已发现的

53、矿床或矿体及具有较大找矿潜力地区,或经异常查证说明具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矿产地,通过露头检查、地质填图、物化探工作及相应的探矿工程,探求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和经工程验证的预测资源量(3341)的矿产资源评价工作。工作目标:工作目标:(1)大致查明普查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类型、分布规律及成矿远景。(2)大致查明矿体(层)的形态、规模、产状和矿石质量。(3)进行矿石的加工选冶性能类比或实验室流程试验研究,作出是否具有工业价值的评价。(4)大致查明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及其他开采技术条件。(5)在完成上述工作要求基础上,估算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和经工

54、程验证的预测资源量(3341) ,提出是否具有进一步详查的价值,圈出详查区范围。主要工作内容:主要工作内容:(1)系统收集矿区内已有的地质、物探、化探、遥感资料,矿点、矿化点资料,以及综合研究等资料,全面掌握以往工作程度。(2)开展地质填图和物、化探工作,测制大比例尺(1:20001:10000)矿区地形地质简图和相应的物探、化探图件。(3)对矿层、矿带(矿化带)进行较系统的地表工程揭露和采样分析,圈出矿体、矿化体、矿化蚀变带以及氧化带的空间形态或分布范围。(4)选择主要矿体,布置深部工程控制剖面,并进行工程施工。(5)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试验研究及选矿试验,如有同类型矿石的相关资料可进行类

55、比研究。(6)根据工作需要,可在普查矿区外围开展中大比例尺物、化探和矿点检查工作,以发现新的矿产地或同类矿床。(7)通过上述工作,对普查区的资源量进行估算,并作出总体评价,提出可否进一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附:矿产资源普查评价项目设计书编写提纲附:矿产资源普查评价项目设计书编写提纲第一章第一章 前言前言1目的任务:主要包括任务来源、任务书的主要内容、工作周期及成果提交时间等。2工作区范围和地理条件:主要包括工作区的地理位置、坐标范围、涉及图幅及编号、行政区划、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概况、交通条件、供水、供电情况以及社会经济概况等。3矿权登记情况:包括调查区内探矿权登记范围、面积等,视情况附区块图,必

56、要时还需表述区内采矿权登记的范围及有关情况。第二章第二章 以往地质工作程度以往地质工作程度1以往区域工作情况:主要是各种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区域化探、区域物探(包括区域重力、磁法、航空电法、航空能谱测量等) 、遥感地质等,并对其成果作简要叙述。2以往矿产地质工作:已进行矿产勘查地区的工作性质、工作程度、投入的主要实物工作量及取得的主要成果。与本次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有关的矿区,应附已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表及主要工程分布图。对已提交的成果应确切地予以表达。对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予以详述。3对已经涉及本次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的科研工作,要重点说明其工作成果和重要结论(如对成因认识的改变并涉及对矿床远景评

57、价的应扼要地予以叙述) 。4对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影响区内找矿突破的关键性地质问题和可能的解决途径,应结合本次工作的目标任务加以详述。第三章第三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分析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分析主要从地质构造背景和成矿条件分析说明工作部署的依据。1区域成矿条件:重点阐明区域地质背景、区域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遥感地质特征、区域矿产分布及成矿规律。2矿区地质特征:重点放在与成矿有关的地层、构造、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等地质特征上。若为沉积矿床,应将重点放在与沉积作用有关的沉积类型、沉积相模式及沉积成矿作用;如矿床主要受构造控制,应重点分析控矿构造类型及性质特点,如韧、脆性变形的特征、

58、规模、产状、构造剥离面或拆离面、不整合等;若为岩浆型矿床,要从岩浆岩岩性岩相分带、侵入特征、侵入模式等方面进行叙述;对成矿条件较复杂的矿床,要分别叙述其主要成矿特征。同时,阐述普查区内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3矿体地质特征:包括矿体的形态、规模、产状、空间位置、分布特征,矿物共生组合,矿石品位、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围岩蚀变等特征。4矿石的选冶情况及经济技术评价。第四章第四章 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1测量工作普查阶段的测量工作是地质填图、物探、化探等工作的基础,底图比例尺应满足上述工作的要求。要充分利用 GPS 定位及航测资料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2地质填图通过地

59、质填图,大致查明矿区内地层构造、岩石与各类物化探异常、矿化带及矿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围岩蚀变及分布等主要控矿因素。研究地表矿体的产状及其变化。视普查区大小和矿床的复杂程度,确定矿区填图类型(大部分矿区进行草测,个别情况较复杂的进行简测)及比例尺,说明填图范围、面积、剖面测制地点的确定、填图精度的要求及方法的选择。要说明和矿化带、含矿层、与矿体有关的岩石、围岩蚀变、含矿构造带及其它地质现象的观察内容,图示方法。3槽井探工作槽井探工作主要用于系统揭露圈定地表矿体、构造、重要地质界线及各类异常。重点说明各类槽井探工程布置原则,工程间距、规格、工作量、施工顺序、质量要求。4钻探工作普查阶段布置的钻探工程

60、,主要用于控制矿体,了解矿带的深部延伸。要说明钻探工程布置原则,工程间距,工作量,施工顺序及质量要求。5坑探工程普查阶段一般不使用坑探工程,确因条件限制不宜布置钻探工程的,可布设坑探工程。设计中应说明坑探工程的技术质量要求及施工目的。6物化探工作物探工作应根据已有物探资料、普查矿种及围岩的物性特征布署,比例尺按普查面积及矿床大小选择;化探工作采用的比例尺及取样分析方法,要根据普查区特点进行选择。物化探工作部署要有的放矢,按有关规范要求执行,面积性工作费用达 10万元及以上者应编制专业设计。物化探工作采用的比例尺应尽可能与地质填图比例尺一致,并确定有效的成图方法,做好物化探资料的综合解释。7取样

61、化验工作应详细说明拟采集的岩矿样、化学样、光谱样、选矿试验样和同位素样等各类样品的采集目的、采样原则、数量、分析测试项目等。8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说明在评价工作中应进行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技术要求如下:(1)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调查:初步查明或了解矿区含(隔)水层,主要构造破碎带、风化带、岩溶发育带的水文地质特征、发育程度和分布规律;主要水体分布范围和平水期、洪水期、枯水期的水位、流速、流量、水质、历年最高洪水位及其淹没范围;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地表水与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确定矿床主要充水因素、充水方式及途径。提出矿床水文地质

62、条件的复杂程度的初步分析意见。(2)初步了解可供利用的供水水源的水量、水质和利用条件,提出供水方向的初步意见。对有热害或有热水的矿区,要初步查明或了解地热水的赋存条件、补给来源,初步分析地热水对矿床开采影响及其利用的可能性。(3)初步查明或了解矿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划分岩(土)体工程地质岩组,测定主要岩、矿力学强度,初步查明或了解构造、岩溶发育程度、分布规律和岩体风化、蚀变强度以及软岩和软弱夹层分布规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调查老窿和生产井的分布情况,大致指出采空区分布情况,对砂矿区要初步了解砂矿顶板和底板基岩的可挖性;对矿区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初步评价或了解,提出矿床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4)收集

63、矿床开采地质环境评价有关的资料。包括矿区(井田)及其附近地震活动和各种不良自然地质现象及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等) 、地表水和地下水质量及有害物质含量的资料。结合矿区地质、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对矿床开采前的地质环境质量提出初步分析意见。(5)提供的主要资料:对于提交可供进一步详查的矿产地的普查项目,要求编制矿区水文地质图;文字报告中要求编写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的专门章节。9矿石选(冶)性能试验与评价说明普查中对矿石可选性资料获取方法。对于组分复杂,矿物颗粒较细,在国内尚无工业利用成熟经验的矿产,应进行选冶性试验或实验室流程试验。10矿床可行性评价在普查评价过程中应

64、做可行性评价的概略研究。11编录、室内整理工作说明野外工作阶段及室内整理工作的内容和要求(执行 DZT007893 和DZT007993) ,说明对经过普查工作,估算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和经工程验证的预测资源量(3341)可能采用的方法。12专题研究说明结合普查工作所确定的科研课题、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科研必须与普查工作密切结合,解决普查中需要解决的关键命题。第五章第五章 工作部署工作部署1工作部署原则根据任务书的要求,有针对性的总体工作思路和部署原则,说明各项工作间的衔接及施工顺序。2总体工作部署根据项目的要求和上述部署原则,对不同层次及各类地区工作作出总体部署;并视具体情况分年度

65、作出各工作阶段的主要任务,并附相应的工作部署图。3年度工作安排说明年度工作安排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工作量,尤其是当年的工作安排。第六章第六章 实物工作量实物工作量为完成目标任务设计实物工作量(附实物工作量一览表) 。第七章第七章 预期提交成果预期提交成果1普查工作报告及相关图件、附表。普查报告提交的资源量,主要是按照 GBT177661999 规定的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和经工程验证的预测资源量(3341) ,要求 333 级别以上资源量所占资源量的比例在 70%以上。重点是通过普查评价,确定可否转入下一阶段地质工作。2提交成果时间第八章第八章 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1组织管

66、理。2列表说明项目组成员姓名、年龄、技术职务、从事专业、工作单位及在项目中分工和每年参加项目工作时间等。第九章第九章 经费预算经费预算见“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编写要求” ,包括编制说明和设计预算表。第十章第十章 质量保障与安全措施质量保障与安全措施1保障任务完成,提高工作质量的具体措施。含技术措施,各种新技术方法的应用,提高工作人员水平所采用的技术培训措施等。2安全及劳动保护措施。3项目全面质量管理办法及措施。附图:附图:1交通位置图(可附插图)2以往地质研究程度图3勘查开发登记范围图(如图面允许可与其他图件合并)41:2000001:50000 区域地质图51:2000001:5000 物化探异常图61:100001:2000 矿区地质图7大比例尺典型剖面图8总体工作部署图及其分图(六)区域环境地质调查项目设计编写要求(六)区域环境地质调查项目设计编写要求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是指通过对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和由自然作用及人类活动引起环境地质问题的调查研究,评价预测区域开发和国土整治的环境地质条件,论证重大区域性环境地质问题和有关灾害的地质环境背景,拟定地质环境保护对策,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可持续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