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安全分析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42061822 上传时间:2021-11-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安全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安全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安全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安全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安全分析(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_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安全分析 内容摘要本文从信息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的特殊视角探讨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不安全的形成机理,并创造性地对银行信贷资产安全内涵进行了界定,总结和提出了信贷交易中存在的5种主要信息不对称形式,特别是创新地提出了商业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与信用中介评级机构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对于当前形势下加强和防范信贷经营中的超额授信、过度授信、关联企业等风险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关键词信息不对称;资产安全;逆向选择;道德风险 Abstract:From the information economics and behavior economics,

2、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orming mechanism of Banking credit capital unsafety, defines the credit capital safety creatively, and summarizes five asymmetric information forms in banking credit market, in particular, the asymmetric information among commercial banks and between commercial banks and cr

3、edit rating agencies. It has practical implications to avoid the risks associated with excess credit and other activities. Key words: asymmetric information; capital safety; adverse selection; moral hazard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银行又是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实践表明,一个国家经济金融危机将首先反映在银行业,由于金融风险的高传染性,银行业的危机又将进一步加剧经济危机的发展力度。而在我国商业银行

4、目前经营模式下,信贷风险仍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和最重要的风险,大约占到了总体风险暴露的60%左右。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信贷资产的安全直接关系到一个银行整体运营的安全,严重情况下还将影响一个国家金融、经济、政治的安全。特别是近年来出现的蓝田、托普、德隆、普马系、周正毅等事件给我国银行信贷资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引起了人们对银行信贷资产安全性的高度关注。影响银行信贷资产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外部宏观经济形势、信贷契约的不完全、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与还款意愿及银行自身信贷管理缺陷等,但笔者认为,信息不对称才是影响银行信贷资金安全的深层次因素。 一、信贷资产安全内涵的界定 从目前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

5、现状看,专门对资产安全,特别是信贷资产安全的研究文献并不多,对资产安全还未形成认同程度较高的定义。资金安全概念是干胜道(2006)在企业资金安全性控制研究1一书中首次提出来的。他认为所谓资产安全性是指资产能够按照原持有目的正常周转,价值不发生减损之状况,并将资金安全性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加以理解。狭义上的资金安全性指的资产安全性,即存量资金安全性。在广义上,资金安全性还应包括流量资金安全性和增量资金安全性。从静止的角度看,资产是资金物质形态的具体表现,抽象来源则是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和;从运动的角度看,所有的资产都要不停地运动与周转,由一个运动形态转化为另一个运动形态,若资产在某种资产形态上静止

6、不变,则就要发生资产的损失,即产生资产的不安全性。从概念的源泉来看,“安全”一词属于国际关系学的范畴,安全是指一种不受威胁,不会产生损失的状态。因此,我们可以从国际关系学的角度出发,结合金融学、财务管理学的思维方式给银行信贷资产安全下定义。笔者认为,银行信贷资产安全是金融安全的微观层面,是对银行信贷资产核心价值的维护,是指在商业银行的经营交易活动中,信贷资产能够按照资金原持有目的保持正常运转,债务人(借款企业)能够按时归还银行贷款本息,债权人(贷款银行)从事先约定好的信贷契约交易中得到的权益(预期现金流量)价值不发生减损的状况,信贷资产核心价值能够不断实现保值、增值的过程。但是实践中由于许多不

7、确定因素将直接影响借款企业的偿债意愿和偿债能力,致使借款企业不能按时归还银行贷款本息,形成不良信贷资产,严重影响信贷资产的安全。美国经济学家弗兰克奈特认为,风险是一种可测量的不确定性。因此,减少不确定性就可以减少风险程度。根据申农的信息理论,市场交易的双方信息是不完全的、不充分的,交易的一方总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信息。因此,风险的不确定性实质上是由于交易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而信息可以用来消除这种不确定性状态。如果信息增加,不确定性程度就会减少,相应的风险程度也就会降低,资产安全性也会增强。2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信息不对称无疑是影响信贷资产安全的主要因素。 二、信息不对称与商业银行信贷资

8、产安全分析 (一)商业银行与借款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在银行信贷交易中,借款企业是资金的实际使用者,对于资金的实际投资项目的收益和风险、贷款偿还概率、贷款还款意愿、财务状况等情况,处于信息优势地位,而商业银行作为资金的提供者,不能直接参与和彻底监控资金的实际运作,处于信息劣势地位。商业银行与借款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影响信贷资产的安全:一是“逆向选择”3(393-410)风险。因为借款企业比商业银行拥有更多的信息,当质量好的和质量差的借款企业出现在同一市场上,银行不能确切地判定和预测单个借款企业的风险水平,而只能根据市场上借款企业的总体平均风险状况来确定贷款利率,这就导致那些低风

9、险的借款企业由于贷款成本高于其预期水平,进而会改变选择其他的融资方式,会退出信贷市场。而这样市场上剩下的就是那些很大程度上属于风险偏好型的“劣质客户”,商业银行将资金贷给这些“劣质客户”后,借款企业的平均风险水平将会上升,致使银行进一步提高贷款利率,这样长期反复进行下去就将导致信贷市场上出现所谓的“劣质客户驱逐优良客户”的效应,那些积极争取贷款的借款者其实就是最可能造成信贷风险的借款者,这就是所谓的“逆向选择”。该效应将严重危机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二是道德风险。由于商业银行与借款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贷前借款企业会为了获取银行的贷款尽力包装,千方百计隐藏那些对其申请贷款极为不利的信息,甚至与中

10、介机构“合谋”提供虚假信息,以骗取银行贷款。而贷后因商业银行与借款企业在风险承担和收益获取方面的不对等,加上银行不可能全面地对借款人行为实施有效监控,借款企业就有可能为了获取高额利润而改变资金的原有用途,直接影响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 (二)商业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虽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第二十二条中规定了“商业银行应督促授信管理部门与其他商业银行之间就客户调查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建立相互沟通机制。对从其他商业银行获得的授信信息,授信工作人员应该保密,不得用于不正当业务竞争”。但在实际经营活动中,各商业银行都把客户授信、贷款等信息作为重要的商业秘密,不愿意与同行实现信息共享。而借款企

11、业往往利用商业银行之间信息的这种不对称性,在多家银行之间进行谈判与博奕,尽量压低贷款利率,并要求一系列优惠待遇,致使部分银行间恶性竞争,银行贷款利率不能有效全面地覆盖风险,从而增大信贷风险。由于商业银行间信息的高度不对称性,一旦贷款出现风险信号,借款企业不能还款时,各家贷款银行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各自为政,采取简单的资产冻结、处置等资产保全措施,这种各自为政的行为实质上将给银行信贷资产整体上带来更大的损失。 (三)商业银行所有者与经营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在信息经济学中,一般将信息占有优势的一方称为“代理人”,信息占有劣势的一方称为“委托人”。在两权分离的条件下,商业银行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之

12、间,经营管理者处于信息优势地位,是“代理人”,而所有者处于信息劣势地位,是“委托人”。因为银行的经营管理者对于信贷项目的风险与收益、借款人的偿还概率以及自己在信贷工作中的努力程度等具有较完全的信息,而作为商业银行的所有者则处于信息的劣势地位。由于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之间天生的利益目标函数不一致,导致商业银行所有者所追求的利益目标函数是保持股东权益的保值与增值,实现股东权益的最大化。而经营管理者更多的是追求自身收入、福利、政绩等自我效用的最大化。正是因为商业银行所有者与经营管理者之间信息的不对称性,特别是目前我国国有银行资产所有权虚置,产权所有者人格的虚有化,所有者对经营管理者有效监督激励机制的缺

13、失,导致银行经营管理者会利用其“代理人”的信息优势谋取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出现商业银行“内部人控制”的特殊现象。但当二者利益存在冲突时,还将出现代理人损害委托人利益的情况,影响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如部分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者为了自己的私利,违规放贷,到处“寻租”等行为。 (四)商业银行上下级机构间的信息不对称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业务机构通常是按照行政区域设置的,基本模式是总行各省级分行各市级分行各县级支行信贷员。总行为一级委托关系人,信贷员是最终代理人。体系内部,各级委托人又是上一级的代理人。信息不对称广泛地存在于商业银行整个经营管理体系之中。委托人对代理人从事的信贷经营活动只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而代

14、理人作为具体信贷经营活动的执行者,对信贷项目的风险与收益、借款企业的还款概率与还款意愿及自己工作的努力程度具有较充分的信息,追求的目标是自身效益的最大化。由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普遍还未建立起对代理人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因而代理人往往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存在严重的机会主义倾向与“败德行为”,严重影响着信贷资产的安全。 (五)商业银行与信用中介评级机构间信息不对称 我国目前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十分薄弱,行业规范性的法律法规建设严重滞后,信用中介评级机构发育尚不成熟、不规范。商业银行与信用中介评级机构之间也存在较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信用中介评级机构相对处于信息优势地位,对被评估的借款企业拥有较多

15、的信息,而商业银行则处于信息相对劣势的地位,所获取的信息和对借款企业的认知了解程度主要来自于信用中介评级机构。商业银行与信用中介评级机构的目标函数又不一致,商业银行追求的是信贷资产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三性的统一,而信用中介评级机构追求的是自身利益和效用的最大化,具体表现为所收取的评估费用的多少。由于目前信用中介机构行业规范性的法律法规及细则制定还极不完善,对于出具虚假、不实评审报告的中介机构约束不够,惩处力度不大,因此,实践中许多信用中介评级机构为了自身效用的最大化,与借款企业“合谋”,提供虚假信息,编制虚假评审报告,骗取银行信贷资金,严重影响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 三、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加强银

16、行信贷资金安全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尽快建立完善企业和个人的资信管理体系,加大对失信违约行为的惩戒力度 和先进国家相比较,当前我国信用管理和信用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造成了市场各交易主体行为的异化。如美国的信用管理体系已十分完善,已经建立起标准普尔、穆迪、邓百氏等市场的专业信用评级公司,收集和掌握了美国上千万家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资料和数据,银行可以通过购买专业信用评级公司的信息,实时检索到借款企业的资信信息,以辅助其信贷决策。因此,为了防范由银企间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我国要尽快建立和完善企业和个人的资信管理体系,并建立严格的失信违约惩戒机制,加大对失信违约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其

17、失信违约的成本,推进整体信用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另外,进一步采取措施,出台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和规范信用审查、评级等中介公司的健康发展,提高资信评级中介机构的专业化水平,加大对出具虚假审计、评级报告的中介机构的惩处力度,利用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将其彻底驱逐出市场,并争取建成一批具有国际专业水平的资信评级公司。引导资信评级中介机构积极开展对企业和个人的资信评级工作,让资信状况和信用评级成为企业和个人行为的一个重要的激励和约束因素。 (二)加强公开信息披露,建立有效的市场约束 公开信息披露,是利用市场无形的约束来加强对企业和银行监督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有利于事先发现风险,提高信息对称度,防范道德风

18、险。巴塞尔银行业监管委员会在新资本协议中将信息披露作为新资本监管框架下的三大支柱之一,可见信息披露的重要性。而我国目前商业银行和企业的公开信息披露还很不充分,很不规范,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全面、不真实的状况还很大程度地存在。因此,必须尽快加强商业银行和企业公开信息的披露工作,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积极采取措施,进一步规范银行和企业的信息披露工作,加大对违规信息披露行为的处罚惩戒力度,减少银行和企业间信息的不对称程度,利用外部监督者来督促商业银行和企业提高经营管理和防范风险水平。 (三)建立商业银行间的信息沟通与协调机制,降低银行间信息不对称 因商业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多头授信

19、和超额授信现象,已经严重危机到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因此,应着手尽快建立起商业银行之间良性的信息沟通与协调机制,努力减少商业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度。一是可以由人民银行牵头尽快完善人民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进一步扩大客户信贷和风险信息的共享范围。二是银监会应进一步完善大额集团客户违约信息系统,积极做好违约信息的反馈和分析工作,对金融机构及时进行风险提示,积极指导商业银行做好违约信息的使用和利用工作,认真督促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工作。三是强化客户统一授信制度。特别是一些大企业、大集团,由于其规模较大,机构分布区域较广,实际中存在单家银行的几个分支机都在同时向一家企业(集团)提供授信,超额授信现象十分

20、严重。因此,通过统一授信制度,可以从总量上控制对企业(集团)的授信额度,从而有效防范信贷风险。四是针对多家银行向同一企业(集团)提供授信所导致的多头授信现象,各银行机构应加强银行之间信息的沟通与交流,避免恶性竞争,对于信贷资金需求量大的大集团、大客户,可以采用银团贷款的形式。 (四)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银行内部风险管理控制体系 一是各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应加快产权制度的改革力度,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理顺产权关系,优化股权结构,明确产权主体,有效防范由于产权主体虚置所引发的“道德风险”。二是应积极建立激励与约束相容的商业银行绩效考评机制,完善业务考核指标体系,综

21、合兼顾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财务目标和非财务目标,设计的激励合同要使得激励代理人“说实话”得到的效用比“说假话”的效用大,避免代理人道德风险的发生。三是积极加快商业银行业务组织结构的改革进程,整合内部资源,实施扁平化改革,缩短管理幅度和信息传递层次,减少银行内部信息不对称程度。四是借鉴国际先进银行成功经验,加强商业银行内部风险控制体系的建设。建立独立的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部门和风险管理控制体系,及时全面地收集、掌握、整理、分析客户的信息,持续地进行风险监测,针对风险点及时地提出防范风险的对策与建议,有效维护信贷资产的安全。 主要参考文献: 1干胜道信息不对称与企业资金安全控制研究东北财经大学

22、出版社,2006-4 2莫万贵信息不对称与商业银行信风险研究投资研究,2002(9) 3Stiglitz,J.E,Weiss: 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1(71). 其他参考文献:1.赵慧芝.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0(12).2.付林,李冬叶.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监管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3.江轶.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若干问题探析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4.李红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有效性探究J.财会通讯综合(中),2009(1).5.石勉.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和审计的探讨J.经济师,2010(10).6.林大静.构建高校科研经费内部审计机制的思考J.审计月刊,2009(6).8_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