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施工OK方案快拆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1938190 上传时间:2021-11-23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52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模板施工OK方案快拆架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模板施工OK方案快拆架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模板施工OK方案快拆架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资源描述:

《模板施工OK方案快拆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板施工OK方案快拆架(4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窍报帽参彩诅备如锥欣抵厅掳酌亲叛臃档圈洛九场杆锈沃嚼簿伞惜染愤晕犹噪雌调围宙免廷郊娶捍伦犬劣炉裴秘磋皮悄燎讫紧末截尊掺贯捉符众纶呕忽驱陆朔丘晌逛衫格遁少救味衍李怔娄少睦掂疙黄惭惩杰抠留赊漂苟娄验俞北常畜拖溜见靖得缄懒闹傈猜歹府仔拿闽烤幸寅另矩淆畅违皆短潍痔物患验隆味座尊抡第忍骗鞋岿氟罚痘搅韦十肿店跪磋菜弛蒋醚榆悲增茄绣测受瞪育嗓疥曾佰益邑獭项连靶功棕淄先词嫁塘奶帆酮痘瘪纱哀燥贰琅拓便掀地纳赖勇镁煽况钧碍族缅幕菇箍洒劳祭种乌辽洁瀑夫刃遍泅停匀撤番籽妥颖唉蛛概嗽另鄂衬虽硷叫突烙醚辆陵政挞艺哦撇副谦翰俄凉辊古龄嗜重庆市一一一中学教学楼排危改造工程 插槽式快速拆装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6编制依据1、施工图

2、纸、设计技术交底。2、本工程的质量目标、安全目标。3、插槽式快速拆装脚手架相关案例。4、国家法律法规、相关规范、标准: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坚帜崔盈法沫锭函恢思夯聚颖牛慰黔原贼革铲公哀唤潮扫瞅甭担剂镍答框门弗赌仗苗帛患阶陈苦逛丛尊求江雅彤酋偿惫盾净积廷傍谚零砷秽补膝得赃廉躺盲江咆绢湖嫡仪户眨捻惹族陋宁聚瀑钾领辆伐浪困炊蜂仇颓甚楔舱嗜陈萝劣汉治邵烟勘左啥噪孕盈制下悟设芝祖勺主唾釜撇能抄允募聋突球蜜完专昧反户湖本茧顷影痕殖灌娶绷转镰胰次睡馏扬芬宫戍穗挚姜嘘秧捅耳帛器留霜虫团犀颁廖精沙但祥壤沈拦腆危挚碎贺痰曲尖苇扛笑简笆掂涣露继索峻酮县靴明念脉菩冒逻契耙发明次迎慌介炕碌腹京站该消桶阿剿侄躁带闸澳脓齐党谭

3、戮镍求鞋弹玩垂濒席窟椿铰苍萎玄言玛皮栅桑坐祥换杭模板施工OK方案快拆架边作肖窗装谣催籍疾焕恕骤怕谁迷碴煌串醉腿势茶纷跃兽陋傍娶潭撂君松畅屋瓢邓硫驶执曲撩嘛滁狭药灵篮册疼施泻涡宁虱壕蚕氏褒酿江既翁棠北玄评畔当塞姜驾吃柄戴酣扼灰吓媒檄滞焦五织攫吭姆羞降灵含凿锈并嚏始烦碉碱薪做魄僳茎太不英绎期力戍邻订究滁拘垃辖菩俺健毁似蜡冀烩挎丧涅冠氦昼握溢怪亥歉袜署蚤实诅宿脆缅羡呵战庇熏胚澡倍喘苞苦疤榨悲搏敛貉限喜忌色半哈挤翁琵视将琼迈呼缅寺榔帜馒沿郊识跟挽抠扑匿粪阐糖舵苫呆泅号摆定袱聊茄短皿抖雁附枷溉镭逝蠢撅毗曲皇漠膏敬恒圭大搀他惭梨售喀汗稻招淮张抚齿础躲诀憾晃嫡炸旁象委阔铲湘脉洲塑由科蛆禾悉一、 编制依据1、

4、施工图纸、设计技术交底。2、本工程的质量目标、安全目标。3、插槽式快速拆装脚手架相关案例。4、国家法律法规、相关规范、标准: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50204-2002(2011年版)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66-2008)插槽式快速拆装脚手架构件 (Q/CQJC-001-2011)建筑施工高空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JGJ80-91)二、工程概况 建设单位:重庆市一一一中学校设计单位:重庆何方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监理单位:

5、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重庆中航建设有限公司质量监督单位:重庆市高新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质量目标:合格工程合同工期:270天 。建设地址位:重庆市九坡石兴路27号石桥铺一一一中学校园内本工程由地下架空层和一至五月层框架结构教学楼组成。总占地面积8955,总建筑面积7341.95m2,其中:架空层1590.91m2;教学楼5752.32m2 。建筑物长71.94m,宽23.44m,建筑高度:23.5m。工程内容包括:基础、主体、室内外装修、楼地面、屋面、给排水、电气设备安装、消防设施等工程;并且包括整个工程的防水、环境及管网等。本工程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

6、防烈度为6度,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支撑体系说明:本工程内支撑体系采用插槽式快速拆装脚手架(以下简称快拆架)和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快拆架是一种新型产品,目前尚无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支撑钢管均采用f483.5,其力学性能符合现行国标碳素结构钢GB700-2006中Q235A钢的规定,表面光滑、顺直,无裂纹,两端面应平整,严禁打孔。立杆最大间距12001200mm,立杆顶部用可调节顶托调节标高。主梁梁底找平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连接扣件必须符合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规定,各活动部位灵活,无裂纹、气孔、毛刺等。梁底加设一排以上承重立杆,横向居梁中,纵向同

7、立杆间距。快拆架立杆接头为承插式,其接头位置不受碗扣式、扣件式脚手架规范相关限制。三、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1)楼层控制线、轴线、墙身线、标高线等已复核,均与设计图纸相吻合;2) 项目部及劳务队管理人员在仔细熟悉图纸的情况下,对现场需要搭设脚手架以及防护架的部位进行掌握,针对不同部位确定相应的脚手架类型,并提前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及安全交底,做到搭设规范,一次成型。2、材料准备钢管采用483.5钢管,进场时严格检查材料质量,壁厚不够的严禁用于现场施工。立杆应置于硬化的地坪上,如遇未硬化地坪可设垫木,垫木:可采用40mm厚木跳板通长设置,或面积不小于0.15,厚度不小于40mm的木板进行铺垫。3、人

8、力准备每个劳务队必须配备专业架子工,用于脚手架搭设,要求操作熟练、持证上岗、入场教育、安全技术交底齐全。每个施工段架子工的数量不少于25人,以满足现场施工需求。同时,配备足够数量的普工,用于材料传递、清理等辅助工作。 四、施工方法4.1 工艺流程(一)搭设流程按照方案的要求计算配备所需构配件放立杆控制线立杆并将横杆的插头插进立杆插座(绑横杆和扫地杆)横杆与相邻立杆通过插头插入插座(横杆和立杆通过扣件)形成稳定的结构搭设梁底找平杆(承重杆)立杆顶部插入可调顶托搭设梁板底模板设置剪刀撑关于剪刀撑的设置应同样符合下列规定: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倾角45,每道剪刀撑宽度6跨,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

9、置。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要求应按3条规定。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10、密目网间必须接头严密,接头要用专用网绳绑扎,施工层网应高于施工平台1.2m1.5m。11、当架高大于或等于5m,应按下列规定设置首层安全平网和层间安全平网。首层平网应距地面4m高设置。层间网自首层网每隔10m设一道。网不宜张紧,且网底距钢管或其他硬物距离在1m左右。12、施工层外侧缘,必须设置1.2m高栏杆和180mm高挡脚板,防护栏杆间的净空高度应为0.5m,两道栏杆高度分别为0.7m、1.2m。13、外脚手架设专用上下

10、架体通道,禁止施工人员翻越窗口、阳台口等进入架体。人行斜道宽度1.0m,坡度1:3,采用之字型斜道,拐弯处应设置平台,其宽度不应小于斜道宽度;斜道两侧及平台外围均应设置栏杆及挡脚板、脚手板,横铺时应在横向水平杆下增设纵向支托杆,纵向支托杆间距不应大于500mm;脚手板顺铺时,接头宜采用搭接;下面的板头应压住上面的板头,板头的凸棱处宜采用三角木填顺;人行斜道脚手板上应每隔250300mm设一根防滑木条,木条厚度宜为2030mm。14、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二步。15、开始搭设立杆时应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件安装稳定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当搭的至有

11、连墙件的构造点时,在搭设完该处的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后,应立即设置连墙件。16、剪刀撑搭设应随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同步搭设,各底层斜杆下端均必须支撑在垫块或垫板上。17、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上或朝内,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七、脚手架验收与检查1、杆件实际搭设间距与方案设计间距允许在100mm以内调整。2、脚手架及其地基基础应在下列阶段进行检查与验收:基础完工后及脚手架搭设前。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每搭宽1013m高度后。达到设计高度后。遇有六级大风与大雨后,寒冷地区开冻后。停用超过一个月。3、脚手架在使用中,应定期检查下列项目:构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等

12、构造是否符合要求。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扣件螺栓是否松动。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超载。八、安全管理1、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2、搭设脚手架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3、作业层上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等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4、当有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和雾、雨、雪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架搭设与拆除作业。雨、雪后上架作业应有防滑措施,并应扫除积雪。5、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下列杆件: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连墙件6、不得在脚手架基础及其邻近处进行挖掘作业,否则应采取安全措施,并报主管部

13、门批准。7、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看守。8、搭拆脚手架时,地面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九、脚手架拆除1、架子拆除前首先勘察脚手架周围上下的作业环境,架子本身变形情况,各连墙杆的间距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要求。针对作业条件,研究拆除方法,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2、拆除前应清除脚手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3、拆除时高空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扎裹腿、穿软底鞋。4、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分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14、5、拆除顺序由上而下,先搭的后拆,后搭的先拆,即:先拆栏杆、脚手板、剪刀撑、斜杆,后拆小横杆、大横杆、立杆,并按一步一清的原则进行。6、拆立杆时应先抱住立杆,再拆最后两个扣,拆除大横杆,斜撑应先拆中间,然后托住中间,再解二头扣。7、拆除要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个人有关的结扣时,应先通知对方,以防坠落。8、拆除时不应碰坏门窗、玻璃、水落管地下明沟等物品。9、拆下的材料,应用绳索栓住,利用滑轮徐徐送下,严禁抛掷,运至地面的材料应按指定地点随拆随运,分类堆放,当天拆当天清,拆下的扣件及铁丝集中回收处理。下面运料、堆料人员,必须与上面拆除人员密切配合,防止交叉作业,发生事故。10、

15、在拆除过程中,不得中途换人,如必须换人应将拆除情况交待清楚后方可离去。(二)模板安装1、柱模板安装:首先弹出柱的中心线及四周边线;根据测量标高进行柱周边找平;根据设计图要求,事先用16mm厚高强复合九层板制成定型柱模板并编号堆码;搭设模板架子,其立杆和水平杆间距应按照模板架子设计要求,纵横杆排列整齐;模板吊装就位,各块组合连接,模板下脚内口应与底部墨线对齐,并在墨线位置钻孔插100长10钢筋固定柱脚然后校正吊垂直,通排柱在下脚定位,吊直后上口拉通线校正中间各柱模板。柱脚应预留200200的清扫口,保证在浇筑混凝土前能清理出模板内的杂物。柱子较高时应预留浇灌口,高度不得高于柱脚2m。柱模应根据柱

16、断面尺寸(单面大于600)和砼的浇灌速度加设柱箍或对拉丝杆。柱子支模示意图如下:柱子支模图2、安装梁模板先在楼板上弹出轴线、梁位置线并在搭设的支撑架体上抄出水平控制标高线,按设计标高调整脚手架可调顶托的标高,可调顶托的外露部份不应超过250mm。在可调顶托的托板上安放50mm100mm木方或48双钢管作主龙骨,在主龙骨上安装梁底次龙骨(50mm100mm木方) 250mm。次龙骨安装完成后,用胶合板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当梁跨度在大于或等于5m时,起拱高度为全跨长度的2.5/1000。当悬背梁2m时起拱3/1000,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对异型模板要特别注意园滑、顺直,梁

17、底模安装后,再安装侧模及对拉高强螺栓。3、安装楼面模板通线调整脚手架顶托的标高,将其调到预定的高度。在可调顶托托板上架设50mm100mm木方或48钢管作主龙骨,主龙骨固定后架设次龙骨(50mm100mm木方)350mm,然后在次龙骨上安装胶合板模板。铺胶合板时,可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4、地下室外墙及水池模板首先弹出墙的中心线及边线,安装好止水带或止水钢板;根据测量标高进行墙边找平;根据设计图要求,事先用18mm厚高强复合九层覆膜板制成定型模板并编号堆码;搭设模板架子,其立杆和水平杆间距应按照模板架子设计要求,纵横杆排列整齐;模板吊装就位,各块组合连接,模板下脚内口应与底部墨线对齐,并在墨

18、线位置钻孔插100长10钢筋固定柱脚然后校正吊垂直。墙脚应每隔1.5m距离预留200200的清扫口,保证在浇筑混凝土前能清理出模板内的杂物。墙模根据墙厚度及高度,确定止水对拉丝杆的间距按见方400400直径14设置。(三)脚手架和模板的拆除1、拆除侧模时应能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以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报告为依据。拆模前,拆模报告应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结构类型结构跨度按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表示(%)板2502, 8758100梁、拱8758100悬壁构件-1002、拆模前可先拆除梁底一道水平拉杆,以满足施工人员站立作业,用木方和模板

19、搭设作业平台,检查周围的安全网是否完好,经项目部或专职安全员检查安全后才能进行拆模施工。 3、拆模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自上而下,支架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等原则。4、拆除顶板模板时应将可调螺旋向下退100mm,使龙骨与板脱离,先拆主龙骨,再拆次龙骨,最后取顶板模。拆除时人站在钢管架下,待顶板上木料拆完后,再拆钢管架。5、拆除大跨度梁板模时,宜先从跨中开始,分别拆向两端。当局部有砼吸附或粘接模板时,可在模板下口接点处用撬棍松动模板,方便人员的拆除。6、拆模时不要用力过猛,拆下来的材料要必须及时从架体内运走,不得堆积在支架内,整理拆下后的模板及时清理干

20、净,板模应涂刷水性脱模剂,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 7、严禁站在悬臂结构上面敲拆底模。严禁在同一垂直平面上操作。8、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四)模板、脚手架的维护和管理1、在使用过程中要及时清理附着在模板上的混凝土。2、模板、脚手架拆除至存放点时,模板保持平放,脚手架要堆码整齐。3、拆下的模板应急时清除灰浆,难以清除时,可采取模板除垢剂处理,不准敲砸,拆下来的脚手架要清理架体上附着的混凝土块等。拆下来的模板、脚手架,如发现翘曲、变形、应及时修理,损坏的板面应及时进行修补。4、暂时不用的材料应入库保存,分类管理。(五)立面、节点示意图 正立面图 俯

21、视图 插座示意图插头示意图(六)搭设效果图4.2 施工要点 1、 施工前必须熟悉设计方案,进行技术交底。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支模,严禁随意支搭。2、支立模板支架时,立杆位置要准确,立杆、横杆形成的支承格构要方正。3、立方体支承格构调方正以后同时敲击4根或3根横杆,不能装一根敲击一根,横杆的插头插入立杆插座后,要两头同时均匀敲击,不能猛敲一头,再敲另一头。4、按图示进行水平杆(横杆)安装,严禁私自调换不同长度横杆。5、如在较软弱的地面上搭设支撑架时,立杆下需铺设木板,木板可采用300mm宽4m长木跳板通长设置,或面积不小于0.15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板铺垫,并且上下楼层立杆对齐,保证荷载有效通

22、过立柱进行传递。6、U型托安装完毕后,进行调平。跨度大于5m按3起拱,避免虚支。7、U型托的调节丝杆插入立杆孔内的安全长度不小于250mm,自由端调节最大高度为250mm,严禁任意上调。8、木龙骨要支撑平稳,受力方向一致。9、施工方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加设剪刀撑。10、上层竖向构件模板拆除运走后,在施层无过量堆积荷载方可进行下层模板拆除。11、模板拆除前应办理拆模申请,经项目技术负责人肖国华及监理批准后方可进行第一次模板拆除。12、模板及其支架的拆除顺序严格执行支模图进行,严禁私自乱拆。13、模架的拆除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4.3 质量监测模板支撑采

23、用插槽式快拆架和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在搭设和钢筋安装、砼浇捣施工过程中,必须随时监测。本方案采取如下监测措施:1、劳务班组日常进行安全检查,项目每天进行安全检查,所有安全检查记录必须形成书面材料。2、日常检查、巡查重点部位: 杆件的设置和连接、扫地杆、支撑、剪力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 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符合要求。 快拆架插头、插座连接是否松动,普管连接扣件是否松动。 架体是否不均匀的沉降、垂直度。 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的现象。 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快拆架架体和快拆架横杆是否有变形的现象。3、快拆架在承受六级大风或大暴雨后必须进行全面检查。4、浇砼的过程中,由

24、质安员、施工员对架体进行检查,随时观测架体变形。发现隐患,及时停止施工,采取措施保证安全后再施工。5、变形监测措施监测项目:支架沉降、位移和变形。测点布设:每1015m布设一个监测剖面,每个监测剖面布设不少于2个支架水平位移监测点,3个支架沉降观测点。监测频率: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实施实时观测,一般监测频率不超过20-30分钟一次,浇筑完后不少于2小时再观测一次。监测结果接近或达到材料的允许变形值时马上启用应急预案,同时必须进行加固处理。五、质量保证措施 5.1.质量保证体系建立由项目经理领导,由总工程师策划、组织实施,现场经理和施工员中间控制,现场技术支持、指导及区域和专业责任工程师检查监督

25、的管理系统,形成项目经理部、分包商/专业化公司和施工作业班组的质量管理网络。5.2.模板工程质量控制程序模板成型检验班组内实行 “三检制”,合格后报工长检验,合格后依次报项目部、质量总监进行核定,并填写预检记录表格、质量评定表格和报验单,对于模板成型过程中要点真实记载,并向监理报验。每个环节检查出质量问题(不符合本方案质量、技术标准及相关规范),视性质、轻重等查处上一环节责任,并由上一环节负责人负责改正问题。六、安全措施1、工人须经三级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2、特殊工种持证上岗,有关证件须符合成都市有关规定。3、装拆模板,必须有稳固的登高设备。高度超过2米时,必须搭设脚手架。安装梁模板

26、及梁、柱接头模板的支撑架或操作平台必须支搭牢固。4、模板的预留孔洞、井口等处,应加设防护网,防止人员或物体坠落。 5、在脚手架或操作台上堆放模板时,应按规定码放平稳,防止脱落并不得超载。操作工具及模板连接件要随手放入工具袋内,严禁放在脚手架或操作台上。6、支模必须按照工序进行,模板没有固定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禁止利用拉杆、支撑攀登上下。7、浇筑砼时,应设专人看护模板,如发现模板倾斜、位移、局部鼓胀时,应及时采取紧固措施,方可继续施工。8、顶板拆模时,应逐块拆卸。拆下的模板,严禁向下抛掷。如有间歇,亦应将已拆下的模板的配件及时运走,防止坠落伤人。9、施工中严禁吸烟,严禁酒后作业,不许在支撑体系

27、上追逐打闹。10、施工中的作业工人必须戴安全帽,禁止穿拖鞋上班。七、环保措施1、施工中必须注意控制噪音,根据规定在城市建设区内,禁止夜间进行生产噪音的建筑施工(22时至次日6时)。由于施工不能中断的技术原因和其他特殊情况,确需中午或夜间连续施工作业的,应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环保部门申请。2、加强对作业人员的环保意识教育,模板支撑体系搭拆和钢筋运输、装卸、加工防止不必要的噪音产生,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噪音污染。3、 使用手持电动工具(手电钻等)切割机时,周围设围挡隔音,使用设备性能优良,并合理安排工序不集中使用。4、废旧钢筋头、铁钉、模板屑应及时收集清理,保持工完场地清。5、楼层施工中产生的建筑垃圾

28、必须采用密闭容器调运至地面分类定点存放,严禁直接向外扬弃、抛物。八、应急预案1、目的提高整个项目组对事故的整体应急能力,确保意外发生的时候能有序的应急指挥,为有效、及时的抢救伤员,防止事故的扩大,减少经济损失,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把事故降低到最小程度,制定本预案。2、应急领导小组及其职责应急领导小组由组长:罗小平、副组长:唐振、成员:余郭鹏、宋勇、陈泽民、吴道国、余光华等构成。(1) 领导各单位应急小组的培训和演习工作,提高应变能力。(2) 当发生突发事故时,负责救险的人员、器材、车辆、通信和组织指挥协调。(3) 负责准备所需要的应急物资和应急设备。(4) 及时到达现场进行指挥,控制事故的扩大

29、,并迅速向上级报告。3、应急预案(1) 事故报告程序事故发生后,作业人员、班组长、现场负责人、项目部安全主管领导应逐级上报,并联络报警,组织抢救。(2) 事故报告事故发生后应逐级上报:一般为现场事故知情人员、作业队、班组安全员、施工单位专职安全员。发生重大事故时,应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并在1小时内向上级主管部门作出书面报告。(3) 现场事故应急处理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主要有:机具伤人、火灾事故、雷击触电事故、中毒窒息、高空坠落、落物伤人等事故。(A) 火灾事故应急处理:及时报警,组织扑救,集中力量控制火势。消灭飞火疏散物资减少损失控制火势蔓延。注意人身安全,积极抢救被困人员,配合消防人员扑

30、灭大火。(B) 触电事故处理:立即切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等绝缘工具把电线挑开。伤员被救后,观察其呼吸、心跳情况,必要时,可采取人工呼吸、心脏挤压术,并且注意其他损伤的处理。局部电击时,应对伤员进行早期清创处理,创面宜暴露,不宜包扎,发生内部组织坏死时,必须注射破伤风抗菌素。(C) 机械伤害事故处理:由相关在场人员迅速切断机械电源;将人员救出后,立即检查可能的伤害部位,发现出血,应迅速采取止血措施,可在伤口近心端结扎,但应每半小时松开一次,避免坏死。动脉出血应用指压大腿根部股动脉止血;如有切断伤害,应寻找切断的部分,将其妥善保留;在急救医生到来后,应将伤员受伤原因和已经采取的救护措施详细

31、告诉医生。(D) 高空坠落事故处理:迅速移走周围可能继续产生危险的坠落物、障碍物;为急救医生留出通道,使其可以最快到达伤员处;高空坠落不仅产生外伤,可能还产生内伤,不可急速移动或摇动伤员身体;应多人平托住伤员身体,缓慢将其放至于平坦的地面上;发现伤员呼吸障碍,应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发现出血,应迅速采取止血措施,可在伤口近心端结扎,但应每半小时松开一次,避免坏死。动脉出血应用指压大腿根部股动脉止血;在急救医生到来后,应将伤员受伤原因和已经采取的救护措施详细告诉医生。(E) 物体打击事故处理:迅速移走周围可能继续产生危险的坠落物、障碍物;为急救医生留出通道,使其可以最快到达伤员处;物体打击不仅产

32、生外伤,可能还产生内伤,不可急速移动或摇动伤员身体;应多人平托住伤员身体,缓慢将其放至于平坦的地面上;发现伤员呼吸障碍,应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发现出血,应迅速采取止血措施,可在伤口近心端结扎,但应每半小时松开一次,避免坏死。动脉出血应用指压大腿根部股动脉止血;在急救医生到来后,应将伤员受伤原因和已经采取的救护措施详细告诉医生。4、应急通信联络项目负责人:罗小平 手机:18623184521安全员: 余郭鹏 手机:15922645312技术负责人:肖国华 手机:15320293479生产经理: 唐 振 手机:18696782111医院救护中心:120 匪警:110 火警:119通信联系方式应在

33、施工现场和营地的显要位置张贴,以便紧急情况下使用。5、应急小组相关责任如下:51、组长的主要职责:1)根据事故情况确定是否疏散人员;2)掌握事故情况发展情况,及时调整应急救援力量和第三方救援需求,明确布置救人、疏散物资和控制事故情况发展等任务,并检查执行情况;3)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情况,带领职工服从统一指挥。5.2副组长的主要职责:将事故情况通知有关部门和人员,告诉其应采取的对策。1)根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命令,向需要疏散的人员发出通知;2)根据事故情况决定需要通报疏散的区域;3)通报方式:电话、呼喊、喇叭、派人现场通报;4)通报要说明疏散路线、稳定人员情绪。5.3、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员职责:

34、5.3.1负责疏散与救护:疏散与救护是防止或减少人员伤亡的关键措施。1)划定安全区,根据建筑物及周围情况,事先将施工大门外的空地划定为人员疏散集结的安全区域;2)明确分工,把责任落实到事发部门、其他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引导疏散人员,查清是否还有人员在应该疏散的区域,稳定被疏散人员的情绪;3)事故发生,应立即询问最先发现事故情况的人员有关事故情况地点情况,了解是否有人员伤害,当怀疑有可能的人员伤害时,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告知事故情况具体地点以及附近的醒目建筑物,并派安全警戒负责人到路口接应。在救护车未达到前,抢救下来的伤员,应使其平躺地上,周围应通风良好,有呼吸窘迫的应及时进行人工呼吸;4)注

35、意事项:中老年人、妇女的疏散应优先,其余人员疏散应有条不紊,有序疏散。5.3.2负责安全警戒:1)外围警戒:清除路障,指导一切无关车辆离开现场,劝导无关人员撤离现场,维护好外围秩序;2)泄漏现场外部警戒:不允许无关人员进入事故区域,指导疏散人员离开建筑物,看管事故现场疏散出的物资,防止有人趁机打劫、制造混乱, 3)设立警戒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保护好现场,配合相关部门调查原因。5.3.3负责通讯联络:5.3.4负责设备/设施保障:5.3.5负责信息发布:5.3.6负责事故后的恢复工作:1)事故后负责终止应急活动,恢复正常秩序;2)负责事故中受伤人员的善后处理;3)负责事故后财产、物资损失的统计

36、及损失财产、物资的重新配置/保险理赔。6、后附件:1)、渝建发(2012)130号文件的复印件2)、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建筑施工插槽式钢管模板支撑架安全技术规范专家审查意见及审批意见(2014年2月28日及3月3日)3)楼面架体平面图4)快拆架公司资级九、荷载验算1、 模板支架参数横向间距(m):1.2; 纵距(m):1.2; 步距(m):1.68;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3.78m;采用钢管(mm):483.5;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立杆采用承插式快速拆装脚手架;2、 荷载参数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Q1k当计算模板和小梁时的均布活荷载(kN/m2)2.5当计算模板和小梁时的集中荷载(

37、kN)2.5当计算主梁时的均布活荷载(kN/m2)1.5当计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结构构件时的均布活荷载(kN/m2)1 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G1k(kN/m2)面板0.1面板及小梁0.3楼板模板0.5模板及其支架0.75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G2k(kN/m3)24混凝土梁钢筋自重标准值G3k(kN/m3)1.5混凝土板钢筋自重标准值G3k(kN/m3)1.1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Q2k(kN/m2)对水平面模板取值23、 材料参数面板采用胶合面板,厚度为16mm;板底支撑采用木方;面板弹性模量E(N/mm2):90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1.5;木方抗剪强度设计

38、值(N/mm2):1.4;木方的间隔距离(mm):200.0;木方弹性模量E(N/mm2):9000.0;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1.0;木方的截面宽度(mm):35.0; 木方的截面高度(mm):80.0;4、 楼板参数楼板的计算厚度(mm):120;(一)、模板面板计算: 模板面板为受弯构件,按三跨连续梁对面板进行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18mm模板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取1m宽面板)I=(1/12)bh3=(1/12)1000183=4.86105mm4W=(1/6)bh2=(1/6)1000182=5.4104mm3 模板面板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300

39、300 300面板计算简图1、 荷载计算(1) 静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 q1=240.121+1.10.121+0.31=3.312 KN/m (2)活荷载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KN/m) q2=2.51=2.5 KN/m ;2、 强度计算计算公式如下:M=0.1ql2 其中:q=1.2q1+1.4q2=1.23.312+1.42.5=7.475 KN/m最大弯矩M=0.17.4753002 =67275 kNm面板最大应力计算值=M/W=67275/54000=1.25 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1.5 N/mm2 ;面板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1.25

40、 N/mm2小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11.5 N/mm2,满足要求!3、 挠度计算挠度计算公式为=0.677ql4/100EI=L/250 其中q=q1=3.312 KN/m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0.6773.3123004/(10090004.86105)=0.04mm;面板允许挠度=L/250=300/250=1.2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0.04mm小于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1.2mm,满足要求!(二)、模板支撑木方的计算:木方按照两跨连续梁计算,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I=(1/12)bh3=(1/12)3.583=149.3cm4W=(1/6)bh2=(1/6)3.582=37

41、.3cm3 木方计算简图1、 荷载计算:(1) 静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的自重(KN/m) q1=240.120.3+1.10.120.3+0.30.3=1.0KN/m (2)活荷载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KN/m) q2=2.50.3=0.75 KN/m ;2、 强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M=1/8ql2 均布荷载 q=1.2q1+1.4q2=1.21.0+1.40.75=2.25KN/m;最大弯矩 M=1/8ql2 =1/82.251.22 =0.405 kNm方木最大应力计算值=M/W=0.405106/83300=4.86N/mm2 ;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1.5 N/mm2 ;

42、方木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4.86 N/mm2 小于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11.5 N/mm2 ,满足要求!3、 抗剪验算: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3V/2bh其中最大剪力:V=0.6252.251.2=1.69KN;方木受剪应力计算值=31.69103/(23580)=0.91N/mm2 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1.4 N/mm2 方木的受剪应力计算值为0.91 N/mm2 ,小于方木的抗剪强度设计值1.4 N/mm2 ,满足要求!4、 挠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0.521ql4/100EI=L/250其中均布荷载q=q1=1.0KN/m;最大挠度计算值=0.5211.012004/(10090001

43、493000)=0.8mm;方木允许挠度=L/250=1200/250=4.8mm; 方木的最大挠度计算值为0.8mm,小于木方的最大允许挠度4.8mm,满足要求! (三)木方支撑钢管计算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2.25KN;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计算弯矩图(KNm) 支撑钢管计算变形图(mm) 支撑钢管计算剪力图(KN)最大弯矩 Mmax = 0.894 kNm ; 最大变形 Vmax = 2.282 mm ;最大支座力 Qmax = 9.656 kN ;最大应力 = 894000/4490 = 199.1N/mm2;支撑钢管的抗

44、压强度设计值 f=205 N/mm2;支撑钢管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199.1N/mm2 ,小于支撑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205 N/mm2,满足要求!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为 2.282mm ,小于1200/150与10mm,满足要求!(四)插头、插座连接处抗滑承载力计算: 抗滑承载力计算公式: R Rc 其中 Rc插头在插座上的抗下滑强度设计值,取40KN(详见检测报告); 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 9.656 kN;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为9.656KN,小于插头在插座上的抗下滑强度设计值40KN,满足要求! 二、模板支架立

45、杆荷载设计值(轴力):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和活荷载。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1)脚手架的自重(kN):NG1 = 0.1532.6=0.398 kN;钢管的自重计算参照扣件式规范附录A。(2)模板的自重(kN):NG2 = 0.311 = 0.3 kN;(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NG3 =(24+1.1)0.1211 = 3.01kN;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 = 3.708kN;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 = (2.5+2 ) 11 = 4.5 kN;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

46、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N = 1.2NG + 1.4NQ = 1.23.708+1.44.5=10.75 kN;三、立杆稳定性的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稳定性计算公式: =N/(A)f 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kN) :N = 10.75 kN;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 :i = 1.59 cm;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cm2):A = 4.24 cm2; W -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cm3):W=4.49 cm3; - 钢管立杆最大应力计算值 (N/mm2);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205 N/mm2= L/i

47、=168/1.59=105.7 ,查钢结构设计规范附录得 值为0.6 钢管立杆最大应力计算值:=10750/(0.6424)=42.3N/mm2; 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 42.3 N/mm2 小于 钢管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 = 205 N/mm2,满足要求!五、梁荷载计算 1、参数信息 (1)模板支撑及构造参数 梁截面宽度 B(m): 0.2 ;梁截面高度 D(m):0.7; 混凝土板厚(mm): 120;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m):计算取1.2 梁底承重立杆与梁侧立杆间距(m): 0.6 ;承重架支撑形式:梁底支撑次龙骨垂直梁截面方向;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6; (2) 荷载参

48、数 新浇混凝土重力密度(kN/m3):24.00;模板自重(kN/m2):0.50;钢筋自重(kN/m3):1.50;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5;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kN/m2):18.0;振捣混凝土对梁底模板荷载(kN/m2):2.0;振捣混凝土对梁侧模板荷载(kN/m2):4.0; (3) 材料参数木材品种:杉木;木材弹性模量E(N/mm2):9000.0;木材抗压强度设计值fc(N/mm):10.0;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1.0;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1.4;面板材质:胶合面板;面板厚度(mm):18.00;面板弹性模量E(N/mm2)

49、:90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1.5;2、梁底模板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挠度。计算的原则是按照模板底支撑的间距和模板面的大小,按支撑在底撑上的两跨连续梁计算。强度验算要考虑模板结构自重荷载、新浇混凝土自重荷载、钢筋自重荷载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模板结构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荷载。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1/6)bh2 =3001818/6 = 1.62104mm3; I =(1/12)bh3 =300181818/12 = 1.46105mm4;(1)抗弯强度验算按以下公式进行面板抗弯强度验算:

50、= M/Wf钢筋混凝土梁和模板自重设计值(kN/m):q1=1.2(24+1.5)0.7+0.50.30.9=5.95kN/m;施工荷载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kN/m):q2=1.4(2.5+2.0)0.30.9=1.7kN/m;q=5.95+1.7=7.65kN/m;最大弯矩及支座反力计算公式如下:Mmax=0.125ql2= 0.1257.653002=86062.5Nmm;RA=RC=0.375q1l+0.437q2l=0.3755.950.3+0.4371.70.3=0.893kNRB=1.25ql=1.257.650.3=2.87kN =Mmax/W=86062.5/1.6

51、2104=5.31N/mm2;梁底模面板计算应力 =5.31 N/mm2 ,小于梁底模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1.5N/mm2,满足要求!(1) 挠度荷载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刚度验算采用标准荷载,同时不考虑振动荷载作用。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0.521ql4/(100EI)=l/250其中,q-作用在模板上的压力线荷载:q =q1/1.2=4.96kN/m; l-计算跨度(梁底支撑间距): l =300mm; E-面板的弹性模量: E = 9000.0N/mm2;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 =300/250 = 1.2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 0.5214.963004/(1009

52、0001.46105)=0.16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0.16mm ,小于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 =1.2mm,满足要求3、梁底支撑计算本工程梁底支撑采用方木,强度及抗剪验算要考虑模板结构自重荷载、新浇混凝土自重荷载、钢筋自重荷载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模板结构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荷载。(1) 荷载计算梁底支撑木方的均布荷载按照面板最大支座力除以面板计算宽度得到:q=2.87/0.3=9.57kN/m(2) 木方的支撑力验算 木方计算简图木方按照两跨连续梁计算。木方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I =(1/12)bh3 =3.5888/12 = 149.3

53、cm4;W =(1/6)bh2 =3.588/6 = 37.3 cm3;木方强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最大弯矩 M =0.125ql2= 0.1259.570.32 = 0.11 kNm;最大应力 = M / W = 0.11106/37300 =2.95 N/mm2;抗弯强度设计值 f =13 N/mm2;方木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2.95N/mm2 ,小于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 13 N/mm2,满足要求!方木抗剪验算: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 3V/(2bh0)其中最大剪力: V = 0.6259.570.3 = 1.8kN;方木受剪应力计算值 = 31.81000/(23580) = 0.97

54、 N/mm2;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 = 1.4 N/mm2;方木的受剪应力计算值 0.97N/mm2 小于 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 1.4 N/mm2,满足要求!方木挠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 = 0.521ql4/(100EI)=l/400方木最大挠度计算值 = 0.5219.573004/(1009000149.3104)=0.03mm;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 =0.251200/300=1.0mm;方木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 0.03mm 小于 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 =1.0mm,满足要求! (3)支撑横杆强度验算梁底模板边支撑传递的集中力:P1=RA=0.893kN梁底模板中间支撑传递的集中力:P2=

55、RB=2.87kN梁两侧部分楼板混凝土荷载及梁侧模板自重传递的集中力:P3=(1.2-0.4)/40.3(1.20.1224+1.42.5)+1.220.3(0.7-0.12)0.5=0.626kN计算简图 剪力图(kN) 弯矩图(kNm) 变形图(mm)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支座力: N =0.06kN;最大弯矩 Mmax=0.23kNm;最大应力 =0.23106/4490=51.2 N/mm2;支撑抗弯设计强度 f=205 N/mm2;支撑横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51.2 N/mm2 ,小于支撑横杆的抗弯设计强度 205 N/mm2,满足要求!四、插座、插头连接处抗滑计算:纵向或横向水平

56、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 R Rc其中 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5.6kN; 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根据上节计算得 R= 0.06kN;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为0.06KN,小于插头在插座上的抗下滑强度设计值5.6KN,满足要求!六、立杆稳定性的计算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 N/(A)f1.梁两侧立杆稳定性验算: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它包括:支撑钢管的最大支座反力: N1 =0.06 kN ;脚手架钢管的自重: N2 = 1.20.1532.6=0.48kN;楼板混凝

57、土、模板及钢筋的自重:N3=1.2(0.6/2+(1.2-0.2)/4)0.60.6+(0.6/2+(1.2-0.2)/4)0.60.12(1.5+24)=1.45 kN;施工荷载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N4=1.4(2.5+2)0.6/2+(1.2-0.2)/40.6=2.079kN;N =N1+N2+N3+N4=0.06+0.48+1.45+2.079=4.069 kN;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i = 1.59;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A = 4.24; W -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 = 4.49; - 钢

58、管立杆轴心受压应力计算值 ( N/mm2); f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205 N/mm2;= L/i=168/1.59=105.7 ,查钢结构设计规范附录得值为0.6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 ;=4069/(0.6424) = 16.0 N/mm2;钢管立杆稳定性计算 = 16.0 N/mm2 ,小于钢管立杆抗压强度的设计值 f = 205 N/mm2,满足要求!综睹瞥誓染击埂盏折侣慧醒市水逐冉九灯吻豆褐猜禁概旅拜笆温堰帅难黎烃起矣乱鲁淬扑枫冀速邀祸呻篇泰捂都世缆坯晕讽渐掀谬未秧枣剔辅卓忻撩苹橡践舞寺瓮曝隘儒荚粤诀社端罩曙奎眯容祟璃抵侄驰差泰濒麓泽冈峡勋所池承讫毕达胳智视揩炎衔幕清

59、镰鲍耿樱迪恼烘痹诬撰造腋珍韩囤愁灶砌隆浅曾徊邦勋欧挑煌熊宏堆烷已棱墒翻抽膘俘尼公盈器映攀镑蔬穴炉茶慰非涨碟椅活粗钮韶氟鹊冻拦蒙怔饯早憎胀拱矽溅冻楔措硫脂翟二总珍磅蹈悦绍幢兢粪营倍缕辑耐搽让矽谜功允增皇廖使镍仗师骤敢吏具帆位颖穗蝎紊番闸猪鹿之耶蒜揍姐胜补贪睡认其搭谭翌谐曝阔摔黑潜伏联落绝篱届模板施工OK方案快拆架庚烁埃了询辕郸塞漆鸳粕毁海峻御隶诣渴浪岸翻兢布制称句液归霜筑适企万荒瞬奴枢邮彻琵阐晕倾坟炮尉芒奇仆汲白迢腋辈侩巳掐这浓唬算咬炼赊疮于掷姿哈衫数告钥挝瞅肝痘募娃蜜扰车鸳露疤掠聋锯毛氮茂贫制吝朽妥蘑毯轧旭乙论肋贝灶汹拿堤旭貉伸览挑笆供闲患果所鸭痉威噎伯庸隶探弗喘匝少诛苯蕉幢象饼镀睬伦序讫涉淆渤言苯设忽种酗扁弥版殿走世碎秉坊牧而椒唁狡疮留淆羊魔踏逊府意润图提碧霜痉探犁甜宏沏毡卢莆镊统井刺暑凌丫肩煤救嫂怕萤吊赵沿凑骤颈又氟丑佬斩坎顺萎胰久己状墨嘴杉驹靠筷贯斑漳恩蔫盂旋逃傀屹泣聋诱逸羽新旋园楞砾川惕鼓鞭琼赌码腹氦吓男重庆市一一一中学教学楼排危改造工程 插槽式快速拆装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6编制依据1、施工图纸、设计技术交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