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七校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2196176 上传时间:2021-11-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4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湖北省孝感市七校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湖北省孝感市七校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湖北省孝感市七校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湖北省孝感市七校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孝感市七校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湖北省孝感市七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一、单项选择1、下列各能层中不包含p能级的是( ) A、NB、MC、LD、K2、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 ) A、K+ 1s22s22p63s23p6B、F 1s22s22p5C、S2 1s22s22p63s23p4D、Ar 1s22s22p63s23p6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B、3p2表示3p能级有两个轨道C、同一原子中,1s、2s、3s轨道的能量逐渐减小D、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4、X、Y、Z三种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1 ,

2、 3s23p1和2s22p4 , 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A、X2YZ3B、X2YZ2C、XYZ2D、XYZ35、在核电荷数为26的元素Fe的原子核外的3d、4s轨道内,下列电子排布图正确的是( ) A、B、C、D、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分子中,两个成键的原子间的距离叫做键长B、HCl的键能为431.8 kJmol1 , HI的键能为298.7 kJmol1 , 这可以说明HCl分子比HI分子稳定C、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D、键能越大,表示该分子越容易受热分解7、根据表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短周期元素代号LMQRT原子半径/nm0.1600

3、.1430.0890.1040.066主要化合价+2+3+2+6、22A、氢化物的热稳定性:H2TH2RB、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LQC、离子半径:R2L2+D、M与T形成的化合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8、某元素的各级电离能(kJmol1)分别为740、1 500、7700、10500、13600、18000、21700,当它与氯气反应时最可能形成的阳离子是( ) A、X+B、X2+C、X3+D、X4+9、不能说明X的电负性比Y的大的是( ) A、与H2化合时X单质比Y单质容易B、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C、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原子的最外层

4、电子数多D、X单质可以把Y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10、下列物质的分子中既有键,又有键的是( ) HClH2ON2H2O2C2H4C2H2 A、B、C、D、11、下列分子和离子中中心原子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且分子或离子空间的构型为V形的是( ) A、NH4+B、PH3C、H3O+D、OF212、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及原子的杂化理论判断NF3分子的空间构型和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 A、直线形 sp杂化B、三角形 sp2杂化C、三角锥形 sp2杂化D、三角锥形 sp3杂化1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NH3、CO、CO2都是极性分子B、CH4、CCl4都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C、H

5、F、HCl、HBr、HI的稳定性依次增强D、CS2、H2O、C2H2都是直线形分子14、向下列配合物的水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不能生成AgCl沉淀的是( ) A、Co(NH3)4Cl2ClB、Co(NH3)3Cl3C、Co(NH3)6Cl3D、Co(NH3)5ClCl215、下列物质的沸点变化顺序正确的是( ) A、CH4SiH4GeH4SnH4B、NH3PH3AsH3SbH3C、H2OH2SH2SeH2TeD、HClHBrHIHF16、共价键、离子键和范德华力是微粒之间的不同作用力,下列物质中含有上述两种结合力的是( ) NaOH SiO2 NH4Cl 金刚石 NaCl 白磷 A、B、C、

6、D、二、非选择题17、有A、B、C、D四种单核微粒:当A微粒失去3个电子后,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的相同;B微粒得到一个电子后,其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相同;C微粒带两个单位正电荷,在周期表中与A左右相邻;D微粒有18个电子,与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位于同一主族请回答: (1)写出各微粒的符号:A_、B_、C_、D_ (2)B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_;D微粒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 (3)四种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大小顺序为:_ (4)四种元素电负性的大小顺序为:_ 18、现有原子序数小于20的A,B,C,D,E,F 6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B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A和C的价电子数相同,B和D的

7、价电子数也相同,且A和C两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是B,D两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之和的 ;C,D,E三种元素的基态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且E原子的p轨道上电子数比D原子的p轨道上多一个电子;6种元素的基态原子中,F原子的电子层数最多且和A处在同一主族回答下列问题: (1)用电子式表示A和E形成化合物的过程_ (2)写出F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 (3)写出A2D的电子式_,其分子中_(填“含”或“不含”)键,_(填“含”或“不含”)键 19、短周期元素D、E、X、Y、Z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它们的最简氢化物分子的空间构型依次是正四面体、三角锥形、正四面体、角形(V形)、直线形回答下列问题: (1)Y的最

8、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Z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 (2)D的最高价氧化物与E的一种氧化物为等电子体,写出E的氧化物的化学式_ (3)D和Y形成的化合物,其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D原子的轨道杂化方式是_ (4)写出一个验证Y与Z的非金属性强弱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 (5)金属镁和E的单质在高温下反应得到的产物与水反应生成两种碱性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20、含有NaOH的Cu(OH)2悬浊液可用于检验醛基,也可用于和葡萄糖反应制备纳米Cu2O (1)Cu+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 (2)与OH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为_(填化学式) (3)醛基中碳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是_;1mol乙醛分子中含有的键的数目

9、为_ (4)含有NaOH的Cu(OH)2悬浊液与乙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5)Cu2O在稀硫酸中生成Cu和CuSO4 , 铜晶胞结构如图所示,铜晶体中每个铜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铜原子数目为_ 21、往硫酸铜水溶液中加入氨水,首先生成难溶物,继续加氨水,难溶物溶解,而且所得溶液的颜色比原来明显加深,得到了一种含2+的溶液,此离子的立体结构如图所示(4个NH3与Cu2+共面,跟H2OCu2+H2O轴线垂直)请回答以下问题: (1)硫酸铜水溶液加氨水的变化过程,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生成浅蓝色沉淀:_;生成深蓝色溶液:_ (2)此深蓝色的离子属于_其中Cu2+与H2O和NH3形成的是_键,请在图中表示

10、此化学键_ (3)此深蓝色离子的空间结构呈_形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项选择 1、【答案】D 【考点】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解析】【解答】解:AN能层是第4能层,含有4个能级,分别是4s、4p、4d能级,故A不选; BM能层是第三能层,含有3个能级,分别是3s、3p、3d能级,故B不选;CL能层是第二能层,含有2个能级,2s、2p能级,故C选;DK能层是第一能层,只有1个能级,1s能级,不包含p能级,故D选;故选D【分析】能层含有的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即第n能层含有n个能级,每一能层总是从s能级开始,同一能层中能级ns、np、nd、nf的能量依次增大 2、【答案】C 【考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11、【解析】【解答】解:AK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9,失去最外层4s电子,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则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 , 故A正确; BF的质子数为9,最外层电子数为7,则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5 , 故B正确;CS的质子数为16,得到2个电子变为离子,满足最外层8个电子稳定结构,则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 , 故C错误;DAr的质子数为18,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 , 故D正确;故选C【分析】AK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9,失去最外层4s电子,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BF的质子数为9,最外层电子数为7;CS的质子数为16,得到2个电子变为离

12、子,满足最外层8个电子稳定结构;DAr的质子数为18,按照1s、2s、2p、3s、3p的顺序填充电子 3、【答案】A 【考点】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 【解析】【解答】解:A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故A正确; B.3p2表示3p能级有两个电子,3p能级有3个简并轨道,故B错误;C同一原子中,1s、2s、3s轨道的能量逐渐增大,故C错误;D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都含有3个轨道,故D错误;故选A【分析】A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B.3p2表示3p能级有两个电子;C不同能层中的相同能级,能层越高能量越大;D不同能层中的相同能级,含有相同的轨道 4、【答案】C 【考点】原子

13、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X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1 , 处于第A族,化合价为+1,Y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3s23p1 , 则Y为Al元素,Z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4 , 则Z为氧元素,化合价为2, AX2YZ3中Y的化合价为+4价,不符合,故A错误;BX2YZ2中Y的化合价为+2价,不符合,故B错误;CXYZ2中Y的化合价为+3价,符合,如NaAlO2 , 故C正确;DXYZ3中Y的化合价为+5价,不符合,故D错误;故选C【分析】X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1 , 处于第A族,化合价为+1,Y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3s23p1 , 则Y为Al元素,Z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

14、22p4 , 则Z为氧元素,化合价为2,结合化合价规则与常见物质化学式进行判断 5、【答案】D 【考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解析】【解答】解:根据能量最低原理、保里不相容原理、洪特规则知,Fe原子3d能级上有6个电子,4s能级上有2个电子,该原子最稳定、能量最低,因此价电子排布图为 , A、违反了能量最低原理,故A错误;B、违反了能量最低原理,故B错误;C、违反了洪特规则,故C错误;D、3d能级上有6个电子,4s能级上有2个电子,该原子最稳定、能量最低,故D正确;故选D【分析】能量最低原理:原子核外电子先占有能量较低的轨道然后依次进入能量较高的轨道保里不相容原理:每个原子轨道上最多只能容纳2个

15、自旋状态相反的电子洪特规则:原子核外电子在能量相同的各个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原子轨道,自旋状态相同,特例:全空、全满或半满时能量最低 6、【答案】B 【考点】键能、键长、键角及其应用,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解析】【解答】解:A、两个成键的原子间的核距离为键长,故A错误; B、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HCl的键能大,所以HCl分子比HI分子稳定,故B正确;C、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也可能是非极性分子,如CO2就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故C错误;D、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该分子越稳定,受热不易分解,故D错误;故选B【分析】A、两个成键的原子间的核距离为键长;B、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C

16、、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也可能是非极性分子,如CO2;D、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该分子越稳定,受热不易分解 7、【答案】D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由上述分析可知,L为Mg,M为Al,Q为Be,R为S,T为O, A非金属性O大于S,则稳定性H2OH2S,即H2TH2R,故A错误;B金属性Mg比Be强,则Mg与酸反应越剧烈,则相同条件下单质与稀盐酸反应速率为LQ,故B错误;CMg2+离子核外电子数为10,S2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8,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则离子半径:R2L2+ , 故C错误;DM与T形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铝,属于两性氧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

17、应,故D正确;故选D【分析】由表格中原子半径及化合价可知,T只有2价,则T为O元素,R有2和+6价,则R为S元素;L、M的原子半径均大于R、T,应均为第三周期元素,则L为Mg、M为Al,Q为第二周期第IIA族元素,则Q为Be,以此来解答 8、【答案】B 【考点】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含义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电离能可以定量的比较气态原子失去电子的难易,电离能越大,原子越难失去电子,其还原性越弱;反之金属性越强 分析该元素的电离能可知,第一二电离能较小,第三电离能从第二电离能1500变为7700剧增,说明该元素容易失去2个电子,则该元素原子形成离子的化合价为+2价,故选:B【分析】分析该元素

18、的电离能可知,第三电离能从剧增,说明该元素容易失去2个电子,则该元素原子形成离子的化合价为+2价,据此即可解答 9、【答案】C 【考点】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含义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A、电负性越大的元素其单质得电子能力越强即氧化性越强,和氢气化合越容易,所以与H2化合时X单质比Y单质容易能说明X比Y的电负性大,故A正确; B、电负性越强的元素其单质得电子能力越强,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能说明X比Y的电负性大,故B正确;C、元素电负性大小与吸引电子能力有关,与最外层电子数多少无关,如氧元素的电负性比碘元素的电负性大,但氧原

19、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碘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所以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多不能说明X比Y的电负性大,故C错误;D、电负性越强的元素其吸引电子能力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X单质可以把Y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能说明X比Y的电负性大,故D正确;故选C【分析】A、电负性越大的元素其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和氢气化合越容易;B、电负性越强的元素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C、元素电负性大小与吸引电子能力有关,与最外层电子数无关;D、电负性越强的元素其吸引电子能力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 10、【答案】D 【考点】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 【解析】【解答】解:HCl中只有共价单键,则只有键;H

20、2O中只有共价单键,则只有键;N2三键中有1个键和2个键;H2O2均为共价单键,只有键;C2H4中含双键,双键中有1个键和一个键;C2H2中含三键,键中有1个键和2个键, 则分子中既有键,又有键的是,故选D【分析】一般非金属元素形成共价键,共价单键均为键,双键中有1个键和一个键,三键中有1个键和2个键,以此来解答 11、【答案】D 【考点】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 【解析】【解答】解:ANH4+离子中价层电子对=4+0=4,所以中心原子原子轨道为sp3杂化,其VSEPR模型为正四面体,该分子中含有一个孤电子对,所以其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型,故A错误; BPH3分子中价层电子对=3+ =4,所以其V

21、SEPR模型为正四面体,该分子中含有一个孤电子对,所以其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型,故B错误;CH3O+离子中价层电子对=3+ =4,所以中心原子原子轨道为sp3杂化,其VSEPR模型为正四面体,该离子中含有一个孤电子对,所以其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型,故C错误;DOF2分子中价层电子对=2+ =4,所以中心原子原子轨道为sp3杂化,其VSEPR模型为正四面体,该分子中含有2个孤电子对,所以其空间构型为V形,故D正确故选D【分析】VSEPR模型为四面体说明该微粒的价层电子对是4,价层电子对= 键电子对+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空间构型为V形说明该微粒中含有2个孤电子对,据此分析解答 12、【答案】D 【考点】

22、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原子轨道杂化方式及杂化类型判断 【解析】【解答】解:NF3分子中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个数=3+ (531)=4,且含有一个孤电子对,所以该分子是三角锥形结构,中心原子采用sp3杂化, 故选D【分析】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确定分子空间构型及中心原子杂化方式,价层电子对个数=配原子个数+孤电子对个数 13、【答案】B 【考点】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解析】【解答】解:ACO2结构对称,正负电荷的中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而NH3、CO都是极性分子,故A错误; BCH4、CCl4都为正四面体结构,分别含有极性键CH、CCl键,CH4、CCl4正负电荷的

23、重心重合,电荷分布均匀,都为非极性分子,故B正确;C非金属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越稳定,F、Cl、Br、I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所以HF、HCl、HBr、HI的稳定性依次减弱,故C错误;DCS2以极性键相结合,碳原子杂化轨道数为 (4+0)=2,采取sp杂化,具有直线型结构的分子,乙炔的结构式为HCCH,每个碳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是2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C原子采用sp杂化,为直线形结构;H2O中O原子的价层电子对个数=2+ (621)=4且含有2个孤电子对,所以O原子采用sp3杂化,其空间构型为V形结构,故D错误;故选B【分析】A分子结构不对称,正负电荷的中心不重合的分子为极性分子;B同种元素原

24、子间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共价键,不同种元素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是极性共价键,由极性键构成的分子,若结构对称,正负电荷的中心重合,则为非极性分子;C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D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确定分子的空间构型,价层电子对个数=键个数+孤电子对个数,据此分析解答 14、【答案】B 【考点】配合物的成键情况 【解析】【解答】解:A、Co(NH3)4Cl2Cl中有阴离子氯离子,所以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故A错误; B、Co(NH3)3Cl3中没有阴离子氯离子,所以不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故B正确;C、Co(NH3)6Cl3中有阴离子氯离子,所以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

25、,故C错误;D、Co(NH3)5ClCl2中有阴离子氯离子,所以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故D错误故选B【分析】配合物中阴离子能和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配原子不和银离子反应,据此分析解答 15、【答案】D 【考点】不同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解:A沸点为CH4SiH4GeH4SnH4 , 故A错误; B沸点为PH3AsH3SbH3NH3 , 故B错误;C沸点为H2OH2TeH2SeH2S,故C错误;DHF分子间含氢键,其它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大,则沸点为HClHBrHIHF,故D正确;故选D【分析】A均为分子晶体

26、,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大;B氨气分子间含氢键,其它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大;C水分子间含氢键,其它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大;DHF分子间含氢键,其它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大 16、【答案】A 【考点】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 【解析】【解答】解:NaOH是离子化合物,钠离子与氢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氧原子与氢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故选;SiO2是共价化合物,只存在共价键,故不选;NH4Cl是离子化合物,铵根离子与氯离子直接存在离子键,氮原子与氢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故选;金刚石是原子晶体,只有共价键,故不选;NaCl是离子化合物,只存在离子键,故不选; 白磷存

27、在PP共价键,属于分子晶体,分子间通过分之间作用力结合,故选; 故选:A【分析】离子化合物一定存在离子键,可能存在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只存在共价键,以共价键结合的物质可能为原子晶体,也可能为分子晶体,在分子晶体中还存在分子间作用力,据此解答 二、非选择题 17、【答案】(1)Al;Cl;Mg2+;S2(2);1s2 2s22p6 3s23p6(3)AlMgSCl(4)MgAlSCl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1)有A、B、C、D、E五种单核微粒:当A微粒失去3个电子后,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的相同,则A为Al;B微粒得到一个电子后,其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相同,则B为C

28、l;C微粒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核电荷数为12的阳离子,则C为Mg2+;D微粒18个电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则D为S2; 故答案为:Al;Cl;Mg2+;S2;(2)B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是 ,D微粒为S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6,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 2s22p6 3s23p4 , 得到2个电子生成铁离子,则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 2s22p6 3s23p6 , 故答案为: ;1s2 2s22p6 3s23p6;(3)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第IIA族、第VA族元素第一电离能大于其相邻元素,故AlMgSCl,故答案为:AlMgSCl,(4)根据非金属

29、性越强电负性越强,可知A、B、C、D的电负性大小顺序为MgAlSCl,故答案为:MgAlSCl【分析】有A、B、C、D、E五种单核微粒:当A微粒失去3个电子后,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的相同,则A为Al;B微粒得到一个电子后,其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相同,则B为Cl;C微粒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核电荷数为12的阳离子,则C为Mg2+;D微粒18个电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则D为S2 , 以此来解答 18、【答案】(1)(2)1s22s22p63s23p64s1(3): ;含;不含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原子序数小于20的A,B,C,D,E,F六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

30、大,其中B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则B为O元素;B和D元素的价电子数也相同,则D为S元素;A和C两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是B、D两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之和的 ,则A,C的两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8+16) =12,且A和C元素的价电子数相同,则A为H元素、C为Na元素;C,D,E三种元素的基态原子具有相同的能层数,且E原子的p能级上比D原子的p能级上多一个电子,则E为Cl元素;六种元素的基态原子中,F原子的电子层数最多且和A处在同一主族,处于第四周期,为K元素,(1)A为H,E为Cl元素,二者形成的化合物为HCl,HCl为共价化合物,氢原子最外层电子与Cl最外层电子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其形

31、成过程可写为: , 故答案为: ;(2)F为K元素,原子核外有19个电子,K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4s1 ,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4s1;(3)A2D为H2S,硫化氢为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 ,其分子中含有两个HS,不存在键,故答案为: ;含;不含【分析】原子序数小于20的A,B,C,D,E,F六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B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则B为O元素;B和D元素的价电子数也相同,则D为S元素;A和C两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是B,D两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之和的 ,则A,C的两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8+16) =12,且A和

32、C元素的价电子数相同,则A为H元素、C为Na元素;C,D,E三种元素的基态原子具有相同的能层数,且E原子的p能级上比D原子的p能级上多一个电子,则E为Cl元素;六种元素的基态原子中,F原子的电子层数最多且和A处在同一主族,处于第四周期,为K元素,据此进行解答 19、【答案】(1)SO3;1s22s22p63s23p5(2)N2O(3)直线型;sp(4)H2S+Cl22H+2Cl+S(5)Mg3N2+6H2O3Mg(OH)2+2NH3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D、E、X、Y、Z是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它们的最简单氢化物分子的空间结构依次是正四面体、三角锥

33、形、正四面体、角形(V形)、直线型,形成正四面体结构的氢化物是甲烷或硅烷,形成三角锥型的氢化物是氨气,形成V型的氢化物是水或硫化氢,形成直线型结构的氢化物是乙炔、氟化氢或氯化氢,这几种元素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大,所以D的氢化物是甲烷,E的氢化物是氨气,X的氢化物是硅烷,Y的氢化物是硫化物,Z的氢化物是氯化氢,则D、E、X、Y、Z分别是C、N、Si、S、Cl元素(1)Y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是SO3 , Z为Cl元素,其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5 , 故答案为:SO3;1s22s22p63s23p5;(2)D的最高价氧化物为CO2 , 与E的一种氧化物为等电子体,则E的氧化物为

34、N2O,故答案为:N2O;(3)D和Y形成的化合物是CS2 , 其分子的空间构型和二氧化碳的相同,为直线型;分子中碳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 =2,不含孤电子对,采取sp杂化;故答案为:直线型;sp;(4)Y为硫元素,Z为氯元素,可以通过H2S与Cl2的反应证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相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H2S+Cl22H+2Cl+S,故答案为:H2S+Cl22H+2Cl+S;(5)镁和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氮化镁与水反应生成两种碱,分别是氢氧化镁和氨气,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3N2+6H2O3Mg(OH)2+2NH3,故答案为:Mg3N2+6H2O3Mg(OH)2+2NH3【分析】D、E、

35、X、Y、Z是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它们的最简单氢化物分子的空间结构依次是正四面体、三角锥形、正四面体、角形(V形)、直线型,形成正四面体结构的氢化物是甲烷或硅烷,形成三角锥型的氢化物是氨气,形成V型的氢化物是水或硫化氢,形成直线型结构的氢化物是乙炔、氟化氢或氯化氢,这几种元素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大,所以D的氢化物是甲烷,E的氢化物是氨气,X的氢化物是硅烷,Y的氢化物是硫化物,Z的氢化物是氯化氢,则D、E、X、Y、Z分别是C、N、Si、S、Cl元素,据此答题 20、【答案】(1)1s22s22p63s23p63d10或Ar3d10(2)HF(3)sp2;6mol或66.021023个(4)

36、NaOH+CH3CHO+2Cu(OH)2 CH3COONa+Cu2O+3H2O(5)12 【考点】真题集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等电子原理”的应用,晶胞的计算,原子轨道杂化方式及杂化类型判断 【解析】【解答】解:(1)Cu+核外有28个电子,Cu原子失去1个电子生成Cu+ , 失去的电子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根据构造原理知Cu+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10或Ar3d10 ,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10或Ar3d10 ;(2)原子个数相等、价电子数相等的微粒互为等电子体,与OH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为HF,故答案为:HF;(3)醛基中碳原子含有3个

37、键,所以醛基中碳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是sp2 , 一个乙醛分子中含有6个键,所以1mol乙醛分子中含有的键的数目为6mol或66.021023个,故答案为:sp2;6mol或66.021023个;(4)氢氧化钠溶液中,乙醛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醋酸钠、氧化亚铜和水,反应方程式为NaOH+CH3CHO+2Cu(OH)2 CH3COONa+Cu2O+3H2O,故答案为:NaOH+CH3CHO+2Cu(OH)2 CH3COONa+Cu2O+3H2O;(5)铜晶体中每个铜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铜原子数目=38 =12,故答案为:12 【分析】(1)Cu+核外有28个电子,Cu原子失去1个电

38、子生成Cu+ , 失去的电子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根据构造原理书写Cu+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2)原子个数相等、价电子数相等的微粒互为等电子体,等电子体的结构相似;(3)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确定原子杂化方式,一个乙醛分子中含有6个键;(4)氢氧化钠溶液中,乙醛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醋酸钠、氧化亚铜和水;(5)铜晶体中每个铜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铜原子数目=38 21、【答案】(1)Cu2+2NH3H2O=Cu(OH)2+2NH4+;Cu(OH)2+4NH3H2O=Cu(NH3)4(H2O)22+2OH+2H2O(2)配离子;配位;(3)八面体 【考点】配合物的成键情况 【解析】【

39、解答】解:(1)氨水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离子方程式为:Cu2+2NH3H2O=Cu(OH)2+2NH4+ , 生成浅蓝色沉淀,继续滴加氨水,氨水和浅蓝色氢氧化铜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铜氨络合物,根据离子的立体结构可知生成Cu(NH3)4(H2O)22+离子,所以发生的离子反应为:Cu(OH)2+4NH3H2O=Cu(NH3)4(H2O)22+2OH+2H2O,生成深蓝色溶液, 故答案为:Cu2+2NH3H2O=Cu(OH)2+2NH4+Cu(OH)2+4NH3H2O=Cu(NH3)4(H2O)22+2OH+2H2O;(2)硫酸铜和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继续加氨水时,氢氧化铜和氨

40、水继续反应,Cu2+提供空轨道,N原子提供孤对电子,生成络合物而使溶液澄清,Cu(NH3)4(H2O)22+为配离子,Cu2+提供空轨道,N、O原子提供孤对电子,则以配位键结合,此化学键可表示为: ,故答案为:配离子;配位; ;(3)Cu(NH3)4(H2O)22+为配离子,4个NH3与Cu2+共面,跟H2OCu2+H2O轴线垂直,铜离子的配位数是6,将6个分子连接后所围成的空间几何构型正八面体,故答案为:八面体【分析】(1)氨水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当氨水过量时,氨水和氢氧化铜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铜氨络合物,所以难溶物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注意根据离子的立体结构可知生成Cu(NH

41、3)4(H2O)22+离子;(2)配合物中,配位体提供孤电子对,中心原子提供空轨道形成配位键,Cu(NH3)4(H2O)22+中,Cu2+提供空轨道,N、O原子提供孤对电子,据此标出化学键;(3)4个NH3与Cu2+共面,跟H2OCu2+H2O轴线垂直,每个分子周围紧邻的分子相连接而成的空间几何体为正八面体 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