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与职业病的预防控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41904119 上传时间:2021-11-23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60.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的预防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的预防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的预防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资源描述: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的预防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卫生与职业病的预防控制(3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职业卫生与职业病的预防控制目录职业卫生信息收集与管理职业危害因素监测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场所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职业卫生科学研究农药生产使用过程中职业危害的预防急性职业病和中毒预防控制职业卫生评价用语解释法规文件9.1职业卫生信息收集与管理9.1.1职业卫生基本资料的收集(1) 目的掌握本辖区职业卫生的基本情况及其动态变化,为制定职业危害控制和相关疾病防治策略、评价职业卫生工作提供基础资料。(2) 内容a. 本辖区企业总数、企业职工总数;b有害作业单位数、从事有害作业人员数;c本地区有害作业行业、工种分布和有毒有害原材料的生产使用情况;d. 从事有害作业的种类、有害因素名称及接触人数;e. 各类有害

2、作业场所有害因素监测定点及浓(强)度;f. 各类有害作业场所有害因素检测覆盖率、合格率按有害因素分类;g 作业场所中检测不合格的有害因素的名称、存在浓(强)度超标率、及超标的幅度、超标点(场所)分布情况;h 接触职业危害人群职业健康检查的受检率、年检覆盖率、职业病或疑似职业病的检出率、诊断数、患病率等;i 职业病患者的个案调查资料等;j急性职业中毒、职业病事故发生情况统计分析;k. 工伤及意外伤害事故的调查资料等;l.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档案;m 其他有关的职业卫生资料。(3) 方法a 通过有关部门调查了解;b 收集汇总资料逐年积累;c. 资料档案化:建立目录、统一分类、统一编码、专册登记,便于

3、实现计算机管理。(4) 结果与评价a 基础资料齐全、准确、完整;b 基础资料的利用情况。(返回页首)9.1.2职业卫生档案管理(1) 目的掌握有职业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职业危害情况、防治工作基本情况和动态变化,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2) 内容和方法a 指导用人单位建立本单位的职业卫生档案;b 建立目录、统一分类、统一编码、专册登记,及时更新并实现计算机管理;c 档案的主要内容 单位名称、主要产品、工艺流程简介,有害因素种类、名称、产生环节、接触人数等;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监测结果登记; 职业健康体检结果登记;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卫生学评价。d 档案格式由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统一制定;e 每年检查核对

4、档案的内容,记录变动的情况。(3) 职责分工a.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制定职业卫生档案技术规范,并负责培训和指导;b. 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施职业卫生档案技术规范进行培训和指导,并对负责辖区内职业卫生档案的收集、汇总、统计;c. 省级以下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本辖区内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的建立进行技术指导并负责所辖区内职业卫生档案的收集、汇总、统计、上报。(4) 结果与评价建档率、档案合格率和指导情况。9.2职业危害因素监测9.2.1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1) 目的对有职业卫生、职业病诊断标准的有害因素和其他可能有严重职业危害的因素进行监测,为职业危害评价和治理提供依据

5、。(2) 内容与方法a. 依据法律法规和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或企业的委托,在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定的范围内,开展监(检)测工作。b. 监测类别 系统监测对象: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竣工验收前的测定;现有企业生产设备更新、改造、大修及卫生防护技术措施效果评价的测定;新工艺、新技术和新产品卫生学鉴定的测定。测定方法:对上述对象按不同的有害因素、作业工序、作业时间长短进行测定,对每道工序应有同一点不同时间连续测定至少三次。 抽样监测:对工作场所有害因素作业点进行一次性测定。应在同一点不同时间内测定(采样间隔时间不得少于1小时),采取样品不得少于三个(次)。 定期定点监测:对作业点

6、有害因素浓度(强度)进行日常的定期定点测定。每个点至少采取一个样品(次);对有害因素作业点进行一次性测定,应在同一点不同时间内测定(采样间隔时间不得少于1小时),采取样品不得少于三个(次)。 个体接触水平监测:佩戴个体采样器的监测:应以工种为单位,选择有代表性的职工,佩戴个体采样器,每个作业班连续采样不少于4小时。同一工种,仅对一名职工作个体测定,须测定三次;如对三名或三名以上职工作个体测定,则取其个体平均接触水平。不佩戴个体采样器的监测:应以工种为单位,对每道工序作业点测定一次,记录每名职工每道工序的作业时间,以下列公式计算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至少重复三次,取其平均值。TWACt1+

7、c2t2+cntn=CTTt1+t2+tn式中:c1cn为某工序或某点测定时的有害物质浓度。t1tn为相应的接触时间(h)。CT为各工序或各点有害物质浓度与相应接触时间(h)的乘积之总和。(返回页首)T为接触时间之总和。c. 监测定点原则监测点是指作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经常操作或定时观察易接触有害因素的作业点。 同一车间,同一有害因素,不同工种、不同设备、不同工序,须分别设测定点。 同一车间,同一有害因素,同一工种、同类设备或相同操作,至少设一个测定点。 同一车间,不同有害因素,须分别设测定点。 物理因素监测点应根据各自的测试规范要求定点。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监测点的确定、变更或取消,由所在地县级

8、疾控机构认可。 监测点确定后,应绘制测定点方位平面图。d. 各类有害因素的监测主要行业工种的选择 粉尘有害因素名称行业工种矽尘矿山掘进、支柱、爆破、运输、选矿石粉加工碎、碾磨、筛选、搬运玻璃破碎、碾磨、配拌料、投料、搬运、窑炉维修建材石料加工耐火材料破碎、碾磨、拌料、成型、装出窑、干燥、搬运、维修铸造配砂、拌料、造型、开箱、落砂、清砂、维修陶瓷和搪瓷破碎、碾磨、配拌料、成型、干燥、装出窑、搬运原料:粉碎、碾压、风选、轧弹、混料、筛选石棉制品梳纺:梳条、纺线、合股、捻线、打团编织:制绳、倒线、织布、织带、压型、包装滑石尘石棉制品加工各扬尘工种矿山采矿、破粉碎、搬运、干燥、包装、维修滑石制品使用滑

9、石粉的各工种煤尘煤矿采煤、爆破、煤矿混合、支柱、搬运送煤粉碎、筛选、搬运、维修发电、焦化、港口装卸装卸、粉碎水泥尘水泥生产熟料各工种、成品包装其他尘略略 毒物有害因素名称行业工种硫化氢石油开采、炼油硫化物制造二硫化碳、硫化钠染料、颜料硫化染料人造纤维喷丝腌鱼、腌菜、池糟、窑井疏浚、清理污水泵站、下水道等氮氧化物化工硝酸制造及硝化反应冶金、机构酸洗电镀酸洗矿下开采硝酸铵爆破印染重氮化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染化、制药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生产和使用印染使用苯胺染料氰化物有机玻璃制造氰化反应化工氢化物制造合成纤维丙烯腈制造金矿选矿、提取电镀含氰电镀热处理淬火汽油石油炼油、油罐、油库胶鞋粘帮、粘底有机磷农

10、药生产有机磷农药生产、加工、包装农药销售运输、贮存、保管植保使用有机磷农药苯、甲苯苯的制造石油、焦化的粗苯及精苯作业,苯的人工合成二甲苯化工、制药、染料、香料、以苯、甲苯、二甲苯为原料的合成工种涂料化工及涂装作业涂料制造及喷油漆皮鞋行业及橡胶制品粘胶制造及使用二硫化碳二硫化碳生产焙烧、合成人工纤维及玻璃纸制品磺化、喷丝选矿选矿剂使用铅铅冶炼冶炼、熔铅、制铅板、制铅线蓄电池制铅粉、制铅板油漆防锈漆制造、使用、铐铲瓦瓦制造搪铅搪铅制铅粉制黑粉、黄彤洲汞汞矿开采、提炼汞冶炼冶炼采金和镀金汞齐、提炼仪表汞仪表、温度计、血压计、气压计灯管荧光灯管、紫外线灯管化工触媒锰锰矿开采、粉碎、精选锰冶炼冶炼锰铁合

11、金锰铁、锰钢电焊条制造铬铬铁矿开采铬冶炼冶炼铬合金铬铁、铬钢电镀镀铬颜料铬酸盐皮革鞣皮砷砷矿开采、冶炼、焙烧皮毛防腐剂制药及药物使用杀虫剂、杀鼠剂制造及使用镉镉合金冶炼合金电镀镀镉极板镍镉电池三硝基甲苯炸药三硝基甲苯生粉碎、过筛、配料、包装其他毒物略略 高温有害因素名称行业工种高温冶金烧结、炼铁、炼焦、有色金属冶炼机械铸造、锻造、热处理陶瓷炉窑玻璃炉窑、拨板、吹泡、灯工搪瓷搪烧炉砖、瓦及耐火材料装出窑锅炉司炉纺织烧毛、漂印染、烫整缫丝煮?造纸煮浆、烘干橡胶硫化 噪声有害因素名称行业工种噪声机械风铲、铆钉、锻造、空压机、振动机、发动机试验、鼓风机木材电刨、电锯冶金风铲、风镐、锻造、高炉、炼钢炉、

12、空压机、鼓风机风铲、风镐、凿岩机、粉碎机、鼓风机、空压机采矿铆钉、发动机试验飞机制造织造、针织纺织锅炉排气供热柴油机、轮机舱、铆钉、风铲船舶 局部振动有害因素名称行业工种局部振动机械风铲、型砂捣固、砂轮、铜管伸拨造船铆钉、砂轮、风铲采矿凿岩工程建筑振捣林业划木 微波有害因素名称行业工种微波广播电视发射通讯、气象雷达通讯木材加热干燥纸张加热干燥药材加热干燥皮革加热干燥食品加热干燥9.2.2意外伤害监测(1) 目的掌握意外事故发生的规律,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返回页首)(2) 内容和方法a. 掌握辖区内工伤和其他意外事故的发生情况,开展工伤和意外事故的登记、报告、建档;b. 通过对事

13、故现场调查,了解事故发生的各个环节;c. 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找出事故的危险因素;d. 掌握辖区内工伤和意外事故对职工健康的影响程度;e. 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预防和控制工伤及意外事故的对策建议。(3) 结果与评价a. 漏报率、建档率;b. 事故发生原因的查明率;c. 文书档案的质量。9.2.3职业相关疾病监测(1) 目的通过监测,掌握主要的职业相关疾病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2) 内容和方法a. 掌握各行业工种疾病的发生情况;b. 确定影响职工健康的主要职业相关疾病;c. 寻找职业相关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d. 掌握主要职业相关疾病对职工健康的影响程度;e.

14、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供预防职业相关疾病的对策建议。(3) 结果与评价a. 监测资料的完整性;b. 主要职业相关疾病危险因素的查明情况;c. 文书档案的质量。HT4”H9.3职业健康监护9.3.1职业健康检查(1) 目的及时发现和掌握从事有害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状况及职业危害、职业病和工作相关疾病的发生情况,为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2) 内容a 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了解从业者上岗前健康状况和鉴定是否有职业禁忌证。职业禁忌证按国家颁布的有关国家职业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及职业健康检查技术规范的规定执行。b 在岗期间定期健康检查:监护从事有害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状况,及时发现职业性危害和职业病。对检出的可

15、疑职业病患者名单应通知劳动者和受检单位,向有职业病诊断权的医疗卫生单位申请诊断。c 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确定在有害作业岗位终结时,是否有相应的职业危害或职业病,以明确法律责任。检查结果报送受检者所在单位,存入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并告知受检者本人。(3) 方法a. 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方法执行职业健康检查技术规范及地方的有关细则。体检完毕后,应按规定给受检单位出具检查结果并上报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b. 获得资质认可的职业健康检查单位进行体检,并应建立职业健康检查档案。(4) 健康检查频次按国家和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法规执行。(5) 职责分工a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制定职业健康检查管理的有关

16、技术规范,并负责培训和指导;b 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资质认可的项目范围内承担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并对获得资质认可的职业健康检查单位进行培训、指导和质量控制。c. 省级以下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照省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可的项目范围承担职业健康检查工作。(6) 结果与评价a 各类体检单位数、人数,定期体检的受检率;b 体检工作规范率,档案文书合格率;c 职业禁忌证检出率、疑似职业病和确诊职业病检出率、患病率。9.3.2职业病诊断管理(1) 目的贯彻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及其它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做到职业病规范诊断和处理。(2) 内容和方法a 职业病诊断应按国家职业病诊断及处理原

17、则和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执行。b 职业病诊断实行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可和集体诊断的原则。c 从事职业病的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必须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并取得资质认可证。d 诊断单位应向患者单位及地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分别报送确诊的诊断结果及名单。e 职业病患者的治疗、康复及劳动能力鉴定按职业病诊断及处理原则、劳动能力鉴定规范、工伤和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执行。f 职业病患者的定期复查。地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国家有关规定组织本辖区职业病患者的定期复查和再确认;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组织、协助本辖区内有职业病患者的用人单位进行职业病患者的定期复查和再确认。(3) 结果与评

18、价a 职业病诊断、处理情况;b 职业病复查与再确认情况。(返回页首)9.3.3职业病统计报告(1) 目的及时、准确地掌握本辖区职业病发生和发展趋势。为识别、评价、控制职业危害提供科学依据。(2) 内容a 职业病报告范围,按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执行;b. 职业病报告实行以地方为主,逐级上报的办法;c 职业病统计报告按照国家统一制订的统计报表(卡)进行统计报告;d 急性职业病职报卡由首诊的医疗卫生机构在24小时内向患者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出。重大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立即电话报告;e 职业病统计报告资料的管理:根据职业病报告办法逐级填报职业病季报表、尘肺病年报表、生产环境有害物质浓

19、度测定年报表、有害作业工人健康检查年报表、职业病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表,并做好统计分析和整理归档。(3) 结果与评价a 漏报率、准确率、及时率;b 报告资料利用与管理情况。9.3.4工伤和职业病患者致残程度鉴定及劳动能力评定(1) 目的通过工伤和职业病患者致残程度鉴定及劳动能力评定,为保障劳动者在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和患职业病后获得医疗救治、经济补偿和职业康复的权利提供依据。(2) 内容和方法a. 参与工伤和职业病患者致残程度鉴定及劳动能力评定和管理;b. 提供工伤和职业病致残患者工作环境中职业危害因素的现场监测资料;c. 掌握辖区内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及劳动能力评定的基本情况;d. 定期对积累的案

20、例进行综合评价,为提高鉴定和评定质量及调整相关的技术标准提供依据。(3) 结果与评价a. 职业病致残情况的掌握情况;b. 相关资料的完整性和可靠性;c. 鉴定和评定的满意度。9.3.5职业病患者随访(1) 目的了解患者的治疗和转归情况,加强对病人的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2) 内容和方法a. 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并掌握患者的治疗和转归情况;b.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c. 为患者提供治疗和康复信息或指导;d. 为患者的进一步治疗和康复寻求医疗援助。(3) 结果与评价a. 随访率;b. 随访资料的完整性;c. 文书档案的质量。9.4工作场所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9.4.1职业卫生健康教育(1) 目的提高各

21、级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的职业卫生知识水平和自我保护意识。(2) 内容a 组织企业领导、生产管理人员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其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有关职业卫生安全标准,普及职业卫生知识。b 指导企业结合各工种接触不同有害因素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卫生知识的培训教育,使职工掌握相应的职业危害、安全卫生操作规程、职业卫生防护知识等。(3) 方法a 对企业领导、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卫生干部和工人等分层次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和教育;b 对劳动组织、劳动与休息时间、劳动强度(体力的、脑力的)合理安排,减轻工作紧张(精神、器官)程度、预防疲劳、改善工作条件、优化工作环境、提高劳动能力等进

22、行卫生学指导,以促进健康。(4) 结果与评价a 企业管理人员参加会议或接受培训的人次;b 有关培训教育记录;c 职业卫生培训效果。9.4.2企业健康促进(1) 目的动员和组织广大职工参与各种有计划、有目的的健康促进活动,指导职工消除其心理、社会和环境中不利于健康的因素,改进职工的不健康生活习惯和方式,促进其健康行为的形成,预防和降低职业病、传染病、常见病的发病率,增强职工体质,提高劳动生产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返回页首)(2) 内容帮助和指导企业做好以下工作:a 建立并健全健康工作场所的政策;b 督导组织机构的发展;c 建立教育和培训制度;d加强工作场所环境的监测与整治;e 开展健康服务

23、;f 参与社区、家庭的健康促进。(3) 方法a 按企业健康促进五要素:组织发展、职业卫生安全教育、员工保健、改善环境、卫生服务的要求开展工作;b 健康促进评价分为方案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4) 结果与评价a 计划完成数;b 职业卫生知识知晓率;c 职工健康行为形成情况;d 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控制情况。9.5职业卫生科学研究9.5.1职业流行病学调查(1) 目的对职业卫生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急性职业中毒、职业病、意外伤害事故等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为评估职业病发生和发展、职业卫生状况、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2) 内容和方法a 职业流行病学调查原则及要点 选点、抽样要有代表性、随机性; 必

24、要时设立实验(观察)组与对照组; 对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的检测,要符合国家制定的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检测规范的要求,并收集历年监测资料; 选择接触人群针对性强的生物学指标(生理的、心理的、生化的、物理的、病理的、分子生物学的等)进行检测。 资料的统计分析资料要完整;剔除不符合设计要求的资料(数据);制定资料的整理表与统计表;数据间的比较要做统计学处理。 调查报告的撰写要点目的;前言;内容和方法;结果;分析和讨论;结论(或总结、结语);摘要。b 程序 确定调查研究题目; 查阅收集调查项目有关的文献资料; 编制调查项目计划任务书; 选择调查对象和现场; 制定调查研究内容; 确定调查研究指标及有关检测方法及

25、仪器设备; 确定工作进度; 落实必需经费; 进行阶段性评估和小结; 提出总结报告。9.5.2职业卫生学研究(1) 目的 解决职业卫生工作中的疑难问题,为制订职业卫生和职业病诊断标准提供依据,推动职业卫生工作的发展。(2) 主要内容a 职业危害因素对人体的影响、机理及预防措施的研究;b 有关卫生标准、技术规范,职业危害评价方法、标准的研究;c 职业性有害因素检测方法的研究;d 职业病诊断标准、规范化治疗的研究;e 职业卫生防护措施的开发与研究等;f 新技术、新方法在职业卫生科研、预防、技术服务工作中的应用研究;(返回页首)g 有关职业危害、职业病、职业相关疾病控制干预措施的研究。h职业危害因素及

26、不良工作因素(脑力负荷强度、体力负荷强度、精神/器官紧张、工作时间、工作/休息交替、轮班/夜班、搬运/运输、强迫工作体位、单调作业、心理因素等)与职业相关疾病的相关性、发病条件、机理及预防措施的研究。i 有关人类工效学的研究及特殊作业工种工效学准则的研究。j职 业健康促进干预措施的研究。(3) 结果与评价a 调研的课题数、完成数、鉴定数;b 调研的报告质量和利用情况。9.6农药生产使用过程中职业危害的预防(1) 目的预防和控制农药生产与使用过程中的健康危害。(2) 内容与方法a 对农药生产场所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浓度进行监测和卫生学评价;b 开展农药的成分分析及毒性、安全性评价,评价程序及方法

27、详见农药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c 对农药生产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d 对农药生产、使用过程职业卫生安全操作进行技术指导;e 农药生产使用卫生安全知识的宣传与培训;f 医疗与急救,见第19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3) 结果与评价a农药监测和卫生评价的数量和结果;b 职业健康检查的数量和结果;c 宣传、培训、技术指导资料和效果。9.7急性职业病和中毒预防控制(1) 目的查明引起急性职业病和中毒的原因,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使其对作业人员的健康危害减少到最小程度,并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2) 内容a. 了解事故发生的各个环节(时间、地点、人物、过程);b. 通过对事故现场职业危害因素的浓(

28、强)度检测与采样分析,力求迅速判断毒物种类、逸散数量等;c. 分析事故发生原因;d. 事故危害程度调查,了解中毒人数及其病伤程度及预后;e. 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控制职业病危害的对策建议。(3) 急性职业病和中毒事故调查的程序a. 接到急性中毒事故报告应尽快赶赴现场进行调查;b. 详细调查了解中毒发生时的作业过程;c. 根据生产工艺过程,分析、确定可能引起中毒的化学物质并进行检测,做到有针对性;由于空气中有害化学物质浓度发生变化而不易采集到发生中毒时的实际浓度时,必要时为判明中毒原因,在采取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可模拟发生中毒时的作业过程,再进行毒物检测。d. 根据化学物质的毒性及操作过程中产生的空气

29、中的浓度、以及中毒人员的症状、体征和临床的理化检查,判定中毒原因;e. 按卫生部制定的急性职业中毒流行病学调查表及急性职业中毒报告卡要求收集必需的数据并填报;f. 撰写急性职业中毒事故调查报告,上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事故处理机构。(4) 结果与评价a 调查的项目数;b 调查报告的质量和利用情况;c 文书档案合格率。9.8职业卫生评价9.8.1有害作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1) 目的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的建设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在设计、施工、竣工验收阶段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防患于未然。(2) 主要内容a 厂址选择;(返回页首)b 总平面布

30、置;c 车间或部门布局;d. 职业危害接触水平;e 卫生防护设施 防尘、防毒措施; 防暑、防寒措施; 噪声、振动防护措施; 非电离辐射防护措施; 采光、照明措施; 个人防护措施(包括用品及应急处理设施);f 辅助设施:休息室、卫生间、淋浴、冲眼器等设施配置使用情况;g 组织管理措施:职业卫生组织机构、人员配置、管理制度、培训计划等;h 应急救援:应急组织、应急预案、应急设施及急救药物等。(3) 方法a 参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工业企业建设项目卫生预评价规范进行;b 在建设项目竣工试运行阶段,按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查、验收管理办法进行职业卫生验收检测与评价;c 建设项目的预评价由获得相应资质的省

31、、地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4) 结果与评价a 评价的建设项目数;b 评价报告的质量;c 预评价报告档案文书合格率。9.8.2建设项目竣工验收职业危害因素测试评价(1) 目的对建设项目工作场所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测试评价。(2) 主要内容a 工艺流程;b 平面布置(总平面及工作场所布局);c 生产原材料;d 防护措施及其防护效果;e 劳动者健康状况;f 其他需要评价的内容。(3) 方法a 参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工业企业建设项目卫生预评价规范、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查、验收管理办法、相关的职业卫生标准、职业病诊断标准、检测和检验方法,进行现场采样、分析和卫生学评价;b 建设项目竣工验

32、收职业危害因素测试评价由获得相应资质的省、地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4) 结果与评价a. 项目评价数量;b 评价工作规范率;c 档案文书合格率。9.8.3化学品毒性鉴定及安全性评价(1) 目的了解化学品的毒性和对机体的影响,为预测有害因素的远期效应、制订安全接触限值及相应的预防对策提供依据。(2) 方法a 化学品毒性鉴定按化学品毒性鉴定规范执行;b 安全性评价 程序危害认定:收集国内外毒理学和流行病学资料,评定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或动物的不良作用。剂量反应评估:确定剂量与发病率之间的关系。接触评估:不同条件下目前接触及预期接触情况。安全性评定:获得接触人群对职业病危害因素不良作用可能出现

33、的反应率。 方法:参见有关安全性评定规范。c 化学品毒性鉴定及安全性评价由获得相应资质的省、地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3) 结果与评价a 评价数量;b 评价报告的质量;c 评价报告档案合格率。9.8.4个体防护用品防护效果评价(返回页首)(1) 目的以国家卫生标准要求为依据,对个体防护用品和卫生防护工程技术设施效果作出评价,保护职业人群健康。(2) 方法a. 呼吸防护器的卫生学评价;b. 防噪声耳塞和耳罩的卫生学评价;c. 微波防护眼镜及防护服装的卫生学评价;d. 防紫外线、红外线眼镜的卫生学评价;e 防高温服及用品的卫生学评价。详细方法按劳动防护用品检测技术规范执行。f. 个体防护用

34、品防护效果评价由获得相应资质的省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3) 结果与评价a. 评价数;b. 评价工作质量;c. 评价档案合格率。9.8.5卫生防护工程技术效果评价(1) 目的(2) 内容与方法a. 防尘技术措施:除尘器效率的计算 重量法: 浓度法:防毒技术措施防护指数采取措施后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mg/m3)采取措施前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mg/m3)防护微波、高频技术设施衰减分贝(dB)20lg屏蔽后漏能强度(w/cm2)屏蔽前漏能强度(w/cm2)防噪声、振动设施降噪(或减振)值采取措施前强度(dB)采取措施后强度(dB)卫生防护工程技术效果评价由获得相应资质的省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35、承担。(4) 结果与评价a. 评价数;b. 评价工作质量;c. 评价档案合格率。9.8.6职业健康监护评价(1) 目的对职业健康监护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为改进和提高健康监护质量和效果提供科学依据。(2) 内容和方法a.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化学的、粉尘、物理的、生物的)检测结果评价;b.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评价;c. 职业病和职业中毒检出结果评价;d. 防护措施效果评价。(3) 结果与评价a. 资料的完整性;b. 评价结论的科学性;c. 文书档案的质量。9.9用语解释(1)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

36、,并被纳入国家职业病名单的疾病。(2) 职业相关疾病:职业有害因素及不良工作因素引起操作者高发的常见病或多发病。(3) 预评价:对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在设计阶段进行的有关职业卫生内容的评价。(4) 危险度评价:综合毒理学、环境监测、健康监护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对有害因素的潜在不良作用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认定和评价,估算和推断它在多大剂量(浓度)和何种条件下可能构成对接触者的损害,探讨其损害性质,并估测其在一般接触条件下可能造成损害的概率和程度。9.10法规文件(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 国务院(19

37、87)国发105号(返回页首)(3) 乡镇企业劳动卫生管理办法 卫生部、农牧业部(87)卫防字第31号(4) 农村农药中毒卫生管理办法(试行) 卫生部(88)卫防字第73号(5) 职业病报告办法 卫生部(88)卫防字第70号(6) 职业病诊断管理办法 卫生部(84)卫防字第16号(7) 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 卫生部(87)卫防字第60号(8) 职业性健康检查管理规定 卫生部卫监发(1997)第60号(9) 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 卫生部1995(10) 职业病诊断及处理原则 GB11502-11515-89等(11) TJ36-79表4“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及相关卫

38、生标准GB877316250(12) 作业场所激光辐射卫生标准 GB10435-89(13) 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 GB10436-89(14) 作业场所高频辐射卫生标准 GB10437-89(15) 作业场所工频电场卫生标准 GB16203-1996(16) 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试行) 1979(17)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 GB/T1618-1996(18) 工业企业建设项目卫生预评价规范 卫生部1994(19) 化学品毒性鉴定规范 卫生部2000(20) 农药安全性毒物学评价程序 卫生部、农业部1991(21) 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测定采样规范 WS1-1996(22) 测试

39、规范(23)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24)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 GB47547-84(25)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TJ36-79(26)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GB8702(27) 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 GB4702(28) 作业场所超高频辐射卫生标准 GB10437-89(29) 作业场所激光辐射卫生标准 GB10435-89(30) 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 GB10436-89(31)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32)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J19(33)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J87(34) 工业企业采矿设计标准 GB50033(35)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36) 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GB11564-11666(37) 作业场所局部振动卫生标准 GB104034(38)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GB50449-85(39) 有毒作业分级GB12331-90(40) 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 GB5817-86(41) 高温作业分级 GB/T4200-1997(42) 噪声作业分级 LD80-1995(43)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 GB3869-1997(返回页首)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